社會

  • 特價 C230_cover1
    內容簡介: 這本書集中談及法治和香港法制面臨的困境, 全書共分為七部份: 第一部份為「法治篇」,希望為讀者提供一些對法制的基本認識 。 第二部份為「基本法篇」,當中涉獵一些相當具爭議的問題,例如人大釋法及釋法所應受到的限制、人大釋法的追溯力、三權分立及第23條立法的憲制責任等。 第三部份為「專題篇」,集中討論一些特定議題,如學術自由、一地兩檢和公民抗命,亦有一個專門系列,反思《逃犯條例》風波的前因後果。 第四部份為「法庭篇」,討論一些有趣或值得反思的案件,從中檢視我們的法律制度。 第五部份為「民主篇」,談到香港的核心價值如廉潔及良好管治,對歷任特首的評價及從法律角度看何謂民族自決等。 第六部份的「佔中篇」,由佔中談到《逃犯條例》風波,佔中和逃犯條例風波有不少相同之處,政府沒有在佔中事件中汲取教訓,才會造成《逃犯條例》的軒然風波。 最後一部份為「中國篇」,當中對一些具爭議的案件如劉曉波案的判詞作出評論,南海主權案,孟晩舟案以至中國對《聯合聲明》的看法,均顯示中國對法制問題的處理仍相當不成熟。 透過這些評論,除令讀者可以對一些具爭議的案件及社會事件有多一個角度的了解,亦希望可以加深讀者對法治和我們的法律制度的認識。   內容節錄~ 《法治》 「法治」相信是近年來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彙,但對不少人而言,這仍是個很模糊的概念! 法治是對權力的一種制約,它既是一個制度,也是對行使權力的法律規範。故此,它既適用於政府,亦適用於所有行使公權的機構。權力令人腐化,絕對的權力則令人絕對腐化,因此,法治要求以法律規範權力,政府和執法者的權力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而且這些法律必須是公開透明的,這是為何立法會通過的法律要在刊憲後才生效,刊憲令公眾知悉法律的內容,知法才能守法,這對帶有懲罰性的法律規範尤為重要,公眾得知曉法律的規範才不會誤墮法網;同樣地,在公營機構以程序守則規範員工的行為,法治便要求有關的程序守則必須清楚列明,不能在事後才訂出一些含糊不清的準則對員工作出譴責。要避免濫權,法治要求掌權者公平合理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力。於是,警察行使拘捕的權力必須基於合理的懷疑,向疑犯盤問的權力不包括使用暴力逼供。當掌權者作出一些影響他人生計或聲譽的決定前,必須給予受影響人士陳詞答辯的機會。例如在「周庭案」中,選舉主任沒有給予周庭機會提出辯解便取消她的參選資格,法院便以違反程序公義的理由推翻選舉主任的決定。程序公義還包括向受影響人士披露一切相關的資料,若掌權者只向受影響人士選擇性地披露資料,便可構成程序不公義。當受影響人士作出答辯後,掌權者還須認真考慮這些陳詞,包括要有足夠時間作考慮而非倉促草率作出決定,若最後決定不接受這些陳詞,法治要求掌權者作出解釋,讓公眾及受影響人士可以判斷掌權者有沒有濫用權力。 法治對行使權力的程序有嚴謹的要求,例如掌權者必須公平公正地作出決定。若法官在開審前已表示被告有罪,便違反自然公義的原則。同樣地,公共機構或其成員在未考慮有關文件前已宣告其取態,也同樣違反自然公義的原則。現今不少行政決定是由一個委員會作出,委員會成員的變更亦會影響裁決的公平,就如法庭審案不能由一個法官聽審卻由另一位法官作判決,過往的案例便曾指出,若參與裁決的委員並沒有參與前期的調查或沒有聆聽相關的陳詞,而他們的缺席並不能依賴事後閱覽文件作補足,例如在缺席時正值證人作供而有關決定須取決於對證人的誠信的評估,或這部分涉及相當複雜的事實或證據,那裁決便可因部分成員的缺席而被推翻。 在法治社會中,沒有絕對的權力,也沒有任何人或機構可以凌駕法律之上。對權力的約制,正是法治的核心。這些制約,建基於對人的尊嚴和基本權利的尊重。沒有這些約制,法律只會淪為赤裸裸的權力,法治亦無從談起。而對權力的約制,亦正是中港兩地法制最大差異的地方。   作者簡介: 陳文敏,現任香港大學法律系講座教授,前港大法律學院院長 (2002-2014), 專長於憲法,行政法及人權法,為香港唯一的榮譽資深大律師,並為多宗重要案例的代表大律師。曾獲選為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最佳老師,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人權新聞獎。出任院長期間,作出多項改革,引入雙學位,籌建新大樓,成立法律義務服務計劃,並帶領法律學院擠身全球首二十名之列。 陳文敏教授中英著作皆甚豐,中英著作書籍達二十多卷,學術文章百餘篇,近作有Paths of Justice (2018); Laws of the Hong Kong Constitution (2015);《香港法概論》(2015)。散文隨筆見於《正道.大學─寫在風雨之後》(2019),《翰林隨筆》(2009),《法政敏言》(2005),《走在公義路上》(2000)等。歷任劍橋大學,賓夕凡尼亞州大學及蘇黎世大學客席教授,現為倫敦大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客席教授 (2018-2024) 。 陳文敏教授亦曾出任多項公職,歷任大律師公會執委會、中央政策研究組,消費者委員會,廣播事務管理局,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行政上訴委員會,法律改革委員會私隱專責小組,香港紅十字會等。 陳文敏教授以獨立敢言,客觀開明見稱,評論針對時弊,捍衛人權法治。曾應邀往澳門大學講學被當局拒絶入境,2014-15年被捲入港大副校長任命的政治風波,塵埃落定後回歸平靜,繼續春風化雨的教硏工作。2019年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選為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77_box_op
    內容簡介: 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這是東林書院(江蘇無錫)門前的一副對聯。讀王翔的書,自然而然地,便想到它。想到它,是因為那份關顧與執著是如此一致;然而,也得說,王翔還有另一個層面,是要在這裡說說的。作者對今天的中國國情,可謂鞭辟人裏,大有先賢之風,與此同時,他難能可貴之處,是“治病”,開出了良方。這是沿襲了鄧小平的“中國特色”,施用在“新枝”上, 繼承了那套思考方法,為二十一世紀的國體“診症”。 也不妨說,“中國特色”是血液,能保持它的純淨與鮮活,適切地注入今天的國體,顧及方方面面,做到“有病治病, 無病強身”。作為炎黃子孫,捧讀這樣的書,那一種油然的感奮,不言而喻。這種智慧,用在日常工作與生活,誰說不宜。 本套《聞遠集》共有四冊,分別是《大國風標》、《國家安全論》、《鳳凰衛視評論集》及《山川紀行》,涵蓋王翔數十載的軍事戰略思想錄及人生隨筆。 作者簡介: 王翔 中共黨員,1991年底入伍,在中俄蒙交界的邊防部隊歷練多年,後到空軍任職,歷任飛行大隊教導員,飛行學院政教室主任等職。他行伍幾十載,雖身一隅,卻懷「春秋」,其文格局寬廣,意美境深,綿遠之志伴其中。著有多部戰略類專著和歷史、文學類作品。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77_cover_op
    內容簡介: 陳沛然二O一六年當選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中議員,也是會內唯一一名中間派議員。 本書講述了他由成長到成為醫生,再到擔任醫生公會會長,及至當選立法會議員的漫長歲月。做醫生的初心為何﹖何解參選立法會議員?為何喜歡踢足球?凡此種種,皆會在書中一一解答。在本書的最後章節,還有作者自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經歷亦影響他長大後當醫生和立法會議員的作風。 內容節錄︰ 感恩我曾輸在起跑線 香港人做什麼都要「快、好、省」,上一代人說「執輸行頭慘過敗家」,這一代喊「贏在起跑線」,都是同出一轍。我不認同這種觀念,反而感恩我曾輸在起跑線。 我在八月出生,根據怪獸家長的最新定義,已經輸在起跑線。 上小學,爸爸有二奶三奶,其後爸爸拋棄媽媽和我跟兩個弟弟,多年來沒有給贍養費。單親家庭,沒有錢上興趣班,連喜愛的足球訓練班也沒法參加。我第一次正式學踢足球已是三十六歲,再次輸在起跑線。 升中學,媽媽上班至深夜才回家,我負責用熱開水滾熟雞蛋或買豬仔包給兩個弟弟作早餐,晚上買飯盒和照顧弟弟。學樂器?在音樂堂只吹過牧童笛,已經很開心了。有一位好朋友要到外國留學,說因為我上了中學仍沒有坐過飛機,所以送我一張飛機票尾作紀念,那一刻,我感到莫名的自卑。 進大學,我要靠借貸和替人補習應付學費及生活開支,畢業後背負重債,還要設法供弟弟讀大學。身邊的同學,輕易得到父母送贈的簇新跑車,甚或住宅物業作為大學畢業禮物,我又輸在起跑線。 找工作,二千年畢業,香港經濟差,政府收入減少,醫療開支撥款也減,當年在醫生人手仍然不足下,醫生新血找不到工作,醫生老手被迫吃「肥雞餐」。見工時主管問:「工作沒有訓練機會,接受嗎?」「就算有訓練都不會是專科訓練,接受嗎?」「就算有機會接受專科訓練,六年後一定不會續約,接受嗎?」我乞求說全部接受。 工作了,碰到很多名校畢業生、富二代,有上司曾對我說:「你的家庭背景很難在這裏生存和獲得機會。」「你不要去爭取晉升,這個職位是留給某某的。」 因為要供樓和支撑媽媽與自己兩個家,所以我不敢申請到外國受訓,起跑線不知在哪裏。 不是在埋怨,反而是感恩我「曾輸在起跑線」,我的「領導才能」便是靠從小兄代父職磨練出來的;在沒有父蔭沒有名校的背景下,唯有多結交朋友彌補社會關係的不足,就學懂了「團隊合作」;也在重重困難裏學習「危機處理」,提升「抗逆能力」。窮小子雖然永遠不能贏在起跑線,但是只需給我一個讀書的機會、一個工作的機會,已經足夠了。 我每年都參加一百米短跑比賽,人家跑五十步,身材矮小腿又短的我,要提速跑六十步才可以拿獎牌。人生長路漫漫,起跑線和終點線都不重要,人生論贏輸也沒有意義。因此,我不會要求三個女兒「贏在起跑線」,有時候放手讓她們碰撞、跌倒和經歷挫敗,反而令她們得着更多。 作者簡介: 陳沛然出生於香港,二OOO年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取得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資格,二O一四年擔任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二O一五年發起公立醫院醫生薪酬機制加薪靜坐,二O一六年當選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中議員,也是會內唯一一名中間派議員。
  • 特價
    Out of Stock
    ebooks discount_191126_工作區域 1
    醫院內的人生百態,由急症室醫生Dr. Ray同你分享! 你想像中的醫院係點?了無生氣定七國咁亂?凡是不一定只有兩面,係Dr. Ray的筆下,有溫馨、傷心、可愛的故事和病人,也有常常令人哭笑不得的同事和親屬。Dr. Ray的遇見的故事,也是你和我的故事,醫院生活如同人生,苦中一點甜。 《Dr. Ray On Call中系列》(一套8冊) 半個醫生ON CALL中 半個醫生ON CALL中 2 DR. RAY ON CALL中 1 -- 急症室的迎送生涯 DR. RAY ON CALL中 2 -- 醫生是這樣煉成的 DR. RAY ON CALL中 3 -- 醫生成長日記 Dr Ray On Call 中 4 -- 太忙的後裔:醫生叔叔不行了 Dr. Ray On Call中 5 -- 急先鋒與內行廠 Dr. Ray On Call中6 —— 逼爆醫院急症室 網上書店限定68折 // 2.12 起至 8.12 // 原價$550 優惠期內$374 *須付郵費或專遞費,請參考網上書店郵遞及收費條款《Dr. Ray On Call中系列》(一套8冊) 郵費計算: 本地專遞:$100+$374 =$474 香港郵政速遞:$280+$374 =$654
    作者: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現正輪流於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特價 SA246_cover_op

    佛系廢青都有火

    $78.00 $62.40
    內容簡介: 十年前,黃明樂寫了轟動香港社會的《港孩》,種種關於當代香港孩子的現象,引起了廣泛回響。 十年後,Z世代的孩子們,公主病不再,換上了「佛系」二字。家長、僱主、社會賢達認為「佛系」是不思進取、不事生產的代名詞,更把年輕人標籤為「廢青」。佛系青年卻深深相信,在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無慾無求、凡事隨心是唯一的生存之道。種種世代矛盾,由此而起。 作為資深教育工作者及自由創作人,黃明樂過去十多年跟不同年齡、背景、個性的年輕人朝夕相處,明白他們其實並不真的那麼「佛系」,只是不懂得用大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表達和建立自己。而大人也沒有能力,看通孩子們佛系表象背後的思考邏輯,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透過這一部《佛系廢青都有火》,作者以全新的眼光,加上親身經歷,分析Z世代與大人之間的矛盾,並希望兩代之間可以放下批判與標籤,逐步走上和解之路。 文章節錄: 《唔緊要病》 「明樂,我想出國讀書,你可替我寫推薦信嗎?」許久不見的學生,忽然給我發短訊。 「讓我看看。何時截止?」我回短訊。 「後天。」 「後天!即我只有兩天時間?」 「一天,因為明天已要回學校交文件。」短訊變了錄音口訊,語氣輕鬆得很。 一天!我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日程,掙扎着要不要答應。 「出國讀書這麼大的決定,你兩天前才來準備?」我不禁為他擔心。 「對啊!我一開始準備,就想到要找你了!」他興奮地說,我差點沒昏倒。 我嘆了口氣,索性撥電話給他,直言:「抱歉,這兩天我真的很忙。如果你早一點找我,我是很樂意幫忙的。」 「噢。」他一頓,「唔緊要。我再找人。」說罷便清脆地掛了線。 後來,我遇見他,問及申請進展。他在截止前一天成功另找老師作推薦。 「不過最後都衰左啦!」他若無其事的說。 「那你一定很失望了。」我不禁替他惋惜。如果準備充足一點,我深信他獲取錄的機會還是蠻大的。 「唔緊要~~~」 「那是你心儀的大學啊。」 「ok啦。」 「但……」 「無所謂喎,真係。」 轉眼,拙作《港孩》出版十年了。當年的孩子都變大人了。而今天的孩子,也變得大不同。 近年的前線教學,令我感受最深,也最心痛的,是孩子們由當年奄尖聲悶的「公主病」,忽然走進了另一極端,變成凡事不在乎的「唔緊要病」。 兩者有啥分別?前者以為「世界圍着自己來轉」,他們要得到一件事,一哭二鬧三上吊,不到黃河心不死。 後者恰恰相反——他們想要的,得不到,便爽快地作結:「這些幸福不屬於我。」他們認為「世界不會圍着我轉,因為世界看不見我。 」 今天的孩子,有種共同的行為模式:想要什麼,如參加比賽、申請出國留學、考獎學金,總是沒太多準備;落空了,失望瞬間消化掉,化成一句「唔緊要」。 大人們看得眼火爆,唔緊要唔緊要,這些後生什麼都不緊不要,唔嗲唔吊,想點? 但是,相信我,在孩子們的心底裏,這些事情其實他媽的緊要。因為,果真唔緊要,他們連踏出第一步都不會,遑論說出最後那句「唔緊要」。 「唔緊要病」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孩子們,有很多東西想要,同時有很多揮之不去的不安。為了避免不安,他們真心相信,凡事別付出太多,落空了就不那麼失望。 這個潛在邏輯,最後變成自我實現預言,期望真的一一落空,而最安全的下台階,就是那句萬能Key的「唔緊要」。 「唔緊要啦,我都沒有很努力。」「唔緊要啦,我都沒有太投入。」「唔緊要啦,我又不是付出了很多。」無希望,就無失望,自欺欺人。凡事唔緊要,久而久之,唔緊要的已不是那件事,而是當事人,即是——他們自己! 十年前後,孩子的問題——「公主病」和「唔緊要病」表癥一致,原因卻大不同。兩者同樣是未盡全力,但從前是「Hea」,是「老奉」要大人出手相救(而大人通常義不容辭)。今天的「佛系」,大多不是老奉,也從不期望大人出手相助;反而認定,無人幫是正常的,因為「我不值得」(I don’t matter, I don’t deserve, I am nothing)。 十年前,回應「老奉」,大人若狠下心撒手不管,孩子們自會死死氣地靠自己,最終還是會明白「No pain, no gain」。 今天面對「佛系」,大人倘若照板煮碗,孩子們「求仁得仁」後,就愈發認定:你看你看,我都不值得愛了吧。然後,他們便會掉進自憐自憫的惡性循環,更可能一死了之。 大人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的孩子,明明萬千寵愛在一身,我們對他們的溺愛,早就過晒籠了,怎麼可能令他們覺得「I don’t matter to anyone」? 孩子們從小到大,要什麼有什麼,只要大人能力範圍內做得到的,都會傾盡所有去滿足他們,竟反過來令孩子們有這麼嚴重的自我保護機制,認定「I don’t deserve what I want」? 作者簡介: 黃明樂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知性女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榮譽學士。 倫敦大學法律學士。 倫敦大學經濟及政治學院比較政治碩士。 Associate Certified Coach (ACC) by 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ICF). 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主任(AO)。2005年毅然拋下鐵飯碗,追尋自由創作人的夢想。至今無間斷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並出版十多部著作,包括暢銷書《港孩》。 遊走於傳媒、劇場、教育及文化界,主持香港電台節目SIK SI FUNG達8年之久。 曾為逾100家機構/企業出任策略顧問及提供培訓。 十多年來積極投入教育工作,是家長信任的傾訴對象、學生及年輕人愛戴的mentor。近年積極開拓人生導師(professional life coaching)的事業,協助成年人為自己的人生轉變尋找出路,最大願望是世上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 個性真誠、開朗、善感,容易走進別人心裡,相信生命影響生命。工餘興趣是有機耕作、閱讀、旅遊和禪修。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67_cover

    Aftermath of Landlord Era

    $168.00 $134.40
    內容簡介: Hong Kong is a short-pitched society whose habit is to leverage the spree for living. Within the ambit of city vibrance and adaptability, the impetus to economy rests with the scarcity of land resources. This is endorsed by embracing PRC motherland for sustaining economy in tourism and Chinese red chip company listing on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market. Much devolution with the Hong Kong identity is awaiting the ideology to greet the compulsive dynamic merging into the economy with Greater Bay Area. The downside of close unifying to PRC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s the lost track on legal framework without a coherent answer to efficaciously amalgamate Chinese civil law system into common law tradition inherited since the colonial era. This elicits much social unrest and discomfort. The debate on legislating Article 23 of the Basic Law is a trivial revelation to the pragmatic dilemma with the two legal systems. A charge with common assault or public nuisance is discreetly silent to improvise the notion in sedition and public disorder. There remains yet certain imperfect implementation with Chinese civil law system to honou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to veto elected candidate and political party, to cater for Hong Kong education style in anthem law, and to upkeep judicial independence from administ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st public bodies to judiciary quality in delivering judgment. New legislation and legal branches of competition law and tribunal is the notable evidence to overhaul Hong Kong legal system into a globally practising stand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econom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full enaction with Competition Ordinance outside the restrictive application to price rigging in tendering practice or to monopoly in corporate shareholding. Domestically, the legal strategy with stamp duty in Hong Kong governance sporadically missed out a tangible picture for a succinct pragmatism to curb the rocketing price of land property. This entails amendment to enacted legislation in the aftermath. Absorbing knowledge and resilience in travelling and living a lif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be conscious on lifestyle and cultural pursuit at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city life. This book serves you as a guide and reference to live sentiently in the small city of Hong Kong.   作者簡介 : Ivan-Noah Tang received his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s a backpacker with domiciling residence in many countries. He is wilfully conscious of the hysteria with American racism, British subtlety and Chinese custom. Ironically and contrary to ostensible dichotomy, he relies upon self-esteem and assurance on the unrivalled liberty and autonomy in American, conservatism and elitism in Englishman, and convenience and localist dialect with a HKID card in Hong Kong.
  • 特價 SA244_cover
    內容簡介: 大學不少學者偏重撰寫學術論文,像本文集的5位學者依然心系本土,百忙中撥冗撰寫專欄文章,非常難得。我常從他們的文章得到啟發,並希望更多學者拔刀相助,滋潤香港新聞界。 張健波《明報》前總編輯 什麼是新聞、假新聞?真相、後真相?記者、社交媒體?還要客觀中立嗎?科技顛覆新聞傳播的理論和發展。本書收錄的學者硏究,有助公眾更了解傳媒、政治和社會的變動和互動,掌握世情。 楊健興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資深傳媒人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昔日的新聞就是歷史學者著述的盲公竹。然而新聞也有盲點,這些盲點要靠新聞學者去解碼,幾位教授學者都是新聞解碼的箇中能手,他們的文章還起了「傳道授業解惑」功能。 鄭明仁 資深傳媒人、專欄作家 《明報》自2014年起在觀點版推出「媒體解碼」欄目,由不同作者輪流撰寫,主題觸及正在發生的媒體事件、現象、趨勢和理念。我們從已出版的大约250篇文章中,選了40篇成為《媒體解碼》一書。我們選擇的原則,是希望從論述中的傳媒事件,可看到較廣泛的意義。文章的内容分媒體的性質功能、專業表現、新聞自由、民意輿論、科技轉型、歷史文化共6個部分。希望讀者在閱讀這些文章時可多思考媒體議題,一起關注香港傳媒的生態發展。 內容節錄:
    1. 性質功能
    探索新聞的本質 誰是記者?何謂傳媒? 報料人、公民記者和專業記者 誰是媒體?誰是記者?從網媒的採訪權談起 「客觀中立」的社會基礎 「後真相」下的新聞事實 財經新聞能預警危機嗎? 特首選舉的隱秘傳播 中國網絡集權體制的新聞挑戰
    1. 專業表現
    新聞事實  憑何而來? 政治對立與社交媒體激發虛假新聞 香港傳媒公信力又見新低 《明報》辦報理念的淵源 保密和泄密的傳播倫理問題 在全球比較研究中  看香港新聞工作者的自主程度   III. 新聞自由 社會裏的言論自由和民主牆上的言論自由 回歸20年新聞自由今昔變化 自我審查2.0 大學的言論自由 西方新聞媒體是外來勢力的工具 自由新聞的動人和血腥 戰地嬰兒的無聲哭訴 香港新聞自由指數再現新低
    1. 民意輿論
    誰得民意誰得天下:後政改民意盤點 通訊群組的政治分化與對應 民意幾錢一斤? 民意調查的疑惑 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 誰在帶動「圍爐取暖」和民意兩極化 「五毛黨」的網絡輿論攻防戰
    1. 科技轉型
    當記者看得見讀者——受眾度量和新聞業 由守龍門到射龍門 網媒在選戰中的關鍵作用 移動為王?報業的平台板塊飄移 傳統報紙的未來:「做大做強」?
    1. 歷史文化
    全球青年的電影故事 一本雜誌  千萬性命 本土就是「港獨」?香港媒體呈現的本土論述 戲謔、諷刺與批評:幽默的政治傳播和影響 五角大樓文件案的啟發:從歷史到電影 作者簡介: 蘇鑰機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並兼任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他曾任加拿大溫哥華《明報》副總編輯、《世界日報》記者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HK-TVB)市場研究員。他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曾編著的新聞書籍包括:《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一人一故事——新聞人的心聲細語》、《獨家新聞解碼》、《領導的藝術——新聞老總談管理》等。他同時擔任香港新聞博覽館董事、香港新聞教育基金袐書長、香港報業評議會執行委員等社會服務工作。 陳韜文,於1986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隨即回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曾出任該學院講座教授兼院長,現為中大榮休教授。研究興趣包括政治傳播、新聞研究及國際傳播。陳教授著述甚豐,於2014年獲選為國際傳播學會會士(ICA Fellow)。為《傳播與社會學刊》創刊主編及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始創主任。公職包括國際華人傳播學會(CCA)會長、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等。 陳教授又對攝影有濃厚興趣,已發表多個網上攝影集及攝影個展。 李立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現為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及院長,研究領域包括政治傳播、民意研究、新聞學,以及媒體與社會運動等。其主要著作包括Media and Protest Logic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Umbrella Movement i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Talk Radio, the Mainstream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4),以及Media,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Mass Protests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Routledge, 2011)。他亦是學術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總編輯以及其餘8本國際學術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 楊志剛,教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香港大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曾任中大新聞傳播學院專業應用教授、澳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客座講師、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發展及公共事務處處長、香港貿易發展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國泰航空公司企業傳訊總經理、政府新聞處首席新聞主任、立法局高級新聞秘書。 陳智傑,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傳播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副主任、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主任。其研究興趣為新聞學、傳媒社會學、身份認同及風險傳播。他於新聞傳播學及中國研究等領域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其時事評論亦見於《明報》等報章以及各電子傳媒。
  • 特價 SA242_cover

    生死教育講呢啲

    $118.00 $94.40
    內容簡介: 死亡是生命必經階段,但人類的天性及傳統文化對死亡常存忌諱,所以此書一眾「唔識死」的作者希望與各位「講呢啲」。 生死教育﹝Life and Death Education﹞是以死亡和生命為主題的教育,旨在啟發大眾正視對死亡的恐懼,讓自身或他者能過渡從死亡所帶來的悲傷,並提高全人「身、心、社、靈」的發展,達致「從死看生,活好當下」,齊齊活好啲。 第一章「眾觀生死」 生死學看、中西哲學、人類學看生死、社會學、生命倫理、公共衞生、民間信俗、佛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的角度看生死 。 第二章「生死相安」 老年醫學與基層醫療、醫社合作與社區連結、晚期護理與照顧者支援、紓緩治療與預設醫療指示、臨終關懷技巧與道別、喪親者的哀慟、特殊需要人士的哀慟、兒童的悲傷輔導、遺物處理與心靈重建、生死工作的自我調適 第三章「生死熱話」 從死亡,靈異到信仰、鬼怪與喪屍的社會符號、法醫研究與屍骨尋踪、生物科技與基因編輯、從高錕離世再思臨終照顧、生若能安,死亦能樂、假如Bingo成為無言老師、動物和人的連繫與哀傷、廿四週以下流產胎、青年自殺與香港教育 第四章「生死之旅」 走出去,為了更親近自己、殯葬,死亡體驗與送行者、 “1995”,隔著電話的溫度、歷史洪流中的犧牲者們、與宗教來一場心靈的交流、繪本文學與生死教育、從教育哲學到生命教育、藝文青的生死教育課、給女兒的生命教育課、與同學來一場生死之交   作者簡介: 伍桂麟,早年於香港藝術學院修讀應用藝術畢業,及後成為了英國註冊遺體防腐師和專業遺體修復師。現為「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解剖室經理。他在2011年發起「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為香港遺體捐贈之奠基者。平日以【生死教育】和【陪着你嘔】面書專頁宣揚生死議題及情緒關顧,並於D100音樂節目《生命21克》主持節目。著有《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者給我們的生死教育課》,並獲香港金閱獎2018「最佳醫療健康書」。 鍾一諾,香港著名公共衛生學者及音樂人,現為香港生死學協會副會長。在學術發展方面,他是一位公共衛生學者,現任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範疇為社會與健康關係、弱勢社群健康、健康倫理及公義、晚期與臨終護理政策。研究論文在多本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刊登。在藝術發展方面,他是歌手、監製、作曲人、填詞人、電台主持及旁白配音員;與其兄鍾一匡組成的鍾氏兄弟是香港一個非主流音樂組合,並獲得一些華語樂壇獎項。 梁梓敦,本港註冊社工、宗教研究碩士、美國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的認可死亡學院士(Fellow in Thanatology) ,以及DEAtHFEST創辦人。由2007年開始,一直從事臨終關懷、喪親輔導、殯儀支援、生死教育推廣及義工培訓。多年來,共服務接近700個喪親家庭及臨終病人,亦曾經為公立醫院、非政府機構、學校及宗教團體等主講超過300場生死教育講座和專業培訓。2015年6月創辦全球第一次大型生死教育活動DEAtHFEST,共有接近10,000人次參與。2016和2017年分別獲選優秀社工獎項及第四屆青年夢想實踐家獎項。
  • 特價
    Out of Stock
    Cover 2019 Output
    內容簡介: 傲慢衍生偏見,偏見助長傲慢。香港需要拒絕淪為情緒宣洩之地。本書收錄過往一年《亞洲週刊》「香港評論」和零傳媒「獨家」微信平台,十五位來自香港各界作者的近六十篇時評,引領讀者了解真實的彼此,告别筒單的評判,放下固有的傲慢與偏見。 作者簡介: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二零零六、二零零八及二零一二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二零一零年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二零一一年獲SOPA最佳評論獎。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Social Research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曾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保釣‧風雲‧急》、《香港民主不能失去中國》、《誰讓「港獨」的子彈飛?》、《民間中華爆發力》等。
  • 特價 SA245_Cover
    內容簡介: Dr. Ray 系列作品來到第八集,有賴各位鼎力支持。翻開過去的一頁頁故事,Dr. Ray覺得自己雖然已隨年月逐漸成長,但慶幸沒有隨波逐流、心灰意冷。反之,這些年來的潛移默化,改變了脾氣毛病,也學會了隱惡揚善。 作者展望將來,願與同業繼續共勵互勉、保持赤子之心,將醫護軼事與大眾分享。同時,也希望市民大眾,能尊重醫護的犧牲,時刻以禮相待,在逆境中一同忍耐體諒。 今次,Dr. Ray 將帶你走入經常被逼「爆」的急症室,親歷「奇境」,令人讀來哭笑不得。猶記得組稿之時,Dr. Ray 歎了一句「我都逼爆咗(夾上兩柱眼淚的emoji)。我們的工作量無回落,雖然天氣回暖,但情況一樣的……差」。所說的正是 2019 年春天香港醫護人員的處境。 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和巨大的壓力,Dr. Ray 的心當然會有高低起伏。然而,他坦言,若能再選一次,他還是堅決選擇投身這份專業。 若你再選一次,還願意掀開這本書嗎? 作者簡介: Dr. Ray成長於有十三太保紮根的慈雲山公共屋邨,於附近的中、小學就讀,自己慶幸沒有被不良少年踢入黑社會。 因為是早產兒,比較體弱多病,經常出入醫院,加上電視劇《妙手仁心》的「薰陶」,自覺從此真正「誤入歧途」。 SARS時期,學校停課,曾害怕死後沒有在世間留下一點痕跡,所以開始寫網上日記的習慣,消磨時間之餘,也分享給朋友刷存在感。 畢業於山區學堂後,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投身行內有名的地獄少林寺服務至今。自言不知道還可以捱得多久,但從來都沒有後悔過。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63_cover

    香港就快香

    $68.00 $54.40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刊於《明報》、《信博》、《香港獨立媒體》、《信報》、《輔仁媒體》的政治、文化評論文章,以其豐富閱歷及相關理論,活用國際數據,精細分析,配以辛辣文筆,巧妙地將文字引入另一層面,和讀者一起在混沌中看清世事。《香港就快香》全書凡六章,以港中、中國、管治、經濟、民主、文化為界,且記且論,幽默諷刺。 內容節錄: 一夕無眠 愛爾蘭一家遍佈全國、擁有150 間分店的咖啡室, 名叫Insomnia,中文意思為失眠。究竟是顧客睡眠不足,飲了此店咖啡提神,還是飲了此店咖啡失眠,這兩個情況都可能發生,視乎每人而定。咖啡裏的咖啡因能抑制大腦接受人體釋出而促進睡眠的腺苷(Adenosine),飲了咖啡後,咖啡因在人體的半衰期(Half-life)需要5 至7 小時才完成。換句話說,下午4 時飲的咖啡,到夜晚11 時上床,可能尚有甚多咖啡因在體內,因此會破壞睡眠質素。美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比半個世紀前少了一個鐘。現代人的失眠問題愈來愈嚴重,全球大約三成人有失眠狀況,以下是各地市民的睡眠情況…… 夜鴞議員 香港人實質工作時數過長,眾所周知,24 小時服務的行業工種也多。根據資料,每人的晝夜節律不同,大概四成人可以早上起床,三成人喜歡夜睡,要睡至接近中午,餘下的人則介乎於這兩類。故此,香港人要了解本身特質,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可免睡眠質素下降,影響自身健康。 話說回來,公職人士也要為公眾利益,看看自己是否適合「早上起床」返工,公務員如是,立法會議員如是。政府可能知道泛民裏有很多屬夜鴞型的議員,即是他們很難早起床,故此有些爭議的議案都安排在早上9時投票,泛民議員缺席,議案較易被通過。 例如最近的議案《就受所有政府發展清拆行動影響的露天或寮屋業務經營者》,朱凱廸議員曾說特惠津貼不足,議案原先是有機會被否決的,可是在7 月18 日早上9 時15 分投票時,泛民的范國威議員、譚文豪議員、涂謹申議員、梁耀忠議員、毛孟靜議員、郭家麒議員、郭榮鏗議員、葉建源議員、黃碧雲議員、楊岳橋議員、許智峯議員共11 位竟然缺席,最後議案順利通過。是否上述議員太夜入睡而唔知醒抑或另有別情呢?更令人失望是受議案影響的新界東選區所謂「關鍵一票」楊岳橋議員與范國威議員也缺席,新界東選區選民就始料不及了。 作者簡介: 龔祖兒,香港仔,九龍油麻地留產所(Maternity Home)生,先輩五百年前由滬遷粵,父母和平後來港。《信報》、《信博》、《輔仁媒體》、《香港獨立媒體》時政文化評論人,著作有《香港真是提款機》(2015)、《香江今非昔比》(2017)、
  • 特價 SA237_cover
    內容簡介: 跳出單一角度,全方位兩岸三地最新觀察 身分認同是如何形成的?香港和台灣這兩個不同社會的歸屬意識,是在如何的歷史脈絡下,走到今天的階段?究竟「香港人」與「台灣人」這兩種身分認同是如何形塑?如何建構起來的?其中「中國」因素又扮演了何種角色? 英國殖民統治香港一個半世紀,英國有否在香港社會灌輸「大英子民」的意識?「九七回歸」對香港社會身分認同的建構有何影響?過去未曾出現的「港獨」思潮,爲何在回歸中國近二十年後突然浮現? 台灣人意識是如何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萌芽的?經歷了戰後「二二八事件」及國民黨的長期統治,台灣社會如何經歷「省籍矛盾」,又如何在1990年代伴隨着政治民主化而走向本土化的方向? 隨着「中國崛起」氣勢的推移,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力量對比愈來愈懸殊,大陸的發展紅利理應更吸引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的台灣社會,爲何現實卻是在台灣引發此起彼伏的戒心與擔憂? 當年漢唐盛世,萬邦來朝,如今「中國崛起」迎來高峰期之際,已「回歸」的香港與還沒「統一」的台灣社會對「中國」的向心力爲什麽出現不增反減的現象?對港台這兩個社會而言,「中國崛起」究竟意味着什麽? 回歸之前,香港市民的「祖國」是英國和中國嗎?大陸自稱是台灣人民的「祖國」,可爲何台灣人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自己祖國的只有百分之零點一?如何解讀「祖國」這個概念在兩岸三地所呈現的截然不同的語境與認知? 作者簡介: 林泉忠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歷任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日本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東京大學兼任副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明報》「筆陣」專欄作者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國際關係,側重兩岸三地關係、中日關係、琉球研究、釣魚台問題研究等。已出版專著《「邊陲東亞」之認同政治:沖繩、台灣、香港》、《誰是中國人︰透視台灣人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中日國力消長與東亞秩序重構》、《多元視野下的釣魚臺問題新論》、《二十一世紀視野下的琉球研究》、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包括〈中國崛起症候群〉、〈「中國崛起」對台灣社會國家認同之影響〉、〈試論蔣經國之「本土化政策」(1972-1991)〉、〈戰後台灣文化之建構:從「新中國文化」轉向「新台灣文化」之政治脈絡〉、〈何謂「香港人」?從戰後「香港共同體」之成立看新生身份認同之特徵〉、〈香港國籍與護照的多重性:兼論港人身份認同的流動性〉、〈哈日、親日、戀日:「邊陲東亞」的「日本情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