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4.jpg

    我在民主黨的日子

    $60.00 $48.00
    內容簡介: 籌劃這本書的過程中,不少朋友好奇地問我:「有無搞錯,你入咗民主黨有幾耐,咁快寫書?」 我在去年底加入民主黨,成為該黨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立法會議員、第一位女性副主席,在我差不多二十年的從政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值得一寫。 除了是給自己留一個紀念,同時,在編寫過程中,我以一個插班生不帶成見的客觀態度,探討政黨發展、民主派整合、女性參政、政黨紀律,和黨內有派的問題,並把部分篇幅留給多位黨員寫其個人觀點,包括屬於黨內少數聲音的「改革派」成員。久聞民主黨的「改革派」與「主流派」之間的紛爭,我認為黨員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而我期望透過加強黨內溝通,不會忽略少數意見。 我亦把過去大半年的一些經歷寫進書裏,包括把違反議事規則的議員逐出議事廳、澳門試關、到孟加拉監察大選、在奧巴馬外祖母故居「到此一遊」等等。 在最後一章「卿姐與我」中執筆撰文的,是兩位前政策局長馬時亨和羅范椒芬、去年起再度與我在立法會共事的何秀蘭,以及關注性工作者團體紫藤的發言人林依玲,讓不同人從他們的角度表達對我的看法。 這本書寫給跟我一樣愛香港,愛民主,愛自由的人看,我希望大家的讀後感是: 值得一看。 劉慧卿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5.jpg
    內容簡介: 《一起廣播的日子——香港電台八十年》是為了紀念香港電台八十周年而寫的,以香港電台的歷史為本,同時回顧香港公營擴播的發展,記述早期公營電台的成立,到後來經歷電視時代的衝擊,及至後期網絡革命對公共廣播的影響等,故此書亦可謂香港廣播史的概覽。 八十年間,香港電台製作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節目,如廣播劇、實況劇、時事節目、DJ傾訴節目、烽煙節目等,與時並進,開創新思維,同時平衡商業電視台和電台的文化品味,肩負教育大眾的社會責任,建構自由、理性和感性的公共空間。閱讀本書時,你會不時看到《麗的呼聲》、《獅子山下》、《頭條新聞》、《城市論壇》、《千禧年代》等等耳熟能詳的名字,能夠勾起你我的集體回憶,並對香港公營廣播的發展有更深入的瞭解和反思。 香港電台是公營廣播機構,也是公共文化機構,研究港台廣播史,是重新思考自己的經歷和香港社會的成長過程。廣播劇、點唱節目、DJ熱潮、《十大金曲》、《新聞天地》、《獅子山下》、《鏗鏘集》,不一而足,然而我最記得的港台製作是七十年代的《太平山下漫步》,那是繼黃華麒主持的《電話說心聲》之後的香港史上第二個電話投訴節目。姓歐陽的主持人邀請官員解答市民疑難,我當時聞其聲不見其人,聽他的鼻音重,名字雅,又可以呼召官員接聽電話,為聽眾解答疑難。我以為歐陽一定是英國人,因他的名是「懿德」,憑音猜字以為是司馬懿的懿字,與港督戴麟趾(David Trench)的名一樣,同是出自《詩經》,彰顯英國官員將姓名漢化的苦心。當時「六七暴動」剛過,港英開始民政工作,逐步開放社會,英裔的殖民官很多都有漢名,有些更通曉粵語,民政官黎敦義(Dennis Bray)及鍾逸傑(David Akers-Jones)就是。我讀小學的時候,每朝都是聽了《太平山下漫步》才出門的,中學則是聽吳明林的《新聞天地》,自覺活在幸福世代之中──每朝都有人為自己做時事匯報,以前是政要的待遇。 很久之後,看報紙文章才知道,歐陽義德是唐人,是「義」氣的「義」字。他能夠呼召高官,是拜港督的開放政策所賜,也出自個人的勇毅。假如不是當年港台一個個人的衝鋒陷陣,令一般官員被迫走到陽光之下見市民,令政府領悟到公營電台有理有據的批評反而增加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官員的責任心,香港的公共領域不會開放得那麼容易,官民關係也不會那麼親和。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6.jpg

    我的藍朋友

    $60.00 $48.00
    內容簡介: 《我的藍朋友》,可能是本年度最發人深省的作品。 人人都有權享受藍天 很多朋友好奇問:為什麼這書叫《我的藍朋友》? 就讓我在這裏解釋一下吧:「坐監」又叫「坐藍」或「坐籃」,皆因「監」、「藍」、「籃」字形差不多,但讀起來則「藍/籃」比較順耳,而我這本書所有故事都來自一些與監獄結緣的朋友,很自然地就想起了用「我的藍朋友」作為書名。 那又為何用「藍」而不用「籃」呢?因「籃」有種被困着的感覺,有點不自在;而「藍」則令人想起藍天白雲,給人美好晴天的感覺。在同一天空下,活着名式各樣的人,人人都有權享受藍天,在囚人士及更生人士也不會例外。 與在囚及更生人士接觸已近十年,我不敢說我很了解他們,只是我找對了跟他們做朋友的路。我曾經失望過、傷心過、悲痛過、難堪過,這些感覺全是他們給我的,我亦曾想過放棄,但每當我幾乎要放棄時,我又會想起他們帶給我的無限歡樂、安慰,及種種美麗的回憶,我不能因為一小部分冥頑不靈、不肯改過的人而放棄……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上路,為他們「更生的心」搖旗吶喊! 希望透過在囚及更生人士的故事,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進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協助他們步向更生大道;亦希望在囚及更生人士明白,要成功更生,就要靠自己踏出第一步,加上懲教署現時大力推廣工業及職業訓練(工業及職業訓練組──Industries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Section),在獄中已可以為未來作出準備。 葉韻怡 作者簡介: 葉韻怡 葉韻怡,現為香港電台《萬千寵愛》節目主持,十年前一個偶然機會下開始接觸在囚及更生人士,從此對曾違法人士改觀,希望用愛去感染他們重新做人。 不知何時開始,囚友稱呼她做「小天使」,能帶領他們從黑暗中看見藍天;二零零三年,懲教署委任葉韻怡為「更生天使」,協助向社會大眾推廣更生訊息,從此她的一對兒女(珏軒及彥妡)也被冠以「小小天使」的稱號。 多年來,葉韻怡走遍全港多個懲教院所,希望將社會上關愛的聲音帶進獄中,鼓勵在囚人士積極努力,為重返社會作好準備,同時亦將囚友們進步的成果帶到社會上,讓大家一同見證他們改過、更生的心。
  • 特價
    Out of Stock
    SA90.jpg
    內容簡介: 繼《記者揭秘實錄》後,李廣豐緊接着推出另一驚爆秘聞之作──《情報科黑白實錄》!顧名思義,「黑」代表黑社會,而「白」則代表紀律部隊。黑與白,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兩種態度。現實世界中,它們之間劍拔弩張,互相對立;然而,在維護各自綱紀之上,卻又隱隱然有着相同之處。 作者根據情報科人員及社會有力人士提供的資料,撰寫成此書,旨在為讀者打開黑白之門,了解一些平日不為人所知的秘聞。黑幫領袖葬禮看似無聲無息,事實上黑白二道均緊張兮兮,「戰事」一觸即發!《無間道》的情節原來常常真實地出現在我們身邊?清晨的鴨寮街竟然有另一番景象?……一切絕密情報,均在此書向公眾公開! 作者簡介: 資深傳媒人,博士生,主修新聞及傳播。曾在雜誌、報紙、電台任職多年,歷任記者至總編輯、電台節目主持,離開大型傳媒的管理職位後,與傳媒戰友合夥成立多元化的傳媒集團。並致力進軍寫作界,幾年間出版多本暢銷的驚慄及實錄作品,深受讀者愛戴。 近年為人師表,兼教於粵港兩大學新聞系,受聘為副教授,致力教導學生,揭露新聞真相、要付出莫大努力。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7.jpg
    內容簡介: 空姐Shirley要與你有幸福的約定! 走遍千里談婚論嫁、浪漫的機艙求婚記、可愛新娘跨國尋婚紗、「姐妹」們的奇妙見聞 感到幸福,因為身邊有你! 繼續甜甜蜜蜜,開開心心, 一起追尋愛與夢想! 作者簡介: 楊樂常(Amy),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小學、中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現為自由撰稿人。 資料提供:譚文慧(Shirley),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91.jpg
    內容簡介: 關文亮畢生的事功、貢獻,可以用「傳薪人、筆桿子、橋樑」這八個字來概括,就是他是美國僑社進步新聞事業的傳薪人。透過本書,可以重溫關文亮對釣統運、海峽兩岸、中美關係等國際論題獨到的看法,感受這位美籍華裔報人、電影編劇、政論家、社會活動家對祖國那份深厚的感情。 關文亮是釣統運和海外新聞媒體的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筆桿子。這三四十年來,作為記者,寫了通訊、報道、專訪;特別是作為體育記者所寫的通訊、手記、花絮,更是一大特色;作為報人主筆,寫了不計其數的社論、時評、專論;作為業餘文藝愛好者,寫了為數可觀的散文、小品、雜文。就量而言,關文亮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大筆桿子。 但最能標誌大筆桿子的不是文章的產量,而是文章的質量和其中體現的精神、觀點、立場;也就是古人所謂的文以載道的「道」。 「政論時評,是老關最熟悉的行當,真箇是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因此,約他寫稿,看他來稿,實在是一種享受。此外,老關寫通訊以及人物專訪也是行家裏手。」 ──香港《文匯報》名譽董事長 張雲楓 「從學生運動的街頭到報館的編輯部,從電影的編劇到企業的主管,關文亮都具有穿梭於底層和高層的經歷……但無論他是在哪一個位置,他永遠站在民間的立場說話,追求社會的正義和民族的平等,也永遠有一種對新聞的激情,並且在生命的不同的驛站中,洋溢着人生的豪情。」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邱立本 「他常如此告訴我說,『關鍵就看你的切入點和立場是什麽』。與老關相識近三十年,我深知老關所謂的切入點是指華人的角度,所謂的立場是要為弱勢群體說話。這種判斷新聞和報道新聞的原則,讓我受用至今。」 ──《僑報》總編輯 鄭衣德 「他見證了僑社、華人學術界、祖國、兩岸三地、美中關係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並且都成為他為文的題材。所以,他的新聞報道、時評和專論,就是當時歷史的見證,他的文章像時間的隧道把我們帶回到往日的歲月。」 ——序言 編輯委員會 作者簡介: 關文亮先生生於廣東開平,在鄉間和香港度過童年,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移民美國三藩市,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後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深造,攻讀國際政治學,七十年代初投身於釣統運,參與紐約僑社華文報紙工作,特別是《美洲華僑日報》,開紐約僑社愛國風氣之先。
  • 特價
    Out of Stock
    SA92.jpg
    內容簡介: 關文亮畢生的事功、貢獻,可以用「傳薪人、筆桿子、橋樑」這八個字來概括,就是他是美國僑社進步新聞事業的傳薪人。透過本書,可以重溫關文亮對釣統運、海峽兩岸、中美關係等國際論題獨到的看法,感受這位美籍華裔報人、電影編劇、政論家、社會活動家對祖國那份深厚的感情。 關文亮是釣統運和海外新聞媒體的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筆桿子。這三四十年來,作為記者,寫了通訊、報道、專訪;特別是作為體育記者所寫的通訊、手記、花絮,更是一大特色;作為報人主筆,寫了不計其數的社論、時評、專論;作為業餘文藝愛好者,寫了為數可觀的散文、小品、雜文。就量而言,關文亮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大筆桿子。 但最能標誌大筆桿子的不是文章的產量,而是文章的質量和其中體現的精神、觀點、立場;也就是古人所謂的文以載道的「道」。 「政論時評,是老關最熟悉的行當,真箇是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因此,約他寫稿,看他來稿,實在是一種享受。此外,老關寫通訊以及人物專訪也是行家裏手。」 ──香港《文匯報》名譽董事長 張雲楓 「從學生運動的街頭到報館的編輯部,從電影的編劇到企業的主管,關文亮都具有穿梭於底層和高層的經歷……但無論他是在哪一個位置,他永遠站在民間的立場說話,追求社會的正義和民族的平等,也永遠有一種對新聞的激情,並且在生命的不同的驛站中,洋溢着人生的豪情。」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邱立本 「他常如此告訴我說,『關鍵就看你的切入點和立場是什麽』。與老關相識近三十年,我深知老關所謂的切入點是指華人的角度,所謂的立場是要為弱勢群體說話。這種判斷新聞和報道新聞的原則,讓我受用至今。」 ──《僑報》總編輯 鄭衣德 「他見證了僑社、華人學術界、祖國、兩岸三地、美中關係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並且都成為他為文的題材。所以,他的新聞報道、時評和專論,就是當時歷史的見證,他的文章像時間的隧道把我們帶回到往日的歲月。」 ——序言 編輯委員會 作者簡介: 關文亮先生生於廣東開平,在鄉間和香港度過童年,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移民美國三藩市,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後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深造,攻讀國際政治學,七十年代初投身於釣統運,參與紐約僑社華文報紙工作,特別是《美洲華僑日報》,開紐約僑社愛國風氣之先。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8.jpg

    港孩

    $60.00 $48.00
    內容簡介: 「港孩」,指今時今日香港社會的孩子。他們生於九十年代中後至二千年初,一個物質相對富裕、資訊爆炸的時代。年齡,由幾歲到十幾歲不等,都是高小至初中的學生。 「明樂新書《港孩》,是香港家長必讀之書,尤其是中產的父母,能自我反思孩子的教育,走上獨立自信的人生。 明樂總結香港高小至初中孩子的十種特徵,稱之為「港孩」。特徵都是負面的,但全部屬於事實。這些孩子,老師見得多,但歸納如此傳神,唯有明樂。 這些孩子,正要進入新高中課程,用港孩的文化,做大學生的夢,令人有盲人騎瞎馬,不寒而慄的恐懼。 明樂的觀察,懷着赤子的熱心。新高中學制與港孩的未來,未可預知,但明樂的新書和憂慮,如空谷足音,發人深省。 這是教育少有的好書,就像閱讀自己和孩子,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張文光(教協會長,立法會議員) 「談教育,要有點火。否則,便會好像某些報刊的親子版上的專家意見一樣,兜兜轉轉,從不真正進入問題。 我認為面對現時香港千瘡百孔的學習環境(不限於學校,還包括家庭),並沒有一個答案或一套解決方法,但卻需要持有一種真真正正進入問題的態度。 這回黃明樂寫教育、港孩、新高中、教育改革、學校、學生、學習、家長,字字肉緊。想她必定是基於近年豐富的第一手經驗,深入觀察,而且甚有感受,心裏有很多說話,不吐不快。 黃明樂將她的觀察、感受、分析、意見整理成書,拋出了很多值得我們好好反思的問題。」 呂大樂(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黃明樂 在香港土生土長 自由身教育工作者,過去三年曾走訪逾20間大、中、小學及教育中心,主要任教時事通識、辯論及英語話劇課程,其中大多為「新高中課程」衍生的預備班 曾任特區政府政務主任(AO)、梁家傑特首選舉競選經理;現職自由創作人、明報專欄作家、香港電台客席主持、樹仁大學客席講師 相信人生最緊要好玩,但玩也應該玩得很認真 網址:www.wongminglok.blogspot.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
  • 特價
    Out of Stock
    SA69.jpg
    內容簡介: 近十年來,本港興建了很多樓宇,政府大力推廣成立業主立案法團,而市區內又有很多舊樓必須進行大規模維修。雖然政府印發了有關文件,使大廈的業主可以根據條例組織業主立案法團,但條例並不是容易理解的文件,市民往往不知從何着手。 本書作者過去幾年積極參與業主立案法團管理事宜,在屋苑大律師和事務律師悉心提供法律意見下,將過往的經驗輯錄成書,希望使有意組織法團的朋友能夠容易掌握組織法團的方法和步驟,及現任大廈法團的成員能深入認識處理法團事務的程序,達至優質管理。讀者閱讀此書後,必定能建立信心參與大廈的管理工作,輕而易舉地打造理想的居住環境。 本書獲得數位律師強烈推薦,相信讀者閱讀完此書後,必定能建立信心參與大廈的管理工作,輕而易舉地管理好自己的居住環境。 「本書的面世,正提供了實用及有效建議,促使法團可從中參考如何去處理日常事務,及增加小業主對大廈管理的認識,從而了解自己的權益。不管是對法團的管理委員會的委員,抑或是一般小業主來說,本書均是值得推介。」 ──龔靜儀 執業大律師 「鄭步雲──占美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寫成本書,但本書卻不局限於個人的經驗,是一本可讀性、實用性及參考價值都非常高的,關於業主立案法團的好書。此書之成,源於鄭先生的洞察力及分析經驗,以良好的文字,條理清晰地表述出來。」 ──鍾沛林律師 太平紳士 「我身為一位執業事務律師亦讚歎此書,書裏的內容是非常全面的,亦包含着不同層面。此書可適合不同階層人士參閱。」 ──黃國康律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鄭步雲 畢業於珠海書院新聞系 其後於沙田工業學院修畢物流證書課程 曾擔任業主立案法團委員(專責處理法律及合約事宜) 現擔任香港大廈優質管理協會主席,致力推廣大廈管理知識 及協助業主組織業主立案法團。
  • 特價
    Out of Stock
    SA93.jpg
    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教授二○○五年至二○○九年於各大專欄發表的部分文章,文章有對法治政制的反思,也有對公義不彰和施政失誤的憤怒,另外亦論及生活文化點滴。陳教授就政府推出的政策和建議,提出各種具前瞻性的看法,並羅列理據,一針見血,希望引導讀者就內容延展批判性思考,有所啟發和帶來反思。內容大致上分為五類: 知來者之可追──關於政制  權力的傲慢:民主發展  中港之間 法律何價?──關於法律  香港早期的法治  傳媒、私隱與言論自由  法院內外 遠路不須愁日暮──關於教育政策 雲無心以出岫──關於輕淡政策 風飄飄以吹衣──關於文化點滴 作者簡介: 陳文敏教授,現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歷任中央政策組、廣播事務委員會、消費者委員會、大律師公會執委會、法律改革委員會私隱專責小組、紅十字會、報業評議會等多項公職,並參與多項國際性工作,1995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獲人權新聞獎,2002年出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2003年獲委任為首位榮譽資深大律師。 陳教授中英著作及學術文章甚豐,主要著作包括:《香港法概論》(2009),《法政敏言》(2006)、Hong Kong's Constitutional Debates (2005)、 Immigration Law in Hong Kong: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2004)、《走在公義路上》(2000)、《居港權引發的憲法爭論》(2000)、《傳播法新論》(1995)、The Hong Kong Bill of Right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1993)、 Public Law and Human Rights: A Hong Kong Sourcebook (1993)、《人權在香港》(1990)、《人權與法治 ─ 香港過渡期的挑戰》(1987)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SA94.jpg

    中國龍頭企業領袖

    $78.00 $62.40
    內容簡介: 「中國式思維」正發揮著愈來愈大的威力,而香港的發展正受著中國愈來愈龐大的經濟引力牽動。香港人多了解、多學習「中國式思維」很有好處,也是必要的。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中國龍頭企業領袖》。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 曾俊華 這本書集合十一位中國有代表性的重量級企業家的管理理念、人生哲學、處世之道,透過作者所聞所見,再以生動的筆觸寫下每個生動的故事。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對這些中國企業領軍人物作一線的觀察,再由資深記者用心描述出來,值得作為財經及處世的參考。 ── 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賈康 這本書薈萃了一眾重量級中國企業家對做企業、看中國的諸多觀點,許多看法非常精到,讀來令人很受啟發。透過中國企業家的視角來解析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可謂是舉重若輕,抓住了當下時代的脈搏。 ──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宋林 蔡展翔是一位很專業的職業電視人,近十年的媒體工作經驗塑造了她對財經事件的敏銳觀察力、極佳的溝通技巧和謙虛親切的態度。從個人從業經歷、平安發展史,到其他金融話題,點滴交流促成了本篇訪稿的完成。 ──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執行董事 張子欣 毋庸置疑,中國這條巨龍正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如何在這片強國土地上建立屬於你的事業王國?看罷十一位國企總裁的創業、建業、守業經驗之談,充份了解國企架構及發展局勢,你必然會有所得著! 由有線電視財經資訊台記者蔡展翔編寫的新書《中國龍頭企業領袖》,透過訪問十一位中國大型企業總裁,透視近十年中國經濟的結構變化,並探討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此書涵蓋中國十一個不同行業與範疇,包括石油石化、航空、交通基建、金融、保險、地產、資源、造紙業、體育消費用品及電力,解構行業未來發展局勢及解構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 作者簡介: 蔡展翔 現任 有線電視高級財經記者及編導 中國東北大學新聞系研究員 香港張學良教育基金會高級顧問 曾任職 中國新聞社、亞洲電視 曾主持有線財經資訊台節目 「2007年香港財政預算案論壇」 「2005香港世貿會議論壇」 「還看2005財經」 「Money Cafe」 「動力中國」 「企業透視」
  • 特價
    Out of Stock
    SA95.jpg
    內容簡介: 這裏,是公司中最神秘的領域; 這裏,是公司上下都三緘其口的部門; 這裏,猶如公司中的地下組織,同事們都避之則吉。 這,就是公司同事最常對這裏下的評語──「人事部?嘩!生人勿近喎!」、「人事經理好鬼煩㗎,每次見佢都一定冇好嘢!」、「唓~~~人事部冇個好人嚟㗎,專門定埋晒啲五花八門嘅規矩,搞陷阱捉同事!」 對,這裏,就是人事部。在這個部門工作的人究竟是何方神聖?有什麼三頭六臂?平時暗地裏在執行什麼任務?任職人事部的兩位作者──阿卡與阿菲決定走出神秘的角落,為讀者釐清一般人對人事部的誤解、分享工作中的樂趣辛酸及提供專業的人事知識。 面對應徵者突如其來的一個大臭屁「見面禮」、意想不到的工傷發生、千奇百怪的個案、甚至致人事部的恐嚇信時,身為人事部要員的阿卡與阿菲如何拆解?盡在人事部職場手記第一彈《人事密語》。 特別加附:面試成功要訣淺談 作者簡介: 阿卡(原名:林美祝),畢業於加拿大約克大學社會學系,其後於香港理工大學進修,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學碩士。一不留神,在大學畢業之後選擇了投身這行,自始泥足深陷,難以自拔。由於性格樂觀,雖天天面對着繁複工作,仍然未生要逃離人事部的念頭。時光轉逝,曾先後於不同業務範疇的公司裏的人事部工作:繼有大型建築發展商、食品公司及綜合企業;現在,是本地一上市時裝品牌連鎖店的人事部從業員。 阿菲(原名:鄧翠薇),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及中文學學士畢業,畢業後跳出文字領域,另覓事業發展。工餘再到母校進修,其後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學碩士銜頭。一向認為與人有關的工作都是有趣的工作,從此一直離不開人事部的圈子。初出茅廬由最低級的助理主任開始,慢慢累積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經驗,並曾於本地著名航空公司及大型物業管理公司的人事部任職;近年,幸運地進入政府「內閣」做「阿四」,工作最繁重的範圍依然是人力資源管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