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06-a
    內容簡介 2014年雨傘運動揭起序幕,持續七十九天,雖無實質成果,然而餘波未了。市民困頓,難舒胸臆,作者以和平非暴力作主軸,奮力為文,冀作鐸聲,以溫和且堅定的文筆,在紛亂的時代中分析時局。積累文字。盈五萬多,遂束成一卷,見證大時代之餘,亦冀為後來者留可尋之迹。 「花開花落兩由之」決非消極的取向,而是指出了一種人事枯榮,變幻無常的現象;歷史上沒有不更替的朝代,遑論人物。 作者簡介 黃天任,香港出生。從中學教師至校長,服務教育界近四十年,至今仍任中學法團校董會成員。黃氏在職時,持續進修,獲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亦在香港公開大學兼教教育碩士課程。退休後,在香港大學社區學院、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兼教專業英語及教育文憑。 黃氏關心學生,與青少年及年輕教師的接觸,從未間斷。有見青少年學生、教師在大時代中或有偏頗之思想,故窮一己之力,就時局分析,以資參考。文章發布於《信報》網上論壇。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01-a
    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了四十多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與生命的對話。短短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各樣的高低起伏,或許曾令你輕狂、沮喪、病不欲生、傷心絕望,因而對生命失去動力。然而,世上有不少觸動心靈的好書,可以提升我們的境界,願你能每天花五鐘注目本書的精華撮要,作踏浪逍遙書海之遊,搖到生命更精彩的視野,放眼更有盼望的人生。更祈許你能在群書載浮載沈之間,被飄蕩的不同書香吸引,成為一位悦讀者,終生受益。 作者簡介: 譚瑞玲 在香港出生及完成小、中、大學教育,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曾任教香港中學及羅富國教育學院歷史系。後隨夫移民美國,入讀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io) 研究院,獲歷史檔案學碩士及歷史系博士,專研美國華人歷史。 後由於一場重病,感到應從象牙塔走回人群中,開始從事文字工作,曾任討論普世社會公義的刊物《義顯之聲》的編輯,在臉書專頁「來,咬一口」分享讀書心得,以及於其他美 國華文雜誌如《真愛》、《神國雜誌》、《傳揚》等寫作,並於洛杉磯華語電台節目談閲 讀之樂。自2016年5月起,在《明報》副刊專欄「書樓小聚」撰文 。 現與丈夫及三名子女定居美國加州。
  • 特價 C-SA219_a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由十八位本地專業界、教育界、媒體界人士親自定義。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沒有人可以否定他們對香港本土的認同與貢獻。每一位都有自己本土故事,他們從自身說起,細訴當年成長經歷、生活點滴,往昔的起跌和轉折,是社會與他們之間的互相見證。 大半個世紀以來,香港從一個窮困的城市,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大都會,背後都是那些默默耕耘的民眾,在中華文化底蘊下,點燃香港不滅的理想火炬。有一股文化力量叫「民間中華」,貫穿每個人物的故事,每一個生活的環節。也許是一首唐詩,也許是一襲旗袍,也許就是儒家「忠孝信義」的生活方式,都展現民間中華的風采。 民間中華並不是狹窄的民族主義,恰恰相反,它是開放與包容的精神;本土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對這塊土地的責任,從香港出發,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有所承擔,要找出中國發展的最新路徑。 真正的「本土」究竟指什麼?「本土」一詞何時淪為激進人士的政治工具?「本土」話語權又為何始終為港獨分子所利用?這些都將是此書所講述的聚焦點。絕大部分土生港人不會抗拒自己是本土,但他們獨霸本土而自成一派,將本土跟所有從北面外來的人割裂。此書的宗旨,一是要為本土正名,維護本土跟胸懷祖國並不矛盾;二是要為爭奪本土的話語權,正如書名所說,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十八位作者,驕傲地展示他們寬廣的視野,為香港的開放與國際化作出承擔,讓民間中華的理想火炬,照亮香港政治的夜空。
  • 特價
    Out of Stock
    c-SA215-a
    內容簡介: 高耀潔二十年的恢宏舉證,高燕寧十四年的圖文佐證: 中國內地單採漿卅七年的惡果 不知是誰以科學技術之鼎鼎大名,發明了單採漿,和新一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紅血球是輸回來了,造成了「補氣」的假像,而賣掉的血漿卻是「元氣」,不僅補不回來,還為HIV的光顧偷偷開了後門。 要直面這場血禍,的確很難。這不僅需要鋼鐵般的意志,還需要一顆不容易停跳的心臟。 與其說村民關心自己的生離死別,不如說他們更在乎子女的未來,是否因為自己的死去而斷送。 本書獻給愛滋村民,和他們已經長大成人,或不再長大成人的孩子們。 作者簡介︰ 高燕寧 上海醫科大學理科碩士(衛生統計學),泰國國立瑪希隆大學文科碩士(健康社會科學),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衛生學教研室教授,愛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復旦大學開出《愛滋病健康社會科學》、《同性戀健康社會科學》和《性健康社會科學》三門研究生學分課程,致力於將性與性別理論系統注入傳統公共衛生教育,在海內外有着廣泛影響。
  • 特價
    Out of Stock
    DrRay5_cover
    不行了,不行了,醫生叔叔不行了!

    網上最紅最火的年輕熱血醫生Dr. Ray,透過一個又一個或溫馨感人或抵死好笑的小故事,與讀者分享在醫院的所見所聞。

    本書為Dr. Ray第六本作品,他由當年初出茅廬的實習醫生哥哥,搖身一變成為「太忙的後裔」的醫生叔叔。不變的是他那顆熱誠的心,以及爆笑抵死又感人的分享故事。

    新書內容包括那些病人教我的事、奇難雜症、溝通的重要性、醫院趣聞、醫護秘辛、Doctor絮語;配合cuteDr. Ray漫畫,讓你一邊睇書,一邊笑爆嘴!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在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後,現正式成為急症室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297-a
    內容簡介: 永恆權益經濟學乃迥異於傳統觀念的人的學問。本書以此為基礎,追本溯源,脈絡有序地記述了對習近平所言的認知,闡釋了如何在有習近平的引領下,中國人民得以揚眉吐氣,中華人民共和國充滿希望。 全書分為二十七節,從在馬克思的學問中認知的習近平、嫉惡如仇的習近平、沒有「特殊利益」的習近平到教書育人行為世範的習近平、讓世界脫胎換骨的習近平、不忘初心的習近平與不言自明的習近平,淋漓透徹。 作者簡介: 蘇 琦 永恆權益經濟學引路人。現為中山大學中德公司治理研究中心(www.globalsepri.org/yhqy)主任。其著作包括《管理學主旨學派、L-思想與永恆權益經濟學》(2008年,中山大學出版社)、《新論語:管理學主旨學派精彩觀點選載》(2009年,中國大地出版社)、《新論語:管理學主旨學派精彩觀點選載》II(2011年,中國經濟出版社)、《新論語:管理學主旨學派精彩觀點選載》III(2011年,中國出版集團)、《新論語:管理學主旨學派精彩觀點選載》IV(2013年,中國經濟出版社)、《新論語:管理學主旨學派精彩觀點選載》V(2013年,中國經濟出版社)、《新論語:管理學主旨學派精彩觀點選載》VI(人的教育,2014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新論語:管理學主旨學派精彩觀點選載》VII(論治理,續寫中)。
  • 特價
    Out of Stock
    tungwah_cover_v6a
    內容簡介: 看不見的救援 十二社工不離不棄 反思中克服恐懼 十二位社工親自撰寫十二個真實故事,因着他們細緻的記錄和真誠的分享,我們得以窺探社工們是如何奔走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去修補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去修正濫藥、賭博或酗酒等行為。文字背後,當這些社工講解專業知識以外的心路歷程時,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他們是一隻手捂着自己的傷口,一隻手幫助別人,他們有時亦要抑壓着自己的恐懼去教別人勇敢;他們人生也有遺憾,但卻從中提煉良方去幫助案主,避免他們鑄成更大的錯誤、製造更多的遺憾。 平凡的故事源於不平凡的人和事 與受助人一樣,社工也有恐懼、憤怒、傷心,脆弱的一面。在自己「傷痕纍纍」之同時,如何面對自己,重新建構自己,從而提升社工專業的涵養。忠於自己、忠於受助人,這應是每位社工的使命與挑戰。希望這本承載着無比勇氣與包容的小書,能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留下半點鴻爪。 目錄 重建我的心靈  輔導員Ken/案主阿樂 東華三院心瑜軒 破鏡.真的可以重圓!? 輔導員Pauline/案主陳太太 東華三院朗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揚帆 輔導員Mandy/案主許先生 東華三院朗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重新上路的行者 輔導員Sing/案主阿傑 東華三院朗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沒有抽煙的日子 輔導員Clement/案主阿霞 東華三院戒煙綜合服務中心 親子玩不了 輔導員Gene/案主Yanny 東華三院家庭成長中心 知己.知彼 輔導員Elda/案主艾琳 東華三院心瑜軒 成功在「望」 輔導員Joanne/案主阿文 東華三院天水圍綜合服務中心 理所當然的母愛 輔導員Carina/案主小雲 東華三院學校社會工作辦事處 此時此刻 輔導員Letty/案主阿英 東華三院平和坊 接納.我……我……我…… 輔導員Meko/案主阿娟 東華三院芷若園 與妳在孕途同步上路 輔導員Cathy/案主阿娟 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 作者簡介: 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部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簡介 東華三院的社會服務除了就家庭、兒童及青少年、長者及弱能人士的需要,提供多元化的福利以外,亦為社會人士提供配合傳統的公共服務,以求達到「優質照顧,全人發展」的服務目標。 東華三院轄下青少年及家庭服務的服務範圍包括日間的幼兒服務、兒童住宿服務、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專門輔導服務、學校社會工作、學生輔導服務及輔導熱線等,合共有七十一個服務單位,致力促進兒童及青少年全人發展和家庭和諧健康;並特別提倡社會共融,為家庭暴力或性暴力受害者、貧困家庭、有精神健康問題的青少年,以及有成癮行為人士提供適切的照顧、輔導及發展機會。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9_Cover

    三十眾星談三十

    $108.00 $86.40
    許多人說,三十歲時,他們或要置業、或要有事業、或要結婚、或要考取博士學位…… 三十位本地各行各業的名人,怎樣看待三十歲時的自己? 他們又怎樣看待現時和未來的自己? 眾星在事業道路上曾遇上的困難是什麼?當時怎樣面對挑戰? 周慧敏、沈旭暉教授、張達明律師、石偉雄、鄺俊宇、謝天澤、趙勁皓、梁詠儀、呂浩輝合力推薦 版稅盈餘撥捐保護動物慈善協會(LAP) 嘉賓: 演藝-謝君豪、余文樂、黃凱芹、鄭丹瑞、蘇柏軒(Perry So)、陳少琪、馮翰銘(Alex Fung)、羅建基(Herman Law)、千歷(Rick Chin)、鄺美雲 教育-陳新滋教授、馬詩帆教授(Prof. Stephen Matthews)、羅得仁教授(Prof. Rodney Jones)、梁賀琪(June Leung) 醫學-曾繁光醫生、魯安‧百斯達醫生(Dr. Ruan Bester) 法律-梁家傑資深大律師 體育-文彼得、朱鑑然 商界-李家強、林偉駿、李根興博士 建築-吳永順太平紳士、蔡偉權建築師 工程-張志剛工程師 航運-林銘鋒船長 科學-曹宏威教授 飲食-劉照成 政府-曾鈺成太平紳士、鄧竟成 「語言及全人發展研究所所長(APL)」動用三年時間和超過港幣三十萬元,結合口述歷史(oral history)與新聞工作(journalism)的方法完成整個項目。所長真誠與三十眾星談三十,分享他們多年如何在行業克服各種難關。 作者簡介: 潘柏麟(Alan Poon),曾任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多年統籌、任教多個語言學及學術英語科目。二零一五年獲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屬會列為「城大傑出校友」,同年於香港各大學和機構進行巡迴英語講座,教授學術英語和職業英語,並擔任遵理集團的英語顧問。二零零八年成為「肇豐全人發展獎學金」得主,二零一二年創立「語言及全人發展研究所(APL)」,向學童至成年人推廣全人教育。二零一零年獲香港大學頒發語言學文學碩士(優異級)學位,二零零八年以一級榮譽於香港城市大學英文系畢業,累積平均績點(CGPA)達3.91,高踞同屆文學士畢業生的榜首。曾接受中國鳳凰衛視(2008)、香港城市大學(2008)、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2012)及聯校大學學生雜誌《頂理》(2015)等訪問。二零一四年編撰流行讀物《你一定要懂的字彙570》(明報出版社)。二零一七年將出版學術書籍《英漢對比》和《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of Drug Users In Hong Kong》。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5cover

    商藝之間

    $58.00 $46.40
    作者林炳深從事公關、廣告與媒體行業多年,奔波於香港、中國內地與海外市場。飄泊的職業生活,讓他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與事,也使他在旅途上有很多獨處的時間。 「我喜歡看書,平常也有看商業的書,多年以來,因工作需要,也因為獨處的時間較多,逐漸開始有系統的學習,輾轉我就拿到我的商業碩士與博士學位,這一切都像流水般自然。這幾年回到香港,延續了年輕時的興趣,修習藝術,也看了一些藝術的書,修習了一些藝術的文憑與碩士學位的課程,也展出了一些藝術的作品,憑着自己親身的經歷,也常常聯想到商業與藝術的概念,它們的相關性,它們與我的經歷之間所產生的一些個人的感覺與想法。 本書就是根據我這些直觀的感覺與想法書寫而成的,裏面沒有很多的數據支持,也沒有很多的資料蒐集。這是個大數據的時代,只要在網絡上瀏覽,就可以得到很多資料與數據,但這不是我寫這本書的原意,我只想追隨我內心真實的感受,隨着我的思維自然流動,而寫成此書,我想這才能真正地表達我的想法。」 作者簡介: 林炳深 從事公關、廣告與媒體行業二十多年,90年代進入博雅公關公司,從事體育推廣活動,後進入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及達彼思廣告公司,從事廣告客戶服務工作及戶外媒體策劃與管理工作,並被達彼思廣告公司派出成立實力媒體中國有限公司成為創始人員,後進入歐洲最大型戶外廣告策劃與購買公司波特蘭公司(Portland),成為亞太區總經理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此外,林氏亦酷愛藝術,擁有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西方藝術文憑、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攝影深造文憑與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學位。曾於2013年12月於西九藝術文化區「自由野」展覽雕塑「紅與紫的世界」。 林氏曾任教於各大學、大專院校、政府機構及商業團體,主講管理學、領導學及營銷課程,包括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國商業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等。
  • 特價 SA212_cover(layout_v4)

    血色旺角前世今生

    $78.00 $62.40
    《亞洲週刊》「香港評論」與《獨家》微信平台「中環一筆」2016年度攜手推出。 旺角的夜色變成了血色。那些熊熊的火光,襲擊警察的磚頭,流淌在街頭的血腥,讓在電視機前觀看直播的香港人震撼,以為鏡頭在描述一個中東的城市。 旺角暴亂的種子,早在2014年佔中運動的街頭埋下,「違法達義」的理念與實踐,從佔中延伸,到了2016年的大年初一爆發,燒毀汽車,磚頭襲擊警察,成為香港歷史血腥的一夜,也折射香港政治的黑暗歷史。違法達義,就等於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 旺角暴亂的前世,就是那些佔中的喧囂歲月,而它的今生,就是從本土走向港獨的旺角血色的黑夜。香港人的福祉,就是穿越旺角黑夜暴力的前世今生,回歸法治、理性與和平的顏色。 屈穎妍 傳媒人、作家。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著有《怪獸家長》系列、報導文學、名人傳記等。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 2006﹑2008及2012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等。 阮紀宏 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在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信報》編輯、《明報》採訪主任、《東週刊》及《壹週刊》副總編輯、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撰寫《頭條日報》專欄《幸福摩天輪》、以《明報》專欄《女人心》。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過去30多年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楊志剛 香港大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用教授。曾任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香港貿發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香港賽馬會對外關係主管、香港科技大學發展與公共事務處處長、國泰航空企業傳訊總經理。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曾任《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陳建強 牙科醫生,太平紳士,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2004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積極參與時事和公職服務,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周刊發聲。 雷鼎鳴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1991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香港算算賬>等13本書。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 總編輯。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著有《再來,再試:我在亞視新聞部》、《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 何漢權 現職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現亦為信報及星島日報教育專欄作者,著有《有教無懼》、《教育茶餐廳》及《全在教育》等書。 劉瀾昌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論政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自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直駐足新聞採訪前線,為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報章雜誌撰寫多個專欄。長期任職政治記者及主責中國大陸新聞採訪,同時兼任報紙社論主筆。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在上海、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朝鮮是個謎》、《倪匡傳:哈哈哈哈》等20多部作品集。
  • 特價 DrRay5_cover
    不行了,不行了,醫生叔叔不行了!

    網上最紅最火的年輕熱血醫生Dr. Ray,透過一個又一個或溫馨感人或抵死好笑的小故事,與讀者分享在醫院的所見所聞。

    本書為Dr. Ray第六本作品,他由當年初出茅廬的實習醫生哥哥,搖身一變成為「太忙的後裔」的醫生叔叔。不變的是他那顆熱誠的心,以及爆笑抵死又感人的分享故事。

    新書內容包括那些病人教我的事、奇難雜症、溝通的重要性、醫院趣聞、醫護秘辛、Doctor絮語;配合cuteDr. Ray漫畫,讓你一邊睇書,一邊笑爆嘴!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在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後,現正式成為急症室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3cover
    「飄洋過海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有歌如斯。是的,八年前,當我在南方七月的濡濕天氣裏,從北京飛至深圳,又從蛇口坐船踏浪而來,既為了一個家庭久別的團聚,為了孩子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也為了追隨你--香港,今生無法躲過的宿命之地。 小小彈丸之地,卻是熠熠閃光的「東方之珠」,每次短暫的相見,都對它依依不捨,期盼着下一次的再會。但是真的有一天,當我忍痛告別北京的父母老友、放棄小有成績的工作,融入其中成為一名「港漂」後,卻漸漸陷入五味陳雜的矛盾心態中。 在矛盾中經歷,在矛盾中掙扎,入港前兩年,多次崩潰到準備捲起家當棄她而去;直到三年後,離開她的時候,終於有些掛念;而現在,每當出行歸來,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真好」的感慨。正如當年一位「資深港漂」大姐所言:香港這個地方,住得愈久,就愈覺得她的好…… 儘管經歷過「夾縫中生存」的苦悶,也依然慶幸:作為一名「港漂」、一個新移民,在幾年亦中亦港的雙城生活中,能夠親身感受和比較中港文化的差異,親眼見證中港融合的特殊歷史時期,所呈現的碰撞摩擦、愛恨交織的生活實景。 作者簡介: 筱梅 筱梅,歷任北京《中華工商時報》版面主編、香港《經濟導報》編輯部主任。現供職於中國建設銀行(亞洲)。 曾為多家媒體及網站的專欄作者,新聞作品曾榮獲「全國經濟好新聞」一等獎,發表過詩歌、散文作品多篇。 業餘愛好:寫作、繪畫、旅行。 「港漂」們,我們一路同行吧!只為讓眼界變得更寬、讓思想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