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N077.jpg
    "麥玲玲師傅誠意設計「蛇年吉祥好運禮盒套裝」(現凡訂購,免本地郵費**) 開花結果旺人緣〔限量套裝〕 特色:適合經常與人群接觸之工作,如律師、營銷及市場推廣等等,此掛飾有助催旺姻緣,加強人際網絡,令事業運如魚得水。 *每套均包括有《麥玲玲蛇年運程》一書及「開花結果旺人緣吊飾」乙個,原價總值HK$286
    [**免本地郵費送貨(只限本地, 海外訂購除外) 離島、東涌區、政府禁區及部份偏遠地區之郵費須由讀者承擔,為套裝價格的兩成。]"
  • 特價
    Out of Stock
    N078.jpg
    "麥玲玲師傅誠意設計「蛇年吉祥好運禮盒套裝」(現凡訂購,免本地郵費**) 吉祥如意好運來〔限量套裝〕 特色:適合經營生意、營銷行業或經常參與企劃工作等人士而設計。讓你財祿豐收、運籌帷幄。 *每套均包括有《麥玲玲蛇年運程》一書及「吉祥如意迷你擺件」乙個,原價總值HK$286
    [**免本地郵費送貨(只限本地, 海外訂購除外) 離島、東涌區、政府禁區及部份偏遠地區之郵費須由讀者承擔,為套裝價格的兩成。]"
  • 特價
    Out of Stock
    PC35.jpg
    ‧優質兒童心理研究專家提出E=MC²教育方程式 ‧全方位探索初生嬰兒的心靈世界 ‧解除寶寶最初的心理危機 ‧塑造豐富多彩的感官觸覺 10倍速優質教育方程式:E=MC² E:Education,教育,教育過程與教育結果 M:Motivation,內驅力,發展的內部動力、內在的成熟度 C:Cognition,認知能力,認知水平與認知方式 C:Creation,創造能力,創造性思維與創造力 每個孩子的生命都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寶庫。身為父母的,能否順他們的獨特性,幫助他們好好開發呢?《優質成長》作者徐浙寧博士所提出的E=MC²教育方程式,正是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建議父母們如何掌握他們的成長步伐與潛質,加以配合、充分發揮,為孩子提供一個真正的優質成長空間。 本人十分之欣賞本書作者徐浙寧博士的寫作計劃及著作。 著名傳媒人、兒童成長教育專書作者 邵國華 徐浙寧博士累積豐富經驗,相信拜讀其著作,可以警惕育兒方針,反省正誤,必有所得,特此推薦。 香港幼稚園協會永遠會長 胡肖霞 《優質成長》正好因應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為童年期的成長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 梁魏懋賢 《優質成長》具備各方面的資訊,更有問題錦囊的指引,讓我可以掌握孩子的成長! 著名藝人、新任媽媽 潘芳芳 這套《優質成長》可以作為現今父母教育子女的導航儀,那麼成長路上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資深親子節目主持 鄧藹霖 十分同意作者所說,人的成長培育猶如一棵樹,《優質成長》就如一本「種植指南」。 家庭基建發展總監 羅乃萱 作者簡介: 徐浙寧,1974年4月生於寧夏,祖籍浙江餘姚。 1992-1996年就讀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系;1996-1999年進入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攻讀心理診斷與諮詢專業碩士學位;2002-200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獲博士學位,專業為「超常兒童心理研究」。 現就職於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之前,曾在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健康心理諮詢中心」工作五年,主要從事0-18歲兒童的發展諮詢及家庭教育研究,積累了近千例的諮詢個案。 曾出版的著作有《兒童心理世界》、《培養有責任心的孩子》、《心理健康》、《智商就是這樣重要》等,並發表文章百餘篇。
  • 特價
    Out of Stock
    PC57.jpg
    讀一個故事 學一項生活技能 做一個好孩子 明天好孩子系列適合0 - 3歲幼兒閱讀,以動物為主角,內容中英對照,配以精美插圖,每本皆以一項生活技能做主題,讓幼兒培養閱讀興趣之餘,亦從故事中學習正確的價值觀。 「禮」是中國文化的主要精神,也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基本概念。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偏偏,有時孩子對大人的話不瞅不睬,說話時又不看人家的眼睛,甚至面對長輩時也不會打招呼。家長可以透過說故事,讓孩子認識禮貌的重要。 故事中的鸚鵡蘇飛自小長得醜陋,內心自卑,但她十分有禮貌,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故事道出待人以禮比外表更重要的信息。 明天好孩子系列其他叢書: 《力奇遇上暴風雨》 《勤奮的力奇》 《森林有樹妖》 《小米叫救命》 《森美的皇冠》 《小蘇飛離家出走》 《不得了,樹倒了》 《父親的肖像》 《史路路參加運動會》 《救救森林家園》 作者簡介: (文) 林震宇  電影編劇,獨立電影導演,1997年開始撰寫影評至今(筆名皮亞)。 生於香港,家族世代為越南華僑。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及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曾赴紐約大學進修電影製作,及於香港話劇團研習舞台演技。 2004年獲韓國崟山國際電影節提名「新潮流導演」,2011年獲香港話劇團《夏日短劇節》「傑出演員獎」。 200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完成首部編導錄像《人造色素》(2002),其他編導錄像包括《我是貓》(2004)、《愛到發燒》(2008)。影片入圍香港亞洲電影節、韓國崟山國際電影節、台灣鬼魅影展「閉幕電影」、台北高雄新竹三地獨立電影展等。2005年加入電影編劇工作,先後撰寫多個電影劇本。 熱愛黑色犯罪電影,認為每個人內心都藏有一把槍。 著有《死亡在跳舞》、《吃掉瑪利亞》 (圖) WAiHO 原名梁瑋豪,1993年加入漫畫界,跟隨著名漫畫家邱福龍學習,並於三個月後晉升為主筆,至今推出過多本個人漫畫作品。其後跑到香港大一設計學院修讀工商設計,並以金獎成績畢業。曾一度打算轉型為設計師,但最後發現,最愛仍然是漫畫。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00.jpg

    香港濫K

    $68.00 $54.40
    內容簡介: 黃仁龍司長領導的「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認為由於問題嚴重,在宣傳教育的定位方面,必須停止使用「濫藥」這個比較委婉的名稱,而直接定性吸K仔類毒品為「吸毒」。傳媒不斷有報道青少年濫藥吸毒的新聞,其中包括幾位本地及海外出名的藝人。根據禁毒常務委員會的資料,過去四年,香港青少年吸毒人數飆升五成七。即使是四年前,每十萬名中學生中已有逾萬人吸毒。其中新界的元朗及北區是重災區,兩區「叮噹馬頭」,吸毒人數在十八區中排行一二。 然而,醫護人員所做的全是下游工作,對整體的抗毒形勢影響不大。醫院接收及治療較嚴重的病人,很多病人來到專科門診及醫院時,已經受到永久性的傷害,很難治療,甚至不能康復了。許多醫護同事都為此感到無奈,面對狂瀾,無助無力。,大家都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於是,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暨威爾斯親王醫院行政總監馮康醫生,帶領一群社工及醫護人員,轉戰上游,夜探「夜青」,在北區開展「U R OK」( you are off K )先導計劃,替有吸毒習慣的青少年做身體檢查,引導他們戒K戒毒。 《香港濫K》此書輯錄了許多真人真事的個案,每篇文章皆由醫生、社工執筆,他們將日常接觸的個案、處理的經驗、親身的體會,轉化成文字,因此書中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有豐富的資料,有感人的故事,亦有醫生細說索K的後果,如認知偏差、對膀胱的損害、為什麼要十五分鐘上一次洗手間(皆因它的容量已少過100毫升)、家人關係 的破裂等等;當然還有濫K者內心的掙扎的故事。 相關視頻:馮康談《香港濫K》 作者簡介: 馮康 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 威爾斯親王醫院行政總監 作者 馮康 朱秉榮 曾煥彬 鄧惠芳 方淑儀 劉蕙敏 林明 麥肇敬 陳虎 蔡偉略 吳桂生 鄭志民 林明 雷翠雯 鍾維壽 朱秀群 賴寶山 姚大衛 鄧國禧 文志賢 周國俊 杜玉玲 黃穎儀 陳欣欣 黎家慧 劉知行 莊義雄 李敏儀 林愛蘭 雷翠雯 李宏業 蘇景桓 詹俊琼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01.jpg
    內容簡介: 世博是四年一度、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國際盛事,加上在上海舉行,更添一份親切的感覺。 我們原打算盡量利用在上海的兩天入場參觀,誰料郵輪在第二天午後開船,旅行社只包一天門卷,再加上未能自行上網預約中國館,實在有點失望。可是當我們埋怨天不造美,冒雨登上旅遊車時,曉得導遊已為我們安排參觀中國館,不禁大喜過望。 世博開幕之前,試行營運期間場面混亂,「在這下雨天,會場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便在大家心裡留下問號。 會場內秩序井然,參觀人士沒有想像的多,後來朋友告訴說,原來天雨關係,當天進場人士只有十四萬多,較之前每日的卅十二萬少了過半,實在幸運。 由於輪候需時,雖然我們除中國館外,所有大國場館也沒看到,不過能夠進入中國館,看到今日中國的發展,實在讓人感動,加上看到其他多個非熱門場館、看過表演、在世博會場東南西北走上一遍,總算不枉此行,而且下午放晴,彷彿上天也特地為我們遊覽、拍照開啟了方便之門!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03.jpg
    內容簡介: 「我和孩子玩耍的歡笑聲、妻子和病人對我的信賴,都留下永久的感情──是這些支持了我坐在書桌前寫下這些記憶。」作者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不同的疾病,希望令讀者有一點同感、一點想念、一點知識吧。 這本書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個故事後都是一個病情,所以讀者可以從目錄找每個故事的內容,亦可以找尋不同疾病的解說。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08.jpg

    醍醐灌頂

    $72.00 $57.60
    內容簡介: 《醍醐灌頂》此書的封面照片取材自比利時布魯塞爾市的一個雕像的上半身。整個佈局是一個人手上拿着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另一隻手拿着壺往頭上灌水。水壺、頭和手上的書形成一條連貫的斜線──我所堅持的意義是「冷靜的思考」,這在急於為問題尋找答案的時候尤其如此。我為公民黨寫「主席家書」快四年了,當初以灌溉思想為己任。但是到了今天,我的家書到底是活水、啤酒、還是傷害腦袋的毒液,都只能留待讀者各自修行了。 ──關信基 我特別愛看關信基的「主席家書」,看香港政局的風風雨雨,如何在他以仁者的胸懷,智者的分析,尋求解答,化為祥和,甚至令今日經歷的幽暗,燃點前路的明燈。家書中不乏談生活情趣和文化享受,政治,原是文明人生活的一部分。《醍醐灌頂》此書是香港民主和政黨發展歷史的一手資料,政治學者(例如「老關」的前學生和學生的學生)應該人手一卷;是關心民主但不愛沉悶政治理論的廣大市民會感到親切的政治生活分享;是「通識教育」老師和學生最積極正派的課本和教材。 ──吳靄儀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2.jpg

    台灣與文明對話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潘漢唐的對話錄,對話者包括馬英九、楊振寧、單國壐(樞機主教)、陳長文(前海基會秘書長)、余光中(中國當代作家、詩人)、朱經武(物理學家,香港科技大學前任校長)、高希均(經濟學家、「天下文化」創辦人)、李遠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等,內容包括:兩岸在關鍵時刻的正確選擇、從科學和文明再思五四真諦、如何活出愛與面對人生、從中華文明到世界體系與從人道關懷看兩岸發展、中華文化在台灣的未來路向、談科技與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跨界整合、從軟性實力看台灣的未來、一個諾貝爾得主對科技人文社會經濟的面面觀等。 潘漢唐 美國紐約大學企管碩士,有漢企業集團董事長,亞太台商聯合總會創會總會長,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十屆總會長,香港台灣工商協會第四、五屆會長,中山學會第三、四屆會長。著作有:《世紀之初》、《台灣與未來對話》、《台灣與世界對話》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3.jpg
    內容簡介: 「倒瀉籮蟹」是前教統局長李國章上任前對香港教育的批評,其時他仍是中大校長。王師奶一聽見這樣「生猛」的形容,心中期望這位猛人能將香港教育整頓。可惜李國章上任後,何止未能捉回倒瀉了的蟹,還親手倒瀉第二籮甚至第三籮蟹!他批評倒瀉籮蟹時,羅范椒芬是教統局長,後來郤做了他的第一號助手。羅太看着自己的上司倒完一籮又一籮蟹,心中感想不得而知!李國章和羅范椒芬在任期間,教改、母語教學、教師語文基準試、學校內評外評、直資學校、殺校,新猷不斷。終於,他倆雙劍合璧時代消逝了,來了花白鬍子的孫明揚,他笑得有點奸奸哋,有點像隔夜油炸鬼,濕水炮仗。教育界在不是微調的微調方案中見到局長的真章。最近「自願優化」的5減1計劃,更顯出他軟硬兼施的功力。王師奶覺得教育圈吹水的人太多,有心有力的人太少。這些年過去了,香港教育,仍是一個「亂」字…… ──王師奶 關心子女,關心教育,師奶一定排第一。時為二零零二年九月,王師奶登陸《明報》「教得樂周刊」,開始了專欄「論盡教育」。當年,教改開展三數載,學校翻天覆地改,順手拈來的有成立家長會,家長地位一夜暴漲;縮班殺校,教師飯碗隨時不保;愉快學習,高喊求學不是求分數。 王師奶雖然一介介女流,但針砭時弊不問性別。王師奶每天讀幾份報章,抓住最觸動家長神經的教育新聞,幾百字內論盡政策,分析問題有根有據,嘻笑怒罵也有建議。王師奶有時化身王女俠,路見不平,一定拔刀。做得好的一定讚,做不好的,不管你位居何處,照罵可也。這些年來,王師奶不屈不撓,為香港教育把脈。 不管你是否怪獸家長、美國虎媽,不論你是否教師校長、教界中人,關心香港教育的你,都應該一讀,看看香港的教育,如何「倒瀉籮蟹」。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6.jpg

    警觀時勢

    $60.00 $48.00
    林占士在警界三十年,擔任過不同的職位,處理過不少棘手事件,見盡社會光怪陸離,在《警觀時勢》一書中,他把在機動部隊擔任指揮官的事蹟、一宗把好人當賊辦的離奇案件、面對越南船民的種種事件……一五一十,詳盡道來。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38.jpg

    都是童話

    $68.00 $54.40
    《都是童話》是一本關於香港明愛荃青及大嶼山社會工作服務的匯集,記載着一些受困苦人士的故事片段,闡述出他們的生老歷程,親友們如何支持他們、與他們並肩同行;明愛服務單位的同工如何發揮「明愛服務締造希望」的精神,幫助他們越過難關,內容感動、銘心,見證着在天主的愛和恩寵,縱然人生經歷不同程度的波折,只要懷着信心和希望,必可走出幽谷。 ──陳日君樞機 羅馬天主教樞機及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 ============================================= 書中主人翁所經歷的不僅是肉體的苦楚,亦有心靈的傷痛,但他們竟然還可以迎風帶笑面對生命的挑戰,細訴戰勝頑疾、死亡,以及心魔的經驗。感謝他們示範了一場精彩的生命演練,告訴我們鬥志、堅持和家人的愛,能給予我們希望,讓我們學懂愛惜自己、家庭和生活。平凡的人物,但絕不平凡的故事,很感動! ──方敏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 在香港這國際都會裏面,每一個人都有着一個不同的感人故事。看過書中的人物故事內容,我深深被感動。很多時一些社會問題,大家只能看見事件的表面,但如果由故事的主角深入道出,更能讓我們深入了解。從中我學會接納和包容,相信出版此書的目的也是希望讓更多人去了解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物故事,誠意推薦大家閱讀。 ──洪松蔭 香港單車手 ============================================ 作者簡介: 香港明愛(明愛)於一九五三年七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自一九五三年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香港明愛「希望傳人」計劃 「希望」是我們對未來的盼望,期望將來的境況會比現在好。憑着這個信念,人才能積極地生活。然而人生並非事事順境,每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往往靠着正向思維,以及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便能跨越困境,尋求出路,故此人與人之間互相支持是非常重要。 明愛是每一個人的同行者;明愛服務關心有需要的人,協助他們解決面對的困難,發揮個人才能,回饋社會,為無助的人帶來希望;明愛更鼓勵服務使用者成為「希望傳人」,透過關心和鼓勵他人,傳遞希望的信息。 為鼓勵個人、家庭及團體成為「希望傳人」,明愛社會工作服務於二○一一年開展「希望傳人」計劃。計劃旨在鼓勵人積極生活,發揮正能量,達到「正向思維、跨越困境、目標在望、常存感恩、回饋社會」,並與明愛一起推動人與人之間互相體諒和關懷的精神,建立一個共融和有希望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