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出版社

  • 特價 cover_corr
    內容簡介: 為表揚社會上以實際行動體現人道精神的人士,香港紅十字會自2007年開始與香港電台合辦「香港人道年獎」。過去10年共選出了超過60位來自不同界別和階層、對人道工作有貢獻的社會人士。他們透過自己的故事,感染身邊的人及大眾,把不容易解釋的人道精神,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保護生命、關懷傷困、維護尊嚴」的工作。 得獎人的故事,不但見證了他們的人道行為,亦記錄了當中的辛勞與喜悅、艱苦與成就。同時,看到當中的受助人在獲得幫助及鼓勵之後,生活得以改善,都實在是鼓舞人心。 大家閱讀此書的時候,可以一起思考人生真正的價值,認識「實踐人道,人人做得到」的理念。本書的出版期望感染更多有心人加入人道服務的行列,凝聚不同界別的力量一起向前。 內容節錄: 林順潮醫生是眼科權威,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主任13年、亞太眼科學會會長,1995年當選世界傑出青年,2014、16年兩度躋身國際眼科媒體The Ophthalmologist世界最具影響力眼科人物100強。 堂堂大國手,兒時想過當警察,中學六年級更曾報考輔警,他說:「兒時從電影看見警察伸張正義,儆惡懲奸,所以心裏想過當警察。」他喜歡跟人溝通,故此投身杏林,醫生與病人的相會雖然短暫,卻有特殊價值。 林醫生又想過從政,他解釋:「社會要前進,定要有人出來參與政治,如果我不做醫生,可能會做管理或政治的工作。」他最為人熟悉是發起「亮睛工程」,在中國內地救助貧病,無數白內障患者復明。 林醫生文質彬彬,很難想像他穿上警察制服,跟匪徒搏鬥的樣子,大家還是習慣他披上白袍懸壺濟世的模樣,但他說醫生就像人民公僕,一樣除暴安良。「我是跟病魔搏鬥,將病人拉到和我同一條船,一起搏鬥。」然而人民公敵除了疾病,還有貧窮。 他早年已在中國內地扶貧除盲,其中一名小孩患上白內障,由父母帶來,林醫生答應替他換上人工晶體,三人聞言開心相擁,隨即又問,手術可以延遲數月嗎?原來醫生義務開刀,但人工晶體和病房卻非免費,家中沒錢,小豬倒有一群,待幾個月後長大了,可以賣錢付費。林醫生心下一悒,免去那次所有費用,同時又想,內地農村人有病沒錢的多不勝數,與其要他們變賣家當、離鄉別井到城市求醫,不如反其道將手術下鄉。
  • 特價 c-SA225-a

    人生有幾個十年

    $88.00 $70.40
    內容簡介: 2013年,無止橋慈善基金推出《二十四橋明月夜》,展示基金成立五周年之際所建成的二十四座橋,分享義工們關於建橋夢想的二十四個故事,鼓勵大家努力尋找及實現心中的夢想。 2015年,基金再度集結基金成員及義工的經歷和感想出版《來自遠方的呼喚》,不僅作為建橋故事的延續,更透過義工們在走訪農村時的真實體驗,感召更多有心人士貢獻社會,探索人生真正的價值。 2017年正值無止橋成立十周年,希望透過第三本著作《人生有幾個十年》將基金成員和義工十年來服務貧困農村的故事和精神傳遞出去,啟發和激勵大眾把握當下、珍惜時間,在有限的生命裏盡力樂施善行,以生命影響生命。 地球只有一個!十多年來我參與無止橋項目,加深體會全球資源有限之道,及惜物減廢之責。我支持基金會進一步思考未來十年大計,與時並進。創意可無限,惟地球資源卻非無止,節能節材節水,減耗減廢減碳,城鄉人人有責。無止橋可擔當更積極的橋樑角色,連繫城鄉環保人心。 ──黃錦星 人生有幾個十年?我和學生這十年的服務之旅,讓我認識年青人熱誠和願意刻苦的一面。認識生命的珍貴,認識家鄉的美麗,呼吸民族的感情,和探索人生的意義,這都是無止橋項目帶來的收穫。這才是生命教育的本質。 ──沈祖堯 隨着國家富強,精準扶貧,改善民生工程,基建到位,我們築橋也由原始工程邁向人心工程,香港教育倡議明辯慎思,創新科技發展和STEM,卻獨欠了人文教育,我們建造社區中心,好讓中港大學生可以深入了解農村和生態,目前我們建造了四十七條橋,三個社區中心,參加過無止橋的同學人數超過三千二百名,受惠村民近六萬人。四海一家,我們歡迎有共同理念的朋友隨時加入,一同邁向無止橋第二個十年! ──紀文鳳 作者簡介: 無止橋慈善基金 (http://www.bridgetochina.org.hk/hk/) 是一個香港註冊的慈善團體。旨在鼓勵香港和內地大學生運用環保理念,義務為國內貧困和偏遠的農村設計和修建便橋及村莊設施,藉以:  促進香港和內地的溝通、瞭解與融和  改善內地偏遠、貧困農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 啟發社會尊重、欣賞和保護地方文化、傳統和環境,提倡可持續理念  提供大學生服務學習的機會,親身為村民帶來實質改變
  • 特價
    Out of Stock
    M_Cover17.v2
    內容簡介: 2010年9月,《集體回憶》首次現身《明報周刊》,翌年7月結集成《光與影的集體回憶》出版,至今已屆第7集,筆者透過全新訪問,重塑香港娛樂事業 (包括歌、影、視、播、漫畫、舞台劇等) 的風光盛世,現身說法的嘉賓超過150位,分別來自導演、編劇、電視台高層、製作人、藝訓班導師、藝人、DJ、經理人、藝人助理、漫畫家、收藏家等不同界別,呈獻最珍貴的照片、回憶,讓香港最好的時光,再現眼前。 香港的黃金時代,我們的集體回憶。 《光與影的集體回憶》系列踏入出版第七個年頭,《光與影的集體回憶VII》分為〈新藝城堡〉、〈龍譚紅葉〉、〈半邊天下〉及〈名導才子〉四大章節,一如既往,繼續挖掘娛圈光輝歲月的珍貴寶藏,將過往從未曝光的趣聞內幕引領出土,集結回憶與新事,幕幕經典如在眼前,合成最快樂閱讀。 作者簡介︰ 翟浩然 超過二十年娛樂採訪經驗,曾任新城節目《家天下》主持與《點正娛樂》總編輯、商台節目《巴巴閉邊個夠我查篤撐》監製、有線娛樂新聞台主編、無綫節目《爆足一周》主持、nowTV節目《娛樂審死官》常駐嘉賓,現職《明報周刊》資深記者,近年致力重整娛樂圈集體回憶,著有一連六集《光與影的集體回憶》。
  • 特價
    Out of Stock
    醫學人文札記output
    內容簡介: 醫學人文源遠流長,可追溯至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及中國古代醫藥先賢如扁鵲、華佗等,無奈繁重的工作量及現實環境所限制,導致不少醫患關係流於淺層次的公式化水平,有時候缺乏了其獨特及情感上的交流,甚為惋惜。病人所面對的痛苦、孤獨、害怕、絕望和被歧視,究竟屬於哪個專科的範疇去體會呢?醫護人員和病人之間的關愛、陪伴、希望、互信及尊重,又應該歸納到哪個專科的領域去教育呢? 本書收錄了兩位紮根社區的家庭醫生於過去數年的報紙專欄文章及其他行醫札記,通過每段改篇自萬家燈火的真實經歷,嘗試反思醫學真諦,回歸人文,拋磚引玉,緣聚知音。 第一章: 神州大地人文行 第二章:藝文光影思杏林 第三章:每逢佳節弦外情 第四章: 燃竭不燼火鳳凰 作者簡介: 陳選豪醫生 一位紮根社區二十多年的家庭醫生,看着病人從手抱嬰孩長大至已為人母,有緣同行,深感欣慰。多年來於社區推動長者健康不遺餘力,對處理痛症及參透苦難也別有一番見解。除了作為衛生署與香港電台聯合製作的電視劇《我的家庭醫生》的醫學顧問之外,於過去十多年撰寫報章專欄文章,風雨不改,從未間斷。陳醫生最熱衷於煩囂的都市裏靜觀世情,思緒若現於他的文章和素描之中,引發共鳴。 羅思敏醫生 一位熱愛將音樂藝術和臨牀輔導融入恆常診症的家庭醫生,曾撰寫報章專欄及學術期刊文章超過50篇,為衛生署與香港電台聯合製作的電視劇《我的家庭醫生》醫學顧問及《升級家庭醫生》嘉賓主持。除了多次為本地業界主講醫患溝通、診症技巧、臨牀輔導及醫學人文等課題外,也曾於哈爾濱、上海、重慶、成都、西安、廈門、澳門、深圳、廣州及惠州給當地的全科醫生授課,並曾任《醫患溝通技能訓練錄像教材2016》主編。自2012年健康講座「清風伴我琵琶行」開始,羅醫生最喜歡抱着她心愛的琵琶,與各方知音互動交流,邊彈奏邊訴說醫學人文裏的藝術情愫與動人故事。
  • 特價
    Out of Stock
    cover_final
    內容簡介: 香港是我們的家,但香港人對這個家的過去及現在又有多少認識呢?這是阿史近年經常思考的問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香港的本土意識已開始形成,香港人對其自身「香港人」的身分亦感到自豪。近年港人常把「本土」掛在口邊,但說法卻與昔日的本土意識出現若干偏差,往往滲透着排外的情緒。那麼到底「本土」的真實面貌又是怎樣的呢?此外,英國統治香港150年多年,英國政府對香港的殖民統治的功過得失,我們又應如何看待及理解呢?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分,又應從何說起呢?這些疑問都值得我們深思。 阿史於2016年初開始在史檔Facebook專頁設立「區區有故講」的專欄,把阿史在香港各區所看到、所找到的一些掌故往事,跟史友們享,希望大家從而更了解自己的身分,以及我們的家香港是怎樣從歷史中走過來的。書中六十個關於香港各區的歷史故事,希望能成為讀者認識香港的門徑。 作者簡介: 阿史,香港土生土長八十後,從初中起就成為「愛史之人」,尤愛本地歷史文化及掌故。2014年創辦史檔Facebook專頁,希望與同好者輕輕鬆鬆「講史」、「論史」,更希望大家從歷史故事中得到啟發。
  • 特價
    Out of Stock
    C196cover
    內容簡介: 以不同界別作者的故事,帶出追求夢想並不是遙不可及。透過主人翁不同的際遇,讓讀者認清人生的價值觀,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踏上正向人生之路。 此系列為學界的必讀好書和父母必買培育孩子的工具書。 「我們的夢想」系列《不斷尋夢的律師》作者周英杰,曾以資深大律師清洪「契仔」之名,並挾雙學位的學歷進軍娛樂圈,甫出道便備受力捧,得到不少演出機會。可是出道僅一年就離開娛樂圈,繼續攻讀法律,為律師夢而奮鬥。 在書中,作者與讀者分享學習路上的苦樂點滴,雖然曾慘遭學校壞分子欺凌,也曾經歷成績低落被勸退學,再加上父母離異,以致年紀小小已懂自立,且能樂觀地將種種失意通通視為學習的機會。作者先後負笈澳洲和英國,分別修讀藥劑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和法律系學士的艱深課程,然後勇闖娛樂圈,一年後發現志不在此,於是毅然退出回到法律界。 面對人生中的困難和轉變,作者毫不畏懼,並堅信只要心中有夢想,朝着目標進發最終定能成功。他這種對生命無悔,持續追求學問的精神,實在值得學習。 作者簡介: 周英杰,曾以資深大律師清洪「契仔」之名,並挾雙學位的學歷進軍娛樂圈,甫出道便備受力捧,得到不少演出機會。可是出道僅一年就離開娛樂圈,繼續攻讀法律,為律師夢而奮鬥。
  • 特價
    Out of Stock
    C195COVER
    內容簡介: 文字從來不是我慣常與人溝通的橋樑,從呱呱落地一刻,聲 音是我最佳的伙伴。說話和歌唱是我的強項,身邊的家人和朋友 都相信如果我不是從事藝術行業,當律師應該是另一令我成功的 行業;天父賜下我一把不討厭的嗓子,加上後天的努力,能學以 致用。被邀請成為這系列書的其中一作者,心中是激動和矛盾; 我絕對沒有想過要寫書,更不認為自己能勝任,經過多番考慮, 居然接下這重任。 夢想原來不一定源於自己,寫這本書成為我這半年的夢想, 由不知如何下手到停不下來,這經歷可有趣,在充滿着興奮、混 亂、挫敗的心情下完成了。衷心感謝系列的策劃人對我的信心和 不斷鼓勵,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引導我完成這本書。 人生的旅途,有着不同的挑戰,哪有人會永遠成功?失敗 又如何?我雖為身為基督徒,相信一切是創造萬物主宰的神早為 我們準備,但絕不認為只坐着去等結果。相反深信每人來到這世 界,都有祂的意義和安排,加以對自己了解和認識,就不枉此生。 無論我思想和學識有多洋化,最深深處我始終是一個中國 人,特別對着最愛的親人「爸爸媽媽」,永遠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 對他們的愛。我要籍此書特別感謝他倆,他們從沒有給我太大期 望和壓力,反而給我空間去做我自己喜歡的事。他們在我背後默 默支持,我從小已經感受到,就算到現在他們都用他們的方法在 身邊支持我。 任何人都應該有夢想,不要介意能否完成「它」;「它」是 生活的動力,願所有有緣讀我此書的人,和夢想成為最親密的朋 友! 作者簡介: 梁頌儀 考獲多個獎學金得以負笈澳洲及到英國深造,並先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昆士蘭音樂學院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曾參與演出著名劇目《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亂世彌撒》(Nelson Mass)、《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演出船》(Show Boat)、《夜宴》及《紅樓夢》等,其奮鬥過程很值得香港年輕一代借鏡。
  • 特價
    Out of Stock
    c-C194-a
    內容簡介: 以不同界別作者的故事,帶出追求夢想並不是遙不可及。透過主人翁不同的際遇,讓讀者認清人生的價值觀,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踏上正向人生之路。 此系列為學界的必讀好書和父母必買培育孩子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陳浩然教授是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兼生物化學及生物醫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他於中大完成生物化學學士學位課程後,負笈英國劍橋大學修讀遺傳學哲學博士課程,畢業後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接受生物醫學博士後訓練。他曾獲頒2009至10年度中大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及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第十三屆李汝祺動物遺傳學獎。陳教授現為香港小腦萎縮症協會的顧問及該會科學及醫學諮詢委員會主席,並為亞太果蠅理事會理事。 陳浩然博士團隊於2007年開始研究小腦萎縮症的致病管道,並初步研究出兩個遺傳基因圖譜與小腦萎縮症有直接關係;為找出更多小腦萎縮症的致病原因及治療方案,基金於2014年開始資助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為期3年研究,並於2016年取得進展,陳浩然博士及其團隊發明了一種名為P3的多肽分子(由蛋白質中13個氨基酸肽合成),能有效抑制神經細胞退化,並已取得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的專利,可望成為新藥物,為罕見神經系統病患者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 特價
    Out of Stock
    c-C199-a
    內容簡介: 以不同界別作者的故事,帶出追求夢想並不是遙不可及。透過主人翁不同的際遇,讓讀者認清人生的價值觀,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踏上正向人生之路。 此系列為學界的必讀好書和父母必買培育孩子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林凱健,從小立志當醫生,於末代會考成為十優狀元,考入港大醫學院。其後於暑假赴英國劍橋大學交流,回港後進行一年實習,2017年將正式成為醫生。
  • 特價
    Out of Stock
    c-C200-a
    內容簡介: 《我們的夢想》系統以不同界別作者的故事,帶出追求夢想並不是遙不可及。透過主人翁不同的際遇,讓讀者認清人生的價值觀,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踏上正向人生之路。 此系列為學界的必讀好書和父母必買培育孩子的工具書。 《我們的夢想》的作者鍾培生,是HKEsports創辦人,因為熱愛電子遊戲,創立HKEsports以推動本地電子競技運動,由培訓職業選手到舉辦大型賽都一一包辦。誰說「打機」不能成材? 然而鍾培生的家庭背景使他自小被標籤為「富三代」,但現實中的他與平常人無異,只是多了一顆熱愛電子競技的心。子女、年青人、公眾人物、老闆、電競愛好者,他的身分又豈止於「富三代」呢?誰又知道原來家境富裕,父母的管教及對他的金錢管理卻甚為嚴厲?在書中他會將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娓娓道來,原來鍾培生的路,沒有比較易走。 如果要他選擇一個最喜歡的稱呼,他只會承認一個最能代表他身分的一個──鍾培生。 作者簡介: 鍾培生(Derek) HKEsports創辦人,創立HKEsports推動本地電子競技運動, 大學畢業後從美國回港,辦過不少派對晚會,故決定投資開酒吧,經營沒問題,亦有盈利,滿足感不似預期,於是乎又萌生出成立HKEsports的念頭,初時摸索涉足電競行業。
  • 特價
    Out of Stock
    D300Cover
    內容簡介: 《時尚慢動養生法——輕鬆簡單學氣功》將通過教導慢動、慢呼吸、慢老、慢瘦、慢思的智慧與技巧,幫助你擺脫匆匆忙忙的焦慮生活,並且去除因「快」而產生的慢性疾病。 看看我們周圍的生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追求速效,竟然成為現代人的第一志願。很多人誤會,以為只要慢了一點,就是輸家,忐忑不安下總有趕不上別人的恐懼。在這個速度上癮的時代,「快」主宰了我們的生活,強迫我們用盡全身的力氣換取速度,滿足各種「快感」的同時,也埋下失速的地雷:快速生病,快速惡化,快速老化。 只要你跟我學習並且善用一些慢技巧,你就會像龜兔賽跑裏的烏龜,一開始別人跑在前頭,中年就是你迎頭趕上的時候。 請謹記,生命這場比賽,從來不是早贏早成功,穩健、優雅、持久的走到終點,才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作者簡介: 白雁──自主健康管理學專家 出生於北京醫學世家,是高雲自然健康養生學50年傳承的首席傳人。八歲築下童子功根基,曾習世界各類養生、自然療法及氣功數十種,修練功齡近40年。 綜合世界養生大全,配合現代人生活形態,整體架構『自主健康管理學』課程,帶領國際養生新風潮。其國際教學經驗近30年,學生遍佈世界,講習會參與人數超過40萬。首創「親子和氣」課程,幫助家庭找回親密和諧,協助父母照顧孩子的眼睛、脊椎、腸胃健康。獨創「企業和氣」課程,成功幫助台灣、香港、馬來西亞、中國各大企業建立「和氣社團」,為企業員工健康加分。應邀到德國,美國,加拿大,澳洲,希臘,瑞士,西班牙,馬來西亞,巴西,香港,中國等國專授『氣功師資』課程,專門培訓優質「健康管理教練」,因而被推崇為新一輩自然療法專家中功能最全面,口碑最佳的國際名師。 彥寬──白雁自主健康管理學首席講師 白雁自主健康管理學首席講師,彥寬師父自幼習宗教、瑜珈及氣功,使他在心靈成長、靈修管理上獨樹一格。精通身心靈和諧的研究並應邀至美國、德國、澳洲、伊朗等國講學。首創「元氣五德堂」心靈成長課程,幫助成千上萬人找回生命光明,喜悅重生的力量。
  • 特價
    Out of Stock
    Toy_Cover_19
    內容簡介: 現在的玩具,老實說,已經不是小朋友的恩物!小童現在玩的再不是玩具,而是手機了。所以很多玩具玩家也是已經告別孩童時代的社會朋友,然而在香港買玩具是十分幸福的。如只針對歐美或日本玩具,香港的貨源多、返貨時間快、價錢亦算相宜。所以很多朋友可以買得很多、玩得很雜。 希望《玩物壯志》能夠作為一本以香港玩具玩家與收藏者為角度的分享書籍,可正面推動玩具文化,除了玩具和其的背後的背景故事、設定外,也特別追加香港玩具行業與收藏方面的專訪集,讓你更認識玩具人與玩具在香港的點點滴滴。 玩具可以讓人煩躁的生活平添一點色彩,期待本書也可以讓你回想起最初玩具帶給你的那份感覺——那份喜悅——那份初心。 作者簡介: Douglas M Saint 簡稱DMS,又稱德哥。喜歡玩具、動漫及特攝;窮L一名但喜歡偷圖;食玩具玩飯;沒有女朋友但有老婆的玩具玩家。對,我是玩家! 我的確是一個瘋狂玩具收藏家,亦是港日漫畫書終極擁戴者。小時家貧,住住了30年公屋…… 買玩具此等奢侈品在大學畢業前簡直是遙不可及!小時候鄰居及同學不乏有錢之人,故每期《漫畫週刊》、《模型王》、《模型情報》及其他海豹叢書我可以廣有涉擸;而每期《A-Club》更是我必買之物。另外我哥哥亦是好此道者,小時候和他一起看幪面超人及咸蛋超人,並經常以此作為模仿對象而互毆…… 我在嶺南大學Year 2時擔任學生會屬會第三屆漫畫迷會主席。因利成便,那時我涉擸之廣,連少女漫畫亦無一幸免……如此這般,為我這條「不歸路」奠下良好的基石。 還好出來社會工作後銀根稍鬆,可以開始入手自己喜歡的玩具。另我在事業上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仕途及晉升機會倒算不錯,故不久之後毋須再為金錢而煩惱。正如網上cap圖所說:「喜歡的東西,只要肯付錢,就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