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5.jpg

    新聞與報道通通識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新聞與報道」為現時中學中文科其中一項單元。老師、家長、中學生中文科或通識科必選讀物。 去布吉,採訪海嘯、往釜山,訪問韓農、落旺角,做「潮語」街訪、到馬尼拉,直擊人質事件......。前線採訪,永難預計下一刻有何任務。如何在無限未知、有限時間內寫好一篇報道? 採訪新聞,就是要發掘真相。三位作者撰寫此書,也是一次很紥實的「採訪」,挖掘出傳媒運作的真相。她們透過大量經典傳媒事例、新聞報道,告訴讀者們每天吸取的精神食糧,究竟是如何生產,那些是良好的養份、那些是垃圾食物。網絡年代,有說是民間記者的時代,這書詳述了傳媒報道新聞的重要原則,附以大量生活化的模擬採訪例子,讓學生在課室裏、校園外鍛鍊採訪技巧、閱懂傳媒。 此書全面解構新聞本質及行文要領。並將新聞寫作的風格、結構、特寫、專訪、採訪、提問及準備等,循序漸進,一一細述。 學者及現任新聞工作者高度推薦: 這分教案無疑非常重視活動與參與,但從構思到內容,都力求理論與實踐並重。書中一面闡釋新聞專業的社會原則和實踐通例,表述新聞和新聞工作的理念,以彰顯新聞業獨特的社會角色;另一面則標示採寫實踐的常規和錯失,提供細緻的實務指引,具體勾劃專業記者的操作規範,讓學生有章可循,知所行止。整套教學規劃跟人際相傳的授業模式同樣注重個人的練歷和反省,却又可按課程設計系統學習,走出個人經驗所限,逐步掌握新聞採寫必備的知識和技巧。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杜耀明 老師聶依文和前輩麥燕庭「四手聯彈」炮製新聞教材,向學生傳授思考新聞、採訪技巧的錦囊,讓讀者透過精選的新聞引例、有趣的互動討論,由淺入深,積小流,成江海,教人逐步掌握新聞報道的實際技巧和操作,為「越界」和「不越界」做好準備、打下根基。 有綫電視中國組首席記者 呂秉權 採訪新聞,就是要發掘真相。三位作者撰寫此書,也是一次很紥實的「採訪」,挖掘出傳媒運作的真相。她們透過大量經典傳媒事例、新聞報道,告訴讀者們每天吸取的精神食糧,究竟是如何生產,那些是良好的養分、那些是垃圾食物。網絡年代,有說是民間記者的時代,這書詳述了傳媒報道新聞的重要原則,附以大量生活化的模擬採訪例子,讓學生在課室裏、校園外鍛煉採訪技巧、閱懂傳媒。 《蘋果日報》助理採訪主任 雷子樂 作者簡介: 聶依文博士 現任澳洲悉尼大學媒體與傳播系高級講師、中文系高級講師。曾任教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資本雜誌》副執行編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6.jpg

    樂善情緣

    $68.00 $54.40
    內容簡介: 早在十八世紀中期,當年中國官員前赴九龍城寨視察時均會於石板碼頭登岸,碼頭附近有一墟集,設有「公秤」,附近市民貨商交易均須先行在此公秤處秤量貨物再行交易,每次秤量所得款項則全數用作贈醫、施藥、助殮之用,直至1880年,這個辦理善業之組織始正式成為一個慈善機構,並名為樂善堂。 隨著社會進步,樂善堂先後開設男女子義學、學校、診所及安老院,以服務各階層市民為己任,並以「救災紓困、贈醫施藥、興學育才、安老培幼」為宗旨。現時已有數十間轄屬機構,包括十八間學校、四間醫療所、兩部流動中醫診所及四所長者服務單位,遍佈港九新界,為香港市民服務。 踏入一百三十周年,我們找來十位在不同範疇與樂善堂結緣的人士,娓娓道來他們的樂善情緣。當中包括安居於樂善堂老人中心的長者、受助於樂善關懷基金的受助人、於畢業於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的香港傑青、與樂善堂診所服務的中醫生等等。 本書四大章節包括:安老培幼、救災紓困、興學育才、贈醫施藥。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2.jpg
    內容簡介: 星屑醫生很「潮」,喜穿一身潮服坐鎮診所睇症。 星屑醫生很「前」,近年逐漸投入社運工作。 星屑醫生很「野」,屢屢做些超越醫生身分的踩線事情。 你覺得他「成何體統」嗎? 他會說:「嘿,我就是喜歡你覺得我成何體統!」因為這樣,你才會覺得衝擊,才會面對,才會反思,才會改進。 這,就是星屑醫生。 《就是喜歡你覺得我成何體統》這書,主要分成社情、人情、心情三大章節。「社情」,是他眼下的世界;「人情」,是他周遭的人事見聞;「心情」,是他心底裏的說話,他想要大家感受的、反思的。 特別加送!「偽醫學教室」,星屑醫生對各種病痛賦予「偽解釋」,一針見血,啜核抵死,笑破肚皮! 作者簡介: 救人英雄-星屑醫生 哮喘病發一夜 求診突告昏迷 女童窒息仁醫救命 【本報訊】兒童哮喘常見卻不容忽視!四歲女童前晚哮喘病發,惟使用紓緩噴霧劑後仍沒好轉,至昨晨由母親帶往北角一間私家診所求診,突告昏迷,病況急轉直下,更一度沒有呼吸和脈搏,幸及時由駐診的「星屑醫生」歐陽英傑替她進行心外壓和人工呼吸急救,再送院治療,才令女童活過來。女童雙親事後方知一直忽視哮喘的嚴重性,險告鑄成大錯。 星屑醫生,香港著名博客,原名歐陽英傑,在2005年起建blog,至今瀏覽人次已過一百五十萬。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3.jpg
    內容簡介: 「倒瀉籮蟹」是前教統局長李國章上任前對香港教育的批評,其時他仍是中大校長。王師奶一聽見這樣「生猛」的形容,心中期望這位猛人能將香港教育整頓。可惜李國章上任後,何止未能捉回倒瀉了的蟹,還親手倒瀉第二籮甚至第三籮蟹!他批評倒瀉籮蟹時,羅范椒芬是教統局長,後來郤做了他的第一號助手。羅太看着自己的上司倒完一籮又一籮蟹,心中感想不得而知!李國章和羅范椒芬在任期間,教改、母語教學、教師語文基準試、學校內評外評、直資學校、殺校,新猷不斷。終於,他倆雙劍合璧時代消逝了,來了花白鬍子的孫明揚,他笑得有點奸奸哋,有點像隔夜油炸鬼,濕水炮仗。教育界在不是微調的微調方案中見到局長的真章。最近「自願優化」的5減1計劃,更顯出他軟硬兼施的功力。王師奶覺得教育圈吹水的人太多,有心有力的人太少。這些年過去了,香港教育,仍是一個「亂」字…… ──王師奶 關心子女,關心教育,師奶一定排第一。時為二零零二年九月,王師奶登陸《明報》「教得樂周刊」,開始了專欄「論盡教育」。當年,教改開展三數載,學校翻天覆地改,順手拈來的有成立家長會,家長地位一夜暴漲;縮班殺校,教師飯碗隨時不保;愉快學習,高喊求學不是求分數。 王師奶雖然一介介女流,但針砭時弊不問性別。王師奶每天讀幾份報章,抓住最觸動家長神經的教育新聞,幾百字內論盡政策,分析問題有根有據,嘻笑怒罵也有建議。王師奶有時化身王女俠,路見不平,一定拔刀。做得好的一定讚,做不好的,不管你位居何處,照罵可也。這些年來,王師奶不屈不撓,為香港教育把脈。 不管你是否怪獸家長、美國虎媽,不論你是否教師校長、教界中人,關心香港教育的你,都應該一讀,看看香港的教育,如何「倒瀉籮蟹」。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6.jpg

    警觀時勢

    $60.00 $48.00
    林占士在警界三十年,擔任過不同的職位,處理過不少棘手事件,見盡社會光怪陸離,在《警觀時勢》一書中,他把在機動部隊擔任指揮官的事蹟、一宗把好人當賊辦的離奇案件、面對越南船民的種種事件……一五一十,詳盡道來。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7.jpg

    港爸大戰虎媽媽

    $58.00 $46.40
    《虎媽的戰歌》( Battle Hymn of Tiger Mother)一書出版後,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作者蔡美兒(Amy Chau) 為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在書中分享如何運用嚴厲管教子女的方法,令致两名女兒,蘇菲亞和露薏莎獲取不凡的成就:她們是模範學生,也是資優生,在學校每科成績都取得A級。在音樂方面,二人獲獎無數,長女蘇菲亞14歲就在卡內基音樂廳登台演奏,露薏莎曾獲小提琴神童獎,也是青年管絃樂團的首席樂手,受到不少讚賞。這種軍訓式訓練傑出子女的方法,美國人嘡目結舌,不明所以,認為這是中國式父母管教之道,而星加坡及韓國等地,卻有不少家長認同這種教法,至於香港一地的港爸港媽則滿腹疑竇,半信半疑,一方面當然期望子女也如人家女兒一樣,科科攞A,學業有成,但另一方面又懷疑高壓專制的管教方法真的可行,在有效的教育子女方法的路途仍在尋尋覓覓、兜兜轉轉…….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8.jpg

    港孩告白

    $58.00 $46.40
    市面上,有關「港孩」的話題,炒得火熱;有關「港孩」的書籍,也如雨後春筍,一本接一本。可是,不論哪一本,執筆的,都是成年人,他們都在想當然,他們都在自說自話。 他們,真的有聽聽少年心底話嗎? 他們,真的了解港孩嗎? 終於,有位港孩,不惜以真正孩子之身,站出來為他們這一代說話,他的告白,才是真正的,孩子們要告訴我們的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33.jpg

    $78.00 $62.40
    你瞧,星屑醫生很潮! 前作《就是喜歡你覺得我成何體統》,就非常星屑醫生。 今次,星屑醫生要再讓你進一步了解他,他的人,他的心,他的世界,他的物事。 於是,他說《瞧》!Look at ME! 這,就是星屑醫生。 他會為涼鞋、為香水、為短褲起義。 他會為香港與大自然的隔閡而揪心。 星屑醫生很「潮」,喜穿一身潮服坐鎮診所睇症。 星屑醫生很「前」,近年逐漸投入社運工作。 星屑醫生很「野」,屢屢做些超越醫生身分的踩線事情。
  • 特價 SA134.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38.jpg

    都是童話

    $68.00 $54.40
    《都是童話》是一本關於香港明愛荃青及大嶼山社會工作服務的匯集,記載着一些受困苦人士的故事片段,闡述出他們的生老歷程,親友們如何支持他們、與他們並肩同行;明愛服務單位的同工如何發揮「明愛服務締造希望」的精神,幫助他們越過難關,內容感動、銘心,見證着在天主的愛和恩寵,縱然人生經歷不同程度的波折,只要懷着信心和希望,必可走出幽谷。 ──陳日君樞機 羅馬天主教樞機及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 ============================================= 書中主人翁所經歷的不僅是肉體的苦楚,亦有心靈的傷痛,但他們竟然還可以迎風帶笑面對生命的挑戰,細訴戰勝頑疾、死亡,以及心魔的經驗。感謝他們示範了一場精彩的生命演練,告訴我們鬥志、堅持和家人的愛,能給予我們希望,讓我們學懂愛惜自己、家庭和生活。平凡的人物,但絕不平凡的故事,很感動! ──方敏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 在香港這國際都會裏面,每一個人都有着一個不同的感人故事。看過書中的人物故事內容,我深深被感動。很多時一些社會問題,大家只能看見事件的表面,但如果由故事的主角深入道出,更能讓我們深入了解。從中我學會接納和包容,相信出版此書的目的也是希望讓更多人去了解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物故事,誠意推薦大家閱讀。 ──洪松蔭 香港單車手 ============================================ 作者簡介: 香港明愛(明愛)於一九五三年七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自一九五三年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香港明愛「希望傳人」計劃 「希望」是我們對未來的盼望,期望將來的境況會比現在好。憑着這個信念,人才能積極地生活。然而人生並非事事順境,每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往往靠着正向思維,以及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便能跨越困境,尋求出路,故此人與人之間互相支持是非常重要。 明愛是每一個人的同行者;明愛服務關心有需要的人,協助他們解決面對的困難,發揮個人才能,回饋社會,為無助的人帶來希望;明愛更鼓勵服務使用者成為「希望傳人」,透過關心和鼓勵他人,傳遞希望的信息。 為鼓勵個人、家庭及團體成為「希望傳人」,明愛社會工作服務於二○一一年開展「希望傳人」計劃。計劃旨在鼓勵人積極生活,發揮正能量,達到「正向思維、跨越困境、目標在望、常存感恩、回饋社會」,並與明愛一起推動人與人之間互相體諒和關懷的精神,建立一個共融和有希望的社會。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47.jpg

    零距離接觸CY

    $58.00 $46.40
    紀文鳳 競選辦副主任(宣傳及社區聯絡) 我們締造歷史 梁振英先生於2012年3月25日獲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 梁振英競選辦公室的同事來自不同背景,大部分原先互不認識,卻可以在四個月內融洽相處,上下一心、並肩作戰。我們日以繼夜、不眠不休、不分彼此、不計勝負,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齊心一意萦CY、萦香港」! CY說要參選時,民意只有單位數,競爭對手不斷以不公平的手法出擊,製造黑材料,但民調結果不但不跌,反而不斷攀升,證明「邪不能勝正」! CY心存正念,治港理念清晰、默默耕耘、經常強調實幹不偏,保持君子之爭。他不斷落區,聽民意、知民情,關懷民生和弱勢社群。他明知前路艱巨,但作為「穩中求變」的倡議者,不怕觸動既得利益,不畏強權壓力;身體力行,廉潔正直,努力不懈,一句「迎難而上」,體驗出愚公移山的不撓精神。正因如此,競選辦四十多名同事和義工,連大嵆的管理員,都被CY的個人魅力和毅力感動。在他帶領下,我們義無反顧,全力支持,發揮無私忘我的精神。加上有心、有系統、有策略、有效率、有形象的競選工程,經過一波又一波地獄式的磨練和考驗,終於峰迴路轉,扭轉劣勢。我們一起見證CY競選成功,共同締造了歷史,也印證了「團結是力量,齊心便事成」的信念! 每人心中的梁振英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由於選舉條例和經費所限,競選辦亦按計劃於3月底解散,4月1日起CY履行候任特首的新使命,而我們亦各散東西,有些回到原來的崗位,有些要重新尋找工作,但這些都不會影響我們的情誼。在最後一天,臨別依依,羅范椒芬提出大家一起寫本書來紀念這次難能可貴的經驗和心路歷程。我自告奮勇做統籌主編,還將書定名為《零距離接觸CY》,因為社會上有很多人由於對CY缺乏認識,產生了很多誤解和傳聞。我們是幸運的一群,有機會在香港新特首身邊工作了一百二十天,親身體驗CY的真面目和真性情。我讓大家由心出發,自由發揮,不拘反面正面,只要暢所欲言,講述他們每天所見到,甚至可觸摸到的梁振英。這次我們收集了三十多篇文章,都是自告奮勇,當中稱得上作家的不多,大部分同事都是一般小巿民、白領和學生,寫出的文章不會咬文嚼字,矯揉造作,反而是意賅情真。 毋忘感恩惜福 我們希望《零距離接觸CY》一書可以讓全港巿民全方位、立體式地去認識新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在此我們要多謝所有投稿的競選辦同事和朋友,多謝覺光法師和李綽芬教授賜予序言,為本書錦上添花。也多謝特首夫人Regina以「持分者」的身分道出自我感受。最後,我們要多謝這本書的主角梁振英先生,因為他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和陪伴他成功走過人生最重要的里程。我們衷心希望「親民特首」梁振英先生會為我們建立一個更繁榮、更公義、更進步的香港! 麥國華 競選辦副主任(新聞傳媒關係) 後記 三十多篇文章,道盡了CY跟三十多位同事、朋友、支持者相知、相交的情誼。 作者們告別了過去幾個月的激情,以細緻的筆觸將大家與CY共事期間的點點滴滴,以至個人的觀察、感受,娓娓道來。沒有華美的辭藻,有的只是涓涓流動的真摰感情,讓讀者得以從不同的角度、最短的距離,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的清晰面容,包括他待人接物的態度,回饋社會的決心,處事的堅毅,臨危不亂的睿智,以至吃喝的率性隨和。 在磘述的軼事中,有些是我與作者們一起經歷的,有些CY也跟我提起過,但仍有不少是我第一次聽到的,例如CY喜歡吃仁稔,也是看了文章才知道。一些同事觀察入微,令我佩服!真的,CY的笑容確實帶幾分孩子的稚氣,他到天水圍與居民交流,居民的熱情讓他感動落淚,他面對困厄會迎難而上,但一如你我,他也不乏憂慮、困惑的時刻,可是他只能將憂慮埋在心裏,將責任摃在肩上。從幾位作者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看到CY感性的一面。 文章中出現最多的字辭應該是「心」了:齊心、關心、決心、赤誠之心……。是「心」把幾十位志同道合的人緊扣在一起,包括CY,為香港、為共同理念打拚。李焯芬教授在序言中引用了貝多芬的名言:「心是一切偉大的起點。」為CY的選舉工程主調「由心出發」寫下最貼切的註腳。 另一個大家頗多提及的概念是「正」。CY以剛正不屈的勇氣,行之正道,不走偏鋒,不畏困難,只要是對的便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覺光法師的訓誨:「做大眾的事,總會有人說您,不用害怕,只要行的是正道便好。」正正是CY處事待人的最佳寫照。 「心」與「正」構成貫通本書三十多篇真情文章的經緯,交織成一個擁有高尚情操、剛毅豁達的人格。
  • 特價 SA154.jpg

    二十四橋明月夜

    $88.00 $70.40
    ■有片睇:《二十四橋明月夜》新書發布會 五年前,住建部建議了二十四個選址。2012年,基金建成了二十四座橋,夢想成真。建橋只是過程,要實現的是促進溝通、聯繫兩地的愛心夢工程。我們深信文化差異是可以通過兩地人士的互相了解、溝通而得以化解、融和的。 出版這本人文通識教育的感人故事《二十四橋明月夜》,是希望通過「無止橋」各家庭成員的建橋經歷,分享建橋的過程、建橋中的不同體驗和收穫,將他們追求夢想的動力、精神與成功感都傳遞出去,感染他人,引起共鳴,更希望這對個人生命志向的選擇有所啟發,對個人貢獻社會有所激勵。 ──紀文鳳 經過五年的努力,無止橋慈善基金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支持下,完成了二十四道橋,達成無止橋的夢想,實現了村民的願望。 二十四橋不但讓村民安全便捷出入,亦在每位村民及義工之間,構築了一道又一道無形的橋樑,連繫人心。書中記載了不少義工與村民的生活點滴,彼此間的互相關懷,細味其中,更令人感動。 ──林鄭月娥(無止橋慈善基金榮譽顧問) 對城市人來說,行走這橋渡河猶如奧運體操挑戰;對村民而言,日常過橋亦是雜技考驗;村童在水淺的日子,還是首選涉水渡河上學去。我則親身體會了渡橋中途墮河的境況;眾人涉水回程時,亦嘗了河底石滑泥軟的滋味。 良橋助學是夢之所想,綠建環保同是夢之所繫。無止橋結合二夢,設計因地制宜,結構以柔制剛,主導就地取材,築橋更可與民共建。 ──黃錦星(環境局局長) 本書分五大章節: 夢想篇 實踐篇 感受篇 無止篇 展示篇 讓曾經參予建橋工程的眾人,以不同的角度解構行動的意義。 作者簡介: 無止橋慈善基金是一個香港註冊的慈善團體。透過鼓勵大學生、專業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志願者,運用可持續的建築理念,同心協力修建橋梁,我們希望: 1. 聯繫中港兩地,加強溝通,藉此無校界活動,令年青人更關心內地貧弱的一群,並珍惜所有,建立無形的心橋,締造和諧社會; 2. 改善內地偏遠、貧困,並存在迫切建橋需要農村地區的民生環境、設施和需要,提升村民的生活質素; 3. 啟發並推動社會欣賞、尊重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繼承並發揚地方文化與傳統智慧,推廣可持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