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48.jpg
    作者在香港及澳洲行醫數十年,深深體會到病人內心的痛苦經常比身體受的痛苦更深、更痛。作者經過二十多年對佛法的探討與修習,領悟到修習佛法是消除內心痛苦的良好方法。 很多人覺得論佛的書籍太多,佛經亦太多且不易讀懂,佛教的宗派又有很多,令人無所適從,亦難以記住,所以很多時都淺嘗即止,十分可惜。 作者針對這些問題,在書中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轉修佛之難為易:易懂、易行、易記。讓讀者一本在手,便能清晰地,隨時隨地都能理解及不忘佛法的要旨,在日常生活中可行地實踐佛法,漸漸離苦得樂,從此做個不自困的快樂人。 本書內容包括: 序:醫者父母心──李焯芬 一、從醫到佛 二、佛經為什麼那麼難懂?如何轉難為易? 三、常見對佛教的誤解 四、佛陀為什麼要成立佛教? 五、佛教是什麼? 六、佛教簡史 七、佛教的宗派 八、佛教常用名稱及句語精解 九、佛教的基本理念及實踐方法 十、為什麼要修習佛法? 十一、如何正視死亡 十二、較為人熟悉的佛經導讀 十三、結語 作者簡介: 張世平 中學就讀於香港聖若瑟書院,一九六五年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一九七○年畢業後任職香港瑪麗醫院及九龍依利沙伯醫院,一九七五年獲香港政府獎學金往英國深造,一九七六年回港服務於依利沙伯醫院,一九七八年在港私人執業十多年,一九九四年移民澳洲考取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曾任職澳洲醫院多個部門,包括內科、外科、急症室、兒科及精神科等,並多年任澳洲全科醫學院院士試考官之一。十多年前開始研習佛法,對佛教的理論與實踐都有頗深的體會。二○○六年著有《佛教與醫學》一書,甚受讀者歡迎。二○○八年推出第二版。退休後專心研習佛法。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72_cover

    您痛故我在

    $78.00 $62.40
    內容簡介: 與患者同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照顧者與患者能同心、同在、同步、同行 照顧者便成了患者最大的支柱, 那份愛的關係,隨著歲月,會漸漸落地生根 沒有人能逃避死亡。與其抗拒它,不如學習它、親近它。本書作者在醫院工作了近四十年,剛從崗位退下。作者親涉各種生離死別的場面,自己亦經歷過喪親之痛,對於病人和家屬的傷痛,有深刻的體會。醫院其實是一個大熱鍋,沸騰著許多人的愛與痛:各種痛苦的折騰,生死邊沿的爭扎,長期病患的絕望哀怨......當然也有康復的喜悅,生命感悟的洗禮。本書透過醫護人員、病人和家屬的分享,彙集成一幅幅的人間世,每一個故事都是如此獨特,如此動人肺腑,當中定有你和我和他的影子。 以下人士誠意推薦: 生命起落過程中,涵蓋了幾許的親情倫理、生平點滴及個人理念等,當面對生命終結之時而能得到各方妥善的安排,可收無憾之效。今天值此《您痛故我在》的面世,絕對可供社會從中學習和獲得啟發。 ── 袁少林(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 肉體的痛、精神的苦,沒有人喜歡,但是痛苦還是人生這包裹(package) 的一部份。年少無知時,對這真實沒認識,更不識如何去面對和處理。當自己或親人要面對生死,就驚皇失措,以致痛上加苦。Eva這本《您痛故我在》把她四十多年作為醫護人員的一些見聞記錄下來,還有她對事件的領會和反思,正好讓我們好好地去認識生命,從而學到未雨綢謬,將來要面對生死時也能心中有數,處變不驚,乃至能從痛苦中成長。 ── 衍空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前總監) 站在生死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講出最入心的病人故事。 ── 陳曉蕾(《大人》雜誌總編輯 ) 作者簡介: 廖綺華(Eva),資深護士,從事護理管理工作多年,熱衷於改善醫患關係,近年在公立醫院積極推動紓緩護理,加強臨終患者的臨床照顧,視生死教育為社會使命,2006年加入生死教育學會成為創會委員之一,現任生死教育學會榮譽祕書。 生死教育學會,成立自2006年,非牟利的教育服務團體,由 醫護人員、大學講師、專業社工及宗教界人士組成。萬物 有序,四季有時,海潮有起有落,大自然有枯有榮,世界 時刻處於變化之中。在生生不息的循環之間,萬物不斷生 長,潤澤天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亦得遵循生與死的 必然規律。死亡既是一次旅途的終結,同時亦是另一次旅 程的開始。對死亡的探究是為了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以 死鑑生,生死輝映,人生才是圓滿。 學會希望透過推動本港生死學普及教育,加強社群對生死 概念的認識,從正視死亡的事實中反思生命,探索如何讓 有限的肉體生命,發揮無限的生命價值,從而建立整全的 生命觀與生死智慧,迎向人生每一個挑戰。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87_cover_op

    小王子遇上醋黑豆

    $98.00 $78.40
    內容簡介: Haba Sir的座右銘是「細味人生,不離不棄」。而在維繫一段長久的關係及友誼中,「信任」、「包容」及「尊重」是核心價值。 Haba Sir在工作中親歷不少家庭暴力、青少年違法問題,加上他從參與義工中,領悟出不少人生哲理,為了將自己的人生經驗更好地分享給年輕人,希望為青年人做導航,也希望給父母一些親子教育的建議,因而整合了過去多年的作品,出版此書。   作者簡介: 海港 人稱Haba Sir,內地新移民,從小由一班警察義工照顧長大。曾擔任售貨店員、採購主管及一些公職。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他還擔任義工領袖20多年。除了為年輕人及智障兒童作人生導航外,他也是「少年警訊領袖團」及「特能龍舟隊」的創辦人,更是一位反恐及安保專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MM402_cover2
    內容簡介: 太極拳學說和理論,浩瀚如煙海,很難窺視全貌,並非學習和鑽研幾年,就可以全盤通曉。初學者要掌握個中竅門,非常困難,皆因個別拳理,因派別不同而眾説紛紜。現今社會,武術的傳統價值,已不再是技擊搏殺之術,而是強身健體之學了。 此書前半部嘗試剖析太極拳,讓讀者可以認識太極拳入門理論,以及太極拳手法、身法、步法等的要求,並附有各類記載太極拳古籍的參考資料,譲讀者一目了然。書中後半部為健康篇,從健康養生角度入手,解構學習太極拳對身心帶來的各項好處,讓各位讀者能更有效率和準確地去學習太極拳。 作者簡介: 黎錦新,原籍廣東省南海縣。中日戰爭後,雙親遷移香港定居。一九五○年,生於香港。黎氏為退休牙科醫生,大半生從事醫務工作。喜愛運動,例如足球、游泳、爬山和遠足等,卻未曾涉獵武術。對太極拳是門外之漢,一竅不通,對太極界毫無供獻! 二○○六年左右跟隨柔靜太極拳研藝社主席盧明遠師傅學習「傳統楊家八十五式太極拳」及相關拳藝。二○○九年加入柔靜太極拳研藝社為會員,並跟隨社長曾永康師傅學習推手,也曾跟隨謝秉中老師學拳三年。其後因緣際遇,經朋友介紹現在的老師,繼續學習太極拳及推手。
  • 特價 2024年1月份新書推介——MM423《燃點前人讀書之光》_interior1MM423s

    燃點前人讀書之光

    $98.00 $78.40
    內容簡介: 有家長曾經問作者:「如何讀書才可在考試拿到好成績?」多年以後,作者對這個課題仍念念不忘。讀書除了應付考試,亦可幫助我們尋找新知識,發展新興趣,教我們如何生活,如何找生活的意義。多讀書能擴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好像長頸鹿一樣,望得更高更遠。作者蒐集了一些學者治學心得和治學箴言,發覺先賢有許多真知灼見,令自己大開眼界,於是根據七個主題選出學者的治學箴言,在每一段箴言之後加上自己的感受。 這七個主題是:
    • 近代學者對讀書治學有什麼真知灼見?
    • 從前的學者所持的治學心境和態度是怎樣的呢?
    • 意志消沉時可以怎樣開解?
    • 學習上遇到困難可以怎麼辦?
    • 怎樣去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 有什麼應試的秘訣?
    • 如何發展自己的治學道路?
    無論本職是什麼,我們總要思考做人的問題,學習本職的知識以外,總得騰出時間處理其他事情,藉以陶冶性情和充實自己的生活。先賢治學的心得,值得我們仔細思量和研究。 內頁試閱: 2024年1月份新書推介——MM423《燃點前人讀書之光》_interior1 2024年1月份新書推介——MM423《燃點前人讀書之光》_interior2   本書特色:
    • 本書採逾60位中國學人關於治學和讀書之箴言,不拘古今,無分派別,合為一書。
    • 作者曾任中學物理及數學教師,也曾任職考評局。他以傳統學人的治學心得為基礎,並與現代的教學和考試制度相融合,對於想取資活用名人讀書法的讀者來說,實屬開卷有益。
    •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道路,作者在本書分享了不少先賢的真知灼見及自己的人生經驗,表達了虛心向學,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作者簡介: 張光源 香港大學理學士及教育碩士,倫敦大學文學士及哲學博士。曾任中學物理及數學教師,其後轉職至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工作,曾任發展及教育評核總監,現已退休。任職考評局初期,主要負責香港中學會考、香港高等程度會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物理科考評工作,後期參與不同之發展項目,包括:教師語文能力評核、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及其他專業考試,具豐富考試及評核工作經驗。 他認為考評工作具挑戰性,履行職務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著有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Examinations:101 Questions And Answers一書。對研究探索各類讀書方法亦感興趣,故年前曾著《另類考試錦囊》,介紹讀書及治學的體會和心得。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91cover

    家在香港

    $78.00 $62.40
    內容簡介:  《家在香港》內有句雋語,可發人深省,如「人生有不少十字路口,有些並無交通燈,讓你停下來慢慢想……但躊躇不決,只能增加難度吧了。」 全書由一百多篇短文組成,每篇文章都是圍繞着一個中心思想而寫成。張福滔醫生在自序中開宗明義地說:「我為愛而來,走時候也希望能遺愛人間。」 以「家在香港」作為書名,是因作者希望香港年輕的一輩,能像他一樣,熱愛和關懷這片福地。個人雖只一粟,但集合無數之粟必能成山,使香港永遠能傲立於世。 本書共分六章陳述作者的點滴往事,以及人生看法,或許算是滄海一粟,然而字裏行間充滿着「愛」的刻劃。  作者簡介: 張福滔醫生乃香港執業西醫,婦產科專科醫生。香港出生,香港大學醫學院1967年畢業,入學時乃英皇愛德華七世獎學金得主。畢業後曾於英國深造,考獲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1976年開始私人執業。 雖自幼對中文寫作甚感興趣,然執筆著作之動力,卻源於近年來有感香港社會浮現的不安,尤其年青一輩對前途頗有迷茫。此書以自傳形式,道出自幼排萬難後而立足於社會,希望引起共鳴:人需「老人與海」之鬥志也。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02-a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位廣東紳商的族史,內容除了作者的身歷與族人口傳,還有大量考據,下筆嚴謹,不見歌功頌德虛浮之語,務求史實確切而公允,用心良苦。陳勉畬先生經歷了民國動盪歲月,當中包括辛亥革命和廣東一起特大水災與火災重劫,都能毋忘初衷,挺身為民周旋、請命,本書一一細述與勾沉,具見份量。值得一提的是,陳勉畬先生如何幼承庭訓,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中發揚光大,其正直愛國,堪為借鑑,俾能在大時代如中流砥柱,無悔於生命。書裏對傳統舊宅佈局的描述,尤如手繪詳圖,讀來趣味盎然;昔日童年往事,也如紙上電影,隔代重溫,亦像親臨其境。 作者簡介︰ 陳元浩為陳勉畬直系曾孫,王瑞年為陳勉畬直系外曾孫女。陳勉畬(廣東南海縣人)生活於中國2千多年封建之末期〔1848年(清道光28年)—同治—1929年(民初)〕。其間是社會重大變革時代,經歷清朝步向衰退、太平天國農民起義(1851 – 1864年)、戊戌政變(百日維新、1898年)、五四運動(1919年)的衝擊、國民革命及軍閥混戰。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11cover

    患柏金遜症以後

    $68.00 $54.40
    內容簡介: 作者葉影霞博士在香港出生,中學會考後赴澳洲悉尼繼續升學,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攻讀會計、財務及商業資訊科技。畢業後留在澳洲工作,至1987年返回香港發展,開始她的教育工作。 患上柏金遜症的事實改變了作者。在患病前作者極少、不習慣、不喜歡、亦不曉得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一切事情都以「內斂」姿態處理。患病後,她變得喜歡說話,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客觀地聆聽別人意見,並能對他們的感受產生共鳴。作者變得「開明開放」,以一個自然的心態與別人分享感受,並且接納每一個人都是獨有的個體,用不着跟別人作比較。 超越以往,寄望以後,活在當下,讓生命活得更具意義。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24-a

    不一樣的生命

    $68.00 $54.40
    內容簡介: 一個家庭的真實故事 面對過度活躍症、發展遲緩、胰臟癌 接二連三的考驗 路途縱使顛簸 一家人,一起走過 這個家庭在這二十年裏,實在有太多的巧合和奇事。若不說巧合,那麼可否看成上帝的光輝在苦難中彰顯? 書中所寫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真實。各間學校有孩子們轉校的日期紀錄;孩子們的老師仍然在那些學校教書;介紹爸爸轉工的那間介紹所是大公司,仍然存在;政府醫院也有丈夫患病的紀錄,我相信廣華醫院外科部七樓的醫護人員,一定會記得Raymond和我,因為他們封了我們為「一絕」,知道我們把所有止痛藥放在抽屜裏沒有服用。 出版這本書的原因,是見證上帝在這個家庭的作為。這是我丈夫的遺願。 作者介紹: 家路 作者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在教育生涯裏教過不少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亦曾攻讀特殊教育。 教書的歷程啟發了作者怎樣去教導自己兩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作者盼望藉着這本小品,跟同路人分享當中的心路歷程。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28-a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從地理、歷史、文化以至習性詳作解構,條分縷析,闡述中國崛起的主客觀原因以至當中的可能阻障,展述僅在數年後中美一戰的可能性和戰果。 作為普羅的一員,本書有助於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眼界,釐清自己的盲目樂觀或悲觀,在這麼一個也許是大時代的轉折點,知所進退,以個人的渺小,在天命的縫隙中也許找對了可走的路。 作者簡介: 鍾瀚章 早期於東華三院屬下一間英文中學就讀。後到美國升學,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柏克萊)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畢業。在香港、美國兩地負責中國區先進電腦系統銷售,與中國金融、高等教育、計算機科研開發及製造等相關機構和中央部委聯繫密切。後轉到跨國製造和國際貿易業。目前從事跨國私募股權金融投資諮詢工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32-a
    內容簡介: 香港政府近年來在中、小學課程強化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育元素,培育學生的創意,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香港過去是以金融和商業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單一模式,而在社會的創新和競爭力,相對主要競爭對手嚴重落後,教育局以STEM作為充實和改革教育內涵的方向,並提升科技發展,這是促進國家和社會競爭力的重要道路。中國最近常以<科技興國>為發展國家的主軸,作者認為現在是時候讓香港把握時機,以STEM為主導來革新教育政策及課程規劃,以配合新紀元的發展。 陳永康教授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他在擔任化學系系主任時,多次組織系內教職員的團隊,為教育局提供中學化學老師的持續專業培訓,近年又多次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提供科學課程,供香港的資優中學生修讀。2015年又接受香港創新科技署的任命,設計了一套中、英文<以化驗為基礎的新高中課程的教育組件>,並多次為中學老師組織工作坊,使老師有能力和信心將教材在學校使用。 陳教授以一位化學專業學者的背景,寫了這本涉獵了環境、食物、藥物等跨領域的書籍,分享很多健康和綠色生活的體會,值得讀者思考和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其他重要科學範圍如能源、大數據應用和人工智能等範疇,也值得其他學者細閱及參考使用,以豐富STEM教育的題材,為培育學生科學素養(Science Literacy)提供更多的教本。 此書選材合理,因清潔空氣、淨水、食物和藥物的課題,都是人類文明和世界持續發展的要素,值得大眾關心。陳教授行文深入淺出,書中還涵蓋了一些科學前沿發展的敍述,他又將Google Science Fair的一些得獎作品引入書中四個主題之內,為老師推動STEM專案研究提供了極佳的示範。另一方面中西藥物的研發都是浸會大學中醫藥和理學院研究的重點,在<人類與藥物篇>中,有多篇文章介紹<納米藥物>(Nanomedicine)和<生物製品>(Biologic drug)等新型藥物的研發原理,反映了學者們的創新思維。 科技對人類生活的關係,正視人類文明可以繼續發展所面對的挑戰,並以四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即空氣、淨水、食物和藥物)為骨架,完成了九十多篇的短文配以彩色的插圖,內容適合高中、大學的科學通識課程使用,更可成為中、小學老師的參考材料,為他們推動STEM教育提供參考材料。 作者簡介: 陳教授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服務浸會大學三十多年,於教學、研究與行政都有出色的表現。陳教授在擔任化學系系主任時,多次組織系內教職員的團隊,為教育局提供中學化學老師的持續專業培訓,近年又多次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提供科學課程,供香港的資優中學生修讀。2015年又接受香港創新科技署的任命,設計了一套中、英文<以化驗為基礎的新高中課程的教育組件>,並多次為中學老師組織工作坊,使老師有能力和信心將教材在學校使用。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42-a
    內容簡介: 「我知道米雪是教琴老師,後來才知道她曾經是女強人,曾經在德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她德國的博士論文不是立法會某些議員的虛擬學位可比,嚴謹認真,非要七、八年才可畢業。但因她丈夫潘醫生動之以情,故中途退出成為潘太,再在IBM當高層,然後經禱告後成為全職母親,並利用空檔當鋼琴老師。性格使然,教授無比認真,又有愛心,學生成績當然出色。 她每賣一本書,就有人為此愛上音樂,或許一名暮年朋友因重新學習而讓日子過得更有意義而抖擻精神,八歲和八十歲不都一樣要過那一天廿四小時嗎? 音樂原來可以超越時間,跨過歲月。」 張堅庭(香港名導演) 作者簡介: 鄧佩芬 鄧佩芬老師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新聞傳理及音樂,後至美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並在德國進修市場學博士,曾在IBM和Xerox公司市場部工作達十年。其後轉職為鋼琴老師,授課二十多載,同時兼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級試、文憑試和教學證書課程之傳譯員,更獲邀在am730報章專欄撰寫教學心得,及在國際聯校音樂比賽和國際青少年音樂及藝術比賽中擔任評判。鄧老師綜合其在工商管理及音樂上的知識和經驗自創多個教師工作坊,包括「管理家長期望達至三贏」、「從市場學看招生策略」、「ABRSM Side Tests滿分的竅門」、「皇家鋼琴考試拔尖秘笈」、「金齡鋼琴導師證書課程」、「聽力逐級講」、「從啟蒙到五級及家長管理」等,協助老師開拓音樂事業和改善教學質素。近年在中港澳三地舉辦近四十場教師工作坊,好評如潮。並創辦金齡鋼琴教室,銳意將學琴的樂趣及好處推廣至金齡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