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價
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
$88.00$70.40內容簡介: 股神巴菲特:現金是只會貶值的長期資產 奧巴馬:這不是世界末日 李嘉誠: 樓巿供應少需求增加 張一鳴:買樓勝買地產股 張永霖:炒股得個吉買樓最實際 黃志祥: 香港是「世界盤」 曾淵滄:樓市上升周期未完 鍾楚義:要賺錢便要接受孤獨 任志剛:香港人買樓多數賺錢 「明燈」不易做,稍一不慎很容易會被指為「有心靠害、胡說八道」,但陸兄在過往的日子不負一眾行家和樓市友好所望,風雨中繼續執筆立論,評論言精義簡,令讀者能憑藉一點燈光,獲得指引覓得一條明路。 ──長江實業集團執行董事 趙國雄 本人十分高興《明報》陸兄將精選其過去兩年撰寫的兩百多篇樓評文章輯錄成書,分享其心得及寶貴經驗,讀者想必可從大師智慧中得以啟發其他思維,對香港房地產有更深、更進一步的認識。 ──陽光房地產基金主席 謝偉銓 陸兄的新作《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能有系統地對本港樓市作深入淺出的解讀,明確細緻的闡釋市場心理和趨勢,盡解讀者心中的疑團,令大家在進出樓市,能有恰當及準確判斷。 ──新鴻基地產首席經濟師 麥力強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十多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 陸振球先生也是《樓市明燈》一書的作者,並經常主持或被邀請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卓越品牌管理
$228.00$182.40品牌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受注目的營銷課題。 奧美廣告公司創立人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曾說:「品牌是個錯綜複雜的象徵,是品牌屬性、名稱、包裝、價格、聲譽、廣告等無形的總合,同時也因消費者使用而有的印象。」品牌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一種遠超生產、商品、有形資產以外的無形資產。所以,對營銷管理人員來說,到底品牌資產具體是什麼樣?品牌資產是怎樣形成的?品牌又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應怎樣評估品牌資產的價值?都是他們必須要知道的問題。 另一方面決定品牌資產的價值的還有:消費者。品牌存在於產品、消費者及環境的互動。可是,消費者對品牌的看法和期望每天都正在改變,所以對企業來說,品牌已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如何閱讀及解構市場.對營銷管理人員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品牌對消費者和企業有何意義?如何在市場定位?如何成就強勢品牌?如何保持品牌長生不老?如何讓品牌再生?如何打破品牌管理的迷思?如何面對品牌危機?都是他們必須要處理的問題。 為了將品牌管理的概念普及化,並提升營銷管理人員相關的分析能力和決策技巧,冼日明教授及郭慧儀博士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個案分析,經歷數年時間,寫成此有關「卓越品牌管理」的著作,透過本書宏觀篇、概念篇、策略及執行篇三個部分,除了在理論層面上融會多年的觀察研究,並在實踐層面上進行多個重點案例分析,當中包括:美心集團、三星電子集團、甘泉航空、王老吉、維他奶、奇華餅家、一田百貨、迪士尼樂園、思捷環球、三鹿奶粉等,有效並詳細地從多方面剖析品牌管理。 「對於營銷管理人員來說,品牌管理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受注目的營銷課題。今天,品牌已被企業視為一個重要的資產、一項需要企業全方位經營的資源、和一個最重要的競爭工具。」 冼日明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 「對消費者而言,品牌是感性的追求、理性的保證;對市務人員而言,品牌是一間企業的座標基石,與消費者的情意相投。」 郭慧儀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 -
特價
樓市煉金術
$98.00$78.40年輕人難「上車」成為近年熱門議題之一,加上樓價熾熱,不少人寧願租樓住也不願買樓做「樓奴」,但租樓所要承受的風險和付出的金錢,跟供樓相比,真的較少嗎?香港目時的樓市又有什麼隱憂?《樓市煉金術》全面透析逾百名投資界高手的智慧和致富心得,剖析大眾對樓市看法的謬誤,詳細闡釋樓市走勢和投資策略,讓你洞悉樓市先機,踏上致富之道。 買樓創富的3T方程式 李嘉誠的風險管理 陳啟宗的三分鐘發達秘笈 林本利教買樓致富七式 細屋換大屋的竅門 如何買房產信託賺錢? 樓市如何做Arbitrage? 買樓與買股的賠率分析 投資物業的四両撥千斤大法 本書共分四大章: 第一章 知己知彼 高瞻遠矚 第二章 借力打力 攻守兼備 第三章 創富新思維 第四章 賺錢大智慧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十多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陸振球先生著有《樓市明燈》、《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及《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並經常主持或被邀請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Out of Stock
理性有時‧感性有時
$78.00$62.40一個真正醉心於其工作的從政者其實也十分寂寞。平日工作時間長不在話下,在議會內外連續數天、朝九晚十地開會,並非鮮事。在原應與家人共敘天倫的周末,很多從政者,包括我,也要出席不同的地區活動,與大眾多接觸,緊貼民情。即使在夏天立法會休假時,亦不敢外遊超過一個星期,可謂年中無休。而且,從政者作為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經常受到傳媒大眾注意,在個人私隱上確要作出犧牲。 從史丹福校園回港,開始了忙碌的議會生涯後,我也發覺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身為從政者,交朋友需要分外小心。即使邀約舊日的友人外出,亦非常困難。記得以前在政府當局長時,女兒年紀還小,我不時與其他為人媽媽的朋友搞活動,讓小孩子一起遊玩。現在,女兒長大了,不在身邊,加上我在立法會及政黨的工作實在太忙,朋友也不時嫌我的工作行程表編排得密密麻麻,難以相約。這些代價,不是每一個熱心政事的市民都願意、或者能夠付出。──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在本書中,除了就香港政制、社會,以至民生各方面提出分析,點評大局走勢,亦從理論角度探討理想的社會政制和選舉領導的方法,並就國際大事如歐元問題、美國政局等作出討論,展現她對政治的敏銳觸覺和理性的頭腦分析。同時亦跟讀者分享她的生活點滴:跟女兒相處的時刻、旅行的體會等,表現出她感性的一面。 本書共分五章: 一、從政者,首重德 二、政治世界的弱肉強食 三、特區政府裏的風波 四、全球政經局勢的風起雲湧 五、感性有時 作者簡介: 於香港政府服務達二十八年,是香港首名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年至1998年),也是首名獲委任為保安局局長的女性(1998年至2003年)。2003年,她獲美國史丹福大學亞洲語言系邀請加入成為訪問研究學者,遂向政府請辭,負笈美國進修。三年後,葉太於2006年重返香港,成立「匯賢智庫」並擔任智庫的理事會主席,其後於2008年成為立法會港島區直選議員,繼續服務社會。現任新民黨主席。 其他著作包括:《四個葬禮一個婚禮──葉劉淑儀回憶錄》、《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跟葉太學英語》、《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II 跟葉太學英語 II》 -
特價
Out of Stock
兩岸四地記者親述-國民身分與採訪衝擊
$88.00$70.40國民教育鬧得滿城風雨,作為經常穿梭全球各地的記者,對於國民身分有什麼見解呢?相比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香港特區護照是否更有採訪優勢呢?同是中國人,中國官員為何要區別對待特區記者的呢? 前無綫電視記者,現任香港樹仁大學助理教授的李家文博士訪問十七位分別來自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的著名新聞工作者,剖析國民身分認同對新聞採訪選材、議題設定、報道效果等多方面如何起關鍵作用。全書除了各個記者對自己的國民身分敘述外,還有大量新聞採訪過程中由國民身分差異帶來的衝擊案例,以及當中記者的應變。 本書邀得香港資深傳媒前輩黃應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及台灣TVBS編播中心經理王結玲作序,更有眾多記者採訪的珍貴現場照片。 受訪記者包括: (大陸)龐皎明、北風、于婷婷、鄭浩 (台灣)楊釗、李志德、郭宏章 (香港)蘇敬恆、潘蔚林、陳競新、區國強、湯惠芸 (澳門)吳璟儁、譚金榮、吳小毅、余偉英、陳麗靜 作者簡介: 李家文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新聞學)博士、碩士。1997 年於香港樹仁學院(現升格為樹仁大學)畢業後,在香港無綫電視先後任職港聞記者、駐北京記者,助理中國採訪主任及港聞組助理採訪主任,同時擔任新聞主播。曾為香港浸會大學及樹仁大學兼任講師,2010 年中放下新聞界全職工作,擔任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翌年開始在香港電台電視部兼任時事節目《時事摘錄》之「 新聞定格 」環節主持,負責新聞評論。 -
特價
教育心語 04 — 學習點點心
$78.00$62.40《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由趙志成執筆的《學習點點心》,延續前作《教學小品》的精神──小事件,往往蘊含處世大道理,正如教育孩子,應從細微之處着手,由內而外,給予諄諄善誘。 作者簡介: 趙志成,資深教育工作者,教育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小學教師、教育學院講師。研究範圍包括普及教育、教育評鑑、教師教育及學校改進等。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計劃執行總監。 -
特價
張曼娟女人幸福術2-幸福號列車
$78.00$62.40「盛女不焦慮,盛女不必作戰!愛情不是拚命求來的,若內心真正豐盛,能自給自足,自然能吸引他人。」著名單身作家張曼娟如是說。「你覺得自己的人生豐盛,不見得是擁有什麼,或嫁入豪門,豐盛取決於你自己內心的感受。」 張曼娟以其溫婉、細膩、敏感的文字,建構了《張曼娟女人幸福術》系列,首著作《女人的幸福造句》的意思,是指「女人的生活態度,女人要過得幸福,不管結婚與否,不用別人給你幸福,悲觀與樂觀常在一念之間。」這本書的主旨是較從女人的自身出發的。 第二本《幸福號列車》,是指「女人是列車長,女人能把別人帶到幸福的生活裏。」層次上是較《女人的幸福造句》深化了一點。 《幸福號列車》五個章節包括:〈星球〉、〈愛戀〉、〈身體〉、〈傳說〉及〈城市〉 作者簡介: 張曼娟,曾任職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典小說、現代小說、現代散文等課程為主。曾獲台灣「全國學生文學獎」小說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小說第一名;中華文學散文獎第一名及中興文藝獎章。張曼娟屬台灣殿堂級作家,至今共有數十部著作問世,每次一推出,皆受到相當廣大讀者的迴響與討論,為目前台灣、美國、香港以及東南亞各華人地區最具知名度與最受歡迎的華文女作家。 1988年後一直手執教鞭至今。初期任教於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後來在東吳大學中文系誨人十年。1997年8月她應邀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至今仍於港台兩地「駐守」,現任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 -
特價
2017-2018小學選校一本通
$98.00$78.40為孩子選擇一所合適又心儀的小學,常教父母傷透腦筋。 為幫助大家掌握最新的小學教育資訊,升學專家趙榮德去年撰寫的《2016-2017小學選校一本通》大受歡迎,趙榮德獨創一套以「世襲超收生」數量找尋優質小學的方法,實牙實齒,有理論有數據,再加上全港五百多間小學的實用資料,助家長DIY精明選校! 作者簡介: 趙榮德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前主席 資深退休教育工作者 升學教育專家 -
特價
破解樓市之謎
$128.00$102.40「加息的噩夢已經開始,大家要小心了﹗」 經過漫長的低息時期,預測樓市「準到無人有」的湯文亮博士向市民宣告「息狼」已經來臨,政府是否有足夠的應變措施﹖辣招、新印花稅制、租管、推地政策對穩定樓市是否有幫助﹖還是如「長期冬泳」般令市場「昏迷」﹖地產商、物業代理、賣家買家如何攻防﹖何謂年輕人上車最佳的投資時機﹖國內投資者會到香港囤積居奇嗎﹖什麼原因造成了有升冇跌的樓市隱憂﹖ 以上種種,湯博士皆會為你一一剖析拆招,並提出理據十足的建議,繼續為市民指點迷津、破解樓市種種怪現象,教投資者看清樓市走勢,徹底解讀樓市不解之謎﹗ -
特價
2018-2019 尋找優質免費幼稚園
$88.00$70.40內容簡介: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趙榮德,人稱趙Sir教你給子女從免費幼稚園順利銜接著名小學! 趙Sir寫這本書之最大目的,是幫助幼稚園家長替子女解決選讀幼稚園和幼兒園的各種難題和怎樣申請免費幼稚園。 自從政府於今年實施免費優質幼稚費計劃後,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兩個迫切的問題:一、怎樣分辨那些是免費的純半日制幼稚園和那些是既開免費的半日制,又開資助的全日制幼稚園?二、怎樣申請免費幼稚園,又怎樣「叩門」?趙Sir有見及此,憑着在教育界多年的經驗,在本書中為心繫子女的家長提供方法及詳盡分析。 這本書亦解答家長那些「百問不厭」的題目,這些題目的答案全刊在Part B的文章內。其中一題百問不厭的題目,是怎樣找一間既可愉快學習,又可升上名小學的幼稚園?書中除附有各區的幼稚園資料一覽外,更有趙Sir的獨家分析,為家長們選出300多間精選(A++)校園,家長們不能錯過! -
特價
2018-2019 幼稚園選校一本通
$98.00$78.40今年香港幼兒教育的兩件大事及其挑戰 教育局今年在幼兒教育做了兩件大事:一、為落實「免費幼教」——由2017/18年起實施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二為於今年二月尾發表《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取代沿用逾十年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配合下學年實施的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 教育局這一次改制,大部份學券幼稚園都受家長影響,以前學券制時,家長仍要交學費,所以大部份學券幼稚園都聽家長話,有些三歲K1便叫幼兒寫字,四五歲便給要學生作機械式抄寫;現在雖然已落實免費幼教,但有不少學校仍要交少少學費,即是家長影響力仍在。 究竟未來一年的幼稚園家長有什麼必須注意的?本書不單有實用的Q&A為家長們解答各種心中的疑問,更有專家撰文的選校的部署及各校面試內容大解構,不容錯過! -
特價
走過20年——香港回歸20年故事
$78.00$62.40內容節錄: 李國能:質疑釋法 是護一國兩制 回歸20周年前夕,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接受本報專訪,兩小時談到法治與「一國兩制」前景、香港社會撕裂、年輕人等議題。他提醒香港人,要用「寧靜的心」去接受暫時不能改變的事,要有信心和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事;他又首度開腔評論去年11月人大常委會就宣誓風波解釋《基本法》,認為在香港法院判決前釋法,為公眾對司法獨立的觀感帶來負面影響,希望北京明白質疑釋法影響司法獨立的香港人,其實是想一國兩制運作得更好,並非想和中央作對。 李國能於1997年獲委任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2010年離任。他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香港回歸後進入新憲制秩序,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過去20年香港經歷了許多風雨和挑戰,近幾年社會出現嚴重撕裂,「但我覺得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非常穩固,完全沒有動搖」。 基本法第158條規定,香港法院獲授權解釋基本法,但在涉及中央政府管理事務、中央與特區關係等條款時,終院應提請人大常委對有關豁免條款作出解釋。需接受人大有全面解釋基本法權力回歸以來,人大常委會先後5次釋法。李國能表示香港社會需接受人大常委會享有全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這是一國兩制下法律的一部分,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是有效和在香港有約束力。但他認為,「1999年人大常委會就居港權事件釋法,推翻了終審法院的判決,這是極具爭議的」。 他表示此事在新憲制秩序實行初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他覺得北京和香港已有共識,除了終審法院就豁免條款提請人大常委會解釋,人大常委會應在非常例外(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的情况下,才行使解釋權;但他認為,「人大常委會應避免透過釋法,推翻香港法院,尤其是終審法院的判決,我接受這種釋法是合法、有效,對香港有約束力,但這種釋法推翻法庭判決,尤其是終審法院,會對香港司法獨立造成負面影響」。審訊未完釋法 影響司法獨立李國能說,去年人大就基本法104條釋法,當時香港高等法院正審理有關案件,但尚未判決,「我理解人大常委會當時認為情况非常例外,所以有需要釋法,因為涉主權問題。但在審訊過程中釋法,為公眾對司法獨立的觀感帶來負面影響」。 -
特價
香港超越內耗
$78.00$62.40內容簡介: 社會風波不斷,是時候摒棄爭議,謀劃未來。 全書共分五章,收錄六十多篇來自多位專欄作家的文章。 第一章 唯我獨尊的孩子 第二章 窮的只剩下顏色的社會? 第三章 荒腔走板的香港政治 第四章 被偏見掩蓋的中國 第五章 亟需謀劃的未來作者簡介 : 作者簡介: 屈穎妍 傳媒人、作家。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現為《香港電台》第一台親子節目「我們不是怪獸」主持及《頭條日報》、《經濟通》專欄作家。 雷鼎鳴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一九九一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并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助香港算算賬》等十三本作品。 阮紀宏 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二零零六、二零零八及二零一二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二零一零年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二零一一年獲SOPA最佳評論獎。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曾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保釣▪風雲▪急》、《香港民主不能失去中國》、《誰讓港獨的子彈飛?》等。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信報》編輯、《明報》採訪主任、《東週刊》及《壹週刊》副總編輯、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為《頭條日報》及《明報》專欄作者,撰寫專欄《幸福摩天輪》及《女人心》。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 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學時期參與第一次保釣運動,在大學年代為香港大學學生會核心活躍分子。過去三十多年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楊志剛 香港大學榮譽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專業應用教授。 任職機構包括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香港貿發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香港賽馬會對外關係主管、國泰航空企業傳訊總經理,香港科技大學發展與公共事務處處長、香港公開大學公共事務總監、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曾任《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及獨立監察警方投訴委員會委員。牙科醫生,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二零零四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身兼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主席、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委員會等公職,曾參與帶領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工作,並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週刊發聲。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總編輯。 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著有《再來,再試:我在亞視新聞部》、《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 何漢權 現任風采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主席、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及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主席;信報、星島日報及亞洲週刊特約專欄作者,常就學生成長、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學專業及國史等課題在各大報章撰文,被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擔任講者;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結香港基金顧問、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海華基金師鐸獎評審委員、第一屆至第四屆選舉委員會委員(教育界)。近著有《有教無懼》、《驕陽引路》、《是一場春風化雨》、《教育茶餐廳》及《全在教育》等。 劉瀾昌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 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政論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 自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直駐足新聞採訪前線,同時在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報章雜誌撰寫多個專欄。 江迅 《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 獲二十多項中國及港、滬、京等地文學獎和新聞獎。在上海、台北、基隆皮、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朝鮮是個謎》、《倪匡傳:哈哈哈哈》等二十多部作品。 -
特價
Out of Stock
風語
$88.00$70.40內容簡介: 數學奇才孤身犯險,殲敵千里 接連破譯敵方口令,驚世駭俗 美國丹.布朗《達文西密碼》引起全球解碼潮 「中國丹.布朗」《風語》內地版稅高達五百萬 智慧型小說,懸疑、推理,耐人尋味。本書內含半部世界口令史,破譯之途歷歷在目,令你嘆為觀止! 兩個男人的對決,牽扯出一個個教人驚心動魄的場面。數學天才陳家鵠表面看來弱不禁風,縱使足不出戶也能直搗敵陣,足令對方聞風膽;然而與此同時,自己也身陷絕境。人生的譎變,人性的奇異,隱然震撼讀者心靈。 本書實有所據,以抗戰時期情報機關「軍統」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中國黑室」等作藍本,檔案永藏深淵,不見天日,但麥家寫來游刃有餘,匪夷所思。.相關視頻:麥家談新書《風語》 .名人書櫃:麥家推介《香水》 作者簡介:麥家 .原名蔣本滸,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 .1983年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綫電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任成都電視台編劇;2008年調任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 .從軍17年,輾轉六個省市。 .1986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解密》《暗算》《風聲》《地下的天空》等。 .被評為2003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第三届風尚中國榜2007年度作家、第六届華語傳媒文學大獎2007年度小說家、第十三届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編劇、第三届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編劇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風語2
$88.00$70.40內容簡介: 倪匡:麥家的小說好看,人人皆知。看《風語2》,忘了呼吸,看完之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掩卷吁」!)雖知好看,卻也料不到可以好看到這種程度。 「全書以明寫的方式寫一宗大陰謀:作者將陰謀的謀劃、實施的過程,清楚明白地寫出來,讀者完全明白陰謀的全部過程。作者不吊胃口賣關子,沒有拖延的懸疑,不故作神秘,將讀者放在明處,將陰謀受害者放在暗處,這是最難寫得好看的創作方法,只有絕頂高手才能控制自如。麥家在這部書中安排之巧妙,手段之精奇,經過之驚險,意外之疊起,以極高超的寫作功力,將一部好看之極的小說呈現在讀者面前。」──摘自倪匡序文 本書獨立成篇之餘,又與第一部互為呼應,綿密融溶。 全書血肉豐滿,處處見姿采;男女愛戀裏靈性的橫空出世,黨國利益的拔地而起,戰火逼迫中的善惡交纏,既聚於密碼的破譯,又自這一點散發出耀目光華。 小說屬宏篇巨製而又實有藍本所據,麥家出入自如,舉重若輕,無論細挑慢拈或「引刀成一快」,皆熟路輕車,轉折處每每叫人眼前一亮,豈不又是佳景。 陳家鵠,一位熱血的數學天才,其「執迷」的特質,繼《風語》的第一部,在本書隨着命運的跌宕加劇而更為突出,亦因此而使他的遭遇似是越出了常軌而又有著冥冥中的必然,箇中的耦合,意味深長。 麥家簡介 麥家是新世紀來中國大陸最當紅的作家,一系列以「解密」為主題的作品,既解「大陸軍情之秘」,又解「人生世相之秘」,受到廣大讀者捧讀。本書更是盡顯功力,無論大氣、鬥智、謀略、佈局、心理、欲慾、情書、夢迴、悟道、家國襟懷,皆與一部部密碼的破譯,渾然天成,淋漓盡致,拍案驚奇。 作者簡介: 第七屆(2008年)茅盾文學獎得主 2011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風語2》 (與內地版同步推出)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風語》(與內地版同步推出)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解密》(增訂本)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暗算》(增訂本) 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 1983年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綫電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任成都電視台編劇;2008年調任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 從軍17年,輾轉六省市。 1986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風語》《解密》《暗算》《風聲》。 被評為2003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第三届風尚中國榜2007年度作家、第六届華語傳媒文學大獎2007年度小說家、第十三届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編劇、第三届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編劇等。 -
特價
劉心武續紅樓夢
$128.00$102.40內容簡介: 曹雪芹是寫完了《紅樓夢》的,共一○八回,然八十回後散佚。現在一般所見的一二○回通行本的後四十回,是一七九一年萃文書屋老闆程偉元和文人高鶚聯手攢出來的,時曹雪芹辭世已近三十年。程高本用活字排印後流布甚廣,使曹雪芹前八十回得以普及,功不可沒,但所續後四十回背離曹雪芹原意,歷來多有讀者不滿。一二○回通行本面世後,續作迭出,但絕大多數都從一二○回後續起,離曹雪芹原筆原意更遠。當代有作者從八十回後續寫,各有特點,但大都是自由發揮。劉心武研究《紅樓夢》已有二十餘年,他通過原型研究、文本細讀,探佚出曹雪芹寫成又佚失的後二十八回的內容,在這樣的基礎上,試圖復原曹雪芹後二十八回的面貌,完成了這部《劉心武續紅樓夢》。劉並試圖進入曹雪芹的文本語境,對前八十回中所有「草蛇灰綫,伏延千里」的大、小、明、暗伏筆逐一進行了照應,並對古抄本中所有脂硯齋、畸笏叟批語中透露、逗漏的後二十八回的情節、細節、文本用語、回目等也逐一加以兌現。在曹雪芹辭世約二百五十年,程高本面世二百二十年之際,我們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希望能引發出對我們經典之作——曹雪芹《紅樓夢》——更為廣泛的閱讀興趣。 -
特價
光榮日
$80.00$64.00內容簡介: 七個青年人大學畢業後主動放棄工作分配,既不進外資企業,也不當白領,而是去到邊遠的一條叫「和平鳳凰」的小村,到村中小學支援教學,同時又以自己的特長,要實現理想,搭蓋臨時居所的同時,研究槍支與炸藥,…… 韓寒的這個小說,寫的是大時代裏的這樣一個內容。 韓寒像尊重生靈那樣尊重他筆下的小說,他精心經營着小說的每一個細節,包括句子的機鋒,絕不掉以輕心。 本書被譽為韓寒首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一部諷刺意味很濃的小說。繼承了韓寒作品一貫的叛逆、幽默手法,故事和人物衝突比較集中,被認為是他在寫作風格上的一次突破。 -
特價
像少年啦飛馳
$80.00$64.00書展現場發售 本書是繼《三重門》之後,韓寒的第二本長篇小說力作。少年們,國家的新一代,在種種困局之中,讀書、交友、生活、前景,混濁一片,在生命的飛馳中潦倒。 韓寒的小說,總是泡在一種笑中帶淚的氛圍中。也許因為,淚是不可避免的,而以笑帶出,為的是使自己難過得好過一些。 颷車所噴出來的廢氣,遠較政府數十年來所經營出來的社會空氣清純。 在一大片潦倒中,有誰站起來呼喊…… -
特價
推倒那泥塑的「豐碑」——左方的「口述歷史」考偽
$88.00$70.40《南方周末》註定是一個是非場。 讀者追捧,高層監管,外部紛爭,內部暗鬥,「宮廷政變」…… 第四、第五任主編口中的「歷史」,孰真孰偽,孰是孰非? 回憶歷史,撰寫歷史,應當常懷「畏懼」之心。 「畏懼」自己在開口之際、下筆之時,不能有失於真實,有失於公正;不能有愧於自心,有誤於後人。這是任何一位正直的、有良知的治學者,應有的恒惕之心,莊重情懷。 本書逐一考證、剖析和解密,必定會成為一部研究當代中國傳媒難得的真實史料。 作者簡介: 游雁凌,祖籍閩南,生長於粵,大學畢業。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南方日報》記者、駐深圳記者站副站長,《南方周末》副主編、主編,《南方日報》社副總經理。在以往從事新聞採編和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業餘創作。主要有散文、報告文學、特寫、文藝評論、隨筆等作品,分別發表於境內外各種報刊。先後由中國新聞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出版了《闖浪集》、《來自深圳的報告》等著作,並主編出版了多套叢書。還著有回憶錄《我在〈南方周末〉的日子》(2013 年12 月由香港明報出版社出版發行。後改書名為《在這裡讀懂中國》)。自稱現處世心態是「千山萬水從容走過,是非恩怨任人評說」。 -
特價
釣魚台列嶼-歷史與法理研究(增訂本)
$128.00$102.40內容簡介: 釣魚台很小──彈丸之地,滄海一粟。 釣魚台很大──情牽兩岸三地、宇內海外。 本書將釣魚台問題,放進中西交通史學科領域作研究,並運用語言學、地理學、史料考據學、地質構造學以及國際法原理等多學科知識和研究方法,對釣魚台主權歸屬的歷史及現狀作較全面、深入的考察研究。本書立論嚴謹,推理縝密,堪為一家之說。尤為對大量歷史圖籍的考釋(其中有不少乃首次公開,彌足珍貴),清晰明確,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從事中日關係研究近三十幾年,曾在日本多間著名大學任客座研究員多年,得以廣泛披覽日本方面的文獻,並完成本書。本書首發於九八年,即年再版。現在該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作者近十餘年的研究所得、「保釣」最新形勢及各家評論共六萬字。 作者簡介: 鄭海麟,一九五七年生,廣東梅縣人。一九八二年廣州中山大學哲學學士,一九八七年暨南大學歷史學博士。一九八八年起,先後在中國深圳大學、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澳大利亞雪梨大學亞洲研究院、日本東京大學教養學部近代史研究室、東洋文庫近代史研究室、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任教學及研究工作,專攻中日關係史與中國近代史。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黃遵憲與近代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釣魚台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台灣問題考驗中國人的智慧》、《台灣:主權的重新解釋》、《海峽兩岸關係深層透視》、《兩岸和平統一的思維與模式》、《從歷史與國際法看釣魚台主權歸屬》、《黃遵憲傳》、《思想、歷史與文化評論》等;譯有《關於王韜和「循環日報」》、《戊戌政變與日本》等;在北美洲及中港台發表論文上百篇。 -
特價
強國病村
$98.00$78.40中國超過3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變化巨大;伴隨而來的,是環境問題大量集中出現和爆發。尤其是農村地區的環境問題,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超常規發展中,在資源過度向城市集中的國家政策選擇中,長期遭到忽視,由於環境污染等引發的健康問題尤不被外界關注。 這不僅僅給一些中國農村地區的再生和發展留下陷阱,而且對於中國轉型的可持續性提出了挑戰,更重要的,是已經或者即將遭受到環境健康問題侵害的村莊和村民的生命和生活都面臨危險。可怕的是,這種危險成爲了這些村民的日常生活:他們別無選擇,村莊也無法招架。而村民抗爭所遭遇的國家治理缺陷,社會公平缺失以及村莊在國家轉型期的困境都若隱若現。 作者通過對於全國超過20個被媒體命名爲「癌症村」的實地走訪,記錄個體、家庭、村落的生活、認識和應對,描述若干出現環境健康問題村莊的境遇,關注環境(健康)問題在中國農村産生的社會原因和社會後果,以及中國的環境問題與農村發展以及村民生活交織的現象和關係。 作者簡介: 劉立燦,河北人。 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和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政治系。1999年開始做記者,2006年後加入民間環保組織,關注水污染、信息公開和污染防治政策,編寫《環境健康與氣候變化》、《報導全球貿易:以木材貿易為例看非洲-中國-西方國家經濟整合新趨勢》兩個報導手冊。 現為創綠中心水項目經理和環境記者網絡(EJN)中國顧問。 -
特價
新聞與傳播系這條路-選校入行參考
$98.00$78.40新聞與傳播系,這六個字似乎總與高材生、鎂光燈、前線、監督政府等等充滿光環的詞語掛鉤,而這一層光環也為新聞與傳播系的收生和畢業生去向增添了些許神秘感,究竟這系想要什麼學生?傳媒機構需要什麼畢業生?除了電視上常見到的新聞記者,新聞與傳播系的學生還有什麼就業出路? 有多年新聞從業經驗的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李家文,訪問兩岸四地主要的新聞院系的負責人、傳媒機構高層以及有多年從業經驗的新聞、公關、廣告人,試圖全面深入地解答所有想報讀新聞院系學生的疑惑。 本書主要受訪院系有: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珠海學院、恒生管理學院、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世新大學。 作者簡介: 李家文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新聞學)博士、碩士。1997年於香港樹仁學院(現升格為樹仁大學)畢業後,在香港無綫電視先後任職港聞記者、駐北京記者、助理中國採訪主任及港聞組助理採訪主任,同時擔任新聞主播。曾為香港浸會大學及樹仁大學兼任講師,2010年中放下新聞界全職工作,擔任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翌年開始在香港電台電視部兼任時事節目《時事摘錄》之「新聞定格」環節主持,負責新聞評論。現同時為DBC數碼電台任時政節目主持,並在 RoadShow路訊網【博客巡行.專題新聞】定期撰文。 -
特價
18區隱世質優幼稚園
$88.00$70.4018區隱世質優幼稚園大搜尋 平靚正學校度過愉快童年 對於名校,人人趨之若鶩,但入學後孩子力有不逮、或是根本沒有能力和信心考入名校的孩子卻比比皆是。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升學教育專家趙榮德在一次幼稚園升學講座上,遇上一名家長邊鳴泣邊提問:「我的兒子由兩歲至今只識『呀呀』,未識講野,我都不知如何是好,我應該找哪些幼稚園?」趙榮德當時建議該家長,選擇一些不太為人知、而又辦得不錯的幼稚園。 事實上,本港有不少此類「平、靚、正」的幼稚園,它們經過教育局幼兒教育高級視學官的評核,包括仔細閱讀學校自評報告、親身視學、巡視學校,以及與校長、教師、家長、學生、校監甚至學校職員傾談等第一身資料收集、分析及討論,在教育局的質素研究報告中,獲得A+、A、A-及B+等級。 坊間幼稚園指南書多得很,但似乎欠缺一本有「事實根據(Theory driven)」、有「理論基礎(Evidence based)」的幼稚園參考書。《18區隱世質優幼稚園》有助填補這個空隙,以教育局的詳細報告及分析,羅列出適合大部分幼童、不為人所知、但又辦得好的「隱世質優幼稚園」,讓家長為孩子找到一間理想的幼稚園,也讓孩子能在一間有愉快學習環境的幼稚園中,度過一個快樂童年。 作者簡介: 趙榮德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前主席 資深退休教育工作者 升學教育專家 -
特價
2013通識全攻略
$78.00$62.40《2013通識全攻略》考生應付文憑試通識科必備,內容包括﹕ ‧通識5**考生秘笈 ‧跨單元時事議題 ‧學習及答題指引 ‧專題探究基本功 社會上很多討論的焦點都集中在通識教育,然而,要跟不曾接觸通識教育的人簡介通識為何物、它將如何影響學子升學,實在不容易。其實,同學要學好通識,除了需先認清通識的學習目標及理解課程內容外,更重要是鞏固基礎學科知識及語文能力,懂得活學活用,並培養閱讀新聞時事的習慣,關心社會的人與事。 明報編輯部製作的《2013通識全攻略》專為中學生而設,是一本運用時事議題作為探究範例、提供基礎知識及學習重點的參考書。 -
特價
狂語莫言
$98.00$78.40本書的十一個作者,劉再復、王安憶、王德威、郟宗培、駱以軍、張大春、江迅、邱立本、馬家輝、舒非、葛亮,他們本身既是知名作家或編輯,也是莫言在文化圈內的好朋友。他們撰文描寫自己和莫言相處的時光,或深度記錄自己對莫言作品的閱讀心得。通過他們的介紹,不僅讓讀者領略到莫言作品的獨特風格和文化意義,也讓讀者了解到一些莫言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 對大多數讀者而言,了解莫言的渠道無非是閱讀其文字。不過,在那些充滿魔幻色彩的瘋狂文字背後,是作家們眼中那個低調卻不失豪邁、擁有童稚之心又幽默風趣的莫言。他在童年放牛時,從牛眼睛裏發現自己的文學創作;他在日本泡溫泉,興致盎然;他在新加坡的商場裏,遇見童年鬼魅經驗中的「女鬼」……本書還特地收錄莫言在二〇〇七年香港書展上的演講,與讀者分享莫言自己的文學經驗。 所有的一切,讓讀者看到、感受到一個看似沉默,卻是瘋狂的、有溫度的莫言,在諾貝爾獎光環的籠罩下,莫言的作家朋友們所講述的莫言,一定最真實,最獨一無二的。 -
特價
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
$98.00$78.40溫家寶:時進則進 時退則退 索羅斯:預見泡沫 趁早入市 李嘉誠:通脹來臨 買樓自住錯不了 李兆基:揸實物好過揸銀紙 湯文亮:有智慧不如趁勢 趁勢不如量力而為 任志剛:沒自住物業如「沽空」 林奮強:樓宇供不應求 雷鼎鳴:退休組合應包括「磚頭」 呂志和:與其仇富 不如儲錢投資 陶 冬:QE逼市民上「梁山」 樓市市場瞬息萬變,變幻莫測。近年不少人慨嘆買樓難,認為再沒有機會「上車」。但究竟是再沒有機會,還是你還未學懂看準機會的方法?《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透析逾百名投資界頂尖人物的智慧,有效地闡釋樓市市場心理和趨勢,助你進出樓市無往而不利。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十多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陸振球先生著有《樓市明燈》及《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並經常主持或被邀請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香港卓越品牌
$168.00$134.40冼日明教授及郭慧儀博士再次聯手,繼《卓越品牌管理》一書後推出此本《香港卓越品牌》,將多年的觀察、研究以個案分析方式向讀者介紹,詳細分析香港卓越品牌的形成過程與成功要點。本書分為七章,將香港的各個卓越品牌按照不同發展類型歸類,重點包括天際100、鴻福堂、領匯、大快活、國泰航空、新鴻基地產、六福珠寶(Lukfook Jewellery)、稻香(Tao Heung)、海洋公園(Ocean Park)、蘭桂坊(Lane Kwai Foon)、八達通(Octopus)、奇華(Kee Wah)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香港品牌。本書必將幫助營銷管理人員提升相關的分析能力和決策技巧。 「對於營銷管理人員來說,品牌管理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受注目的營銷課題。今天,品牌已被企業視為一個重要的資產、一項需要企業全方位經營的資源、和一個最重要的競爭工具。」 冼日明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 「對消費者而言,品牌是感性的追求、理性的保證;對市務人員而言,品牌是一間企業的座標基石,與消費者的情意相投。」 郭慧儀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 -
特價
聰明人看樓市
$98.00$78.40李嘉誠撤資香港對樓市有何啟示? 李兆基為何說買股票好過買磚頭? 政府推出各大辣招對樓市打擊如何? 少年股神是如何組合投資買樓的? 大球場爛地事件啟示公營房屋的什麼隱憂? 「佔領中環」等同於「綁架」買樓人權益? 政府推出辣招抑制樓市,香港樓盤交投受挫甚重,2014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稱會再增建房屋滿足日漸增長的住屋需求,經歷過2013年政府的種種樓市政策,2014年香港的樓市會呈現怎樣的狀況?隨着全球經濟的低迷,中國樓市的發展對香港的樓市投資者有什麼啟示呢?面對種種挑戰,你夠聰明嗎?陸振球新書《聰明人看樓市》,集中各著名樓市投資專家的意見,教你如何在樓市保持冷靜、把握良機! 本書共分五大章: 第一章 高手看市 第二章 智者拆局 第三章 駕馭趨勢 第四章 博弈有道 第五章 政策剖析 第六章 第六章樓市解碼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十多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陸振球先生著有《樓市明燈》、《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及《樓市拆局》,並經常主持或被邀請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遠見-CEO在中國II
$98.00$78.40香港和內地的經貿合作愈益緊繁,內地市場大,機遇多,愈來愈多香港集團在內地拓展業務,也有不少內地企業來港發展,甚至衝出國際。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舉行論壇,邀請中港兩地的CEO分享他們的創業和管理經驗: .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石 .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禮 .香港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及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謝錦添 .中國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長兼首席執行官馬蔚華 .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方方 .美國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念堅 .嘉里集團郭氏基金會總裁、南華早報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彭定中 .永隆銀行行政總裁朱琦 .富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杉中 .划堃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曾輝 十一位CEO在論壇上分享創業及品牌管理心得,分析中港融合契機,暢談企業責任,讓讀者學習他們的經營智慧。 作者簡介: 陳志輝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暨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並於2010年7月1日接任逸夫書院院長一職。陳教授對教學充滿熱誠,曾獲2001年及2009年校長模範教學獎。 陳教授一直積極參與公共及社會服務,1999至2005年連續六年出任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主席,2004至2010年間任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現時是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主席、及選舉管理委員會委員。為表揚陳教授對公共事務和社會服務的卓越貢獻,香港特區政府於2005年委任他為太平紳士,又於2007年頒授銀紫荊星章予陳教授。 盧古嘉利,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副秘書長,曾參與工業貿易、能源及房屋政策工作。2001年被選為全球反洗黑錢組織(FATF)主席,九一一事件後,制定及帶領各國反恐融資策略。 2007年,盧女士輔助董建華先生創立中美交流基金會,為首任CEO。2011年曾出任香港大新銀行執行董事。現為海內外非牟利與婦女組織擔任義務職位,並開始其創業旅程。 盧女士持有倫敦大學法律碩士、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學士學位等等。 謝冠東,2001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EMBA整理文稿,刊於《信報》、《信報月刊》、《明報》和《星島》。著作包括二十多本EMBA叢書,如《專業營銷第一課:與市務專家對話》、《與CEO對話:先知先覺》等,其他著作包括為郵政署編寫《香港郵政.卓越唯心》以及為楊鐵樑錄寫《品味英語》叢書。 此外,他成立了翻譯社「東東心思社」,業餘製作四個網上字典,包括《東東錯別字詞典》、《東東同義詞詞典》等(網址:www.kwuntung.net)。他熱衷素食和行山。 -
特價
Out of Stock
家國情
$82.00$65.60《家‧國‧情》收錄了葉劉淑儀多篇以時事、政治、家國和親情為題的文章,充分抒發出其家國情懷。昨日為官、今日從政,葉劉淑儀一直關注着香港以至中外的時政局勢,詳細分析香港強社會、弱政府、狂政黨的現象,並就香港教育發展方向提出建議。葉劉淑儀亦點評英美、加沙等地政局,實行帶領讀者放眼世界。對中外文學素有研究的她,更在書中道古說今,盡訴家國情。 本書共分五章: 一、昨日為官,今日從政 二、強社會、弱政府、狂政黨 三、教育產業化 四、放眼世界 五、家國情 作者簡介: 於香港政府服務達二十八年,是香港首名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年至1998年),也是首名獲委任為保安局局長的女性(1998年至2003年)。2003年,她獲美國史丹福大學亞洲語言系邀請加入成為訪問研究學者,遂向政府請辭,負笈美國進修。三年後,葉太於2006年重返香港,成立「匯賢智庫」並擔任智庫的理事會主席,其後於2008年成為立法會港島區直選議員,繼續服務社會。現任新民黨主席。 其他著作包括: 《四個葬禮一個婚禮──葉劉淑儀回憶錄》 《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跟葉太學英語》 《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II 跟葉太學英語 II》 《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III 跟葉太學英語 III》 《理性有時‧感性有時》 -
特價
餐桌上的領袖
$108.00$86.40英文有一句諺語,叫「You are what you eat」,譯作中文的意思就是「人如其食」。 有時我們看看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喜歡吃些什麼,對於了解他們的性格、為人、作風,會有一些有趣的啟示。 例如,毛澤東嗜好吃辣,每餐飯都無辣不歡,就是小小幾顆辣椒,已經可以足夠讓他吃掉一大碗飯。他的名言是:「能吃辣的人革命性較強」。「辣」與「革命」一樣,都是洋溢着一種火熱澎湃的能量。嗜好吃辣的人,常常吃得面紅耳熱,那就像革命的熾熱激情。 如果毛澤東這個湖南人,無辣不歡,最愛吃紅燒肉這類農家菜,並反映了其包拗頸、愛搞對立和鬥爭的性格,那麼周恩來這位江蘇人,曾經放洋留學,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他又喜愛吃些什麼?會否如江蘇人般嗜甜呢?告訴你,他最愛吃的是冰塘肘子,是不是與你對其觀感很匹配呢? 再看看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這樣一位從小在美國受教育,說得一口地道英語,生活作風十分洋化的貴婦,她又喜歡吃些什麼?原來她的飲食口味也十分吻合,每餐必吃的是青菜沙律,閒來也愛吃朱古力。 翻看本書,你會進一步發現,原來國父孫中山愛吃豆腐,蔣經國愛吃蛋炒飯,從中看到他們生活作風簡單,知慳識儉的性格。 除此之外,其實「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也可以進一步引伸,把它稍稍改成「You are how you eat」:你的吃相如何,亦最能顯示你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當你在本書看到周恩來吃木瓜和吃狗肉的故事,就更能體會到其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的一面。 食物除了能夠反映當事人的性格、為人和作風之外,餐桌之上,還有更多更高深的政治學問。 吃不吃飯、與誰吃飯(又或者不與誰吃飯)、如何吃飯、在哪裏吃飯、吃些什麼東西和菜式、吃相如何……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從來都不是簡單填飽肚子的問題,那更涉及更多微妙和含蓄的政治信息。 本書將通過一道又一道的菜式,一個又一個餐桌上的趣聞迭事,把一位又一位曾經改寫歷史的領袖,一幕又一幕機鋒處處的政治,更加立體的呈現在讀者跟前。 《餐桌上的領袖》,是一道美食和政治之旅。 作者簡介: 蔡子強,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
特價
教育心語 06 ─ 寫給家長
$78.00$62.40《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恒、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由龐永欣執筆的《寫給家長》,以香港家長的角度出發,論及香港教育界的種種現象,諸如家長教育、政策短評、時事感想……等等。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香港:傘裏傘外博奕
$78.00$62.40"《亞洲週刊》「香港評論」與《獨家》微信平台「中環一筆」2015年度攜手推出。 浩蕩佔中79日,催淚的硝煙過後,天空的陰霾猶如昨日淩晨,而我們依然在懇切等待,明日破曉的重生。 歷史是最佳的教員。今天香港的問題,就源於很多年輕一代沒有歷史知識。在「去歷史化」的浪潮中,他們陷入「去中國化」的深淵。 「香港評論」和「中環一筆」的作者,就是要將這些怪現象深入分析,揭開那些高唱民主的政客和「意見領袖」的真面目,為沉默的大多數發聲,還原歷史的真相,捍衛香港人的昨日、今日與明日。 作者簡介: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 副總編輯。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 潘麗瓊 曾任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在《頭條日報》撰寫專欄《幸福摩天輪》。 雷鼎鳴 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香港算算賬》等12本書。 楊志剛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用教授。曾任澳門大學兼任講師、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陳建強 醫生太平紳士,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積極參與時事,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周刊發聲。 屈穎妍 現為香港電台第一台親子節目「我們不是怪獸」主持及《晴報》《明報》《頭條日報》專欄作家。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前《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現任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長期任職政治記者及主責中國大陸新聞採訪,同時兼任報紙社論主筆。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2010年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2011年獲SOPA最佳評論獎。 阮紀宏 曾任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在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 -
特價
在這裏讀懂中國
$128.00$102.40認識內地新聞媒體乃至官場的教科書 內地新聞媒體(官媒)的現狀,從這條神經線,我們可以得知內地政策的方向,在香港而言,無疑是關乎自由度的一種重要指標;內地官媒與法制的某個程度的較量,那種官場的暗湧,對我們了解內地的上層運作規律,也是極為有用的參考。本書在這兩方面,都可以滿足想知情的讀者,包括在香港現時的新聞從業者、多少要與內地打交道的上班一族以至思考前路的一大群莘莘學子。 為甚麼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報業曾經出現過一種奇特的景觀:「周末版大戰」? 在這場大戰中獨領風騷的「中國第一周末」──《南方周末》,這隻「出頭鳥」招惹了甚麼厲害人物,又如何在驚濤駭浪中掙扎? 本書作者游雁凌,1991年8月至1996年3月期間在《南方周末》擔任副主編到主編,那四年零七個月的不凡經歷,他秉筆直書,於他是一吐胸臆,於讀者卻是一睹內地官媒與官場的種種內幕。 本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大膽剖白,完全有別於某些含混其詞、藏頭隱尾的同類作品。 作者簡介: 游雁凌,祖籍閩南,生長於粵,大學畢業。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南方日報》記者,駐深圳記者站副站長,《南方周末》副主編、主編,《南方日報》社副總經理。在以往從事新聞採編和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業餘創作。主要有散文、報告文學、特寫、文藝評論、隨筆等作品,分別發表於境內外各種報刊。先後由中國新聞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出版了《闖浪集》、《來自深圳的報告》等著作,並主編出版了多套叢書。現供職於某中央企業集團。自稱處世心態是「千山萬水從容走過,是非恩怨任人評說」。 -
特價
教育心語10 - 教育時評
$78.00$62.40《教育時評》分七大章,篇篇寫來嚴謹認真,有理有據,言之有物,又有趣味事例,引導思考,可讀性極高。 在「教育政策及改革」篇章,龐永欣不止提出個人意見,而是認真分析各項政策的利弊,引述研究資科以闡釋空泛的改革名詞,說來擲地有聲,眼前一亮。有關「語文學習」的十多篇,對妄推語文改革的推手,是當頭棒喝,亦是教育家長的好題材。在「愛國教育」、「平等與精英」及「哲學討論」等篇章,更透出龐永欣對教育核心價值如平等、自由及助貧等的堅持,以及理性與證據的重要。 「欣兄學識淵博,撰寫的文章,題材豐富而多元,具真知卓見,每次讀完,都感到豐豐足足,是我的知識泉源。」——趙志成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血色旺角前世今生
$78.00$62.40《亞洲週刊》「香港評論」與《獨家》微信平台「中環一筆」2016年度攜手推出。 旺角的夜色變成了血色。那些熊熊的火光,襲擊警察的磚頭,流淌在街頭的血腥,讓在電視機前觀看直播的香港人震撼,以為鏡頭在描述一個中東的城市。 旺角暴亂的種子,早在2014年佔中運動的街頭埋下,「違法達義」的理念與實踐,從佔中延伸,到了2016年的大年初一爆發,燒毀汽車,磚頭襲擊警察,成為香港歷史血腥的一夜,也折射香港政治的黑暗歷史。違法達義,就等於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 旺角暴亂的前世,就是那些佔中的喧囂歲月,而它的今生,就是從本土走向港獨的旺角血色的黑夜。香港人的福祉,就是穿越旺角黑夜暴力的前世今生,回歸法治、理性與和平的顏色。 屈穎妍 傳媒人、作家。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著有《怪獸家長》系列、報導文學、名人傳記等。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 2006﹑2008及2012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等。 阮紀宏 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在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信報》編輯、《明報》採訪主任、《東週刊》及《壹週刊》副總編輯、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撰寫《頭條日報》專欄《幸福摩天輪》、以《明報》專欄《女人心》。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過去30多年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楊志剛 香港大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用教授。曾任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香港貿發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香港賽馬會對外關係主管、香港科技大學發展與公共事務處處長、國泰航空企業傳訊總經理。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曾任《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陳建強 牙科醫生,太平紳士,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2004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積極參與時事和公職服務,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周刊發聲。 雷鼎鳴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1991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香港算算賬>等13本書。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 總編輯。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著有《再來,再試:我在亞視新聞部》、《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 何漢權 現職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現亦為信報及星島日報教育專欄作者,著有《有教無懼》、《教育茶餐廳》及《全在教育》等書。 劉瀾昌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論政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自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直駐足新聞採訪前線,為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報章雜誌撰寫多個專欄。長期任職政治記者及主責中國大陸新聞採訪,同時兼任報紙社論主筆。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在上海、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朝鮮是個謎》、《倪匡傳:哈哈哈哈》等20多部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