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E059.jpg
    內容簡介: 韓方明博士繼2007年出版了第一本言論集《站着說話》後,今年再推出新書《不得不說》。新書匯集了韓博士於2007年至2009年間的一百四十多篇文章,包括刊載於國際媒體上的文章和出席不同會議講座時的重要講話。韓博士對現時中國與國際間的一些事情,有不得不說、不吐不快的心情。他通過文字,強調環保議題,呼籲大家保護西藏文化,希望民眾為促進漢族和少數民族融合出一分力,並替農工發聲,指出民間企業及國企的不妥之處兼提出建議等。 中國崛起的強勢在國際間受到重大注目,在這種新時勢下,國內外阿諛奉承者有,狂妄自大者有,被表面的美好蒙住了眼睛的也有,而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把直言無諱的聲音,警醒世人,儘管國勢日強,也需日省吾身,達至真正的強大、進步。 部分環保議題文章──  由牧場熄燈一小時談到新能源的使用  請關注天下大勢──全球變暖  制定能源戰略時應關注新能源  應對電子垃圾污染,發達國家更應多出力  中國如何擔當大國的責任 部分西藏論題文章──  讓西藏的氣候變化少一些人禍吧  談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 保護西藏文化的最好途徑是發展  邊疆維穩還是要有包容和大智慧 部分奧運相關文章──  把握奧運契機,推廣中華文化  奧運開幕如果沒有聲光電  奧運:「不亦樂乎」之外  奧運:散會之後呢? 部分農工權益文章──  政府應重視農民工回流現象  不是老闆養活了工人!  經濟危機不是漠視勞動者人權的理由  精英,不要挑戰平民社會的心理底線 部分民企國企相關文章──  企業不能搞創新欺詐  國企應建立一個學習型的好董事會  政府應從長計議向民企開放石油市場  國企董事要有「公職精神」  董事會是國企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 作者簡介: 韓方明 年43歲,河北尚義縣人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現為旅居香港的投資銀行家。 他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並曾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西藏大學客座教授和中國東南亞研究會理事。自1995年起出任海內外多家上市公司、商業銀行及財務公司的董事。他也是中國青年國際創業計劃(YBC)全國辦公室的導師和資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韓博士是一名涉獵廣泛的公共知識分子,他也是國際關係和東南亞區域問題研究專家,及公共政策評估專家。他的學術研究範圍還包括華僑華人問題,港澳問題和藏學研究等領域。
  • 特價
    Out of Stock
    P106.jpg
    NULL
  • 特價 BH71.jpg

    下南洋

    $268.00 $214.40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馬來、娘惹荅荅、印度、華族人民匯聚,相融於那塊景緻美麗的土地上,形成獨特的文化。在二千五百萬人口中,華人佔約六百萬。追溯至明清甚至更早時,便有華人離鄉別井下南洋,在馬來西亞拚搏奮鬥。發展至今天,馬來西亞70%的中小企業由華人擁有,其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反映南洋華人發展歷程的人文歷史紀錄片《下南洋》,歷時三年考察、拍攝,如今輯錄成書,透過文字與圖片,展現華人在東南亞開拓發展的歷程,並以開放的全球視野追問歷史,並期望對華人社會於南洋的未來發展建構有所啓示。 第一章:華南之洋 展示今日南洋面貌。 第二章:苦帆南下 早期華人下南洋歷史、路線及動因,從文化上分析帝國的思維傳統與統治基調與下南洋的聯繫。 第三章:異鄉田園 講述華人初到南洋努力求存,建立社會形態的過程。 第四章:血淚南洋 南洋華人的悲慘命運。 第五章:百年蘭芳 解構南洋歷史存在長達百年,名為「蘭芳」的政治體。 第六章:千年家族 討論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體系「血親」如何影響在南洋的華人社會。 第七章:母國春秋 描述南洋華人身分的變遷,解構南洋華人的國家觀念。 第八章:北望之心 南洋華人對國家變革的熱忱和決絕以及面對的考驗。 第九章:開放之門 南洋在世界的角色,如何影響現代思潮、物資流通、人才進出。 第十章:期待南洋 南洋如何實現民族融合的「世界大同」。 隨書附有八小時《下南洋》DVD紀錄片 作者簡介: 周兵導演 紀錄片《下南洋》聯合導演 任中央新影集團周兵導演工作室藝術總監;中國紀錄片委員會學術研究院秘書長;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文物及博物館系中國藝術史博士;同時兼任香港城市大學媒體傳播系客座教授。 他先后三次榮獲中國紀錄片年度導演,作品多次榮獲金鷹獎、白玉蘭獎、金熊貓獎、星光獎等幾十項國家級以及國際性獎項。 1993年進入北京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先后擔任《東方之子》欄目編導,《東方時空》特別節目《記憶》總編導,《東方時空》、《紀事》欄目製片人。 2003年任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特別節目組製片人、大型系列紀錄片《故宮》總導演。拍攝及監製紀錄片上百餘部,包括《梅蘭芳》、《敦煌》、《外灘》、《當盧浮宮預見紫禁城》、《臺北故宮》、《下南洋》等。 祝捷 青年導演;曾先後擔任大型紀錄片《下南洋》聯合導演、《臺北故宮》、《汽車百年》、《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導演;紀錄電影《外灘軼事》編劇、導演;電影《長江圖》執行導演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E054.jpg
    “杜斌所展示的某種絕望與戰慄……除了窒息,幾近無語。” “杜斌的工作揭露了中國崛起背後上演着的人類戲劇。” “外界看轉變的中國,看見的是幅度和一大群向前走的人類。杜斌看見的是個人……。” ■我們目擊的這組苦難雕像,來自於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這裡記錄了一個被欺凌被侮辱的群體——上訪者群落的生存生命狀態。作者深入蒼茫與黑暗的極限,傾聽了他們生命的鳴嘯,展現了他們生命的淒厲。這一群落是綿延中國幾千年、至今仍然活着的別樣的文化化石。 ■中國史書記載,遠在三千年前的中國周代(西元前1134年—西元前247年)就有了關於“擊鼓鳴冤”、“攔轎下跪”的上訪記錄。 ■2004年,中國官方部門說上訪案件達一千萬起,上訪人數每年超過五十萬人次。根據國家職能部門對有利數據偏誇大、不利數據偏縮小的本能,最保守地估計,上訪人數和上訪案件,真實的數字似應是公布數字的兩到三倍,也就是說,每年大約有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人次上訪,兩千萬到三千萬起上訪案件。 這麼多的上訪人數和上訪案件,有多少能獲得公正解決呢?大概只有0.2%,也就是說,一千個上訪告狀的人,只有兩個人能如願以償。 ■他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司法難民。 作者簡介: 杜斌,生於1972年。山東省郯城縣人。先在中國媒體做攝影記者,後為自由職業攝影師。曾在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時代》(Time)雜誌、英國《衛報》(Guardian)、德國《明星》(Stern)雜誌等知名媒體發表新聞圖片。現為《紐約時報》簽約攝影師,供職在《紐約時報》北京分社。E-mail:[email protected]
  • 特價
    Out of Stock
    BH72.jpg

    上海一九三一

    $128.00 $102.40
    《上海一九三一》這本書是好看的。當時的上海,列強劃有租界,國民黨政府大勢未定,國共爭奪不休,日本覬覦,共產國際頻頻發號施令,托派欲挽狂瀾,多國間諜活躍,資本家與黑幫頭子各有一套,上海灘頭,刀光魅影。 龍蛇混雜,既可匹三國之亂,說到能人異士亦堪稱有三國之盛。作者寫來,具演義的活潑,亦有誌書的嚴謹,以一九三一年的大上海為軸心,牽引出前後的來龍去脈,以多個完整故事,組合民國渾沌氣象。 歷史、文化、政治、軍事、識見,還有黑道營謀等等,渾沌與模糊,構成了豐厚的大上海。今天讀來,只覺內裏大有文章,反覆細味,回甘悠長。 作者簡介: 吳基民,祖籍浙江寧波。1947年生於上海,1960至1968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學讀書,隨後務農三年,當中學老師六年。1977年恢復高考,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入統戰部任職落實政策工作,後進入上海市文史研究館。1985年進上海電視台。現為東方明珠移動電視顧問。 作為中共早期黨史與上海地方史研究者,著有《跌宕人生》、《異國之戀》、《謎一樣的一段情》、《生死搏殺——周恩來與顧順章》、《明珠耀東方》、《羊行天下》、《煉獄——中國托派的苦難與奮鬥》等多部著作。為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家協會會員。
  • 特價
    Out of Stock
    B288.jpg

    三重門

    $80.00 $64.00
    我們的下一代該何去何從? 誰說我們不是親手毀掉自己的下一代? 這樣的歷史由前人寫下,由我們接捧──韓寒讓我們震撼! 整個國家下一代都走着這麼一條狹道,希望在哪兒? 給「崛起的大國」素描.韓寒的第一部傑作《三重門》是當時十七歲的韓寒首部作品,一出版便受到萬千讀者所追捧,至今已累積過百萬冊的銷量。 中學男生林雨翔在鎮裏的重點初中念書,父母盯著的是縣裏甚至市裏的重點高中,然後是國家的重點大學,怎樣才可以叩門得法,讓獨子擠得進去? 大家擠呀擠呀的,一生的幸福都在門內;師生、父母與子女、學生之間,還有道德觀念以至固有的思想體系,都給擠得變了形。這不是卡夫卡的《變形記》(The Metamorphosis),卻不啻是一面透視鏡,嘻笑怒罵間,使人看到一個「崛起的大國」內裏可怕的真相。 於萌芽階段,本該清純美好的愛情,貫串整個人生的這一首妙曼樂曲,也雜音處處;那麼動人的一個女生,自己無法脫困之餘,竟也成為「幫兇」,最是叫人心疼……
  • 特價
    Out of Stock
    P108.jpg

    三生影像

    $168.00 $134.40
    《三生影像》,逾六百頁的篇幅,近三百幀老照片,盛載着作家厚重而深情的回憶: 我這輩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陸,台灣,愛荷華,幾乎全是在水上度過的。長江,嘉陵江,愛荷華河。Paul和我各自經歷了人世滄桑,浮沉得失,在這鹿園的紅樓中,對失去的有深情的回憶,對眼前無限好的夕陽有說不盡的留戀。 回憶的小船從一九二五年開始前行。書中第一部寫出在動盪的戰火歲月中,聶華苓的家庭遭逢巨變,聶與母親相依為命,在艱苦掙扎下成長。第二部記敘聶輾轉漂流到台灣後的生活,在《自由中國》任編輯期間,遭遇政治壓迫、母親和弟弟離世的打擊,歷盡人世滄桑。第三部追述與第二任丈夫安格爾在美國從相知相愛到結合的半生情愛,多年後丈夫遽然離世,晚年竟不能與之同偕白首……一字一句,無不教人掩卷長嘆。回憶的小船,就此停留在一九九一年,也就是安格爾離世那一年,而對亡人的思念竟又綿長至今。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5.jpg
    內容簡介: 《一起廣播的日子——香港電台八十年》是為了紀念香港電台八十周年而寫的,以香港電台的歷史為本,同時回顧香港公營擴播的發展,記述早期公營電台的成立,到後來經歷電視時代的衝擊,及至後期網絡革命對公共廣播的影響等,故此書亦可謂香港廣播史的概覽。 八十年間,香港電台製作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節目,如廣播劇、實況劇、時事節目、DJ傾訴節目、烽煙節目等,與時並進,開創新思維,同時平衡商業電視台和電台的文化品味,肩負教育大眾的社會責任,建構自由、理性和感性的公共空間。閱讀本書時,你會不時看到《麗的呼聲》、《獅子山下》、《頭條新聞》、《城市論壇》、《千禧年代》等等耳熟能詳的名字,能夠勾起你我的集體回憶,並對香港公營廣播的發展有更深入的瞭解和反思。 香港電台是公營廣播機構,也是公共文化機構,研究港台廣播史,是重新思考自己的經歷和香港社會的成長過程。廣播劇、點唱節目、DJ熱潮、《十大金曲》、《新聞天地》、《獅子山下》、《鏗鏘集》,不一而足,然而我最記得的港台製作是七十年代的《太平山下漫步》,那是繼黃華麒主持的《電話說心聲》之後的香港史上第二個電話投訴節目。姓歐陽的主持人邀請官員解答市民疑難,我當時聞其聲不見其人,聽他的鼻音重,名字雅,又可以呼召官員接聽電話,為聽眾解答疑難。我以為歐陽一定是英國人,因他的名是「懿德」,憑音猜字以為是司馬懿的懿字,與港督戴麟趾(David Trench)的名一樣,同是出自《詩經》,彰顯英國官員將姓名漢化的苦心。當時「六七暴動」剛過,港英開始民政工作,逐步開放社會,英裔的殖民官很多都有漢名,有些更通曉粵語,民政官黎敦義(Dennis Bray)及鍾逸傑(David Akers-Jones)就是。我讀小學的時候,每朝都是聽了《太平山下漫步》才出門的,中學則是聽吳明林的《新聞天地》,自覺活在幸福世代之中──每朝都有人為自己做時事匯報,以前是政要的待遇。 很久之後,看報紙文章才知道,歐陽義德是唐人,是「義」氣的「義」字。他能夠呼召高官,是拜港督的開放政策所賜,也出自個人的勇毅。假如不是當年港台一個個人的衝鋒陷陣,令一般官員被迫走到陽光之下見市民,令政府領悟到公營電台有理有據的批評反而增加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官員的責任心,香港的公共領域不會開放得那麼容易,官民關係也不會那麼親和。
  • 特價
    Out of Stock
    D295.jpg
    A至Z,輕輕鬆鬆學電腦 必學資訊科技詞彙一網打盡 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電腦已成為每人生活的必需品。學會電腦的理論及應用知識,確可使人終生受益。本書作者蒐羅與資訊科技知識相關的詞彙,精挑嚴選詞目約400餘條,加以詳細闡釋,並摹繪多幅幽默滑稽的漫畫插圖,讓讀者寓學習於娛樂,體會學習資訊科技知識之樂趣。本書條目清晰,查找方法簡易,是一本適合電腦應用者的實用小詞典。 作者簡介: 松青早年畢業於本港著名學府,其後負笈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學位,歷任美資銀行、華資證券、中資航運等集團之高級行政職位凡二十年。現旅居美國。
  • 特價 B318.jpg

    一座城池

    $80.00 $64.00
    宛如魔幻.民情國態 小說寫兩個糊裏糊塗犯了案的青年,分別逃到外地,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會合,結識了當地的一位青年,苟活着。 大環境是那樣的糟糕,烏煙瘴氣,不辨方向。便是似乎可以擺脫「魔爪」的森林地帶裏,也有一堵無盡的圍牆,費好一番勁,翻了過去,竟也只能回到那無望的小樓去。 宛如魔幻,又是現實,譎異之中,較諸村上春樹的《1Q84》,韓寒筆下,有着較為強烈的訴求,有着較為急逼的等待,或許,這就是民情,這就是國態。
  • 特價
    Out of Stock
    通識系列_small image-01
    內容簡介: 《通識系列》共6冊, 連同贈品共7冊- 限時優惠
    LS83 2022通識全攻略
    LS75 通識必讀時事議題
    LS55 通識多角度2(進楷版)
    LS70 星級通識筆記攻略
    LS66 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2
    LS74 破解通識密碼
    1套6冊 (享免運費, 加送贈品一本) LL99         文憑試應試系列 - 中文通識一路通 原價: HK$468 震撼價: HK$328* *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只限一次免費本地送貨服務 (離島及香港以外地區送遞費另計) *不用選取配送方式, 只需輸入運送地址
  • 特價 李天命_small image
    內容簡介: 《李天命》作品集 - 限時優惠 V035 破惘(最終定本) V036 從思考到思考之上(最終定本) V037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最終定本) V038 哲道行者(最終定本) V040 殺悶思維(最終定本) V042 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 V043 寒武紀(新修版) 1套7冊 原價HK$686 震撼價HK$510* 優惠可享免運費及獲贈限量版環保袋乙個 *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只限一次免費本地送貨服務 (離島及香港以外地區送遞費另計) *不用選取配送方式, 只需輸入運送地址 作者簡介: 李天命 他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 他講授數理邏輯,專精思考方法與天人之學,把高深玄奧的哲理講得如敘家常,通透易懂。 他幽默機敏,能言善辯,詞鋒犀利,常使人無處可藏而噤若寒蟬,人們稱他為「小李飛刀」。 他劍走偏鋒,其哲學思想與正統哲學大異其趣,不屑理會衛道者之為出軌異端。 他的講座一票難求,座無虛席,聽眾每每擠滿演講廳的樓梯通道,不得其門而入者只能望門興歎。 他惜墨如金,著作奇少,卻部部暢銷,且歷久不衰,屢創香港學術圖書再版及銷售紀錄。 他的讀者三教九流,既有社會名人、學者專家、又有販夫走卒、升斗市民、傳說甚至有職業殺手熟讀其書。 他是冷銳的思想家,又是溫柔的詩人;他的詩「天馬飛羈,飛仙遊戲」,清麗秀雅,風姿綽約。 他深居簡出,不露行迹,謝絕一切不必要的應酬和曝光,專事思考,冷眼觀世,透着幾許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