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3.jpg
    如果當年希特勒沒有被藝術學院拒收,也許二戰就不會發生了;如果當年毛澤東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薪水再高一點,也許世界就少了一個共產黨了……電影總是離不開歷史,而歷史又總與政治息息相關,蔡子強從光影大屏幕中看到的,不是拍攝技巧,也不是敘述風格,而是電影所處時代背景下的政治密碼。 例如「我們的香港,已經不存在」、「還我香港」,便是《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這套電影的主題。《玻璃之城》中舒淇和黎明飾演的情侶儲錢打長途電話是由於當時電訊商壟斷抬高通訊價格,而這一歷史鏡頭卻最終由王維基徹底改寫。對於受限甚多的國內電影,政治隱喻更是充滿了想像力,《讓子彈飛》中的一幕「民國筒帶領個弟兄幹掉了黃郎」原來是在隱喻「八九六四」……《王的盛宴》裏劉邦項羽的故事,則含沙射影中國的傳統政治權術。 在蔡子強對政治故事和歷史事件沾手就來的敘述中,你可能會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看過書內的每一部電影,因為每一部電影在他筆下,幾乎都是另一番充滿想像力的解讀。在政治局勢變化萬千的這個時代,蔡子強的這本書,也許能讓你通過光影看懂現實中的更多政治密碼。 本書內容簡介 第一章 被奪走的正義 第二章 歷史可以是因為陰差陽錯 第三章 穿透政治與世情況 第四章 玻璃之城的守望 第五章 那些年,我們為此沉迷過 作者簡介: 蔡子強,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本地著名公共知識份子,常常通過在報刊撰文,接受媒體訪問,針砭時政。對於他來說,政治不單只是發生在政府、議會、選舉、示威遊行這些場所之中,也存在於日常語言、大眾文化、電影,甚至足球之上,因此,以上這些意識形態的載體,往往也是極好的分析和批判素材。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04.jpg

    光明女樂

    $60.00 $48.00
    內容簡介: 《港孩》作者黃明樂今次推出散文結集《光明女樂》,以乾脆俐落的筆鋒,寫社會大事,寫港女心事,正如她的自序中所言,是大事大非,也是小情小趣。 本書分為兩部分,<光明>收錄了作者寫關於香港政制,社會現象的文章,字字珠璣、針針見血,盡顯大我精神;<女樂>部分則以個人情懷出發,作者摒下前AO的強捍身分,細數香港單身適婚女人的心事,女強人的外表下,藏一顆少女的心。 「大概每個人也如是,有如一個銅錢的兩面,有大我和小我,兩者既不相衝,復可相容。」──黃明樂 相關視頻:黃明樂談《港孩》、《光明女樂》 作者簡介: 黃明樂,在香港土生土長,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榮譽學士、倫敦大學法律學士、倫敦大學經濟及政治學院(LSE)比較政治碩士。現為專欄作家,定期文章見《明報》、《信報》和《ELLE》雜誌,身兼香港電台客席主持、樹仁大學客席講師和自由身教育工作者。 曾任特區政府政務主任(AO)、梁家傑特首選舉競選經理。相信人生最緊要好玩,但玩也應該玩得很認真。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58.jpg
    國民教育鬧得滿城風雨,作為經常穿梭全球各地的記者,對於國民身分有什麼見解呢?相比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香港特區護照是否更有採訪優勢呢?同是中國人,中國官員為何要區別對待特區記者的呢? 前無綫電視記者,現任香港樹仁大學助理教授的李家文博士訪問十七位分別來自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的著名新聞工作者,剖析國民身分認同對新聞採訪選材、議題設定、報道效果等多方面如何起關鍵作用。全書除了各個記者對自己的國民身分敘述外,還有大量新聞採訪過程中由國民身分差異帶來的衝擊案例,以及當中記者的應變。 本書邀得香港資深傳媒前輩黃應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及台灣TVBS編播中心經理王結玲作序,更有眾多記者採訪的珍貴現場照片。 受訪記者包括: (大陸)龐皎明、北風、于婷婷、鄭浩 (台灣)楊釗、李志德、郭宏章 (香港)蘇敬恆、潘蔚林、陳競新、區國強、湯惠芸 (澳門)吳璟儁、譚金榮、吳小毅、余偉英、陳麗靜 作者簡介: 李家文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新聞學)博士、碩士。1997 年於香港樹仁學院(現升格為樹仁大學)畢業後,在香港無綫電視先後任職港聞記者、駐北京記者,助理中國採訪主任及港聞組助理採訪主任,同時擔任新聞主播。曾為香港浸會大學及樹仁大學兼任講師,2010 年中放下新聞界全職工作,擔任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翌年開始在香港電台電視部兼任時事節目《時事摘錄》之「 新聞定格 」環節主持,負責新聞評論。
  • 特價 SA134.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8.jpg
    不少理論或實證研究都認為,人力資源對企業動力和經濟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勞資關係及勞工政策,不但影響社會資源分配的有效性,更影響企業發展的動力。近年經濟持續增長使企業對勞力的需求不斷上升,香港雖然地少人多,但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港人已開始抗拒一些較厭惡的工作,勞工短缺問題已經浮現。可是,本港現時的教育及勞工政策未能有效增加勞力供應,勞工短缺現象日漸加深。在高樓價高租金的環境之下,勞資雙方於實施勞工政策的問題上亦出現分歧,影響原本互相配合的勞資關係,逐漸形成對立之勢,不利社會穩定。因此,透過與工商業界和社會各界的互動,我們嘗試建構一個屬於香港本土的勞工理論架構和論述,以解釋和評估勞工政策對商業、經濟和社會的衝擊、影響,並提出建議。 此書主要論述現時本港勞工政策和勞工短缺等熱門問題,難免有時間性的限制,但書中所提出的概念和理論,相信於長期亦有參考價值。不足之處是此書主要編入近期的評論文章,並非有系統的研究,難免偏向某些重點或有少許重複之處,筆者盼望能拋磚引玉,在不久的將來,見到更多更有系統地研究本地勞工及相關的公共政策。 我們也在此感謝歐陽家騏先生參與編寫部分文章,還有各方的鼓勵和支援,特別感激家人的默默支持,是我們堅持辛勤工作的動力。才疏學淺,文筆粗疏,如有舛誤之處,祈不吝指正。 ──李樹甘 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部分 勞資矛盾 第二部分 勞工政策 第一章  最低工資 第二章  標準工時 第三部分 勞工短缺 第一章 現時各行各業的情況 第二章 勞工及教育政策與勞工短缺 第三章 勞工短缺的解決辦法 第四部分 社會矛盾與解決 作者簡介: 李樹甘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特價 《十傑──十個傑出青年的故事》
    現代的香港年輕人常被指為脆弱,不堪一擊,對世界沒什好奇心,甚至選擇躲在電腦背後,損失了不少人生的可能性。在2014年當選十大傑青的他們,以自身經歷告訴你,人生必然會經過高低起跌,但風浪過後,縱使未必攀得更高,你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有不同的體會,練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訪談人物: ‧彭秀慧(舞台劇監製、導演、自由創作人) ‧羅靈傑(壹正企劃有限公司總監) ‧黃麗虹(中文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馬興文(MA.Design行政總裁兼藝術總監) ‧蔡曉慧(主持人兼評述員) ‧曾詠恒(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助理教授) ‧高鼎國(華明行集團執行董事) ‧陳嘉賢[德國寶(香港)副總裁副總裁] ‧方力申(藝人) ‧黎志偉(攀石教練)
  • 特價 SA136.jpg

    半個醫生ON CALL 中

    $60.00 $48.00
    "名人推薦 星屑醫生:「我衷心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新經典。」 《On Call 36小時》羅仲謙:「實習醫生熱血奮鬥史,幽默寫實,非常好看!」 「『你心中一邊哼着歌一邊搓,你就會搓得對拍子,也不會覺得累的了。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牀頭有個醫學生搓得汗流浹背,牀尾有個大醫生在唱Wonder Girls當啦啦隊……」 Dr. Ray從小的志願就是行醫救人,成功考入讀醫學院後,才發覺當醫生原來殊不簡單,頻繁的考試、學之不盡的醫學知識、繁重的工作量……簡直就是「一入醫門深似海」!學醫期間,他天天歷盡各式奇事,備受各種心理、精神上的衝擊,包括首次解剖死屍、首次接觸絕症病人、首次直擊女人十級痛的生仔過程、首次被護士欺負、首次在醫院上課中途暈倒變成病人、首次搶救病人失敗……最後,他成功闖關,由醫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半個醫生,遊走醫院各科。 實習醫生Dr. Ray以感性又幽默的筆觸回顧五年醫學生生涯的點點滴滴,帶你深入各個醫院重地,一窺堂奧,看盡人生百態,重點推介: -臭氣熏天的手術直擊 -七國混戰的生仔過程 -精神病房上演的四娘教仔 -急症室的奇難雜症大雜燴 同場加映:兩大醫學院面試實錄!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現正輪流於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 特價 SA141.jpg

    半個醫生ON CALL中2

    $60.00 $48.00
    "名人推薦 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這是一個醫科畢業生懷着衝勁與熱誠投入醫療服務的見證,當中蘊含着少年人活潑、輕鬆、不屈不撓和對生命熱愛的情懷,實為考慮投身醫護行業年輕人的參考。」 威爾斯親王醫院顧問醫生SFL:「就讓我們通過Ray的故事,去重新發掘醫者那份赤子之心!」 ======================================= 下一位病人,是一個很喜歡說話的大嬸。 嬸嬸:「唔好同我講中文,我要講英文!」 顧問醫生:“Ok, let’s talk in English! How are you today?” 嬸嬸:“I am a Chinese, you can talk with me in Mandarin!” 顧問醫生:「(國)那你今天如何了?」 嬸嬸:「我要唱大戲!一丫葉,輕丫舟……」 「阿Ray。」顧問醫生拍拍我膊頭說:「你口才了得,給你一個獎勵,麻煩你應付她,我們先巡下一位病人……」 ============================================== Dr. Ray剛從五年地獄般的醫學生生涯走出來,立即又走進另一個地獄──到各大公立醫院當實習醫生!骨科、內科、外科,統統涉獵,以為醫學院的經歷已夠刺激?更具挑戰性的事陸續有來:一天之內收三十二位病人、工作至凌晨五時仍然未能睡覺、跟X光部「講數」、被「魔鬼管家」教訓、安撫「怪獸家長」……面對種種挑戰,Dr. Ray維持其熱血本色,勢不向困難低頭,堅決迎難而上! 這一年有苦有淚實習生涯,是Dr. Ray以半個醫生身分在醫院出沒的最後日子,將最真實的On Call 36小時經歷,展現於你的眼前! 重點推介: 台灣美眉撒嬌記 當值房走火警事故 醫院管家婆訓練班 生命中的小天使特別篇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現正輪流於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2.jpg

    台灣與文明對話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潘漢唐的對話錄,對話者包括馬英九、楊振寧、單國壐(樞機主教)、陳長文(前海基會秘書長)、余光中(中國當代作家、詩人)、朱經武(物理學家,香港科技大學前任校長)、高希均(經濟學家、「天下文化」創辦人)、李遠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等,內容包括:兩岸在關鍵時刻的正確選擇、從科學和文明再思五四真諦、如何活出愛與面對人生、從中華文明到世界體系與從人道關懷看兩岸發展、中華文化在台灣的未來路向、談科技與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跨界整合、從軟性實力看台灣的未來、一個諾貝爾得主對科技人文社會經濟的面面觀等。 潘漢唐 美國紐約大學企管碩士,有漢企業集團董事長,亞太台商聯合總會創會總會長,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十屆總會長,香港台灣工商協會第四、五屆會長,中山學會第三、四屆會長。著作有:《世紀之初》、《台灣與未來對話》、《台灣與世界對話》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Untitiled
    從事兒童輔導工作多年,看見無數家長和小朋友從困難衝擊中站起來,活得精采,深受感動。更叫人受到鼓舞和驚訝的是,小孩原來擁有無窮無盡的解決問題力量。倘能給予適當的引導和支持,每個孩子都可以學習到面對困難的辦法,能夠接受挑戰。 學習放鬆自己、建立自信,正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環。一群熱心的兒童專家默默耕耘、努力不懈地為兒童精神健康作出貢獻。現在,她們將經驗和心得公諸於世,希望透過一本「秘笈」,可以讓更多家長先學習,然後將「功夫」傳授給自己的孩子,培養他們應付壓力的能力。人生難免有種種困難,擁有一些「功夫」傍身,相信無論大人和小孩也會覺得輕鬆容易得多。 朱燕明──資深社會工作者 作者是三位關心兒童的人士,她們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和兩位心理學家。 她們體會到現今社會的複雜形勢,下一代正承受着壓力,令孩子們失去應有的光采。怎樣做才可以使他們快樂地踏上成長之路呢? 透過本書深入淺出的解釋,父母得以了解壓力形成的因由,繼而循着適當的途徑,幫忙他們親愛的孩子去面對各方的難題。 壓力,雖然是無形的,但不是一團解不開的難題。父母們,你們不是孤單的一群,因為這裏有三位可以與你分享和分憂的專家。 李慧賢──資深兒科醫生 作者簡介: 胡潔瑩 香港大學臨牀心理學榮譽碩士,在澳洲墨爾本大學完成博士研究課程,為香港心理學會、澳洲維多利亞省註冊臨牀心理學家,澳洲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院院士及英國特許臨牀心理學家,現任職於全科醫院臨牀心理科。 陳潔冰 一九八零至八三年於香港大學主修心理學,一九八五年取得臨牀心理學碩士學位,為英國特許臨牀心理學家及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近年服務於一全科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 沈孝欣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大學精神科醫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澳洲及紐西蘭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榮授院士,現為私家執業精神科醫生。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5cover

    商藝之間

    $58.00 $46.40
    作者林炳深從事公關、廣告與媒體行業多年,奔波於香港、中國內地與海外市場。飄泊的職業生活,讓他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與事,也使他在旅途上有很多獨處的時間。 「我喜歡看書,平常也有看商業的書,多年以來,因工作需要,也因為獨處的時間較多,逐漸開始有系統的學習,輾轉我就拿到我的商業碩士與博士學位,這一切都像流水般自然。這幾年回到香港,延續了年輕時的興趣,修習藝術,也看了一些藝術的書,修習了一些藝術的文憑與碩士學位的課程,也展出了一些藝術的作品,憑着自己親身的經歷,也常常聯想到商業與藝術的概念,它們的相關性,它們與我的經歷之間所產生的一些個人的感覺與想法。 本書就是根據我這些直觀的感覺與想法書寫而成的,裏面沒有很多的數據支持,也沒有很多的資料蒐集。這是個大數據的時代,只要在網絡上瀏覽,就可以得到很多資料與數據,但這不是我寫這本書的原意,我只想追隨我內心真實的感受,隨着我的思維自然流動,而寫成此書,我想這才能真正地表達我的想法。」 作者簡介: 林炳深 從事公關、廣告與媒體行業二十多年,90年代進入博雅公關公司,從事體育推廣活動,後進入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及達彼思廣告公司,從事廣告客戶服務工作及戶外媒體策劃與管理工作,並被達彼思廣告公司派出成立實力媒體中國有限公司成為創始人員,後進入歐洲最大型戶外廣告策劃與購買公司波特蘭公司(Portland),成為亞太區總經理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此外,林氏亦酷愛藝術,擁有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西方藝術文憑、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攝影深造文憑與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學位。曾於2013年12月於西九藝術文化區「自由野」展覽雕塑「紅與紫的世界」。 林氏曾任教於各大學、大專院校、政府機構及商業團體,主講管理學、領導學及營銷課程,包括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國商業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等。
  • 特價 回歸20年_content_v4_fullbook
    內容簡介: 二零一七年七月,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經歷「佔中」及「旺角暴亂」的香港浴火重生。 過去一年:立法會宣誓大會上的瀆誓風波紛擾至今;香港「沉默的大多數」對「港獨」不再沉默;「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加緊推進,香港是抓住機遇、還是繼續深陷立法會無休止的「拉布」中?經數月選戰,第五屆行政長官上任,她該如何應對香港面臨的各種問題? 《回歸20年──香港浴火重生》收錄過往一年《亞洲週刊》「香港評論」和零傳媒「獨家」微信平台,十五位來自香港各界的作者對香港的時評七十餘篇,針砭時弊、彰顯灼見,引領讀者思考未來的香港。
  • 特價
    Out of Stock
    SA97.jpg
    內容簡介: 大件事!團友病症候群肆虐香港社會,病徵包括: 1 在機場首次與領隊見面,便擺出一張「顧客」的嘴臉,誤以為自己走入了LV,對方應該恭恭敬敬,卑躬屈膝為自己服務。 2 遇上不滿事情,明知與領隊無關也不問情由埋怨領隊。 3 憎人富貴厭人窮。 4 不會放過任何投訴機會,盡全力爭取「著數」……等等。 患上或懷疑患上此症的市民毋須擔憂,領隊Jay將在《團友出沒注意!──領隊帶團手記3》內為你奉上最有效的藥方!另外,上一本《團友,出發!──領隊帶團手記2》卷末漫畫大受歡迎,這一本奉上加碼漫畫,治療都市人枯燥困乏的心靈。 作者簡介: 領隊Jay,現職旅行社領隊,從事帶團工作十多年,足遍及五十多個國家,看盡團友千奇百怪的面貌和人生百態。工作以外最大的興趣還是旅遊,慶幸仍未有那種「做行厭行」的感覺,目標是帶給每一位團友歡樂,並且讓他們了解旅遊的真正意義。
  • 特價
    Out of Stock
    SA79.jpg
    內容簡介: 領隊Jay又出發了! 這次他繼續帶領着一班又一班有好有壞、有老有嫩的團友四處遊走,期間趣事頻生,辛酸氣憤之事也不少。驚遇疑似男同志的夾房團友,難頂闊太不屑嘴臉,碰上火爆小姊妹,服侍內地高官富豪惹來一肚子氣等……奇人奇事,你聽過嗎? 《團友,出發!──領隊帶團手記2》加插輕鬆幽默的漫畫故事,望大家讀得捧腹大笑之餘,下次參加旅遊團,也記得易地而處,做個好團友! 作者簡介: 領隊Jay,現職旅行社領隊,從事帶團工作十多年,足遍及五十多個國家,看盡團友千奇百怪的面貌和人生百態。工作以外最大的興趣還是旅遊,慶幸仍未有那種「做行厭行」的感覺,目標是帶給每一位團友歡樂,和讓他們了解旅遊的真正意義。
  • 特價
    Out of Stock
    SA75.jpg
    內容簡介 有十多年帶團經驗的領隊Jay,踏遍世界,照顧過無數團友,處理過各式突發事件,親歷領隊生涯的甜酸苦辣,號召「團友,集合!」的次數可能比你搭巴士的次數還要多。 這一團,他放下旗仔,以抵死幽默的文筆,把領隊辛酸史,團友古怪事,一章一節地記下來,嬉笑怒罵,與時並嘴。希望你閱畢《團友,集合!》後,下次參加旅行團時,會對帶團領隊,多一分了解,多一分關懷。 作者簡介 領隊Jay, 現職旅行社領隊, 從事帶團工作十多年, 足遍及五十多個國家, 看盡團友千奇百怪的面貌和人生百態。 工作以外最大的興趣還是旅遊, 慶幸仍未有那種「做行厭行」的感覺, 目標是帶給每一位團友歡樂, 和讓他們了解旅遊的真正意義。
  • 特價 cover-output

    壹街一個故事

    $78.00 $62.40
    內容簡介: 如果街道有記憶,《壹街一個故事》是一本橫跨世紀的日記。 作者在書中帶讀者遊走港島區的街道,重訪歷史上的大小場景,讓繁華都市的小故事得以重現。 都市總是繁華 繁華背後仍然是繁華 高樓象徵時代的浪潮 大街小巷幾乎都被淹沒 民間故事和地道歷史 受時間一點一滴沖洗 殘存在時代的陰影下 若你未忘 讓我們回到當時 在日光灑滿路上的從前 細味街道所說的故事 推薦序節錄——羅恩惠(《消失的檔案》導演) 余震宇熱愛歷史,在繁忙教學以外,主理的「香港舊照片網」深受歡迎,讀者不單提供照片,還參與回憶與記述。新舊街道照片對照遊走各區,總有一次在左近。你我他的口述記錄,加以查證核實,只要功夫深,有些封塵碎片可以逐片還原。 《壹街一個故事》今次走訪的都在人口密集的市區——中上環、西區、跑馬地、銅鑼灣、北角、筲箕灣、柴灣、香港仔,每一區都熱鬧非凡。社會本是由無數拼圖湊合而成,厭惡性行業是什麼呢?他們的存在價值在那裡?慰安所的鬼故事反映世情,貧民窟是生存底線,偏偏常犯大火,是偶然或是天意?富貴與貧窮,有專門照料富裕人家的養和醫院,也有憑弔白骨憶戰爭的摩利臣山道,街道故事都是溫度。 推薦序節錄——陳浩基(香港推理小說作家) 縱使我們習以為常,我們身邊街道上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其實都訴說着香港的歷史。 這本書正正以街道來敘述一個個香港的小故事。我們現代人總有種錯覺,覺得歷史是宏觀的、龐大的,鐵定要跟國族興衰、風雲人物有關,但事實上,即使是不起眼的街角、平凡的日子、無名的小人物亦有其歷史意義,它們甚至比起那些「歷史大事」與我們有更切身的關係。雖然震宇兄只透過本作述說了四十多則軼聞,但他以不同層次描寫了不同階級的香江人物,涵蓋高官、政客、大亨、黑幫至小商家、工人、歌女、貧民,讓我們了解到香港從前的種種面貌。每則故事生動有趣,短小精悍,寓學習歷史於娛樂,豈不快哉。 作者簡介 : 余震宇 消失中的風景系列叢書作者 紅白藍聯合創辦人 香港舊照片創辦人 專欄作家、博客 現職中學教師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9.jpg
    內容簡介: 是香港七百海里範圍內張開的一個無形的救護網。 不分晝夜,無論海陸空發生的特殊事故,都會隨時候命待發。 每逢噬人山火、颱風倒海、山崖遇險……便會出現大地飛鷹的澟澟雄姿。 前身是皇家輔助空軍的飛行服務隊,在一九九三年成立以來,不管日夜,所有發生在海陸空的特殊事故,在最最危急的關頭,常人向後退,這支「飛常部隊」有「飛法行為」,每每衝向前隨時侯命。 所以特大的災難,包括八仙嶺圍困師生的殺人烈焰、嘉利大廈奪去四十多條寶貴生命的沖天大火、四川大地震、颱風襲港吹翻船艦、登山人士被困在懸崖等等,大家都會見到大地飛鷹的雄姿,與疾風鬥快,與烈火比拼,與雷霆較勁。 除了救人救災的驚險事蹟,飛行服務隊亦有許多值得了解的通識教材,例如: 甚麼叫做掟水彈? 為何直昇機不准去水塘取水? 水彈是否含有化學劑?水彈是否有大小之分? 此外,直昇機為何經常要變色?髹上不同顏色的油,名副其實是變色龍。 為什麼有些直昇機落水會浮起,有些即時沉沒? 為了救人,直昇機可否在馬路上降落? 反走私,反偷渡,何以飛行服務隊要做無名英雄? 本書所寫的GFS故事,多位男女「飛鷹」(包括地面的後勤人員)低調而大氣的展述,說當中迴響着《正氣歌》的某些節拍,絕不為過。 GFS地面的後勤人員也是「飛鷹」,本書為此着力細述的這一筆,尤其重要。英雄豈要人前頌,無聲一隅不居功。香港,有着這樣的姿彩。 本書作者慧眼獨具,讓我們重新檢視也重新檢拾價值標準,在不覺之間也仿如展翅飛鷹,「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在大時代裏活得腰板挺直,活得快樂;自不能比文天祥,卻也相信可以一掃「港孩」的頹風,讓我們的頭上,也有一片美麗的天空。 作者簡介﹕ 鄧翼群 資深傳媒人,在《天天日報》、《今天日報》、《快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蘋果日報》、《太陽報》、《成報》、《快週刋》、《新報》,歷任港聞、體育、副刋、娛樂版編採要職。 獨家報導過郭阿女事件,當時的社會福利署署長陳方安生,緊急派人入屋強行將郭阿女帶走,盡顯香港第一代鐵娘子的強悍作風。亦處理過雨夜屠夫林過雲案、紙盒藏屍歐陽炳強案、徐步高殺警案、龔如心千億爭產案等。出版過《列火仁心──消防員的故事》、《飛龍在天》等一系列書籍。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35.jpg

    女子監獄

    $60.00 $48.00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91_cover1

    媒體的無形之手

    $88.00 $70.40
    內容簡介: 此書的名字為媒體的無形之手,無形之手,卻生活在有形之中。在媒體氾濫的巨輪下,人們對媒體的依賴,某程度上,增加了媒體的權力。媒體的影響與觀眾是一種互動的關係,你再多依賴媒體,是相對容易被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好或壊,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理解媒體的性質,了解媒體如何幫助我們。 書中有香港、中國內地及國際的案例,很多基於學術期刊對世界各地的例子的解讀。作者將媒體研究領域的知識用簡明的方式說出來,希望有利於後來者的研究。   內容節錄: 柴靜「霧霾」的《穹頂之下》引發的買氧氣熱潮 霧霾是一個可怕的詞語,近日有位年輕人在朋友圈發了一個訊息,她是一位在北京讀書的學生,已在北京住了三年的她,寫下:我們要趕着在北京還沒有發出空氣警告,就要趕緊出去跑跑,呼吸一下氧氣。 柴靜不僅把污染的故事說了出來,她還以自身的角度把她相信是事實的事實寫了出來。有人說柴靜這人絕不簡單,因為她拿到了「第一手」的資訊,把污染的真相帶給了觀眾。她是生於中國山西臨汾,是一位中國女記者,走在新聞前線及做調查新聞而聞名。 她獨特的新聞作風讓她的發言瞬間變成了一個討論的熱潮。她自費做調查新聞,只因她稱她的女兒還沒出生,就得了一個腫瘤,幸好是良性的,所以存活下來,但就是這個原因,她終於下定決心,一定要調查這件事。 名人代言(celebrity endorsement),名人代言是「無價」的,他們的每一字一句,表面上是不需要無價的,但他們隱含的東西卻是「天價」。她一句「顆粒物被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只因大家都相信她的「專業」。她自身是記者以及她女兒的遭遇。但我們有否想過如不是由柴靜來講這個新聞故事的,效果可以是完全不同,如是一位平民百姓說這事,會同樣得到這樣的迴響嗎?那什麼是celebrity endorsement呢?學者B. Z. Erdogan在他們的研究指出即是使用名人作為市場推廣及溝通的技巧而支持;另外,學者D. H. Silvera以及B.Austad亦提出什麼因素能讓廣告的效益增加,當中包括:一、受眾對代言人的觀感跟他們對產品的感覺是有直接的關係;二、代言人是要表現得真的喜歡產品才令觀眾相信產品或該服務。 根據以上學者所提供的定義,名人代言旨在為產品「加分」,希望受眾更相信產品,增加客源。但,近來筆者在網絡上看到另一例子,金星是一位著名的中國舞蹈家,她為一個舞蹈比賽當評判,有一位參賽者是經驗豐富的舞者,她出色精湛的舞藝讓人為之驚嘆,普通的觀眾看不出一點瑕疵,而眾多評判亦對舞者的表現表示欣賞。這時的金星並沒有一面倒的稱讚舞者的表演,要求舞者在其中一個節拍位再起跳,果然,細心留意下,舞者在掌握節拍是有錯漏,確有進步的空間。在這個例子中,所有的評判都是舞者,但唯獨金星可以說是達到專業的水平,其他人在為舞者的表現評核是只能給予「很虛」的評語。 現在的廣告商的「名人代言」策略大多以明星的知名度為重心,而最「危險」的是「代的言」是真的只為代言而代言,但卻沒有為自己的「言」負上責任,變相成了「順口開河」。     作者簡介: 陳頴琳 陳頴琳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文化研究碩士的學位,曾於香港多間中英文新聞機構及網上平台擔任記者、編輯及網上節目主持人,曾於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任教,現為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她的主要研究興趣集中於網上及傳統媒體創意。近年著作包括:《別讓將來的你說原本我可以》以及《界線與戒線:傳媒工作者眼中的新聞創意》,其中《別讓將來的你說原本我可以》更獲金閱獎提名。   張時健 張時健現職為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助理教授。曾於台灣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並積極參與台灣媒體改革運動,在相關NGO如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任職,協助台灣公共廣電集團工會、台灣記者協會等媒體工作者組織發起活動。張時健於台灣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取得學士學位後,陸續於該校傳播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研究及教學領域主要為傳媒及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傳播、傳播政治經濟學及批判理論。近年研究主題為香港及華語電影業的轉型。
  • 特價 SA244_cover
    內容簡介: 大學不少學者偏重撰寫學術論文,像本文集的5位學者依然心系本土,百忙中撥冗撰寫專欄文章,非常難得。我常從他們的文章得到啟發,並希望更多學者拔刀相助,滋潤香港新聞界。 張健波《明報》前總編輯 什麼是新聞、假新聞?真相、後真相?記者、社交媒體?還要客觀中立嗎?科技顛覆新聞傳播的理論和發展。本書收錄的學者硏究,有助公眾更了解傳媒、政治和社會的變動和互動,掌握世情。 楊健興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資深傳媒人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昔日的新聞就是歷史學者著述的盲公竹。然而新聞也有盲點,這些盲點要靠新聞學者去解碼,幾位教授學者都是新聞解碼的箇中能手,他們的文章還起了「傳道授業解惑」功能。 鄭明仁 資深傳媒人、專欄作家 《明報》自2014年起在觀點版推出「媒體解碼」欄目,由不同作者輪流撰寫,主題觸及正在發生的媒體事件、現象、趨勢和理念。我們從已出版的大约250篇文章中,選了40篇成為《媒體解碼》一書。我們選擇的原則,是希望從論述中的傳媒事件,可看到較廣泛的意義。文章的内容分媒體的性質功能、專業表現、新聞自由、民意輿論、科技轉型、歷史文化共6個部分。希望讀者在閱讀這些文章時可多思考媒體議題,一起關注香港傳媒的生態發展。 內容節錄:
    1. 性質功能
    探索新聞的本質 誰是記者?何謂傳媒? 報料人、公民記者和專業記者 誰是媒體?誰是記者?從網媒的採訪權談起 「客觀中立」的社會基礎 「後真相」下的新聞事實 財經新聞能預警危機嗎? 特首選舉的隱秘傳播 中國網絡集權體制的新聞挑戰
    1. 專業表現
    新聞事實  憑何而來? 政治對立與社交媒體激發虛假新聞 香港傳媒公信力又見新低 《明報》辦報理念的淵源 保密和泄密的傳播倫理問題 在全球比較研究中  看香港新聞工作者的自主程度   III. 新聞自由 社會裏的言論自由和民主牆上的言論自由 回歸20年新聞自由今昔變化 自我審查2.0 大學的言論自由 西方新聞媒體是外來勢力的工具 自由新聞的動人和血腥 戰地嬰兒的無聲哭訴 香港新聞自由指數再現新低
    1. 民意輿論
    誰得民意誰得天下:後政改民意盤點 通訊群組的政治分化與對應 民意幾錢一斤? 民意調查的疑惑 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 誰在帶動「圍爐取暖」和民意兩極化 「五毛黨」的網絡輿論攻防戰
    1. 科技轉型
    當記者看得見讀者——受眾度量和新聞業 由守龍門到射龍門 網媒在選戰中的關鍵作用 移動為王?報業的平台板塊飄移 傳統報紙的未來:「做大做強」?
    1. 歷史文化
    全球青年的電影故事 一本雜誌  千萬性命 本土就是「港獨」?香港媒體呈現的本土論述 戲謔、諷刺與批評:幽默的政治傳播和影響 五角大樓文件案的啟發:從歷史到電影 作者簡介: 蘇鑰機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並兼任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他曾任加拿大溫哥華《明報》副總編輯、《世界日報》記者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HK-TVB)市場研究員。他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曾編著的新聞書籍包括:《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一人一故事——新聞人的心聲細語》、《獨家新聞解碼》、《領導的藝術——新聞老總談管理》等。他同時擔任香港新聞博覽館董事、香港新聞教育基金袐書長、香港報業評議會執行委員等社會服務工作。 陳韜文,於1986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隨即回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曾出任該學院講座教授兼院長,現為中大榮休教授。研究興趣包括政治傳播、新聞研究及國際傳播。陳教授著述甚豐,於2014年獲選為國際傳播學會會士(ICA Fellow)。為《傳播與社會學刊》創刊主編及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始創主任。公職包括國際華人傳播學會(CCA)會長、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等。 陳教授又對攝影有濃厚興趣,已發表多個網上攝影集及攝影個展。 李立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現為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及院長,研究領域包括政治傳播、民意研究、新聞學,以及媒體與社會運動等。其主要著作包括Media and Protest Logic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Umbrella Movement i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Talk Radio, the Mainstream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4),以及Media,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Mass Protests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Routledge, 2011)。他亦是學術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總編輯以及其餘8本國際學術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 楊志剛,教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香港大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曾任中大新聞傳播學院專業應用教授、澳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客座講師、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發展及公共事務處處長、香港貿易發展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國泰航空公司企業傳訊總經理、政府新聞處首席新聞主任、立法局高級新聞秘書。 陳智傑,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傳播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副主任、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主任。其研究興趣為新聞學、傳媒社會學、身份認同及風險傳播。他於新聞傳播學及中國研究等領域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其時事評論亦見於《明報》等報章以及各電子傳媒。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49.jpg

    嫻姐有話兒

    $78.00 $62.40
    "《嫻姐有話兒》 第一章 雙非政府 第二章 魚蛋舖的哀歌 第三章 貧窮與幸福 第四章 六千元的故事 陳婉嫻服務社會數十年,眼見今時今日,香港政府之無能,高官之庸碌,社會之百病叢生,嫻姐再也不能忍下去,滿肚子話要說,要告訴香港政府瞪大眼,正視目下的社會問題,不能再,瞪大眼說大話! 作者簡介: 陳婉嫻,SBS,JP(CHAN Yuen-han,1946年11月15日-)生於廣東寶安南頭(南頭古城),香港黃大仙區議會(龍上選區)議員,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組別為九龍東(地方選區)。從事勞工服務幾十年,為香港工會聯合會副會長、前民主建港聯盟常委,同時擔任香港百貨及商業僱員總會監事長。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前,陳婉嫻正式退出民建聯。[1]她得到黃大仙區議員林文輝讓路,參選黃大仙區議會龍上選區,最後以3,456票的高票當選,成為該屆選舉中得票最高的女性當選者(俗稱「票后」)。"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42.jpg

    子唱父隨

    $60.00 $48.00
    由教育界、寫作界、親子界著名的「父子檔」林廣輝校長 x 林澤銘同學執筆的《明報》專欄《子唱父隨》,一直深受讀者歡迎,專欄一再續寫,閉關無期。 一改以往由父親以家長式指令主導一切的傳統,《子唱父隨》的文章由兒子林澤銘主導領寫,父親林廣輝揮筆回應,親子真心話是當頭棒喝也好,具無比共鳴更妙,成為家長、老師了解年輕人心思的重要導航。 現在我們將《子唱父隨》的文章結集成書,讓大家為這對父子檔喝采,也讓自己借機一窺現今年輕人的心底話。 第一章 港孩VS港爸港媽 港孩:「港孩的自理能理能力沒錯是低,但這或不是他們所想的,他們也許抗拒過、反對過,但家長可有聆聽?可有理解?」 港爸:「就讓孩子當家作主,即使受傷,家長也毋須緊張。」 第二章 好乖偽壞學生是這樣錬成的 港孩:「港孩沒夢想?端看有沒有一個適合的學習環境。」 港爸:「港孩不是沒有夢想。只是他們的夢,未必是成人世界裏預定的路。因此,成年人要放下既有包袱,方能體會港孩夢想的多姿多采! 第三章 考試,豈止求分數? 港孩:「始終,我們一眾莘莘學子讀書的目的,都是為了考試——說起來「好灰」,但卻又是那麼的真實。」 港爸:「學生沒有錯,他們的「功利」是現實情況下衍生的產品,學識的追求是另一層次,無助獲得高分。」 第四章 這些年,我們哭笑不得的日子 港孩:「我們在大街小巷的喧嘩嬉鬧,才是我們浪擲飛揚過後,散遍各處的青春痕跡。」 港爸:「不要以為少年人的世界很清閒,他們也有不少事務和計劃,需要時間處理開拓。將時間還給孩子,讓他們當時間的主人,好好善用時間……」 作者簡介: 林廣輝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校長 家有小說作家兒子林澤銘 父與子均喜寫作 林澤銘 九五年出生,今年十七歲,就讀中五,乃獨生子(不過沒有傭人),完全符合港孩條件。父母親戚有時都會說我的自理能力偏低,雙親不在身旁,就大叫救命,不懂這、不懂那;父母問問題,我通常回答「不知道」;最討厭PE堂,因為要動身跑步做運動,寧願留在課室伏在桌上……驟眼看來,本書作者確是典型港孩一名。 2011年書展,父子倆各自出版一書,父的是《港爸大戰虎媽媽》,子的是《港孩告白》,父子兵拍住子,是為佳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9.jpg
    不經不覺,少年作家林澤銘快到十八歲,作為第二屆文憑試考生,即使就讀名校,林澤銘仍以獨門溫書法──「習照補,劇照追,facebook照玩」來面對這人生第一關。 看著孩子面對壓力,父親林廣輝繼續以開放開明的態度於背後默默相隨,聽著孩子且怨且戰的訴苦,在這些人們看來最艱辛的日子,林氏父子從容面對,並立馬秒殺解決! 全書圍繞着林氏一家溫馨惹笑的家庭生活、林澤銘中學生涯中最後一年的點點滴滴,還有面對文憑試的應對心得。快樂家庭是得力的泉源,看得多怪獸家長的個案,我們更需要了解快樂和洽的模範家庭如何處理親子關係,信任,開明,給予空間,說得容易,但家長要實行卻知而行難,在林廣輝柔言相勸的回應中,家長們定能找到積極正面看法增進親子關係。 1. 哈韓90後 VS 球迷書生 「老豆,今次我寫韓星,看來你會無言以應!」 「沒有回應也是一種回應。」(內心其實不知所措,惟有故作高深,將話說得很玄,彷彿解決了問題。) 2. 六年,我們一起走過 「這六年,難免覺得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和爭取中學的各種機會,沒有趁着無拘無束的中學生涯盡情盡興。」 「年輕的可貴就是勝在沒有包袱,可以不斷嘗試、學習,跌倒重來,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上,不受拘束地任性飛翔。因此,有些錯失縱然時機已過,也絕對有補償機會,或者在大學,又或是在未來的日子。」 3. 考試,FIGHTING! 「成績,其實只是一堆數字,本來就輕如鴻毛;它能夠給我們施加壓力、它能夠支配我們的情感、它能夠動搖並粉碎我們的信心,緣於人們對之重如泰山的解讀和詮釋而已。」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懂得如何處理子女的失敗,首先應接納、包容、支持,以同理心的角度,了解子女感受,待情緒穩定後再與子女檢視情況,汲取經驗,尋求跟進方法。」 作者簡介 林廣輝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校長 家有小說作家兒子林澤銘 父與子均喜寫作 林澤銘 Jason 十七歲,剛畢業於拔萃男書院,完成中學階段。 典型港孩一名。 只愛看電視、聽流行音樂、看書、寫故事和睡覺。 專欄〈子唱父隨〉見於《明報——教得樂》, 秉承「尊卑不分、大逆不道」的原則, 口出狂言、以下犯上, 挑戰老師、挑戰家長,以至整個教育制度, 站出來為年輕一代發聲!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0.jpg

    家國情

    $82.00 $65.60
    《家‧國‧情》收錄了葉劉淑儀多篇以時事、政治、家國和親情為題的文章,充分抒發出其家國情懷。昨日為官、今日從政,葉劉淑儀一直關注着香港以至中外的時政局勢,詳細分析香港強社會、弱政府、狂政黨的現象,並就香港教育發展方向提出建議。葉劉淑儀亦點評英美、加沙等地政局,實行帶領讀者放眼世界。對中外文學素有研究的她,更在書中道古說今,盡訴家國情。 本書共分五章: 一、昨日為官,今日從政 二、強社會、弱政府、狂政黨 三、教育產業化 四、放眼世界 五、家國情 作者簡介: 於香港政府服務達二十八年,是香港首名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年至1998年),也是首名獲委任為保安局局長的女性(1998年至2003年)。2003年,她獲美國史丹福大學亞洲語言系邀請加入成為訪問研究學者,遂向政府請辭,負笈美國進修。三年後,葉太於2006年重返香港,成立「匯賢智庫」並擔任智庫的理事會主席,其後於2008年成為立法會港島區直選議員,繼續服務社會。現任新民黨主席。 其他著作包括: 《四個葬禮一個婚禮──葉劉淑儀回憶錄》 《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跟葉太學英語》 《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II 跟葉太學英語 II》 《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III 跟葉太學英語 III》 《理性有時‧感性有時》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3.jpg

    對話 X 佔領

    $80.00 $64.00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爭普選方案,在香港社會產生極大震撼力,引起坊間激烈討論。二○一三年三月,戴耀廷和、朱耀明、陳健民舉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首次記者會,並宣讀「和平佔中」信念書。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和平佔中」舉行記者會,宣布六月九日首場商討日(D-Day1)安排。一場政治盛大的政治商討大會即將在香港上演。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譚蕙芸邀請了十二個單位,共十五名人士與戴耀廷對話。文章富歷史意義,見證了佔中運動的重要發展,因此輯錄成書。 「對話x佔領」,邁向真普選之路,中港官民必須對話,然而沒有佔領的決心,對話實在難以展開。佔領是促進對話的一種方式,若對話成功,佔領亦未必需要進行。香港的現況,恍如處身十字路口,佔領中環是個未知之數。究竟事件發展下去,會為香港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相信每個香港人都關心並想進一步了解,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本書內容包括: 序(陳慧) 自序 戴耀廷:重思公民抗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大殺傷力武器 譚蕙芸:什麼人訪問什麼人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一:堵路不言勇 難在爭民心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二:激情回歸理性 重整人心的社運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三:呼喚中年人的良知 長毛:我們不做誰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四: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年 朱牧:我沒有代價的底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五:歷史變革一念之間 陳健民:「我悲觀,所以更要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六:黃洋達:民眾夠堅定,無所謂騎劫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七:漫漫民主路 只差一步 李柱銘要做第一被告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八:可望而不可即的普選夢 施永青:為民主我曾經好痛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九:如果命運能選擇 香港人心黑定白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特區普選對北大人的禁忌 寧可香港死也不放生你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一:是孩子迷失了被驕縱 還是家長太過「直升機」?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二:老竇教仔仔教老竇 教授爸爸遇上學生領袖 戴耀廷:走過「佔中」的三個月 佔領中環大事記 作者簡介: 戴耀廷,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提出十六字法治定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限權、以法達義」,被不少中學通識課程採納為教材。早年在英國修畢法律碩士後回港從事法律教育,喜歡把法律與其他學科如政治宗教結合研究,多年來鑽研《基本法》、《人權法》、憲政轉型、法治和宗教政治等;亦曾任李柱銘助理、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中策組非全職顧問。戴是虔誠基督徒,重視工作和信仰的整合,採取「以神學為起點,以法律為工具」的生活態度。 譚蕙芸,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獨立記者;本科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電影理論及心理學,再於中文大學修畢傳播學哲學碩士,曾擔任「明報」及「有線電視新聞部」港聞記者,採訪過二○○三年SARS及二○○八年四川大地震,先後奪得多個新聞報道獎項:二○○三年報業公會最佳年輕記者,二○○六及二○○七年消費新聞獎及二○一二年兩項人權新聞獎。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2.jpg
    內容簡介: 星屑醫生很「潮」,喜穿一身潮服坐鎮診所睇症。 星屑醫生很「前」,近年逐漸投入社運工作。 星屑醫生很「野」,屢屢做些超越醫生身分的踩線事情。 你覺得他「成何體統」嗎? 他會說:「嘿,我就是喜歡你覺得我成何體統!」因為這樣,你才會覺得衝擊,才會面對,才會反思,才會改進。 這,就是星屑醫生。 《就是喜歡你覺得我成何體統》這書,主要分成社情、人情、心情三大章節。「社情」,是他眼下的世界;「人情」,是他周遭的人事見聞;「心情」,是他心底裏的說話,他想要大家感受的、反思的。 特別加送!「偽醫學教室」,星屑醫生對各種病痛賦予「偽解釋」,一針見血,啜核抵死,笑破肚皮! 作者簡介: 救人英雄-星屑醫生 哮喘病發一夜 求診突告昏迷 女童窒息仁醫救命 【本報訊】兒童哮喘常見卻不容忽視!四歲女童前晚哮喘病發,惟使用紓緩噴霧劑後仍沒好轉,至昨晨由母親帶往北角一間私家診所求診,突告昏迷,病況急轉直下,更一度沒有呼吸和脈搏,幸及時由駐診的「星屑醫生」歐陽英傑替她進行心外壓和人工呼吸急救,再送院治療,才令女童活過來。女童雙親事後方知一直忽視哮喘的嚴重性,險告鑄成大錯。 星屑醫生,香港著名博客,原名歐陽英傑,在2005年起建blog,至今瀏覽人次已過一百五十萬。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59.jpg

    廣場絕食日記

    $78.00 $62.40
    『二○一二年夏,香港特區政府欲於本地中小學推行國民教育科,遭學生、家長和教師反對,認為此科若推行成功,學子將被「洗腦」式教育禍害,故群起要求政府撤回「國民教育指引」,發起一連串行動,論壇、集會、遊行、請願、街站等,力竭聲嘶地向局方反映意見。惜政府罔顧反對聲音,依然欲一意孤行硬推政策,逼使民間組成「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下稱「大聯盟」),與政府對抗。最後「大聯盟」決定進一步行動,以佔領政府總部外空地(後被大聯盟改名為「公民廣場」) 和絕食行動與政府對峙。 整場反國教運動,參與其中,感受良多。當中於公民廣場絕食期間的所見所聞,印象尤是深刻,故以日記形式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箇中苦樂。七天七夜的廣場經歷,每一片段、每塊面容、每聲問候,都歷歷在目、言猶在耳,寫不盡理還亂。此書所記很多片段是憑記憶寫下,未能如實盡錄,只是一個角度、一些感受、一堆夢囈,記事志感而矣。 教學生涯凡三十年有多,斷斷續續的也寫了不少東西,正如豐子愷老師於《教師日記》序曰「吾逐日所記雖無足觀,聊勝於無情之甓耳。」事雖過境亦遷,情懷卻未變。現在把當中有關教學的摘錄下來,點點滴滴的「雖無足觀」,現一併輯錄於此書,也算一段教學生涯的記錄,與讀者分享。』 ──韓連山 『整場反國教運動中,我唯一一次在公開場合流淚便是在九月一日的添馬公園集會,當晚在台上聽著最年老的63歲絕食者——韓連山朗讀自已的絕食宣言,台下四萬名群眾高喊「加油!加油!」,聽著這位六十三歲的老人家走上絕食之路,我想他必定是整場運動中最硬淨的教協人,每談到國民教育總有他的出現,這種精神總促使他打破香港記錄絕食171小時。』 ──黃之鋒 學民思潮 『留守公民廣場多天,忙着應付傳媒提問,每遇上韓Sir,只能略略問候。他總是笑意盈盈的,他的身分由教協理事變成絕食者。雖然他是空着肚子的那一位,但他的精神比疲倦的我們還要好。大聯盟成員最後一致決定,當晚撤離廣場。韓Sir在絕食171小時後,在工作人員護送下離開,夾道的群眾以掌聲歡呼聲致敬。除了他,還有眾多位為這場運動付出健康代價的絕食者,他們都是這場運動的無名英雄。』 ──陳惜姿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起人 作者簡介 韓連山 一九四九年生,中學畢業於聖保羅書院,師訓班畢業於羅富國師範學院,英國諾定咸大學深造。先後任教本地中小學三十餘年,二○一○年退休。 現任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主席、公共專業聯盟成員、保衛香港自由聯盟發言人、教育界選委。 經常撰文針砭時弊、議政論事,文章刊於份報章。 喜歡閱讀、寫作、電影、音樂、網球和貓貓。
  • 特價
    Out of Stock
    SA74.jpg

    從AO到FREELANCER

    $58.00 $46.40
    內容簡介: 《從AO到Freelancer》書名新鮮,題材新鮮,內容新鮮,而作者又是文化界的新鮮人。這部新作會令無數年輕一代產生共鳴,令像我這樣的「過來人」深深感動。 我是因為梁家傑二零零七年特首選舉物色競選經理而認識黃明樂的,她懂事、自律而又強烈嚮往人生的率性自由,給我一個異乎尋常的印象。 我欣見她踏上寫作之路。 從最穩定的公務員(AO)變為最不穩定的自由人(freelancer),黃明樂寫出了兩面的利弊苦樂得失,令人像交了一個活潑而可靠的好朋友。我鄭重向讀者推介此書。 ------------吳靄儀 萬二分衷心欣賞黃明樂真人表演「揮揮手,為我的自由」,即便這種「自由」在旁人眼裡愈來愈像每況愈下的美元。 鄙人深信好多人都不明不白不接受,黃明樂為何有前程盡願望的AO不做,卻偏偏去做自命百煉鋼的Freelancer? 從認同AO到肯定Freelancer,從認同集體到肯定自我,從認同建制到肯定邊緣,肯定是個重新認同的過程。 怕只怕黃小姐「執迷不悔」、明樂妹「用情太深」,成為又一個艾黛(Adele Hugo)。 傳說中,艾黛是個粗眉大眼的女子;現實裡,明樂也是。 我當然相信,結果不會一樣。 -----------游清源 <作者簡介> 黃明樂 l 在香港土生土長 l 2000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新聞及傳播,副修日本研究。同年加入貿易發展局成為貿易推廣主任 l 2001年加入政府當政務主任(AO),任職政制事務局 l 2003年考獲倫敦大學法律學士,同年被調任衛生福利及食物局 l 2005年離開政府,同年獲英國文化協會「志奮領獎學金」贊助往倫敦大學經濟及政治學院進修比較政治碩士 l 2006年出任「梁家傑特首選舉辦公室」競選經理 l 2007年開始於明報撰寫專欄,並以自由身從事文字創作、翻譯及研究工作,於中、小學及社區中心任教戲劇、辯論及時事通識課程,工餘客串配音及電影幫補零用
  • 特價 SA222cover
    印刷 : 四色 /平裝/直排 內容簡介: 細細老師,一位已經出櫃,勇敢地走進平權運動的雙性人。她一直很想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寫出來,這是一個有關一位雙性人尋找自己燦爛人生的故事,亦是一個蘊含痛苦、勵志、顛覆傳統觀念;甚至被視為把基督教翻轉的故事。 然而這本書,藏着一種深切的渴望。她渴望能讓世界正確認識雙性人,繼而接納雙性人也是人類的一員;她渴望讓大家對雙性人消除誤解,以致不再歧視和欺凌雙性人;她渴望讓雙性人重拾父母和家人的愛和支持,對每一個人來說家庭的愛和支持都很重要,雙性人也不例外;她渴望讓雙性人發現,我們也可以活得很好,活得有尊嚴,可以貢獻社會和社群;她渴望讓醫療專業看見他們的錯誤;讓政府反省他們的失職,一起去糾正和補救錯誤。 生命本來就不只有傷痛一面,每個人生都一定有快樂和成功,視乎你從什麼角度去看而已。多去尋找自己明亮可愛的一面,學着欣賞,去延續你的快樂、明亮和成功,你一定可以活得更好!
  • 特價
    Out of Stock
    SA222cover
    印刷 : 四色 /平裝/直排 內容簡介: 細細老師,一位已經出櫃,勇敢地走進平權運動的雙性人。她一直很想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寫出來,這是一個有關一位雙性人尋找自己燦爛人生的故事,亦是一個蘊含痛苦、勵志、顛覆傳統觀念;甚至被視為把基督教翻轉的故事。 然而這本書,藏着一種深切的渴望。她渴望能讓世界正確認識雙性人,繼而接納雙性人也是人類的一員;她渴望讓大家對雙性人消除誤解,以致不再歧視和欺凌雙性人;她渴望讓雙性人重拾父母和家人的愛和支持,對每一個人來說家庭的愛和支持都很重要,雙性人也不例外;她渴望讓雙性人發現,我們也可以活得很好,活得有尊嚴,可以貢獻社會和社群;她渴望讓醫療專業看見他們的錯誤;讓政府反省他們的失職,一起去糾正和補救錯誤。 生命本來就不只有傷痛一面,每個人生都一定有快樂和成功,視乎你從什麼角度去看而已。多去尋找自己明亮可愛的一面,學着欣賞,去延續你的快樂、明亮和成功,你一定可以活得更好!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11cover

    患柏金遜症以後

    $68.00 $54.40
    內容簡介: 作者葉影霞博士在香港出生,中學會考後赴澳洲悉尼繼續升學,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攻讀會計、財務及商業資訊科技。畢業後留在澳洲工作,至1987年返回香港發展,開始她的教育工作。 患上柏金遜症的事實改變了作者。在患病前作者極少、不習慣、不喜歡、亦不曉得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一切事情都以「內斂」姿態處理。患病後,她變得喜歡說話,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客觀地聆聽別人意見,並能對他們的感受產生共鳴。作者變得「開明開放」,以一個自然的心態與別人分享感受,並且接納每一個人都是獨有的個體,用不着跟別人作比較。 超越以往,寄望以後,活在當下,讓生命活得更具意義。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2.jpg

    愛港,是咁的!

    $78.00 $62.40
    你愛不愛國?愛不愛港呢? 愛不能藏於心底,羅家英於《西遊記》都話「愛就要講啦!」 商台電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主持人陳聰,每天在電台發聲,坦白徹底,論盡社會時事,揭開高管語言偽術面具,現在把聲音化成文字,告訴你,《愛港,是咁的》! 愛港七大範疇: 1 愛國愛港 2 政治語言藝術 3 政黨議員真面目 4 立法會抗爭通識 5 國民教育風波 6 三司十二雜牌軍 7 普選最後直路 作者簡介: 陳聰 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 主持節目包括──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不平平則鳴 平上去入立法會 個個禮拜環遊世界 球迷集中贏 發現新大陸 小小西九音樂版圖
  • 特價
    Out of Stock
    c-SA215-a
    內容簡介: 高耀潔二十年的恢宏舉證,高燕寧十四年的圖文佐證: 中國內地單採漿卅七年的惡果 不知是誰以科學技術之鼎鼎大名,發明了單採漿,和新一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紅血球是輸回來了,造成了「補氣」的假像,而賣掉的血漿卻是「元氣」,不僅補不回來,還為HIV的光顧偷偷開了後門。 要直面這場血禍,的確很難。這不僅需要鋼鐵般的意志,還需要一顆不容易停跳的心臟。 與其說村民關心自己的生離死別,不如說他們更在乎子女的未來,是否因為自己的死去而斷送。 本書獻給愛滋村民,和他們已經長大成人,或不再長大成人的孩子們。 作者簡介︰ 高燕寧 上海醫科大學理科碩士(衛生統計學),泰國國立瑪希隆大學文科碩士(健康社會科學),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衛生學教研室教授,愛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復旦大學開出《愛滋病健康社會科學》、《同性戀健康社會科學》和《性健康社會科學》三門研究生學分課程,致力於將性與性別理論系統注入傳統公共衛生教育,在海內外有着廣泛影響。
  • 特價 SA216_cover4
    內容簡介: 一樣的生命,不一樣的人生。愛滋病患者,也能活出生命的意義和色彩。 本書分享了13位愛滋病患者的生命故事,希望大眾對愛滋病有更多了解,關懷接納病患者。 內容節錄︰ 來自星星的病人 引言 信不信由你,健仔擁有轉世前的記憶,投胎前決定此生淡泊,不為金錢、名氣營營役役。一約既定,萬山無阻,上天收到這張訂單後隨即開始生產工序,只是命運安排有點特別,先送他血友病,再來個愛滋病,拖垮了身體,果然不能奔逐名利。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健仔依着這個生命藍圖,像星星發亮。 內文 據健仔說,他記得轉世過程,話說當時他的靈魂不知從宇宙哪個角落冒出來,快速飛行,通過一條藍色管道,瞬間來到地球之外,清楚看見整個地球的形貌。就在該處有個男人等着他,這人面向地球,以背部示人,容貌不可辨,這裡姑且稱為使者。 當下健仔停下來,使者首先發話,問道:「你去到地球之後,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健仔但願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答道:「我希望做偉人,有錢有名氣又長命。」自古偉人多早逝,更未必有錢,可能這個叫價實在兇了些,使者拒絕了。健仔覺悟到這像是個評分機制,可能他還沒資格做偉人。 開天殺價不行,只好退而求其次,健仔說:「沒有名氣不打緊,最緊要長命一點,做個平凡人,安安穩穩過一生,不用辛苦賺錢。」他着實不懂討價還價,這次落地還錢也兇了些,使者立即答允,健仔未及打話,但覺自己向下疾衝,穿過雲層來到地球,來不及看風景,眼前是個屋頂,也不知是醫院還是住所,總之俯衝下去,感覺很可怕。 穿過屋頂之後再沒畫面,漆黑一片。 健仔誓神劈願這段記憶千真萬確,或許孟婆湯失效,他出生後仍記得這麼多,又或許讀者認定他發夢,任君解讀,本文試圖探討如此一個人怎樣看待血友病以至愛滋病,無意導人迷信。故事發展至此健仔做回凡人,然而這個凡人有點不尋常,關節時常腫痛,劇烈運動划不來,到後來才知這叫血友病。 他的血液缺乏第八凝血因子,不時自發性出血,痛極難睡,媽媽背着他跑到急症室,即使注射藥物也要一週後才見效,難得他天性樂觀,上體育堂跑步奉旨高掛免戰牌,但覺休息一下也不錯,即使請假入醫院也不覺得怎樣,他說:「我多數入住伊利沙伯醫院,大約一個月入來三次,每次住一至三個星期,看見很多小朋友、嬰兒,嬰兒住在氧氣箱,又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問題,大家沒有分別,都是入醫院。」 來自星星的他對這個地球很好奇,入院登記的時候總是要求近窗那張床,他解釋:「我可以看風景,又可以看見媽媽來探我的時候在樓下走過,很辛苦的樣子。」媽媽早上送他上學,之後回家弄飯,中午送到學校給他,下午又接放學,每天往返三次,風雨不改。 健仔這個外星人沒有侵襲地球,反而被地球病毒侵襲,八十年代初開始注射第八因子補充劑,該劑品由血液提煉而成,大大改善血友病人情況,未料部份血液來源含有愛滋病病毒,因此個別劑品也受污染。香港有六十四個血友病患者因此感染愛滋病,健仔不幸成為其中之一。 以血友病患者來說他的病情算嚴重,愛滋病病毒感染則控制得當,而當時這病的藥物副作用大,等閒並不用藥,只定期驗血觀察病情,直至CD4白血球數量處於低水平或出現併發症才吃藥。饒是如此,當時未有雞尾酒療法,健仔聽說愛滋病人只能活七年,護士又不時說起某位病友過身了,他也自忖時日無多。死不可怕,只可惜地球之旅行程太短暫,所以任何療法都願試,吃過人蔘等中藥,大不了藥石無靈,外星人接走他。 一天晚上八時許,窗外突然湧現金光,直比白晝明亮,卻不刺眼,光線穿牆過壁,家中一切盡變金色。反高潮的是健仔眼不見外星人,耳不聞聲音說話,只是不知何故左手自然地向着光芒伸過去,如此這般手背多了個印,他這樣形容:「好像地圖,咖啡色若隱若現,父母都見到個印,到了二十多歲時還有少許,不過現在長大沒有了。」 他曾認真地查看其他小朋友可有手印,跟他遭遇相同,「我還以為好大件事,大廈附近的居民也看見這個情況,翌日報紙一定刊登這宗新聞,結果報紙、電視都沒有。」如果事件屬實,有理由相信外星人這場大龍鳳為他度身訂造,至於金光是何物,手印有何用,仍是個謎,「可能外星人想看看我怎樣面對這個病,放棄自己抑或繼續努力生存。」 大抵他合格了,才沒有被接走,可是奮鬥過程絕不輕鬆,經常因病中斷學業,勉強讀畢小六便輟學,雖曾報讀夜校中一,無奈抱恙缺席大考,學歷永遠停留在小學畢業。爸媽愛子如命,劃了一道結界將健仔放了進去,不愁衣食住,唯獨缺行。爸爸既擔心他行動不便在外受傷,又不想別人知道他身染愛滋病病毒,於是限制行動自由,一起出外倒還可以,但要戴上護膝,而且藏在褲管內不為人知;單槍匹馬上街則萬萬不可,為防逃脫甚至反鎖大門。 健仔憶述:「我不怪父母,但經常懇求媽媽讓我出外。父母叫我不要告訴別人我有愛滋病病毒,其實如果不說,單從外表看不出。」自此變成宅男,沉迷遊戲機世界,爸爸盡量滿足其物質生活,不加阻撓。 健仔多麼想探索花花世界,無奈因身體所限被迫做宅男,他的弟弟明明身無頑疾,卻自願足不出戶,打從骨子裡是個宅男,哥兒倆性子南轅北轍。一次嬸嬸、堂弟來訪,健仔見嬸嬸與媽媽談天,此刻不走更待何時,帶着弟弟、堂弟逃出住所,害得大人四出尋找。一次他帶頭繞着水池邊遊走為樂,堂弟失足掉進水裡,做領隊的捱了一頓大罵。 十八歲轉到伊利沙伯醫院專科診所接受治療,內科專科護士鍾姑娘向他父母說,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只要依指示服藥可以活得很長,來日父母撒手,健仔不懂照顧自己,人際網絡又小,後果堪憂。鍾姑娘介紹他去愛滋病基金會做義工,又為他定立目標,每日出外走路半小時。結界打破之後,媽媽買菜他請纓相伴;他有事外出,輪到媽媽相伴。 伊利沙伯醫院職業治療部創立「生命重整課程」, 2011年健仔開始參與,身邊不乏同病相連的人,一樣從血友病演變到有愛滋病。他們與其他愛滋病病人不同,從小知道身患此症,幾乎用一生功夫來接受,可是缺乏相關知識,多數躲在家中,與社會脫節,生活圈子狹窄,不願走出安全網。 小組一共十堂,每堂要交功課,健仔久未上學讀書交功課,未曾想到功課是締造自身小小的突破。第一堂媽媽陪他上課,第二堂衝出教室,與父母出外吃飯,對這家人來說甚是罕有,但也稱不上什麼突破。第三堂健仔拋下一句:「媽媽,我要做功課!」一個人從九龍乘船到港島區,這個突破卻又大了些,不過媽媽知道這是導師安排,很是放心。自此媽媽不再陪讀,但餘下的突破也少不了她,原來健仔早年考了車牌,只是極少駕駛,這時驅車載父母去西貢放風箏。好小子在課程後脫胎換骨,以前外出,媽媽誓相隨,如今只問一句:「什麼時候回家?」 一次健仔忽然問鍾姑娘:「你相信有外星人嗎?」那次轉世他向外星人使者許下承諾,雖然不曾後悔,但如果生命有take two,他會如何選擇?他說:「上次說少了,我想健康一點!」其實為了處理自發性出血問題,鍾姑娘向血液科醫生建議,讓健仔預防性注射藥物,而非等到關節出血腫脹才治療,終於2012年起定期打針,每星期三次,每次八針,出血次數大減,加上職業治療、物理治療鍛練肌肉,臨近中年終於能夠照顧自己。 事業方面也看見光,開始擔任義務工作,「現在做義工滿足感很大,因為以前好像從沒做過什麼,現在好像做到很多,雖然沒有工資,但好像有些職位。」 努力工作,彌補被偷走的那幾十年,問他還有什麼憂慮,他的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我的世界很簡單,最大苦惱是停電,不能用電腦,什麼都做不到。」以前什麼都不做才是人生,現在什麼都做不到卻是人生痛苦之首,其實他潛能無限,網上自學拍攝技巧,最愛捕捉家人吃飯歡笑一刻;講究在日光下拍攝,說不定有意彌補之前足不出戶日月無光。健仔說:「我現在生活很滿足,沒打算找一份正職,每天上班我支持不到,可能關節痛又要請假。現在工作悠閒,有滿足感又可以在家工作。我有傷殘津貼、車船津貼,來醫院做義工,巴士兩元車資付得起。」不賺辛苦錢,生命藍圖兌現了。 家中有點積蓄,省吃省用一生應該不愁衣食,主要開銷買遊戲機。往後還有什麼目標?「我想做回正常人,有工作、結婚、生孩子、組織家庭,很多人經常勸我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我順其了很多年, 很多病友結了婚,我還是老樣子。」 可惜爸爸等不着,幾年前離世,臨終叮囑他照顧媽媽,健仔答應了。一約既定,萬山無阻,「我答應爸爸的事我做得到,我會加油,我要盡力做。」每一、兩年帶媽媽出外旅遊,最愛日本,甚至說得出關西機場比成田、羽田機場方便輪椅出入,故此他愛去大阪多過東京,「希望媽媽長命百歲,希望爸爸不要擔心我,不要擔心這個家,你自己玩得開心點!」 健仔對生死有獨特見解,認為所謂天堂是個星球,「爸爸應該去了上面(天堂),而不是落去下面(地獄)。我覺得人死後靈魂去到那個星球,重新排期再去其他星球做生物,但是那個星球的事我完全沒有記憶。」 最後筆者問他有什麼話要跟病友說,他答:「希望大家努力生存下去,明天總有希望,明天可能有根治我們這個病的藥,可以做回一個普通人,我真的覺得有這麼一日。」外星人的說話,大家要聽。說到這樣他才糾正筆者,他覺得自己不是外星人,只是被外星人接觸過。也說得是,今世他是地球人,至今仍是,還是要活下去,更要活得精彩。 作者簡介: 伊利沙伯醫院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7.jpg
    義無反顧 走上街頭 以卵擊石 抗爭到底 社運.情真 遊走在教會、社關和社運的學生自白 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 社會小說 「屈指一算,關心社會和參與社運已有一年之久。一年的時間,很多人覺得平平無奇,我卻經歷了很大的轉變。從與一般中學生無異般「食飯打機瞓覺讀書」,到在facebook上討論社會時事政治,更走上街頭參與社會運動,當中不少人不太了解我的動機和原因。 我將會在《我不是英雄──黃之鋒政論集》書內與各位分享一下我的經歷、理念和異象。」 ──黃之鋒 作者簡介 黃之鋒,16歲,中五學生。基督徒,學民思潮召集人,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特約嘉賓,AM730專欄作者。
  • 特價 C-SA219_a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由十八位本地專業界、教育界、媒體界人士親自定義。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沒有人可以否定他們對香港本土的認同與貢獻。每一位都有自己本土故事,他們從自身說起,細訴當年成長經歷、生活點滴,往昔的起跌和轉折,是社會與他們之間的互相見證。 大半個世紀以來,香港從一個窮困的城市,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大都會,背後都是那些默默耕耘的民眾,在中華文化底蘊下,點燃香港不滅的理想火炬。有一股文化力量叫「民間中華」,貫穿每個人物的故事,每一個生活的環節。也許是一首唐詩,也許是一襲旗袍,也許就是儒家「忠孝信義」的生活方式,都展現民間中華的風采。 民間中華並不是狹窄的民族主義,恰恰相反,它是開放與包容的精神;本土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對這塊土地的責任,從香港出發,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有所承擔,要找出中國發展的最新路徑。 真正的「本土」究竟指什麼?「本土」一詞何時淪為激進人士的政治工具?「本土」話語權又為何始終為港獨分子所利用?這些都將是此書所講述的聚焦點。絕大部分土生港人不會抗拒自己是本土,但他們獨霸本土而自成一派,將本土跟所有從北面外來的人割裂。此書的宗旨,一是要為本土正名,維護本土跟胸懷祖國並不矛盾;二是要為爭奪本土的話語權,正如書名所說,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十八位作者,驕傲地展示他們寬廣的視野,為香港的開放與國際化作出承擔,讓民間中華的理想火炬,照亮香港政治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