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91_cover1

    媒體的無形之手

    $88.00 $70.40
    內容簡介: 此書的名字為媒體的無形之手,無形之手,卻生活在有形之中。在媒體氾濫的巨輪下,人們對媒體的依賴,某程度上,增加了媒體的權力。媒體的影響與觀眾是一種互動的關係,你再多依賴媒體,是相對容易被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好或壊,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理解媒體的性質,了解媒體如何幫助我們。 書中有香港、中國內地及國際的案例,很多基於學術期刊對世界各地的例子的解讀。作者將媒體研究領域的知識用簡明的方式說出來,希望有利於後來者的研究。   內容節錄: 柴靜「霧霾」的《穹頂之下》引發的買氧氣熱潮 霧霾是一個可怕的詞語,近日有位年輕人在朋友圈發了一個訊息,她是一位在北京讀書的學生,已在北京住了三年的她,寫下:我們要趕着在北京還沒有發出空氣警告,就要趕緊出去跑跑,呼吸一下氧氣。 柴靜不僅把污染的故事說了出來,她還以自身的角度把她相信是事實的事實寫了出來。有人說柴靜這人絕不簡單,因為她拿到了「第一手」的資訊,把污染的真相帶給了觀眾。她是生於中國山西臨汾,是一位中國女記者,走在新聞前線及做調查新聞而聞名。 她獨特的新聞作風讓她的發言瞬間變成了一個討論的熱潮。她自費做調查新聞,只因她稱她的女兒還沒出生,就得了一個腫瘤,幸好是良性的,所以存活下來,但就是這個原因,她終於下定決心,一定要調查這件事。 名人代言(celebrity endorsement),名人代言是「無價」的,他們的每一字一句,表面上是不需要無價的,但他們隱含的東西卻是「天價」。她一句「顆粒物被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只因大家都相信她的「專業」。她自身是記者以及她女兒的遭遇。但我們有否想過如不是由柴靜來講這個新聞故事的,效果可以是完全不同,如是一位平民百姓說這事,會同樣得到這樣的迴響嗎?那什麼是celebrity endorsement呢?學者B. Z. Erdogan在他們的研究指出即是使用名人作為市場推廣及溝通的技巧而支持;另外,學者D. H. Silvera以及B.Austad亦提出什麼因素能讓廣告的效益增加,當中包括:一、受眾對代言人的觀感跟他們對產品的感覺是有直接的關係;二、代言人是要表現得真的喜歡產品才令觀眾相信產品或該服務。 根據以上學者所提供的定義,名人代言旨在為產品「加分」,希望受眾更相信產品,增加客源。但,近來筆者在網絡上看到另一例子,金星是一位著名的中國舞蹈家,她為一個舞蹈比賽當評判,有一位參賽者是經驗豐富的舞者,她出色精湛的舞藝讓人為之驚嘆,普通的觀眾看不出一點瑕疵,而眾多評判亦對舞者的表現表示欣賞。這時的金星並沒有一面倒的稱讚舞者的表演,要求舞者在其中一個節拍位再起跳,果然,細心留意下,舞者在掌握節拍是有錯漏,確有進步的空間。在這個例子中,所有的評判都是舞者,但唯獨金星可以說是達到專業的水平,其他人在為舞者的表現評核是只能給予「很虛」的評語。 現在的廣告商的「名人代言」策略大多以明星的知名度為重心,而最「危險」的是「代的言」是真的只為代言而代言,但卻沒有為自己的「言」負上責任,變相成了「順口開河」。     作者簡介: 陳頴琳 陳頴琳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文化研究碩士的學位,曾於香港多間中英文新聞機構及網上平台擔任記者、編輯及網上節目主持人,曾於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任教,現為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她的主要研究興趣集中於網上及傳統媒體創意。近年著作包括:《別讓將來的你說原本我可以》以及《界線與戒線:傳媒工作者眼中的新聞創意》,其中《別讓將來的你說原本我可以》更獲金閱獎提名。   張時健 張時健現職為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助理教授。曾於台灣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並積極參與台灣媒體改革運動,在相關NGO如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任職,協助台灣公共廣電集團工會、台灣記者協會等媒體工作者組織發起活動。張時健於台灣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取得學士學位後,陸續於該校傳播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研究及教學領域主要為傳媒及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傳播、傳播政治經濟學及批判理論。近年研究主題為香港及華語電影業的轉型。
  • 特價 SA251_cover_full
    內容簡介: 香港面臨又一個關鍵時刻。 對的,打個比喻,香港是患上了重病,該如何救治呢? 本書的基礎,是網上平台「冼師傅講場」,面對大是大非,其特色是說理、果斷、要言不煩。不經殫精竭慮,無法臻此。 案例,分析,類比,點晴,這些通過文字與編排,讀者可反覆琢磨與玩味,了解其精粹,豁然開朗,甚至拍案叫絕。 出而為書,不枉冼師傅好大的一番心血。 出而為書,經過整理與深化,捧之在手,那種份量,當中的珠璣,可一再拈之撫之,心領神會。   內容節錄: 香港病在那裏? 香港曾經是一個非常輝煌和繁榮的國際金融中心和旅遊中心,但是自1997年回歸後為什麼會逐漸衰落?究竟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實施是否有問題?《基本法》有否修改需要?當中有否任何缺陷或漏洞讓反對派或有惡意的政黨加以利用以偏離《基本法》的原有職能?在考慮修訂《基本法》之前我們應該先進行詳細的分析去找出所有隱藏的風險和問題的根,以便找出徹底治本的解決方法令香港可以重拾昔日光輝。 回顧了過去2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社會爭拗和動亂問題後,不難發現所有問題主要來自以下因素:
    1. 缺乏國民身分的認同,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以及持有外國護照的人。當中由殖民地時代服務政府過渡至回歸的公務員,對中國人身分的接受性有相當保留,甚至有反特區政府思維的年青公務員亦為數不少。
    2. 教育工作完全失敗,包括未能有效對小學,中學及大學生灌輸正確愛國思想及國民身分認同。在教師培訓方面未能正確培訓教師應有的教師專業守則及政治中立。多年教育局失職,亦是令外國勢力輕易全面滲透的主要原因。
    3. 司法制度不健全,對大律師、律師和檢控官等司法人員缺乏適當的監管及定期重新培訓以至令有關專業水平出現明顯的參差及政治偏頗,而嚴重影嚮司法公正性,損害香港司法的公平形象。
    4. 政府文宣工作水平未能達到合理水平,政府新聞處的低水平,香港電台扭曲的角色及節目長期存在爭拗,嚴重打擊特區政府的威信。
    5. 司局級官員的能力及表現屢受批評,嚴重的「裸官」情況所帶出的忠誠度問題引起大眾的高度關注;多次的公共政策錯誤;
    6. 嚴重扭曲了的立法會形象及長期不必要的爭拗,不單影響立法會正常運作及影響政府施政,更重要是帶給新一代極為負面影響。
    7. 三權分立和行政主導的誤解。
    8. 外勢力的滲入及反中國邪教的擴張之下培養出一股龐大新一代反政府勢力。
    上述所有因素都不應該獨立討論,因為它們都是相互關聯的,並且其中一些因素可能會受到外部勢力的操縱。例如,外部力量可以通過教育渠道向年輕一代灌輸反共思想,從而建立一支強大的反政府力量。當這些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可能會成為法律從業人員、教師、公務員、社工等不同專業人員,在社會舉足輕重。因此,在本書中,當我談論特定主題時皆參考其他章節以便向讀者呈現更清晰的畫面。儘管本書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較為專業的技術術語尤其是與司法和執法人員有關的部分,但我嘗試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讀者易於理解並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和有關案例以豐富內容的和增加趣味性,以免使讀者感到枯燥乏味。 其實,香港政府制定了許多錯誤政策引至民怨,不單只是反政府心態產生的主要原因,亦給予反中勢力一個極佳的滲透缺口。但是由於篇幅關係我只能先集中討論政制及較急切問題,民生、房屋及經濟問題留待有機會再討論。   作者簡介: 冼國林 出身於香港西營盤一個小販家庭,因家境及初期學業成績差,做過小販、貨倉助理、送貨工人,計程車司機、銀行文員、輔助警察等不同工作,亦參加過香港政府志願團體民眾安全服務隊(簡稱民安隊)服務社會。後來經苦讀,考到不同專業試,開拓了自己的事業,先後做過銀行管理層、上市公司主席、電影監製、導演、編劇及動作導演。參與的電影包括《葉問1》、《葉問2》、《葉問前傳》、《葉問——終極一戰》、《競雄女俠——秋謹》、《我們的6E班》等,上述電影先後獲得多個獎項或提名。 由於是功夫世家,自小習武,先後學過華林螳螂、太極、散打、大聖劈掛、洪拳及詠春。現為香港武術聯會副會長,世界洪拳總會主席及世界詠春聯會主席,致力推廣中國武術。 踏足社會後,認識到知識的重要,以半工讀方式先後考獲英國特許銀行學會會士、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財務及會計文憑、美國奧克拉荷馬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法律研究文憑及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法律學位。 2018年8月受細菌感染令身患殘疾,大難不死,雖年逾60,仍望在有生之年回饋社會,有一分力,發一分光。
  • 特價 Dawn Cover Pix
    內容簡介: 在「佔中」案塵埃落定之時,反修例風波攪動起香江水,示威者從「和理非」走向「黑衣暴力」,幾個月的時間,香港變得滿目瘡痍。 夜再長,也終會迎來黎明前的曙光。香港國安法的出現,成為香港政治局面變革的關鍵,這也只是第一步。 本書收錄過往一年《亞洲週刊》「香港評論」專欄和零傳媒「獨家」微信公眾平台、十五位來自香港各界作者的六十餘篇時評,分析香港社會的深層問題,為大刀闊斧變革提供廣泛的視角和建議。   內容節錄: 「假新聞」為謠言推波助瀾       江迅 當下「假新聞」氾濫,不乏刻意竄改、捏造、誤導,旨在吸引公眾目光的假消息,謠言多是一些不屬於任何傳媒的社交網絡平台發布的所謂「消息」,加上許多網友轉發,結果大量不實消息大幅快捷散播,破壞力驚人,假消息漫天飛舞,讓社會矛盾已相當嚴重的香港加速分裂。香港出現謠言時,按例應由政府主要權威部門或人士及時發聲,同時 靠各種媒體及時追蹤澄清事實。 2019 年 7 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根據徵求意見稿,對納入失信黑名單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 將實施限制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網上行為限制、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香港是否能跟上立法立規的步子? 我曾經就是謠言受害者。10 年前,沈某女人一再散播謠言,誣說我是「被派來打進香港傳媒的上海市政府重要官員」,是「中共特工五處處長」,我跟沈女強調,全是謠言。她在某個勢力操縱下,堅持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我忍無可忍,自信記者幾十年就是要圖清白,於是去法院告她,官司兩年,我最終勝訴,判令她在報紙上公開道歉,並賠償 85 萬港元,這是香港法院的判決。這件案件也成了香港法院一個特殊「案例」。   作者簡介:   陳莊勤: 資深律師,曾為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學時期參與第一次保釣運動,在大學年代為香港大學學生會核心活躍分子。過去三十多年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劉瀾昌: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 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政論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 絕密文件》等。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信報》編輯、《明報》採訪主任、《東週刊》及《壹週刊》副總編輯、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 Phone》客席主持人。現為《頭條日報》及《明報》專欄作者,撰寫專欄《幸福摩天輪》及《女人心》。   江迅: 《亞洲週刊》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獲二十多項中國及港、滬、京等地文學獎和新聞獎。在上海、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家批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朝鮮是個謎》、《倪匡傳:哈哈哈哈》等二十多部作品。   屈穎妍: 作家、時評人。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現為香港電台教育節目主持及《頭條日報》、《大公報》、《經濟通》、《港人講地》、《HKGPao》等報刊及網站專欄作家。   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及獨立監察警方投訴委員會委員。牙科醫生,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二零零四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身兼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主席、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委員會等公職,曾參與帶領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工作, 並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週刊發聲。   何漢權: 現職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教育評議會主席、風采中學校董、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及同心教育基金會長。常就學生成長、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學專業及國史教育等課題在各大報章撰文,以及被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擔任講者。現亦為信報、星島日報、亞洲週刊等媒體之專欄作者。公職有團結香港基金創會顧問、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電台節目顧問、第一屆至第四屆選舉委員會委員(教育界)等,散文著作有《有教無懼》、《驕陽引路》、《是一場春風化雨》、《教育茶餐廳》及《全在教育》,學術著作有《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研究》《危機與出路: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前後中學中國歷史(國史)科》及《回歸二十年 ─ 香港青年政策何去何從》等書。   阮紀宏: 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香港 《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媒體撰寫時事評論。   楊志剛: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用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發展和公共事務處長、香港貿發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   雷鼎鳴: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一九九一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并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助香港算算賬》等十三本作品。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二零零六、二零零八及二零一二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二零一零年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二零一一年獲 SOPA 最佳評論獎。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 New School Social Research 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曾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保釣·風雲·急》、《香港民主不能失去中國》、《誰讓「港獨」的子彈飛?》、《民間中華爆發力》、《ABC 改變中美未來》及《任正非對決特朗普》等。   馮煒光: 資深公關顧問,現為溍豐(Kredito)公共關係行政總裁。曾於二零一三年十二月至二零一七年六月三十日出任梁振英政府的新聞統籌專員。出任政府公職前,曾為香港民主黨創黨司庫,並出任該黨中央常務委員多年。先後獲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為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博士研究生。曾任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會長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

  • 特價 SA249_cover

    香港顏色密碼

    $88.00 $70.40
    內容簡介: 香港本來是一個彩虹城市——五色繽紛、七彩斑斕,展現多元化的特色。冷戰時代,全球被劃分為東西方兩大陣營,各自不相往來。但香港在輿論上還是維持多元化的性格,甚至成為台海兩岸民間的橋樑。報攤上左派與右派的報刊並存,也有第三勢力,或是探討不同的思潮,有時候還打起了筆戰,但都是各說各話,和平共存。 但這樣多元化的特色,最近這幾年都被打破,有些人要將政治上的價值分為黃色與藍色。這樣的顏色之亂,撕裂了香港社會。香港人需要的生活,其實就是衝破顏色之亂,回歸常態與多元化的思潮激蕩。 香港的顏色,永遠是色彩璀璨,而不是單一的色調,更不容許借顏色之名,行違反文明之實。香港必須衝破顏色之亂,回到一個自由與多元化的社會,為中華民族的未來,作出智慧的貢獻。   內容節錄:   完整實施《基本法》香港才有未來       曹景行 1997年7月1日回歸第一天,香港的早晨比往日更加寧靜。一個重大歷史關頭就這樣平平順順跨過去了,比各方預想中都平順得多。就連凌晨時分聚集在中環不散的人群,更多像是一場充滿興奮、見證新時代到來的嘉年華,我一邊用相機記錄着現場,一邊也融入其中。 中午前,我來到灣仔演藝學院頂層平台,前一晚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視台都在這裏直播回歸時刻的到來。意外的是,美國CBS(哥倫比亞)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拆棚收攤。問他們不打算繼續報道香港回歸活動了?回答是:「我們結束了,什麼都沒有發生,Nothing happened!」他們的大牌新聞主播丹·拉瑟一早已經離開香港,可能去了馬尼拉。 我能理解nothing happened的意思,也能體會丹·拉瑟因失望而匆匆離去。不只他們,數千記者從世界各國趕來香港,好多就是來看回歸時刻可能發生的大事,比如他們猜想會有街頭抗爭和暴力衝突,會有火有血甚至會出人命。結果除了回歸之夜的傾盆大雨,一切都按部就班穩穩妥妥。街頭不同的集會打着各自的旗幟,喊出不同立場的口號,但沒有人吵架,更沒有人動手。 香港並沒有出現西方世界某些人想像中的沉淪,於是他們失望了,甚至感到有點丟臉。因為他們此前已經發出過各種各樣凶險的預言,現在很難自圓其說了。如美國《財富》(Fortune)雜誌在九七前兩年就做了封面報道《香港之死》,聳人聽聞而近於詛咒。一位中文很不錯的日本女士,當年也算是媒體人,回歸前夜在台灣報紙上對香港人的「順從」用語刻薄:「我們本來是來看強姦的,沒想見到的是和姦。」 香港回歸過程之平順,甚至讓北京方面和在港中方人士有點意外,許多擔心會發生的壞事並沒有發生。多年後,京港朋友中不止一位告訴我,九七回歸前中方為權力交接時的各種可能和不測做好充分準備,而且遠不止一套對策預案,都有相應的人員和資源配備,不斷收集相關資訊做沙盤推演,只是後來都沒有用上。 我們也討論過為什麼九七回歸最後會如此平順。我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體進程,尤其是鄧小平「九二南巡」後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為正處在轉型瓶頸中的香港經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為港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和賺錢機會。香港財經領域在九七之前已開始同內地接軌,內地各方面的變化也讓越來越多人相信香港的資本主義體制和生活方式會在九七之後延續不變。 更加重要的是,1990年全國人大通過的香港《基本法》以及九七回歸前產生的第一屆特區首長董建華和他的政府班子,應該得到了多數香港人的認可和接受,儘管是不同程度,儘管夾雜着各種心態,儘管許多人還只是將信將疑或無可奈何。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則,確實得到了體現和實施。就連香港人對解放軍入駐的恐懼和擔心,也很快就化解得差不多了,以至在回歸後那幾年的多次民調中,香港人對駐軍好感度、滿意度一直居於高位。   作者簡介: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 阮紀宏  時事評論員 盧業樑  高柏集團主席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原創黨成員 曹景行  資深媒體人 劉瀾昌  時事評論員 吳志隆  「就是敢言」副主席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 江迅    《亞洲週刊》副總編輯 施嘉敏  香港資深媒體人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 屈穎妍  作家、時評人 河言    香港教育工作者 何漢權  香港教育評議會主席 何亮亮  香港資深媒體人 黃芷淵  鳳凰衛視高級記者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原經濟學系系主任 楊志剛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 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 馬恩國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執委會主席 唐研    香港中學老師 馮煒光  資深公關顧問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92_cover_op
    內容簡介: Little Elephant is lost in the wood. Let’s go on the journey of hunting for mammy with Little Elephant. This colourfully illustrated book, coupled with rhyming text, will give parents and children an enjoyable reading time. There is even a game s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for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explore. The additional colouring page can also allow children to showcase their creativity. 小象迷路了,讓我們與小象一起尋找象媽媽! 這本圖書插圖精美和內容押韻,讓父母與孩子一同享受閱讀的樂趣。書末還有一個遊戲環節供家長和子女共同探索,附加的着色頁更可讓孩子發揮創意。   作者簡介: Yonnie Chun 在學習英國文學的過程中,Yonnie被詩詞和韻文的世界吸引。憑藉對寫作的熱忱,她希望使用押韻手法增添講故事的趣味,幫助孩子投入故事內容,使他們更加喜歡閱讀。
  • 特價 U106_cover_full
    內容簡介: 「我有足夠的能力登上這座山嗎?」面對香港各種壯麗的自然環境,這或許是行山者在出發前的共同疑問。 要是整天躲在辦公室內的女生——「香港山女」也能登頂的行山路線,是不是就沒那麼難行了? 本書收錄了100條精選的行山路線,遍佈全港各區,分為最容易的一星路線到最困難的四星路線,希望讓熱愛大自然的行山入門者由淺入深地一探香港隱密之境。作者更會按路線提供路途中可能會遇見的動植物,讓行山者除了探索美景外亦能深度認識香港的生態多樣化。 即使是行山新手,亦可以一起往山野出發!   內容節錄: 鶴咀——訪香港最老燈塔 位於港島南石澳郊野公園的鶴咀,是本港唯一的海岸保護區。它擁有一個歐陸風情的英文名Cape D'Aguilar,是取名自當年香港第一任副總督和駐港英軍總司令Sir George Charles D'Aguilar。整條路綫坡幅不大,大部分是水泥路,路況良好。如果想走到蟹洞上面,則建議穿防滑鞋。 歐陸風燈塔 過百年歷史 下車後,經過芽菜坑村,沿着鶴咀村直行,繞過電台禁區再前行大概十五分鐘就會來到分岔口,按着指示牌左轉上山就會抵達燈塔。這個158號燈塔名為德己立角燈塔,建於1875年,2005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想遠眺燈塔的話可以繞到後方的鶴咀海底電纜站外,但注意該處路徑較隱密,而且接近崖壁,前往的話要多加小心。 隱秘雷音洞 海浪的擴音器 探燈塔後原路折返回分岔路口,下轉前往雷音洞。雷音洞入口位於「鶴咀海岸保護區」牌坊對面,隱藏於叢木之中,建議穿長褲,以免被植物割傷。海浪打進洞內時會形成沙沙巨響,雷音洞因而得名。四周無人的話,還可以試試在洞裏大喊一聲,感受一下洞內迴音的威力! 長鬚鯨骨的誤會 探巨型蟹洞 沿路續走就會來到最著名的蟹洞,沿途一定會經過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以及一條於1955年於維港擱淺的長鬚鯨骨架標本。不少人以為牠是曾經在海洋公園表演的殺人鯨「海威」,但其實海威骨架較小,而且離世時已經火化了。 蟹洞之名有多個說法,有指登上洞頂向洞裡看像個蟹鉗;也有說法是從洞穴背面水平看去,外形就像一隻蟹。穿行山鞋的話,可以嘗試登上蟹洞頂,登頂後可360度環顧一望無際的海岸,壯闊無比。 路綫:鶴咀道 > 鶴咀高頻發射站 > 鶴咀燈塔 > 雷音洞 > 蟹洞 > 鶴咀道 長度:約9.4公里 時間:約3小時 難度:★★☆☆ 來往交通:於筲箕灣乘新巴9號至鶴咀站($7.2) 裝備:防滑鞋、充足糧水   作者簡介: 香港山女 港女OL,行蹤神秘,行山6年,長期無面見人。2016-19年於《晴報》撰寫行山路綫專欄,以文字及相片分享石屎森林以外的美景,盼大家行山免於中伏。愛藍天白雲、愛大自然,近年致力宣揚愛惜郊野及環保訊息。 FB/IG: mountaingirlhk
  • 特價 PC106_cover1

    P牌婆婆vs新手媽媽

    $88.00 $70.40
    內容簡介: 每個新手媽媽都會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照顧小孩,想不到早有照顧小孩經驗的婆婆,也需重新學習怎樣湊孫。 一個P牌婆婆,一個新手媽媽,在教養小孩上,究竟會遇上什麼事情呢?   內容節錄: 我是新手  P牌婆婆 羅乃萱 孩子,幾個月前聽到你問我要不要聽好消息。沒想到我一口咬定說:「你懷孕了!」讓你萬分驚喜,是嗎? 其實早在你把好消息告知的一個星期前,我已夢見「外孫」了。你老爸當時的反應是:「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怎說都好,聽到你有baby的喜訊,我比誰都興奮! 怎說!就是我的baby有baby了。 孩子,請別怪我還喊你baby,因為在媽媽的心目中,你永遠是我的baby。我仍難以忘懷,當怎樣將初生的你擁抱入懷的欣喜,還有見到你第一次展現笑顏的興奮。 時光飛逝,很快你就要當母親了。而我,又要從頭開始,成為「P牌婆婆」。 不瞞你說,這陣子腦海中會不斷浮現你剛出生的情景。甚至經過嬰兒服裝店、雜貨店等,我都會拉着你爸駐足良久。雖然你老爸總是在說:「孩子大了,要購置哪些用品,他們自有分數。」 是的,我明白。但又如何? 原來一天為人父母,心中就會想自己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張羅些什麼?預備點什麼?那天你見到家中共有數本從懷孕到坐月子的烹飪書,還有那幾套孕婦裙,可想而知我是多麼開心雀躍。 這陣子,我還四出請教那些已為人婆婆的老友記,問人家薑醋怎弄?傭人怎請?還有該怎樣平衡探乖孫與工作?哈哈! 但我知道,無論怎樣準備與努力,你媽我仍是個P牌婆婆,仍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改善的地方,甚至要懂「收手」的界線。 有人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是我當媽媽之後深深體會的。如今我也盼望能把這份關愛傳遞下去,並懂得在當中如何拿捏與收放的智慧。   新手媽媽 何凝 每逢新年或親友聚會,結了婚幾年的我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你什麼時候生小孩?」或是「你爸爸媽媽應該想當外公外婆很久了。」我的答案從之前的「我們剛結婚,想好好享受二人世界。」到今年的「我們在計劃了,大家有什麼當父母的建議嗎?」媽媽,相信你也知道我倆在計劃了。 數個月前,驗孕的日子到了。即使有了心理準備,我的心情還是很緊張。若驗孕結果顯示沒懷孕,擔心我倆會失望,畢竟身邊有不少朋友努力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喜訊﹔若是懷孕了,我的生活中就會立刻多了很多問號,如居住、醫療、金錢等。我仍記得看着驗孕棒,不敢相信眼前的兩條線。那天晚上,我立刻致電你們,說有好消息要告訴你倆,原以為會嚇你們一跳,沒想到你第一句會說:「你懷孕了!」 原來是你夢見孩子了!你還繪形繪聲的形容夢中的「孫兒」是怎樣的,你跟他玩的情况。從那天起,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每到你們家,我們就會嚐到新菜式,因你在書店買了幾本給孕婦的烹飪書,煮了不少孕婦該吃的菜色讓我補充營養。飯後你還會拿出大袋小袋的,都是在街上看到給孕婦或嬰兒的衣物,減輕我倆到處張羅物資的負擔。 在八月時,我跟老公還去了人生第一次的BB展,場會裏擠滿了正在懷孕或已有小孩的家長,所有在場人士都是有經驗的買家,對會場的店舖非常熟悉。看着不同品牌的嬰兒用品,我不禁眼花繚亂,真不知從何開始。在那短短的數小時的逛看過程中,我竟然加入了幾個「媽媽會」,還收到了不少贈品。這些全都是我沒想過自己會做的事情,感覺自己像加入了「阿媽」行列。 雖然我從小跟着你到處演講,在和你們的相處溝通,也吸收了不少親子知識,可是真正要當孩子的媽媽,我還有好多事情要繼續學習。就讓我這新手媽媽,向你多多學習親子的技巧吧!   作者簡介: 羅乃萱女士 BBS, MH, JP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資深親子及家庭教育工作者。近年致力關心社會及服務香港的家庭,常獲邀請主領有關家庭和諧、親子教養和兩性相處的講座。羅女士很榮幸於2005年獲頒授香港特區榮譽勳章、2008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及2018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現為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成員、公共圖書館諮詢委員會副主席、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委員、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香港教育大學校長諮詢小組顧問及香港教育城董事會成員等。 近期著作有 《捨不得……》、《一字‧心澄》、《好一個我》、《真朋十句》等。   何凝 畢業後於工程顧問公司工作,及後曾轉任培訓及積極於不同講座擔任講員。最近成為新手媽媽,並參與繪本創作及撰寫網上專欄。現任家庭發展基金行政主任。 著作有《捨不得你飛》,《我要做乖乖》,《甚麼?它們有話說」》。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89_cover_op

    跳躍‧生活

    $78.00 $62.40
    內容簡介: 生活在不同時空會遇到許多人和事, 其中總有令人心動的時刻,就像天空的雲,千變萬化的白雲纏繞着藍天,只要抬頭望一望,就會偶遇「魚鱗雲」、「人頭像」或萬里無雲的藍天。 生活所奏出的音符是跳動的,有高音也有低調,有時是獨鳴也會有協奏。當中有激昂的歌聲,也有令人神往的襌聲,聲音帶出一段段聯想。 生活的故事是充滿色彩,色彩有冷有暖,每個人的家庭教養和學習生涯,所經歷的小故事,在成長路上帶來經驗和核心價值,過去和未來的路都在自己腳下,開心努力走路, 一步又一步,全是恩典,滿有期盼。   內容節錄︰ 第一章            還記得我嗎? 灰。白。黑 朋友大病康復後頭髮丢了許多,剩下稀薄灰髮,雖然已採用自然染髮材料來染髮,但仍然有許多頭髮掉落和長出白髮,因此朋友決定接受自己白髮的外表,不染頭髮。 朋友要照顧有認知障礙的90多歲母親,長者有一把秀麗的長髮,大部份是黑亮的,只有間疏的白髮。她見到白髮女兒總說幾時來了一個白髮婆婆,因母親不停這樣說,朋友察覺母親可能不認得自己,於是再把頭髮染黑。朋友說母親見到染黑髮的女兒,就問為何你這麼久不回家! 我是誰? 記得我與90多歲有認知障礙的爸爸和媽媽相處時,我常用手機拍下他們的照片,然後把照片放大給他們看,媽媽總說自己的外表很醜,又說爸爸老了許多。如果拿他們年青時候的照片對比,男的俊朗,女的貌美,真的難以想像老掉牙時是什麼樣子,也許不想接受自己所愛的人老化的外表。 我怕爸媽忘記了我是誰,所以間中就拿三人的照片問他們照片中的人物名字,媽媽總答得出正確名字,有時會笑說如果連自己的名字都記不起就慘了!爸爸會答第一人是媽媽,第二個會指指自己,然後剩下的一個是我,我會追問爸媽和我的名字,希望這些記憶能長留在他們的腦海。 我一直沒有需要染髮,到退休前才發覺有少許白色的頭髮鑽出來,我也沒有理會,總之認為外表沒變化,爸爸媽媽一定會認得我。 退休後 在同事聚會裏,時常見到容光煥發的退休同事,尤其是女同事,大家都覺得同事退休後就會凍齡,而女同事就會減齡。 我退休後,自以為會有無限活力地生活,直到有一次在地鐵車箱內,有人站起來讓座,我左看右看,唉,沒有其他符合讓座條件的人啊!頓時吃一驚,真的是讓座給我!心想我大致上沒有易容,沒有什麼白頭髮,沒有傷殘,也沒有大肚,為何要讓座給我呢?我雖然不承認自己是長者,但相信讓座的人一定是看出我有需要而讓座,所以我也笑着接受,並謝謝讓座的年青人。 然而,有善心人讓座給我並不是單一事件,有一次與一位滿頭白髮的朋友一起,我們一進入地鐵車箱就有一個人讓座,我示意朋友坐下,旁邊坐着的人就立刻讓座給我,我也欣然接受,可能我看來疲累,也不客氣啦!其實看到比我更需要坐的人,我也會讓座給他們。見過一些白髮長者在車上有人讓座卻不肯坐下,也許他們覺得自己仍然強壯,不要別人讓座。其實施和受一樣都是有福的,社區裏看到互相扶持的畫面是很温馨的。 樣子改變了嗎? 有時我會到麵包店買麵包當早餐,沒想到有一天店員問我有沒有長者卡,原來長者卡是有折扣的。其實店員真的很友善和我交談,怕我不知道這些福利,我開始的時候還是停留在為何偏偏選上我來問,我仍覺得自己一點也不像拿長者卡的人。後來我覺得這間連鎖店對員工的訓練真的好,沒忘記把優惠介紹給顧客,或許我還沒有長者卡,但我知道這優惠後會把資訊告訴其他朋友,總有人用得着。 在香港的屋邨商場,都會見到不用上班的人在閒逛,我也常去屋邨商場內環境舒適的咖啡店,喜歡那兒可以閒坐、喝杯咖啡,寫些文章和觀察來往的人。最近的一次,店員在我付款前又柔聲的問我有沒有長者卡,由於已有多次被問同一問題的經驗,我也笑着回答我會等待這張卡的到來,再光顧優惠心意咖啡。   作者簡介 陳海明 作者得到父母悉心的栽培,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畢業後,便遠赴英國修讀建築並取得專業建築師資格。學成後回港在建築界服務三十年,曾參與多項大型建設並獲香港行政長官嘉許。 近年退休後專心照顧年邁雙親,深深感受到作為照顧者的挑戰!著有《#1爸爸媽媽》和《回味.瞬間》。  
  • 特價 C233_cover_s

    心情的配方

    $98.00 $78.40
    內容簡介: 多事之秋,人人經歷了喜怒哀樂之後,劫後餘生。 本書作者遊走於兩岸三地,體察人生百態於細微之處。在他筆下,一場疫症讓人觀照生死與愛情。從台灣大選到香港江湖往事,不僅是紀錄,更是回憶舊人舊事舊情。 時代洪流中,作者選擇置身其中又置身事外,緊追時代潮流變遷,精準剖析社會現象,以期成為時代的見證者。   內容節錄: 66封「情書」:劫後餘生學會愛 疫情下,香港安老院不允許探訪。阿芳由觀塘走到深水埗的安老院,只為了與中風的七旬丈夫興全,隔着玻璃門相見15分鐘。那天讀《明報》頭版頭條,那幅大照片催人淚下。她和他隔着落地大玻璃,她的手「觸碰」他的手。她說:「他對我不離不棄,我也不離不棄對他。」 這邊是香港的安老院,那邊是上海的社會福利院。疫情下,老年人是最為脆弱的群體,養老院也是有故事的地方。66封「情書」的故事在上海人中流傳。84歲的張世發寫給妻子沈美珍的66張字條,傳遞對身在福利院的妻子的深深惦念。福利院梅州分院離他們家步行5分鐘路程,自妻子入院以來,張世發就成了福利院常客,每天早上6時半準時「報到」,喂她吃飯喝水、幫她翻身洗腳,晚上6時半離開。兩年來風雨無阻。這樣的尋常日子被突襲的新冠肺炎疫情截斷。出於疫情安全考慮,福利院「封院」,不讓家屬 探視,一輩子沒分開過的這一雙長者夫婦,無奈暫時分開。 雖然進不了門,但張世發依舊每天都會去福利院,早上9時,他帶着自己榨的果汁和夫人喜歡吃的點心,附上一張張小紙條,一起送到福利院門衛室。80天,66封家書情話綿綿。日常生活中幾乎說不出口的「我愛你」,在紙端成爲張世發對妻子溫馨惦念。「我們從來沒分開過這麽久,不能見面就寫上幾句話,只是想多給她一些安慰吧。」張世發淡然說。 他在這些「情書」上寫道:「美珍:您好!整整一個月沒看見你,真的好想你,但無奈,由於疫情關係……」「美珍:雖見不到你,但昨晚我夢見你啦……」「美珍:我愛你。聽講你在福利院有時會哭,我心裏很難過,希望你保持心情愉快……」情書故事在網上傳出,網民讀了紛紛暖心留言:「這是最樸素最美的愛情」、「感人表白,戀愛寶典」、「一封封情書太溫暖了」……4月16日是他倆結婚53周年紀念日,1967年他們許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盟約,用一生的平淡和美好踐行對彼此的誓言。 災難是人心的試金石。病毒面前,家庭淪陷或許易如反掌,但更多的是喚醒了強大的愛的動力。劫後餘生,多學一些愛與被愛。疫情這些日子,許多夫妻整天待在一起,要麼感情增進,要麼互相膩煩。於是,有消息說等疫情過後,婚姻登記處最為忙碌,辦理結婚登記的和離婚登記的都會擠爆。婚姻關係變差的可能存在,但在苦難中相互扶持的肯定更多,不少人迫不及待要與對方定下終身。疫情當前,新人成雙成對走進婚姻殿堂,用行動表達什麼也阻擋不了彼此之間的愛。疫情時期的愛情,或許倉促,或許辛苦,但歲月會證明,這樣的經歷將兩個人的命運更緊密牽連一起。雖辛苦了點,但終究值得,這是一種特殊的深刻的記憶。 一個有趣的現象,或許你根本不會想到。明年將是婦產科看診的爆發期,生育率必會躍升,疫情迫使很多人宅在家,所以明年應該會有很高的生育率。二次大戰的嬰兒潮是大戰結束半年後,才有明顯的受孕人潮,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僅有4個多月,懷孕大爆發需要半年。據學者分析,一般正常懷孕每個月的機率是2成左右,如果真的想要受孕,在3至6個月期間受孕率達8成。新冠病毒疫情有關的生育率,要看2021年初至6月的出生人數才能定論,不過明年生肖屬龍的疫情下的「龍種」,也是一種特殊的深刻的印痕。   作者簡介: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獲20多項全國及香港、上海、北京、吉林、浙江等地文學獎和新聞獎。在香港、吉隆坡、新加坡等地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紀實文學《朝鮮是個謎》,傳記文學《倪匡傳:哈哈哈哈》,散文和隨筆集《1998中國病》、《香港,一個城市的密碼》、《亞洲城市微表情》、《騷動的窗外》,微博選《眉批心魔》,微信選《私語人生》等30多部作品集。
  • 特價 C232_cover4

    英文寫真

    $88.00 $70.40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不是坊間看到一般的英文學習工具書,這裏沒有填充練習、句式操練或者Beeno。課堂形式的學習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這本書裏,馬米高希望透過他一些生命中的故事、有趣經歷、個人感受,介紹一些「貼地」生活化的英文。日常的英文就要從日常的事帶出,用不着的Letter to the Editor在課堂上還學不夠嗎? 希望這本書跟馬米高的videos一樣 ——讓大家輕鬆笑笑之餘,還可以「袋到」少少有用的英文,從此帶着英文這條鑰匙開更多的門,通往更多的選擇,跟「英文人生教練」一起享受有英文的人生。   內容節錄︰ 【Two-Faced People】娛樂照妖鏡 一講到拍戲的經歷,沒有人真心想知道,你演戲的最大得着是什麼?你喜歡演什麼角色?你從中學到什麼?這些高深的問題沒有人感興趣。大家都只關心娛樂圈的八卦:「哪個演員愛耍大牌?你有無試過被人欺負?」香港人就是最喜歡聽崩壞的東西。 「吓?!我同佢地平時都有兩句㗎!佢對我幾好㗎喎!」我姑姐說。以姑姐的江湖地位,大家當然敬姑姐三分,但我是哪根蔥啊?! 當我是「馬蹄露的侄子」時,每一個人都對我很有禮貌、很客氣,大家都會跟我打招呼閒聊,十分禮讓。有一次,我跟姑姐剛好都要開工,就相約一齊上班。在熙來攘往的服裝間,那些姐姐都跟我們有講有笑:「褲子鬆?來來來!皮帶立刻給你!」「你穿什麼size?我去找個條合適的給你!」當下,我可以說是擁有VVIP的待遇。 但當我以「馬米高」的身分回去錄影廠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去了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這裏跟我之前認識的變得很不同。「我是拍……」我話還沒有講完,服裝姐姐就打斷我說:「名!」我還傻呼呼:「我嘅角色無名㗎喎……」她已經氣炸:「你個名啊!」她只要我說出名字,其他的都是廢話。去換戲服的時候,我發現褲子的胯下穿了一個洞,我認得那天跟我聊過天的姐姐,心想有救了,就高興地去找她幫忙。她望了我一眼,很明顯不記得我,說:「我無褲畀你換!」沒有名氣,就要穿開襠褲。 我是電視台的一面「照妖鏡」,所有演員和工作人員最真實的一面在我面前無所遁形。 圈內人常言道:「想知道自己的地位,就到化妝間走一圈,人家對你的反應就是一個最清楚的答案!」我見識過在座無虛席的化妝間裏,當紅藝人走進來化妝是不用等的,自動有人會讓位:「你趕嘛!你先!」 我最怕跟突然間爆紅的藝人合作。根據我的經驗,每次整個劇組都要傻傻的等他至少一、兩個小時,他才會出現。遲到事小,最怕是他不在狀態,講同一句對白卻不停NG,不斷要求看playback,要借位 ,務求永遠以三七面上鏡,以致不夠時間拍攝,要大家隔天回公司再補拍 。最厲害的是,上一秒大家對他的強烈不滿,在他風騷地來到錄影廠後,另外一場戲又上演:「哎呀!嚟啦嚟啦!哈哈哈!」果然當紅就是大家「最喜愛的」。 英文小G識 「人前人後兩個樣」英文可以直接用「two-faced」去形容:It didn't take me too long to learn that a lot of people were two-faced. (我很快就發現很多人都是個雙面人。) 經常有人誤用「hypocrite」表達「two-faced」的意思。其實,「hypocrite」是用來形容一些在道德高地批評別人,但自己做的就是另外一套的人,所以跟「人前人後」有一點差別。有一些所謂教英文的人,可能見中文翻譯差不多,就覺得可以通用。馬教練跟你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作者簡介 馬米高 (Michael MMG) ——「英文人生教練」、演員、司儀、講者、YouTuber,也擁有中學英文教師資格。 Michael兼修英文及教育系,曾任職「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節目部主任,期間曾為重頭節目宣傳片演出和配音。2013年,以演員身分參演多部大台電視劇集,開始活躍於幕前,但因外表太似姑姐馬蹄露令其airtime平均不多於10秒。 2016年正式創立個人YouTube頻道,影片主打以輕鬆幽默(簡稱寸嘴)的方式探討英語知識,拍攝主題大多與社會熱門話題息息相關,具備個人特色。獨特的頻道定位成功吸納兩岸三地的粉絲群,至今頻道已突破15萬人次訂閱。Michael先以「英文人生教練」系列和旅遊相關影片引起關注,而近年創作的華語系列更迅速在台灣贏得不少人氣,《東森新聞》、《三立新聞》、《風傳媒》等媒體亦有轉載報道。其中「2020台灣大選」影片於各大平台累積點閱次數高達88萬。 除了經營個人頻道,Michael亦有與不同團體合作,進一步發展事業。Michael曾為《蘋果動新聞》、《Yahoo TV》、《Big Big Channel》等拍攝英語短片,亦不時擔任公開活動的主持。Michael也應邀為「香港職業英語計劃」主持學校巡迴講座,亦受邀到知名上市企業及本地大學舉辦講座,分享學習英語心得。
  • 特價 B467_cover1
    內容簡介:   信任是世上最容易失去和最難挽回的東西,因為信任被破壞後,就算能夠原諒對方,再次百分百信任倒沒那麼容易,很多的雜質和不安感始終會殘留在你的心裡…… 假如,兩個人的愛情建基於不能百分百信任的交友APP上、背後藏著不少的隱瞞,甚至欺騙,這樣的愛情能夠走得多遠? 這次李專再次突破自我,以小說的形式把最到肉、最擊中人心的文字呈現到你眼前。   作者簡介:   李專,1988年移民地球,2014年9月15日開始馬拉松式網路寫作。曾於室內設計界打滾,後覺得非自己理想生活,轉行做寫稿佬。寫作實力平平,因此決心走偶像派路線。STYLE-TIP.COM愛情專欄作家。愛情金句王,曾經在網上和鄺俊宇用文字正面交鋒,成為網絡一時熱話。Facebook及Instagram幾萬人追蹤讚好。  
  • 特價 B463_cover3
    內容簡介: 揭開鴉片戰爭序幕的謀殺事件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香港開埠前第一宗兇殺案 他,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卻成為扭轉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人物。 道光十九年,公元一八三九年,香港還只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島,出產的土沉香讓周邊國家的商人趨之若鶩。而平凡不過的尖沙咀村村民林維喜,以經營土沉香為生,正過着新婚的甜蜜日子。 但隨着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銷毀鴉片、中斷鴉片貿易,英國水手轉往香港上岸,這座小島變得不再平靜。 一個盛夏的早上,向來與世無爭的林維喜突然被殺,兇手的行兇動機是什麼?當中又有怎樣曲折的故事? 在連鎖反應下,林維喜的死亡,將為鴉片戰爭埋下了一道伏線……   內容節錄: 維喜被抬到沙灘上,眼睛還微睜着,嘴唇發烏,兩隻手握拳握得好緊,頭頂腫得核桃那麼大,紫紅的血凝成塊子了,灰色的衣衫上大大小小滲着好多血點。 善芳聞訊趕來,雙膝一軟,就跪了下來,拚命搖着維喜的肩膀大哭: 「阿喜!你怎麼可以扔下我?阿喜!阿喜!」 她無法控制全身的顫抖,她還未從昨晚的恐懼恢復過來,驚魂未定,災難卻又接踵而來,快活幸福的生活過了沒幾天,竟然飛來橫禍,更是禍不單行,這一刻她徹底崩潰了。 不久,維歡攙着兩老來到,兩老一見兒子果然慘死,嚇得臉無人色,奶奶瘋了一般,抱着兒子的屍體哭得死去活來。 「維喜呀!維喜呀!我就這麼一個兒子?為什麼?為什麼呀?維喜!維喜呀!」 老爺劇烈地顫抖起來,捂住胸口,看着兒子的屍體,聲音變得十分激動: 「誰殺了我的兒子!誰殺了我的兒子呀!」 天下間有什麼比喪子之痛更讓人受不了的呢? 維歡一見亞三便衝上前去,激動地問道: 「亞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亞三表情迷惘,一時無法言語。 「你們到底去了哪裏,為什麼一個晚上都沒有回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快說呀!快說呀!」維歡追問。 亞三抽了幾下鼻子,便把他們在海上遇到海盜的事情說了:「我們待在海中,等天亮就趕回來。碼頭那邊有一撮洋鬼子在搗亂生事,阿喜哥不知什麼時候折回來了,就跟他們打起來了,我一直拉着他,可是――」 說到這裏亞三就噎住了。 維歡猛搖頭,不敢相信的樣子:「我哥從來不跟人打架的!不會的,不會的。」 善芳泣不成聲,奶奶老淚縱橫。 哀聲震天。 老爺怔怔的看着兒子,他的眼角不斷地跳躍,嘴唇咬得緊緊的,一步一步上前,跪到地上,用手摸摸兒子冰冷的臉,戰慄的指頭替兒子合上了眼睛。 「殺人償命!殺人償命!」 「趕走洋鬼子!趕走洋鬼子!」 「替阿喜報仇!替阿喜報仇!」 此事馬上轟動了整條村莊,聞訊趕來的群眾情緒十分激動,個個高舉拳頭,誓要為死者討回公道。   作者簡介: 演然 香港青年文學獎新詩公開組季軍、浸會大學學術獎以及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語文學習類得主。 三度畢業於香港大學,才發現,智慧未開。熱愛文字,熱愛寫作,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化作文字,然後問心無愧地離開人世,覺得那是自己莫大的幸福。   相關書籍
    書號 書名 Bar Code 定價 出版社
    B443 綠色地獄 9789888445585 $68 明窗
    B447 平行森林——達爾文星遊記 9789888445943 $68 明窗
    B457 生死結界 9789888526178 $68 明窗
     
  • 特價 LL118_cover_s
    內容簡介: WORD POWER Made Easy series The Most Effective Handbooks for Building a Superior Vocabulary The Word Power Made Easy series is designed to give reader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building their vocabulary. It presents the essential core of words that students at secondary schools must know and be able to use fluently for academic success. The 2,000+ words and phrases presented in four books altogether constitute an essential vocabulary for ESL students and test-takers, as well as others who speak English as their second language.
    • Each book contains 500+ English terms presented in a series of brief word-building units.
    • Each unit introduces 10 to 15 synonyms explained in simple language and example sentences.
    • Difficult entries are accompanied by phonetic translation.
    • Pre-reading quizzes and post-reading activities help you put your words into practice and measure your word-building progress.
    •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you to prepare for standardized tests, including the SAT, ESL, TOEFL and TOEIC.
      以中學生的英文程度為起點,從同義詞出發學好英文! 本書是一個系列,每本以主題劃分,介紹50個常用詞彙,並為讀者搜羅與此相關的10-15個同義詞,提供簡單中英文解說,附以中英對照的例句,讓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讀者們可以輕鬆掌握詞彙準確而多變的用法。 舉例說,在這冊《特定動作篇》中,要表示贊同、同意,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否「agree」?其實nod、share one’s view、go along with、embrace,甚至You can say that again!都可以表示你認同別人的意見。因應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既能更貼切地表現你的情緒反應,又能展示你的英語能力! 以每組常用詞為單位,還設有課前小測試及課後練習活動,讓讀者可以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針對改善弱點。 這本書既可以幫助一般讀者改善日常英語的詞彙能力,也是參加規範式考試,包括SAT、ESL、TOFEL及TOEIC的精讀工具!   作者簡介 : Aman Chiu Aman Chiu is a winner of the Hong Kong Publishing Biennial Awards as well as the Hong Kong Youth Literary Awards. He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translation and three Masters’ degrees in language studies, education, and Buddhism respectively.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or, Aman has authored over 200 books for students of all ages and levels, from very young children to adults. His activities are documented by an extensive publication record of ELT course books, learners' dictionaries,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language study aids, story books and exam papers. The books that he developed are widely used in Chinese-speaking regions including Hong Kong, Taiwan, Singapore and China. His best-selling titles include New Mag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OUP), Longman Illustrated Children’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Pearson) and most recently 美國家庭天天說的親子英語 (Sunya).
  • 特價 LL117_cover_s
    內容簡介: WORD POWER Made Easy series The Most Effective Handbooks for Building a Superior Vocabulary The Word Power Made Easy series is designed to give reader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building their vocabulary. It presents the essential core of words that students at secondary schools must know and be able to use fluently for academic success. The 2,000+ words and phrases presented in four books altogether constitute an essential vocabulary for ESL students and test-takers, as well as others who speak English as their second language.
    • Each book contains 500+ English terms presented in a series of brief word-building units.
    • Each unit introduces 10 to 15 synonyms explained in simple language and example sentences.
    • Difficult entries are accompanied by phonetic translation.
    • Pre-reading quizzes and post-reading activities help you put your words into practice and measure your word-building progress.
    •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you to prepare for standardized tests, including the SAT, ESL, TOEFL and TOEIC.
    以中學生的英文程度為起點,從同義詞出發學好英文! 本書是一個系列,每本以主題劃分,介紹50個常用詞彙,並為讀者搜羅與此相關的10-15個同義詞,提供簡單中英文解說,附以中英對照的例句,讓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讀者們可以輕鬆掌握詞彙準確而多變的用法。 舉例說,在這冊《日常動作篇》中,要說解釋,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否「Explain」?但其實還可以視乎情況使用account for、justify、illustrate、spell something out等!這樣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你的多元化英語能力! 以每組常用詞為單位,還設有課前小測試及課後練習活動,讓讀者可以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針對改善弱點。 這本書既可以幫助一般讀者改善日常英語的詞彙能力,也是參加規範式考試,包括SAT、ESL、TOFEL及TOEIC的精讀工具!   作者簡介 : Aman Chiu Aman Chiu is a winner of the Hong Kong Publishing Biennial Awards as well as the Hong Kong Youth Literary Awards. He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translation and three Masters’ degrees in language studies, education, and Buddhism respectively.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or, Aman has authored over 200 books for students of all ages and levels, from very young children to adults. His activities are documented by an extensive publication record of ELT course books, learners' dictionaries,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language study aids, story books and exam papers. The books that he developed are widely used in Chinese-speaking regions including Hong Kong, Taiwan, Singapore and China. His best-selling titles include New Mag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OUP), Longman Illustrated Children’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Pearson) and most recently 美國家庭天天說的親子英語 (Sunya).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86cover_2

    小學數學大典

    $88.00 $70.40
    內容簡介: 本書由博士級數學老師Prof. Mathewmatician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編寫而成,內容緊貼小學數學課程,章節從易到難鋪排,涵括基礎數學概念到複雜算式計算,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迅速理解。 透過學習本書,學生不僅能夠提高數學成績,更有助於理解學校課程,提高學習效率。   內容節錄: 近似值、估算Approximation & Estimation 近似值Approximation 四捨五入法是一種常用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Rounding off method is a common method of taking approximate value. 步驟Steps: 1.   決定取值至哪一位。 Decide at which place to round off. 2.  留意該位的右一位。 Look at the digit to the right. 3.  若右一位的數為5或以上,取值的位的數加1。 If the right digit is 5 or larger, add 1 to the digit need to round off. 若右一位的數為小於5,取值的位的數不變。 If this right digit is smaller than 5 , the digit need to round off remains unchanged. 4.  把取值的位後的數變為0。 Change the digits to the right to zeros.   作者簡介: Prof. Mathewmatician 擁有非一般的數學教師資歷,從小學、中學、專上學院均有豐富教學經驗,學生在公開考試及各大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可在mathewmatician.com查看) Prof. Mathewmatician把生命獻給數學教育,目標是改善數學教育界的現況,作以下正面貢獻:
    1. 運用「82法則」於教學中,學生透過學習入門級奧數的20%,即可提升整體數學能力(計算、空間、思維、解難等)的80%。
    2. 發掘並及早培育具數學天賦的小朋友。
    3. 利用每周的免費教學,讓學生得益。
    4. 讓更多人欣賞數學的美和更重視數學。
    5. 開發各類網上數學課程,使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學習相關課程。
  • 特價 K212_cover_s
    內容簡介: 為什麼同一件事發生在不同人身上,總是會有如此不同的結果?其實一切也取決於你的心態! 《成長心態——成長心態的培養與日常應用》一書,教你如何培育成長心態! 心態決定看法,看法引發行動,而不同的行動則達致不同的結果,所以培養「成長心態」如此重要。 秉持這種心態的人,視失敗為學習的經驗,相信進步沒有盡頭,只要透過努力,定能令能力得以提昇。他們敢於接受挑戰,而且屢敗屢戰,聰明不是他們的信念,把潛能透過努力,轉化成能力,這就是成長心態。 漫漫人生路,傷痛、失望、苦澀、憤怒、失敗等不如意事總會突如其來,有人不懂招架,弄至身心都傷痕累累。面對可怕的事來襲,我們能做的最好準備,就是掌握自己的心態。   文章節錄: 1.4 都是心態惹的禍 終於輪到本書的主角Carol Dweck教授出場了,她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研究成長心態的始創者,當代心理學界殿堂級人物,當Martin Seligman發表「學得的無助」研究時,她還是個心理系的博士研究生,她被這個實驗深深地吸引,但心裡面卻存有一連串的疑問:
    • 為什麼在同一處境下,當遭遇到相同的困境,對差不多智商的人來說,有人沒有出現無助感,能堅持到底,但有人卻受到困擾中途放棄,有些人更深陷無助感的泥沼之中而無法自拔?
    • 為什麼有些人因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意志消沈,但另外的人卻能健康成長?
    • 在同等智商的小朋友中,為什麼有人能發展出樂觀的性格,但有人卻悲觀絕望?
    • 無助是因為受盡挫敗之後的結果,還是個人的核心信念所至?
    Carol Dweck把這一連串的問題,帶進自己博士研究的領域,她開始與學校、老師和教授心理學家合作進行一連串調查研究,當學生遇到困難情境而感到「無助」時,在心裡上是如何歸因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是自己的天賦不足,還是後天的努力不夠所至? 她的初步結論是,悲觀的孩子不單只是因為連續的失敗經驗所造成,而是他們的核心信念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個人的腦中都有一套世界觀,作為審視自己成功與否的基礎,關鍵的原因是,當悲劇或者失敗的事情發生了,我到底有沒有能力可以控制,如果判定了自己是沒有控制的能力,便會容易產生無助感。Carol Dweck補充,「習得的無助」通常在以下三個要素都齊備之下,是最容易出現:
    1. 當面臨失敗時,自覺無助者偏向放棄;
    2. 把失敗歸因於個人的責任,是因為那些我無法控制的原因,所以我失敗;
    3. 當責任確定時,失敗都是因為沒有足夠才智和能力,而能力這東西是先天已經決定了,我無法控制。
    換言之,出現「習得的無助」的人認為自己對事情的結果是無能為力的,而這往往是因為先天的因素已經決定了,例如智商、能力、家庭背景等等自己無法改變,也不可能去扭轉的處境,因為我沒有先天優勢,無論我做什麼都是無用的,此種長期消極的歸因心態是固定不變的,這也是日後人格成長的重大阻力。 隨後的30多年,Carol Dweck在這個領域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豐碩,她認為成功與失敗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於心態 (mindset)。   作者簡介: 劉遠章   英國萊斯特大學理學碩士,現為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經理,二○○四年獲選為「香港傑出培訓師」,名字曾經被美國WHO’S WHO Historical Society載入「專業管理世界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著作有:《團隊遊戲設計與計用》、《終身學習──教育改革的46種新概念》、《啟動創意潛能──潛意識創意工程》、《我選擇快樂──快樂心理學》、《贏一場人生──助人提升的42種教練規律》、《盲點心理學──看見看不見的智慧》。二○○九年編寫中學通識科教科書:《創意思考》及《批判思考》。   張瑋珮   現任聖雅各福群會陳廷驊基金會SOWGOOD!正向品格教育館館長,美國 Worldwid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Coaches 認可註冊企業教練(RCC) ,註冊檢定教員,從事小學、幼兒教育及藝術工作20年,致力發展以戲劇教育及多元智能學習方法提升學與教。曾修讀戲劇教育及幼兒(戲劇)教育、啟迪資優教育、繪本故事演說等相關課程。近年專注拓展正向教育及品格教育為核心工作,並主講多場相關的教師及家長講座,同時發展兒童的正向品格體驗活動,並聯繫志同道合的人士和機構團體為本地的正向品格發展創建合作平台。   謝家淇   現為聖雅各福群會陳廷驊基金會SOWGOOD!正向品格教育館項目主任,教育榮譽學士(特殊需要),註冊檢定教員,曾修讀理盧幼慈指導式遊戲治療及有關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教學課程,擁有超過十年兒童服務的經驗,堅持為兒童提供最大的空間讓他們能夠自由探索,著重於過程中認識自我,學習欣賞自己。近年積極發展有關正向教育的教師培訓、家長教育、義工培訓及前線幼兒教育工作,在不同領域播下正向種子,希望所有人都能活出真實的自我,正向的人生。
  • 特價 BA143_cover
    內容簡介: 園藝治療是一種輔助治療專業,旨在透過園藝活動,發揮植物的療癒力量,為各類有需要人士帶來身心靈效益。本書以長者為焦點,介紹園藝治療的作用,與讀者分享園藝治療如何應用於不同類別與長者有關的服務對象,例如:認知障礙症、臨終關懷、抑鬱長者、長者家屬等,讓他們種出身心好健康。   內容節錄: 園藝活動多樣化,有戶外的和室內的,利用有生命的或被製作成乾燥的植物,又或者與植物相關的手工藝等,園藝治療師可因應服務對象個別的能力和需要,安排合適的活動,達至治療效果。 不同的植物生命周期帶來不同的體驗。種子萌芽,讓我們感受到期盼;植物生長的過程,給我們體會挑戰、收成的滿足感、花開的快樂;植物的凋謝帶來反思的機會,深深感受生命的奧秘。 照顧植物的過程,讓長者由被照顧者的角色轉移到照顧者的角色。簡單的澆水、摘去凋謝的花朵或枯萎的枝葉,看似簡單的活動,但對一些體弱的長者,意義就不一樣。 栽種一些「老派」的植物,例如薑花、茉莉、桂花、石榴等,可以勾起長者一些回憶,而且增添溝通話題。筆者曾經帶領一個園藝治療小組,當組員看到花園裏的一棵石榴樹,石榴結實纍纍,你一言,我一語。其中一位婆婆說:「這麼又大又飽滿的石榴,有錢都買唔到。我是盲婚啞嫁,結婚過大禮時,會用這些石榴。」另一位婆婆說:「我是自由戀愛,過大禮時,都有石榴。」組員互相分享戀愛史,整個花園充滿着他們的對話和笑聲。 園藝是一種感官體驗,感官包括嗅覺、觸覺、視覺、味覺和聽覺,每棵植物都提供許多不同的刺激。透過我們的感官,讓我們察覺,欣賞和理解周遭的世界,讓我們能體會喜悅、悲傷、快樂和痛苦。感官刺激能夠引發過往的記憶,會促進認知障礙症長者的記憶和反應。我記得在一個小組的分享環節,當提及玫瑰的美態,一位婆婆說:「我種過玫瑰,因為我的女兒的名字也是玫瑰……我記起一首歌,名叫《最後的玫瑰》……但我不敢在家中啍唱,因歌詞很悲傷。」 院舍生活着重規律,住院的長者比較欠缺外來刺激,但在庭園中,可以感受鳥兒吱吱鳴唱着,樹葉沙沙作響,流水涓涓細流,也可以享受新鮮空氣、清風和陽光,這一切都有助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編著:   馮婉儀 學歷 社會工作學士 老年學碩士 園藝治療證書(加拿大) 治療性園景設計證書(美國) 專業認證 註冊園藝治療師(美國園藝治療協會、香港園藝治療協會) 註冊社會工作者 專業獎項 2015年度蕾亞.麥肯迪尼斯專業服務獎 (美國園藝治療協會) 2019年度查爾斯.劉易斯傑出研究獎 (美國園藝治療協會)   馮婉儀女士於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註冊,成為本港首位註冊園藝治療師,也是一位資深註冊 社會工作者。2005年中,她成立香港園藝治療中心,又於2008年與志同道合人士創立香港園藝治療協會,共同推廣園藝治療。馮女士除了提供園藝治療及治療性園景設計服務之外,更致力培訓業界人材及於港澳及鄰近地區推廣園藝治療;近年更投入學術研究以實證園藝治療之效益。     郭翰琛 學歷 理學士 專業認證 註冊園藝治療師督導(香港園藝治療協會)   郭翰琛先生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曾任職教師及編輯等工作。2011至2014年期間從學於馮婉儀女士,修習園藝治療,於2014年成為註冊園藝治療師,再進而成為督導。現時主力參與香港園藝治療協會之教學及培訓,及出版項目,包括協會專刊《悠然》,及參與編撰《園藝治療——種出身心好健康》、《園藝治療康復技術》、《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譯著)等。
  • 特價 ED68_cover2
    內容簡介: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趙榮德,人稱趙Sir,教你給子女從優質幼稚園順利銜接著名小學 趙Sir寫這本書之最大目的,是幫助幼稚園家長替子女解決選讀幼稚園和幼兒園的各種難題和怎樣申請優質幼稚園。 很多家長都有很關心迫切的問題,例如如何打造一個靚的Portfolio?近年流行的Happy School和「催谷型」幼稚園,它們的優劣如何?讀playgroup好還是讀N班好?趙Sir有見及此,憑着在教育界多年的經驗,在本書中為心繫子女的家長提供方法及詳盡分析。對於家長那些「百問不厭」的問題,趙Sir的答案和專業分析全都刊在Part B的文章內。 書中除了附有各區的幼稚園資料一覽外,更有趙Sir的獨家分析,為家長們精選出18區中的優質(A++、A+和A)幼稚園,家長們絕對不能錯過!   文章節錄 playgroup好還是讀N班好? 早前,政府宣布延遲中小學、幼稚園復課日期至三月二日,令不少家長因停課不想白交學費而「萌生退意」,更令家長聯想起,究竟讀「N班」好還是讀「興趣班」playgroup好這個問題;有家長走來問我兩者有何分別;以下為我們的談話內容,想知道兩者之異同從而決定應替子女報那一種的請細讀: 趙為本人   家為家長 家:趙sir,究竟playgroup班和N班有何不同? 趙:playgroup興趣班和N班學前班有三大不同: 一、形式 「playgroup」和「N班」截然不同。「playgroup」正如其名興趣班,是分科上堂,而「N班」全名是pre Nusesary學前班,是綜合課程式,所以,如家長想替子女「補」好英文串字,可以替子女讀phonics,如果想子女科科想讀,便可替他報「N班」了! 二、內容 playgroup興趣班種類繁多,數之不盡,大致上可分六類,一為「語言課程」,如phonics,中文或普通話學習,甚至日語或西班牙語;二適宜幼兒的「baby-gym」,透過音樂律動,訓練幼兒手眼協調及大小肌肉;三適宜幼兒及兒童的「舞蹈活動」,訓練小朋友肌肉協調、平衡力及團體合作精神;四適合兒童的「社交技巧活動」,學習社交禮儀,灌輸正確的社交態度和行為;五「親子班」指導家長怎樣和子女一同進行閱讀,增進親子關係及對閱讀的樂趣;六適宜上幼稚園前的「學前適應班」,幫助幼兒適應上課的心態,學習紀律、合作及聽話等的需要。而N班似乎讀k1,是綜合式的;上課形式和幼稚園一樣,着重建立生活習慣,學習社交及團體活動、紀律及簡單的重視。 三、性質 playgroup是商業性質,經營者取的事商業牌照;N班時受社會福利署監管的,受《教育條例》及《幼兒服務條例》規管。因此,如果教育局宣佈幼稚園停課,或多或少都會影響N班,近日便因由不少N要停課,令不少家長想替子女退學、終止銀行自動轉帳學費的安排。原因是有些N班時按月自動轉帳交一年的,反而playgroup以一科科計,又不受教育局桂冠,交費比較有彈性。 家:那麼,是否讀playgroup比較化算? 趙:亦不一定,讀playgroup也要講口碑,因為口碑差的playgroup,因收生不足,經營不善,隨時會結業,如果一次過交足十次學費,而只上了兩堂,便很難退回那八次學費了,此其一。其二,因為playgroup多在商場經營,家長一定要留意課室之衛生設施、防火措施、以至教師質素、師生比例及課程是否「對板」,這一切一切,都要格外小心,因為N班有教育局歸管、playgroup「冇王管」也! 家:如果我想替女兒搞好英文phonics,似乎找一所口碑好,學費公道的playgroup,比去讀N好些,對嗎? 趙:專攻一科,可以揀playgroup的,要「大包圍」便適宜讀N班了! 家:多謝趙sir指點! 作家介紹: 趙榮德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前主席 資深退休教育工作者 升學教育專家
  • 特價 ED70_cover_op
    內容簡介:
    • 全港九百多間幼稚園資料一覽
    • 面試形式內容大解構
    • 詳細分析選校策略
    • 教育專家解析升學疑問
    • 父母必讀的教育及育兒專題
     內容節錄︰ 一個百問不厭的升學問題   趙榮德 我在報章有個升學專欄,很多家長提出一個無法解答的題,那便是:「讀哪間幼稚園可以直升香港的名官津小學呢?」為什麼我說以上問題無法解答?因為答案是「沒有」。 當我說沒有的時候,家長會詫異的問:「沒有?為什麼那麼多名官津小一新生,大部份都來自幾所出名幼稚園?」 我反問家長兩個簡單問題,家長便會停下來、想一想了。 第一個問題是:是否名官津小一新生,全部都來自那幾所幼稚園? 家長自然會答:「不是全部,但大部分!」 既然不是全部,便不是「直升」,亦即是說香港所有幼稚園,都無與名官津小學,有一個直升制度。說到這裏,我便要問家長第二條問題了,那邊是:從幼稚園升上官立或津貼小學,用什麼制度?這制度與幼稚園成績或名氣有無關係? 真正的答案是:從幼稚園升上官津小學,「自行分配」是用「世襲」與「計分」,而在「統一派位」用的是「隨機編號」這個制度,完全與讀什麼幼稚園或取得什麼成績扯不上關係。 說到這裏,家長可能仍然不服氣的追問:「如果扯不上關係,為何著名的官津小學,搜來收去都是那幾所名幼稚園的畢業生?」 其實以上的講法是粗枝大葉、以偏概全的。家長一廂情願的講法,忽視了兩個事實:一為那數間名幼稚園收生比一般幼稚園多10倍,學生多自然入到名小一的人數也多幾倍,驟眼看來,家長便以為名官津小學全都是收該數間名幼稚園了。其實不是,名官津小學也有收其他的幼稚園的,不過數目少,家長忽視了吧!此其一也。 其二,是那幾間名幼稚園,報名人數多,人數多幼稚園自然可以揀以下三種申請者,一為「父母在名官津小學任職」的,二為「父母是名官津小的舊生」,「子女領了洗的」,三為「兄姊正在名官津小就讀」的。根據小一入學指引,以上三種申請者,第一和第三種是必入的,二第二種是入了九成的;只要名幼稚園取錄了他們,三年後報名官津便差不多一定入到名官津小了,與幼稚園的名氣完全無關係的! 家長會問:「這豈不是說,只要符合三種條件的申請者,無論孩子讀出名話不出名幼稚園,名官津小學必定要收?」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有心水清的家長曾說:「入到名官津的幼稚園學生是『收返來』而不是『教出來』的!」 講到這裏,家長會問:「我用了『洪荒之力』才替子女拼到個『名幼』學位,這樣說來,豈非得來一無所用?」 也不是完全無用的,只要該「名幼」中英文教得好,則對考直資或私小或者有用,因為直資或私小是用面試來取錄學生的,而這種小學亦比較注重英文的! 總而言之,除非家長一定要子女讀直資和私立小學,才需要找一所名幼稚園報讀,如果要子女讀官立和津貼小學,便隨遇而安,替他找一間以孩子為中心的幼稚園好了,讓他讀得開心,學得愉快,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吧!  作者簡介: 明報出版社編輯部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93_cover2
    內容簡介: 作者梁文光起初對中國歷史所知甚少,直至2019年從電視節目接觸到長達100集之《中國通史》,引發他極大的興趣,他便決定將中國歷史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但從電視節目中他未能完整地梳理出不同朝代之脈絡,但最後仍遍尋資料得以補充。梁文光的這本書是他的個人歷史筆記,記錄了由前寒武紀到2020年的扼要歷史。   作者簡介: 梁文光 1952年在香港出生,今年68歲,現職夜更大廈保安。 由於兄弟姊妹眾多,5歲隨養母在澳門長大,就讀於德明幼稚園繼而直升小學。12歲完成小六上學期,隨養母返回香港與父母同住。澳門當年為葡萄牙殖民地,對英文並不重視,回港後重讀小五,翌年完成小六畢業,當年香港未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想取得中學學位須透過考「升中試」並取得中英數三科合格。文光雖然中文和數學都合格,但因英文不合格,無緣就讀中學。 1967年父親託朋友介紹進入建築公司做學徒。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88_cover_op
    內容簡介: 昔日的掃管笏: 曾有軍人在村口守衛, 出產的白石比白色還要白, 它有一個標準的甲組足球場, 亦有比「青山」還老的「老青山」, 它有數條通往屯門、元朗、荃灣的古道, 還有40多個祖堂, 它的淺灘提供豐富海產, 村內的河涌經常可撿到新鮮鴨蛋, 它吸引了考古學家三度前來挖掘, 村內的含英書室及軍營內的啹喀廟和劇院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村口的龍珠島差點兒成為香港第一個合法賭場。 但不知不覺間,大都事過境遷了,只留下回憶。 內容節錄: 掃管笏昔日的美只有親眼看看、親身體會、親自呼吸才能感受。它有3條300多年歷史的古村。以前一派江南水鄉的風格已略改變。這些古村跟遠處的青山、藍天、碧海融合在一起,有一種古樸的美。 翠山、小溪、河涌、海灘是掃管笏的靈魂,亦是掃管笏的魅力所在。昔日的古村,有池水環繞、綠樹成蔭、紫藤綠蔓、舊式村屋以及河涌水鄉的情調;它有和西藏一樣明淨蔚藍的天空,更有青山綠水相伴。池水、倒影、人家、小河、藍天、白雲和陽光襯托着陳氏、李氏及程氏聚居的莊園。 筆者在1950年代開始居住在掃管笏近海的河邊,每日看到的是鴨鵝弄水,品的是清醇的、天然的井水,賞的是無敵日落海景以及河光山色,聽的是蟲鳥爭鳴,住的是鐵皮寮屋。到處都是林木葱鬱,晚上繁星絢麗,香風四溢。 童年看到的掃管笏是男耕女織以及漁獵農耕的場面。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掃管笏一直都是山清、水秀、人樸、情濃的宜居鄉郊。在青山公路旁邊,每天都看到壯麗日落景色,海水都鍍了一層黃金似的。掃管灘的夕陽曾是不少攝影發燒友捕捉美照的地點,和流浮山稔灣的日落景色同樣有名。退潮時,很多人都去撿拾貝殼、蛤蜊,捕捉魚、蝦及蟹。但現在沒有了。80年代填海之後,地圖上出現了填海而成的黃金海岸商場、酒店、泳灘等。   作者簡介: 莫世民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往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完成院舍工作深造課程,並獲北京大學法律學士及碩士學位。曾任職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福利署及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發「榮譽勳章」,退休後曾任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 著有《安老院舍與社會工作》、《新入職社工的十一項操練》、《新手社工主管的十一項操練》及《暢談飲食與社會變遷》等書。
  • 特價 HK51_cover2
    內容簡介: 如果街道有記憶,《壹街一個故事》是一本橫跨世紀的日記。 作者在書中帶讀者遊走九龍區的街道,重訪歷史上的大小場景,讓繁華都市的小故事得以重現。 尖沙咀/油麻地/大角咀/紅磡/馬頭涌、馬頭角/九龍城/九龍寨城/大坑東、大坑西/九龍塘、九龍仔/深水埗、長沙灣/油麻地避風塘 記錄香港幾件重要社會大事的始末, 新與舊之間的影子重疊,距離漸漸模糊。   作者簡介: 余震宇 香港舊照片創辦人。 中學教師,業餘歷史研究者, 著有「消失中的風景」及「壹街一個故事」系列。
  • 特價 SA248_cover2

    醫生爸爸抗疫記

    $88.00 $70.40
    內容簡介: 陳沛然身為醫生、爸爸、議員,在這個世紀疫症大流行時代,如何用這三個不同身分去抗疫?在這本書頭三章,大家將會找到答案。在第四章會為大家先介紹傳染病的理論,然後第五章再帶大家回到現實世界,從世界各地的疫情和防疫工作,重溫傳染病的故事。   內容節錄︰

    醫生爸爸函數課

    自從2020年1月疫情出現開始,我每天到官方網站包括國家健康衞生委員會、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香港政府新聞公報、及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網站 [註一],蒐集數據,然後畫圖表。 大女兒自從疫情開始,學校停課,便常常用電腦上課、做功課、聽歌、跟朋友談天。有一天,我教曉她怎樣蒐集數據,放在試算表 (Excel),然後教她怎樣畫圖表,和在簡報 (Powerpoint) 編輯。自她學懂後,便由她負責每天蒐集數據畫圖表,而我負責校對和在議員網站及社交媒體發布。 我嘗試用數學方法監察和預測肺炎情況。有人說,由1月10日的頭兩個星期,確診病例如直線般不斷攀升。我有些不同意,雖然確診病例在頭兩個星期,好像不斷向上,但是現實上不可能無限地增加。歷史告訴我們,疫情總有冷卻的一天,問題是需要多少時間,和會有多少人受影響。 我每天都在蒐集官方數據,然後畫圖表,就是希望有一天疫情像乙狀曲線(sigmoid curve)般出現減慢和平穩的勢頭,那就有望回落了,之後再估計隔離和戴口罩的日子。而中國內地大概在武漢封城28天後,開始出現乙狀曲線,又名邏輯函數增長 (logistic growth),它是由 Pierre François Verhulst 在1838年至1847年的三篇論文中開發 logistic function ……(下刪3000字),讀初中的大女兒不明白函數,回想起當年的函數數學課,實在有點沉悶,有點艱辛。   作者簡介 陳沛然出生於香港,二OOO年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取得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資格,二O一四年擔任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二O一五年發起公立醫院醫生薪酬機制加薪靜坐,二O一六年當選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中議員,也是會內唯一一名中間派議員。
  • 特價 BA140_cover7
    內容簡介: 子宮,是女性最重要,亦是最脆弱的器官。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念珠菌、不孕症等常見婦科疾病,皆令一眾女士大為困擾,甚至對身體有深遠影響。 本書以中醫角度出發,讓讀者認識各種常見婦科疾病成因、治療方法,並以日常食療調理身體,繼而預防婦科病。 楊明霞醫師向來在中醫皮膚及美容保健方面有深入硏究,深明子宮健康對女性的幸福何等重要,所以提供不同形式的「養宮」秘訣,讓女性擁有逆齡子宮。   內容節錄: 子宮肌瘤是婦科病中的一種常見良性子宮腫瘤,俗稱「纖維瘤」,古籍《黃帝內經》就提到「石瘕生於胞中」,這就是指子宮肌瘤。腫塊生於子宮,古代稱為石瘕。 子宮肌瘤常見於三十至五十歲女性,大約百分之二十的女性都有這種肌瘤的問題,雖屬良性,但可能引起下腹痛、尿頻或不孕等症狀,十分纏人。其成因暫時仍不明確,估計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有關,例如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因肥胖或壓力而影響雌激素分泌,均會增加患上子宮肌瘤的機會。另外,家族史直系親屬曾患子宮肌瘤、不孕或未曾懷孕、肥胖甚至多吃紅肉少吃蔬菜的女士都被視為此病的高危人士。 中醫認為,形成子宮肌瘤的病因、病機相當多,比如肝、脾、腎功能失調,加上寒邪乘虛進入胞中(子宮),若「久瘀」,形成「氣滯血瘀」的狀況,同時還會跟內濕相結合,經年累月發展下來就會在子宮內形成肌瘤。造成此類體質形成的原因,主要與個人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 子宮肌瘤並沒有明顯的病徵,患者有可能會有經痛、經量過多、腰痛、便秘、或貧血,假如肌瘤過大可能會引致腹痛或腹部隆起,若壓着膀胱會令患者會有尿頻的感覺。大多數患者會在例行的婦科檢查時得知子宮脹大而發現子宮肌瘤。 一般來說若發現子宮肌瘤,如非必要通常不會切除。子宮肌瘤會在女士懷孕期及服用避孕丸期間會增大,但更年期後則會縮小。患者可考慮配以中醫藥食療來減輕或改善病情,以避免病情惡化。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一般將病情分為出血期和非出血期兩種。出血期泛指經前和月經期間,主要以扶正補氣為主,避免氣血受損,並適當地配伍化瘀止血的中藥。非出血期通常為經後,要加強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中藥,並需要配伍補益氣血藥物,有助消除或縮細肌瘤。患者應注意日常飲食,少吃辛辣或寒涼食物,應以清淡甘平食物為主,多吃蘿蔔、紫菜、海帶、蘋果、番茄、黑木耳、淮山、魚肉等等。 早期的子宮肌瘤一般透過內服中藥及適當配合針灸能有助控制病情,此外,患者平日需減輕工作的壓力及保持心情舒暢,方能有效改善體質。 臨床上除了透過內服中藥固本以改善子宮肌瘤惡化外,一般會配合針灸治療,亦能有助控制子宮肌瘤。   作者簡介: 楊明霞 註冊中醫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學哲學博士生(該博士研究亦於2017年中醫學博士考核中取得最佳研究員(The Best Investigator Award)及於2015年取得龍的文化傳統中醫獎學金)、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內科)碩士、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榮譽)學士,在中醫皮膚及美容方面有深入研究,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 Facebook:楊明霞醫師 Sinaweibo:楊明霞中醫師 Wechat:楊明霞醫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