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LL58.jpg
    "「作為行政人員和資深新聞從業員,在看過馮強這本著作《這900個辭彙助我成為〈南華早報〉首位華人副總編輯》後,真的讓我學到不少極為實用的英文辭彙和知識,令我講和寫英語都覺得更容易,這本書值得向你推薦!」 ──張洺華(張寶華)資深傳媒人 馮強(Victor Fung)從事英文寫作和編輯工作達三十年,也喜歡教書。從1980年起,他斷斷續續地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樹仁學院兼任教授一些與新聞傳播和英文語文有關的學科。目前,他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擔任首席講師兼財經新聞統籌主任(Coordinator of the B.Soc.Sc. Program in Financial Journalism)。馮強覺得可以把一己所學傳授給年輕人是一項使命、一種光榮和一份樂趣,故執筆寫下此書,記下他人生中最重要的900個英文詞彙,希望把他多年來提高英文能力的方法和經驗與讀者分享,幫助讀者更上層樓。 馮強的學生常常問他:「Victor,為什麼你的人生看上去總是如此一帆風順,成功不斷?」馮強回答說:「第一,你得取一個好名字,比如就叫Vick, Vigor, Victor, Vicky或者Victoria.」(當然,這是說笑)更重要的是,馮強說:「我敢於夢想,因此我能夠勝利。我能不斷讚美/感恩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不管是天晴還是下雨。」面對香港的年輕人,想要擁有幸福和成功,馮強的建議是:「擁有夢想,充滿熱情地工作,不嫉妒他人的成功,也不懼怕像老鷹一般高空翱翔,享受並感恩生活所給予的一切。」 這900個詞彙助我成為《南華早報》首位華人副總編輯 書中以馮強的五個人生/工作階段為分水嶺,囊括900個英文詞彙 Part I 1971-1980 這241個詞彙助我考進中文大學並以一級榮譽畢業 Part II 1981-1990 這175個詞彙助我在華爾街日報當記者 Part III 1991-2000 這143個詞彙助我當上南華早報首位華人副總編輯 Part IV 2001-2010 這342個詞彙助我在讀者文摘當總編輯和在城市大學當公關處處長 Part V 2011-2015 這99個詞彙助我在浸會大學當首席講師和財經新聞課程主任 900個英文詞彙包括: 1. ABERRATION Killing in a Kowloon Tong kindergarten is just a horrible ABERRATION. Aberration = 脫離常規 a deviation from the proper or expected course 常用相近詞 = 相關詞句 = A lie is an aberration from the truth. 2. ABSTRUS The arguments on both sides (the pro-democracy and pro-establishment) are ABSTRUSE. Abstruse = 深奧的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ecause intellectually complicated or somewhat obscure 常用相近詞 = 相關詞句 = Philosophical semantics is too abstruse to understand. 3. AFFIRM American desire to AFFIRM freedom in the world. Affirm = 申明 to declare positively or firmly 常用相近詞 = 相關詞句 = affirm one’s faith in democracy 4. AFLOAT Keep the direct election package in Hong Kong AFLOAT. Afloat = 在開展中(的) being spread about 常用相近詞 = 相關詞句 = get a new periodical afloat 5. AGAINST THE GRAIN Run AGAINST THE GRAIN of many vested interests in HKBU’s communication faculty. Against the grain = 格格不入 in contradiction to one’s natural disposition or character 常用相近詞 = 相關詞句 = underhand work of that sort goes against "
  • 特價 LL61.jpg
    "書如其名,《你一定要懂的字彙570》。 紐西蘭語言學者Professor Averil Coxhead曾做一項全球性調查,總結了570個你一生中必須要懂的570個英文字。本書四位學者,則總其大成,集合展現了這570個英文字的解釋、語態、讀音、用法,附以例句等等。 只要你肯學,必有所成。 Chapter 1. Verbs Chapter 2. Nouns Chapter 3. Adjectives Chapter 4. Adverbs Chapter 5. Conjunctions Chapter 6. Prepositions 香港大學語言系教授馬思帆教授 (Prof. Stephen Matthews)、香港城市大學英文系主任暨教育發展及精進教育處副署長羅得仁教授 (Prof. Rodney Jones)極力推薦: “Here at last we have an English book which will teach every learner something new, and which will not bore the reader to tears. Informed by linguistic thinking and compiled by an A-team of authors, this book provides just the kind of vocabulary that students need for university studies in English.” ──Professor Stephen Matthews,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School of Humanit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is book will certainly b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all tertiary students in Hong Kong. Writing academic English, with its range of specialized vocabulary and distinctive stylistic features, is a challenge, even for very accomplished English speakers. The authors of this book provide a wealth of examples, explained and illustrated in context, to help students gain a command of this register. The book can be used as both a study guide and a reference when writing papers and other kinds of assignments. I heartily congratulate the authors on this timely and innovative book.” ──Professor Rodney Jones, Acting Head, Department of English Associate Director, Offic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Gateway Educ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作者簡介: 馮強 - 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及英文系一級榮譽學士 - 劍橋大學及香港大學碩士 - 曾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公關處處長 - 曾任職《華爾街日報》、加拿大《金融郵報》記者 - 曾任職《南華早報》副總編輯及《讀者文摘》總編輯 - 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國際新聞和財經新聞碩士課程主任;現任浸大財經新聞學士課程主任 -《社論、強化英語》瘋讀、<<生活英語小智慧>>及<<學會演說、改變你的人生>>作者 - 曾參與《最後六任港督的聲音》的編寫及統籌工作 June Leung - 港大文學院翻譯系榮譽學士 - 任教英文科超過二十五年 - 會考及高考英文科教科書作者 - 晴報-英語潮通街專欄作家 -《Show Off英語》、《英語潮通Guide》、《全天候天后》及《我就是天后》作者 - 著作《英語潮通Guide》及《全天候天后》入選2009年「十大好書」最後100強 - 曾獲邀擔任香港大學語言學學會學術交流講座講者 - 曾多次獲邀擔任伊館會考及DSE講座英文科主講者 Richard Eng - 香港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 (論文甲等畢業) -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榮譽學士 - 任教英文科超過25年 - 曾撰寫多本教科書、參考書及大學語文翻譯參考書,如《IELTS一站通》、 《「精英A班」Dear Richard》、《無痛學法文》及《Last Minute English》等 - 曾擔任新城知訊台「精英A班」節目主持人 - 曾接受國際雜誌ASIAWEEK專訪 - 曾接受英國Channel 4、BBC、法國M6、法新社 (Agence France-Presse)、 法國Canal Plus及CNN電台訪問教授英文心得 - 曾接受紐約Wall Street Journal、SCMP及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訪問 Alan Poon - 香港城市大學英文系一級榮譽學士,以3.91累積平均績點 (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 高踞同屆文學士畢業生,獲頒多個不同獎項和獎學金,總值135,000港元。 - 香港大學語言學系碩士生,取得優異級 (Distinction) 佳績。 -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任教文化群組及語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英語句法學 (English syntax) 、英漢語法對比分析 (contrastive grammar) 、語言學概論 (invitation to linguistics) 、及學術英語運用 (academic English) 多年。 - 曾接受中國鳳凰衛視 (2008)、香港城市大學 (2008)、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2012) 等訪問。 -《Contemporary English Grammar In Context: A Linguistics Preliminary》、《Invita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及《Language of Drug Users In Hong Kong》 (to appear) 作者。 - 現監製和編輯雙語新書《三十眾星談三十 (Dialogues with Thirty Professions)》,嘉賓來自教育界、演藝界、法律界、醫學界、商界、建築界、體育界、輔導界、和航空界的專業人士,和政府官員。"
  • 特價 LL62.jpg
    《文言文應試實戰全攻略》參考近年中國語文科會考和文憑試試卷編寫,旨在為中四至中六學生提供實用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和應試練習,讓他們為中國語文科文憑試作充分的準備,考好文言文閱讀理解部分。 本書分為三冊,特色如下: 1. 分析公開考試試卷 詳細分析最近八年公開考試文言文閱題理解部分的考材、考核能力和重點,讓學生熟悉考試題型,掌握最新試題趨勢。 2. 解說文言基礎知識 從文言詞彙和文言句式兩部分,深入淺出介紹基礎文言知識。每項重點知識都設有「學習重點」「能力測試」兩部分,理論和實踐並重,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內容。所有例子都附有白話語譯,方便學生理解各項重點。 3. 說明閱讀答題策略 說明文言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步驟,並以歷屆公開考試文言文篇章設題,詳細分析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每項重點都設有「示例」「能力測試」兩部分,解說和訓練並重,讓學生熟習答題竅門。 4. 介紹文學文化常識 附錄部分介紹文言文常識,包括句子成分、常用修辭和寫作手法。鑑於先秦文學和哲學是中國文化的精華所在,公開考試也多取材於先秦篇章,因此特別介紹先秦學說思想和各家名言;另外簡介古代著名作家和作品,既可幫助學生應試,也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5. 設計多個應試練習 根據公開考試試卷形式,由淺入深,設計多個應試練習。練習篇章取材自不同年代的著名作品,題材多樣;題型參照公開考試試卷,讓學生作試前訓練。練習內特設不同項目,例如「作者簡介」「作品簡介」,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的寫作背景;部分題目設有「作答指引」,幫助學生解題,掌握答題方向。 6. 提供詳盡答案分析 答案冊提供各部分練習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準則,讓學生了解個人能力和水平。關鍵處部分題目的答案提供分析和解說,幫助學生掌握答題重點。所有篇章都附有白話語譯,幫助學生理解。
  • 特價 LL63.jpg
    5**作文系列半年內出版了兩冊,十分感謝明報出版社的信任。 這份信任背後隱藏着一份哀愁,為何出版次數要這麼頻密?莫非中學生的作文真的出了大問題? 很多時候中學老師批評同學作文,姑勿論文筆還是內容,都是千遍一律的。例如描寫夜晚,一律都是「星星劃破長空」。有一次,本書顧問甄沃奇老師告訴我,他改作文時,同學描寫運動會受傷必定是左腳抽筋。 另外,同學的觀察能力也是令人頭疼的。例如菠蘿包是香港很普遍的特色食物,絕大多數人都吃過。有一次,我上課問大學生菠蘿包有甚麼特點,有人說是黃色的,半圓的……每一個答案我都可以氣死一次,他們雖然吃過,但是沒辦法拿得住、捉得住菠蘿包的區別特徵,即與其他麵包不同之處! 菠蘿包那層鬆化無比的酥皮,他們竟看不穿;而他們,我也看不透。大學生表現如此,中學生的能力亦可想而知。 本書顧問甄沃奇老師為中大中文系哲學碩士,作者有一名博士、五名大學生,其文憑試作文卷都有5**成績,來自數間大學不同學系,有化學、護理、商科、中文等,這支學士、碩士、博士三層的學術團隊都有一個共同信念: 「無論主修甚麼科,中文一定要好!」 正當你真的看見星星劃破長空,這就代表你溫書溫到悶透了,何不停一停,想一想,案頭除了放滿日校老師的功課、補習老師的筆記外,是否少了一本《5**作文:闡釋古今中外例子》? 作者簡介: 歐陽偉豪,香港語言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師承著名語言學家張洪年教授,其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語言學、粵語語法、句法對比及語言習得。
  • 特價
    Out of Stock
    LL66.jpg
    文言文成為DSE文憑試重災區,教育局、中小學、老師、家長,紛紛出動,為同學急救文言文!其實,要學好文言文,最緊要讓同學打好根基,從生動有趣的文言小故事入手,從而理解文言文的各種字義、用法、句式,基礎掌握好,做閱讀理解便沒難度! 本書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洪若震博士執筆,選取了數十篇不同題材的文言文篇章,提供語譯、注釋,講解何謂比喻、變文、以形說義、第二人稱代詞、合音、「者」字用法、判斷詞、用典、助動詞「見」、重言、否定句、時間副詞、庶幾、數量詞用法、主語省略、古今詞義、定語的位置、定語的位置、聯綿詞、詞尾「如」、疑問句、疑問詞…… 每篇故事均配以適量練習,讓同學多學多做,掌握考試技巧! 本書選取篇章包括: 《搜神記》【故事一‧安陽亭書生】 《搜神記》【故事二‧宋大賢】 《金壺七墨》【故事一‧陳在衡】 《耳食錄》【故事二‧田賣鬼】 《閱微草堂筆記》【故事三‧姜三蟒】 《列異傳》【附‧定伯賣鬼】 《原化記》【故事一‧京都儒士】 《古今譚概》【故事二‧凶宅誤】 《志怪錄》【故事一‧王鎛】 《子不語》【故事二‧鬼寶塔】 《閱微草堂筆記》【故事三‧曹竹虛言】 《菽園雜記》【故事一‧王冕】 《閱微草堂筆記》【故事二‧田不滿】 《秋燈叢話》【故事三‧鬼怕兇人】 《艾子雜說》【附‧鬼怕惡人】 《述異記》【故事一‧王瑤】 《幽明錄》【故事二‧新鬼覓食】 《子不語》【故事三‧釘鬼脫逃】 《搜神後記》【附‧白布袴鬼】 《遜志齋集》【故事一‧越巫】 《閱微草堂筆記》【故事二‧滿媼】 《閱微草堂筆記》【故事三‧妖由人興】 《埋憂集》【附‧潘生傳】 《諧鐸》【故事一‧棺中鬼手】 《續子不語》【故事二‧枯骨自讚】 《閱微草堂筆記》【故事三‧鬼隱】 《諧鐸》【故事一‧老面鬼】 《蕉軒摭錄》【故事二‧兩面客】 《耳食錄》【故事三‧廊下物】 作者簡介: 洪若震,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並於該系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資深講師,教授中國文化課程。主要研究範圍為古文字學、漢語俗字及音韻學。《明報》專欄作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LL67.jpg

    睇明報學成語 01

    $78.00 $62.40
    成語,內含豐富的文化價值及人類智慧,以凝練的文字傳承下來。這種文字、文化、智慧的融和關係,每個語言都有,甚至乎有些情況是一致的,例如中文有「一箭雙鵰」,英文就有“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般而言,學生學習成語大多著重其有趣的出處故事,及其引申出來的比喻意義,卻忽視成語如何正確書寫於句子裏及其蘊含的語文法則,簡而言之,學生學習成語未能一箭雙鵰。本書十分著重學習效率與成效,大刀闊斧把成語應用知識充當學習前鋒,其出處來源作學習後盾。 古有「開門七件事」,今有「成語學習七件事」。 第一件:學生與博士兩個人物就成語的字面謬誤作一對話,一問一答引起學習動機,帶出閱讀成語不能只著眼於詞匯表面,而是要探索其背後的真義。例如「一目了然」的「一目」是否指一隻眼睛呢? 第二件:博士隨即解答學生的疑難,指出錯誤並予以糾正,扼要解釋成語的正確意思,滿足讀者即時的求知慾。 第三件:這部分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以獨立的角度證明成語的實用性,而不是作者一味自說自話。這獨立的角度就是來自明報報道的一段完整文字,當中包含相關的成語,讀者除了得悉成語如何運用於日常的書寫外,還能夠通過段落的上文下理,增強對成語的語感。 第四、五件:報章的文字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作者抽絲剝繭地解釋成語在段落中的用法,輔以正確與錯誤的例子,讓讀者對成語的使用印象更深。這種句子的對錯比較在坊間同類的學習叢書中實屬罕見。 第六件:經過引起動機,闡述分析的過程後,就來到鞏固學習的階段。作者發揮其一石二鳥的本領,不單設計句子仿作題目以考核學生對成語的用法,還着他們把廣東話句子轉化成普通話句子。這樣,既可學習成語,也可學習廣普對譯,一舉兩得。 第七件:成語學習不能只停留於其出處來源,而是要深化於日常的寫作裏,故此,本書刻意把成語出處殿後,讓有興趣的讀者繼續尋根究底。 成語不是新事物,但「成語學習七件事」設計創新,視野多元,足見作者袁苡晴老師的學養及識見,其魄力將會一直延伸至本成語系列的第二冊、第三冊。一個作者,一個學術顧問,一個出版社,“Read three books with one team”。 ── 歐陽偉豪博士 「成語學習七件事」   作者簡介: 袁苡晴 Katvia Yuen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法律博士生 ‧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 ‧新晉鐘錶品牌廣告文字顧問 ‧經驗教育工作者 顧問: 歐陽偉豪,香港語言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師承著名語言學家張洪年教授,其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語言學、粵語語法、句法對比及語言習得。 相關書籍 睇明報學成語 02
  • 特價 LL68.jpg

    睇明報學成語 02

    $78.00 $62.40
    成語,內含豐富的文化價值及人類智慧,以凝練的文字傳承下來。這種文字、文化、智慧的融和關係,每個語言都有,甚至乎有些情況是一致的,例如中文有「一箭雙鵰」,英文就有“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般而言,學生學習成語大多著重其有趣的出處故事,及其引申出來的比喻意義,卻忽視成語如何正確書寫於句子裏及其蘊含的語文法則,簡而言之,學生學習成語未能一箭雙鵰。本書十分著重學習效率與成效,大刀闊斧把成語應用知識充當學習前鋒,其出處來源作學習後盾。 古有「開門七件事」,今有「成語學習七件事」。 第一件:學生與博士兩個人物就成語的字面謬誤作一對話,一問一答引起學習動機,帶出閱讀成語不能只著眼於詞匯表面,而是要探索其背後的真義。例如「一目了然」的「一目」是否指一隻眼睛呢? 第二件:博士隨即解答學生的疑難,指出錯誤並予以糾正,扼要解釋成語的正確意思,滿足讀者即時的求知慾。 第三件:這部分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以獨立的角度證明成語的實用性,而不是作者一味自說自話。這獨立的角度就是來自明報報道的一段完整文字,當中包含相關的成語,讀者除了得悉成語如何運用於日常的書寫外,還能夠通過段落的上文下理,增強對成語的語感。 第四、五件:報章的文字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作者抽絲剝繭地解釋成語在段落中的用法,輔以正確與錯誤的例子,讓讀者對成語的使用印象更深。這種句子的對錯比較在坊間同類的學習叢書中實屬罕見。 第六件:經過引起動機,闡述分析的過程後,就來到鞏固學習的階段。作者發揮其一石二鳥的本領,不單設計句子仿作題目以考核學生對成語的用法,還着他們把廣東話句子轉化成普通話句子。這樣,既可學習成語,也可學習廣普對譯,一舉兩得。 第七件:成語學習不能只停留於其出處來源,而是要深化於日常的寫作裏,故此,本書刻意把成語出處殿後,讓有興趣的讀者繼續尋根究底。 成語不是新事物,但「成語學習七件事」設計創新,視野多元,足見作者袁苡晴老師的學養及識見,其魄力將會一直延伸至本成語系列的第二冊、第三冊。一個作者,一個學術顧問,一個出版社,“Read three books with one team”。 ── 歐陽偉豪博士(導讀──成語學習七件事) 作者簡介: 袁苡晴 Katvia Yuen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法律博士生 ‧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 ‧新晉鐘錶品牌廣告文字顧問 ‧經驗教育工作者 顧問: 歐陽偉豪,香港語言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師承著名語言學家張洪年教授,其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語言學、粵語語法、句法對比及語言習得。 相關書籍 睇明報學成語 01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8.jpg

    通識考試題型詳解

    $78.00 $62.40
    第一部 題型篇 卷一 資料回應題 第一型 解說型 第二型 引證型 第三型 詮釋型 第四型 參考型 第五型 程度型 第六型 是否型 第七型 暗比型 卷二 延伸回應題 第一型 分析型 第二型 探相型 第三型 暗比型 第四型 如何型 第五型 程度型 第六型 是否型 第七型 建議型 第八型 評估型 第二部 重點議題 單元一 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怪獸家長 重點議題(二)港孩現象 重點議題(三)網絡文化 重點議題(四)男女關係 時事議題 變性人爭議 單元二 今日香港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人口老化 重點議題(二)貧富懸殊 重點議題(三)房屋問題 重點議題(四)中港矛盾 時事議題 佔中與公民抗命 單元三 現代中國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三農問題 重點議題(二)城鄉差距 重點議題(三)農民工苦 重點議題(四)綜合國力 時事議題 中國食物安全 單元四 全球化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經濟擴展 重點議題(二)全球政治 重點議題(三)文化互動 時事議題 恐佈主義 單元五 公共衞生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傳染病 重點議題(二)飲食文化 重點議題(三)醫療制度 重點議題(四)中西醫學 時事議題 禽流感 單元六 能源科技與環境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能源發展 重點議題(二)核能得失 重點議題(三)舊區重建 重點議題(四)綠色生活 時事議題 電動車
  • 特價 M087.jpg

    倪匡傳 : 哈哈哈哈

    $128.00 $102.40
    曾經絕處倍從容,跌宕人生歷險峰。筆底英雄無處覓,凡塵率性自葱蘢。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筆名包括:衛斯理、沙翁、岳川、魏力、衣其、洪新、危龍。倪匡是知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及編劇,寫作範圍甚廣,科幻小說外,還寫過怪異小說、武俠小說和三百多個電影劇本,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江迅給我們寫出了倪匡的神髓,教我們知道倪匡真正的傳奇。本書後記道出,江迅「一年前工作之餘動筆趕寫這部書,原計劃於2013年7月香港書展期間出版。6月9日因心臟突然停跳2分鐘而後昏迷36小時」,心力交瘁的主要原因,正是對深入倪匡最隱蔽處的孜孜以尋,上下求索,遂使這位名記者不支倒下。 作者簡介: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零傳媒國際有限公司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獲20多項中國和香港、上海、北京等地文學獎和新聞獎。在上海、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的作品集有:《崛立雷州》、《1998中國病》、《行筆香港》、《跨越2000年》、《聚焦洋紫荊》、《漣漪香江》、《香港的七情六慾》、《色香是杯雞尾酒》、《香港,一個城市的密碼》、《干物女與草食男》、《朝鮮是個謎》、《時代你慢些走》、《亞洲城市微表情》、《觸摸時代潮汐》等23部。
  • 特價 PC76.jpg
    我們關心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繼用心製作《職業小百科》系列後,進一步以「腦圖」Mind Map的方式,配合大量色彩繽紛的插圖,展現適合孩子學習的各種生活概念及中英詞彙,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可讓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與內容! 明天好孩子系列──Mind Map圖典 Mind Map 圖典── 禮儀 Mind Map 圖典── 家庭與身份 Mind Map 圖典── 一起去旅行 Mind Map 圖典── 節日慶典 Mind Map 圖典── 烹飪與菜式
  • 特價 PC77.jpg
    們關心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繼用心製作《職業小百科》系列後,進一步以「腦圖」Mind Map的方式,配合大量色彩繽紛的插圖,展現適合孩子學習的各種生活概念及中英詞彙,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可讓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與內容! 明天好孩子系列──Mind Map圖典 Mind Map 圖典── 禮儀 Mind Map 圖典── 家庭與身份 Mind Map 圖典── 一起去旅行 Mind Map 圖典── 節日慶典 Mind Map 圖典── 烹飪與菜式
  • 特價 PC78.jpg
    我們關心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繼用心製作《職業小百科》系列後,進一步以「腦圖」Mind Map的方式,配合大量色彩繽紛的插圖,展現適合孩子學習的各種生活概念及中英詞彙,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可讓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與內容! 明天好孩子系列──Mind Map圖典 Mind Map 圖典── 禮儀 Mind Map 圖典── 家庭與身份 Mind Map 圖典── 一起去旅行 Mind Map 圖典── 節日慶典 Mind Map 圖典── 烹飪與菜式
  • 特價 PC79.jpg
    我們關心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繼用心製作《職業小百科》系列後,進一步以「腦圖」Mind Map的方式,配合大量色彩繽紛的插圖,展現適合孩子學習的各種生活概念及中英詞彙,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可讓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與內容! 明天好孩子系列──Mind Map圖典 Mind Map 圖典── 禮儀 Mind Map 圖典── 家庭與身份 Mind Map 圖典── 一起去旅行 Mind Map 圖典── 節日慶典 Mind Map 圖典── 烹飪與菜式
  • 特價 PC83.jpg
    兒童讀物作者楊媽媽,繼續為各位家長創作生動有趣又富教育意味的親子兒童小故事(《不要下雨天》、《炎熱的聖誕節》、《蜜瓜與哈密瓜》、《八爪魚總裁》、《時間獵人》),每冊包括四個不同的故事,內容中英對照,附以大量插圖,讓家長與子女親子共讀,樂趣無窮! 明窗親子小故事 不要下雨天 炎熱的聖誕節 蜜瓜與哈密瓜 八爪魚總裁 時間獵人
  • 特價 PC84.jpg
    兒童讀物作者楊媽媽,繼續為各位家長創作生動有趣又富教育意味的親子兒童小故事(《不要下雨天》、《炎熱的聖誕節》、《蜜瓜與哈密瓜》、《八爪魚總裁》、《時間獵人》),每冊包括四個不同的故事,內容中英對照,附以大量插圖,讓家長與子女親子共讀,樂趣無窮! 明窗親子小故事 不要下雨天 炎熱的聖誕節 蜜瓜與哈密瓜 八爪魚總裁 時間獵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7.jpg

    餐桌上的領袖

    $108.00 $86.40
    英文有一句諺語,叫「You are what you eat」,譯作中文的意思就是「人如其食」。 有時我們看看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喜歡吃些什麼,對於了解他們的性格、為人、作風,會有一些有趣的啟示。 例如,毛澤東嗜好吃辣,每餐飯都無辣不歡,就是小小幾顆辣椒,已經可以足夠讓他吃掉一大碗飯。他的名言是:「能吃辣的人革命性較強」。「辣」與「革命」一樣,都是洋溢着一種火熱澎湃的能量。嗜好吃辣的人,常常吃得面紅耳熱,那就像革命的熾熱激情。 如果毛澤東這個湖南人,無辣不歡,最愛吃紅燒肉這類農家菜,並反映了其包拗頸、愛搞對立和鬥爭的性格,那麼周恩來這位江蘇人,曾經放洋留學,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他又喜愛吃些什麼?會否如江蘇人般嗜甜呢?告訴你,他最愛吃的是冰塘肘子,是不是與你對其觀感很匹配呢? 再看看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這樣一位從小在美國受教育,說得一口地道英語,生活作風十分洋化的貴婦,她又喜歡吃些什麼?原來她的飲食口味也十分吻合,每餐必吃的是青菜沙律,閒來也愛吃朱古力。 翻看本書,你會進一步發現,原來國父孫中山愛吃豆腐,蔣經國愛吃蛋炒飯,從中看到他們生活作風簡單,知慳識儉的性格。 除此之外,其實「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也可以進一步引伸,把它稍稍改成「You are how you eat」:你的吃相如何,亦最能顯示你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當你在本書看到周恩來吃木瓜和吃狗肉的故事,就更能體會到其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的一面。 食物除了能夠反映當事人的性格、為人和作風之外,餐桌之上,還有更多更高深的政治學問。 吃不吃飯、與誰吃飯(又或者不與誰吃飯)、如何吃飯、在哪裏吃飯、吃些什麼東西和菜式、吃相如何……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從來都不是簡單填飽肚子的問題,那更涉及更多微妙和含蓄的政治信息。 本書將通過一道又一道的菜式,一個又一個餐桌上的趣聞迭事,把一位又一位曾經改寫歷史的領袖,一幕又一幕機鋒處處的政治,更加立體的呈現在讀者跟前。 《餐桌上的領袖》,是一道美食和政治之旅。 作者簡介: 蔡子強,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 特價 SA190.jpg
    Dr. Ray,可能是網上最紅最火的年輕熱血醫生! 走過的戰場和煉獄,Dr. Ray繼續滿腔熱血的搶救生命、看顧病人,再累亦堅持揮筆寫下在醫院的所見所聞。他對工作的熱誠、對生命的愛惜、對病人的關心,透過一個又一個或溫馨感人或抵死好笑的小故事,深深感染着每位讀者。 「站在醫院的最前線,緊貼着社會的心跳,感受到的人情冷暖,猶如這個城市的寒暑表。每天上班都會遇上不同的人,他們有着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國籍、不同的背景,來到我面前,有着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痛苦、不同的理由。」 本書為Dr. Ray第四本作品,四大篇章: 第一章 我是Dr. Ray 第二章 醫生是這樣煉成的 第三章 轉戰ICU 第四章 繼續熱血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在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後,現正式成為急症室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3.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恒、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課室以外》由人稱「德叔」的教育界前輩陳德恒執筆,書如其名,走筆疾書,道出課室以外的種種教育大小道理。 得思量──大家都明白,患上公主病或太子病的「港童」,源自其父母過份照顧。父母以為孩子不諳世途險惡而呵護有加。然而你可知道:孩子自幼跟你一起看《金枝慾孽》和《宮心計》,跟柴九等人學會了多少人心險惡、偷呃欺騙、殺人放火?孩子們從來不是生活在溫室,他們需要的,是實際生活的經歷磨煉而已。這樣「安全的保護」是否造成今天「港孩」驕生慣養,沒有判斷和處理危機的訓練、怕苦怕累、經不起風浪和挑戰;遇事時只會等待或退縮、號哭和徬徨。 作者簡介: 陳德恒 人稱德叔。當學生57年,任職中學34年,兼任大學講師22年。乃教育界老兵,曾任教中學,為地理科教師、活動主任、訓導、副校長及校長等職務。退任校長後,猶熱心教育,仍游走於大中小學校園,發揮餘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4.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恒、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由龐永欣執筆的《寫給家長》,以香港家長的角度出發,論及香港教育界的種種現象,諸如家長教育、政策短評、時事感想……等等。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SA196.jpg
    我肯定在城市中,存在許多值得人傾聽的「感人至深小故事」。 生活在城市,你和我每天都和城市接觸。接觸可以是蜻蜓點水,接觸也可以扣人心弦,接觸更可以是因為細心了解聆聽這個城市的人、事、物、情而得到的每一點觸動。電台節目《Urban Touch》主持急急子為了捉緊城市裏細膩的人情味,在好奇心引領下遊走街巷屋邨、走訪老舖小店如印務店、秤號、手作店等,與店主和客人詳談交流,蒐集城市點滴,以醇淡的情感寫下急急子的Urban Touch。 「有聽眾跟我說:『這個節目影響我很多。』我不知道那個影響是怎樣的,他會理解我不是希望人趕去拍照嗎?會像我一樣不隨便用『人情味』這個詞語嗎?會去欣賞身邊的人嗎?作品完成了,就讓作品自行說話,讓人有不同的解讀,或者他有比我更深的體會,更精彩的想法。」 ──急急子 「急急很慢,她的被訪者說話也很慢,一個不屬於我城的節奏偏偏將我城的故事忠實地娓娓道來,聽她節目你得不到速食金句,只有雲淡風輕的戀人絮語,一個字粒一張板凳一針一線都慢慢地與我們扣得千絲萬縷,與我們的大街小巷形影不離,試問要活化要保存要記載的又豈止一個碼頭幾個古玩,這是急急靜靜的起義。」 ──商業電台叱咤903總監林若寧 作者簡介: 急急子 急急子是商業電台叱咤903 DJ,主持《Urban Touch》及《集雜志》。第一天開咪,獲得占奴賜名急急子,從此工作速度、生活步伐,照舊好慢。每星期落區考察香港有人味地方,每日研習趣美生活,大氣中深呼吸一口氣。
  • 特價 WS90.jpg

    導演的13個寓言

    $138.00 $110.40
    此書的出版來自某種記錄創作過程的衝動;這份衝動難以抗拒。箇中真實事件彷彿寓言,讀起來應該蠻有趣。 書內照片於拍攝電影《失戀急讓》期間拍攝,我以Fuji X100全手動制式拍攝。這是我首次與相機為伍。為了呈現當時的直覺,用最直接的方式記錄時刻,拍攝原則為: ‧採用全手動制式; ‧拍攝期間不能觸碰或調整眼前物件; ‧除非畫面內有東西移動,否則於同一角度不能按快門兩次; ‧全部照片皆不經任何後期修改。 對於不熟悉相機操作的我,全手動是一個考驗,一切起始於單純的念頭:讓自己的思維與視覺更為靠近。當時問及友人全手動相機的選擇,朋友放下一部殘舊的X100:「試試這個。」攝影旅程就此展開。 在戲棚中,我只能在「肯定自己絕對有空」的時候拍攝,其餘大部分時候,必須專注於導演的職務。是以照片並不能視為電影拍攝的完整紀錄,事實上,當中有許多個拍攝天,我連掏出照相機的空檔也沒有。某天,一位團隊成員笑言:「我們拍攝順利!看,導演拿出她的相機了!」 這裏每幀照片都代表導演的幸福;能夠抽空攝影自家花絮,因為現場滿是值得信賴的拍攝團隊,謹在此感謝每一位。 ──她,卓韻芝。 內容包括: 尤其是重要的事 注意事項就是答案 難纏的啟發 兩個張家輝:誤會,並不荒唐 3000呎不及300呎 迷幻詠香江 一家人,有了信任,一切就好 哪有「準備好才來臨的情感」? 面對世界 人生不過一叠紙 The best thing is to be free 最短的咒,是名 creative is a crasftmanship 保命的愛 …… 作者簡介: 卓韻芝,電台節目主持人、導演、編劇、企劃監製、作家、stand up comedian。既然只能活一次,不如多做怪事。 導演作品: 電影《戀愛起義》(2001)、短片《Homo Sapiens》(2007)、《Lost & Found》(2007)、《一分鐘》(2011)、《打錯》(2011)。 電影編劇作品: 《初戀嗱喳麵》(影評人協會最佳編劇/2001)、 《20‧30‧40》(柏林金熊獎最佳電影提名/2004)、 《出埃及記》(香港電影金紫荊最佳編劇提名/2007)等。 報章專欄見於《明報周刊》及《新假期》等。現居香港。 卓韻芝作品: 《生活全套》、《生活好好過》、《難得面紅》、《還可愛》、《男上女下》(與林海峰合著)、《孔子的敵人》、《是有點狡猾》、《蘋果的中文是什麼?》、《低胸裙戰爭》、《走光再走光》、《推推推推推推推》、《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 ?!?)》、《你的心不是公廁》、《卓韻芝奇遇記——最冷的冬天》、《卓韻芝奇遇記——最熱的夏天》、《卓韻芝奇遇記——忽冷忽熱》、《誰有下次誰沒有下次》、《活得像戀人》及《商業笑容》。
  • 特價
    Out of Stock
    WS91.jpg

    誰說小三不辛苦

    $88.00 $70.40
    因為世上有男人,也有女人,所以有兩性關係的出現,這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事,卻再錯綜複雜,千絲萬縷。有人想求一個伴侶卻獨守空幃;有人卻應接不暇,夜夜纏綿;亦人甘心成為小三甚至小四,求的可能不過是片刻的溫存。 有哪個女生會想成為連自己都鄙視的第三者,所有道理她都懂,可是愛情最盲目無語的永遠是,但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總是例外。原來做第三者也很辛苦。她們其實做錯什麼呢,不過是錯在比正印晚了認識自己心愛的男人,就落得世間罵名,有苦無路訴…… 要在兩性關係中打一場漂亮的仗,外在配套只是第一步,勝敗關鍵是你能否摸清對方的底牌。誰都知道,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你再只依循自己的想法去與另一個性別相處,結果只有死路一條。當男人說一個女人太好,其實是說這個女人太悶,太無趣,太不夠誘惑吸引。 說穿了,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是一場又一場的攻防戰。           ──王貽興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Out of Stock
    WS92.jpg

    原來我沒有生活2

    $88.00 $70.40
    我們都以為自己有生活,但其實,我們只是隔著屏幕,旁觀他人的痛苦,葡萄別人的快樂,坐在抽水馬桶上吃著花生,行屍走肉地重覆著每個相同的一天而已。 有人的一輩子都是同一天,有人的一天卻是一輩子。我們以為還有生活,但原來,我們只是貌似生活地生存,貌似中產地無產而已。 Fake 愈來愈年輕人愛說Fake這個字。最初聽到Fake這個字,只是應用於籃球術語裏的假動作解釋,誰又被誰Fake起了,誰的假動作總是真的讓人每次都輕易上當——後來Fake這一個字卻被廣泛應用,成了年輕人的口頭禪,被人騙了會說是「你被我Fake了」,遇到一個你以為很有錢但原來充大頭鬼的假才俊是Fake,遇到一個以為身材很勁但原來裝假狗或者隆胸怪的也可以是Fake,你以為他愛你但原來只是玩你當然是Fake,他明明已有女友但裝作單身也是令你很想大喊一聲Fxxk的Fake…… Fiction Victim Fiction victim,就是指那些盲目跟從小說潮流的壞品味跟風者,這些人,甚至可以用跟屁蟲來形容之。這些Fiction victim,大多是投機取巧、渴望成名渴望到被人唾罵鄙夷都不介意的無名寫作人,他們內心的道德界線與創作人應有的基本自尊都已經被年月磨蝕殆盡,總之能夠沾到光,被記住,用什麼手段什麼方法根本就沒所謂。最簡單例子,就是當九把刀成名之後,華文地區多如雨後春筍那些偽九把刀的所謂熱血狂徒,甚至本巿近年那個愈抄愈過分,由風格到題材也跟到足的網絡小說家,就Fiction victim的最佳例子。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Out of Stock
    WS93.jpg

    原來戀愛10

    $88.00 $70.40
    《原來戀愛》系列來到第十冊,證明…… 只要遇上愛,就是戀愛的季節。有人單身,有人愛得甜蜜,有人細水長流,也有人陷於苦戀,愛情的滋味總是如此飄忽,讓人難以捉摸。 現代社會愈來愈複雜,都會男女生活愈來愈艱難,莫名其妙一堆剩女敗犬屌絲之類的標籤,搞得每個人都自慚形穢,跟幸福兩字愈距愈遠。說好的幸福,總是說時容易做時難。男人跟女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所以男人跟女人的幸福感以至獲得幸福的難易度,都有着我們難以想像的差距。 男人之所以容易感到幸福,是因為男人普遍比女人想得少。所謂幸福,根本就不該跟安全感有關,更加不必在幸福圓滿的狀態居安思危、奢求永遠,只要心存幸福的渴望,跟適合的那個人執子之手,一同朝着它進發,當中不止甜美快樂,卻充滿回憶的甜酸苦辣過程,就是我們一輩子最珍惜的幸福了。 你幸福嗎?我幸福ing。 ──王貽興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