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CE12.jpg
    何方,國際問題和中共黨史專家,特別是研究國際形勢與對外關係達五十年,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他跟隨中共前總書記張聞天從東北到外交部,一起工作十餘年,養成獨立思考、鑽研問題的習慣。文化大革命後,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工作。退休後改行研究中共黨史。他參加共產黨七十年,有豐富而複雜的經歷,又長期從事研究工作,善於從世界背景看中國。所以本書名為自述,實際上主要是對延安時期以來重大歷史和現實問題的反思,有大量撥亂反正、打假返真的說明。特別是對人們正熱烈討論的中國應該確立什麼制度和走什麼道路的問題,作出了系統的分析和回答。這就使本書不但留下了許多珍貴史料,而且提出並回答了當前受到各方面關注的一些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者面對它,是理論探討和黨史資料;一般讀者面對它,可以了解到過去的許多故事和真實歷史的細微末節。所談到的事件、人物、細節,都很珍貴。 作者不論對歷史,對人物,對事件,對理論,都不肯人云亦云,而堅持獨立判斷,並以豐富的閱歷為依托。本書的內容可謂滲透着作者直面真實的勇氣和洞察歷史的見識。他一直從事政策研究和學術研究,長於理性反思和分析概括。這一特點使他的自傳具有強烈的思辨性,常常能給人以醍醐灌頂的啟發,一定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作者簡介: 何方 一九二二年十月生於陝西臨潼一個農民家庭。一九三八年奔赴延安,進抗大學習和工作,後轉外語學校學俄文,參加整風和勞動。一九四五年去東北做地方工作,先後任縣委宣傳部長、省青委副書記等職。一九五○年調外交部任駐蘇聯大使館研究室主任和部辦公廳副主任。一九五九年受張聞天牽連,被定為反黨宗派成員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並下放農村。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即被定為專政對象,一九六九年押送幹校勞動改造整九年。一九七九年平反、恢復工作,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總幹事,一九九九年離休。曾被評為政府特殊津貼領取者,研究員。為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還受聘為北京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名譽博士、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著有《論和平與發展時代》、《黨史筆記——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等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2.jpg

    好人一生不平安

    $84.00 $67.20
    作為中國當代改革開放的見證者,曾為萬里助手的作者吳象,在本書記述了他昔日與中共高級領導人、同事和朋友的交往。所述人和事,皆屬作者親身經歷,極具史料價值;當中提及十年文革,難得客觀地記述受打擊的幹部的反應和表現。既讚揚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有重大貢獻的黨內領導人物,同時哀悼在文革含冤而死的忠厚幹部。追憶,感懷,反思,情感真切,不啻是記載政治運動、改革進程中「好人」命運的珍貴回憶錄。 書中包括十一篇人物散文,我都一一讀過,讀得很有興趣。其中胡耀邦、彭德懷、李雪峰、項南等,都曾經是對當代歷史進程產生過影響的黨內領導人物,還有一些人們可能不大熟悉,則是吳象過去的領導、同事和朋友。他只寫一個或幾個側面,用切身的經歷謳歌他們高尚的思想作風,以樸實的文風懷念他們正直的品格和坎坷的命運,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抒發對他們的情感。 于光遠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作者簡介: 吳象(一九二二年 ——),安徽省休寧縣人。一九三八年在八路軍野戰部隊擔任宣傳工作。曾任抗日軍政大學教員,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記者和編輯,《山西日報》總編輯,中共山西省委,安徽省委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一九八○年調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任室務委員,一九八二年兼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任七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顧問,並受聘為北京大學等院校客座教授。著有《陽光道與獨木橋》、《中國農村改革實錄》、《農村經濟論集》一至四輯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O063.jpg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由第27版起,為經過全新審訂之終定本,其中180頁(佔全部主題篇87%)在此全新版本中均有所審核修訂。審訂之處包括: (1)重新布局─調整文章結構,令更臻完美。 (2)內容增加─增添數十項思想觀點上之提示,並加進有關「思考方法學vs思維心理學」以及「耶、佛、道、心」之簡要提點。 (3)完善辭鋒─新版本在行文用語上進行了全面審訂,精益求精。即僅作一字之易,亦每含深意。
  • 特價
    Out of Stock
    P106.jpg
    NULL
  • 特價
    Out of Stock
    B292.jpg
    內容簡介: 韓寒最新力作,中港台三地同步出版 一部由廢鐵改裝的旅行車上的故事 一部一九八八年出廠的旅行車,在廢鐵裏重生,既無奈又沉重地,馳往一個遙遠的地方,辦一樁說不出來的事。車主,那蒼桑的男子,邂逅懷孕的妓女,隨後一個又一個故事,勾勒他們可愛的靈魂。 一部破車,一個軟弱但長繫心頭的約定,一個靠着不斷遷徙才可以自我肯定的浪人,還有一個閱人無數、身無定主卻有着最後堡壘的賣身女子,在暗淡的角落,起伏着精神世界的崇山峻嶺,大好風光。 一九八八,一個特定的年份,嵌在世界焦點之門檻上,演繹着一個接一個近乎無聲的故事,沉默的吶喊。 愛情,往往是海市蜃樓,嘲笑着世人。那一個動人的臂彎,卻讓遠離「聖女」稱號的她,泊上。 一九八八是這樣的一個事件,既抽離又具象,既龐然又渺小,要跟世界談談,問誰可以笑笑。 作者簡介: 韓寒寫作歷程 .二○一○年出版香港繁體版《他的國》 .二○一○年出版香港繁體版《三重門》 .二○一○年出版香港繁體版《長安亂》 .二○一○年出版香港繁體版《一九八八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與內地、台灣同步出版) ------------------------------------------------------ .一九九七年於雜誌發表「傻子」等作品 .一九九九年獲「首届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 .二○○○年獲「第二届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 .二○○○年出版長篇小說《三重門》,銷量三百萬冊 .二○○○年出版散文集《零下一度》,銷量二百萬冊 .二○○二年出版小說《像少年啦飛馳》,發行近百萬冊 .二○○二年出版作品精選集《毒》、《毒2》,發行近百萬冊。 .二○○二年出版雜文集《通稿2003》,發行近百萬冊 .二○○四年出版小說《長安亂》,發行近二百萬冊 .二○○四年版文集《韓寒五年文集》,發行近百萬冊 .二○○五年出版隨筆集《就這麽漂來漂去》,首印四十萬冊。 .二○○六年出版長篇小說《一座城池》,首印五十萬冊。 .二○○六出版文集和唱片《寒.十八禁》 .二○○七年出版長篇小說《光榮日》,首印六十萬冊 .二○○八年出版博客精選集《雜的文》,首印三十萬冊 .二○○九年出版長篇小說《他的國》,銷量逾七十萬冊 .二○○九年出版精選文集《草》 .二○○九年出版博文精選集《可愛的洪水猛獸》 .二○一○年主編雜誌《獨唱團》 韓 寒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於上海金山(近杭州灣)出生。 作家。 雜誌主編。 賽車手。
  • 特價
    Out of Stock
    BI16.jpg

    日本鏡子

    $85.00 $68.00
    加藤嘉一著作《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這散文集子時,人們愛把他稱為「日本的韓寒」,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跟韓寒一樣,是能夠挺身為公眾發聲的一位公共知識分子。 加藤作為日本人,又視中國為第二故鄉,置身於那麼一個錯縱複雜的關係裏,決定了他的路只能是難走。在同一篇文章,他宣稱:「無論如何,我與中國是絕配的」,並「要以自己的行動去證明」。他在大時代裏發光。 經過一番歷煉的加藤嘉一再出發,以自己作為鏡子,反映出當今中國的種種問題,並「深化我與中國之間的情感聯繫,更加客觀、冷靜地觀察中國,解釋中國,參與中國……向國際社會,尤其向西方主流社會傳播真實的中國和勇敢的中國人的形象」。 附《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簡介: 來自東京西南端靜岡縣伊豆的加藤嘉一,中小學階段交織着血淚,復以十九歲之齡、清貧之身並且不通中文的情況下,在「沙士年」,獨自上路,到北京大學升學,在那兒觀察、思考、發聲。本書記述了他人生的這段寶貴歷程,中國的事情,日本的事情,中日之間的事情,還有世界的事情,是那樣的豐富,是那樣的沉重;是那樣的多姿,是那樣的譎異。就看穩穩地站着的加藤如何道說。 作者簡介: 加藤嘉一,一九八四年生於日本伊豆。二○○三年「非典」高峰時來到中國。二○一○年獲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學位,二○一二年三月至七月擔任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講座學者,現任哈佛大學甘乃迪學院研究員、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訪問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二○○五年開始受邀爲《南方周末》、《環球時報》等海內外媒體撰寫時事評論,常作客央視《新聞1+1》、《環球視綫》、《Dialogue》;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一虎一席談》、《全球連綫》、《時事辯論會》等談話節目。現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香港《亞洲周刊》、Nikkei Business Online、日本Diamond Online等專欄作家。中文專著有《以誰為師:一個日本八十後對中日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中國,我誤解你了嗎?》、《中國的邏輯》、《日本的邏輯》、《愛國賊》、《加藤嘉一致困惑中的年輕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CE13.jpg
    這部《會友集》收集了我近二三十年來為友人著作所寫的序文。其中絕大多數作者是我相交已久的,但也有少數尚無緣識荊,只能算是「神交」。我生平不會寫應酬式的文字,友人向我索序,我必儘可能以敬慎之心回報。首先我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其次則就我所知,或就原著旨趣加以伸引發揮,或從不同角度略貢一得之愚。但無論從什麼方向着筆,我都堅守一個原則,即序文必須環繞着原作的主題發言。……用這種方式寫序當然是比較費力的,往往逼使我去進行一些獨立的研究。但是我也在寫序的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知識的樂趣:經過比較深入的探索之後,對於歷史和文化的某些特殊方面,我的認識從含混變為清晰,有些問題獲得進一步的澄清,有的基本概念則得到更有系統的整理。我的序文對友人有無涓滴之助尚不可知,但我受到他們著作的激勵則是千真萬確的。 〈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這句詩不妨借來說明為相知寫序的心理根源。若改用《易經》的語言,求序者是「同氣相求」,寫序者則是「同聲相應」。 書名取義於曾參「以文會友」,紀其實也。 —— 余英時 作者簡介: 余英時,一九三○年生於天津,籍貫安徽潛山。 一九五○至一九五二年就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錢穆先生。一九五五至一九六一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先生,獲博士學位。曾任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正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康奈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歷年所獲學術榮譽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美國明德學院榮譽文學博士、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日本關西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二○○六年獲頒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積人文終身成就獎」(the John W.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著有中英文著作數十種。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3.jpg

    守護者司徒華

    $85.00 $68.00
    司徒華,一個愛國守護者。 本書主要順序集《明報》近十年文章,再加分類而成。司徒華的成長,他的家國情懷,社團組織的理念與具體的做法,自我的要求,作為老師以至辦學的故事,對疾病的看法,還有就是社會各界人士的懷念,圖文並重。 愛國者,這樣的一個公認的評價,本書作了全面的詮釋,對於廣大的新一代,無疑是一份良好的教材,一面鏡子。對與司徒華共渡風雨的讀者,本書則是很好的紀念。
  • 特價
    Out of Stock
    WS63.jpg

    一方水土

    $85.00 $68.00
    內容簡介: 李純恩走過中國南北不少地方,各處不乏談得來的朋友, 又善於體察,見微知著,在這麼一個基礎上, 蘊釀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樣一個電視資訊節目的構思, 又藉着這個節目的攝製,以汽車穿州過省,去到哪兒吃到哪兒, 走走看看,深入里弄,這便可觀了。 一個地方的食物,養育了一個地方的人,也形成了一地人的性格。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口味不同的人,性格也不同。性格不同,成就的事業也不同。所以,有些地方專出文官,有些地方專出武將,有的地方出文人,有的地方出學者,有的地方出商人,有的地方出師爺,有的地方出強盜,強盜做大了就成皇帝。 民以食為天,食物的豐盛匱乏,也顯示出一個地方的生存環境,是富庶,還是貧瘠,各類人物,也就因此而產生。出才子佳人的地方,跟出將軍響馬的地方,吃的東西分野很大,小橋流水養出來的人,跟大漠孤煙熏出來的人,種氣一定不同。 中國地大物博人多,各地人的習性有巨大的差異,雖說同文同種,但這些差異,幾乎可以分裂成不同的國家民族。 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是食物吧。同樣一棵菠菜,生在上海大小盈掌,但生在北京,便長得可以扛在肩上。上海人和北京人的性格也南轅北轍,口味也天差地遠。將之放諸中國各地,總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為此,李純恩全中國到處走走拍拍,請看他筆下及鏡頭下的各方風土人情。
  • 特價 B217.jpg

    倪匡短篇

    $88.00 $70.40
    印刷 : 單色 內容簡介: 在倪匡心目中,自認用心去寫的,有《倪匡短篇》,每篇二千餘字,到最後幾十個字,才是精妙所在,五十二篇「極短篇」小說,盡顯倪匡深厚的文字功力,直叫書迷大呼過癮。 五十二篇的精采內容有: 常見的男人與女人故事 陰謀殺人故事 監獄故事 想當年故事 舊貨巷故事 武俠小說人物關係 《聊齋誌異》全盤現代化 「仍是堅持一貫的看法,小說,不論是長是短,是方是圓,是硬是軟,是黑是白,最重要的,是叫人看得下去,覺得好看。」 倪 匡 作者簡介: 倪匡(衛斯理)是個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 近年,也許現在還是,他宣布了「戒酒」,但定義是酒可照飲,不過不要飲醉。 倪匡不懂駕駛,但迷上了研究汽車時,曾經獨個兒把一部汽車化整為零後再裝嵌為原狀。他又花上幾年收集及鑽研貝殼,雖然最後意興闌珊把心愛的收藏賣掉,但他對貝殼的認識已達專家境界。 倪匡的廣泛興趣、過目不忘的本領以及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來港後的各類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組織嚴謹又帶啟發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倪匡早年已移居美國,二OO五年重臨香港,颳起一陣「倪匡」旋風,風采依然。
  • 特價
    Out of Stock
    B287.jpg

    風語

    $88.00 $70.40
    內容簡介: 數學奇才孤身犯險,殲敵千里 接連破譯敵方口令,驚世駭俗 美國丹.布朗《達文西密碼》引起全球解碼潮 「中國丹.布朗」《風語》內地版稅高達五百萬 智慧型小說,懸疑、推理,耐人尋味。本書內含半部世界口令史,破譯之途歷歷在目,令你嘆為觀止! 兩個男人的對決,牽扯出一個個教人驚心動魄的場面。數學天才陳家鵠表面看來弱不禁風,縱使足不出戶也能直搗敵陣,足令對方聞風膽;然而與此同時,自己也身陷絕境。人生的譎變,人性的奇異,隱然震撼讀者心靈。 本書實有所據,以抗戰時期情報機關「軍統」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中國黑室」等作藍本,檔案永藏深淵,不見天日,但麥家寫來游刃有餘,匪夷所思。 .相關視頻:麥家談新書《風語》 .名人書櫃:麥家推介《香水》 作者簡介:麥家 .原名蔣本滸,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 .1983年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綫電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任成都電視台編劇;2008年調任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 .從軍17年,輾轉六個省市。 .1986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解密》《暗算》《風聲》《地下的天空》等。 .被評為2003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第三届風尚中國榜2007年度作家、第六届華語傳媒文學大獎2007年度小說家、第十三届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編劇、第三届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編劇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B291.jpg

    暗算(增訂本)

    $88.00 $70.40
    內容簡介: 國家重地,絕頂高手非常行為唯拍案 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麥家驅筆直闖人性禁區之作 小說裏有一個給人喚作「瞎子阿炳」的人物,有著驚人的聽力,遙遠的聲音,複雜的聲音,或是極為相似的聲符,都難不倒他。阿炳識別聲符的章節,麥家寫來,也極富神來之筆,教讀者簡直有了阿炳「捕風」的實感。 聽風、捕風、追風、風語,都是這麼一回事,做的,是超乎人類極限的事。要馴服的,是風──簡直是瘋了(本書確也抽絲剝繭地寫及破譯高手變成瘋子的宿命)。 小說裏另一個破譯高手黃依依,桀驁不羈,一個大美人卻周旋於無數男士之中,敢作敢為,在軍紀森嚴的破譯重地也毫不例外,叫平素持重的上司落荒而逃! 麥家有關破譯的小說一部接一部,寫之不盡,他所鍾情的,應是「悶鍋」裏人性的淋漓與行為的盡致,這裏面該蘊藏著多少人生密碼?這應看成是麥家破譯的終極目標。與此同時,那過程的峯迴路轉與始料之不及,在讀者的感覺裏,與其說是「鬥智」,毋寧說是人生風景的集大成。文學的最高頂,不也就在此。 作者簡介: 麥 家 .第七屆(2008年)茅盾文學獎得主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風語》(與內地版、台灣版同步推出)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解密》(增訂本)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暗算》(增訂本) .原名蔣本滸,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 .1983年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綫電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任成都電視台編劇;2008年調任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 .從軍17年,輾轉六省市。 .1986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解密》《暗算》《風聲》《地下的天空》《風語》等。 .被評為2003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第三届風尚中國榜2007年度作家、第六届華語傳媒文學大獎2007年度小說家、第十三届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編劇、第三届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編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