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MM402_cover2
    內容簡介: 太極拳學說和理論,浩瀚如煙海,很難窺視全貌,並非學習和鑽研幾年,就可以全盤通曉。初學者要掌握個中竅門,非常困難,皆因個別拳理,因派別不同而眾説紛紜。現今社會,武術的傳統價值,已不再是技擊搏殺之術,而是強身健體之學了。 此書前半部嘗試剖析太極拳,讓讀者可以認識太極拳入門理論,以及太極拳手法、身法、步法等的要求,並附有各類記載太極拳古籍的參考資料,譲讀者一目了然。書中後半部為健康篇,從健康養生角度入手,解構學習太極拳對身心帶來的各項好處,讓各位讀者能更有效率和準確地去學習太極拳。 作者簡介: 黎錦新,原籍廣東省南海縣。中日戰爭後,雙親遷移香港定居。一九五○年,生於香港。黎氏為退休牙科醫生,大半生從事醫務工作。喜愛運動,例如足球、游泳、爬山和遠足等,卻未曾涉獵武術。對太極拳是門外之漢,一竅不通,對太極界毫無供獻! 二○○六年左右跟隨柔靜太極拳研藝社主席盧明遠師傅學習「傳統楊家八十五式太極拳」及相關拳藝。二○○九年加入柔靜太極拳研藝社為會員,並跟隨社長曾永康師傅學習推手,也曾跟隨謝秉中老師學拳三年。其後因緣際遇,經朋友介紹現在的老師,繼續學習太極拳及推手。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75cover
    太極宗師、《中國太極拳的學與術》及《一脈相承》作者謝秉中師公 顧問 附「師公的話」十一篇 你拿起本書閱讀,一定有你的目的。 一種情況是你可能已是太極拳的愛好者或參與者,你有興趣知道別人對太極拳的看法和體會。另一種情況,可能你還未學習、或剛開始接觸太極拳,你好奇,想知道太極拳到底為何物?別人何以會去學練太極拳? 如果是前者,從本書所陳述的事情中,你會了解作者學習太極拳的情況,和在學習過程中所體會和領悟的事情,以供讀者參考和批判。 如果是後者,太極拳的好處多不勝數,除可加強和促進身體內部器官的活動,例如增加血液循環的流量、促進新陳代謝的速度和內分泌的增加;亦可增強內臟功能,強化身體骨骼、肌肉和筋腱等的負重能力。如果能夠強身健體,又可稍作防身之用,那學習太極拳又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簡介: 黎錦新 原藉廣東省南海縣。中日戰爭後,雙親遷移香港定居。一九五○年,生於香港。 黎氏為退休牙科醫生,大半生從事醫務工作。 喜愛運動,例如足球、游泳、爬山和遠足等,卻未曾涉獵武術。對太極拳是門外之漢,一竅不通,對太極界毫無貢獻! 二○○六年左右跟隨柔靜太極拳研藝社主席盧明遠師傅,學習傳統楊家八十五式太極拳及相關拳藝。 二○○九年加入柔靜太極拳研藝社為會員,並跟隨社長曾永康師傅學習推手。 學歷包括: 台灣國防醫學院牙醫學士 英國倫敦大學牙醫理學碩士(兒童齒科) 香港專業管理協會及紅磡工業學院(理工大學前身)合辦工商管理學文憑 英國侯城(HULL)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遙距課程) 主編: 《口齒伶俐:口腔及牙齒保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3.jpg

    我是反革命

    $74.00 $59.20
    可以預計,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中,將會有越來越多中共黨內的民主派拋棄列寧──斯大林主義,接受社會民主主義,結成中左陣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中產階級、各類專業人士服膺自由主義,結成中右陣營﹔在中左與中右既競爭又合作的格局的主導下,開闢出一條漸進民主的道路。 中國的極左勢力要向毛體制倒退,而極右勢力主張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以推翻中共為前提。這些極端主義勢力不管如何高喊「平等」或「民主」的口號,骨子裏都是些反自由民主的專制主義者。 堅持所謂「鄧小平思想」的中共當權派已經遠離了極左的毛主義,但還沒有下決心走向中左。如果在國內面臨嚴重的危機,國際上遭到「遏制」、「圍堵」,中共就可能向惡性方面發展,走向極端民族主義的新法西斯主義體制﹔相反,如果目前的良性發展的因素繼續擴展和鞏固下去,中共就完全可能走上漸進民主之路。
  • 特價
    Out of Stock
    PP09.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7.jpg

    我愛‧啤酒小姐

    $55.00 $44.00
    "內容簡介: 我,唔煙唔酒唔蒲唔主動, 但我愛制服,愛男人。 視覺傳意畢業,幸運找到相關工作, 當上滿足男人視覺的啤酒小姐。 甜美的啤酒小姐拿起筆,寫寫畫畫,文字精簡幽默,繪圖出色有風格,為你掀開短裙子……和白長靴的生活──除了分享啤酒小姐入行途徑、面試內容大踢爆和無泡倒酒秘技等實用資訊外,還帶給大家一堆惹人發噱的麻甩佬眾生相小故事。各位客官,你可會是其中一位? 「當上啤酒小姐,真正體驗一樣米養百樣人的道理。 不論怎樣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更了解自己。 這裏我敢用白靴抵押, 這本書肯定是令你意想不到的首本啤酒小姐繪本。」 作者簡介: Mui, 視覺傳意畢業,自由人, 終日遊走於針筆與稿紙之間, 不怕辛苦,學會苦中作樂, 用可愛的手繪為生活加甜,讓人間多點快樂。 深愛日本插畫、飲食、風景、文化、文字,現正修讀日本語 半個庶務組花樽、半個自由作家, 日間畫畫、寫作、看書、攝影、漫遊香港。 努力尋找合適的工作,希望一生人不用跟插畫分開。 對於未來,雖然不知道修讀或在做的這些東西有何用, 卻深深相信能讓別人和自己感染快樂的事, 便即管鼓起勇氣,放膽去做吧! "
  • 特價 LL122s
    內容簡介: 聊天不靠Emoji,學會用英文這樣說! 一個Emoji可抵千言萬語?如果不用Emoji,你還能用文字去表達自己嗎? 而我,想無拘無束和你用英文聊聊天。 我們或許早已習慣了使用Emoji,但符號歸符號,始終無法取代文字的地位。如果你的文字已被Emoji逐漸入侵,本書正好幫助你脫離依賴,重拾英語會話和寫作力! 本書特點:
    • 包羅80個常用情緒詞彙,助你精準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描繪心中的情緒。
    • 通過逾500句例句,快速掌握情感表達方式。
    • 80幅爆笑Emoji插圖,圖文並茂,增加閱讀樂趣!
      作者介紹: Aman Chiu 從事中英雙語寫作多年,其英語專長於語文教育領域,已為幼齡至成年不同年齡層的讀者編寫英語教育圖書合計兩百餘種,包括教科書、學習詞典、補充練習、故事書、童詩和模擬試卷等不同類型,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經他編寫的圖書在中港台多地受到廣泛使用。著作《港式地道俗語中英Guide》獲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語文學習)出版獎。 Aman早年受聘於朗文出版亞洲有限公司(現為培生集團),任職詞典及翻譯出版部經理,領導該部門出版一系列朗文英漢雙解詞典。近年,他在語言學術方面的研究亦獲得國際認可,其論文出版已分別於香港、奧地利、日本、捷克和德國等地出版或發表。
  • 特價
    Out of Stock
    SA210.jpg

    我地東北鄉村學

    $98.00 $78.40
    「城市」和「鄉村」好像是兩個對立的概念,但其實城市發展愈急促,我們愈需要鄉村,一個為我們提供新鮮蔬菜的地方、一個讓我們認識大自然的地方、一個讓人反思,生活不止有一個模式的地方。 叱咤903《集雜志》自暑假開始,有「我地東北」活動,暑假時,聯同二十多位學生走到新界東北的坪輋、馬屎村、古洞,自九月起,舉行「我地東北巡迴展」,展出十七件本地創作人的作品,展覽現正在本地大專院校展出。愈與新界東北的村民接觸,愈發現他們的生活智慧。 急急子在《Milk》連載「我地東北鄉村學」,分享村民才藝。養有豬羊,種有花菜,煮有雞屎藤、瓤金蠔、豬肉砵,還有走進深山打獵的獵人!東北鄉情尚存之際,謹以本書保留一點一滴的農家與人情味。 作者簡介: 急急子 急急子是商業電台叱咤903 DJ,主持《Urban Touch》及《集雜志》。第一天開咪,獲得占奴賜名急急子,從此工作速度、生活步伐,照舊好慢。每星期落區考察香港有人味地方,每日研習趣美生活,大氣中深呼吸一口氣。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4.jpg
    我慶幸我終於長成了, 能夠無怨無悔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於我是心智成熟的標誌, 我成長得堅強而理智。 當我有機會挑戰世界時, 必須勇往直前,積極參與。 本書乃作者根據自身經歷改篇而成。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真切的感受,將她的經歷與1941至1989年香港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糅合在一起。 日本侵佔香港,作者與家人逃到家鄉,有幸避過一劫。戰爭不能擊倒她,但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徹底地打敗了她,使她終生與輪椅為伴。 為了醫治疾病,她隻身遠赴美國接受治療,無邊的世界,開闊了她的眼界與心胸。先後經歷了兩段畢生難忘的情緣,克服身有缺陷的自卑,排除萬難,創出一番事業,成為獨當一面的女強人。 「我慶幸我終於長成了,能夠無怨無悔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於我是心智成熟的標誌,我成長得堅強而理智。當我有機會挑戰世界時,必須勇往直前,積極參與。」 在此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那堅強不屈、永不言敗、充滿毅力的性格,這不也正正反映出香港那永垂不朽的精神? 本書版稅收益全數捐贈「香港大學特殊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 特價 image description
    內容簡介: 我是在國民身分「迷失」中成長的一代,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更是香港的「真本土」。這本小書不僅僅記錄了我對香港點點滴滴的思考和觀察,更包含了很多疑問和冀望,面對眾多挑戰和變幻莫測的未來,但願香港人仍能「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黃芷淵   內容節錄: 「媽媽,我的國籍是什麼?」 「中國啊!」 「為什麼不是香港?」 「因為香港不是一個國家,是屬於中國的一個城市,叫做香港特別行政區!」 我是八十後,是在身分迷失中成長的一代香港人。 一九九八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去美國旅遊,我嚷着要自己填寫入境表格,卻不知道「國籍」一項應該填什麼。媽媽告訴我「香港」不是一個國家,所以國籍要填寫「中國」。可是,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弄清,於是最後填上了「中國(香港)」。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但那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對自己的身分感到迷失。 一九九六年七月,香港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在亞特蘭大奧運中為香港奪得第一面奧運金牌,英國國歌奏響,港英殖民地旗幟徐徐升起。老師告訴我們,要好好記住這歷史一幕,因為從下一屆奧運開始,如果香港運動員奪金,升起的將是香港特區區旗,播放的將是中國國歌。 我不理解,但牢牢記住了。 李麗珊奪金使我第一次發現,香港於我而言是那麼的不同和重要,儘管當時我還不懂,骨子裏有一種叫「本土意識」的東西正在醖釀當中,讓我對這片土地有着不一樣的歸屬感。 我對香港即將要回歸一事一知半解。只知道突然有一段時間,身邊很多同學不見了,後來聽說他們跟爸爸媽媽移民了。 一年之後,香港回歸。   作者簡介: 黃芷淵 香港鳳凰衛視高級記者、資深媒體人、主持人、特約評論員。土生土長香港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香港浸會大學媒體管理碩士文憑。曾赴美國專修藝術、傳媒。 就學時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學生」。參選香港電視「未來主播全球招兵戰」獲得冠軍,任新聞主播及記者。後加入鳳凰衛視,負責粵語及普通話雙語新聞報道,參與國內外多項重大新聞採訪,多次擔任大型活動主持及司儀。曾出版《我們在現場——從香港出發》,並與同張愛玲並稱為「南玲北梅」的當代著名作家梅娘共同出版《大作家與小畫家》《邂逅相遇》及《與青春同行》等作品。 現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三策智庫秘書長、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理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媒體顧問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4.jpg

    我在民主黨的日子

    $60.00 $48.00
    內容簡介: 籌劃這本書的過程中,不少朋友好奇地問我:「有無搞錯,你入咗民主黨有幾耐,咁快寫書?」 我在去年底加入民主黨,成為該黨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立法會議員、第一位女性副主席,在我差不多二十年的從政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值得一寫。 除了是給自己留一個紀念,同時,在編寫過程中,我以一個插班生不帶成見的客觀態度,探討政黨發展、民主派整合、女性參政、政黨紀律,和黨內有派的問題,並把部分篇幅留給多位黨員寫其個人觀點,包括屬於黨內少數聲音的「改革派」成員。久聞民主黨的「改革派」與「主流派」之間的紛爭,我認為黨員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而我期望透過加強黨內溝通,不會忽略少數意見。 我亦把過去大半年的一些經歷寫進書裏,包括把違反議事規則的議員逐出議事廳、澳門試關、到孟加拉監察大選、在奧巴馬外祖母故居「到此一遊」等等。 在最後一章「卿姐與我」中執筆撰文的,是兩位前政策局長馬時亨和羅范椒芬、去年起再度與我在立法會共事的何秀蘭,以及關注性工作者團體紫藤的發言人林依玲,讓不同人從他們的角度表達對我的看法。 這本書寫給跟我一樣愛香港,愛民主,愛自由的人看,我希望大家的讀後感是: 值得一看。 劉慧卿
  • 特價
    Out of Stock
    CH17.jpg
    加藤嘉一是中國最火的日本人。 他十九歲隻身遠赴北京學習,從零開始學習中文,短短幾年,中文程度甚至比一般中國人更好。 他熱中於探究社會現象,透過博客文字訴說時弊民情,為民眾發聲。 他特立獨行的態度、一針見血的分析、情真意切的分享,引起廣大讀者迴響,帶來衝擊、批評、讚賞等不一的評價。 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加藤嘉一選擇繼續留在中國,如今負笈美國,為將來做好準備,期望回餽他所深愛的地方──日本、中國。《我在中國的那些日子》記錄了加藤嘉一在中國居住時的所見所聞,與讀者分享他眼中的中日文化差異、人生態度和發人心省的社會故事等。 作者簡介: 加藤嘉一,一九八四年生於日本伊豆。二○○三年「非典」高峰時來到中國。二○一○年獲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學位,二○一二年三月至七月擔任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講座學者,現任哈佛大學甘乃迪學院研究員、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訪問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二○○五年開始受邀?《南方周末》、《環球時報》等海內外媒體撰寫時事評論,常作客央視《新聞1+1》、《環球視》、《Dialogue》;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一虎一席談》、《全球連》、《時事辯論會》等談話節目。現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香港《亞洲周刊》、Nikkei Business Online、日本Diamond Online等專欄作家。中文專著有《以誰為師:一個日本八十後對中日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中國,我誤解你了嗎?》、《中國的邏輯》、《日本的邏輯》、《愛國賊》、《加藤嘉一致困惑中的年輕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8.jpg
    「你可以有不說出來的真話, 但決不可以說假話。」 ──黃文俞 (廣東報壇名人,曾任《南方日報》總編輯) 20世紀90年代,中國報業曾經出現過一種奇特的景觀:「周末版大戰」。在這場大戰中獨領風騷的是《南方周末》──就它當時的發行量和境內外廣泛的社會影響而言,曾被譽為:「中國第一周末」。 本書作者在1991年8月至1996年3月,曾任《南方周末》副主編、主編。作者通過個人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淋漓酣暢的筆調展示了「中國第一周末」在崛起、改革、轉型和發展進程中的輝煌與挫折、成就與失誤、經驗與教訓;包括內部有過什麼樣的探索、爭論、修正,留下過什麼樣的軌跡,以及作者親歷的一場又一場的是非風波,大量驚心動魄、鮮為人知的重要內幕。作者恍如在滔滔怒海中,孤帆獨懸,面對外部紛爭、內部暗鬥,乃至「宮廷政變」,歷盡風雨蒼桑,最終留下一部充滿成敗得失、酸甜苦辣、是非曲直、恩怨情仇的《南方周末》斷代史……這一切,應是《南方周末》的幾百萬讀者都有興趣了解的。 本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秉筆直書,大膽剖白,完全有別於某些含混其詞、藏頭隱尾的同類作品。讀來令人掩卷沉思,有所感悟和啟迪。 作者簡介: 游雁凌,祖籍閩南,生長于粵,大學畢業。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南方日報》記者,駐深圳記者站副站長,《南方週末》副主編、主編,《南方日報》社副總經理。在以往從事新聞採編和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業餘創作。主要有散文、報告文學、特寫、文藝評論、隨筆等作品,分別發表於境內外各種報刊。先後由中國新聞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出版了《闖浪集》、《來自深圳的報告》等著作,並主編出版了多套叢書。現供職於某中央企業集團。自稱處世心態是「千山萬水從容走過,是非恩怨任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