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PS06.jpg

    北大一九五七

    $68.00 $54.40
    清風明月,落日朝露。不錯,個人記憶不能與寫史書相提並論。但它能留給世界一種誠實的聲音,抗拒着無知與健忘的精神潮流。「你是怎樣熬過來的﹖」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屬於個人,也屬於民族。 上一個世紀的一場「風雨」把一個特殊的數字銘於史冊,這就是「一九五七」。誕生於那個著名的戊戌年的北京大學 (前身京師大學堂) ,在經歷了一甲子的風風雨雨之後,偏偏又在一個戊戌年裏遭逢了另一場空前慘酷的劫殺﹕一九五七年的大鳴、大放、大字報,成了「反右」的序章。人們驚悸回神,才發現原來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太「陽」之「謀」。 「陽謀」之下的「一九五七」,成了中國的忌日,成了北京大學的忌日,它對中國的戕害,對北大的戕害,對「北大人」的戕害與虐殺,是「史無前例」的﹗ 《北大一九五七》正是這場時代悲劇的揭秘與表述。這個諱莫如久的往事,一定會讓今天的人們想得很多,很久──「往事並不如煙」。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0.jpg

    先機-CEO在中國

    $98.00 $78.40
    內容簡介: 近年,內地成功創業和管理例子如雨後春筍,成績驕人。而香港人也愈來愈深信中港兩地唇齒相依,日後很大機會往內地發展事業。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專訪了一系列在內地大伸拳腳的CEO,當中包括: 艾默生電氣大中華區前總裁任錦漢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 迪士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張志忠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 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管仲連 天地數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呂品 時尚生活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黃瀚泓 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 王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白智生 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行政總裁潘慰 十位成功在內地打出一片天的CEO,在專訪中暢談品牌管理心得,分享國情奧秘,藉此刺激讀者探求成功之鑰,日後大展拳腳,盡展潛能。 作者簡介: 陳志輝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暨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並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接任逸夫書院院長一職。陳教授197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其後分別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中大頒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 陳教授對教學充滿熱誠,曾獲2001年及2009年校長模範教學獎,並先後於國際性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曾參與撰寫的著作包括《商亦有道: 商業倫理學與個案分析》、《香港經驗: 火鳳凰傳奇》、《管理新思維: 企業成功之道》、《EMBA論壇: 商管新智慧》、《CEO領導智慧》、《與CEO對話:變革年代》、《在中國當CEO》等。 盧榮俊博士,現為利俊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工商管理學士,後獲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哲學博士 (工商管理)、英國曼城大學法律學士、香港大學法律專業文憑、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 (現為非執業大律師)、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民商法專業課程進修結業證書,1979至1998年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工商管理學院教授,1992-93年出任國際企業學系系主任。 自1978年開始研究中國,研究興趣包括: 在中國創建品牌的策略及挑戰、跨國服務業公司在中國的營運、中國企業如何「全球化」。 謝冠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EMBA整理文稿,刊於《信報》、《信報月刊》、《明報》和《星島》等。著作包括二十多本EMBA叢書,如《在中國當CEO》、《與CEO對話:變革年代》、《讀易經.通管理》等;業餘製作四個網上字典,包括《東東錯別字詞典》和《東東同義詞詞典》等(網址:www.kwuntung.net)。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46.jpg

    黑紙百科

    $68.00 $54.40
    黑紙白科無聊100問! 比黑紙辭典更經典、更玩№、更驚世駭俗、更值得收藏! 去年「黑紙」推出文學鉅著《黑紙辭典》後,今年書展又一惡搞作——《黑紙百科》。 一本黑色的生活工具書。 生活難題足足一百科,分門別類用簡明文字敘述,指引大家走向黑暗的路。 十句應付親戚問你拍拖未的說話 十句比較有學識地鬧爆一套電視劇的說話 十個在Facebook瀟灑地宣布分手的Status 十個叫老細加人工的方法 十個以後不用打工的方法 十句恭維老細的說話 十個90後死了之後於靈堂上出現的四個大字 十句在演唱會上成功博得偶像注意的狂呼 十個忘記買生日禮物的藉口 十種沒才能卻能升職加薪的員工的隱性才能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2.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陳漢森談中文教學與課程改革,有系統而且全面,儼如一張清單。他有不同的視野和思路,敢於「越軌」向中文科的傳統說不,給中文科全盤算賬。作者對學生中文根基薄、學習動機低的情況深切了解,這正是現在相當部分同學學習中文的現況,他提供的教學法都曾在課堂試行,且行之有效,並非紙上談兵。 今天的中文課仍以串講為主,陳漢森很早便倡議「影音入饌」。把影音材料引進語文教學,提升教學效益以外,還可以解決部分學生秩序問題。這方面,他堪稱高手,從設計到完成都自作業,不求人。 陳漢森的文章單刀直入,不灑狗血,不說廢話,比較一些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評論」痛快得多,也節省了讀者寶貴的時間,功德無量。 「我認為,香港五十年來,中文科課程轉了幾次,但課堂教學的情況變化不大,新入行的教師大都沿用以前老師的教學法,串講為主輔以提問。公開試只考閱讀和寫作時,中文堂八成是閱讀課,其餘是寫作;公開試有聆聽和說話之後,堂上寫作情況不變,閱讀課時間被大量侵佔;沒有範文之後,多數教師以教科書的設計施教,但由於課文沒趣味和挑戰,教學目標以語文知識主導,教師和學生都苦。教學成效很少以課堂上的表現為依據,只憑若干次測驗和考試。一年二十篇精讀課文,八篇作文,份量遠不足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陳漢森 本書針對中文科課程而設,包容包括: 【1.閱讀】 【2.寫作】 【3.聆聽、綜合】 【4.口語】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 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1.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森、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早年我和陳漢森兄曾經在同一中學教書,及後我離開,他卻留下來,一留就是三十載。朋友問他:「這地方有甚麼東西吸引?」他總是答:「這裡有學生。」但哪裡沒有學生呢?至讀到他在「教育心語」欄的第一篇稿《開學了》,我們才稍為明白他的想法。他以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 (Sisyphus)作喻,薛西弗斯被罰每天把大石從山腳下推到山頂,石頭滾下山,他要再推石上山,周而復始。漢森兄這樣說: 校舍不能改動,我可以決定怎樣運用校舍;人事不能變,我可以決定怎樣待人處事。學生的來源不能自主,但我們可以決定怎樣施教;每天都要上班返學不能自主,但我可以賦予自己的教學生活不同的意義,同時協助學生賦予自己校園生活有積極的內涵。 三十年間,我們每次見面,他總愛談他和學生的交往和教學心得。別的老師怕教爛班、差生,他不怕;別的老師怕教新課程,他迎難而上,不辱使命;三十年來不放過可教的學生,也不放過任何一點改進教學的線索和機會。三十年來的摸索嘗試,他積下大量自製教材,卻毫不吝嗇,經常跟「行家」討論分享。從任何角度看,他都稱得上是個「教學發燒友」。 《有效教學》記錄了這個發燒友幾十年來「推石上山」的種種嘗試,想法,總結。 第一章「教好每一課」,內容說明了教師要建立有效的教學常規,背後需要如何經營和準備。 第二章「學習動機」,他談到不少針對差生弱生的教學策略,極富洞悉力。 第三章「教學迷途」,他拒絕「有形無實」的教學,指出課堂組織形式,如小組教學,圍坐等措施,本身並非目的,而是為學習服務的手段。 第四章「照顧差異」,顯示他不但重視差異,思考差異,還認為適當地運用差異有助教學。他的這種想法我衷心支持。 第五章「觀課評課」,記錄了他近年經常到各處學校觀課的經驗,從一個旁觀者的角色思考課堂教學的種種問題。 第六章「教學修練」,他指出老師要改善教學,除了要明白一己之長短外,還要先學會享受教學,把喜悅建立在真確的學習成效之上。 漢森兄的文章平易近人,生動有趣,講道理不用太多詞語,誠然令人佩服,難怪明報的前總編張健波兄囑我多向他學習。讀罷本書的讀者將明白,這個謙稱每天推石上山的人,工作絕非徒勞,恰恰相反,他的經驗富饒意義,值得教育同工深思和借鏡。 ──龐永欣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 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SA33.jpg
    一個個小故事,寫得趣味盎然。故事中的空姐聰明、機靈、仁愛、富同情心和幽默感,是一個內外都美麗可愛的人物。難得有這樣可愛的人,難得新一代能寫這麼好的文字。--阿濃(著名作家) 本書的文字輕鬆,內容真實,值得出版及閱讀,一定能使讀者得益匪淺。--胡鴻烈大律師(香港樹仁學院校監) 是否真的要樣貌出眾才可當空姐﹖她們的工作只是打扮漂亮地在機上送餐而已﹖…… 作者譚文慧(Shirley)從小的志願就是成為空姐,夢想成真的她,與大家分享其入行經驗及實際工作的喜怒哀樂﹔作為女兒的她,常跟母親楊樂常細說工作趣事和各地見聞,興味盎然,母女更合著記下這些有趣的「空中故事」。誠意邀請你一起飛翔,體驗乘着翅膀的飛行滋味。 作者楊樂常,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中、小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 譚文慧,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39.jpg
    內容簡介: 這本書結集了「新希望行動」同工、前線醫護人員,以及服務對象的經歷和心聲,讓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彼此關懷和互相支持可以帶來溫暖,令人克服內心的懼怕,重新面對新生活。 周一嶽醫生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 「彷彿整個人飄在空中,不相信自己最親的人竟會如此對待自己,有如做了一場噩夢……」 家,對我們來說,是安樂窩的代名詞,但原來,也可以是暴力的溫牀。被至親的人虐打,那種傷痛往往比被不相干的人責打來得更深,除了身體上可見的傷痕,還有心底裏難以磨滅的陰影。如何可以減少家庭暴力的發生,正是和諧之家社工們的使命。本書除了有社工將親身目睹的家暴行為娓娓道來外,最特別之處,還有受家庭暴力影響的人,包括受虐者與施虐者的心底話,讓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暴力為家庭帶來的摧毀性。 作者簡介: 和諧之家 「和諧之家」於一九八五年成立首間專為受虐婦女而設的庇護中心,致力為她們提供保護及關懷。經過二十一年的努力,我們不斷作出創新的嘗試,為受到家庭暴力困擾的人士,提供適切及優質的服務,並於二○○六年成立「香港賽馬會?狺和諧一心——家暴防治中心」。本機構現時提供的服務包括﹕庇護中心、新家庭社區教育及資源服務、第三線男士服務、新希望行動——家庭暴力危機處理小組、天水圍鄰里「守望星計劃」和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 特價
    Out of Stock
    SA42.jpg
    不經不覺,Shirley已當上空姐兩年多了,能把夢想變成職業,着實是不少年青人的願望,因此她亦特別珍惜工作中經歷的種種,並希望透過文字,把一點一滴記下來,與家人和讀者分享。 身處萬呎高空的工作環境,感覺上或許有點不實在,可是卻帶給Shirley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遇到的人和事,對生活有另一番體會。除了空中趣事、旅遊經歷和文化體驗外,今次更特別加插了「感情的天空」這個章節,記述一則則引發於高空中的情感故事,除了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外,更有溫情洋溢的親情故事,以及真摯難忘的友情故事等,但願讀者們也能從中感受這片充滿愛的情感天空,共同懷着「愛」與「夢」,一起於藍天飛翔﹗ 作者簡介﹕ 楊樂常(Amy),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小學、中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 資料提供 資料提供: 譚文慧(Shirley),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44.jpg

    傾聽男人心

    $39.00 $31.20
    內容簡介: 男人節 明愛男士成長中心,作為全港首間專為男士提供社會服務的機構,希望藉着一系列專為男性而設的服務,匯聚男士,建立男性新文化。我們更倡議將每年的4月10日定為男人節,寓意「四十不惑」,堅定男性自尊、自信,以正面和積極的態度迎接新時代所帶來的各項挑戰。 二十一世紀男人宣言 作為新時代的男士,我願意積極面對各種轉變和挑戰︰ 關心自己的健康 不濫用藥物和煙酒,保持均衡的飲食和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多元化發揮自我 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的性情和特質,多元化地演繹男士的身分,不局限於扮演「米飯班主」的角色。 積極回應各項挑戰 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轉變及不斷進步,令工作、個人及家庭三方面得到更好的平衡。 承擔父親的責任 注重和子女的溝通,幫助子女發揮潛能,嘗試體驗為父之樂。 參與家庭的事務 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因應自己的特質,積極參與家庭事務,在家庭中建立合作和共融。 促進兩性的和諧 願意尊重兩性之異同,認識兩性的角色和需要,在平等的基礎上互相學習和支持。 「男性角色有不少不健康的框框,例如對情感的壓抑,認為流露自己軟弱的一面是弱者的表現等。所以,我們很少機會聽見男士傾訴自己的困難與掙扎(他們酒後才會吐真言)。《傾聽男人心》收集了三十多位男性在工作與家庭不同的角色上的真實、真心表白的故事,不少故事更觸及「男人最痛」的地方。當男人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扉時,我們要洗耳恭聽,為他們願意面對自己的人性掙扎的情感勇氣(emotional courage)而鼓掌。」 區祥江博士 中國宣道神學院輔導講師 「人說女人心海底針,我不以為然。不少研究指出,女人是善於說話和表達的動物,男人卻不是。兩個要好的男人可以論盡天下大勢,但感情出現變故、婚姻瀕臨崩潰時,他絕口不提,你一無所知。 男人心才是難以捉摸的海底針,他們的心需要傾聽。看《傾聽男人心》,讓男人和女人都更容易了解男人。」 吳志森 電台「烽煙」節目主持人 編者簡介﹕ 「明愛男士成長中心」於1998年3月於沙田正式成立,至今,天水圍、東頭、筲箕灣、屯門、香港仔、粉嶺、荃灣等家庭服務單位相繼加入了「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的行列。 「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的設立,旨在喚醒男士需要不斷成長,並協助他們確立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建立和諧及融洽的家庭與人際關係。透過舉辦不同的課程和活動,以實踐我們的信念﹕ 我們相信男士可以—— 發揮自己的才能,肯定自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47.jpg

    神州穿梭記者眼

    $49.00 $39.20
    本書作者皆為現任或前任有線電視中國組記者,包括蔡淑儀、鄧美玲、胡力漢、吳曉東、呂秉權和黃淑玲。他們曾穿梭神州大陸跑新聞,為香港觀眾帶來「面、線、點」的新聞及題材,即宏觀的經濟發展、社會變化及人情事物等。 前線記者採訪的故事與探訪背後的經歷,同樣值得一記,惟這些鏡頭後的故事,過去不為人知。本書結集穿梭於神州採訪的記者的經歷及感受,當中有名人大事的採訪花絮;兩地文化差異引起的小故事;動人心弦的感人插曲……能讓讀者進一步了解記者們在鏡頭背後的工作,並感受到他們的心境。
  • 特價
    Out of Stock
    SA48.jpg

    苦味童年

    $48.00 $38.40
    內容簡介: 常聽到老人家說﹕「香港的小孩真幸福﹗」假如你是一位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的媽媽,你或許會有同樣的想法﹔又或是你每星期都跟孩子享受天倫樂,你也會說出同樣的話。不過,當你讀過《苦味童年》一書,看畢十個小孩在兒童之家成長的故事,你或許對「幸福」一詞會有新的體會。 對於這些小生命而言,幸福來自別人的關心和愛。不幸的童年,令他們生活在身心受創的陰影下﹔可幸的是,他們在兒童之家重新認識愛的定義。為人父母的,總不明白別的父母為何忍心捨棄孩子而不顧,然而,正如宿童詩敏所說﹕「現實生活也是有好人的。」兒童之家引領着這些無助的小生命重返愛的世界,教他們學懂在逆境中堅強地成長,積極地創造未來。 「幸福」還是「不幸」,並不在於過去,而是放眼未來﹗祝願孩子們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朝着未來燦爛的人生而進發。 車淑梅小姐 香港電台節目主持 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一口氣看畢十個兒童之家宿童成長的故事,心是有感動, 亦是激動﹗ 這些小生命因為家庭不幸和噩運帶來的震撼,無奈地嘗遍人生的五味架﹕甜、酸、苦、辣,可謂百般滋味在心頭。不幸中之大幸是這群小朋友得到兒童之家收容和照顧者(代父母)為孩子注入心靈抗生素,以愛心、忍耐、鼓勵、包容來修補孩子的創傷心靈。讓孩子們懂得化挫折為力量,以堅強的鬥志,不言放棄的精神,在逆境中創出光明正面的未來,藉着每一個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叫人心充滿感動和盼望。 父母的責任是讓子女有一個安穩、有愛和平安的家,孩子們能夠生存成功,並且能夠快樂是一份恩典。祝願天下父母能有積極的心態,化逆境為激勵,活得精彩,讓孩子們能以您為榜樣,將來可以展翅高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以生命正面地影響他人的生命。 張瑪莉小姐 一九七五年香港小姐冠軍 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十大愛心之星 十大傑出女性 二十一世紀女性典範
  • 特價
    Out of Stock
    SA50.jpg
    睡醒後制服自動升級? 機上有「阿嬸」罵人? 遇上騷擾,該怎麼辦? 毛氈是給客人的紀念品? 照明燈誤當叫人燈?吹風口誤當通話器? 豪飲千萬杯,要把機票喝回來? 藍天趣事,作者願與你一一分享。 飛過高山,越過海洋,懷著喜悅的心情,將旅客送到他們要往的地方,這是機艙服務員的任務,那管辛勞、睏累,也會珍惜這份緣、這份福! 作者簡介: 楊樂常(Amy),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小學、中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現為自由撰稿人,以「芷之韻」為筆名,專欄見於《明報》加拿大版。 資料提供: 譚文慧(Shirley),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57.jpg
    空姐Shirley 為你細數心目中的「藍天之最」: 最敬業樂業 「無論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大人、細路……個——個——都——喺——我——老——闆。」 最有語言天分 無論我們教他說什麼,如「歡迎」、「可有什麼需要幫忙」、「橙汁」、「雞肉」……等,他的發音都是有着偏差,只有廣東話的一句「各位乘客再見」字正腔圓。「當然,說完這句便可放工回家,怎不特別留神!」 最有忍耐力 「I am duck. My wife... chicken.」我頓時不懂反應,在四周的笑聲中,慌忙彎下身來假裝尋餐,並緊咬牙齦,用手按着嘴巴,避免發出笑聲。 最冒失 「對不起!我在半小時前已準備就緒,坐在牀沿等候,以為接到電話才到大堂來。」 作者簡介: 楊樂常(Amy),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小學、中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現為自由撰稿人,以「芷之韻」為筆名,專欄見於《明報》加拿大版。 資料提供: 譚文慧(Shirley),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58.jpg

    藍天約會2

    $48.00 $38.40
    繼《藍天約會》之後,我很高興看到《藍天約會2》的出版,讓國泰航空公司的機艙服務員,有機會在工作以外與廣大市民交流,分享他們多姿多采的工作世界。他們每天與乘客緊密接觸,加上工作環境與別不同,是很豐富的寫作題材。感謝明窗出版社再次將同事們的文章結集成書,這是對我們服務的肯定。 如同第一冊,書中文字親切動人,流露專業認真的態度和敏銳的觸覺,我想這也正是他們在工作上表現優良的原因。在「有緣遇上」一章節裏,我們看到在機艙服務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微妙接觸;從「我會做好這份工」,讀者可以發現駕輕就熟的服務背後,是嚴謹的專業精神和不斷累積的經驗;「小機艙大世界」寫的是航機上的眾生相,從生活層面反映了航空業和社會脈搏的緊密關係;而「在地球的那一端」,則帶讀者飛出香港,走下航機,觀摩一下穿梭世界各地的精彩見聞。閱畢此書,不難被這些自然而人性化的「空中故事」觸動,飛行的意義也就不言而喻。這也是對我們國泰仝人的莫大鼓勵。 陳南祿 國泰航空公司副主席 作者從此書中所獲之收益,悉數捐予「香港恩光之友會」作為殘障兒童教育用途。
  • 特價
    Out of Stock
    SA63.jpg
    香港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 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望十年歲月 原來從那一刻起 我們都是歷史見證人 風雲譎幻的十年。自一九九七年,香港人面對形形色色、甚至前所未有的挑戰:金融風暴、禽流感、SARS、廿三條、七一遊行、政改論爭……在此風雨交加的十年,香港人終能手牽手,勇敢地渡過了重重難關。 適值回歸十周年,十七位當年曾參與香港回歸重大決策、見證回歸的中、英官員和香港各界人士,一同回顧和檢閱香港回歸前後十年顛簸不定的歲月。不僅親自撰文或接受專訪,分享個人對回歸的感受,部分人士更首次公開披露回歸事務鮮為人知的關節,如關於中英談判、機場財務安排的爭議、駐軍問題等等,不乏少人聞問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不啻是記載香港九七回歸的重要文獻。 總結經驗,檢討得失,為了香港人下一個十年。 彭定康 魯平 周南 張浚生 陳方安生 梁愛詩 范徐麗泰 李鵬飛 張敏儀 黃保欣 司徒華 藍鴻震 李柱銘 孫南生 徐四民 劉千石 譚衛兒 (排名不分先後)
  • 特價
    Out of Stock
    SA64.jpg

    香港家書

    $88.00 $70.40
    「如得其情」,出自論語。 立此副題,期望與古道遙相呼應, 取其上下意見均須通達,如得其情。 ——朱培慶 《香港家書》源於一九八八年時事節目《世事如棋》其中一個環節,最初的設計由專家學人評議每周大事。及後這個幾分鐘片段,獨立成章,每周六早上在香港電台播出,而撰述人亦遍及社會各階層,由時事熱點主角以至政壇各方要人。 十九年過去,《香港家書》成為時人言志園地、傳媒的新聞來源;市民或共鳴、或評論,都拓展及豐富了香港的言論空間,家書原是家族密語,但發信的人,都以香港為家。 本書集結了由一九八八年至今共六十七封家書,每封家書背後都流露着撰述人對香港的感情,也從政治、經濟、法律與人權、社會民生等不同層面,側面記敘香港的演變與發展。本書更特別邀請了二十二位社會各界代表人物,撰寫回歸十周年篇,為這本書加添了時代意義。 編輯委員會:戴健文、梁家永、陳耀華、區麗雅、陳燕萍、劉素梅 執行編輯:陳燕萍 編輯:劉素梅 資料搜集:鄭曦暉 市務:陳美媛 封面題字:饒宗頤教授
  • 特價
    Out of Stock
    SA67.jpg
    NICU晉級為聯合國病房? HA醫生護士變身飛鷹隊拯救BB? 兒童病房分多少類別? 八十歲長者都有兒科金卡? 幫BB做Facial同Spa? BB體重 = 一盒紙包飲品? BB跳降傘? 看電視、讀新聞,都會聽過深切治療部,但不說不知,原來醫院有專為嬰兒而設的深切治療部。作者竺子心為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內的護士,她以守護天使的身分,為你揭開病房內的神秘面紗,介紹各種鮮為人知的兒科病症、披露病房內的所見所聞、分享BB病房各種有趣、感人的小故事。 作者簡介: 竺子心 土生土長的香港小姐,在某慈善團體屬下的中、小學就讀,預科畢業後,輾轉地又到了同一慈善團體屬下的社福機構當過福利工作員(Welfare Worker);現於醫管局轄下的公營醫院任職小小小兒科註冊護士。喜愛旅遊,希望在有生之年,足跡能遍及至少半個地球。也喜愛閱讀、音樂、攝影等,更喜歡跟「周公子」談心。 論到創作歷程,可算是乏善足陳,因從沒參加過什麼徵文比賽,只是閒來在部落格內寥寥地寫下片言隻語罷了。反而,編輯的經驗略多一點。因在高中時期曾任校報的副編輯;又在初出茅廬之時,有幸能參與「中文運動」的學生報《中鳴》的編輯工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SA72.jpg

    請勿憐憫

    $68.00 $54.40
    內容簡介: 愛是關懷,不是憐憫。 因為家有嚴重智障女兒,使我有機會以殘疾人士家長的身分,接觸到曾經是保險從業員的全癱人士羅偉祥、夢想成為江湖大佬的全癱人士鄭家龍、兒子生命可能轉瞬即逝的馬安達、倔強而心地善良的失明女工邱苑玲、全家也有學習障礙的劉太……現在,他們都成了這本書的受訪者,向有心人揭示弱勢社群每天要面對的生活困難,訴說他們如何樂觀及努力不懈地在生活中掙扎,糾纏於不平等的社會福利制度之中。 這本書,我獻給所有與我處境相同的人。他們可能是殘疾人士及其親屬,每天掙扎着的弱勢社群,每天奮鬥着,希望自己能過一般人應該有的生活。我們都是人,希望自立而存活,無求於他人,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卻也無法不成為依賴政府的人,輪候形形式式的援助。 你看到的,是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不需別人憐憫,但也希望別人不要歧視。我們要的,只是社會認真看待每一位殘疾人士的需要。平等、接納、支持,不光是口號,而該是在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中體現。過去,或許你對殘疾人士的誤解太多,看畢這本書,你的想法可能大有不同。我希望這本書會為社會帶來改變,那怕只是一點一滴。
  • 特價
    Out of Stock
    SA76.jpg

    傳染病點線面

    $60.00 $48.00
    內容簡介: 你是普羅市民,你要了解傳染病。 你是醫生,你要了解傳染病。 你是政府官員,你更加要了解傳染病。 霍亂、愛滋病、結核病、丙型肝炎、瘧疾、登革熱、禽流感……傳染病的擴散沒有一刻停止過。然而,對於一直在身邊威脅我們生命的不定時炸彈「傳染病」,我們卻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作者李瑞山教授,以準確的文字作出理性剖析,為傳染病作深入淺出的註解,清楚扼要地解讀傳染病的真面貌。 醫學的「點線面」總離不開公共衛生。點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感染者;「線」是傳染病的散播途徑;面是疫症流行情況,或是社會的影響和回應。研究傳染病的方法,很多時都是跨領域的,一點可以引發多線,而每線能轉化為多面。從多線多面看傳染病,是這本書希望帶動的信息。 傳染病的面面觀,就是透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描繪。無論你是政府官員、醫生專家,或是普通市民,閱讀此書都必定有所啟發。 作者簡介: 李瑞山 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一九八二年於香港大學醫科畢業,一九九五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曾出任香港政府衛生署顧問醫生,主管愛滋病監測和防治工作,並多次應邀擔任聯合國轄下機構顧問。李教授現時任職香港中文大學微生物系及何鴻燊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和教學,經常於健康雜誌《醫藥人》刊登文章。
  • 特價
    Out of Stock
    SA79.jpg
    內容簡介: 領隊Jay又出發了! 這次他繼續帶領着一班又一班有好有壞、有老有嫩的團友四處遊走,期間趣事頻生,辛酸氣憤之事也不少。驚遇疑似男同志的夾房團友,難頂闊太不屑嘴臉,碰上火爆小姊妹,服侍內地高官富豪惹來一肚子氣等……奇人奇事,你聽過嗎? 《團友,出發!──領隊帶團手記2》加插輕鬆幽默的漫畫故事,望大家讀得捧腹大笑之餘,下次參加旅遊團,也記得易地而處,做個好團友! 作者簡介: 領隊Jay,現職旅行社領隊,從事帶團工作十多年,足遍及五十多個國家,看盡團友千奇百怪的面貌和人生百態。工作以外最大的興趣還是旅遊,慶幸仍未有那種「做行厭行」的感覺,目標是帶給每一位團友歡樂,和讓他們了解旅遊的真正意義。
  • 特價
    Out of Stock
    SA84.jpg

    我在民主黨的日子

    $60.00 $48.00
    內容簡介: 籌劃這本書的過程中,不少朋友好奇地問我:「有無搞錯,你入咗民主黨有幾耐,咁快寫書?」 我在去年底加入民主黨,成為該黨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立法會議員、第一位女性副主席,在我差不多二十年的從政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值得一寫。 除了是給自己留一個紀念,同時,在編寫過程中,我以一個插班生不帶成見的客觀態度,探討政黨發展、民主派整合、女性參政、政黨紀律,和黨內有派的問題,並把部分篇幅留給多位黨員寫其個人觀點,包括屬於黨內少數聲音的「改革派」成員。久聞民主黨的「改革派」與「主流派」之間的紛爭,我認為黨員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而我期望透過加強黨內溝通,不會忽略少數意見。 我亦把過去大半年的一些經歷寫進書裏,包括把違反議事規則的議員逐出議事廳、澳門試關、到孟加拉監察大選、在奧巴馬外祖母故居「到此一遊」等等。 在最後一章「卿姐與我」中執筆撰文的,是兩位前政策局長馬時亨和羅范椒芬、去年起再度與我在立法會共事的何秀蘭,以及關注性工作者團體紫藤的發言人林依玲,讓不同人從他們的角度表達對我的看法。 這本書寫給跟我一樣愛香港,愛民主,愛自由的人看,我希望大家的讀後感是: 值得一看。 劉慧卿
  • 特價
    Out of Stock
    SS19.jpg

    蔣經國秘傳

    $79.00 $63.20
    江南因寫《蔣經國傳》,於一九八四年慘遭蔣家特務夥同黑道打手所刺殺喪命,釀成了震驚中外的「江南命案」。 隨着一九八八年蔣經國的壽終正寢,蔣家兩代在台灣的強權統治也宣告結束。然而蔣氏王朝的神秘帷幕,經過五O年代開始的一連串白色恐怖,呈現出一片真空。本書作者江南以史家超然的客觀態度,來看待這位蔣介石槍桿子政權的繼承者──蔣經國,從溪口童年、五卅慘案的激情少年,馬列忠誠信徒的青年,雷厲風行的虎崗、上海打虎主任,到極權一身的父親身邊的手杖,終至以民主憲政為名行共產手段統治為實的蔣經國時代。江南為歷史記上一大筆,並於一九八四年慘遭蔣家特務夥同黑道打手所刺殺喪命,釀成了震驚中外的「江南命案」。如今物換星移,當初置江南於死地的政權已是滄桑變幻,而歷史真相也一步步明朗浮現。 不論蔣經國有沒有下令或暗示汪希苓刺殺江南,也不論汪希苓是真的自己出主意或是堅不吐實,江南事件都把蔣經國搞慘了。 作者江南,本名劉宜良,江蘇靖江人,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七日出生,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在美國舊金山寓所被台灣國防部情報指派的竹聯幫殺手槍擊身亡。輿論界咸認其生前所撰《蔣經國傳》為被殺害誘因之一。 一九九六年五月,美國在華盛頓建碑紀念新聞從業人員殉職者,江南為此碑上列名之唯一華裔人士。《明報》健康版專欄作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1.jpg

    胡錦濤新傳

    $73.00 $58.40
    中共新黨魁胡錦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主政前,他為什麼那麼低調?為什麼那麼神秘?他究竟是怎樣登上政治最高峰的?何為胡錦濤的真性情?他具有什麼樣的從政風格?未來的胡錦濤會是怎樣的一位領導者? 與坊間芸芸有關胡錦濤書籍不同的是,本書作者不是捕風捉影地寫胡錦濤,而是親赴胡錦濤出生、生活、工作過的地方,順着他的成長路徑一路追尋探訪,千方百計接觸到一批與胡錦濤相知的故交,挖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搜羅了一系列有關胡錦濤從未公開的珍貴照片。 作者憑藉對胡錦濤的多方了解,結合所採訪的諸位專家學者的看法,深入分析並預測了胡錦濤出任中共黨魁後的政治走向,以及中國在胡錦濤主政下可能面對的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等問題。 讀罷本書,你會對胡錦濤其人、其作風,有一個系統而真實的了解,破解出胡錦濤之前低調神秘的原因所在,也會對上述提及的關於胡錦濤的七個問題找出令你信服的答案。 作者簡介: 馬玲,北京人,資深記者,專欄作家。 李銘,北京人,資深記者。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5.jpg
    中國新總理溫家寶是個什麼樣的人? 什麼緣故使他從地質技術員步入政壇?究竟哪些人為他一步步搭的升遷之梯?他到底是怎樣當上中央辦公廳主任的?他何以能够先後效勞三位中共總書記?他怎樣從排名末位的副總理贏得總理之職?他的行事風格與朱鎔基有什麽異同?他能够駕馭好中國快速行駛的經濟列車嗎?「胡溫體制」將會展示什麼新意和個性?「政治胡」與「經濟溫」的配合能相得益彰嗎?他們組合後當前的最大着眼點是什麼? 寫《溫家寶新傳》,作者仍然堅持寫《胡錦濤新傳》一書時所遵循的風格:親赴所寫對象出生、生活、工作過的地方,盡可能多地接觸訪問與其相知、相熟的故交、以掌握第一手資料,獲取獨家相片。 作者挖掘到不少有關溫家寶的獨家內幕:溫家寶的家族秘史、溫家寶的提拔過程、溫家寶的抗洪功勳等等,應該說具有相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