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香港書展

  • 特價 BA122_cover

    家庭醫生101

    $108.00 $86.40
    《家庭醫生101》是香港家庭醫學學院編著的第五本中文圖書,收錄了學院的家庭醫生近年在報章發表的文章。本書以輕鬆手法,把家庭醫生的日常所見所聞、行醫心得、不同個案、香港與世界的醫療資訊,以及醫生對社會的關心,化成深入淺出的文字。希望幫助大家在愈見紛亂的社會,與家庭醫生無畏同行,身心家社更致全康。 本書一方面推廣家庭醫學在香港醫療中,作為基層醫療的實際用途,也用淺顯易明的文字,向市民分享醫學常識與健康知識。更從多方面與你分享與香港健康有關的大小事,下至少年的情緒健康,上至長者的醫療護理,也包括器官捐贈的推廣、預設醫療指示的重要等等不同範疇的事例和知識,包羅萬有,讀者除了能有所共鳴,亦能從家庭醫生的經驗寶庫中有所得益。 序文選錄: 我很高興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出版家庭醫學手冊第五冊《家庭醫生101》。這本散文集涉獵範圍甚廣,闡述家庭醫生多元的角色。我希望讀者能早日選擇一個家庭醫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高永文醫生 本書,透過101個由不同家庭醫學醫生以深入淺出的筆觸,撰寫精彩而親切的故事,令大眾對家庭醫生的工作更認識,同時亦提高公眾對不同疾病的了解,不容錯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梁卓偉教授 我誠意推薦這本書給有心在人生學堂持續進修的您,讓我們一起朝身心社靈「全人健康」的目標進發。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家亮教授 全書分成五大部分── 第一章 身心家庭事 第二章 醫者心懷裏 第三章 診室互動時 第四章 社區所思慮 第五章 寰宇世界中
    試閱
    作者簡介: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 於一九七七年成立,為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始創學院之一。本院多年來一直致力提倡、推廣以家庭醫學為本的社區醫療服務,統籌家庭醫生的專科培訓及專業評核試,舉辦多元化的在職醫生持續進修,組織及參與地區及國際性的家庭醫學會議,以及推動協助家庭醫生進行各類型的醫學研究。 學院更積極參與公眾教育活動,自二零零五年開始每週於報章撰寫文章,將優質醫療資訊及家庭醫學理念介紹給讀者。本書是學院編著的第五本中文書,希望各位讀閱後能有所得益,改善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 特價
    Out of Stock
    WS107_cover outline_06282016
    此書內容來自2016422520日之間,每周五晚十時半至十一時半於Facebook 現場直播的公開討論,及其引發的思考。觀眾留言為原文收錄,只為保護當事人而將名字退去。於直播期間即時參與的觀眾人數為400-1200不等,累積觀看人數約15萬。那些晚上,我或許身處家中、餐室,或別人的工作室,身旁或許有朋友參與,或只得我一人與觀眾討論。

    在談論過程中,我們說出自己相信的事、心口不一的話、渴望相信卻難以執行的理想,同時接收別人的否定和認同,或被他人的價值觀驚訝。散席時,縱或感一切徒勞無功,人們還是禁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談論,由清晨至飯後、由古希臘到當代。

    對於愛情,不嘗試得出結論,不嘗試解決疑惑,僅懷着純粹的心意談論,也許是出路。當讓附號一般的愛情,保持在附號的狀態。

    作者簡介:

    卓韻芝

    香港著名跨媒體創作人,暢銷作家。

    她以13歲之齡參與商業電台主持工作,其後主持的個人節目,打破電台冷門時段的宿命,收聽率之高史無前例。所創作的《芝SeeBi Family》廣播劇,亦極受年輕人歡迎。先後成為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人,並為香港史上首位於大型場地演出棟篤笑之女藝人。曾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修讀美術,現居香港。

    卓韻芝寫作題材廣泛,涵蓋社會文化、旅遊、生活、愛情,理性分析與感性分享兼而有之,作品暢銷,《蘋果的中文是什麼?》(2010)、《你的心不是公廁》(2010)及《今日阿婆金句》(2012)更獲選為年度中學生十大好書。

    其電影創作亦屢獲提名及嘉許,包括香港影評人協會最佳編劇(《初戀嗱喳麵》2001)、台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初戀嗱喳麵》2001)、金紫荊獎最佳編劇提名(《出埃及記》2007)及IFVA公開組銀獎(《打錯》2012)。最新編導電影《失戀急讓》(2014)。

  • 特價 ba123cover

    不老養生秘方

    $78.00 $62.40
    不老養生術,中西合璧,豐富全面! 四大特色:養生與保健、長者飲食、補益中藥、癌症防治 中國的養生術自古以來富有研究,在世界上具有特別地位。本書對長者飲食知識有詳盡介紹,並且介紹老人適宜吃的食物,如粥品、豆腐、魚類、糯米、素齋、食醋、烏雞、花膠、合桃、黑豆……等等。 中藥中有一類較常用於長者的補益藥物,這些藥物除各具功能之外,還有其共通之處,就是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本書介紹了人參、首烏、黃精、冬蟲草、大棗、桑寄生、北芪、桑椹子、杞子、山楂……等藥。 有些病症是長者常見的,被稱為老人病,其中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更是長者的三大敵,本書對各種老人病的保健知識和調理,均有較詳盡的敘述。 癌症是老年人的大害,因此對癌症防治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是老年人所迫切需知的。本書內有較大篇幅加以介紹,相信對老人們會有幫助。 本書內容既有現代醫學的老人保健知識,又有傳統中醫的老人保健知識,中西均全,故比較豐富和全面,這是本書的最大特色。 作者簡介: 岑鶴齡 岑鶴齡中醫師,廣東順德人。三十年代後期畢業於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五十年代中期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兼通中西兩套醫學。自一九五七年起在廣東省立中醫院任內科主任,並被聘為廣州中醫學院主任醫師,前後工作達三十七年,後期到香港行醫。 岑醫師在探求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保健養生等方面,造詣精深,臨牀經驗豐富,在中醫界中享有聲望。由於在中醫藥事業方面成績優異,曾獲政府頒授「廣東省名老中醫」榮銜。 岑醫師工餘著書立說,寫作甚多,曾先後在海內外發表和出版,所主編之《中醫內科》一書,在國內行銷達數十萬冊。
  • 特價 C182_cover(layout)

    搞鬼搣時日記

    $68.00 $54.40
    Miss 初踏校園,便遇上反斗學生,引發趣時、瘀事一籮籮,令她「百感文雜」,一時氣急敗壞,一時啼笑皆非,一時又感觸萬千。面對學生此起彼落的問題,Miss 唯有變身伙記滿場走,四處撲火,到底她如何見招拆招,擺平一浪接一浪的風波?! 作者簡介: 君比,原名馮忻忻,美國俄勒崗大學藝術系畢業,任職中學教師多年。一九八九年開始寫作,個人著作接近七十餘本。自1997年,君比開始在中、小學擔任閱讀及寫作講座的講者,到訪過四百多間學校,並在多間中學教授小說創作,也在多間香港公共圖書館主持過專題講座及少年讀書會活動,亦曾在香港小童群益會教授故事創作。君比也是該會「兒童奮進獎勵計畫」的評審之一,及多次擔任徵文比賽評判,包括「青年文學獎」小說初級組及高級組評判。
  • 特價
    Out of Stock
    代糖夫人信箱
    承接七八十年代《南宮夫人信箱》,從感情問題談到現實問題,因為切身、零距離,所以全口語入文。這本書裏的文章,主要關注年青人的感情和生活問題、樓價、男女關係、床第之事、政治紛爭等等。2016年二十多個學生自殺,可見此城前景不明,一代青年需要自我解題。 代糖夫人之名來自博客名《無待堂》(語出莊子),同音異字,變成諧趣、好mean、八婆版本的盧斯達。在文章之間,慢慢經營出一個人格,例如她是一個過四十歲的女人,有錢,資產階級,學識很多,但又很地道,直指問者的問題時,又會取笑一下自己階級的同濟。

    四大貼地TOPIC反映香港現實代糖夫人信箱「有問必答」 樓之大慾 愛的代價 討厭政治 上流階級與下流社會

    作者簡介: 盧斯達 1990年生,評論作者,網絡活動,因為介入政治話題,得罪人多。被政論者歸類為本土主義者,被醫生定義為抑鬱症患者。練乙錚認為他是本土派的健筆,沈旭暉說他是本土派最有靈氣的作者;不少社運人、文化人則批評他垃_圾、無料到。大學時主修歷史。寫得太多,有時濫寫,但相信寫了甚麼出來,總比沒有寫好點。題材近年在網絡電台My Radio開咪;寫作和評論題材從政治到宗教、從男女關係到文化現象、從心理問題到樓價問題,自成一家,亦莊亦諧,自圓其說。
  • 特價
    Out of Stock
    ed38cover
    為孩子選擇一所合適又心儀的小學,常教父母傷透腦筋。 為幫助大家掌握最新的小學教育資訊,升學專家趙榮德去年撰寫的《2016-2017小學選校一本通》大受歡迎,趙榮德獨創一套以「世襲超收生」數量找尋優質小學的方法,實牙實齒,有理論有數據,再加上全港五百多間小學的實用資料,助家長DIY精明選校! 作者簡介: 趙榮德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前主席 資深退休教育工作者 升學教育專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H085_cover(layout)
    在這光怪陸離的社會, 也許再也沒有童話。 也許, 童話從來都不存在, 從來都只是謊言。 作者簡介: 「獨藍」,是藍橘子的另一筆名,著有《同病唔使相憐,有病睇醫生》、《無病你呻乜嘢吟》、《就算愛很苦》、《野狼與瑪莉》、《時黑漩渦──時計的失控》、《漂黑》、《殺(2)──眼球爭奪戰》、《都市病失控》、《生還者的獨白》等愛情散文及奇幻小說,不停寫作,目標是將荒誕奇怪的故事嵌進讀者的腦裡。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 特價 Yan HK Nostalgia 5
    傳統名菜、經典演繹帶出昔日香港味道, 奮鬥故事、名廚分享延續香港打拚精神。

    《甄文達的香港味道》旨在把香港的傳統名菜重新演繹,讓經典重現於讀者眼前。為編寫本書,作者尋訪香港各食店名廚,進行交流、整理歸納,從眾多名菜中選了約四十個懷舊菜式,並加入酒樓師傅的獨家秘訣,製作出一系列資料詳盡、步驟清晰的食譜。藉此與讀者一起緬懷香港昔日的味道,並分享過往的成功經驗,發揚港人的奮鬥精神,希望與新一代一起創造更美好的香港。

    作者簡介:

    甄文達名廚是家傳戶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享負盛名的美食顧問、烹飪導師,更是多產的作家。

    他主持的電視烹飪節目《甄能煮》超過3000集,在美加及在世界各地熱播。他的多才多藝,在超過30本食譜中表露無遺,其中包括屢獲殊榮的Martin Yan's Feast以及Martin Yan's Asian FavoritesChinese Cooking for DummiesMartin Yan's Chinatown Cooking(由著名美國明星級名廚Julia Child推薦)、Martin Yan's Quick & Easy, 以及最近出版的Martin Yan's China

    在中國廣州出生的甄文達,十三歲入行,進入香港一家燒臘店學藝,繼而受訓於香港海外烹飪學院。到美國後,取得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食物科學研究碩士學位。在校其間,他又在大學的校外課程教授烹飪。所以說,他烹飪的理論及基本工都打得結實。 1978年,他應加拿大電視台邀請,主持每天播放的 Yan Can Cook(甄能煮)電視烹飪節目,以他特有的溫情、幽默和活力,迅速贏得不少忠實的擁躉。美國公眾電視更將節目加入旅遊的環節,將他的獨特烹飪技巧帶進國際舞台,紅遍整個亞洲。 早在1985年,他在美國加州成立Yan Can 烹飪學校,其後曾在莊遜及威爾斯大學 ( Johnson & Wales University) 的美國烹飪學院任客座教授、加州烹飪學院及香港的中華廚藝學院都有他的足跡。多年來,甄文達桃李滿門,他將中菜烹飪的奧妙深入淺出悉數相授,學生寓學習於娛樂。 甄能煮餐飲集團旗下的餐廳系列分佈中外:舊金山有MY China和MY Noodles,北京有鹽色餐廳 (Yan Can Cook Beijing)。
  • 特價
    Out of Stock
    Print

    愛情真相

    $88.00 $70.40
    愛情的真相,浪漫的背後,可能都藏着秘密。 不忍揭穿真相,是因為不愛,還是因為太愛了? 王貽興的全新愛情散文集《愛情真相》,收錄了逾一百篇有關男歡女愛的文章,揭示出愛情裏的種種真相。真面目也許可憎,但假若你不能接受愛情崩壞的一面,你又是否有資格享受戀愛美好的一面?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Out of Stock
    LS74_cover(layout)

    破解通識密碼

    $88.00 $70.40
    自通識科推出以來,不少同學對此科感到迷惑,不知探究方向。恆常議題常在公開試中出現,通識教學經驗豐富的陳志華老師年前撰寫《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及《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2》等一系列叢書,引導同學們找出分析議題的法則。為了進一步協助同學們準備考試,再次執筆撰寫新書《破解通識密碼》,為同學拆解試題、分析答題技巧、講解常犯毛病及應對策略,並釐清六大單元的概念詞及其他相關內容。

    通識學習除著重分析技巧外,同學們也要多留意時事新聞,關心身旁的大小事,絕不可以空槍上陣。此書全方位介紹通識科的考評要求及技巧分析,角度包括規劃、漫畫資料、數據資料、文字資料、審題、答題及常見題型之常犯錯誤,讓同學們全面擊破通識考試!

    作者簡介:

    陳志華

    陳志華,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學),香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碩士。陳氏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現為香港通識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華文化研究計劃顧問。陳氏長期專注通識教育教學、本土歷史風俗研究,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通識教育、香港歷史文化的文章,更曾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及擔任通識教育科講座講者及香港通識考察導賞員等。陳氏著作甚豐,包括通識教育專著、香港歷史文化叢書和中國歷史教材等。較重要的著作有《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2》、《陪太子讀通識》、《高中通識實戰錦囊》、《新高中通識預試36》、《IES通通識》、《通識考試題型詳解》、《圖解香港手冊》、《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漫遊新界西屋邨》、《漫遊香港離島屋邨》、《漫遊香港居屋》、《樂遊香港街市》、《樂遊九龍街市》、《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百年》等。

    何泳儀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何氏對通識教和香港歷史研甚有興,對通識教科概念頗為熟悉,過去也熱衷參與通識教關的活動,如教育局課發展處通識教組舉新高中通識教科學劃「社區實地考及學與教策略活動互動探式體驗學:實地考活動等。何氏亦曾擔任大學舉辦的古蹟考察導賞員、參與觀塘區口述歷史研究計劃及大學舉辦的研討會,曾發表的講文包括《從公到私:論香港公共房屋政策改變對公共屋邨帶來的衝擊》和《論香港初中中國歷史科校本教材發展方向及其優缺點》。著作有《樂遊香港街市》和《樂遊新界西街市》。

    何展鵬

    香港九龍人。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社會學與文化學科畢業生,何氏自中學起已對通識學科有濃厚興趣,曾於公開試當中獲得五星佳績。何氏對通識科考試答題技巧略有心得,曾於中學時在報章發表文章《外來物種隨全球化入侵》,亦於年前協助修訂《圖解香港手冊》一書。

  • 特價 SA212_cover(layout_v4)

    血色旺角前世今生

    $78.00 $62.40
    《亞洲週刊》「香港評論」與《獨家》微信平台「中環一筆」2016年度攜手推出。 旺角的夜色變成了血色。那些熊熊的火光,襲擊警察的磚頭,流淌在街頭的血腥,讓在電視機前觀看直播的香港人震撼,以為鏡頭在描述一個中東的城市。 旺角暴亂的種子,早在2014年佔中運動的街頭埋下,「違法達義」的理念與實踐,從佔中延伸,到了2016年的大年初一爆發,燒毀汽車,磚頭襲擊警察,成為香港歷史血腥的一夜,也折射香港政治的黑暗歷史。違法達義,就等於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 旺角暴亂的前世,就是那些佔中的喧囂歲月,而它的今生,就是從本土走向港獨的旺角血色的黑夜。香港人的福祉,就是穿越旺角黑夜暴力的前世今生,回歸法治、理性與和平的顏色。 屈穎妍 傳媒人、作家。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著有《怪獸家長》系列、報導文學、名人傳記等。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 2006﹑2008及2012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等。 阮紀宏 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在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信報》編輯、《明報》採訪主任、《東週刊》及《壹週刊》副總編輯、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撰寫《頭條日報》專欄《幸福摩天輪》、以《明報》專欄《女人心》。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過去30多年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楊志剛 香港大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用教授。曾任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香港貿發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香港賽馬會對外關係主管、香港科技大學發展與公共事務處處長、國泰航空企業傳訊總經理。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曾任《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陳建強 牙科醫生,太平紳士,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2004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積極參與時事和公職服務,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周刊發聲。 雷鼎鳴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1991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香港算算賬>等13本書。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 總編輯。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著有《再來,再試:我在亞視新聞部》、《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 何漢權 現職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現亦為信報及星島日報教育專欄作者,著有《有教無懼》、《教育茶餐廳》及《全在教育》等書。 劉瀾昌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論政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自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直駐足新聞採訪前線,為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報章雜誌撰寫多個專欄。長期任職政治記者及主責中國大陸新聞採訪,同時兼任報紙社論主筆。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在上海、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朝鮮是個謎》、《倪匡傳:哈哈哈哈》等20多部作品集。
  • 特價
    Out of Stock
    ed39cover
    為孩子選擇一所合適又心儀的幼稚園,常教父母傷透腦筋。 為幫助大家掌握最新的學前教育資訊,《明報出版社》特別製作《2017-2018幼稚園選校一本通》,除收錄全港九百多間幼稚園資料外,還請來專家詳細分析選校和面試策略、使用學券須知,以及如何助子女適應校園生活。 書內亦有多個家長關心的教育專題: 入學須知 報讀幼稚園須知 戰線再推前!BB要讀兩歲班? 選校部署 學劵制Q&A 面試形式內容大解構 教育專題:粵普教學分高低? 幼兒培育 管教篇 如何管教被寵壞的孩子? 孩子愛出手打人怎麼辦? 怎樣應付Trouble Two? 語言篇 學兩文三語 愈年幼愈好? 我的孩子有語言障礙嗎? 校園篇 上學怕分離,哭鬧不停,怎麼辦? 為麼孩子做事不專心? 孩子怕生,不敢融入校園生活? 2017-2018幼稚園選校一本通》一書在手,選校育兒沒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