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展才

  • 特價 MM438

    鏡海春華錄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本書以澳門20世紀70年代為背景,敘述女主角蔡美凝的生活故事,從而帶出澳門昔日的如畫風光。 女主角童年家貧,五歲多還未入學,年輕畫家資助她入讀幼稚園。完成兩年幼稚園,幫她的人已離開澳門。她沒法讀日校小學,只好跟姊姊一樣入讀夜小學。 美凝早熟,好學深思,經歷六年夜小學的努力,她希望轉讀日校中學。這時她家中的經濟情況已大為改善,兩個妹妹已讀日校小學,主要是因為在香港的大哥寄錢回家。 在大哥的幫助下,她終於實現讀日校中學的夢想,繼續奮發進取。後來的一個夏天,美凝與日校男校友相遇,一見如故,二人互相勉勵積極進取。 故事便以二人交往,到處散步觀光為軸,帶領讀者遊覽澳門舊城昔日風光。 作者以散文詩的行文方式,鋪敘描繪了澳門舊城區70年代的景物風光,一幅幅畫卷鋪展出來,令讀者如遊其中,印象深刻。 本書特色:
    • 《鏡海春華錄》是作者第一次嘗試,以散文詩的方式寫作的故事記錄。
    • 作者構思兩年之久,並思考如何以詩的語言來行文創作。經過十五個月的奮戰,作品終於完成。
    • 每個生命都有一個故事,問題是你會不會寫出來,你不寫出來,歷史的塵土,很快就會把那故事掩蓋,永遠埋葬。
      作者簡介: 區展才 生於1951年,祖籍廣東省端州,於澳門出生及完成中學。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畢業,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曾在香港中學任教多年。現從事文化及哲學研習及寫作。著有散文集《生命的足跡》(1988年),編著《無名氏卷》(1983年)、《區展才文集卷一》(2007年)、《區展才文集卷二》(2008年)、詩集《香江鏡海詩草》(2009年)、長篇小說《月朗雲空》(2012年)、《夢回青洲》(區展才文集卷三)(2017年)、《煙雨年華祭》(區展才文集卷四)(2019年)、《沉思拾穗》(區展才文集卷五)(2024年)及《鏡海春華錄》(區展才文集卷六)(2025年)。
  • 特價 MM429s

    沉思拾穗

    $78.00 $62.40
    內容簡介: 人際關係的根本,是在利益關係上。如何處理得好,是非常考驗人的智慧。不要被血緣關係、情感、喜好所蒙蔽。 人的死亡,是無法逃避的命運。但我們可以改變對死亡的態度。持續學習,不斷推進生命向前發展,確立新的目標,可以減少對死亡的思考。 空間的突破,就是時間的突破,時空的突破,就是生命力的突破。所有科技發明,文明演進,都在這個概念中。 人類命運如此悲慘,就是我們思考事物發展時執著單一的方向。改變我們思考的方向,不必千秋萬世,只需一瞬間。 生命有限,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力保健康、自由與寧靜。與眾人一起生活,但要與庸眾保持一定距離。 作者區展才自小學開始就思考人生、社會、世界、宇宙等問題,每有所得,便如撿拾麥穗的婦女,一點一滴記下來,寫成一段段語錄。現結集成書,期盼與讀者分享。 內頁試閱: 2024年11月份新書推介──MM429《沉思拾穗》_interior3 2024年11月份新書推介──MM429《沉思拾穗》_interior4   本書特色:
    • 區展才自小就思考人生、社會、世界、宇宙等問題,每天日記一篇,現把多年撿拾思維所得的麥穗,結集成書。
    • 本書的語錄,集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哲理於一身。讀者可所從中體會區展才的心路歷程和對人生的深度思考。
    • 人類最獨特而可貴的,是「思想」。如果沒有獨立思考,沒有鍥而不捨的探究精神,活着隨波逐流,只會虛度芳華。
      作者簡介: 區展才 生於1951年,祖籍廣東省端州,出生於澳門及完成中學。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畢業,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曾在香港中學任教多年。現從事文化及哲學研習及寫作。著有散文集《生命的足跡》(1988年),編著《無名氏卷》(1983年)、《區展才文集卷一》(2007年)、《區展才文集卷二》(2008年)、詩集《香江鏡海詩草》(2009年)、長篇小說《月朗雲空》(2012年)、《夢回青洲》(區展才文集卷三)(2017年)、《煙雨年華祭》(區展才文集卷四)(2019年)、及《沉思拾穗》(區展才文集卷五)(2024年)。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15-a

    夢回青洲

    $68.00 $54.40
    內容簡介: 此散文集記載了一名在澳門出生的香港仔故事,既寫香港生活的讀者時光,亦寫家庭 、朋友、老師之間的羈絆。 《昨夜的渡輪上》描述昔日乘搭渡輪往返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回憶與感受,連繫着作者四年大學生活和工作的記錄 。《容姐之死》是紀念一個長輩,一個炮竹女工、平凡女子的一生。《談貓憶記》在寫貓的同時,記錄了與母親的生活對話。《匆匆人生》是紀念一位中學老師,是作者文學上的啓蒙老師。 《哀歌》是懷念業師司馬長風先生之作,老師已逝世三十多年,重新輯錄當年此文,以表達對老師無盡懷念之情。最後,《夢回青洲》是作者少年生活的卷軸,是從我生命起始到離開澳門的生活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