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苡晴

  • 特價 LL64.jpg

    睇明報學成語 03

    $78.00 $62.40
    近年來,學界對如何學好中國語文議論紛紛,最新的說法應是以文言文作範文的教學。只是語文教學之道,哪有獨步單方,一招見效的。早前單靠一味普通話,固然失之簡單,而文言文如何可以對小朋友學中文有利,是否只讀範文即可,也欠深入分析。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因為小學時一本成語詞典而愛上中文的。學古文,除了讀名篇,也可以學成語。有的成語就是一句古文,是一個典故,一篇故事。學生除了從中學習傳統文化,還可以通過成語學一些文言詞,知道詞的多義性。幾年前流傳的笑話是考「說話」時考題是「開卷有益」,考生以「打開試卷有益」作答而鬧出笑話。如果學生學過這個成語,或者有點古文常識,知道「卷」是一個多義詞,還可以解作「書卷」、「畫卷」、「案卷」、「壓卷」、「卷軸」等,還可以作量詞(簡體字以「卷」代「捲」是另外一回事),他們就不會弄錯了。而這些詞彙在他的腦子裏累積多了,他的中文水平自然高於同輩。我是贊成通過成語學中文的。 坊間的成語書不少,本叢書有自己的特點,一是作者特意在介紹每個成語開始時加入「角色扮演」環節,由學生提問有趣問題,再由博士回答,這樣可以釐清一些字詞理解上的錯誤,為了解成語的內涵打下基礎。其次,口語書面語句子對譯練習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它可讓同學在學習成語的同時,増強書寫語感,避免把口語用字寫進文章中,從而全面提升語文能力。簡言之,本書有實用、活用的好處。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休教授 著名中學中國語文科教科書學術顧問 張雙慶教授(推薦序) 成語,內含豐富的文化價值及人類智慧,以凝練的文字傳承下來。這種文字、文化、智慧的融和關係,每個語言都有,甚至乎有些情況是一致的,例如中文有「一箭雙鵰」,英文就有“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般而言,學生學習成語大多著重其有趣的出處故事,及其引申出來的比喻意義,卻忽視成語如何正確書寫於句子裏及其蘊含的語文法則,簡而言之,學生學習成語未能一箭雙鵰。本書十分著重學習效率與成效,大刀闊斧把成語應用知識充當學習前鋒,其出處來源作學習後盾。 古有「開門七件事」,今有「成語學習七件事」。 第一件:學生與博士兩個人物就成語的字面謬誤作一對話,一問一答引起學習動機,帶出閱讀成語不能只著眼於詞匯表面,而是要探索其背後的真義。例如「一目了然」的「一目」是否指一隻眼睛呢? 第二件:博士隨即解答學生的疑難,指出錯誤並予以糾正,扼要解釋成語的正確意思,滿足讀者即時的求知慾。 第三件:這部分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以獨立的角度證明成語的實用性,而不是作者一味自說自話。這獨立的角度就是來自明報報道的一段完整文字,當中包含相關的成語,讀者除了得悉成語如何運用於日常的書寫外,還能夠通過段落的上文下理,增強對成語的語感。 第四、五件:報章的文字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作者抽絲剝繭地解釋成語在段落中的用法,輔以正確與錯誤的例子,讓讀者對成語的使用印象更深。這種句子的對錯比較在坊間同類的學習叢書中實屬罕見。 第六件:經過引起動機,闡述分析的過程後,就來到鞏固學習的階段。作者發揮其一石二鳥的本領,不單設計句子仿作題目以考核學生對成語的用法,還着他們把口語化句子轉化成書面語句子。這樣,既可學習成語,也可學習廣普對譯,一舉兩得。 第七件:成語學習不能只停留於其出處來源,而是要深化於日常的寫作裏,故此,本書刻意把成語出處殿後,讓有興趣的讀者繼續尋根究底。 成語不是新事物,但「成語學習七件事」設計創新,視野多元,足見作者袁苡晴老師的學養及識見,其魄力將會一直延伸至本成語系列的第二冊、第三冊。一個作者,一個學術顧問,一個出版社,“Read three books with one team”。 --歐陽偉豪博士(導讀--成語學習七件事) 作者簡介: 袁苡晴 Katvia Yuen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法律博士生 ‧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 ‧新晉鐘錶品牌廣告文字顧問 ‧經驗教育工作者 顧問: 歐陽偉豪,香港語言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師承著名語言學家張洪年教授,其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語言學、粵語語法、句法對比及語言習得。
  • 特價 C216 電視台糜爛史#ME 2cover_18output
    內容簡介: 一年零五個月的電視台歲月,如劉姥姥入大觀園,好聽一點,叫「大開眼界」。說穿了,就是被一幕幕荒謬、離譜、匪夷所思的情境大肆衝擊:有男性員工「寓工作於娛樂」,要求女藝人做出大量無中生有的誇張動作與姿勢,只為讓自己大飽眼福;有藝人為求工作機會,對幕後人員投懷送抱;有人護短至極,把公認無能的員工擢升為主管;有人不斷言語性騷擾女同事,卻因總監縱容包庇,得以全身而退…… 本書從幕後創作、文字人的角度,分享在這個行業的所見所聞、光怪陸離。書中故事分別發生於三間本地電視台──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瘋狂。   作者簡介: 袁苡晴,中大中文系學士、碩士,著有十多本與中文、應試有關的書籍,是個爆脾氣的文字人。由於喜歡創作,兩年前離開待了六年的教育界,加入電視行業,希望把「思考、創作、寫字」化作職業。現已離開電視台,與拍檔創業,繼續從事創作,並會一直深耕下去,堅信真正的創意與文字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