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出版社

  • 特價 PC97.jpg

    每天擁抱你的孩子

    $68.00 $54.40
    "人們常說新一代的孩子難教、難理解,但君比的兩個兒子都視母親為最好的朋友,秘訣何在?多次入選好書龍虎榜的名作家君比,將在本書與讀者分享她與兩位兒子相處的趣事及育兒心得;內容有趣之餘又不乏大道理,是家長與孩子的共同語言。 作者簡介: 君比,原名馮忻忻,美國俄勒崗大學藝術系畢業,任職中學教師多年。一九八九年開始寫作,個人著作接近七十餘本。自1997年,君比開始在中、小學擔任閱讀及寫作講座的講者,到訪過四百多間學校,並在多間中學教授小說創作,也在多間香港公共圖書館主持過專題講座及少年讀書會活動,亦曾在香港小童群益會教授故事創作。君比也是該會「兒童奮進獎勵計畫」的評審之一,及多次擔任徵文比賽評判,包括「青年文學獎」小說初級組及高級組評判。 所獲獎項: ‧以《君比》一文獲得「第十六屆青年文學獎」,另以《離巢》獲防止虐待兒童會徵文比賽公開組季軍。 ‧《叛逆歲月》兩度獲北區中學校長會推選為2003及04年「北區圖書節十本中文好書」。《當Miss愛上阿 Sir》、《叛逆歲月2》、《叛逆歲月4》、《叛逆歲月5》、《叛逆歲月6》、《叛逆歲月7》《叛逆歲月12》、《叛逆歲月14》、《叛逆歲月17》、《叛逆青春1》、《叛逆青春3》、《天父, 請給我一對手》都曾入選香港教育城「十本好讀」選舉。 ‧2007年至13年君比連續七年在香港教育城「十本好讀」選舉中當選「我最喜愛的作家」。 ‧《總有一天我們會飛》、《Miss,別煩我》、《放火少年與不愛家的女孩》、《花樣校園》和《青春的足印》均入選教協及香港電台合辦的「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 ‧2006年及11年更在「中學生好書龍虎榜」頒獎禮上獲選為「最受中學生歡迎作家」。 ‧《四個 10A 的少年》及《總有一天我們會飛》分別入選「新地開心閱讀獎勵計畫」十本好書。童話集《掉進海裡的星星》和《你也聽見蝴蝶在說嗎》入選「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推薦獎。《馬克要飛》入選「2003年度香港書展」名家推介。 ‧《奮進少年1:愛裡共飛翔》入選「書叢榜十本好書」選舉第五位。君比在「書叢榜十本好書」選舉中獲選為「小學生最喜愛的作家」。 曾參與電視及電台節目: ‧2011年獲邀出席無線電視《霎時感動》其中一集的嘉賓,節目在2011年3月21日播出。1997年獲邀參加香港電台教師實況劇《春風伴我行》之演出。亦曾獲邀出席多間電台的節目嘉賓。 小說改編舞台劇: ‧短篇小說《筆友奇緣》曾於1997年為學界體驗劇場改編成舞台劇演出。"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3.jpg
    內容簡介: 平凡的香港人,不平凡的一生。 由長者親口講述,學生筆錄,老師修訂,社工協力──集眾人力量撰寫而成的《「長者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回味人生文集》,記錄了六七十年代,廿五個平凡的香港人不平凡的一生。這是由汗水和血淚交集而成,真實的人生故事,當中有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豬肉佬、堅強的屠場女工、通曉多國語言的水手、善良的女追數員……他們靠着積極樂觀的態度,不怕困難、不怕辛苦,在艱苦的歲月裏,為生活為子女,默默耕耘、打拚。長者們年輕時盡忠職守,活出今天精彩的人生。 長者的故事,生動地描繪了不平凡的香港是如何由平凡的人創造。讀者不光看到過去,也可以聯想到現在;只要讀者用心觀察,定會發現身邊有無數的平凡人在不斷創造香港奇蹟。 郭原慧儀女士 前輩的經驗造就我們遠闊的前景,兩者不但必然地交疊,而且必須共融。厭舊好新,令我們膚淺;固執守舊,頑抗變新,會窒礙我們成長。 ——李求恩紀念中學校長 賴炳華校長 長者們的工作和經歷雖然不同,卻有一個共通點——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敬業樂業的工作態度,積極迎接生活上的挑戰。從他們的身上,見證了社會的變遷和進步,也建構了一代的歷史回憶,這確實是香港寶貴的資產。 ——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聯席總監 錢黃碧君女士 作者簡介: 「那裏有需要,那裏就有救世軍」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 救世軍是一個國際性基督教組織,於1865年由卜維廉及卜凱賽琳在英國創辦,以獨特的軍隊形式作架構及行政方針,並以「心向神、手助人」為服務宗旨,現遍佈全球一百二十一個國家。 救世軍於1930年應當時政府邀請,在香港開展服務,初期為婦女和女童提供住宿;現在,則透過從事教育、社會服務及舉辦慈善活動,提供全人服務,照顧人身、心、靈的需要。 現時,救世軍港澳軍區在港、澳及國內共有超過一百二十個服務單位。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1.jpg
    內容簡介: .台灣讀書時追光了人家的女朋友? .「六四」時留守天安門的最後一位記者? .移民加國「香港專業精神」無往不利? .兩次中風,堅持發聲,視死如歸? 不要以為「城市論壇」紅起來便幸災樂禍,根本上這個節目愈紅火便愈危險,表示社會的矛盾太多,我可以告訴你,我很害怕!──謝志峰 本書正告我們,「曾是蠱惑男」的謝志峰,其「蠱惑」,縱使「曾經」之外,今天尚餘,亦是「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江城子》)的境界;更何況,如今的謝志峰,體內流淌着的,還是時代的熱血。 鄧翼群既是謝志峰的同行,也是同窗。兩人能夠合寫本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是擔當得起的鐵漢。寫過《飛龍在天──小故事,大易理》一書(內收一百個故事)的鄧翼群,自然知道,要寫好謝志峰的故事,離不開真與誠,而這正是新聞從業員發聲的其中兩條準則。本此,我們便不難明白,書內鄧翼群寫謝志峰的部分,為甚麼總有些「不留情面」的地方,而二人依然可以合作愉快。 作者簡介﹕ 鄧翼群 資深傳媒人,在《天天日報》、《今天日報》、《快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蘋果日報》、《太陽報》、《成報》、《快週刋》、《新報》,歷任港聞、體育、副刋、娛樂版編採要職。 獨家報導過郭阿女事件,當時的社會福利署署長陳方安生,緊急派人入屋強行將郭阿女帶走,盡顯香港第一代鐵娘子的強悍作風。亦處理過雨夜屠夫林過雲案、紙盒藏屍歐陽炳強案、徐步高殺警案、龔如心千億爭產案等。出版過《列火仁心──消防員的故事》、《大地飛鷹──飛行服務隊的故事》、《飛龍在天》等一系列書籍。 謝志峰 傳媒工作者,希望能做一個安貧樂道的人。 1981年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加入《東方日報》當記者,1988年轉職「亞洲電視」新聞部,1989年被派往北京採訪學運,是當年最後一位撤出天安門廣場的香港記者;隨後舉家移民加拿大,並曾先後在當地擔任《明報》加西版新聞部採訪主任及Fairchild TV溫哥華新聞總監。2002年回流,於「香港電台」電視部任職監製,擔任《城市論壇》監製及主持之外,還負責電視部的其他節目如《對策》及《左右紅藍綠》等監製工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51.jpg

    孩子變超人

    $68.00 $54.40
    在「港孩」、「港爸港媽」等名詞湧現的世代,我們的孩子和家長,以至整個香港教育制度,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從子女讀幼稚園開始,甚至懷孕初期,已爭先恐後地替子女報讀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生怕稍遲一步,就會耽誤子女的「成才」之路。游泳班、打鼓班、英語班、棋藝班……孩子每天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別說玩樂時間,更多時候連休息時間都不夠,見到孩子如此辛苦,真的禁不住讓人問一句:「為何孩子要變超人,需要嗎?可行嗎?」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作者李羅詠逑女士,接觸過很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家長和孩子,了解他們林林總總的困擾、不安和無奈。為此,她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這些問題,希望能透過本書讓家長正視一些他們忽略、迴避,甚至視而不見的問題,並一起尋找答案,並從中發現一些新思維、新方向,去面對和解決教育子女的難題。 《孩子變超人,需要嗎?可行嗎?》共分五章: 第一章〈家長的困局〉 第二章〈家長解困/自救方法——十型家長〉 第三章〈教育的真正含意?〉 第四章是〈養不「教」,誰有過?〉 第五章是〈現代超人面面觀〉 第六章是〈未來戰士——我們的超人〉 「《孩子變超人,需要嗎?可行嗎?》是一本百分百「由心出發」的家長教育書籍,真的要佩服作者的膽量和自信,以及持之以恆的毅力和堅持。」 阮曾媛琪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學院發展及合作) 《孩子變超人,需要嗎?可行嗎?》給予各位家長不一樣的看法和新的啟發。本書從香港教育政策轉變入手,解構家長面對轉變時所遇到的問題,並以實例支持,提出若干應對方案,然後從根本探討教育真義,以及家長和老師合作的可能性。 殷巧兒 作者簡介: 李羅詠逑女士,曾三年出任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家長教師會委員、連任多屆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友會主席和校董會成員、現任家長關注教育政策聯盟委員、香港東區崇德社主席、香港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區秘書等。過往十多年,她投放大量時間和精神,除了透過與校長、老師、家長及學童的親密接觸,更深入研究本地中小學英文語文科的教材,分析並同步掌握了「港孩」在學習上的困難及需要,並將她對教育的熱忱和關注投放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上。在2009年她更利用工餘時間完成了兩年的教育碩士課程。
  • 特價 SA153.jpg

    這個說法太浪漫

    $78.00 $62.40
    這個說法太浪漫~ 不是大是大非,不用修身齊家,不是人生道理,更不是戀愛無罪的甜言蜜語。 而是黃明樂一貫自我感覺良好的自身明言,她以其一貫獨到的眼光及角度,深切地感受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一切,讓你一起跟她沉澱、反思…… 第一章 不必相送 由習慣妥協,到集體盲從,是條沒盡頭的不歸路。當專家之言被神化成權威,衣著打扮也成為了文明社會最封建的枷鎖。然後你我他早已不信,有自信,爛布都可變Fashion。 第二章 我寫我城 抱着初上工的心情去工作、帶着初戀的心情去戀愛、以初生的好奇眼光去看世界,我們才能夠預見不可能,繼而將之變成可能。 第三章 放膽去愛 愛可以存在於每時每地、對人對事、也包括任何形式、關係。唯一的標準,是豁出去的真心。 作者簡介: 黃明樂,在香港土生土長。 自由身教育工作者,過去三年曾走訪逾20間大、中、小學及教育中心,主要任教時事通識、辯論及英語話劇課程,其中大多為「新高中課程」衍生的預備班。 曾任特區政府政務主任(AO)、梁家傑特首選舉競選經理、香港電台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 著作: 《從AO到FREELANCER》 《港孩》 《通識救港孩》 《光明女樂》
  • 特價 SA177.jpg
    童愛玲,一個來自台灣的女演員,一個男人的太太,一個孩子的媽媽。 對外人來說,看似光鮮亮麗的演藝工作,其實背後是一群人在高度壓力、縝密計劃與沒日沒夜和時間賽跑之下,才能呈現出來的動人成果。除了懷孕生子期間,童愛玲一度淡出幕前,其實在她兒子Kyle的成長期間,她一直有在接戲、工作。 然而,孩子的童年不能重來,做媽媽的不能錯過他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作為在職媽媽,童愛玲努力地在家庭與工作中兩邊走,工作之餘,同時親身當孩子的嚮導,陪伴兒子成長。 在《媽媽是孩子最好的嚮導》一書中,童愛玲把她這些年來教育孩子的經歷、心得,一點一滴,整理成文字,與各位愛錫子女的父母分享。 關於當媽媽: ‧全職媽媽與職業婦女之間 ‧別做空求完美的「直昇機媽媽」 ‧不是為孩子選前途,而是為自己選生活 關於孩子的學習: ‧和學校的老師保持良好、暢通的溝通 ‧學習,從來不限於課本裏的事 ‧送孩子一份「自主學習」的禮物 ‧把學習的責任,還給孩子承擔 關於孩子的管教: ‧任何好習慣都得從「環境」養成 ‧管教孩子,更要管好自己的情緒 ‧管教,除了「管」更重要的是「教」 ‧說故事,有時比「說教」更有效 關於孩子的健康: ‧媽媽管理體態,也要管理孩子飲食健康 ‧餐桌上的戰爭,可以贏得漂亮
  • 特價
    Out of Stock
    U066.jpg
    內容簡介: 特別加料:民丹島 特別推介:同志蒲點 新加坡給你的舌頭味覺震撼:海南雞飯、中峇魯麵煎粿、西得利、濱海南咖喱魚頭、印度囉惹、炒粿條……馬來菜、印度菜、印尼菜、娘惹菜、土耳其菜……各樣小食,各款菜式,津津有味。 新加坡給你的神經感官震撼:逃脫主題樂園、好玩刺激水上樂園、魚療足浴、電子「舞工廠」、讚美廣場夜蒲點,還有同志熱門蒲點……天天呼歡,夜夜精彩,樂不可支。加上世界頂級一級方程式賽車盛事及最新開幕的聖淘沙名勝世界(環球影城,娛樂場),令新加坡吸引力飆升,新奇刺激,樂而忘返 本書還順帶特別介紹新加坡人最新最熱的周末度假勝地──民丹島。 民丹島讓你的精神無限放鬆:屬於印尼的毗鄰小島,民丹島,距新加坡只有一小時的船程。在新加坡財團投資開發開發下,搖身變成高級度假勝地:紅樹林螢火蟲探索、民丹湖度假村、民丹島娜灣花園度假村、民丹悅樁水療按摩、高爾夫球場俱樂部……海天一色,優游自在。 一書在手,讓你成為最smart的旅遊達人! 作者簡介: 談齊好 香港出生,童年生活於新加坡,小學返回香港,繼續升學,於香港城市大學畢業後,再返回新加坡工作。現時以香港為基地,遊居於不同地方。 正所謂「百足咁多爪」,談齊好興趣廣泛,喜愛嘗試新事物,尤熱愛旅遊,飲飲食食嘆世界。畢業後嘗試做過很多不同的行業,2002年結束了一盤生意,隻身流浪中國雲南、泰國、老撾等地,之後開始為報紙及雜誌業餘撰寫旅遊文章,繼續流浪天涯。數年之間造訪了三十多個國家,當中包括埃及、柬埔寨、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越南、美國等地。 2006年隻身由香港出發,搭火車到德國柏林,跨境橫越歐亞大陸一萬五千里和數個時區,途中穿越北京、蒙古、西伯利亞、俄羅斯、立陶宛、波蘭等地,之後再化三個月遊走歐洲其他國家。 2008年加盟明報出版社,推出「至Smart遊」《沙巴》、《三藩市》、《台北》、《馬來西亞》、《新加坡》、《華欣‧芭堤雅》、《蘇梅》旅遊指南,現全職撰寫旅遊作品。
  • 特價 U073.jpg

    燕子溝(精裝)

    $250.00 $200.00
  • 特價 U078.jpg
    繼《卓韻芝奇遇記》後,繼續見證卓韻芝出走倫敦的留學生活,她的藝術奇遇,交朋結友,全部活現在《卓韻芝奇遇記──最熱的夏天》每一頁用心設計的紙張上。也許,這書,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序: 接着,身邊依然有許多朋友追問:「你修藝術,是否要成為藝術家?」不是。這句話我已經說過許多次。在籌劃「Born To Be A Witness」之時我已經說過:不是。於離港前我再次回答說:不是。現在我再回答一次:不是。當然,沒有人相信。 然後我覺得自己像一位青春期少女,不停被父母嘮叨,只能在轉身離去前大叫:你哋好煩呀! 接着,大家問起:「你是否感到疲累,因而選擇了越洋吃喝玩樂?」不是。這並非一本關於消費享樂的書籍,如果閣下希望知道英國的潮流品牌,希望得悉在哪兒可以購得平價衣服,又或吃到折壽大餐,我建議閣下到報攤買一本周刊。事實上,我對於單純的享受沒有興趣。當然,沒有人相信。 然後我覺得自己像一位獨自目擊UFO的人:你們不相信便算了,但請不要認為我在撒謊。 接着,有人狐疑:「你離港是否一種策略?」感謝。這是我本年度聽過最好的笑話。其實這個世界不是每個人都功利主義和目標為本的。總有人希望從探索的過程中面對自己,好去尋求更宏闊和深入的想法吧。<待續……> 作者簡介: 卓韻芝 納稅分子,曾於電台發聲,副業文字創作與錄像拍攝。 前於叱咤903主持《五天精華遊》及音樂節目《Alabama》。 曾導演電影《戀愛起義》、短片《Homo Sapiens》、《Lost & Found》。 電影編劇作品包括: 《初戀嗱喳麵》(影評人協會最佳編劇/2001)、 《20‧30‧40》(柏林金熊獎最佳電影提名/2004)、 《出埃及記》(2007)等等。 報章專欄見於《蘋果日報》、《新假期》、《明報周刊》。 卓韻芝作品 《生活全套》 《生活好好過》 《難得面紅》 《還可愛》 《男上女下》(與林海峰合著) 《孔子的敵人》 《是有點狡猾》 《蘋果的中文是什麼》 《低胸裙戰爭》 《走光再走光》 《推推推推推推推》 《愛是永恆 (當所愛是你?!?) 《你的心不是公廁》 《卓韻芝奇遇記》
  • 特價
    Out of Stock
    U081.jpg
    到台灣花東旅遊,住特色的民宿是最棒的選擇! 東部海岸、花東縱谷,可以說是台灣最美的地方,有海有山、還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不管是欣賞美景或只想發呆度假,一定要住民宿。住台灣的民宿,猶如住進你曾經的夢想之家。獨立的小屋、充滿心思的佈置、門前的小花園、窗外的太平洋,帶着主人濃濃的「手作溫暖」。 本書介紹的民宿風格多樣,有的粗獷豪放,大器磊落,有的精緻小巧,雅緻粉嫩,有的清新淡然,素淨俐落,有的則是亂中有序,充滿脫軌的野性之美。或許是木工,或許是泥作,可能是油漆、彩繪,也可能是家裏所有的布飾裁縫、陶藝作品,處處充滿主人手感溫暖的迷人氣息,轉角,是驚喜,拐彎,是貼心。這裏不是旅館,所以沒有統一規則,這裏最棒的是隨時有人性體貼的動人時刻出現在旅程中。 這裏介紹的民宿,都是主人親自整理、佈置:或是放了看過的書本,用過的檯燈,聽過的CD,還有自個兒手作的物品,那都是主人所愛,處處深藏了主人家的思想,住的人都會覺得趣味盎然,有思想的民宿最會「偷心」。無論是環境、土地、房舍、主人和主人親手佈置的小景小物,都是故事,住在這裏,像看一本本精彩的小品故事,你甚至也參與其中角色,因為有你,幫助主人把故事說得更精彩,更完整。
  • 特價
    Out of Stock
    U090.jpg
    「記不住一次次 飛行的 目的地 能記住的 只有一次次支撑我去找你的堅定心情 「所以啊 我就在想 人生 之所以珍貴 說不定 不是我們去過的 一個又一個 精彩華麗的 旅遊勝地 而是 旅途之中 寂寞 無聊 不可打發的時間裏 有你陪伴吧」 內地暢銷男作家安東尼繼續《紅‧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治癒系」的風格,向讀者道出他在澳洲留學的心靈歷險。從戀愛到分手,從求學到求職,從人情味濃的鄉郊到疏離的城市,雖然不斷地說着再見,孤獨地行走於陌生的國度,安東尼依然對生活抱有濃厚的熱情。他用心珍惜着每一個遇到的人,因而無輪去到哪裏,都獲得真誠而溫柔的對待,令難熬的寂寞經歷,化成一段又一段溫暖的旅程。無論日子如何漫長,有安東尼陪伴一起走過,也會從他身上,體驗到尋夢的勇氣。 作者簡介: 安東尼,本名馬亮,英文名Anthony,白羊座。原居大連,著書時在墨爾本攻讀酒店管理西餐專業,現居澳大利亞。擁有一隻叫不二的兔子玩偶,經常與之聊天,是他最忠實的朋友。
  • 特價 U093.jpg
    世界上至少有兩個印度。一個華麗璀璨,精英薈萃;一個支離破碎,貧窮落後。 中國必須知道印度,了解印度,懂得印度。 現在中印兩國人口加在一起總數就已經超過二十五億,佔到了全世界七十億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許多年後回頭再看,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事情,應該就是這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成長。中印兩國潛在力量的爆發,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世界。 ——曹景行 文化學者、資深媒體人曹景行的印度十日行頗具文化意義,作者用鏡頭、筆和自己的感覺向讀者呈現出那個比中國更複雜的國家的眾生相。電子高科技發達的城市,呈現出的是一個發達的、文明的社會。而在大多數地方,在數以萬計的不同宗教信仰和邦派社群中,貧窮、破敗就像瘟疫一樣四處蔓延。披着絢爛紗麗的女人,滿面灰塵的小孩,街頭的流浪漢,滿大街隨意遊走的牲畜,美輪美奐的古老建築和神廟,破敗不堪的貧民居所,巨幅科技廣告牌下晒涼成堆的牛糞餅……作者將在印度十天的所得串連成文,為讀者打開另一扇進入印度的神秘之窗。 作者簡介: 曹景行,資深媒體人,學者。曾任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明報》主筆、《明報月刊》專欄作者、鳳凰衛視資訊台副台長。現為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並為多家電視台和電台主持節目,作新聞評論。父親曹聚仁為香港老報人、老作家,1972年去世。
    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