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1.jpg

    香港教育大龍鳳

    $68.00 $54.40
    王師奶對教育先天下之憂而憂,年前向一位中學校長請教,問曰:「香港教育亂晒龍,原因何在?」他不假思索答:「太多『大龍鳳』」。校長所言,證實小婦人平素觀察無差。整個教育界做緊「大龍鳳」,辦學團體帶頭做,學校跟着眼神做,遇到善觀氣色的校長,加多兩錢肉緊兼兩安士鞋油做到加零一。鄰校做「仙鳳鳴」,我就做「大龍鳳」,你唱「落街無錢買麵包」,我就用豆沙喉唱「一葉輕舟去」,鬥長氣,鬥浮誇,鑼鼓喧天,唱到街知巷聞。老師們扮什麼?全港都「大龍鳳」,只有做埋一份,扮過河卒、梅香躉,一齊唱,一齊扮嘢,香港教育就在吵吵鬧鬧的鑼鼓聲中打困龍,無出路,愈走愈掘頭。 「為了莘莘學子的前途,王師奶可以不眠不休,翻箱倒篋,跟教育官員『斤斤計較』;為了不讓教育界牛鬼蛇神胡作非為,她可以不顧儀容,聲大夾惡,直斥其非。」 ──連燕玲(前明報教育副刊掌舵人) 「拜讀王師奶的文章好多年了,除了因為我們是報紙專欄的『鄰居』,也因為王師奶向來斗膽狠批教育,時而撕破官員虛假面目,時而道出教育政策的魔鬼骨節,讓教育持份者時刻警醒,給怪獸家長們當頭棒喝。」 ──屈穎妍 關心子女,關心教育,師奶一定排第一。時為2002年9月,王師奶登陸《明報》「教得樂周刊」,開始了專欄「論盡教育」。當年,教改開展三數載,學校翻天覆地改,順手拈來的有成立家長會,家長地位一夜暴漲;縮班殺校,教師飯碗隨時不保;愉快學習,高喊求學不是求分數。 王師奶雖然一介介女流,但針砭時弊不問性別。王師奶每天讀幾份報章,抓住最觸動家長神經的教育新聞,幾百字內論盡政策,分析問題有根有據,嘻笑怒罵也有建議。王師奶有時化身王女俠,路見不平,一定拔刀。做得好的一定讚,做不好的,不管你位居何處,照罵可也。這些年來,王師奶不屈不撓,為香港教育把脈。 不管你是否怪獸家長、美國虎媽,不論你是否教師校長、教界中人,關心香港教育的你,都應該一讀,看看香港的教育,如何來搞「大龍鳳」。 其他作品 SA123《倒瀉籮蟹的香港教育》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6.jpg

    走在醫院前線

    $60.00 $48.00
    為什麼要做醫生? 為什麼下午五時後在病房總找不到主診醫生? 為什麼是on call 36小時? 為什麼門診時病人大多未坐穩便被請出來? 為什麼有內外之分? 為什麼醫生畢業後還要讀書? 你想問醫生的問題,本書一一為你解答;你所不知道的醫療現場,本書統統為你記錄。在我們認知當中,醫生往往「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們說話像外星人,根本聽不懂他們口中的「專有名詞」;他們能冷酷地宣判死亡的到來……但我們都不知道,在白色房間中,他們都經歷了什麼;我們都不明白,在白袍的底下,他們都思考着什麼;也許我們都忘記了,在醫生成為醫生之前,醫生也是人。Dr S帶你走到醫院前線,看到他所看到的,聽到他所聽到的,感受到他所感受到的。看畢本書,在下次看到醫生之時,或許你能對他們展露一個鼓勵的微笑,醫生與病人也不是那麼遙遠。 作者簡介: Dr. S 一個走在醫院前線多年的大夫,歷盡幾許風雨,看透世態炎涼。希望透過文字,小叫一下,把醫院內外不平事,展現讀者眼前。 我是一間公立醫院的前線醫生,從醫已八載。自小我便喜愛寫作,喜歡表達自己想法,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自醫學生時代,我已深深被醫院工作所吸引,一直希望把所見所聞與人分享。自正式成為醫生後,接觸病人的經驗越來越多,累積的經歷也日益豐富。我希望能夠把自己親身見到的故事結集成書,與大眾分享。我以往曾在部落格以「大夫小叫」作分享,得到不少回應,覺得甚有滿足感。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0.jpg

    死撐

    $78.00 $62.40
    「這本書是一次回顧、也是一次前瞻,反思著路應怎樣走下去,居然悟出了依然必須「死撐」下去的道理。」--韓連山 收錄在這本書內的,是韓連山對教育和時事的評論文章。 第一章:反基準 2000年,政府推出英文及普通話教師的「語文基準試」政策,使韓連山走上工運和社運的艱辛道路。由2000年擾攘至今,「語文基準試」政策依然存在,本來是一個硬要否定語文教師原有資歷的測試,已經演化成一個任何人都可報考的公開試,每年放榜後就必然把報考者不及格的劣績都算到教師頭上,讓大眾市民還有一個印象——教師的語文能力真差啊! 作者在這部分闡述了反對基準試的原因、記錄了每一階段的行動、倡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跟大家重溫這段特區教育界的歴史。 第二章:論盡教育 特區教育界紛紛揚揚,教改十年、動蕩十年,眼看孩子受害、教師受害,作者奮筆疾書,記下了當時感受,結集成書,與讀者重溫昔日舊事。 這章輯錄了作者評述香港教育現象的文章,當中有反國教、作者於整場反國教運動的思考和行動、論述特區教育制度的(包括直資學校、母語教育、縮班殺校、校園驗毒、教科書)針對特區教育界領導人的言行而作出的批評(如吳克儉、謝凌潔貞、羅范椒芬、李國章、孫名揚、徐立之)、為教師困境作出吶喊、為被誤解的教師說公道話、為年輕人而驕傲、為勉勵教師、為悼念司徒華。 第三章:看透時局 2010年至今天,特區政局亂糟糟、鬧哄哄的沒完沒了。泛民間的分裂,造就了建制派的勝利,也替特區的民主路添了不少路障。五區公投、政改方案、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立法會拉布,特首選舉、佔領中環行動、公民提名倡議……戰幔拉開了便一幕幕的劇鬥,永不休止。 這一章輯錄的文章,都是分析近年來不同階段的政局形勢、點出不同泛民政黨和團體的錯失、痛斥議員們的醜行、呼籲大家團結的心聲。 作者簡介: 韓連山 1949年生,中學畢業於聖保羅書院,師訓班畢業於羅富國師範學院,英國諾定咸大學深造。先後任教本地中小學三十餘年,2010年退休。現任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主席、公共專業聯盟成員、保衛香港自由聯盟發言人、教育界選委。 經常撰文針砭時弊、議政論事,文章刊於份報章。喜歡閱讀、寫作、電影、音樂、網球和貓貓。 作為香港的一名資深教育工作者,韓連山退休前任教於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在學校內是一位資深的中學教師及訓導教師。在學校外曾擔任教協的組織部主任,亦曾在2006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當選教育界代表。2009年8月10日,韓連山投稿於《蘋果日報》,就有關當時香港政府為打擊學生吸毒而推行自願驗毒的建議撰文反駁政府的理據而知名。 2012年9月1日,韓連山為反對香港特區政府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接力加入成為絶食人士之一。他以63歲之齡成為年紀最大及絕食時間最長的絶食者。韓連山破了是次禁食活動的時間最長紀錄,共171小時。在反國民教育科事件中,韓連山稱「革命未完成,同志還須努力」。
  • 特價 SA204.jpg

    來自遠方的呼喚

    $88.00 $70.40
    " 為了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交通便利,在過去八年,已經有超過2,500名本港和內地的大學生和中學生,以及專家義工透過「無止橋慈善基金」在內地築建河上便橋和開展其他的民生工程。本書希望讓曾經參與建橋工程的眾人,以不同的角度解構行動的意義,並「呼喚」遠方的香港同胞,反思城市生活,回饋農村。 「無止橋」在不知不覺中,引發出最純樸、最動人、最難忘的故事。我是在去年的無止橋夏令營,聽了重慶大學徐同學的分享。他在憶述建橋工程完成後準備離開時,無意中聽到老奶奶在講電話,被她的興奮和喜悦所吸引。 對老奶奶來說,這條連接彼岸,方便交往的便橋,她等了一輩子,終於在有生之年夢想成真!她如獲至寶,急要將這份埋在心底裏的渴望和喜悅,打電話與離鄉別井、遠在南方當農民工的兒子分享!兒子可能每年只可以在春節回家過年探親,她明知沒可能,也急不及待的打電話告訴他,家鄉終於有條步行橋的好消息,着他趕快回來看看。 我坐在台下,望着銀幕上的畫面,看着老奶奶由心笑出來的容顏,扣人心弦,霎時感動! ──紀文鳳 (無止橋慈善基金義務秘書) 我參與過好幾次無止橋的活動,包括無止行和無止橋的竣工典禮。每次看到義工們那份積極投入的神情,義工和村民,特別是小孩子,在短短一兩星期建立的深厚友誼,我都為之動容,由衷地支持無止橋這份充滿意義的慈善工作。 ──林鄭月娥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暨無止橋慈善基金榮譽顧問) 遠至十年多前了,於初春還寒、漫山梨花開時,我首次隨吳恩融教授牽頭的團隊訪黃土高原中的毛寺村,為籌建「無止橋一號」作準備。隨後於2005年盛夏,一行數十香港義工抵村建橋,約一星期橋成,把久遠以來河分兩岸、似近還遠的遙鄉困局化解。我樂見小小學童以至蒼蒼長老,終於日常可以安心穩步踏橋渡河;我亦喜見無止橋的設計建造因地制宜,以柔制剛以環保網籠作主要構件,籠中石塊就地取材,可謂「低碳綠建」的經典。此橋的創意理念具遠見,實體卻親近在地鄉土,親民利民,並與當地山水環境和諧共融。 ──黃錦星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暨無止橋慈善基金榮譽顧問) 作者簡介: 無止橋慈善基金 (http://www.bridgetochina.org.hk/hk/) 是一個香港註冊的慈善團體。旨在鼓勵香港和內地大學生運用環保理念,義務為國內貧困和偏遠的農村設計和修建便橋及村莊設施,藉以: -促進香港和內地的溝通、瞭解與融和 -改善內地偏遠、貧困農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啟發社會尊重、欣賞和保護地方文化、傳統和環境,提倡可持續理念 -提供大學生服務學習的機會,親身為村民帶來實質改變"
  • 特價
    Out of Stock
    SA209.jpg
    投身成為機艙服務員,一直是不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 為要讓追夢者成功入職,本書詳細分析各大航空公司的投考攻略及面試技巧,助你成為真正專業的機艙服務員。本書作者航空男,憑他在航空業服務多年的寶貴經驗、專業知識,以及人物脈絡關係,把所知的一一輯錄成書,包括:何謂最筍的航空公司、投考航空公司的策略、過七關斬百將、解構航空公司取錄的祕密等,助你一擊即中,一飛沖天。 作者簡介: 航空男 現職某大航空公司高級機艙主管(Senior Purser),喜歡文字創作,一直遊走於高空虛無而潔白無瑕的雲煙之中,和地上飄渺無極但氣貫長虹的峻利筆鋒之間。 非常熱愛機艙服務員工作,積極參與公司內部事務,曾代表公司到西雅圖波音公司接收新飛機,多年來活躍公司內部的政策諮詢工作,擔任延長機艙服務員退休計畫(45歲到55歲)成員,參加香港機場意外演習等等。因工作表現優異,成功通過特快考核而晉陞為高級機艙主管。 在文字創作上,早年曾兼任雜誌編採工作,後以自由人身份繼續創作路,作品散見於報章、雜誌,以及漫畫《Exam》的旅遊專欄,多年來以龜速向夢想進發,希望成為專業文字創作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SA33.jpg
    一個個小故事,寫得趣味盎然。故事中的空姐聰明、機靈、仁愛、富同情心和幽默感,是一個內外都美麗可愛的人物。難得有這樣可愛的人,難得新一代能寫這麼好的文字。--阿濃(著名作家) 本書的文字輕鬆,內容真實,值得出版及閱讀,一定能使讀者得益匪淺。--胡鴻烈大律師(香港樹仁學院校監) 是否真的要樣貌出眾才可當空姐﹖她們的工作只是打扮漂亮地在機上送餐而已﹖…… 作者譚文慧(Shirley)從小的志願就是成為空姐,夢想成真的她,與大家分享其入行經驗及實際工作的喜怒哀樂﹔作為女兒的她,常跟母親楊樂常細說工作趣事和各地見聞,興味盎然,母女更合著記下這些有趣的「空中故事」。誠意邀請你一起飛翔,體驗乘着翅膀的飛行滋味。 作者楊樂常,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中、小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 譚文慧,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37.jpg
    空姐Shirley完成每趟飛航之後,最愛與母親Amy細訴空中趣事和世界各地的新見聞,當母親的樂於分享之餘,更希望藉著文字,與大家一起體驗那充滿樂趣的飛行滋味。 Shirley除了繼續告訴大家飛機上的各種奇趣經驗外,亦記述了航空業的小知識和習慣。而在不同國家的遊歷中,迥異的文化除鬧出笑話外,亦加添了人生的領會。再度誠邀大家一起高飛,繼續這段美麗的藍色旅程﹗ 推薦: 通過圍繞這年青空姐的大大小小故事和所見所聞,我們更增添了有關空航的知識,認識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看完本書,到你下次乘搭飛機時,你的航程會更添樂趣。 阿濃 著名作家 拜讀過手稿後,深覺可讀性不亞於第一本,內容同樣生動有趣。作者更多著重敘述各地文化的異同,加以分析比較,可增加讀者瞭解及思索的空間。 胡鴻烈大律師 香港樹仁學院校監 作者簡介: 楊樂常(Amy),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小學、中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 資料提供: 譚文慧(Shirley),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42.jpg
    不經不覺,Shirley已當上空姐兩年多了,能把夢想變成職業,着實是不少年青人的願望,因此她亦特別珍惜工作中經歷的種種,並希望透過文字,把一點一滴記下來,與家人和讀者分享。 身處萬呎高空的工作環境,感覺上或許有點不實在,可是卻帶給Shirley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遇到的人和事,對生活有另一番體會。除了空中趣事、旅遊經歷和文化體驗外,今次更特別加插了「感情的天空」這個章節,記述一則則引發於高空中的情感故事,除了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外,更有溫情洋溢的親情故事,以及真摯難忘的友情故事等,但願讀者們也能從中感受這片充滿愛的情感天空,共同懷着「愛」與「夢」,一起於藍天飛翔﹗ 作者簡介﹕ 楊樂常(Amy),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小學、中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 資料提供 資料提供: 譚文慧(Shirley),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46.jpg

    藍天約會

    $48.00 $38.40
    回想當初,我們鼓勵艙務員同事將空中體驗寫成文章,與人分享,經過一番努力,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文章終於呈現眼前。我想這正如極具挑戰性的機艙工作一樣,機艙服務員以專業的態度,加上富於學習的精神,務求為乘客帶來最優質的服務。 陳南祿 國泰航空公司行政總裁 走在街上,不時碰到穿戴整齊的機艙服務員手拖行李箱,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上班去﹔乘搭飛機時,看到機艙服務員笑臉迎人,殷勤招待機上乘客。令我們都很好奇,到底他們的工作是怎樣的一回事。 《藍天約會》的一眾作者為國泰機艙服務員,他們以當時人的身分,記下工作上的一點一滴,感受來得更真切動人。 本書分八個章節,分別是「永恆的愛」、 「安全至上」、「延展愛心」、「天上故事」、 「機艙服務」、「人在海外」、「濃濃親情」和「我的抉擇」,從八方面跟你細訴關於他們工作的經歷。 讓你了解,何以他們能以樂觀積極的心, 面對每天工作上的奇遇。 作者從此書中所獲之收益,悉數捐予「香港恩光之友會」作為殘障兒童教育用途。
  • 特價
    Out of Stock
    SA50.jpg
    睡醒後制服自動升級? 機上有「阿嬸」罵人? 遇上騷擾,該怎麼辦? 毛氈是給客人的紀念品? 照明燈誤當叫人燈?吹風口誤當通話器? 豪飲千萬杯,要把機票喝回來? 藍天趣事,作者願與你一一分享。 飛過高山,越過海洋,懷著喜悅的心情,將旅客送到他們要往的地方,這是機艙服務員的任務,那管辛勞、睏累,也會珍惜這份緣、這份福! 作者簡介: 楊樂常(Amy),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小學、中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現為自由撰稿人,以「芷之韻」為筆名,專欄見於《明報》加拿大版。 資料提供: 譚文慧(Shirley),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55.jpg

    賭海導航

    $45.00 $36.00
    生活在金錢掛帥的年代,人們都忙着為自己積聚財富,不少人更存着一種「以小博大」的心態,最終演變成病態賭徒。為幫助賭徒戒掉「賭癮」,重過新生活,明愛展晴中心督導主任和戒賭輔導員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找出問題的癥結,並成功幫助他們。《賭海導航》一書正結集了對賭博問題的反思及協助賭徒的建議,在此誠意推介給你。 李德誠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所面對的其中一大挑戰是沉溺(Addiction)的問題:賭博、毒品、性和網絡的沉溺。感謝明愛展晴中心一班同工在過去三年多進入問題賭徒和他們的家人的現場與他們同行,並反思整理寶貴的前線經驗。《賭海導航》讓我們窺探到沉溺背後的面貌,洞悉賭博的文化對我們個人和整個社會之衝擊,並一起探索可能的出路。 蔡暉明博士 突破輔導中心臨牀心理學家 政府改變其賭博政策,以「規範化」的名義容許足球博彩合法化,轉眼之間,已是第三個球季。足球作為最受歡迎的觀賞運動,一旦加入博彩成分,無疑是令原已熾熱的賭風火上加油。這幾年下來,說香港社會的賭博環境經歷了重大的變化大不為過。這幾年,賭風不因合法化而收斂,非法賭博活動也沒有明顯的減少。但參與賭博的人卻愈來愈多,年歲也明顯下降。過去由不同機構做的調查都不約而同指出,一般港人對賭博的戒心正在下降。因參與賭博而遇上困境的人也不斷增加。明愛展晴中心是最早得到資助推行賭博輔導的機構,幾年下來累積了不少珍貴的經驗,現在把這些經驗與思考結集成書,不但有助經驗之積累,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推動賭博輔導之專業發展,更有助社會各界深刻反省賭博之潛在損害。本人拜讀受益之餘,願借此向明愛展晴中心之同工致意。 鍾劍華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 特價
    Out of Stock
    SA56.jpg
    《不賭之謎——揭開賭博的底牌》具體記述輔導員幫助病態賭徒的臨牀經驗,讓我們改變對這種疾病的無知和偏見。 李誠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 書中的每一個寓言故事以淺易的文字書寫,有很高的趣味性,引發讀者對賭博作深層的思考。我誠意向讀者推介。 陳秀嫻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系系主任 本書內容獨特創新,漫畫插圖精美,寓意深刻,能深入淺出地道出賭徒要面對戒賭戰役的精髓。 潘國華先生 澳洲註冊臨牀催眠學家 心理學家 《不賭之謎——揭開賭博的底牌》是為你和你的家人而寫。你為什麼還要等待? 盧鐵榮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 《不賭之謎——揭開賭博的底牌》是明愛展晴中心的輔導同工多年來輔導問題賭徒積累的實務智慧,轉化成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加上一幅幅生動活潑的插圖,藉此引導讀者作多角度的反省,明白賭博的真貌、賭徒的內心世界和問題賭博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