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26-a
    內容簡介: 《官立英皇書院創校160週年紀念文獻圖片集》一書的重點簡介: (一)本書是政府自1857年開辦官立中英文書院發展史的正確史籍,是本港教育史重要的一頁。 (二)政府憲報、藍皮書及行政報告記錄英皇開辦至今160年,是為中英文雙語教學歷史中最悠久的官校。 (三)英皇亦是7間自1868年至2013年最早開辦男女生共讀的官校之一。至2013年合共有超過1700名女生肄業於英皇,力證英皇不是純男校。 (四)校長、家長及學長參與國父孫逸仙的建立新中國革命,國父長兄孫女入讀英皇書院及國父家族後人在北京建立孫中山文化基金會,使英皇達成另一光榮任務。。 (五)在抗日戰中,英皇有眾多學生、老師、家長是參與民事及軍事的愛國戰士,在國共戰中,英皇亦是唯一一間有香港學生參與作解放軍戰士的學校,在抗美援朝戰中亦是本港唯一一校有學生參與成為民事及軍事戰士。 (六)英皇培育了世界級的碗形液晶體發明家(Bowlics),現在北大培育物理博士生,亦有世界級有機二極發光體屏幕發明家(OLED),現在科大培訓研究生。亦有世界級儒,漢學人,亦有中國經濟評論專家,世界級的眼科醫生及造福全世界的乙型肝炎醫治指標的女醫生。 (七)英皇亦培育過過千醫生服務香港,亦有眾多工業家參與中國基建工程,及眾多慈善家改進同胞文化教育及環境改善工作。 (八)學長捐獻回饋學校,成立千萬元教育基金以改善學校教育環境及增進學弟學習資源,表達了人類的施與受及教育傳承的美德。 (九)英皇校舍包含了古羅馬希臘年代、哥德式、巴洛克式的建築結構,成為香港英式紅磚呈現新古典現代建典範的法定古蹟典範。 (十)本書亦詮釋了現代新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路向是源於二十世紀初的地理樞紐及地緣政治學的理論,推廣世界經濟發展,惠及全國國民及世界廣大市民,達成世界大同的夢想。 作者介紹: 梁植穎 本港出生公民,經歷日軍侵港及佔港三生零八個月的苦難,幸能存活。 一九四九年授學於紅磡九龍船塢官立小學,油麻地官立中學,一九五四年借讀於英皇書院,然後轉回伊利沙伯中學完成中學及預科班教育,六一年進人港大地理地質系。畢業後有七年時間出任地理地質系助教兼副舍監。一九六九年重回英皇書院出任地理科主任,兼任校舍保育主任,直至二○○○年退休。任教二十一年零五個月,是英皇書院年資最長的老師,並於一九九二至九七年間五次出任英皇署理校長一職。 作者從小參與童軍活動,曾為愛丁堡獎勵計劃最早期的野外訓練員,英皇愛丁堡及資深童軍 指導老師,並在英皇任教期間,協同創立家教會;創立英皇管弦樂團,統籌及建立每兩年一次的全校學生參與全能音樂會;更創立英皇書院教育基金,設立獎學金;又參與設計及促成建築署替英皇向政府申辦批出四千二百餘萬元建成新西翼大樓,改善全校設備,現代化教學,令在校學子得益。 一九八九年引導古蹟辦事處把英皇校舍列為二級古蹟,更使英皇書院能走向現代化教學,令在校學子得益。 一九八九年引導古蹟誘辦事處把英皇校舍列為二級古蹟,更而在九六至九七年間將英皇數 十年來報廢而儲下的教學器材,全部捐贈給古蹟辦事處。更於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促成古蹟辦事處提升英皇校舍為法定古蹟。
  • 特價 LL118_cover_s
    內容簡介: WORD POWER Made Easy series The Most Effective Handbooks for Building a Superior Vocabulary The Word Power Made Easy series is designed to give reader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building their vocabulary. It presents the essential core of words that students at secondary schools must know and be able to use fluently for academic success. The 2,000+ words and phrases presented in four books altogether constitute an essential vocabulary for ESL students and test-takers, as well as others who speak English as their second language.
    • Each book contains 500+ English terms presented in a series of brief word-building units.
    • Each unit introduces 10 to 15 synonyms explained in simple language and example sentences.
    • Difficult entries are accompanied by phonetic translation.
    • Pre-reading quizzes and post-reading activities help you put your words into practice and measure your word-building progress.
    •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you to prepare for standardized tests, including the SAT, ESL, TOEFL and TOEIC.
      以中學生的英文程度為起點,從同義詞出發學好英文! 本書是一個系列,每本以主題劃分,介紹50個常用詞彙,並為讀者搜羅與此相關的10-15個同義詞,提供簡單中英文解說,附以中英對照的例句,讓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讀者們可以輕鬆掌握詞彙準確而多變的用法。 舉例說,在這冊《特定動作篇》中,要表示贊同、同意,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否「agree」?其實nod、share one’s view、go along with、embrace,甚至You can say that again!都可以表示你認同別人的意見。因應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既能更貼切地表現你的情緒反應,又能展示你的英語能力! 以每組常用詞為單位,還設有課前小測試及課後練習活動,讓讀者可以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針對改善弱點。 這本書既可以幫助一般讀者改善日常英語的詞彙能力,也是參加規範式考試,包括SAT、ESL、TOFEL及TOEIC的精讀工具!   作者簡介 : Aman Chiu Aman Chiu is a winner of the Hong Kong Publishing Biennial Awards as well as the Hong Kong Youth Literary Awards. He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translation and three Masters’ degrees in language studies, education, and Buddhism respectively.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or, Aman has authored over 200 books for students of all ages and levels, from very young children to adults. His activities are documented by an extensive publication record of ELT course books, learners' dictionaries,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language study aids, story books and exam papers. The books that he developed are widely used in Chinese-speaking regions including Hong Kong, Taiwan, Singapore and China. His best-selling titles include New Mag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OUP), Longman Illustrated Children’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Pearson) and most recently 美國家庭天天說的親子英語 (Sunya).
  • 特價
    Out of Stock
    PP2PP01

    大麻成黑媽媽保溫杯

    $438.00 $398.00
    大麻成黑媽媽保溫杯 定價$438.00 / 現售 $398.00 (運送方式: 只供順豐到付或自取) 《大麻成黑媽媽保溫杯》——漆黑中的粉紅係你扮工生活中嘅明燈 WhatsApp Sticker超人氣角色——大麻成由電話跳上保溫杯! 大麻成低調中帶着性感,令你無時無刻都會因為偷望大麻成而記得飲水。 你,今日飲咗未? 規格: 保溫/保冷兩用 容量:500ml 口徑:4cm 尺寸:6.5cm(L)×7cm(W)×22cm(H) 重量:210g 保温效力:≥ 68°c (6 小時) 保冷效力:≤ 10°c (6 小時) 作者簡介: 蘇泳康 平凡得嚟好突出;醜樣得嚟又好靚仔;畫風以樣衰但有內涵見稱,內心好矛盾嘅圖文作者。建立FB Page:「賤人新世紀」Cheapcentury;IG@sowinghong;另有異色漫畫:「一路向北」。筆名「蘇泳康」係取自漫畫《稻中兵團》入面田原年彥一角之香港版譯名。熱門WhatsAppSticker:「阿婆走得快」、「大麻成」及「賢妻的哲學」。
  • 特價 BH64.jpg
    歷盡千艱萬苦、八年離亂,中國抗戰終於勝利了。 抗戰勝利,全國各階層渴望不要再有內戰,但是全面內戰仍然發生了。於是有了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戰役規模出人意料地龐大,也出人意料地迅速達到了高潮,出現了新中國。民心的向背,起了最根本的作用。 內戰之所以一定發生,人們容易看到的是:由於蔣介石的一貫堅決反共政策,加上國民黨管理國政腐敗,貪污、使物價高漲、更強行收兵,百姓苦不堪言,在這背景下,一九四七年十月,共產黨宣布大反攻,解放全中國。 本書以「百戰山河」為總題,分三個大階段叙述:國共合作篇、國難篇、解放篇。 《解放篇》包括了日本投降、重慶談判、雙十協定、國共內戰情況──東北戰場、遼瀋戰役、錦州之爭、長春解放、金圓券引發經濟崩潰、淮海戰役、傅作義引領北平起義、各地和平解放及新中國成立。 地經百戰山河壯,壯麗的山河上,應該建設起一個更富強、民主、自由以及和諧的社會。 作者簡介: 吳羊璧,一九二九年七月廿五日生於廣東澄海縣,在汕頭市長大。一九四八年至香港謀生。 長期任職副刊編輯。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業餘時間與友人合辦《伴侶》半月刊(一九六三年)、《書譜》雙月刊(一九七四年)等刊物。 近著有散文集《香港五十秋》、《水滸傳之強者造時勢》、《水滸傳之逆境出英雄》、《龍蛇馬羊》、《書法長河》、《書家與書藝》、《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明清近世》、《近代百年波濤》、《擺脫歷史的故事——五千年的審視與反思》、《百戰山河(一)國共合作篇》、《百戰山河(二)國難篇》及《百戰山河(三)解放篇》等。
  • 特價 C-SA219_a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由十八位本地專業界、教育界、媒體界人士親自定義。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沒有人可以否定他們對香港本土的認同與貢獻。每一位都有自己本土故事,他們從自身說起,細訴當年成長經歷、生活點滴,往昔的起跌和轉折,是社會與他們之間的互相見證。 大半個世紀以來,香港從一個窮困的城市,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大都會,背後都是那些默默耕耘的民眾,在中華文化底蘊下,點燃香港不滅的理想火炬。有一股文化力量叫「民間中華」,貫穿每個人物的故事,每一個生活的環節。也許是一首唐詩,也許是一襲旗袍,也許就是儒家「忠孝信義」的生活方式,都展現民間中華的風采。 民間中華並不是狹窄的民族主義,恰恰相反,它是開放與包容的精神;本土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對這塊土地的責任,從香港出發,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有所承擔,要找出中國發展的最新路徑。 真正的「本土」究竟指什麼?「本土」一詞何時淪為激進人士的政治工具?「本土」話語權又為何始終為港獨分子所利用?這些都將是此書所講述的聚焦點。絕大部分土生港人不會抗拒自己是本土,但他們獨霸本土而自成一派,將本土跟所有從北面外來的人割裂。此書的宗旨,一是要為本土正名,維護本土跟胸懷祖國並不矛盾;二是要為爭奪本土的話語權,正如書名所說,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十八位作者,驕傲地展示他們寬廣的視野,為香港的開放與國際化作出承擔,讓民間中華的理想火炬,照亮香港政治的夜空。
  • 特價
    Out of Stock
    BH12.jpg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大故事,這個大故事由無數的小故事所組成;而無數的人生故事,即便組成了歷史大故事。歷史其實並不枯燥。我們的祖先不外與現代人一樣,面對人生,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克服困難,開創事業,展開一個又一個新的局面。 作者以散文形式,並以故事性的事件為基礎,把從上古神話,堯、舜傳說到春秋時期的故事寫下來,而成為一部有血有肉,且富感性的歷史故事。書內敘述的故事都有典籍、傳說的根據。 全書字裏行間,均富文采及感情,讀了彷彿聽到古人的聲音,感受到古人的呼吸氣息。
  • 特價 BH63.jpg
    抗戰時期,人們常稱之為國難時期。 日本軍國主義者一片地域一片地域逐步蠶食中國,先有《何梅協定》,引使全國抗日氣氛升溫,繼有「一二九」運動及張學良策動的「西安事變」,兵諫後蔣介石終願意國共再度合作,共同抗日。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八年抗日戰爭正式爆發。 抗日戰爭的歷程是:一開始,日本軍隊迅速進華北,以為可以在幾個月內使中國屈服。後來受到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進入相持階段,此時,國共「摩擦」發展成「皖南事變」。抗日的戰場上,中日雙方一次又一次的掀起規模巨大的激戰。 本書以「百戰山河」為總題,分三個大階段叙述:國共合作篇、國難篇、解放篇。 《國難篇》包括了西安事變、國共再度合作抗日、八年抗戰的境況——淞滬劇戰、台兒莊大捷、武漢大會戰、百團大戰、皖南事變,國共雙方都以自己的方式,以血汗保衛國土與人民。 百戰山河的場景,繼續發展。 作者簡介: 吳羊璧,一九二九年七月廿五日生於廣東澄海縣,在汕頭市長大。一九四八年至香港謀生。 長期任職副刊編輯。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業餘時間與友人合辦《伴侶》半月刊(一九六三年)、《書譜》雙月刊(一九七四年)等刊物。 近著有散文集《香港五十秋》、《水滸傳之強者造時勢》、《水滸傳之逆境出英雄》、《龍蛇馬羊》、《書法長河》、《書家與書藝》、《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明清近世》、《近代百年波濤》、《擺脫歷史的故事——五千年的審視與反思》、《百戰山河(一)國共合作篇》、《百戰山河(二)國難篇》及《百戰山河(三)解放篇》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6.jpg

    聶紺弩刑事檔案

    $98.00 $78.40
    內容簡介: 這是一件真實告密檔案、揭示了一宗歷史冤案的真相。 「本書以聶紺弩的悲劇為主軸,勾勒這位當年的新青年、後來的異見者畢生所走過的路和矢志不渝的追尋,字裏行間,錚錚漢子的識見、學養與風骨,那個大時代的家國情懷,使人讀來,不忍掩卷。」 陳文威 作家 歷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文學) 香港書展歷屆「名家好書推荐」名家 《聶檔》(簡稱)比追看所有無間道、卧底電影更令人沉重,當中的告密者不是外人,正是聶紺弩的好友至交,是他們一字一文把聶的所有言行和寫作,從不間斷地都呈報上高層;告密者行文如操刀,字字見血,刀刀入肉,一步一步將聶送進監牢。 本書作者寓真,為山西省資深政法工作者。他用事實說話,以解密了的檔案材料為憑,系統又完整地揭示出聶紺弩冤案的真相。 章詒和說她「一口氣」讀畢《聶紺弩刑事檔案》,「大慟,大悲。淚如大河,決堤而下。」 此書未發表已一度讓內地文壇引起牽然轟動。 關於聶紺弩 聶紺弩(一九○三至一九八六年),作家;三十年代開始追隨魯迅,曾任香港《文匯報》總主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一九五五年牽連「胡風反革命集團」,一九五七年被列為右派分子,流放北大荒勞役;一九六一年獲釋回北京,遭受告密,一九六七年被指為現行反革命分子,判以無期徒刑,卒於一九七六年獲提前釋放,一九七九年平反。(chinesenewsnet.com)
  • 特價
    Out of Stock
    LL42.jpg
    《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自出版而來,一再加印,極受大眾歡迎。 在《Learning English with Regina II》中,葉劉淑儀再次跟讀者分享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樂趣。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除了包括有英國道地俚語,西方文學巨著、《聖經》故事等等的例子解說外,更增設了兩個新篇章,分別講述由外來語演變而成的英語用詞,以及向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學習英語演說的修辭;第二部分以她親自撰寫的,評論香港以至國際的時事經濟和政制現況的英語文章為基礎,針對個別英語用句和詞語,遂一以中文解說補充,深入淺出,易學易記。 本書內容豐富,提供大量生活化的例子說明,行文理闢義精,為進階英語學習的不二之選。 特別收錄:葉劉淑儀的女兒,葉榮欣,討論香港民主發展的英語文章,文中對民主的基本定義,作出了深入透徹的分析,又引用了不少名人金句和文學修辭手法;葉劉淑儀更親自就文中提出的論點作出剖析和說明,非常值得一讀。
  • 特價 M070.jpg
    內容簡介: 此書超過三分一內容為新修訂內容。 十二月一日,世界愛滋日! 「民間防愛第一人」高耀潔教授親筆撰寫以八十三歲高齡踏上流亡路的種種酸苦! 我從來就沒有想當個什麼英雄。但是,是誰把那第一個愛滋病患者送到了我的面前? 使我從那一天起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誰讓我是個醫生,誰讓醫生的天職是治病救人,誰讓我從小就在聖賢的教育下長大, 誰讓我見了受苦難折磨的人就難以心安,誰讓我見了黑暗和罪惡就怒髮衝冠…… 「我家擁有巨大的財產,僅田地就有三十六頃,在那個時代,是不折不扣的名門望族。由於我出身於這樣的家庭,自我五歲起就開始讀私塾,接受儒學教育,奠定了我的人生觀和以後要走的道路:尊重他人,憐憫弱勢群體,堅持實事求是,從不畏權貴勢力。」 八十多歲的高耀潔教授,一直是中國抗擊愛滋病的勇士,贏得國內外的讚譽和敬仰。她以往堅拒撰寫回憶錄,覺得幹實事比立傳更重要。但網上謾罵攻訐的言論使她不得不改變主意,親撰回憶錄公開家世,駁斥謠言,以正視聽。正直不阿的老人細說個人和國家跌宕的命運,使這部回憶錄的意義和價值遠遠大於闢謠。 這書分成兩部分,「上篇:高氏家族和我退休前後的生涯」是高教授的自傳,童年、戰亂、當流亡學生、當上婦科醫生、下鄉、文化大革命、被批鬥、自殺未遂、兒子冤獄、被勞改……透過閱讀她的身世與苦難,我們其實也在閱讀中國近代史。高教授的每段經歷,也是磨難,而且,磨練出她那不屈的人格。 此書第二部分,即「下篇:退休後遭遇的愛滋風雲」,則是中國愛滋病疫情的詳細總論。從打擊性病遊醫,到遇上第一個愛滋病人,繼而揭發中國內地因為人民賣血而引起的災難性愛滋疫情,一直描述至她因此而被打壓、監視、軟禁,有獎領不得,連帶其他跟她有聯繫的人均被監控或教唆出賣的等等情形。 此外,此書在2008年出版的時候,高教授仍身在內地,故原書的內容也是寫到當時為止。現在的增訂版本新增交待了其後的事情——高教授為什麼以八十三歲高齡,最終也得踏上流亡之路,與及到達美國後至今的生活。 最後,請留意高教授把她的遺囑也收錄在這書中去。為什麼她要這樣做?為什麼她要連遺囑也向所有人公開?當中反映的,是不是更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簡介 高耀潔(1927年12月19日),山東曹縣人, 195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院,任婦產科醫師21年、婦瘤科教授16年,曾撰寫有關婦產科書籍達14冊,於1990年從河南中醫學院退休。 退休後,從事婦女保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3.jpg

    對話 X 佔領

    $80.00 $64.00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爭普選方案,在香港社會產生極大震撼力,引起坊間激烈討論。二○一三年三月,戴耀廷和、朱耀明、陳健民舉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首次記者會,並宣讀「和平佔中」信念書。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和平佔中」舉行記者會,宣布六月九日首場商討日(D-Day1)安排。一場政治盛大的政治商討大會即將在香港上演。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譚蕙芸邀請了十二個單位,共十五名人士與戴耀廷對話。文章富歷史意義,見證了佔中運動的重要發展,因此輯錄成書。 「對話x佔領」,邁向真普選之路,中港官民必須對話,然而沒有佔領的決心,對話實在難以展開。佔領是促進對話的一種方式,若對話成功,佔領亦未必需要進行。香港的現況,恍如處身十字路口,佔領中環是個未知之數。究竟事件發展下去,會為香港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相信每個香港人都關心並想進一步了解,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本書內容包括: 序(陳慧) 自序 戴耀廷:重思公民抗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大殺傷力武器 譚蕙芸:什麼人訪問什麼人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一:堵路不言勇 難在爭民心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二:激情回歸理性 重整人心的社運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三:呼喚中年人的良知 長毛:我們不做誰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四: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年 朱牧:我沒有代價的底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五:歷史變革一念之間 陳健民:「我悲觀,所以更要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六:黃洋達:民眾夠堅定,無所謂騎劫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七:漫漫民主路 只差一步 李柱銘要做第一被告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八:可望而不可即的普選夢 施永青:為民主我曾經好痛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九:如果命運能選擇 香港人心黑定白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特區普選對北大人的禁忌 寧可香港死也不放生你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一:是孩子迷失了被驕縱 還是家長太過「直升機」?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二:老竇教仔仔教老竇 教授爸爸遇上學生領袖 戴耀廷:走過「佔中」的三個月 佔領中環大事記 作者簡介: 戴耀廷,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提出十六字法治定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限權、以法達義」,被不少中學通識課程採納為教材。早年在英國修畢法律碩士後回港從事法律教育,喜歡把法律與其他學科如政治宗教結合研究,多年來鑽研《基本法》、《人權法》、憲政轉型、法治和宗教政治等;亦曾任李柱銘助理、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中策組非全職顧問。戴是虔誠基督徒,重視工作和信仰的整合,採取「以神學為起點,以法律為工具」的生活態度。 譚蕙芸,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獨立記者;本科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電影理論及心理學,再於中文大學修畢傳播學哲學碩士,曾擔任「明報」及「有線電視新聞部」港聞記者,採訪過二○○三年SARS及二○○八年四川大地震,先後奪得多個新聞報道獎項:二○○三年報業公會最佳年輕記者,二○○六及二○○七年消費新聞獎及二○一二年兩項人權新聞獎。
  • 特價 BH79.jpg
    內容簡介: 一九四一年日軍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以灌水、電刑、吊飛機、火燙等酷刑逼迫異己﹔漠視國際公約,虐待及殘殺戰俘,又大肆搶掠財物、強姦婦女,惡行罄竹難書。 對這段黑暗歲月內日軍所犯的滔天罪行,本書有詳細記錄,讓香港人重溫歷史,並認識軍國主義的可怖﹗ 本書初版於一九九一年,是關心香港淪陷史者的必讀參考書。明報出版社現特予再版,以紀念抗戰勝利和香港重光七十週年,並緬懷謝永光先生。 作者簡介: 謝永光,(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九八年),廣東東莞人,香港出生。香港史專家、資深報人、針灸學家、中醫教育家。 歷任香港報刊港聞版編輯、專欄作家、香港中國針灸協會會長、香港中醫學會學術顧問、廣州市中醫學會名譽顧問、美國針灸醫學會顧問、暨南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湖南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對文史及傳統醫學有湛深研究。曾在《明報》副刊主持「包教曉信箱」二十餘年。後專心研究香港抗戰史,著有《戰時日軍在香港暴行》、《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香港抗日風雲錄》、《香港淪陷 : 日軍攻港十八日戰爭紀實》、《香港戰後風雲錄》等,填補了香港淪陷前後歷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