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價
Out of Stock
鄧麗君全傳 – 鄧麗君逝世十周年
$288.00$230.40出版日期﹕2005年4月底。 鄧麗君的五弟鄧長禧先生﹕ 「終於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鄧麗君的著作問世了。」 2005年5月8日為樂壇世紀巨星鄧麗君逝世十周年的紀念,在這十年間她始終在全球華人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她在華語地區曾經引發經久不息的熱潮,她神秘的去世,以及許多關於她的未解之謎,使她一直成為華人心中的一個謎。 《鄧麗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紀念版》首次客觀而詳盡地記錄了鄧麗君短暫的四十二年的人生。 書內還收載了近百張鄧麗君的家藏私房照。 尺寸﹕大16開 21cm(闊) X 28cm(高) 裝訂﹕精裝 用色﹕4色 頁數:232-240頁 -
特價
Out of Stock
鄧麗君全傳 – 鄧麗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紀念版
$498.00$398.40出版日期﹕2005年4月底。 註:凡購買《鄧麗君全傳——鄧麗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紀念版》一套,可加$118.5換購由明報出版社及香港郵政局合製的鄧麗君逝世十周年紀念「心思心意」限量小版張全版,共16枚本地郵資郵票)一套。(數量有限,換完即止) 鄧麗君的五弟鄧長禧先生﹕ 「終於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鄧麗君的著作問世了。」 2005年5月8日為樂壇世紀巨星鄧麗君逝世十周年紀念,在這十年間,她始終在全球華人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她在華語地區曾經引發經久不息的熱潮;她神秘的去世,以及許多關於她的未解之謎,使她一直成為華人心中的一個謎。 《鄧麗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紀念版》首次客觀而詳盡地記錄了鄧麗君短暫的四十二年的人生。 書內還收載了近百張鄧麗君的家藏私房照。 隨 書 附 送 : 鄧麗君紀念版CD十隻,輯錄了一百七十餘首鄧麗君小姐最為人熟悉的歌曲,市值逾$800。 鄧麗君音樂手札一至十隻CD光碟,包括170餘首好歌,令你聽出耳油。 部分好歌包括: ‧忘記他 ‧雪中情 ‧一水隔天涯 ‧漫步人生路 ‧遇見你 ‧我怎能離開你 ‧你怎麼說 ‧假如我是真的 ‧原鄉人 ‧那天冕上遇見你 ‧我要對你說 ‧再見我的愛人 ‧千言萬語 ‧海韻…… 尺寸﹕大16開 21cm(闊) X 28cm(高) 裝訂﹕精裝 用色﹕4色 頁數:232-240頁 精緻禮盒包裝,極具珍藏價值! -
特價
Out of Stock
醍醐灌頂
$72.00$57.60內容簡介: 《醍醐灌頂》此書的封面照片取材自比利時布魯塞爾市的一個雕像的上半身。整個佈局是一個人手上拿着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另一隻手拿着壺往頭上灌水。水壺、頭和手上的書形成一條連貫的斜線──我所堅持的意義是「冷靜的思考」,這在急於為問題尋找答案的時候尤其如此。我為公民黨寫「主席家書」快四年了,當初以灌溉思想為己任。但是到了今天,我的家書到底是活水、啤酒、還是傷害腦袋的毒液,都只能留待讀者各自修行了。 ──關信基 我特別愛看關信基的「主席家書」,看香港政局的風風雨雨,如何在他以仁者的胸懷,智者的分析,尋求解答,化為祥和,甚至令今日經歷的幽暗,燃點前路的明燈。家書中不乏談生活情趣和文化享受,政治,原是文明人生活的一部分。《醍醐灌頂》此書是香港民主和政黨發展歷史的一手資料,政治學者(例如「老關」的前學生和學生的學生)應該人手一卷;是關心民主但不愛沉悶政治理論的廣大市民會感到親切的政治生活分享;是「通識教育」老師和學生最積極正派的課本和教材。 ──吳靄儀 -
特價
重病的香港,如何救治?
$98.00$78.40內容簡介: 香港面臨又一個關鍵時刻。 對的,打個比喻,香港是患上了重病,該如何救治呢? 本書的基礎,是網上平台「冼師傅講場」,面對大是大非,其特色是說理、果斷、要言不煩。不經殫精竭慮,無法臻此。 案例,分析,類比,點晴,這些通過文字與編排,讀者可反覆琢磨與玩味,了解其精粹,豁然開朗,甚至拍案叫絕。 出而為書,不枉冼師傅好大的一番心血。 出而為書,經過整理與深化,捧之在手,那種份量,當中的珠璣,可一再拈之撫之,心領神會。 內容節錄: 香港病在那裏? 香港曾經是一個非常輝煌和繁榮的國際金融中心和旅遊中心,但是自1997年回歸後為什麼會逐漸衰落?究竟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實施是否有問題?《基本法》有否修改需要?當中有否任何缺陷或漏洞讓反對派或有惡意的政黨加以利用以偏離《基本法》的原有職能?在考慮修訂《基本法》之前我們應該先進行詳細的分析去找出所有隱藏的風險和問題的根,以便找出徹底治本的解決方法令香港可以重拾昔日光輝。 回顧了過去2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社會爭拗和動亂問題後,不難發現所有問題主要來自以下因素:- 缺乏國民身分的認同,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以及持有外國護照的人。當中由殖民地時代服務政府過渡至回歸的公務員,對中國人身分的接受性有相當保留,甚至有反特區政府思維的年青公務員亦為數不少。
- 教育工作完全失敗,包括未能有效對小學,中學及大學生灌輸正確愛國思想及國民身分認同。在教師培訓方面未能正確培訓教師應有的教師專業守則及政治中立。多年教育局失職,亦是令外國勢力輕易全面滲透的主要原因。
- 司法制度不健全,對大律師、律師和檢控官等司法人員缺乏適當的監管及定期重新培訓以至令有關專業水平出現明顯的參差及政治偏頗,而嚴重影嚮司法公正性,損害香港司法的公平形象。
- 政府文宣工作水平未能達到合理水平,政府新聞處的低水平,香港電台扭曲的角色及節目長期存在爭拗,嚴重打擊特區政府的威信。
- 司局級官員的能力及表現屢受批評,嚴重的「裸官」情況所帶出的忠誠度問題引起大眾的高度關注;多次的公共政策錯誤;
- 嚴重扭曲了的立法會形象及長期不必要的爭拗,不單影響立法會正常運作及影響政府施政,更重要是帶給新一代極為負面影響。
- 三權分立和行政主導的誤解。
- 外勢力的滲入及反中國邪教的擴張之下培養出一股龐大新一代反政府勢力。
-
特價
Out of Stock
釣魚台列嶼-歷史與法理研究(增訂本)
$128.00$102.40內容簡介: 釣魚台很小──彈丸之地,滄海一粟。 釣魚台很大──情牽兩岸三地、宇內海外。 本書將釣魚台問題,放進中西交通史學科領域作研究,並運用語言學、地理學、史料考據學、地質構造學以及國際法原理等多學科知識和研究方法,對釣魚台主權歸屬的歷史及現狀作較全面、深入的考察研究。本書立論嚴謹,推理縝密,堪為一家之說。尤為對大量歷史圖籍的考釋(其中有不少乃首次公開,彌足珍貴),清晰明確,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從事中日關係研究近三十幾年,曾在日本多間著名大學任客座研究員多年,得以廣泛披覽日本方面的文獻,並完成本書。本書首發於九八年,即年再版。現在該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作者近十餘年的研究所得、「保釣」最新形勢及各家評論共六萬字。 作者簡介: 鄭海麟,一九五七年生,廣東梅縣人。一九八二年廣州中山大學哲學學士,一九八七年暨南大學歷史學博士。一九八八年起,先後在中國深圳大學、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澳大利亞雪梨大學亞洲研究院、日本東京大學教養學部近代史研究室、東洋文庫近代史研究室、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任教學及研究工作,專攻中日關係史與中國近代史。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黃遵憲與近代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釣魚台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台灣問題考驗中國人的智慧》、《台灣:主權的重新解釋》、《海峽兩岸關係深層透視》、《兩岸和平統一的思維與模式》、《從歷史與國際法看釣魚台主權歸屬》、《黃遵憲傳》、《思想、歷史與文化評論》等;譯有《關於王韜和「循環日報」》、《戊戌政變與日本》等;在北美洲及中港台發表論文上百篇。 -
特價
Out of Stock
釣魚台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
$84.00$67.20NULL -
特價
Out of Stock
銀幕英語縱橫談(1)-銀幕英語
$52.00$41.60本書提供的是本港中學大學、碩士博士課程都學不到的實用地道英語。內容主要選輯一些著名荷里活電影的精彩對白,作者姚普光憑三十年實踐經驗,以生動活潑的文筆為你闡釋生活化的英語,既有趣又實用,助你把英語說得琅琅上口,講得地地道道。現已結集成書,實為莘莘學子、在職青年、商界人士進一步研習地道英語的大喜訊。 -
特價
Out of Stock
銀幕英語縱橫談(18) – 一舉剋定學英文
$49.00$39.20作者姚普光在1967年大學畢業,隨即在無線電視任字幕翻譯部主管。曾從事廣告及替多部荷李活電影翻譯中文字幕,1997年3月開始在《明報》撰寫「銀幕英語縱橫談」專欄。 -
特價
Out of Stock
鏡頭下的真相-記中國愛滋病實況
$98.00$78.40八十年代,中國內地的貪官誘導無知、善良、求生計的農民們去賣血;喪失人性的求財者忽視農民健康,造成一場影響巨大的「血禍」,影響至今。貧苦的人因為貧困才賣血換錢,無辜的人因為治病才去輸血,卻不幸換來愛滋病病毒,從此走上了不歸之路!農民無錢就醫,一身病痛,在痛苦中呻吟,在絕望中等待死神的降臨。 一九九六年,本書作者高耀潔醫生遇上診治生涯中的第一位愛滋病人巴女,令巴女染上愛滋病的源頭,竟然是醫院血庫!在百般震驚下,高耀潔醫生踏上了尋找真相、「防愛」的道路。真相愈揭愈多,民間愛滋病的失控情況令人驚駭,無知、無辜的老百姓卻只能坐以待斃。政府官員掩蓋消息,對高耀潔醫生的調查和救助工作百般阻撓、掩蓋,並進行監察,最終迫使她於二○○九年、年屆八十三歲高齡之時離開深愛的祖國,在海外繼續進行調查、紀錄工作。 「血禍」在中國橫行了二十多年,內地政府全力掩蓋愛滋病的實情。中國愛滋病防治工作的實情究竟如何?從一九九六年至二○○九年,高耀潔醫生先後發出了一百二十八萬多份宣傳單,編寫了七冊有關愛滋病的書籍。本書為高耀潔醫生近二十年來的愛滋病調查紀錄圖集,旨在將中國愛滋病實況的珍貴資料留給後人,留待讀者自行評價。 作者簡介: 高耀潔(1927年12月19日),山東曹縣人,195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院,任婦產科醫師21年、婦瘤科教授16年,曾撰寫有關婦產科書籍達14冊,於1990年從河南中醫學院退休。 其他著作: ‧《高潔的靈魂──高耀潔回憶錄(增訂版)》 (獲2011年「第四屆香港書獎」) ‧The Soul of Gao Yaojie: A Memoir (《高潔的靈魂──高耀潔回憶錄(增訂版)》英文版) ‧《疫症病案一百例》 -
特價
長安亂
$80.00$64.00內容簡介: 長安和亂,字相連,意相逆,天機內藏 一部無論愛讀或不愛讀武俠小說的讀者都愛讀的小說 解構傳統與必然,琳瑯滿目;道處處,悟無窮 空門見情緣,江湖具哲思 一次大饑荒,給在少林寺的小和尚釋然送來了小姑娘喜樂,兩人從此走在一起,寺內寺外形影不離。釋空的身手好,但從沒有學會完整的一個套路,就這樣行走江湖,經刀劍,歷劇毒,捲漩渦,最終成了武林盟主,卻隨即棄之如敝屣,此中道理,映照古今。 武學取勝之道,一貫人言言殊,相關的著述也多不可數,但是釋然的現身說法,總括寥寥幾句,便有「盡收天下利器」之慨,箇中之精妙,武林內外,觸類旁通,發人深省。 喜樂與釋然之戀,破不可能為可能,其相處似是淡如流水,隱隱然反璞歸真,也許正是經典。 人情之不常,常人之啟迪,豈囿於武俠。 韓 寒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於上海金山(近杭州灣)出生。 作家。 雜誌主編。 賽車手。 -
特價
開顯與退斂的生命觀—中國儒家與道家思想之會通
$88.00$70.40內容簡介: 儒家、道家是中國思想兩大主流,一重開顯正命之剛毅精進,彰顯道德,成就人格;一主退斂安命之悠然愜意,無心自然,逍遙自在。兩者看似相對而實可相輔相成,為人開出一條踐仁行義,同時又安時處順之人生大道。這是一道富積極性,但又適然自在之生命哲學,是人生中之「進退得宜」、「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作者黎景鎏先生前年出版了《道論》,通論孔孟、老莊、佛陀、基督之道,闡釋中外聖哲的思想,希能助讀者通悟人生,不執迷物質的聲色世界,得享心境安寧。去年出版了《老莊哲學》,將道家之「無為而為,遊心天地」的人生智慧詳細闡明,以道家的老莊思想來使讀者心靈高遠清虛,灑脫放達,愉悅自適,超脫物累,達到逍遙自在的境界。今年寫成第三本書,將儒家與道家的人生智慧闡釋明白,並將兩者會通起來,為讀者提示儒家與道家合一之人生之道。 作者簡介 : 黎景鎏 終生從事教育工作。英國格洛斯特大學 (Gloucestershire University) 榮譽文學士,英國特許語言學會會員 (MCIL),英國雪斐爾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及洛丁漢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碩士。多年於專上學院任教哲學,課程包括「哲學概論」、「孟子至大至剛之人生哲學」、「莊子之逍遙人生哲學」、「老子之虛一而靜、無為而為之人生哲學」、 「宗教哲學──上帝之至善與人性之陷墮」等。著有《道論──通論孔‧孟‧老‧莊‧佛陀‧基督之道》及《老莊哲學——無為而為,遊心天地》。 -
特價
Out of Stock
關文亮紀念文集(上卷)
$88.00$70.40內容簡介: 關文亮畢生的事功、貢獻,可以用「傳薪人、筆桿子、橋樑」這八個字來概括,就是他是美國僑社進步新聞事業的傳薪人。透過本書,可以重溫關文亮對釣統運、海峽兩岸、中美關係等國際論題獨到的看法,感受這位美籍華裔報人、電影編劇、政論家、社會活動家對祖國那份深厚的感情。 關文亮是釣統運和海外新聞媒體的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筆桿子。這三四十年來,作為記者,寫了通訊、報道、專訪;特別是作為體育記者所寫的通訊、手記、花絮,更是一大特色;作為報人主筆,寫了不計其數的社論、時評、專論;作為業餘文藝愛好者,寫了為數可觀的散文、小品、雜文。就量而言,關文亮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大筆桿子。 但最能標誌大筆桿子的不是文章的產量,而是文章的質量和其中體現的精神、觀點、立場;也就是古人所謂的文以載道的「道」。 「政論時評,是老關最熟悉的行當,真箇是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因此,約他寫稿,看他來稿,實在是一種享受。此外,老關寫通訊以及人物專訪也是行家裏手。」 ──香港《文匯報》名譽董事長 張雲楓 「從學生運動的街頭到報館的編輯部,從電影的編劇到企業的主管,關文亮都具有穿梭於底層和高層的經歷……但無論他是在哪一個位置,他永遠站在民間的立場說話,追求社會的正義和民族的平等,也永遠有一種對新聞的激情,並且在生命的不同的驛站中,洋溢着人生的豪情。」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邱立本 「他常如此告訴我說,『關鍵就看你的切入點和立場是什麽』。與老關相識近三十年,我深知老關所謂的切入點是指華人的角度,所謂的立場是要為弱勢群體說話。這種判斷新聞和報道新聞的原則,讓我受用至今。」 ──《僑報》總編輯 鄭衣德 「他見證了僑社、華人學術界、祖國、兩岸三地、美中關係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並且都成為他為文的題材。所以,他的新聞報道、時評和專論,就是當時歷史的見證,他的文章像時間的隧道把我們帶回到往日的歲月。」 ——序言 編輯委員會 作者簡介: 關文亮先生生於廣東開平,在鄉間和香港度過童年,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移民美國三藩市,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後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深造,攻讀國際政治學,七十年代初投身於釣統運,參與紐約僑社華文報紙工作,特別是《美洲華僑日報》,開紐約僑社愛國風氣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