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6.jpg

    靳叔私密日記1965

    $198.00 $158.40
    排得滿滿的一年,爭取做好每一天 五個數字: 1965,靳叔這日記所在的年份。 23,當時靳叔的歲數。 48,這日記距今的年數。 71,這日記出版時靳叔的歲數。 2013,這日記出版時的年份。 今天,還有多少人會寫日記呢?寫上整整一年的,恐怕更少了──對靳叔來說,也是絕無僅有。 他寫下這一本日記,不是因為有閒。工作、讀書、戀愛、聽古典音樂、看展覽、看電影、繪畫、寫詩、寫信、與朋友交往、公司活動、照顧弟妹、助人、思考人生……日程,已是排得滿滿的了。 精力充沛是無疑的,關鍵是,無盡的精力用在或耗在甚麼地方。 靳叔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始,他屢闖高峰,愈見從容,細讀他起步哪一年的這本日記,當會明白箇中因由,有所啟發。 作者簡介: 靳埭強 1942年出生於廣東番禺,1957年定居香港,從裁縫學徒做起,其後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攻讀設計與藝術課程,1967年開始投身平面設計,同時從事藝術創作,擅長水墨畫,設計與繪畫均受高度評價。曾任一畫會會長 ( 1981-1984 )、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1985-1988)、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2003-2011),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暨中國分會主席( 2010-2012 ) 、現任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顧問、香港藝術館榮譽顧問。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55.jpg
    「如果你覺得生命中有一個『黑洞』,好像填上了很多東西也填不滿時,尋找自信可能是補救它的靈丹妙藥。」 曾經因為口齒不靈而遭受批評,情緒陷落谷底,憑着堅定意志,進修心理學和狀態管理,最後突破自己,先後成為兩個電視台的熱門女主播,張慧慈絕對能夠告訴你如何取得成功的關鍵——「自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一出生就缺乏自信,只因為遇上太多挫折,整個思維和狀態都處於「失敗者」之中,告訴別人自己是如何不濟,就算有新的機會,也不懂得把握,如此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張慧慈在《自信心理T.E.A.——張慧慈卓越心理學》裏面,將教導人如何透過模仿學習、溝通及認知、語言應用、正面心理狀態等策略,走出自信低落的泥沼,最後活出理想的自己。 「真正的自信是要有『正確的自豪』來支持,需要以後天的努力,去推動和激勵人們尋求知識,追求個人目標,具備正向的性格和吸引力,積極的人際關係;而負面的自信卻是『傲慢的自豪』,會令人自戀,容易感到羞愧,把成功歸功到先天的能力和運氣。《自信心理T.E.A.——張慧慈卓越心理學》一書中所介紹的就是『真正的自信』。」 作者簡介: 張慧慈,前有線電視及亞洲電視新聞主播,資深電視節目主持,專欄作家,鑽研各種身心語言程式學 (NLP)、九型人格、邁爾斯 - 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等實用心理學多年。後更隨 NLP 大師 Dr.Wyatt Woodsmall 及 Marvin Oka學習,並成為認可NLP培訓師。2006年,張慧慈更獲得「亞洲十大企業培訓師暨最傑出溝通學培訓師」榮譽,是十位得獎傑出培訓師中,年紀最輕和知名度最高的行業代表人物。 其培訓團隊不只提供適合各界人士的公開課程,也會為企業和政府部門度身設計適用的培訓課程 (corporate training)。 同時,亦會為個別有需要人士,提供教練提升服務 - 整合思維教練服務(integral mind coaching service)。
  • 特價 M090.jpg

    在這裏讀懂中國

    $128.00 $102.40
    認識內地新聞媒體乃至官場的教科書 內地新聞媒體(官媒)的現狀,從這條神經線,我們可以得知內地政策的方向,在香港而言,無疑是關乎自由度的一種重要指標;內地官媒與法制的某個程度的較量,那種官場的暗湧,對我們了解內地的上層運作規律,也是極為有用的參考。本書在這兩方面,都可以滿足想知情的讀者,包括在香港現時的新聞從業者、多少要與內地打交道的上班一族以至思考前路的一大群莘莘學子。 為甚麼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報業曾經出現過一種奇特的景觀:「周末版大戰」? 在這場大戰中獨領風騷的「中國第一周末」──《南方周末》,這隻「出頭鳥」招惹了甚麼厲害人物,又如何在驚濤駭浪中掙扎? 本書作者游雁凌,1991年8月至1996年3月期間在《南方周末》擔任副主編到主編,那四年零七個月的不凡經歷,他秉筆直書,於他是一吐胸臆,於讀者卻是一睹內地官媒與官場的種種內幕。 本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大膽剖白,完全有別於某些含混其詞、藏頭隱尾的同類作品。 作者簡介: 游雁凌,祖籍閩南,生長於粵,大學畢業。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南方日報》記者,駐深圳記者站副站長,《南方周末》副主編、主編,《南方日報》社副總經理。在以往從事新聞採編和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業餘創作。主要有散文、報告文學、特寫、文藝評論、隨筆等作品,分別發表於境內外各種報刊。先後由中國新聞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出版了《闖浪集》、《來自深圳的報告》等著作,並主編出版了多套叢書。現供職於某中央企業集團。自稱處世心態是「千山萬水從容走過,是非恩怨任人評說」。
  • 特價 O229.jpg
    近年香港樓價屢屢破頂,2015年香港樓市走向如何,眾論紛陳。 《明報》地產版主管陸振球,過去二三十年與香港樓市同呼吸共脈搏。他目睹大市起跌、王者冒起、新星殞落、高手如何勝負逆轉;親歷大環境與小環境的相互影響,深深感受財經變局、時遷勢易的樓市微觀變化,以至罕見的「偶然中的必然」以及黑天鵝的出現和坊間的種種謬誤,一切均了然於胸。 書中,作者透過分享王者智慧,並拆解政經局勢,讓你清晰樓市的危與機、投資利與弊,免被浩瀚混雜的地產資訊所淹沒。奠定堅實基礎,便能「博弈有道」,邁向王者之道,實現投資置業夢。 書中精選文章: • 李嘉誠的王者致勝思維 • 李兆基跑贏樓市的方法 • 猶太富商買賣物業三原則 • 黃建業從股災學到的教訓 • 施永青的調節組合投資法 • 沒樓如何對沖樓價破頂? • 活用「磚頭」與財技算術 • 樓市與加息的「理性預期」分析 • 90後學生如何在英國有四層樓? • 只會買貴 不會買錯?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二十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陸振球先生著有《樓市明燈》、《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樓市煉金術》、《樓市拆局:跨越懸崖再闖高峰》及《聰明人看樓市》,並經常主持或獲邀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8.jpg

    生涯規劃一本通

    $88.00 $70.40
    有關「生涯規劃」的定義和討論,價值是基礎。「生涯規劃」此觀念的原文是”career and life planning”,生涯不局限於工作和職業,還包括那些我們在生命中會擔當的角色:由出生那刻開始,我們是子女;學生的身份隨著「終身學習」的理想可以是一生之久的;踏入工作世界,我們盼望個人的能力、潛質能有機會發揮;要找到滿足感、貢獻社會,工作以外我們還可以義工、公民的角色參與不同的群體和社會事務;假如我們有機會成為別人的伴侶和父母,要投入的是愛、時間和無盡的心力…… 簡單而言,生涯規劃就是對未來的思考、行動和探索方向的過程;不論性別、背影、年齡,若仍相信我們能參與自己人生藍圖的或多或少的部分,有勇氣、具理性作抉擇,不甘於完全受環境和既有制度所支配。 哪個生命角色較重要?我們一生有不同的階段,每一階段可有不同的角色並存,熟輕熟重,除了社會環境因素以外(例:法定的勞工年齡是十五歲),個人有主動的選擇權,又或這樣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都得重新考慮每個角色的優次,畢竟,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 父母都愛子女,但愛裏不單有保護、供應和管教,愛也包括幫助他們自立、尋找生活、生命的方向和價值。 每位年輕人都是獨特的,我們不能用一個理論框框去解釋所有人的經驗和成長歷程。這本書給家長介紹「生涯規劃」,透過真實的故事和個案,希望達到兩個目標: 1. 刺激家長思考子女在準備未來、規劃人生的重大任務中可能面對的困難,和家長在過程中如何扮演正面而積極的角色。 2. 挑戰在今日香港社會我們認同或被迫跟隨的那些「成功方案」,反思事業、工作的價值。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課:生涯—規限?規劃? 第二課:「港孩」、「怪獸家長」也升中? 第三課:不惜一切,抗衡階級下流 第四課:「我要成功!」 第五課:非典型少年I 第六課:非典型少年II 第七課:恨錯難返? 第八課:中學後的挑戰 第九課:在職場也撐得起 作者簡介: 何玉芬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教育心理學)、教育博士(教育政府與行政)〕;歷任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現為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及政策學系榮譽專業顧問、兼任講師及助理課程主任、香港考試及評審局委員會成員、考評局上訴覆核委員會成員、考評局研究及發展委員會副主席、課程發展議會(應用學習)成員、香港電台節目「教學有心人」主持。 何博士為中學副校長,積極參與由教育局、大專院校及香港輔導教師協會舉辦的教師培訓工作,範圍包括生涯規劃、學生輔導、通識教育、教育研究方法等。自新學制落實以來,帶領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發展「個人生涯規劃」(individual student planning) 計劃,與學者、專業人士、資深輔導老師共同開發及編寫配合香港學制的生涯規劃工具,包括初中學生適用的《尋找生命的色彩》、高中學生適用的《生涯地圖》及《香港事業興趣測驗:互聯網版本》,並主持任過百場相關教育培訓工作坊。
  • 特價 BX25s
    內容簡介: 捨墮篇共三十條戒,本冊接續第四冊的前十四戒,包含了後十六條戒的研究。 依據「貿寶戒」的內涵,現代的金融投資即屬該戒所攝。現代比丘參與投資、理財、基金等現代金融交易,若是為己私利,即犯此戒;個人為了方便保管而將錢存入銀行而得利息,則不犯本戒。寺院在三寶物管理過程中,合理的保值和交易等行為,是律中所許。不過寺院的財務管理應該本着安全、保值的原則,不宜冒險追求厚利。比如以銀行儲蓄的方式獲得合理的利息,這樣既可靠,也不會受到譏嫌。同理,現代比丘進行物品交易,也當以發起心判斷其是否犯「販賣戒」。若為私利則正犯此戒,若為三寶則不犯。寺院管理的一些運營機構如流通處,應當避免商業化,多從提供服務的角度出發,如此和本戒精神才不相違。 「迴僧物入己戒」中,比丘迴「已許僧物」入己犯本戒,而「已與僧物」屬僧團所有物,比丘「迴己」犯盜。因此施主的供養物何時成為「已許僧物」和「已與僧物」,是決定比丘犯什麼戒的兩個關鍵時間點。傳統觀點認為,居士發心供養但還沒有明確決定是供養僧還是供養個人時,供養物即為「已許僧物」;如果居士內心決定要供養僧,即為「已與僧物」。不過這樣的理解在具體實踐中存在一定困難,而且從律典各方面的記載來看也沒有有力的理論支持;更合理的界定方式為:如果施主發心施僧並且已經向僧團或者僧團中的比丘說明,則為「已許僧物」;如果居士已經轉交所有權給僧團(實物或者契約),則為「已與僧物」。 內頁試閱: 2024年4月份新書推介——BX25《比丘戒研究 第五冊 三十捨墮(下)》_interior2   本書特色:
    1.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2.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 特價 BX26s
    內容簡介: 波逸提戒條體現出一些與其他篇聚類似的共性。第一,不少戒條的制定與古印度社會文化和習俗有密切關係。佛陀制戒主要是為了隨順因緣,防止譏嫌,如「掘地戒」是為了符順當時印度人認為萬物有靈的觀念;與食物相關的戒如非時食等,和當時的出家人乃至俗眾的習俗有關。若認為這些戒條純粹為了防止貪欲,則並不符合真實情況。對於此類戒條,應該充分了解相關背景因素,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佛陀的制戒本懷,在戒律行持中把握中道。 第二,遮戒在涉及命難、梵行難及病緣的情況下,一般都可以開緣,可見保證比丘的安全和健康是佛陀制戒時考慮的基本因素。對於遮戒,佛陀反對機械地持守戒相。如「小妄語戒」中,比丘無心而說或誤說時,由於缺少發起心,故不犯本戒。為了保護三寶、慈護有情、教誡等目的而說的方便語,或者為符合社會規範而說的寒暄語、客套話,又或因個人語言風格所致的誇張語等,都不犯「小妄語戒」。實際行持和判罰中,應考慮以上因素,避免將小妄語的範疇無限擴大。 內頁試閱: 2024年5月份新書推介——BX26《比丘戒研究 第六冊 九十波逸提(一)》_interior3 本書特色:
    1.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2.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 特價 HK42.jpg

    樂遊香港街市

    $88.00 $70.40
    在各式超市林立的今天,「濕漉漉,污糟邋遢」的街市仍然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許是街市有各式各樣的食材,又或許是街市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就如香港島的街市既有傳統的,亦有新穎的。大家遊走不同的街市,或會發現各有不同的特色,如嘉咸街是傳統市集,既有中式食材,也有西式食材;又如春秧街市集和電車共存,這些特色的街市在其他地區已很難找到。但在城市發展之下,無論是傳統抑或新穎的街市,均面對着不同的挑戰。 繼《樂遊九龍街市》後,香港歷史文化研究專家爾東和新晉青年文化研究者何泳儀、張淑茵和攝影師許嘉淇再次撰寫有關街市的書籍。是次走訪港島各區的街市,訪問不同的店舖,透過他們的故事,感受當中的人情味及城市發展為街市帶來的變遷。 脈絡清晰:以年代詳述街市發展;以地區細說人情風貌 地圖指引:透過地圖來探尋街市;親身感受箇中情懷 檔口透視:介紹貨品和店務性質,更有店主分享 實地拍攝:以店舖相片輔助文字,讓你更了解街市生態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前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現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圖解香港手冊》、《趣談香港街道》系列、《追尋香港古蹟》系列、《漫遊香港屋》系列、《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百年》、《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香港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和《樂遊九龍街市》等。陳氏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文化的文章、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並擔任香港歷史講座講者、香港史古蹟考察導賞員和在本港大學舉辦的香港史研討會中發表學術論文。 何泳儀,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本科生。何氏對西方歷史及香港歷史深感興趣,更熱衷參加與歷史有關的活動,如擔任大學和教育局舉辦的古蹟考察導賞員。何氏亦多次參與大學舉辦的研討會,曾發表的論文包括《從公到私:論香港公共房屋政策改變對屋邨街市帶來的衝擊》和《論香港初中中國歷史科校本教材發展方向及其優缺點》。 張淑茵,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對香港歷史深感興趣,喜歡遊走各區,曾為教育局舉辦的觀塘區、屯門區考察活動和樹仁大學舉辦的「從明信片看中國近代史活動」擔任導賞員。 許嘉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園境建築畢業生,喜歡四圍遊走,四處攝影。許氏在學習期間一直對文化研究及地區歷史有濃厚的興趣,關心社區,如關心大嶼山牛隻問題等,除此之外更在報章發表過不少文章,其中包括《政治與糧食危機》一文。
  • 特價
    Out of Stock
    K167.jpg
    內容簡介: 近年來香港及其他社區的流行病研究顯示,焦慮症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情緒病。而且不少經常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簡稱GAD)患者甚至在兒童或青少年期間便初次發病,情況不容忽視。患上經常焦慮症所出現的身體症狀,往往會被誤以為只是如腸胃敏感症等的身體器官疾病,導致患者進行過多或不需要的身體檢查,甚至長期誤服藥物,卻得不到適切的治療。 但是,調查同樣顯示,香港社會大眾及醫護人員對經常焦慮症、其合適治療及預防方法等,都缺乏適當的認知。結果,導致患者未獲治癒的情況很普遍。為此,李誠教授特別選擇以經常焦慮症為本書主題,以專業分析為引子,引導讀者認識有關經常焦慮症的醫學知識,並進一步分析患者的思想謬誤。希望這樣能助患者透徹理解這種情緒病,盡早接受治療,「見焦拆焦,勿以慮聚」。 「我患了經常焦慮症已經好幾年,還未完全康復,但仍然要應付排山倒海的歌詞量,壓力隨時隨身。但我不認命。有病,我信我的醫生,他一定會把我醫好。那我們又有何所懼?」 林夕 著名填詞人 「如李誠教授所描述,現代治療方法可有效治癒經常焦慮症,然而很多患者仍未尋求治療。李教授運用豐富的臨牀診治經驗、調查結果及詳細個案,撰寫這本極有用的著作,實在造福於受此重要疾病影響的患者、家人及基層醫護人員。」 Ronald C. Kessler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衞生醫療政策系 「大眾身處於這個對情緒病認知薄弱的年代,其中一個挑戰是如何正確地分辨,一般不快樂與抑鬱症、自然憂慮與經常焦慮症。李教授深明其理,一方面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治療方法,另一方面保護及消除非患者的憂慮。這本書更可引領患者及早得到合適診斷和有效治療,改變患者的生命。」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醫學系、精神科學系及人類學學系 作者簡介: 李誠,精神科醫生,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講師,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及進食失調中心主管。
  • 特價
    Out of Stock
    LL53.jpg
    明報編輯部為莘莘學子精心製作本書,內容如下: 1.符合小學英語程度的實用書,介紹50個常見職業的特色、趣聞及生字 2.每項職業均配圖文並茂的中英對照生字圖,活潑教學 3.每篇均設英語學習錦囊,學習英語文法、拆解英語謬誤 4.每篇頁底配中英文詞彙表,方便易記 5.設趣味遊戲、閱讀理解,助讀者溫故知新
  • 特價
    Out of Stock
    LL54.jpg
    "黃錢其濂的《精通英文》以教授基礎英語文法為本,打好英語根基,繼而提升寫作和閱讀技巧,進而探討英語詩歌。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解學習英語的重點及技巧,適合不同英語程度人士閱讀。 為了讓讀者能更輕鬆有趣地學習、體驗英語,本書有大量生動的解說和例子,以及多個實用的文字練習。在設計上,重點部分亦有特別標記,以便讀者更清晰地了解中英文之間的差異,從而避免許多使用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常見錯誤。 本書共三部分,包括: PART I - Parts of Speech——it is about ‘parts of speech’ on the essential grammatical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基本語法) PART II - Writing Techniques & English at a Glance——it provides pointers to the subtleties and odditi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寫作和閱讀技巧) PART III - Figures of Speech——it is about ‘figures of speech and poetry appreciation’. It concentrates on the creative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so as to enhance enjoyment of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詩歌欣賞) ‘Language, I believe, unites the world and is the world’s greatest leveler. It help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English is not only a universal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 it is an industry in itself.’-- Libby, Elizabeth Wong 作者簡介 / About the Author ‧前布政司夏鼎基稱讚:「黃錢其濂的英文,好過很多英國人。」 ‧首位香港華人獲邀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舉辦的國際論壇做主講者 ‧前立法局議員 ‧前衛生福利司 ‧香港大學文學榮譽學位 ‧哈佛商學院進修 ‧澳洲作家學會會員 ‧推動成立香港演藝學院 黃錢其濂,CBE,ISO,JP(1937年-),生於上海,1949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前香港政府高官,畢業於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後初時於聖保羅男女中學任英文教師七年之久,後於1969年加入香港政府擔任政務主任,人稱「政壇鳳凰女」,後隨夫婿入籍紐西蘭,移居澳洲,其後成為兒童文學創作者。 黃錢其濂在香港大學修讀英國文學期間,師從名詩人布蘭登(Edmund Charles Blunden)教授,並取得榮譽學士學位,又以優異成績取得教育文憑。任職公務員期間,更曾先後在1976年和1982年奉派紐西蘭高級公務員學院和哈佛商學院進修。1980年代,黃錢其濂出掌康樂文化事務,推動成立香港演藝學院;1990年代奉委衛生福利司,改革醫療護理制度,是醫院管理局在1991年成立的推手。黃錢其濂在1995年提前退休改而參政,參加英國管治下的最後一次立法局選舉,以最高票數在功能組別勝出,成為立法局議員。 黃錢其濂於2007年在澳洲演藝學院NIDA深造導演藝術,致力於創作劇本,前布政司夏鼎基曾稱贊她撰寫的英文,好過很多英國人,她更是首位香港華人獲邀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舉辦的國際論壇Rising Dragons, Soaring Bananas國際大會做主講者。 2011年黃錢其濂因丈夫中風回港定居,並於香港補習學校遵理學校教授學生英文。 黃錢其濂曾出版A Basic Course on English and Poetry、Rainbow City(虹城)、Flower Mountain(《花而山》)、Thanks for the memories(《香江感懷錄:一九九七》)等著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3.jpg

    守護者司徒華

    $85.00 $68.00
    司徒華,一個愛國守護者。 本書主要順序集《明報》近十年文章,再加分類而成。司徒華的成長,他的家國情懷,社團組織的理念與具體的做法,自我的要求,作為老師以至辦學的故事,對疾病的看法,還有就是社會各界人士的懷念,圖文並重。 愛國者,這樣的一個公認的評價,本書作了全面的詮釋,對於廣大的新一代,無疑是一份良好的教材,一面鏡子。對與司徒華共渡風雨的讀者,本書則是很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