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出版社

  • 特價 SA202.jpg
    《教育時評》分七大章,篇篇寫來嚴謹認真,有理有據,言之有物,又有趣味事例,引導思考,可讀性極高。 在「教育政策及改革」篇章,龐永欣不止提出個人意見,而是認真分析各項政策的利弊,引述研究資科以闡釋空泛的改革名詞,說來擲地有聲,眼前一亮。有關「語文學習」的十多篇,對妄推語文改革的推手,是當頭棒喝,亦是教育家長的好題材。在「愛國教育」、「平等與精英」及「哲學討論」等篇章,更透出龐永欣對教育核心價值如平等、自由及助貧等的堅持,以及理性與證據的重要。 「欣兄學識淵博,撰寫的文章,題材豐富而多元,具真知卓見,每次讀完,都感到豐豐足足,是我的知識泉源。」——趙志成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K189cover
    大道何處覓?一悟值千金。 滾滾紅塵中,錢財須向義中求;對自己事業之發展,本「無為」之宗旨,職責所需,盡力而為,不滲有人為之智巧計算,以牟個人之私利;對美善抱以欣賞讚嘆之情愫,從而善善惡惡,以仁者之心待人對事,以悔咎之心改過遷善。本書闡釋中外聖哲之思想體系,望有助讀者通悟,不執迷於聲色物質世界,得享安寧。 本書篇目: 第一章:道與器 ──精神生命與自然生命 第二章:道──人能弘道,道亦弘人 第三章:中國儒家之「道」之特質 第四章:道家之「道」 第五章:佛家之「道」 第六章:基督之道 第七章:結論 作者簡介: 黎景鎏 終生從事教育工作。英國格洛斯特大學 (Gloucestershire University) 榮譽文學士,英國特許語言學會會員 (MCIL),英國雪斐爾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及洛丁漢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碩士。多年於專上學院任教哲學,課程包括「哲學概論」、「孟子至大至剛之人生哲學」、「莊子之逍遙人生哲學」、「老子之虛一而靜、無為而為之人生哲學」、「宗教哲學──上帝之至善與人性之陷墮」等。
  • 特價 SA212_cover(layout_v4)

    血色旺角前世今生

    $78.00 $62.40
    《亞洲週刊》「香港評論」與《獨家》微信平台「中環一筆」2016年度攜手推出。 旺角的夜色變成了血色。那些熊熊的火光,襲擊警察的磚頭,流淌在街頭的血腥,讓在電視機前觀看直播的香港人震撼,以為鏡頭在描述一個中東的城市。 旺角暴亂的種子,早在2014年佔中運動的街頭埋下,「違法達義」的理念與實踐,從佔中延伸,到了2016年的大年初一爆發,燒毀汽車,磚頭襲擊警察,成為香港歷史血腥的一夜,也折射香港政治的黑暗歷史。違法達義,就等於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 旺角暴亂的前世,就是那些佔中的喧囂歲月,而它的今生,就是從本土走向港獨的旺角血色的黑夜。香港人的福祉,就是穿越旺角黑夜暴力的前世今生,回歸法治、理性與和平的顏色。 屈穎妍 傳媒人、作家。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著有《怪獸家長》系列、報導文學、名人傳記等。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 2006﹑2008及2012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等。 阮紀宏 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在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信報》編輯、《明報》採訪主任、《東週刊》及《壹週刊》副總編輯、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撰寫《頭條日報》專欄《幸福摩天輪》、以《明報》專欄《女人心》。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過去30多年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楊志剛 香港大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用教授。曾任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香港貿發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香港賽馬會對外關係主管、香港科技大學發展與公共事務處處長、國泰航空企業傳訊總經理。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曾任《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陳建強 牙科醫生,太平紳士,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2004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積極參與時事和公職服務,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周刊發聲。 雷鼎鳴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1991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香港算算賬>等13本書。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 總編輯。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著有《再來,再試:我在亞視新聞部》、《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 何漢權 現職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現亦為信報及星島日報教育專欄作者,著有《有教無懼》、《教育茶餐廳》及《全在教育》等書。 劉瀾昌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論政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自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直駐足新聞採訪前線,為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報章雜誌撰寫多個專欄。長期任職政治記者及主責中國大陸新聞採訪,同時兼任報紙社論主筆。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在上海、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朝鮮是個謎》、《倪匡傳:哈哈哈哈》等20多部作品集。
  • 特價 c-O239-a
    內容簡介: 英、美、澳、加、日、台、星、馬、泰九地樓市大解構 世界宜居生活排名 高於香港的海外地區大檢閱 亞太投資者意向調查 英美是香港資本首選海外房產市場 投資海外物業,第一個問題要問的是,為何不在香港買樓?而是要將(部分)資金投放海外的物業?除了是因為要移民,那一定要衡量回報和風險。筆者作為《明報》的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近年因應巿場和讀者需求,也在《明報》加大了海外地產的報道和分析內容,而筆者也親自到過一些海外國家進行考察和採訪,並多次獲邀主持和主講海外樓巿講座,發覺香港人隨十多年樓巿的大升勢,已積累了不少財富可作海外投資,同時一些因香港樓價過高而難以入巿的讀者,也視海外物業巿場為投資出路,因此對海外物業巿場的資訊和分析具濃厚興趣。 其實,香港樓價自2003年見底到2015年9月暫見頂後,已升了超過12年,平均樓價升幅超過2倍,之後出現調整一成多後而喘穩並回升,是反彈或會再破頂,尚待觀察,但相信大部分人心裏都知道,要香港的樓價再在10年內有數倍的升幅,實在難以想象,而在現在樓價的水平,不少分析人員都有「位高勢危」的感覺。 本書收納了超過120幅圖表,包括英美澳加,以至日本、台灣和星泰馬合共九個國家與地區的樓巿分析,相信是香港迄今最詳盡的環球樓巿分析著作——《海外置業 王者天書》,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用最快的時間,便能了解多國的樓巿潛力和風險所在,做最精明的決定。 推薦者擇錄 「《海外置業 王者天書》詳細分析了九個國家地區的經濟,陸振球先生運用了“ P.R.I.C.E.”的獨特方法去評估各國樓巿的基本因素和投資潛力。任何人打算進軍海外的地產巿場,都應將這本書作為參考指南!」 佳士得國際地產(新加坡)常務董事 游啟強 「今次這本海外置業天書,睇完之後,我同陸振球講,我唔可以寫序,寫閱讀報告就可以。我認為在海外置業,千祈唔好信國際性評級機構,如果一定要信專家,不如買這本書,睇下陸振球點樣講仲好。」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博士 「一個地方的教育是否做得好,也和當地的經濟、政治、治安等息息相關,而教育也可看作是一種投資,《海外置業 王者天書》一書,分析的角度多元化,除了能令你更容易了解多個地方的經濟和樓巿外,對於選擇海外升學,也大有幫助。」 馬里共和國駐加拿大哥倫比亞省總領事館 副總領事 麥源慶爵士 「和陸振球先生談及香港及海外的樓巿時,往往驚訝他具有如斯廣闊的視野和銳利的分析能力,而當他完成新作《海外置業 王者天書》,我尤如看到投行只給大戶參考的分析報告,看到這樣一本的海外置業天書,一定能讓我可以捕捉到投資海外地產的好機會!」 投資銀行家,曾在匯豐、高盛、花旗工作(現全職扶輪社慈善事業) 區明珠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二十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陸振球先生著有《樓市明燈》、《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樓市煉金術》、《樓市拆局:跨越懸崖再闖高峰》、《聰明人看樓市》、《樓市博弈 勝者為王》及《看通樓市才買樓》,並經常主持或獲邀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C-SA219_a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由十八位本地專業界、教育界、媒體界人士親自定義。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沒有人可以否定他們對香港本土的認同與貢獻。每一位都有自己本土故事,他們從自身說起,細訴當年成長經歷、生活點滴,往昔的起跌和轉折,是社會與他們之間的互相見證。 大半個世紀以來,香港從一個窮困的城市,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大都會,背後都是那些默默耕耘的民眾,在中華文化底蘊下,點燃香港不滅的理想火炬。有一股文化力量叫「民間中華」,貫穿每個人物的故事,每一個生活的環節。也許是一首唐詩,也許是一襲旗袍,也許就是儒家「忠孝信義」的生活方式,都展現民間中華的風采。 民間中華並不是狹窄的民族主義,恰恰相反,它是開放與包容的精神;本土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對這塊土地的責任,從香港出發,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有所承擔,要找出中國發展的最新路徑。 真正的「本土」究竟指什麼?「本土」一詞何時淪為激進人士的政治工具?「本土」話語權又為何始終為港獨分子所利用?這些都將是此書所講述的聚焦點。絕大部分土生港人不會抗拒自己是本土,但他們獨霸本土而自成一派,將本土跟所有從北面外來的人割裂。此書的宗旨,一是要為本土正名,維護本土跟胸懷祖國並不矛盾;二是要為爭奪本土的話語權,正如書名所說,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十八位作者,驕傲地展示他們寬廣的視野,為香港的開放與國際化作出承擔,讓民間中華的理想火炬,照亮香港政治的夜空。
  • 特價 回歸20年_content_v4_fullbook
    內容簡介: 二零一七年七月,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經歷「佔中」及「旺角暴亂」的香港浴火重生。 過去一年:立法會宣誓大會上的瀆誓風波紛擾至今;香港「沉默的大多數」對「港獨」不再沉默;「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加緊推進,香港是抓住機遇、還是繼續深陷立法會無休止的「拉布」中?經數月選戰,第五屆行政長官上任,她該如何應對香港面臨的各種問題? 《回歸20年──香港浴火重生》收錄過往一年《亞洲週刊》「香港評論」和零傳媒「獨家」微信平台,十五位來自香港各界的作者對香港的時評七十餘篇,針砭時弊、彰顯灼見,引領讀者思考未來的香港。
  • 特價 c-SA227-a
    內容節錄: 李國能:質疑釋法 是護一國兩制 回歸20周年前夕,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接受本報專訪,兩小時談到法治與「一國兩制」前景、香港社會撕裂、年輕人等議題。他提醒香港人,要用「寧靜的心」去接受暫時不能改變的事,要有信心和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事;他又首度開腔評論去年11月人大常委會就宣誓風波解釋《基本法》,認為在香港法院判決前釋法,為公眾對司法獨立的觀感帶來負面影響,希望北京明白質疑釋法影響司法獨立的香港人,其實是想一國兩制運作得更好,並非想和中央作對。 李國能於1997年獲委任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2010年離任。他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香港回歸後進入新憲制秩序,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過去20年香港經歷了許多風雨和挑戰,近幾年社會出現嚴重撕裂,「但我覺得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非常穩固,完全沒有動搖」。 基本法第158條規定,香港法院獲授權解釋基本法,但在涉及中央政府管理事務、中央與特區關係等條款時,終院應提請人大常委對有關豁免條款作出解釋。需接受人大有全面解釋基本法權力回歸以來,人大常委會先後5次釋法。李國能表示香港社會需接受人大常委會享有全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這是一國兩制下法律的一部分,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是有效和在香港有約束力。但他認為,「1999年人大常委會就居港權事件釋法,推翻了終審法院的判決,這是極具爭議的」。 他表示此事在新憲制秩序實行初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他覺得北京和香港已有共識,除了終審法院就豁免條款提請人大常委會解釋,人大常委會應在非常例外(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的情况下,才行使解釋權;但他認為,「人大常委會應避免透過釋法,推翻香港法院,尤其是終審法院的判決,我接受這種釋法是合法、有效,對香港有約束力,但這種釋法推翻法庭判決,尤其是終審法院,會對香港司法獨立造成負面影響」。審訊未完釋法 影響司法獨立李國能說,去年人大就基本法104條釋法,當時香港高等法院正審理有關案件,但尚未判決,「我理解人大常委會當時認為情况非常例外,所以有需要釋法,因為涉主權問題。但在審訊過程中釋法,為公眾對司法獨立的觀感帶來負面影響」。
  • 特價 c-SA232-a

    香港超越內耗

    $78.00 $62.40
    內容簡介: 社會風波不斷,是時候摒棄爭議,謀劃未來。 全書共分五章,收錄六十多篇來自多位專欄作家的文章。 第一章 唯我獨尊的孩子 第二章 窮的只剩下顏色的社會? 第三章 荒腔走板的香港政治 第四章 被偏見掩蓋的中國 第五章 亟需謀劃的未來作者簡介 : 作者簡介: 屈穎妍 傳媒人、作家。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現為《香港電台》第一台親子節目「我們不是怪獸」主持及《頭條日報》、《經濟通》專欄作家。 雷鼎鳴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一九九一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并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助香港算算賬》等十三本作品。 阮紀宏 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二零零六、二零零八及二零一二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二零一零年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二零一一年獲SOPA最佳評論獎。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曾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保釣▪風雲▪急》、《香港民主不能失去中國》、《誰讓港獨的子彈飛?》等。 潘麗瓊 香港資深傳媒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信報》編輯、《明報》採訪主任、《東週刊》及《壹週刊》副總編輯、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為《頭條日報》及《明報》專欄作者,撰寫專欄《幸福摩天輪》及《女人心》。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 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學時期參與第一次保釣運動,在大學年代為香港大學學生會核心活躍分子。過去三十多年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楊志剛 香港大學榮譽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專業應用教授。 任職機構包括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香港貿發局駐澳洲及新西蘭代表、香港賽馬會對外關係主管、國泰航空企業傳訊總經理,香港科技大學發展與公共事務處處長、香港公開大學公共事務總監、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曾任《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及獨立監察警方投訴委員會委員。牙科醫生,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二零零四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身兼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主席、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委員會等公職,曾參與帶領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工作,並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週刊發聲。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總編輯。 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著有《再來,再試:我在亞視新聞部》、《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 何漢權 現任風采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主席、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及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主席;信報、星島日報及亞洲週刊特約專欄作者,常就學生成長、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學專業及國史等課題在各大報章撰文,被大專院校及中小學邀請擔任講者;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結香港基金顧問、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海華基金師鐸獎評審委員、第一屆至第四屆選舉委員會委員(教育界)。近著有《有教無懼》、《驕陽引路》、《是一場春風化雨》、《教育茶餐廳》及《全在教育》等。 劉瀾昌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 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政論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周八駿 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 自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一直駐足新聞採訪前線,同時在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報章雜誌撰寫多個專欄。 江迅 《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 獲二十多項中國及港、滬、京等地文學獎和新聞獎。在上海、台北、基隆皮、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朝鮮是個謎》、《倪匡傳:哈哈哈哈》等二十多部作品。
  • 特價
    Out of Stock
    Cover 2019 Output
    內容簡介: 傲慢衍生偏見,偏見助長傲慢。香港需要拒絕淪為情緒宣洩之地。本書收錄過往一年《亞洲週刊》「香港評論」和零傳媒「獨家」微信平台,十五位來自香港各界作者的近六十篇時評,引領讀者了解真實的彼此,告别筒單的評判,放下固有的傲慢與偏見。 作者簡介: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二零零六、二零零八及二零一二年被中國網民選為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二零一零年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二零一一年獲SOPA最佳評論獎。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任台北《中國時報》編譯,獲紐約New School Social Research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員。曾出版《匆忙的文學》、《新聞激情筆記》、《文字冒險家》、《保釣‧風雲‧急》、《香港民主不能失去中國》、《誰讓「港獨」的子彈飛?》、《民間中華爆發力》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B279.jpg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郁秋為資深作家、報人。另有筆名余過。著有「四人夜話」系列,暢銷多年。本系列「司馬卓傳奇」為其另一力作。兩個系列都曾在《明報》連載,備受好評。 .司馬卓是一位青年俠士,江湖獨行,以鋤強扶弱為己任;由此招惹不少強敵,歷劫重重,波瀾迭起;連番磿煉,更使他一劍縱橫,名滿天下。 本書內有四幅插圖,收以下兩個故事: .逃情記 江南奇俠司馬卓為一雙塞外武學高人看上,欲招為女婿。新娘子美若天仙,他卻偷偷逃跑。面對連環追截之餘,更惹上叫人聞風喪膽的風雷幫,兇險頻生,最奇妙的是,和他共同逃亡的人竟是他意想不到的……故事結局,令人掩卷低迴。 玉腕神偷 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竊賊,頻頻做案,令城中富戶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有人認為,只有司馬卓才能對付她。其間,武功怪異的饞道人和懶道人教司馬卓窮於應付。他遇上特大難題,一波三折,就看如何闖出一片天。
  • 特價
    Out of Stock
    B280.jpg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郁秋為資深作家、報人。另有筆名余過。著有「四人夜話」系列,暢銷多年。本系列「司馬卓傳奇」為其另一力作。兩個系列都曾在《明報》連載,備受好評。 .司馬卓是一位青年俠士,江湖獨行,以鋤強扶弱為己任;由此招惹不少強敵,歷劫重重,波瀾迭起;連番磿煉,更使他一劍縱橫,名滿天下。 本書內有四幅插圖,收以下兩個故事: 連環殺手 一個由寡婦率領的暗殺集團,作風神秘,手法毒辣;受人委託,誓取司馬卓之首級。司馬卓防不勝防,索性隻身犯險,深入虎穴,由此揭發一個令人髮指的大陰謀。故事峯迴路轉,痛快淋漓,可浮一大白。 餵招 杭州湖畔,與世無爭一戶大宅人家,夜半六惡煞悄然掩至,肆意橫行。司馬卓目擊其事,義憤填膺,長劍出鞘,剎那間雲水翻騰,紅塵色變。
  • 特價
    Out of Stock
    B281.jpg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郁秋為資深作家、報人。另有筆名余過。著有「四人夜話」系列,暢銷多年。本系列「司馬卓傳奇」為其另一力作。兩個系列都曾在《明報》連載,備受好評。 .司馬卓是一位青年俠士,江湖獨行,以鋤強扶弱為己任;由此招惹不少強敵,歷劫重重,波瀾迭起;連番磿煉,更使他一劍縱橫,名滿天下。 本書內有四幅插圖,故事簡介如下: 江湖上異事頻生,司馬卓忽陷驚天羅網,成了武林公敵。大難臨頭,必須獨自面對。但他傲然不懼,俠氣不減,縱使在困厄之中,仍然一再出手,解人之危。最後更對心懷不軌、意欲荼毒武林之巨奸極惡還以顏色。武林展抱負,江湖寄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