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7.jpg

    餐桌上的領袖

    $108.00 $86.40
    英文有一句諺語,叫「You are what you eat」,譯作中文的意思就是「人如其食」。 有時我們看看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喜歡吃些什麼,對於了解他們的性格、為人、作風,會有一些有趣的啟示。 例如,毛澤東嗜好吃辣,每餐飯都無辣不歡,就是小小幾顆辣椒,已經可以足夠讓他吃掉一大碗飯。他的名言是:「能吃辣的人革命性較強」。「辣」與「革命」一樣,都是洋溢着一種火熱澎湃的能量。嗜好吃辣的人,常常吃得面紅耳熱,那就像革命的熾熱激情。 如果毛澤東這個湖南人,無辣不歡,最愛吃紅燒肉這類農家菜,並反映了其包拗頸、愛搞對立和鬥爭的性格,那麼周恩來這位江蘇人,曾經放洋留學,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他又喜愛吃些什麼?會否如江蘇人般嗜甜呢?告訴你,他最愛吃的是冰塘肘子,是不是與你對其觀感很匹配呢? 再看看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這樣一位從小在美國受教育,說得一口地道英語,生活作風十分洋化的貴婦,她又喜歡吃些什麼?原來她的飲食口味也十分吻合,每餐必吃的是青菜沙律,閒來也愛吃朱古力。 翻看本書,你會進一步發現,原來國父孫中山愛吃豆腐,蔣經國愛吃蛋炒飯,從中看到他們生活作風簡單,知慳識儉的性格。 除此之外,其實「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也可以進一步引伸,把它稍稍改成「You are how you eat」:你的吃相如何,亦最能顯示你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當你在本書看到周恩來吃木瓜和吃狗肉的故事,就更能體會到其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的一面。 食物除了能夠反映當事人的性格、為人和作風之外,餐桌之上,還有更多更高深的政治學問。 吃不吃飯、與誰吃飯(又或者不與誰吃飯)、如何吃飯、在哪裏吃飯、吃些什麼東西和菜式、吃相如何……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從來都不是簡單填飽肚子的問題,那更涉及更多微妙和含蓄的政治信息。 本書將通過一道又一道的菜式,一個又一個餐桌上的趣聞迭事,把一位又一位曾經改寫歷史的領袖,一幕又一幕機鋒處處的政治,更加立體的呈現在讀者跟前。 《餐桌上的領袖》,是一道美食和政治之旅。 作者簡介: 蔡子強,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3.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恒、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課室以外》由人稱「德叔」的教育界前輩陳德恒執筆,書如其名,走筆疾書,道出課室以外的種種教育大小道理。 得思量──大家都明白,患上公主病或太子病的「港童」,源自其父母過份照顧。父母以為孩子不諳世途險惡而呵護有加。然而你可知道:孩子自幼跟你一起看《金枝慾孽》和《宮心計》,跟柴九等人學會了多少人心險惡、偷呃欺騙、殺人放火?孩子們從來不是生活在溫室,他們需要的,是實際生活的經歷磨煉而已。這樣「安全的保護」是否造成今天「港孩」驕生慣養,沒有判斷和處理危機的訓練、怕苦怕累、經不起風浪和挑戰;遇事時只會等待或退縮、號哭和徬徨。 作者簡介: 陳德恒 人稱德叔。當學生57年,任職中學34年,兼任大學講師22年。乃教育界老兵,曾任教中學,為地理科教師、活動主任、訓導、副校長及校長等職務。退任校長後,猶熱心教育,仍游走於大中小學校園,發揮餘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4.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恒、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由龐永欣執筆的《寫給家長》,以香港家長的角度出發,論及香港教育界的種種現象,諸如家長教育、政策短評、時事感想……等等。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1.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森、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早年我和陳漢森兄曾經在同一中學教書,及後我離開,他卻留下來,一留就是三十載。朋友問他:「這地方有甚麼東西吸引?」他總是答:「這裡有學生。」但哪裡沒有學生呢?至讀到他在「教育心語」欄的第一篇稿《開學了》,我們才稍為明白他的想法。他以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 (Sisyphus)作喻,薛西弗斯被罰每天把大石從山腳下推到山頂,石頭滾下山,他要再推石上山,周而復始。漢森兄這樣說: 校舍不能改動,我可以決定怎樣運用校舍;人事不能變,我可以決定怎樣待人處事。學生的來源不能自主,但我們可以決定怎樣施教;每天都要上班返學不能自主,但我可以賦予自己的教學生活不同的意義,同時協助學生賦予自己校園生活有積極的內涵。 三十年間,我們每次見面,他總愛談他和學生的交往和教學心得。別的老師怕教爛班、差生,他不怕;別的老師怕教新課程,他迎難而上,不辱使命;三十年來不放過可教的學生,也不放過任何一點改進教學的線索和機會。三十年來的摸索嘗試,他積下大量自製教材,卻毫不吝嗇,經常跟「行家」討論分享。從任何角度看,他都稱得上是個「教學發燒友」。 《有效教學》記錄了這個發燒友幾十年來「推石上山」的種種嘗試,想法,總結。 第一章「教好每一課」,內容說明了教師要建立有效的教學常規,背後需要如何經營和準備。 第二章「學習動機」,他談到不少針對差生弱生的教學策略,極富洞悉力。 第三章「教學迷途」,他拒絕「有形無實」的教學,指出課堂組織形式,如小組教學,圍坐等措施,本身並非目的,而是為學習服務的手段。 第四章「照顧差異」,顯示他不但重視差異,思考差異,還認為適當地運用差異有助教學。他的這種想法我衷心支持。 第五章「觀課評課」,記錄了他近年經常到各處學校觀課的經驗,從一個旁觀者的角色思考課堂教學的種種問題。 第六章「教學修練」,他指出老師要改善教學,除了要明白一己之長短外,還要先學會享受教學,把喜悅建立在真確的學習成效之上。 漢森兄的文章平易近人,生動有趣,講道理不用太多詞語,誠然令人佩服,難怪明報的前總編張健波兄囑我多向他學習。讀罷本書的讀者將明白,這個謙稱每天推石上山的人,工作絕非徒勞,恰恰相反,他的經驗富饒意義,值得教育同工深思和借鏡。 ──龐永欣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 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2.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由趙志成執筆的《學習點點心》,延續前作《教學小品》的精神──小事件,往往蘊含處世大道理,正如教育孩子,應從細微之處着手,由內而外,給予諄諄善誘。 作者簡介: 趙志成,資深教育工作者,教育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小學教師、教育學院講師。研究範圍包括普及教育、教育評鑑、教師教育及學校改進等。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計劃執行總監。
  • 特價 HK40.jpg

    樂遊九龍街市

    $88.00 $70.40
    內容簡介: 本港街市除了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外,也是香港一個很重要的特色,不但見證了港人的成長歲月,同時印證了社會發展,並從不少細微之處反映香港的精神面貌。香港歷史文化研究專家爾東再次為香港尋根,聯同同樣傾心於文化研究的許嘉汶和攝影師陳國豪,一起開拓「樂遊街巿」系列,首先和大家探討分佈稠密的九龍街巿。 香港各區的人情味都有所不同,更正好影響了附近街巿的性格,如在多層大廈街巿已成為主流、路旁式小街市已日漸少見的今天,旺角的街坊仍情傾於街道上的攤檔,令這裡的街巷小檔仍生氣勃勃;尖沙咀是九龍第一個建成有蓋街市建築物的地方,但如今區內的海防道臨時街市,自1999年起便一直「臨時」至今!而原來1988年是九龍街市發展重要的一年,因為多座新式多種用途街市大廈都在這一年落成啟用,可說是區內一個里程碑。而究竟經歷回歸和2003年非典型肺炎,對街巿的發展有何影響?在領匯管轄後,又令街市管理產生多大的變化?《樂遊九龍街市》便和你走訪九龍各區街巿,透過不同攤檔,以小見大,感受本地的發展步伐,並細味攤販的趣事和當中的人情味。 作者簡介: 陳國豪,香港教育學院小學教育系畢業。多年 爾東,廣東番禺人。前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現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圖解香港手冊》、《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漫遊新界西屋》、《漫遊新界東屋》、《漫遊香港及離島屋》、《漫遊香港居屋》、《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百年》和《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等,並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文化的文章、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擔任香港歷史講座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導賞員等。 許嘉汶,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生。許氏對文化研究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大學期間曾先後到芬蘭、日本等地作交流生留學,親身感受當地的獨特文化。本地文化研究方面,許氏對本地街市有深入研究,曾在歷史期刊《今鑑》發表<淺談香港街市文化發展> 一文,探究香港街市獨特文化,深信文化不只活現在實體之中,更活在文字上。 攝影師簡介: 陳國豪,香港教育學院小學教育系畢業。多年來,致力為本地中、小學學界羽毛球及籃球賽事進行義務攝影工作,並屢獲學校及球會之邀請擔任比賽攝影師,部分作品更被選作學校簡介、球員簡介等用途。近年,陳氏對靜態攝影興趣甚濃,並探尋以攝影藝術將身邊的事物影「活」過來之道。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6.jpg

    香港政局思潮

    $82.00 $65.60
    內容簡介: 第一章 香港政局思潮 第二章 理想與事實 第三章 淺論教育 第四章 評析世界政局 第五章 旅歐有感 作者簡介: 葉劉淑儀,197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英文系,獲一級榮譽學士學位。她求知若渴,分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修讀了三個碩士學位課程: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主修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史丹福大學史隆管理課程碩士和較近期的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文學碩士。她在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並於2003年辭職。她從美國進修回來後,在2006年7月成立智庫「匯賢智庫政策研究中心」,2008年9月獲選為第四屆立法會議員,2012年成功連任,同年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2010年12月,葉劉淑儀女士創立「新民黨」,獲選為黨主席。 現時她把時間用於服務行會及立法會、管理「新民黨」和「匯賢智庫」、進行政策分析、撰寫專欄文章及參與各式各樣的無償公共服務。
  • 特價 M089.jpg

    國民黨員毛澤東

    $138.00 $110.40
    內容簡介: 書中以共產黨員毛澤東參加國民黨之行事為主線,牽帶許多相關人物,勾勒時代風雷。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李戡以他的身分,大量翻閱兩岸史料,輔以父親李敖珍藏,抖擻精神,史筆細述,其觀照之角度,取捨之大勇,謀篇之精細,可謂獨立書林。 作者簡介: 李戡,1992年8月3日生於台灣台北,2014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同年九月入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國際關係研究所。作為李敖之子,他對國共關係和兩岸局勢有着獨到見解。2010年,出版《李戡戡亂記》,評論台灣歷史教育的「去中國化」現象,引起海峽兩岸關注。時隔4年,出版新作《國民黨員毛澤東》,以客觀立場,研究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敗得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4.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作者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 《教學小品》由趙志成博士執筆,娓娓道出執教以來遇見的一件件教學小事:利用英語足球雜誌激勵學生學習英語,學生們興趣盎然,誰知因觸犯「不准帶雜誌回校」的校規,翌日雜誌便被校方沒收;有教師考試前兩周每晚給五、六個學生打電話,說些勉勵說話,為他們打打氣;有喜歡做手工藝的教師,放假日子時就用絲絨布及絲帶做襟章,每個學生一個;身患罕有病症的女老師,仍緊守崗位,做好教學工作,多位學生在不同情況下,小心翼翼,幫忙出入課室,上落樓層,抬輪椅,避障碍,減震盪,愛師之情,無微不至。…… 小事件,往往蘊含處世大道理,正如教育孩子,應從細微之處著手,由內而外,給予諄諄善誘。 作者簡介: 趙志成,資深教育工作者,教育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小學教師、教育學院講師。研究範圍包括普及教育、教育評鑑、教師教育及學校改進等。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計劃執行總監。
  • 特價
    Out of Stock
    ED24.jpg
    為孩子選擇一所合適又心儀的幼稚園,常教父母傷透腦筋。 為幫助大家掌握最新的學前教育資訊,《明報出版社》特別製作《2015-2016幼稚園選校一本通》,除收錄全港九百多間幼稚園資料外,還請來專家詳細分析選校和面試策略、使用學券須知,以及如何助子女適應校園生活。 書內亦有多個家長關心的教育專題: 入學須知 報讀幼稚園須知 戰線再推前!BB要讀兩歲班? 選校部署 學劵制Q&A 面試形式內容大解構 教育專題:粵普教學分高低? 幼兒培育 管教篇 如何管教被寵壞的孩子? 孩子愛出手打人怎麼辦? 怎樣應付Trouble Two? 語言篇 學兩文三語 愈年幼愈好? 我的孩子有語言障礙嗎? 校園篇 上學怕分離,哭鬧不停,怎麼辦? 為麼孩子做事不專心? 孩子怕生,不敢融入校園生活? 《2015-2016幼稚園選校一本通》一書在手,選校育兒沒煩惱!
  • 特價
    Out of Stock
    ED25.jpg
    為孩子選擇一所合適又心儀的小學,常教父母傷透腦筋。 為幫助大家掌握最新的小學教育資訊,《明報出版社》特別邀請升學專家趙榮德撰寫《2015-2016小學選校一本通》,趙榮德獨創一套以「世襲超收生」數量找尋優質小學的方法,實牙實齒,有理論有數據,再加上全港五百多間小學的實用資料,助家長DIY精明選校! 導讀 怎樣使用這本書揀選心儀小學 小一入學流程 官、津、直、私——四種小學的異同 何謂「好」小學 近年家長選小學趨勢 DIY上網找好小學的方法——尋找「世襲超收生」 小一「統一派位」填表「甲部」秘笈 小一「統一派位」填表「乙部」秘笈 怎樣排位提高命中率?(一) 小一「統一派位」填表「乙部」秘笈 怎樣排位提高命中率?(二) 小一「統一派位」,幾時搬? 準備小一「叩門四式」 作者簡介: 趙榮德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前主席 資深退休教育工作者 升學教育專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ED26.jpg
    每年的小一入學面試,都讓家長和小朋友如臨大敵。事實上,小一面試考核的是小朋友對不同事物的認知、分析能力、逆境處理、溝通技巧、小組協作、語言表達等的表現。小朋友學習以上的面試技巧,對日後學習上、工作上和待人接物上都有正面幫助,終生受用。 那麼,究竟要怎樣為小朋友準備個人檔案(Portfolio)?面試前應怎樣幫助小朋友裝備自己,把握面試中唯一一次機會,一擊即中?個人檔案應包括什麼內容?最少要有多少頁?加插小朋友親手寫的信或給校長的畫作,是否會加分?……本書將為家長們解答二十項製作個人檔案的常見疑惑。 不少家長對於小朋友在面試中的對答方向和技巧,抱持誤解。本書將為大家全面擊破五十題面試的錯誤答法,為小朋友全面裝備面試應有的態度和技巧。 另外,十二個真實個案分享,會為家長們提供更多升小面試的致勝之道。面對「叩門」的各種提問,本書作者亦會為大家一一解答。 那麼,究竟升小面試會有什麼題目?本書為大家提供了500個中英對照的升小面試思考方向。家長們請謹記──面試的王道絕非要小朋友背誦這500條題目,更不是背誦家長自行預設的/自以為的「標準答案」,而是透過這些題目,鍛煉小朋友的記憶力、品格及專注力;語文能力、性格和個人價值觀的表現;日常知識及思維邏輯;個人及小組活動之應對技巧等等。 當然,本書亦為家長提供不少在「家長面試環節」將要準備的思考方向題目,為你的子女開啓心儀學府的大鎖。 「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今日起,為你的子女全面裝備升小面試吧! 目錄: 代序 序 前言 直資、私立小學必定比官立、資助小學優勝? 報讀直資、私立學校重要日程 直接資助學校名單 私立學校名單 個人檔案(Portfolio)製作Q&A 升小面試真實個案分享 50題面試對答──全面擊破 錯誤答法 升小「叩門」Q&A 升小面試題500思考方向 500個中英對照的升小面試思考方向、15大類別: 1. 面試禮儀 2. 自我識知 3. 品格及專注力 4. 性格發展 5. 個人價值觀 6. 日常知識 7. 語文能力 8. 思維邏輯 9. 小組活動 10. 故事理解 11. 記憶力 12. 表達能力 13. 處境應對 14. 逆境處理 15. 家長對答(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 Miss K. 畢業於拔萃女書院,於高考、會考勇奪多科A級成績,同時榮獲拔萃女書院獎學金,曾於多間BAND 1名校任教,現為優才兒童教育中心首席導師。 ‧美國輔導協會 專業會員 ‧澳洲輔導協會 第二級會員 ‧加拿大輔導及心理治療協會 專業會員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 會員 ‧國際認可MBTI 性格分析顧問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優異)及學士**畢業生*主修輔導 **主修心理學 媒體專訪 ‧無線電視(TVB) Big Boys Club節目,分享升小及升中面試重點技巧 ‧新城知訊台「開心家天下」嘉賓主持 ‧曾接受本地雜誌《Face》分享名校生教學心得 ‧多次應香港教育局邀請,於官方通識科講座中擔任講者 ‧南華早報(SCMP)通識專欄作家 深受各Band 1名校及英文中學廣泛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