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出版社

  • 特價
    Out of Stock
    BJ89.jpg
    內容簡介: 對中國人來說,一道菜能够獲得的最高評價莫過於「有家的味道」。小時候每天都吃的家常菜雖然平常,但就像一塊骨頭永遠長在身體裏。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掀起收視狂潮,讓無數華人傾心,也讓世界迷戀上中國的味道。没有複雜的技法,没有炫目的配料,也没有精緻的器皿,這裏强調的是食物天然的質地和味道之美。這是一部視覺的饕餮盛宴,通過鏡頭把遼闊中國的南北方緊緊連在一起,吃的是最原始的食材,感受的是民間最淳樸的智慧,和每一道食物背後的濃濃鄉情。 本書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基礎上炮製而成,以菜式爲核心分爲5章,山珍海味、花樣主食、豆奶製品、腌貨臘味和五味調和,編者用精美的照片將這些關於中國家常菜的美好記憶與製作方法娓娓道來,與您分享。食物簡單卻是百食不嚴,除去基本的製作介紹,還帶領讀者品嘗每一道食物中透出的中國飲食哲學。600多張微距鏡頭的照片,亦將食物本身的質感發揮到極致。閱讀本書無疑是一次超越美食本身的感官享受,一切只爲喚醒您的味蕾,把家的味道鎖在舌尖之上。 ******************* 目錄 01 天賜的美味 酥油煎松茸油燜春笋 黃豆酸笋小黃魚 腌篤鮮(家常笋湯) 萵笋炒火腿 諾鄧火腿炒飯 炸藕夾 蓮藕燉排骨 魚頭泡餅 垮燉雜魚 香煎馬鮫魚 泡菜鯽魚 烤扇貝 烤生蠔 海膽蒸蛋 菠蘿排骨 清燉獅子頭 蒜蓉粉絲蒸扇貝 銀絲蝦球 西湖醋魚 葱燒海參 02 五穀的芬芳 黃饃饃 饅頭 米粉 水磨年糕 乾炒牛河 肉夾饃 羊肉泡饃 蘭州牛肉拉麵 岐山臊子面 粽子 梭子蟹炒年糕 青菜炒年糕 清明團子 扁豆燜面 西葫蘆雞蛋蝦皮餃子 炒麻食 鮮蝦雲吞面 加蟹開口小籠包 03 發酵的魔法 炸乳扇 牛奶團子 糌粑 奶茶 大煮乾絲 紅燒毛豆腐 黃酒 北方酸菜 文思豆腐 鑒真素鴨 蟹黃汪豆腐 麻婆豆腐 賽螃蟹 汽鍋雞 04 鄉愁的滋味 辣白菜 煲仔飯 荔芋臘鴨煲 臘腸 苗族腌魚 蘿蔔乾炒臘肉 紅燒臭鱖魚 油炸臭豆腐 蜜汁火方 醬鴨 黃魚鯗燒肉 霉乾菜燒肉 醬汁肉 紅燜蝦 紅燒鯧魚 麵拖蟹 醉蟹 醉蝦 香烤烏魚子 打糕 05 調和的藝術 熏鴨 梁溪脆鱔 無錫醬排骨 釀苦瓜 芋頭燒鴨 陳皮鴨 鹽雞 魚香肉絲 藤椒魚 重慶麻辣火鍋 魚丸紫菜煲 清蒸魚 白切雞 貴州酸湯魚 上湯鮑魚 清蒸大閘蟹 靖江蟹黃湯包 鹹鴨蛋 西紅柿炒雞蛋
  • 特價
    Out of Stock

    荃紀錄 – 豪華裝

    $568.00 $454.40
    《荃紀錄》由汪明荃親自統籌、整理資料,闡述回憶真實地紀錄了她光影璀燦的前半生。全書分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1947-1967)成長期,記述由孩提時候的她至從影以前;第二部分(1967-1977)藝術萌芽期,天資聰穎加上努力用功,主演過多部家傳戶曉的電視劇;第三部分(1977-1987)事業全盛期,這時候的她紅遍中港台以至海外,可說是歌影視的頂峰期;第四部分(1987-1997)事業突破期,以一位上海人半途出家,從頭開始學習粵劇,其毅力與努力,有目共睹。她更是首位從政的影視藝人,走進社會,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在藝術與政治的舞台上同樣作出令人難忘的貢獻。第五部分感情生活(生命中三個男人),細訴她與生命中的三個男人:劉昌華、何守信及羅家英的離合,感情自然流露,溫馨細膩。第六部分名人眼中的汪明荃,20位城中名人紅線女、金庸、芳艷芬、張敏儀、黃霑、王天林、蔡和平、林冰、鍾景輝、吳康民、羅家英、簡而清、張清、劉昌華、甘國亮、梁沛錦、林樂培、劉惠儀、林爽兒及鄔友正執筆,暢談他們對汪明荃之印象。
  • 特價
    Out of Stock
    當奧斯卡金像獎如雷貫耳地宣讀,身為第一個中國人踏上這頒獎台上,那一刻,他只聽到女人的叫聲,一切熟悉與不熟悉的朋友,工作伙伴,如閃電一般劃過腦際,整個命運與事業的生涯,出現了一種美麗的轉折,很多往日的計劃與想法,都重新回到內心,亢奮未息的心情,喜悅不定,沖擊了身邊的一切。他目前最重要的是 - 休息與平靜,重新出發,使這種喜悅更深入確實地落實在生活中,一切回歸單純。 葉錦添將這種喜悅及內心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不碓定時間》,向讀者展示情真的一面。
  • 特價
    Out of Stock
    當奧斯卡金像獎如雷貫耳地宣讀,身為第一個中國人踏上這頒獎台上,那一刻,他只聽到女人的叫聲,一切熟悉與不熟悉的朋友,工作伙伴,如閃電一般劃過腦際,整個命運與事業的生涯,出現了一種美麗的轉折,很多往日的計劃與想法,都重新回到內心,亢奮未息的心情,喜悅不定,沖擊了身邊的一切。他目前最重要的是 - 休息與平靜,重新出發,使這種喜悅更深入確實地落實在生活中,一切回歸單純。 葉錦添將這種喜悅及內心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不碓定時間》,向讀者展示情真的一面。
  • 特價
    Out of Stock
    BK24.jpg

    中國電影百年之最

    $59.00 $47.20
    這部關於電影史的著作,花了作者近一年時間才完成。其出版本書的主旨,是希望還中國電影製片人在電影史上應有的地位。 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除了個別且特殊的歷史時期外,電影基本上是市場經濟下的商業活動,而推動電影發展的,是無數默默耕耘的製片人。 中國最早的製片人,大抵是周劍雲、卲醉翁等人。可惜,在諸多的中國電影史著作裏、在對中國電影發展的追溯裏,開山闢路、探索拓荒的早期製片人都被遺忘了。 春節後,紀念中國電影一百週年的氣氛日益高漲,作者從過往搜集的有關電影的資料中,抽出一百個饒有趣味的事件,編寫了本書,希望人們能了解中國電影多一點。 作者簡介: 作者本名鳳惠群,惟喜用母姓王,另有畫名鳳子。 出版年份:2005年
  • 特價
    Out of Stock

    詩意 (精裝)

    $380.00 $304.00
    NULL
  • 特價
    Out of Stock

    水滸人物 (精裝)

    $480.00 $384.00
    畫畫的人,永遠是個孤獨行者。 他要對付自身、身旁、世界、所有的驚濤駭浪的人情世故;用極大克制力維持創作環境的寧靜、安詳。 文化極品,誰也沒資格任意臧否,但有權坦白喜愛。因斬釘截鐵的武松、林沖、宋江,包括愛惹閒事的石秀這幫跟我情投意合的人物,我喜歡「水滸」。
  • 特價
    Out of Stock
    BL14.jpg

    誰動了清明上河圖

    $88.00 $70.40
    內容簡介: 熱爆全城 獨家授權出版!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中國國家館一幅以現代多媒體技術演繹的《清明上河圖》成為了最注目的展品,被譽為鎮館之寶。在一幅超過120米長,6米高的巨大銀幕上,《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都以動畫形式活動起來,圖中水流人動,百貨紛陳,河上縴夫叫號,船舶亦搖曳行進,而在蜿蜒輾轉的巨型畫卷下方,一條仿真度極高的河水潺潺流過,令參觀者恍若置身九百年前北宋首都汴京,效果異常震撼。這一巨幅畫卷取名為「智慧的長河」,是因為內容中蘊藏了很多中國古代智慧和人民傳承下來的文化故事。 這幅比原作大30倍的畫卷,其實是音效加光影創造出來的逼真效果。畫卷利用了多部放映機,配合先進的幾何變形矯正融合技術,把多幅不同的畫面拼在一起。畫卷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特徵,包括每條街道、船隻、樹木和建築,無論在色調及畫風上也保留原貌。畫卷的天色還能晦明變化,4分鐘為一個日夜循環。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可算是電腦動畫創意技術與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融合的代表作。 《誰動了清明上河圖》一書,詳細介紹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的製作意念和過程,可讓讀者更加明確地了解《清明上河圖》是如何「動」起來的!
  • 特價
    Out of Stock
    《隨意隨心-姚樂碧情感寫》一書乃本港社交界名媛姚樂碧的處女作。書中共輯錄了她撰寫的四十多篇隨感散文。內容分為愛情篇、哲理篇和隨心隨意篇三大類,文章有敘有議,既是作者純真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對生活、愛情的哲理體驗。文字純樸自然,感情真摰親切,予人似曾相識的感覺,一定能引起你我的共鳴。本書更輯錄了台灣著名攝影師陳文彬為作者拍攝的八十多幀個人藝術照片,全書彩色精印,圖文並茂,相互輝映,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份美的享受和意外驚喜。
  • 特價
    Out of Stock
    NULL
  • 特價
    Out of Stock
    BX07.jpg
    內容簡介: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與三名年青佛教研究學者以座談形式,從不同角度、深入淺出去探討這部被譽為佛教「經王」 的《法華經》。 《法華經》分為八卷二十八品——本書收錄了「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安樂行品」及「從地涌出品」,合共五品。重點延續論述至「迹門」的最後一章的「安樂行品」,從中探討「難即安樂」的積極人生觀,並進入「本門」的「從地涌出品」,發放改革人性觀的《法華經》的睿智。 這本「座談紀要」闡析了二十一世紀的大千世界,以「和平」為大前提,指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應該是建立和平的宗教,而佛教正是這種模式的宗教。 作者簡介: 池田大作 1928年生於日本。現任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及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創辦民主音樂協會、富士美術館、東洋哲學研究所、創價幼稚園、小學、中學至大學等文化機構;榮任北京大學名譽教授,並獲香港大學名譽博士銜。 池田先生積極推進世界和平,發表過不少關心世界的提議,包括向聯合國提出有關和平、裁軍、教育和環境等問題建議,於1983年獲頒「聯合國和平獎」。曾以「平民大使」身分訪問世界各國,與各國元首、文化界代表會面、交流及探討舒解人類面對的種種難題的方法。池田先生的著作包括《人間革命》、《新‧人間革命》、《眺望人類新紀元》(與湯因比對談集)等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二○○五年十一月第二版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與三名年青佛教研究學者以座談方式,從不同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這部被譽為佛教「經王」的《法華經》。《法華經》分為八卷二十八品。本書收錄了「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是《法華經》本門的中心部分。重點論述「發跡顯本」、「十界論」、「十界互具」的法門,進而深入探討生死的問題、永恆的生命。這本「座談紀要」闡析了二十一世紀的大千世界,以「和平」為大前提,指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應該是建立和平的宗教,而佛教正是這種模式的宗教。
  • 特價
    Out of Stock
    內容簡介: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與三名年青佛教研究學者以座談形式,從不用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這部被譽為佛教「經手」的《法華經》。 《法華經》分為八卷二十八品 —— 本書收錄了由「分別功德品第十七」至「囑累品第二十二」。重點明示生命的尊嚴,並論述「流通分」及生命真實的歡喜。 這本「座談紀要」闡析了二十一世紀的大千世界,以「和平」為大前提,指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應該是建立和平的宗教,而佛教正是這種模式的宗教。 作者簡介: 池田大作: 1928年生於日本。現任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及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創辦民主音樂協會、富士美術館、東洋哲學研究所、創價幼稚園、小學、中學至大學等文化機構;已獲得來自世界300多所高等學府及學術機構頒授名譽學術稱號,包括北京大學、莫斯科大學、丹佛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等。 池田先生積極推進世界和平,發表過不少關心世界的提議,包括向聯合國提出有關和平、裁軍、教育和環境等問題建議,於1983年獲頒「聯合國和平獎」。曾以「平民大使」身分訪問世界各國,與各國元首、文化界代表會面、交流及探討紓解人類面對的種種難題的方法。池田先生的著作包括《人間革命》、《新‧人間革命》、《眺望人類新紀元》(與湯因比對談集)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BX13.jpg
    內容簡介: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與三名年青佛教研究學者以座談方式,從不同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這部被譽為佛教「經王」的《法華經》。 《法華經》分為八卷二十八品──本書收錄了「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本事品」和「普賢菩薩勸發品」等六品,是「法華經的智慧」這叢系列的完結篇。 這本「座談紀要」闡述了二十一世紀的大千世界,以「和平」為大前提,指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應該是建立和平的宗教,而佛教正是這種模式的宗教。 作者簡介: 池田大作 1928年生於日本。現任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及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創辦民主音樂協會、富士美術館、東洋哲學研究所、創價幼稚園、小學、中學至大學等文化機構;榮任北京大學名譽教授,並獲香港大學名譽博士銜。池田先生積極推進世界和平,發表過不少關心世界的提議,包括向聯合國提出有關和平、裁軍、教育和環境等問題建議,於1983年獲頒「聯合國和平獎」。曾以「平民大使」身分訪問世界各國,與各國元首、文化界代表會面、交流及探討舒解人類面對的種種難題的方法。池田先生的著作包括《人間革命》、《新‧人間革命》、《眺望人類新紀元》(與湯因比對談集)等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BX15.jpg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與三名年青佛教研究學者以座談形式,從不同角度、深入淺出去探討這部被譽為佛教「經王」的《法華經》。 天台大師將《法華經》分為八卷共二十八品,從「序品」第一至「安樂行品」第十四的前半部分,稱為「迹門」。本書重點就在論述「迹門」的部分精要,由譬喻品第三至法師品第十,合共八品。 這本「座談紀要」闡析了二十一世紀的大千世界,以「和平」為大前提,指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應該是建立和平的宗教,而佛教正是這種模式的宗教。 作者簡介: 池田大作 1928年生於日本。現任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及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創辦民主音樂協會、富士美術館、東洋哲學研究所、創價幼稚園、小學、中學至大學等文化機構;榮任北京大學名譽教授,並獲香港大學名譽博士銜。 池田先生積極推進世界和平,發表過不少關心世界的提議,包括向聯合國提出有關和平、裁軍、教育和環境等問題建議,於1983年獲頒「聯合國和平獎」。曾以「平民大使」身分訪問世界各國,與各國元首、文化界代表會面、交流及探討紓解人類面對的種種難題的方法。池田先生的著作包括《人間革命》、《新‧人間革命》、《眺望人類新紀元》(與湯因比對談集)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C147.jpg

    讀書拾遺

    $48.00 $38.40
    我一向覺得自己讀書不求甚解──所謂讀書不求甚解,指的是不從書面上求字義,而是更上一層樓的求解,如果去在字句上敲打,反而跳不出文字的困圍。這是讀書到達另一境界的意思。 木令耆,著名美國華人作家及學者,一直致力推動海外華人作家學術交流,現為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讀書拾遺》中的文章,為作者對歐美與中國的現代文學、戲劇、電影、雕塑、時代思潮,以至對海外華人作家和作品的獨到見解,反映出作者的學識和興趣是多方面的。 這本書收集了作者近多年的讀書經驗。由於讀書而得到的思想刺激,及聯想到有關問題,因此提書名為《讀書拾遺》。 「從讀書而拾獲的各種思想經驗,以及日後與友人交談的感受等。這些均為讀書拾遺也。這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實在是人生之一大微妙的樂趣。」 ——木令耆 作者簡介: 木令耆本名劉年玲生長於上海、南京、重慶等地,原籍湖北。1947年離開中國,因為酷愛中國文學,在美國成長時間也不忘學習漢文。曾經求學於柏克萊、哥倫比亞、哈佛,1973年在英國劍橋的悠靜環境中開始寫作。1975年創辦《秋水雜誌》,為海外文藝刊物,並任主編。1975年離開祖國30多年後,第一次返國。1981年,再度回國,教學於北京師範大學。1985至86年教學於北京大學。在美國曾任教於波士頓大學、翩得利大學。現為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1983年編選《海外華人作家散文選》出版中篇小說《竹林引幻》。繼之出版《海外文藝漫談》、《邊緣人》、《潑墨的生活》、《愛的荒謬》,並曾編譯英文版中國女作家小說選《玫瑰晚餐》。
  • 特價
    Out of Stock
    C167.jpg

    帆心直說

    $68.00 $54.40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立法會議員身分外,葛珮帆博士同時是環保界及IT業達人,除了日常的議員事務,更會涉足各類科技及保育項目,全方位推動科技發展及環保工作。《帆心直說》收錄葛珮帆於不同範疇的所見所聞,以「帆」心向讀者直說心聲。 第一章:保育帆人 身為潛水教練及海底保育攝影師的環保達人葛珮帆,多年來一直熱心參加各項保育工作。在此章節內,她將與讀者分享她與保護瀕危動物、本地及海外環境的故事。 第二章:經濟揚帆 經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一環,葛珮帆將在此章節中,論盡她對本地經濟、科技和發展的意見及建議,期望香港發展更一帆風順。 第三章:非帆生活 在每天營營役役的平凡生活中,應如何尋找不凡事?原來只要用心欣賞和細味,生活也可以變不凡。葛珮帆在此章節中,分享了她的所見所聞,包括熱血的創業故事、難忘獨特的婚禮、感動的傑青理想等,為大家注入正能量。 第四章:政論不帆 香港近年紛爭不斷,政壇紛紛擾擾,政改方案、佔領運動、衝擊立法會、中港矛盾、港獨等多個議題陸續湧現,葛珮帆特別撰文抒發己見,同時提出多項建議,期望香港更和諧有愛。此外,此章節更特別輯錄多篇立法會會議講稿,期望以「原汁原味」的文字,讓讀者感受立法會會議上的現場感。 作者簡介: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博士,JP(EQ)是IT人、2001年度十大傑出青年、沙田民選區議員、潛水教練及海底保育攝影師。先後創立「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綠色科技聯盟」、「電子健康聯盟」和「節能及環境關注聯盟」等非牟利組織,亦是「網絡無障礙行動」、「低碳環保在沙田」及「綠庭園環保農莊」的策劃人,全方位推動科技發展及環保工作。 葛珮帆曾在香港演藝學院修習舞蹈,其後考取工商管理學士、碩士,以及管理哲學博士學位,2010年再獲香港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碩士學位。熱愛生活及服務的她曾到訪五十多個國家,二百多個城市。2007年著有《新世代核心能力》一書,分享她對「時間管理」及「情緒管理」等心得。2012年主辦「珍愛環境攝影展」,並推出《南極行》一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近半個世紀以來,毛澤東和他的思想主宰着中國的命運,回首當年神州大地風起雲湧,巨浪滔天,特別是在他晚年發動了文化大革命,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毛澤東逝世後,他的影響猶在,迄今仍未有一部對毛澤東及他的思想作全面解讀的作品,誠為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空白。本書作者王若水先生是中國著名理論家,曾任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長期從事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研究。本書是他傾大半生心血的遺作,書中對毛澤東的思想以及他的性格、他的心態、他的權謀作了全面的描述和深刻的剖析,其中蘊含大量從未聞問的第一手珍貴史料,可以說是第一部最為全面最為深入的論述毛澤東和他的思想的著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中共在野時,一再動員人民爭民主、爭自由、爭司法獨立、爭直接選舉,並信誓旦旦地承諾將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建立,上述「歷史的先聲」墨迹未乾,便被棄如廢紙。新民主主義無疾而終,而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也就是共產黨一黨專政。從此毛澤東一路抓階級鬥爭,搞引蛇出洞,坦承自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直到親自發動和領導十年文革,實行「無產階級全面專政」。 撫今追昔,青年時曾奔赴延安參加革命,中年時被打成「右派」,垂老之年因「六四」事件而聲稱「不在刺刀下做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慎之先生近年來筆耕不輟,發表了一系列振聾發聵的文章。本書選編的是李慎之先生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他認為實行民主、發展民主,也就是使中國融入全球的主體價值體系,只有全球化、現代化、民主化三化合一,才是中國的出路,中國的前途。
  • 特價
    Out of Stock

    晚清大變局(下)

    $68.00 $54.40
    本書剖析的是鴉片戰爭後至辛亥革命七十年間的思潮與人物並旁及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這個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轉型期給人留下無窮的困惑。最大的困惑莫過於為什麼只留下屈辱,而一再讓機遇輕輕飄逝。史學家有過種種解說,但讀後細思,在迭獲教益的同時,又往往產生似信似疑的新困惑。 呈現在這裏的是一個不願人云亦云的知識分子對這段歷史的新探索。 史書毫無疑義應該謳歌光明,鞭笞黑暗。可是,如果視角有誤、史實不全,春秋史筆也許會化為光怪陸離的哈哈鏡。絕不能低估錯誤的社會思潮對人們心靈禁錮的嚴重性﹔卓犖方家有時也未能超凡脫俗。 值得人們深思的是﹕面對亘古未有的大變局,究竟什麼才是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 百年苦難無非是無可抗拒的歷史趨勢與中國歷史積垢的衝突。死的拖住活的,方生與未死反覆搏鬥。 作者簡介: 袁偉時,一九三一年十二月生於廣東興寧。 一九四七年,考入廣州南海中學念高中。一九五○年考進廣州中山大學經濟系,直至一九五七年在復旦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班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工作至今。執教之初講授經濟學,七○年代起年改在哲學系教中國哲學史,主要講授中國近現代哲學史;是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已退休)。 著作有:《中國現代哲學史稿》(一九八七年);《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一九九二年),增訂新版易名為:《帝國落日‧晚清大變局》(二○○三年);《中國現代思想散論》(一九九八年);《路標與靈魂的拷問》(一九九八年);《告別中世紀 ── 五四文獻選粹與解讀》(二○○四年)。另外還主編了幾套叢書和編了一卷《大學精神檔案》(當代卷)(二○○四年)。
  • 特價
    Out of Stock
    CE08.jpg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68.00 $54.40
    毛澤東是集農民叛逆和專制帝王於一身而於現代經濟、民主政治、科技發展了無干係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馬克思《資本論》的「樞紐點」有重大失誤,列寧在建立政治制度上有重大失誤,毛澤東嚴重地發展了這些錯誤。 毛(澤東)思想是長期農民革命戰爭所產生形成的民粹主義、列(寧)斯(大林)體制、帝王傳統三大要素加上馬恩空想的複雜結構體,其中,民粹思想是其基礎部分。 在今天經濟迅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中,毛思想已黯然失色了。儘管作為平等、正義的符號,毛會不斷被人呼喚﹔他的個性和才能也將不斷地吸引着人們。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第一階段畢竟已經結束,毛思想畢竟已經漸行漸遠,一去難以復返了。 作者簡介: 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五四年畢業。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西根大學、科羅拉多學院、斯瓦斯摩學院客席教授、客席講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講座研究等職。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思想史論》、《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歷史本體論》、《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等書,長期旅居美國。
  • 特價
    Out of Stock
    CE09.jpg
    這部集子,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報刊的採訪錄、答問錄,一部分是和一些朋友的對談錄,共同點是談話而不是文章。但為了給採訪錄作註,讓讀者深一些地了解訪談內容,也附上幾篇演講稿和文章。 無論是散文還是訪談,我都沒有壓抑自己和扭曲自己,也沒有面具,該說的話就說,不情願說的話就不說,身心是完整的。人生這麼短,能敞開胸懷說說由衷之言,能不迎合潮流與風氣而保持一點生命的本真與鋒芒,就是幸福。雖有鋒芒,卻不是高調。 學問,思想,文采,三者我都喜歡,都默默追求,而讓我最醉心的還是思想。我知道自己的本質乃是一個思想者,一個靈魂主權意識很強的思想者,一個把思想的自由表述視為最高尊嚴的思想者,一個被許多當代猛人、伶俐人、套中人所不容的思想者。 ── 劉再復 作者簡介: 劉再復,著名文學家。福建南安人。一九四一年農曆九月出生。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一九八九年旅居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美國)、斯德哥爾摩大學(瑞典)、卑詩大學(加拿大)、城市大學(香港)、中央大學、東海大學(台灣)擔任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和訪問學者。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名譽教授和科羅拉多大學客座研究員。出國前著有《魯迅美學思想論稿》、《性格組合論》、《傳統與中國人》、《論中國文學》、《劉再復散文詩合集》等,出國後著有《放逐諸神》、《人論25種》、《告別革命》、《罪與文學》、《現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紅樓夢悟》等學術論著和《漂流手記》九卷等散文集。
  • 特價
    Out of Stock
    CE10.jpg
    本書是根據作者當時親歷的所見所聞,並進一步蒐集資料,潛心研究而成。書中有史有論。對於大字報運動的發源地──北京大學反右運動的歷史,作了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敍述。一九五七年,共產黨發動的整風運動轉向了反右運動。當時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受害者,多達五十五萬多人。指揮反右運動的總書記鄧小平,二十多年後,繼承了右派的遺志,擔當起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但他卻仍堅持「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鬥爭還是要肯定」。書中揭示了鄧小平所扮演的角色的矛盾性。 大批文藝界著名人士被打成反右派,書中透露,緣於毛澤東交給周揚的一份名單,要求一一戴上「帽子」,為此要「翻延安時代的老帳」。周揚當時常說「在劫難逃」,但沒有人聽得懂。 本書為國際上的中國問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作者郭羅基(1932-),五十年代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親身經歷了反右運動。一九五八年提前結束學業,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八十年代,作為「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冒尖人物」被鄧小平發配至南京。九十年代流亡美國。現時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研究中國的憲政和人權。
  • 特價
    Out of Stock
    CE11.jpg
    何方,國際問題和中共黨史專家,特別是研究國際形勢與對外關係達五十年,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他跟隨中共前總書記張聞天從東北到外交部,一起工作十餘年,養成獨立思考、鑽研問題的習慣。文化大革命後,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工作。退休後改行研究中共黨史。他參加共產黨七十年,有豐富而複雜的經歷,又長期從事研究工作,善於從世界背景看中國。所以本書名為自述,實際上主要是對延安時期以來重大歷史和現實問題的反思,有大量撥亂反正、打假返真的說明。特別是對人們正熱烈討論的中國應該確立什麼制度和走什麼道路的問題,作出了系統的分析和回答。這就使本書不但留下了許多珍貴史料,而且提出並回答了當前受到各方面關注的一些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者面對它,是理論探討和黨史資料;一般讀者面對它,可以了解到過去的許多故事和真實歷史的細微末節。所談到的事件、人物、細節,都很珍貴。 作者不論對歷史,對人物,對事件,對理論,都不肯人云亦云,而堅持獨立判斷,並以豐富的閱歷為依托。本書的內容可謂滲透着作者直面真實的勇氣和洞察歷史的見識。他一直從事政策研究和學術研究,長於理性反思和分析概括。這一特點使他的自傳具有強烈的思辨性,常常能給人以醍醐灌頂的啟發,一定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作者簡介: 何方 一九二二年十月生於陝西臨潼一個農民家庭。一九三八年奔赴延安,進抗大學習和工作,後轉外語學校學俄文,參加整風和勞動。一九四五年去東北做地方工作,先後任縣委宣傳部長、省青委副書記等職。一九五○年調外交部任駐蘇聯大使館研究室主任和部辦公廳副主任。一九五九年受張聞天牽連,被定為反黨宗派成員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並下放農村。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即被定為專政對象,一九六九年押送幹校勞動改造整九年。一九七九年平反、恢復工作,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總幹事,一九九九年離休。曾被評為政府特殊津貼領取者,研究員。為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還受聘為北京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名譽博士、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著有《論和平與發展時代》、《黨史筆記——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等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CE12.jpg
    何方,國際問題和中共黨史專家,特別是研究國際形勢與對外關係達五十年,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他跟隨中共前總書記張聞天從東北到外交部,一起工作十餘年,養成獨立思考、鑽研問題的習慣。文化大革命後,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工作。退休後改行研究中共黨史。他參加共產黨七十年,有豐富而複雜的經歷,又長期從事研究工作,善於從世界背景看中國。所以本書名為自述,實際上主要是對延安時期以來重大歷史和現實問題的反思,有大量撥亂反正、打假返真的說明。特別是對人們正熱烈討論的中國應該確立什麼制度和走什麼道路的問題,作出了系統的分析和回答。這就使本書不但留下了許多珍貴史料,而且提出並回答了當前受到各方面關注的一些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者面對它,是理論探討和黨史資料;一般讀者面對它,可以了解到過去的許多故事和真實歷史的細微末節。所談到的事件、人物、細節,都很珍貴。 作者不論對歷史,對人物,對事件,對理論,都不肯人云亦云,而堅持獨立判斷,並以豐富的閱歷為依托。本書的內容可謂滲透着作者直面真實的勇氣和洞察歷史的見識。他一直從事政策研究和學術研究,長於理性反思和分析概括。這一特點使他的自傳具有強烈的思辨性,常常能給人以醍醐灌頂的啟發,一定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作者簡介: 何方 一九二二年十月生於陝西臨潼一個農民家庭。一九三八年奔赴延安,進抗大學習和工作,後轉外語學校學俄文,參加整風和勞動。一九四五年去東北做地方工作,先後任縣委宣傳部長、省青委副書記等職。一九五○年調外交部任駐蘇聯大使館研究室主任和部辦公廳副主任。一九五九年受張聞天牽連,被定為反黨宗派成員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並下放農村。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即被定為專政對象,一九六九年押送幹校勞動改造整九年。一九七九年平反、恢復工作,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總幹事,一九九九年離休。曾被評為政府特殊津貼領取者,研究員。為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還受聘為北京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名譽博士、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著有《論和平與發展時代》、《黨史筆記——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等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CE13.jpg
    這部《會友集》收集了我近二三十年來為友人著作所寫的序文。其中絕大多數作者是我相交已久的,但也有少數尚無緣識荊,只能算是「神交」。我生平不會寫應酬式的文字,友人向我索序,我必儘可能以敬慎之心回報。首先我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其次則就我所知,或就原著旨趣加以伸引發揮,或從不同角度略貢一得之愚。但無論從什麼方向着筆,我都堅守一個原則,即序文必須環繞着原作的主題發言。……用這種方式寫序當然是比較費力的,往往逼使我去進行一些獨立的研究。但是我也在寫序的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知識的樂趣:經過比較深入的探索之後,對於歷史和文化的某些特殊方面,我的認識從含混變為清晰,有些問題獲得進一步的澄清,有的基本概念則得到更有系統的整理。我的序文對友人有無涓滴之助尚不可知,但我受到他們著作的激勵則是千真萬確的。 〈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這句詩不妨借來說明為相知寫序的心理根源。若改用《易經》的語言,求序者是「同氣相求」,寫序者則是「同聲相應」。 書名取義於曾參「以文會友」,紀其實也。 —— 余英時 作者簡介: 余英時,一九三○年生於天津,籍貫安徽潛山。 一九五○至一九五二年就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錢穆先生。一九五五至一九六一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先生,獲博士學位。曾任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正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康奈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歷年所獲學術榮譽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美國明德學院榮譽文學博士、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日本關西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二○○六年獲頒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積人文終身成就獎」(the John W.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著有中英文著作數十種。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1.jpg
    NULL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2.jpg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輿論界曾經形成過兩個話語中心,一個以當年錯劃的右派分子和文革中受難的老幹部為訴說對象,一個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為訴說對象。但是,實際上,中國農民受傷害的烈度和普及度都遠遠大於此二者 —— 他們曾經三年餓死三千萬,他們現在還有幾千萬未脫離貧困。 從今以後,我們應該營造第三個話語中心,那就是以農民作為受難者的話語中心。 ……所謂受難者,是指中國農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未享受一個普通國民應該享有的待遇,國家的發展一直以犧牲農民利益為基點和代價。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3.jpg

    我是反革命

    $74.00 $59.20
    可以預計,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中,將會有越來越多中共黨內的民主派拋棄列寧──斯大林主義,接受社會民主主義,結成中左陣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中產階級、各類專業人士服膺自由主義,結成中右陣營﹔在中左與中右既競爭又合作的格局的主導下,開闢出一條漸進民主的道路。 中國的極左勢力要向毛體制倒退,而極右勢力主張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以推翻中共為前提。這些極端主義勢力不管如何高喊「平等」或「民主」的口號,骨子裏都是些反自由民主的專制主義者。 堅持所謂「鄧小平思想」的中共當權派已經遠離了極左的毛主義,但還沒有下決心走向中左。如果在國內面臨嚴重的危機,國際上遭到「遏制」、「圍堵」,中共就可能向惡性方面發展,走向極端民族主義的新法西斯主義體制﹔相反,如果目前的良性發展的因素繼續擴展和鞏固下去,中共就完全可能走上漸進民主之路。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5.jpg
    內容簡介: 在不可敵逆世界民主潮流的情況下,中國政制定必走上「大變革」的一途;現在,正是時代巨輪滾動的前奏。在面對全球化的影響,全國上上下下,亦步亦趨的走上民主化的路途;農民爭取民主可以幫到他們甚麼?民主政制又如何協助中國各階層的人保障自己的權益?隨覑互聯網,國內資訊可達各省各市,甚至面對覑香港、台灣兩地的民主進程,又怎樣影響了中共政權的變革? 本書作者多年來致力研究中國的民主進程,在中國各地考察城、村、鄉、鎮等各層的選舉情況,以鑥實的歐美政治學理論來分析這些獨家的第一手資料,告訴讀者「中國式民主」是怎樣的一回事、中國的民主進程會如何走、可怎樣走和現在的困局是甚麼。《大變革的前奏》一方面讓國內、外的華人讀者了解中國政治的走向,同時亦開通了國內與國外學者之間的溝通渠道,使國內的研究人員緊貼西方理論潮流,更使中西學界可攜手就中國政制發展進行討論,使中國民主進程踏上軌道。 作者簡介: 李凡,「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和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和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政治系碩士。他在國內外發表了大量的關於中國選舉和政治改革的觀察報告、中英文評論、學術著作,並在出版了《南風北漸》(香港出版)、《靜悄悄的革命——當代中國市民社會研究》(香港出版)、《乘風而來》(台灣出版);更從2000到2008在國內連續8年出版了《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和《中國選舉制度改革》。曾接受美國《時代周刊》等國外、內傳媒專訪。
  • 特價
    Out of Stock
    CH13.jpg

    鬱悶的中國人

    $92.00 $73.60
  • 特價
    Out of Stock
    CH14.jpg
    春秋時代與五四運動被認為是中國兩個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堪稱與上述兩個時期鼎足而三的,就要算是經歷了逾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今天了。本書展述了現今中國社會上最具代表性的八種思潮,其來龍與去脈,均逐一縷介。外行的人或別有用心者往往愛說「中國內地新一代思想蒼白」,本書雄辯地說明了,眼下正是思想之花的春天,姹紫嫣紅,爭妍鬥麗。一個思想大國的崛起,是那樣的使人為之動容。 作者簡介: 馬立誠 曾任《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副主任、《人民日報》評論員、鳳凰衛視評論員。 長期從事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研究,出版著作十七本。其中《交鋒》、《呼喊》、《大突破》、《歷史的拐點》、《交鋒三十年》等暢銷全國。《交鋒》在內地發行200萬本。《交鋒三十年》獲二○○九年第五届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一些著作譯成英文、日文在國外出版。
  • 特價
    Out of Stock
    CH15.jpg
    世界在醞釀一場大變革。中國八十後作者,用他們的眼睛觀察着這個世界,用他們的文字評寫着這個世界,同時,用他們的懷抱迎接着這個世界。 站在歷史的車輪上選擇當下的道路却很難,特別是站在世界變革的風口浪尖,必須有一種力量,一種應變大變局的力量。本書從政治、經濟、軍事、人口、歷史等諸多角度,呈現世界各國一路走到今天的縮影與現狀,揭示中國八十後和這個時代協商探討些什麽。 中國,作為一個國家,時間並不多,據稱那個時間就算放在一個人的身上,也可以說是短的,而且這是關乎整個世界的利益,中國問題要與整個世界的問題一籃子地解決。真正的出路在這兒。 作者簡介: 任沖昊 即馬前卒。一九八一年出生,同濟大學訓練的道橋工程師。希望用文字來記述這個最浪漫、最精彩的大工業時代,紀念自己和三億同齡人共同度過的青春。 王巍 本書主要策劃人和主要作者之一,軍事和科技愛好者,從事特殊貿易工作。曾遊歷歐亞非十餘個國家,見過從原始社會到資訊時代的所有社會樣本,對工業化對世界的影響有親身體會。渴望用理性的分析來解釋世界。座右銘:一切均可建模。 周小路 國企工人之子,於所屬單位幼稚園喝牛奶長大。以三國水滸做識字課本……十四歲時翻紅樓、金庸還有大學世界通史教材。大學專業讀亨廷頓韋伯沃勒斯坦尼采。 白熊 本書唯一的八五後作者,讀國際關係,大學畢業前偏激好辯,是標準的「憤青」。畢業後經社會歷練,迅速轉型,以感受新城市的誕生為最大樂事,投身建築行業。工餘,喜在地圖上用紅色標示到過的城市,現已接近「全國山河一片紅」。《環球時報》史上最年輕撰稿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CH17.jpg
    加藤嘉一是中國最火的日本人。 他十九歲隻身遠赴北京學習,從零開始學習中文,短短幾年,中文程度甚至比一般中國人更好。 他熱中於探究社會現象,透過博客文字訴說時弊民情,為民眾發聲。 他特立獨行的態度、一針見血的分析、情真意切的分享,引起廣大讀者迴響,帶來衝擊、批評、讚賞等不一的評價。 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加藤嘉一選擇繼續留在中國,如今負笈美國,為將來做好準備,期望回餽他所深愛的地方──日本、中國。《我在中國的那些日子》記錄了加藤嘉一在中國居住時的所見所聞,與讀者分享他眼中的中日文化差異、人生態度和發人心省的社會故事等。 作者簡介: 加藤嘉一,一九八四年生於日本伊豆。二○○三年「非典」高峰時來到中國。二○一○年獲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學位,二○一二年三月至七月擔任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講座學者,現任哈佛大學甘乃迪學院研究員、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訪問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二○○五年開始受邀?《南方周末》、《環球時報》等海內外媒體撰寫時事評論,常作客央視《新聞1+1》、《環球視》、《Dialogue》;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一虎一席談》、《全球連》、《時事辯論會》等談話節目。現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香港《亞洲周刊》、Nikkei Business Online、日本Diamond Online等專欄作家。中文專著有《以誰為師:一個日本八十後對中日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中國,我誤解你了嗎?》、《中國的邏輯》、《日本的邏輯》、《愛國賊》、《加藤嘉一致困惑中的年輕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CS04.jpg
    宮廷鬥爭,是歷代皇朝常遇到的問題,這些爭端,並不只發生於頹廢墮落的皇朝,就是強盛期如清朝的康熙年代,亦有出現。這套小說講述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如何在阿哥黨爭之中靠著智謀及賢士的幫助,避過重重危機,突圍而出,得到康熙的賞識,由他繼承皇位,以及他登位後的行為事跡,和鮮為人知的官廷祕聞。該書獲中國領導人、學者好評,風靡海峽兩岸,拍成電視劇集廣受歡迎。
  • 特價
    Out of Stock
    這套書是陳家輝先生繼他的暢銷處女作《如何提高你的AQ、CQ、EQ和IQ-性格型態學的實際應用》獲得廣大讀者支持,為了回饋讀者而誠意地獻上的第二本作品。希望透過創世記Genesis精品系列的三位年青設計師,徐家耀、蔡家強及林子君的協助下,能將性格型態學的神髓,透過漫畫插圖,以輕鬆和淺白易明的方法去演繹,使初學者更容易掌握和運用。對於自我成長、教學訓練、管理下屬、靈修探索、傳銷推廣及改善人際關係方面都甚有幫助。「性格形態學」Enneargram指出驅策著人類行為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九種不同的人類特質。每個人擁有其中一種,它是人類動機和情緒運動的能源,所以了解「性格形態學」便能更有效地了解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心理,人際關係的互動,衝突的來源等等。從而引導我們如何取長補短、自我成長,對人富有同情心、更加包容豁達從而獲得更和諧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