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文創

  • 特價 FullBookCover_Output
    內容簡介: 鬼故,從來都係口耳相傳。 細個嘅時候,長輩總係不厭其煩,叫我哋啲小朋友千祈唔好做呢樣嗰樣; 讀書嘅時候,校訓未必個個噏得出,校園靈異故事就個個都聽過; 後來大個咗,愈來愈發覺,都市嘅唔同角落,由倒垃圾嘅後樓梯、公廁,以至舊區停車場、工廠大廈,每一個地方,都好似潛藏住一個離奇嘅故事。 大家俗稱「鬼故」。 你好彩,聽返嚟嘅,係人哋親身經歷,而唔係自己經歷。 呢本書,集合咗我聽返嚟,同埋我經歷過嘅事件。 希望你睇完之後,下次到你撞到,都唔洗咁驚青嘛。 課室吊扇、睇樓怪事、鵝頸橋公廁、 亂紋身、二手車、工廈band房、一樓一…… 都市每個角落,都潛藏着一個離奇故事。 33段恐怖經歷, 600,000 網民夜夜無眠爆驚追post。 睇到驚,跳上床, 上咗床,仲心寒。 六個章節,六種方法感受驚嚇 毛骨悚然撞到正經歷──換轉係你,你會點樣反應? 常常會到的地方──油麻地、樂富、荔枝角、旺角,你去過,有無見過…… 口口口口衰多口──禍從口出,小心啲講嘢。 難以名狀的貼身感受──有時最得人驚嘅係,好近,好近…… 口耳相傳──傳到今時今日,已經係另一層次嘅恐怖。 念念──有無諗過,鬼故都可以咁有感情? 作者簡介: 離奇家遮 屋邨長大的80後, 聽過很多鬼故事, 讀過很多鬼小說, 有如看我們的高官演說一樣, 感覺…… 有點離地。 然後就這樣, 我在討論區敲起了第一個字。 最可怕的,不是周遭有多荒誕, 最可怕的,是當荒誕成為習慣。
  • 特價 LL109
    內容簡介: 《港語日報》專頁由四個八十後老師:王駿、曾曉華、樂瑋宜、劉韋麟喺2015年八月開設,用港式英語撰文諷刺社會,兩個月吸超過三萬個Likes,這次更下一城,以城中熱話及新聞為主題出書,拎正牌同你同港語,學港語! 本書並唔會着重「港語解毒」,因為港式英文有佢嘅存在同文化價值。香港嘅歷史背景,華英文字共存過百年。兩者互相孕育出好多本地先有嘅語言特色。 港式英語係褒定貶,唔在於喺個語言本身,而係大家嘅態度。 港式英語唔一定指偏離英美語法詞彙去發音嘅英文,更貼近嘅講法應該係富有香港特色嘅英文。各地文化環境事物都唔同,需要表達嘅自然唔同。我成日攞「功夫」呢個字做例子。係未有李小龍之前,「功夫」叫做Chinese Martial Arts或者係Chinese Boxing;有李小龍之後,「功夫」叫做Kungfu or Gungfu。Kungfu,兩個字,一橫一直,係褒係貶,唔需要我多講。 呢本書主要分兩部分︰「港語」同「英文」。讀者會問,咦?你哋本書叫Kongish,講埋English,算唔算離題?會唔會零分重作?其實,我哋正正想透過呢個編排,話俾大家知港式英文(Hong Kong English)喺學術界的定義係好闊,凡係香港境內用的英文,無論係「方毛」,定「燕方毛」的用法,都包括係HKE光譜之內。香港的中英文交往,如果從1842年起計,已經超過150年了。 難道今時今日,一提及港式英文,我哋仲要停留係long time no see的Chinglish階段?
  • 特價
    Out of Stock
    LL98_cover
    Ben Sir 以輕鬆棧鬼的漫畫連載與資料講解,教導一眾讀者認識粵語粗口文化,其實粗口都可以很有歷史與文化價值!小講堂大大本,絕無欺場,深入淺出,搞笑連場,又學又拎~~保證你睇完成為一個有文化的粗口達人! 點解五個粗口字中,男性佔咗三個,女性得一個?究竟係歧視女性定歧視男性呢?點解L字頭嗰個粗口,會有否定嘅意思呢?市面上有好多講解廣東話粗口嘅書,但係圖文並茂、配上獨特風格嘅漫畫插圖,你睇緊嘅呢本好可能係香港史上嘅第一本。 作者簡介: 歐陽偉豪 香港語言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師承著名語言學家張洪年教授,其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語言學、粵語語法、句法對比及語言習得。 WARNING ︰ THIS ARTICLE CONTAINS MATERIAL WHICH MAY OFFEND AND MAY NOT BE DISTRIBUTED , CIRCULATED , SOLD, HIRED , GIVEN , LENT , SHOWN , PLAYED OR PROJECTED TO A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YEARS 警告︰本物品內容可能令人反感;不可將本物品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出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或將本物品向該等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 特價 Book_B_Jacket_0622
    中學畢業等待放榜的暑假,大概是人生最漫長的假期吧,一如在大海中央,不知去向。既然未找到方向,不如盡快完成中學生必順要完成的戀愛任務——在畢業前,將女同學追到手……清涼夏天,回憶四濺,就像在海邊發癲。 作者簡介: 阿檸係香港商業電台嘅DJ,喺香港浸會大學畢業,主修視覺藝術。佢2012年加入商業電台,而家主持節目包括《扭扭擰擰扭扭擰》、《散蛋劇場》,2016年度饑饉之星。
  • 特價 Print
    內容簡介: 推薦序截錄: 盧斯達知識廣博,觀察敏銳,見解獨特,想像豐富,常在人們對一些社會問題感困擾時,提出切中要害的看法。讀其文,很難相信是時下追求速食文化的年輕人寫作的。本書是盧斯達在本土意識陷於低潮時的沉思,值得細讀。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 李怡 給香港人: 這是一本講述失敗的書。寫作的時期大多介乎於2016至2017年,大概就是等於《麥兜故事》裏面的香港,曾經我們興高采烈的申辦亞運——香港一定得,但最後唔得,失敗了,而且連入場的資格都沒有。 有一些年輕的朋友,滿懷理想和鬥志涉足政壇,焦頭爛額回來。有些未試到有多少能耐,就因為政權的自由心證,而慘遭鎩羽而歸。亦有的現在還在如同捕獸器的迷霧中徘徊。我們像吃火雞一樣,第一口的驚喜,會在之後消失,但還是要繼續吃下去。 這本書寫的雖然是很多事情、很多議題,以及一些文化觀察,但它倒頭來是我的心靈圖譜。我不覺得它是一本評論,更多是散文。在這個被人佔領的地方,在自我的囚禁之中,有一些經歷、一些反省、對自己多了一點了解,雖然這本書也不短,但只是整個過程的一點點。 一整代人遭打壓、遭嘲笑、遭擲石、遭孤立、遭欺凌,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對自己好,放棄;有些人不甘心,還在支撐。我兩種都不是,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人的沮喪,一個人走着下坡,夕陽廿四小時西下,沒有再升起來。 為了不讓自己的力氣完全消失,我寫了這些東西。以「香港屠場」、「玟瑰異境」、「中國他者」、「他邦對照」、「曙光」五部曲,如實記錄自己。 在這場瘟疫之中,希望你有些能讀的東西消磨日子。 作者簡介: 盧斯達,筆名。1990年生,評論作者。存在主義者、歷史人、濫寫者,不想被定義和定型的人。
  • 特價 Book_B_Jacket_0622

    小宇宙

    $98.00 $78.40
    在小宇宙裏,有很多顆星球,各自運轉。有的自轉,有的公轉,有的被圍繞公轉。天地幻變,星像轉移,似乎永遠也無法估計,是否選對了軌跡。就如二十出頭的我們,每天都有新方向,每天都迷失方向。公式無效,引力失衡。到最後,還是只能圍繞著自己喜歡的事物轉動吧。 作者簡介: 阿檸係香港商業電台嘅DJ,喺香港浸會大學畢業,主修視覺藝術。佢2012年加入商業電台,而家主持節目包括《扭扭擰擰扭扭擰》、《散蛋劇場》,2016年度饑饉之星。
  • 特價 代糖夫人信箱

    代糖夫人信箱

    $78.00 $62.40
    承接七八十年代《南宮夫人信箱》,從感情問題談到現實問題,因為切身、零距離,所以全口語入文。這本書裏的文章,主要關注年青人的感情和生活問題、樓價、男女關係、床第之事、政治紛爭等等。2016年二十多個學生自殺,可見此城前景不明,一代青年需要自我解題。 代糖夫人之名來自博客名《無待堂》(語出莊子),同音異字,變成諧趣、好mean、八婆版本的盧斯達。在文章之間,慢慢經營出一個人格,例如她是一個過四十歲的女人,有錢,資產階級,學識很多,但又很地道,直指問者的問題時,又會取笑一下自己階級的同濟。

    四大貼地TOPIC反映香港現實代糖夫人信箱「有問必答」 樓之大慾 愛的代價 討厭政治 上流階級與下流社會

    作者簡介: 盧斯達 1990年生,評論作者,網絡活動,因為介入政治話題,得罪人多。被政論者歸類為本土主義者,被醫生定義為抑鬱症患者。練乙錚認為他是本土派的健筆,沈旭暉說他是本土派最有靈氣的作者;不少社運人、文化人則批評他垃_圾、無料到。大學時主修歷史。寫得太多,有時濫寫,但相信寫了甚麼出來,總比沒有寫好點。題材近年在網絡電台My Radio開咪;寫作和評論題材從政治到宗教、從男女關係到文化現象、從心理問題到樓價問題,自成一家,亦莊亦諧,自圓其說。
  • 特價 COVER_AW

    廢青回憶錄

    $78.00 $62.40
    809000後望過嚟呢邊, 80個睇到會大力點頭表示認同的關鍵字!

    偽文青韓妹、知啲、加芝士、Whatsapp 我、已讀不回、市集、羅生門、填色冊、自拍棍、追夢、17直播、Pan 多拿、YES card!、精靈寶可夢、MK POP、忽然素顏、心心手、friend 子、大學文化、貼紙相、hea 底、黎明、淘寶亲、花生友、不死《亞視》、旺角黑白相、黑歷史、唱 K、反手掂肚臍、野生捕獲、男神、女神、xanga、樓奴、廢青……

    睇完呢本《廢青回憶錄》, ‧ ‧ ‧ ‧ ‧ ‧ ‧ ‧ ‧ ‧ 過 ~

    作者簡介: LLH──全職廢青一枚。 宗旨:不打工,用自己方式賺錢。 買樓冇我份,不如爭取時間做更多想做嘅嘢,等自己唔好太廢。 80後全職插畫家及手作人,活躍於 facebook、instagram 及各大手作市集,其抵死、絕核、麻甩畫風極受一眾年輕人追捧,目標是希望宇宙也有他的作品!
  • 特價 C187_cover(layout-01)
    一葉可知秋。 在香港這個多事之秋,有幾件無人留意的小事足證憂國憂民的大中華式民運已經遠去,新時代的業已來臨﹗盧斯達首本個人評論集,新時代的評論文字,自成一家,亦莊亦諧,自圓其說。 作者簡介: 盧斯達 1990年生,評論作者,網絡活動,因為介入政治話題,得罪人多。被政論者歸類為本土主義者,被醫生定義為抑鬱症患者。練乙錚認為他是本土派的健筆,沈旭暉說他是本土派最有靈氣的作者;不少社運人、文化人則批評他垃_圾、無料到。大學時主修歷史。寫得太多,有時濫寫,但相信寫了甚麼出來,總比沒有寫好點。題材近年在網絡電台My Radio開咪;寫作和評論題材從政治到宗教、從男女關係到文化現象、從心理問題到樓價問題,自成一家,亦莊亦諧,自圓其說。
  • 特價 H089《真 ‧ 幼稚園老師》cover final_OLH089《真 ‧ 幼稚園老師》cover final_OL

    真‧幼稚園老師

    $78.00 $62.40
    一份行外人覺得只係陪小朋友玩嘅工,日日只係同小朋友唱吓歌,教吓ABC,玩吓……就準時放工嘅工。一份行內人就知有返工無收工嘅工,日日要教唱兒歌讀兒歌全語文中英文,之後同佢哋玩體能學音樂~仲要教佢哋禮貌、基本禮儀、常規,日日 non-stop 至少3小時嘅 talk show,對住係至少15個人仔,至多可以係30幾……佢哋放咗學,就要改簿、蓋手冊、預備好聽日嘅簿……有時仲要帶興趣班……課外活動……放工返到屋企就係教案反思、教案反思……嫌悶?唔怕~因為仲有 profo~profo~profo~畀你調劑吓~ 無論你能力係點,你總有嘢要帶返去做……無論你幾多嘢未做完有幾急,你通咗幾多日你幾眼瞓……你總要面帶笑容去面對小朋友。因為,你永遠有做唔完嘅工作,因為,你專業。 而呢份工個名,叫做「幼稚園老師」。 作者簡介: VVinnie 80後幼稚園老師,係一個媽媽,係人哋老婆,真係好忙好忙,只想係好無聊每日搵野笑吓……
  • 特價 c-T004-a
    內容簡介: 讓Lifestyle回歸生活,願諸君優雅地佬去。 一個佬,可以很「地」,可以很麻甩,但不能沒有品味。網路紅人「佬訊」的文章一向以幽默抵死的風格見稱。而且他們對時事反應迅速,極盡抽水之能事。但他們的宗旨,是傳播佬之美學。 無論國際巨星,還是本地名人,到政治人物,一一在他們筆下存在過。除了以評論去帶出一個佬在各場合應有的衣著、禮儀、儀容外,更會介紹不同的經典時裝items,更寫出它們對歷史及國家文化產生了什麼影響,妙趣橫生。時裝,從未在歷史的舞台上缺席過。 節錄: 永遠懷念瀨屎褲 有一種回憶會令我們笑容浮現,也有一種回憶會讓我們淚流滿面。瀨屎褲是兩者兼有。 它既是青澀中學歲月不堪回首的標誌性item,也是年少時代無憂張狂的印記。佬編當年是一條毒橪,瀨屎褲這種東西是壞學生才能carry得起,本人只有暗暗羨慕的份。不只是因為自己不敢穿瀨屎褲,也是因為不懂得穿。 瀨屎褲看上去很effortless,但要瀨到恰到好處,其實對褲頭的剪裁要求很高。太緊瀨不到,勉強瀨下去必定影響活動;太鬆不用說,不只破壞了「底褲褲頭──三份一底褲──褲頭」這個瀨屎褲的黃金比例,嚴重者更會在行走中失去整條褲子。 瀨屎褲要瀨得好,關鍵在於拿捏好褲頭與髖關節的關係。加上皮帶後,褲頭要稍稍鬆過髖關節但又不能太合身,這樣走路時步姿也會被調整到比平常更闊,就剛好可以呈現標準的瀨屎褲造型。 當然,瀨屎褲除了褲的剪裁以外,整體配合也是相當重要的。佬編認為漫不經意的輕挑眼神,加上一個Gregory或是Laosmiddle的斜咩袋或背囊,才能將瀨屎褲的精粹發揮到淋漓盡致。如果一個背着SPI書包的剷青四眼仔穿起瀨屎褲,別人會以為他是真的瀨了屎。簡單一條瀨屎褲,在中學除了用以識別操行分數以外,還是型與柒的分水嶺。穿瀨屎褲的同學,印象中總是比較多囡的。 不過記憶總是是善於自我修飾,就像現在的照片隔了一重filter一樣。那些年的瀨屎褲令人很葡萄,但現在的瀨屎褲,總令人不屑一顧。 或許是科技太發達,彈性物料的出現讓褲子可以造得高腰低檔,不需要刻意將褲子穿得特別低,也可以有瀨屎褲的效果,失去了當年那種苦心經營的滿足感;或許是Justin Bieber的出現,愛穿瀨屎褲的他將整個瀨屎褲的形象都破壞得一乾二淨,令人無法接近。 又或者,以上兩者其實都沒有關係,純粹是人年紀大了,要從青少年變成一個佬,心底裏知道瀨屎褲已經不屬於自己,所以才下意識地找些理由排斥瀨屎褲。而無法改變的事實,是家裏的那條瀨屎褲,將會一直深深地埋藏在某個角落,一如那些年錯過的朦朧愛情與那些年虛度的胡混歲月一樣。
  • 特價 列印

    香港柒錄

    $78.00 $62.40
    內容簡介: 一本雖然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看完之後非常有親切感的香港歷史書 「吓?香港歷史?好悶啫——」 事實真是如此? 知不知道,肥仔跌落渠之前,香港早有一位重量級「海底奇兵」? 仲有老牌遊樂場裏面亦上演過「荒失失奇兵」? 早年在香港開銀行或者開鑄幣廠,是不是就可以一世無憂? 平民又可不可參與地皮拍賣對抗地產霸權? 舊茶樓與消防局、月餅會與街坊、選美會內、馬場以外, 在歷史的縫隙中又有什麼笑料猛料? 歷任港督咁疊馬,有被暗殺過、被笠綠帽、被毒親, 故事多多的他們如果有個whatsapp group, 又會傾咩嘢「些牙」咩嘢? 「吓!咁搞笑?」 歷史好悶?睇你點睇啫! 作者簡介 : 「港識多史」希望以簡單有趣的方式介紹香港本土歷史、文化,為我們留下記憶。 「港識多史」諧音取自香港地道特色食物「港式多士」。香港人喜歡下午茶,亦是眾所周知的「三點三」,普遍市民在茶餐廳點一杯奶茶、吃一件多士,別看小奶茶多士的組合。以前西餐廳價格昂貴,一般平民無法負擔,所以上一代香港人就創立冰室,仿照英式下午茶。奶茶與多士組合象徵了香港東西合壁的地位,造就了「港識多史」。 「港識多史」之所以能夠成軍,全靠最初的一個信念:「愛香港而相信香港的歷史是引人入勝的。」 就是「香港人」三字,將我們連結起來。由當初在各大學Secrets Facebook Page招募夥計,到後來組成港識多史團隊,在職、在學的我們;來自不同學院、學科的我們,都相信一點——只要肯為香港史事寫下去,就會有人願意看。 在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港識多史於Facebook 刊出第一篇故事,一同用文字發掘搜羅有趣而影響深遠的香港小故事,務求在彈指間略過的News Feed中,令大家停駐一分鐘,重新認識我們的香港。在無宣傳經費加上「hea底」的情況下,我們慶幸得到網上讀者們的支持,更先後接受了《香港01》、《蘋果日報》、《明報》和《中大通訊》的訪問。 相信未來我們仍能繼續為大家帶來一篇篇鮮為人知、值得津津樂道的本地歷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