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波逸提

  • 特價 BX30
    內容簡介: 「擊擽戒」、「怖比丘戒」、「搏比丘戒」和「打比丘戒」,這幾條戒制斷針對同行比丘的不當行為。這些行為或給對方造成傷害,或者助長散亂煩惱等,總之都有損僧團內部的和合有序。「擊擽戒」一般以戲樂心而為;「怖比丘戒」則是故意恐怖對方;「搏比丘戒」和「打比丘戒」則以瞋心所為,前者是恐嚇作勢欲打,後者則更進一步付諸實際行動。具體判罰中,比丘的行為觸犯哪條戒,需要看具體的發起心。比如比丘作打未打的情況,如果本意只想嚇唬對方取樂,則屬「怖比丘戒」所攝;如果是做相恐嚇發泄瞋恨,那就是搏比丘的行為;如果只以打人之心做打,則犯「打比丘戒」的方便罪。 「過量牀足戒」、「過量尼師壇戒」、「過量作覆瘡衣戒」、「雨浴衣戒」和「佛衣等量戒」,這五條戒是與資具尺寸有關的戒條,現代漢地比丘較難犯到。比丘持守這些戒條,重在遵循其制戒精神,防止自己對各種資具產生貪心。 內頁試閱: 2025年6月份新書推介——BX30《比丘戒研究 第九冊 九十波逸提(四)》_interior1 2025年6月份新書推介——BX30《比丘戒研究 第九冊 九十波逸提(四)》_interior2 2025年6月份新書推介——BX30《比丘戒研究 第九冊 九十波逸提(四)》_interior3 本書特色:
    1.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
    2.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 特價 BX27s
    內容簡介: 「飲酒戒」中,「能醉人」基本是諸律對酒的共同定義。比丘有病必須以酒為藥內服,或者酒作外用等,一切無犯。如果不是酒,即使有酒色、酒香、酒味,若不醉人,飲之不犯。如果用料酒、醋酒等調味料,煮熟後無酒性的,食用不犯。現代社會中有用水果等含糖物質發酵製成的乙醇飲料,比丘要小心鑑別。如果沒有生病等因緣,哪怕一滴酒都不能飲用。作為本戒的外延,比丘要遠離導致人上癮的各種興奮劑、抑制劑和迷幻藥物;另外,比丘抽煙在漢地容易被譏嫌,也不宜為之。 「斷畜生命戒」、「用蟲水戒」、「飲蟲水戒」,這三條戒和「大殺戒」一起,集中體現了佛教「不害」的原則。「用蟲水戒」、「飲蟲水戒」似乎可以包含在「斷畜生命戒」中,但發起心與之有所不同:「斷畜生命戒」的發起心是故意殺畜生之心,即主觀的希望心;而兩條蟲水戒的發起心不是故意的殺心,而是一種輕忽懈怠、對蟲子死亡無所謂的態度,即放任心。比丘的傷生行為具體犯哪條戒,要看其主觀意志屬於哪種情況。如果比丘以殺心用蟲水或者飲蟲水,則犯「斷畜生命戒」。兩條蟲水戒中的蟲是指肉眼能夠看到的蟲,肉眼不可見的不犯。有持戒護生意識的比丘一般不會犯「斷畜生命戒」,但在一些情境中仍應小心防護,比如可能會被詢問是否可以給流浪狗安樂死或畜生墮胎等問題,若對戒相不明,給予肯定答覆,也會正犯此戒。 內頁試閱:  2024年12月份新書推介——BX28《比丘戒研究 第八冊 九十波逸提(三)》_interior2 2024年12月份新書推介——BX28《比丘戒研究 第八冊 九十波逸提(三)》_interior1 2024年12月份新書推介——BX28《比丘戒研究 第八冊 九十波逸提(三)》_interior3 本書特色:
    1.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2.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 特價 BX27s
    內容簡介: 和食物相關的戒條中,「非時食戒」主要為了遮止比丘非時乞食,損惱俗眾。古印度的宗教修行實踐有較濃厚的苦行色彩,其中即包括嚴格地限制飲食。在這樣的宗教背景下,很多不同教派的修行者都過午不食。另外由於地理、氣候等原因,不少普通民眾都有不非時食的習慣。現代比丘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和古印度比丘不同,因此應該根據團體和個人具體情況來抉擇。「殘宿食戒」是為了防止比丘因貪欲蓄積食物。從食品衛生角度看,印度氣候炎熱,食物經夜容易腐壞變質,故印度人歷來視殘食為不淨。中國的民眾則講究勤儉節約,對於過夜而未壞的食物,輕易丟棄會被視為浪費。因此現代比丘在持守「殘宿食戒」時應兼顧制戒意趣和現實因緣,一方面個人不應由於貪欲而儲蓄食物,另一方面僧團留存多餘食物則可以開許,但應注意食品衛生。「不受食戒」是為了防止比丘自取而食,避免被別人譏嫌,功能上也起到對大盜戒的外圍防護作用。現代生活中常見的自助餐,等同於律典中的「置地受」。主人已經作意授食,比丘自取不犯本戒。「別眾食戒」是為了防止四個或以上的比丘形成小團體共同受食,主要意趣在於保證僧團內部和合,故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內頁試閱: 2024年12月份新書推介——BX27《比丘戒研究 第七冊 九十波逸提(二)》_interior1 2024年12月份新書推介——BX27《比丘戒研究 第七冊 九十波逸提(二)》_interior2 2024年12月份新書推介——BX27《比丘戒研究 第七冊 九十波逸提(二)》_interior3 本書特色:
    1.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2.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 特價 BX26s
    內容簡介: 波逸提戒條體現出一些與其他篇聚類似的共性。第一,不少戒條的制定與古印度社會文化和習俗有密切關係。佛陀制戒主要是為了隨順因緣,防止譏嫌,如「掘地戒」是為了符順當時印度人認為萬物有靈的觀念;與食物相關的戒如非時食等,和當時的出家人乃至俗眾的習俗有關。若認為這些戒條純粹為了防止貪欲,則並不符合真實情況。對於此類戒條,應該充分了解相關背景因素,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佛陀的制戒本懷,在戒律行持中把握中道。 第二,遮戒在涉及命難、梵行難及病緣的情況下,一般都可以開緣,可見保證比丘的安全和健康是佛陀制戒時考慮的基本因素。對於遮戒,佛陀反對機械地持守戒相。如「小妄語戒」中,比丘無心而說或誤說時,由於缺少發起心,故不犯本戒。為了保護三寶、慈護有情、教誡等目的而說的方便語,或者為符合社會規範而說的寒暄語、客套話,又或因個人語言風格所致的誇張語等,都不犯「小妄語戒」。實際行持和判罰中,應考慮以上因素,避免將小妄語的範疇無限擴大。 內頁試閱: 2024年5月份新書推介——BX26《比丘戒研究 第六冊 九十波逸提(一)》_interior3 本書特色:
    1.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2.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