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特價 SA204.jpg

    來自遠方的呼喚

    $88.00 $70.40
    " 為了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交通便利,在過去八年,已經有超過2,500名本港和內地的大學生和中學生,以及專家義工透過「無止橋慈善基金」在內地築建河上便橋和開展其他的民生工程。本書希望讓曾經參與建橋工程的眾人,以不同的角度解構行動的意義,並「呼喚」遠方的香港同胞,反思城市生活,回饋農村。 「無止橋」在不知不覺中,引發出最純樸、最動人、最難忘的故事。我是在去年的無止橋夏令營,聽了重慶大學徐同學的分享。他在憶述建橋工程完成後準備離開時,無意中聽到老奶奶在講電話,被她的興奮和喜悦所吸引。 對老奶奶來說,這條連接彼岸,方便交往的便橋,她等了一輩子,終於在有生之年夢想成真!她如獲至寶,急要將這份埋在心底裏的渴望和喜悅,打電話與離鄉別井、遠在南方當農民工的兒子分享!兒子可能每年只可以在春節回家過年探親,她明知沒可能,也急不及待的打電話告訴他,家鄉終於有條步行橋的好消息,着他趕快回來看看。 我坐在台下,望着銀幕上的畫面,看着老奶奶由心笑出來的容顏,扣人心弦,霎時感動! ──紀文鳳 (無止橋慈善基金義務秘書) 我參與過好幾次無止橋的活動,包括無止行和無止橋的竣工典禮。每次看到義工們那份積極投入的神情,義工和村民,特別是小孩子,在短短一兩星期建立的深厚友誼,我都為之動容,由衷地支持無止橋這份充滿意義的慈善工作。 ──林鄭月娥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暨無止橋慈善基金榮譽顧問) 遠至十年多前了,於初春還寒、漫山梨花開時,我首次隨吳恩融教授牽頭的團隊訪黃土高原中的毛寺村,為籌建「無止橋一號」作準備。隨後於2005年盛夏,一行數十香港義工抵村建橋,約一星期橋成,把久遠以來河分兩岸、似近還遠的遙鄉困局化解。我樂見小小學童以至蒼蒼長老,終於日常可以安心穩步踏橋渡河;我亦喜見無止橋的設計建造因地制宜,以柔制剛以環保網籠作主要構件,籠中石塊就地取材,可謂「低碳綠建」的經典。此橋的創意理念具遠見,實體卻親近在地鄉土,親民利民,並與當地山水環境和諧共融。 ──黃錦星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暨無止橋慈善基金榮譽顧問) 作者簡介: 無止橋慈善基金 (http://www.bridgetochina.org.hk/hk/) 是一個香港註冊的慈善團體。旨在鼓勵香港和內地大學生運用環保理念,義務為國內貧困和偏遠的農村設計和修建便橋及村莊設施,藉以: -促進香港和內地的溝通、瞭解與融和 -改善內地偏遠、貧困農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啟發社會尊重、欣賞和保護地方文化、傳統和環境,提倡可持續理念 -提供大學生服務學習的機會,親身為村民帶來實質改變"
  • 特價 SA207.jpg
    網上最紅最火的年輕熱血醫生Dr. Ray,透過一個又一個或溫馨感人或抵死好笑的小故事,與讀者分享在醫院的所見所聞。 本書為Dr. Ray第五本作品,內容包括那些年的故事、印度留學記、病患眾生相、醫護一家、外星怪現象、風雨中的香港。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在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後,現正式成為急症室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特價 SA208.jpg
    "《亞洲週刊》「香港評論」與《獨家》微信平台「中環一筆」2015年度攜手推出。 浩蕩佔中79日,催淚的硝煙過後,天空的陰霾猶如昨日淩晨,而我們依然在懇切等待,明日破曉的重生。 歷史是最佳的教員。今天香港的問題,就源於很多年輕一代沒有歷史知識。在「去歷史化」的浪潮中,他們陷入「去中國化」的深淵。 「香港評論」和「中環一筆」的作者,就是要將這些怪現象深入分析,揭開那些高唱民主的政客和「意見領袖」的真面目,為沉默的大多數發聲,還原歷史的真相,捍衛香港人的昨日、今日與明日。 作者簡介: 譚衛兒 現任香港英文《南華早報》 副總編輯。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新聞總監;無線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採訪主任。 潘麗瓊 曾任天地出版社副總編輯及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客席主持人。現在《頭條日報》撰寫專欄《幸福摩天輪》。 雷鼎鳴 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香港算算賬》等12本書。 楊志剛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用教授。曾任澳門大學兼任講師、港台電視部、政府首席新聞主任。 陳莊勤 資深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一直關心香港及中國內地政治及社會發展,不時發表政論及社會觀察文章。 陳建強 醫生太平紳士,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積極參與時事,定期於電視、電台、多份中英文報章及周刊發聲。 屈穎妍 現為香港電台第一台親子節目「我們不是怪獸」主持及《晴報》《明報》《頭條日報》專欄作家。 邵盧善 香港電台前台長、助理廣播處長,前《工商日報》副社長及總編輯,現任社會政策研究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李春 現任台灣聯合報系香港特派員。長期任職政治記者及主責中國大陸新聞採訪,同時兼任報紙社論主筆。 邱立本 亞洲週刊總編輯。2010年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2011年獲SOPA最佳評論獎。 阮紀宏 曾任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在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多間媒體撰寫評論。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香港零傳媒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
  • 特價 C169.jpg

    黑眼睛

    $78.00 $62.40
    本書結集了堂前燕於Yahoo! Style上的專欄黑眼睛的文章,內容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 1.香港;2.男女;3.文化 ;4.政治;5.人情 在「政治」類的《香港就是祖國》,堂前燕劈頭就指出媚共者的可笑: 「看見一些官員、議員和愛國商人在電視報章上以爹親娘親不及祖國親的勢頭,大談中共這個所謂的祖國,實在令人發笑。 「作為鄰居,他玩火自焚燒了家宅,你讓他來避難,他覺得是便宜了你,這是皮厚。明明是他家失火,卻說得像是你放火,這是心黑。你愈是好心接濟他,他更覺得不得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甚至不是非奸即盜,他更認為你一定是佔了他便宜:對了,你愈對我好,愈證明你是出於內疚,為甚麼內疚?因為你佔了我便宜、搵過我著數,於是周而復始、惡性循環,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若果不是我這裡多災多難、自己折騰自己,你會有今天?所以你對我好,不單是應份,更是在贖罪。」 在「男女」類的《港女之道,在攞著數》,堂前燕揭露了港女的「貪婪」: 「我希望我男朋友對我好啲――十個香港女性,九個都這樣說,但怎樣才算對她好?說穿了香港很多女性所謂對我好的具體表現,無非就是照顧她的一切開銷、忍受所有無理取鬧以及像她們老竇老母一樣不單要接受她們的臭脾氣還要調返轉去哄她們開心,否則你得到的評價就是:一啲都唔細心、唔緊張我、唔關心我。」 作者簡介: 堂前燕,著名網絡作者,作品見於Yahoo、Cosmopolitan、高登及其他平台。他以撰寫小說及評論為主,嬉笑怒罵,眼光獨到,一針見血,數盡香港政治及社會的光怪陸離,奇人怪事。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68.jpg

    梁特語錄

    $78.00 $62.40
    作者曾偉強寫這一系列文章的念頭,源於梁特的一句口頭禪:「落去」。 政府新聞處發出的談話全文,將之直譯為「下去」。而現場亦從沒有人追問梁特口中「落去」的意思。因為中文重「虛」,予人想像空間。而從語境推測,聰明的傳媒都明白其意思大概是「往後」、「今後」、「以後」、「跟住」、「接下來」、「日後」、「將來」等等,總之就不是「下去」。 根據台灣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落去」有三個意思,一是「下去」,即從上面到下面,例如「從那邊落去」、「走落去」。二是用在動詞後,強調從上往下的意思,例如「吞落去」。三是用在動詞後,表示事情繼續進行,例如「你別再說落去了」。 至於「下去」,則有六個意思:一、如前所述,由高處到低處,如「他從樓上下去。」二、指從較高的部門到較低的部門或基層,如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寫在前邊》:「我決心先下去參加平分土地工作。」三、表示事物從有到無,如「你的氣還沒下去。」四、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由高處到低處、由近處到遠處、由上層到下層等趨向,如《水滸傳》第一回便有「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五、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繼續進行,如毛澤東《反對投降活動》中便有「戰下去,團結下去,中國必存。」之語。六、用在形容詞後,表示某種狀態繼續發展,如張天翼《兒女們》:「漸漸地聲音變小了下去。」由此觀之,「下去」是沒有「接下來」或「往後」的意思的。 「落去」一詞,教人想起晏殊《浣溪沙》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名句。梁特口中的「落去」,不會是指眼前凋落的無奈罷!回到廣東話中的「落去」,卻又真的「似曾相識」。其實,「落去」是一個方向補語,附在謂詞後面,像「攞落去」、「跳落去」,表示動作行為繼續下去的意思。觀乎梁特口中的「落去,……」,不但混淆了其意義,而且語法也完全用錯了。語言是思維過程必須憑藉的物質材料,語焉不詳又豈能有清晰的思維,正確的邏輯?事實是,梁特「語言偽術」的本質,就是一個「偽」字。 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除了胡亂寫點東西,真的用處不大。但觀乎第四屆特區政府混亂的施政,經常說了才周章如何做,做了才思考後果和效果,不獨不重視程序,更沒有完整的政策,甚至可以說不懂政策為何物,正正是「以己出經式義度」也。加上梁特之「語言偽術」,顛倒的邏輯,實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言論自由是香港核心價值之一,但無奈的是,這種自由正在一點一滴地消失。在下是絕對不相信太陽會從西方升起的人,希望透過一支筆,由梁特的講話出發,以批判的角度,當個旁觀者,見證時代的某一個段落,完成一項「歷史任務」。 作者簡介: 曾偉強,1964年生於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行政學系榮譽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及哲學碩士。從事媒體工作廿多年,曾任職《經濟日報》、《信報》編輯,香港政府新聞網助理編輯(中文)等。著有《日落是甚麼顏色》、《想飛》、《藍巴勒隨筆》、《吐露港的星空》等。獲頒「第23屆世界詩人大會嘉許狀」、「第五屆大學文學獎散文組嘉許獎」、城市文學節2010「城市文學創作獎」散文組優異獎、「《2008感動中國詩詞文寶典》一等獎」,獲授予「2008感動中國經典詩詞藝術家」榮譽稱號。
    試閱
  • 特價 SA203.jpg
    2015年,香港似乎仍在困局中。政治上,佔領運動後,政府繼續呼籲政改方案要「袋住先」,卻遭民主派議員和不少年輕市民反對;相對地,南韓經歷四十年抗爭,最終爭取到民主。經濟上,樓市繼續熾熱,售價屢屢破頂,冠絕全球,但人均居住面積只等同三隻豬享有的空間,十年竟無寸進;各地政府卻透過實施各種措施,穩定樓價和租金,讓市民安居樂業。關心周邊各國和地區,或許能為香港找到出路。 香港以外,中日兩國關係亦趨緊張,特別是參拜靖國神社和東海界線的劃分,兩國戰事會否一觸即發?而中國本身亦有不少社會民生的問題,部分如十年前的大頭娃娃毒奶粉等更激發中港矛盾。 《明報》專輯組以銳利而專業的眼光,針對關乎香港以至東亞地區的熱點議題,深入發掘和報道,更邀得不少舉足輕重的中日政經界人物接受專訪。本書為這些珍貴的訪問和調查內容的結集,讓讀者一氣呵成,深入了解香港以至周邊的國際關係情勢,更是讀者分析時局的重要工具。 作者簡介: 《明報》專輯組於2014年年中全新成立,旨在直擊新聞現場,對熱點新聞以客觀中立的方式作深度報道。《明報》編採組相信,新媒體出現無疑令閱讀習慣改變,而短平快的快餐式新聞、預設立場的報道近年的確盛行,不過無論新媒體還是舊媒體,內容始終「為王」。客觀具公信力的資訊,深度分析、宏觀視野的內容,在香港仍大有生存空間。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5.jpg
    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 這是最壞的年代。 在過去一年,每發生一事,大家都認為已夠糟糕,但到了明天,卻發現更糟糕的還陸續有來,讓人氣餒。最初是「無形的手」,但如今卻變成了「有形的刀」;最初是烏雲蓋頂,但如今卻變成了腥風血雨。 但最壞的年代,也曾經成就過最好的年代。 張圭陽所著《金庸與報業》一書中,除了記述了這段歷史之外,更作出這樣的總結:「《明報》在1967年香港動亂期間,報社受到左派鬥委的攻擊,《明報》主事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反倒強化了《明報》站在大多數市民的立場,堅決反對左派的形象。《明報》社評強調以香港為家,支持港英政府,又進一步樹立了《明報》是一份香港報紙的形象。」 《明報》的金漆招牌,便是這樣建立,且得到不斷增加的銷量作為肯定,奠定了其報壇上的位置。這再一次說明,勇氣和堅持,可以把一個本來是最壞的年代,一改而成一個最好的年代。 我相信,最壞的年代,會有最好的記者。 今天香港的新聞界同樣是烏雲蔽日,開打的卻是一場縱然沒有硝煙,但卻一樣艱苦的戰爭。我希望每一位香港人都能支持我們的新聞工作者,讓他們不至於變得孤單,孤軍作戰。 縱然被抽廣告; 縱然被撤換節目主持; 縱然烏雲蓋頂; 縱然腥風血雨; 但如果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能克盡己責,好讓香港的新聞自由能夠浩氣長存的話,那麼很多、很多年之後,人們仍然會說——今天,是他們歷史上最美好的一刻。 謹在這些漫天風雨的日子,把本書獻給香港的新聞工作者。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章 我們的年代 第二章 人物 第三章 媒體 第四章 大時代 第五章 社會 作者簡介: 蔡子強──學者、時事評論員、《明報》專欄作家 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安 裕──資深評論員、《明報》名筆 傳媒人,啃書快過食叮噹麵包,醉心近代史,月旦時局似個講古佬,對中美日關係尤有深刻體會,每周專欄見《明報》「星期日生活」。
  • 特價 SA197.jpg

    青雲路線圖

    $78.00 $62.40
    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及策略計劃顧問李漢祥助你策劃事業青雲路線圖! 李漢祥在《信報》的專欄發表了數以百計的文章,談及如何策劃和管理個人事業;怎樣認真、勤懇和努力地在職埸實幹;亦指出要力爭上游、自强不息方能在職埸脫穎而出等等,內容十分多元化。現今他把十多年累積下來的獨到心得結集成書,分為〈上位篇〉、〈前膽篇〉、〈抉擇篇〉、〈跳槽篇〉、〈起步篇〉和〈增值篇〉六章,旨在與有志於青雲路上大展拳腳的年青人分享,以望可扶掖後進,協助渴望實現個人理想的職場新進瞭解職場,平步青雲,邁向成功! 「如何在職場上安身立命,從正途達至事業上的成功,正是李校友這本新書的焦點所在。行將畢業或剛入職不久的同學、校友,讀之必然有所領會,並藉此得益。」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 「漢祥先生不僅為本地及國際公司提供流程重組、市場調查、策略制定與執行等顧問意見,更在本地主要媒體《信報》上發表了數百篇有關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規劃等議題的文章,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實踐體會。他幫助年輕行政人員及大學畢業生策劃個人事業,認真、勤懇及透過實幹踏上職場青雲路,令人稱讚。」 ──香港城巿大學校長郭位教授 作者簡介: 李漢祥 現任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及策略計劃顧問;成長於一個普通家庭,憑藉努力勤懇、待人謙遜而白手興家。現時也為《信報》專欄作家,曾發表三百多篇有關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發展、職業規劃等議題的文章。 1995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旋即被當年全球最大的商業顧問公司──安達信(Arthur Andersen)所羅致;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為本地及國際公司提供關於流程重組、市場調查、財務策劃、策略制定及執行等的顧問意見。 李漢祥曾在零售、資訊科技、保險業的多家大型公司擔任高級行政人員,也是在香港引入超級廣場購物概念的先驅,是一間大型連鎖超市網上購物店的創辦人。在十多年的「獵頭」生涯中,李氏每天都接觸大企業的僱主及出類拔萃的行政人員;深諳平步青雲之道,亦明瞭為何不少人才在事業發展上「走寃枉路」。 李氏熱心於教育事業,扶掖後進,曾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成員。多年來,積極參與組織和領導本港大學的學長計劃,並經常應邀擔任就業講座的主講嘉賓和模擬面試官。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及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舊生會會長,在2014年獲香港城市大學頒授榮譽院士銜,以表彰他為城大服務並促進其發展的傑出貢獻。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7.jpg

    餐桌上的領袖

    $108.00 $86.40
    英文有一句諺語,叫「You are what you eat」,譯作中文的意思就是「人如其食」。 有時我們看看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喜歡吃些什麼,對於了解他們的性格、為人、作風,會有一些有趣的啟示。 例如,毛澤東嗜好吃辣,每餐飯都無辣不歡,就是小小幾顆辣椒,已經可以足夠讓他吃掉一大碗飯。他的名言是:「能吃辣的人革命性較強」。「辣」與「革命」一樣,都是洋溢着一種火熱澎湃的能量。嗜好吃辣的人,常常吃得面紅耳熱,那就像革命的熾熱激情。 如果毛澤東這個湖南人,無辣不歡,最愛吃紅燒肉這類農家菜,並反映了其包拗頸、愛搞對立和鬥爭的性格,那麼周恩來這位江蘇人,曾經放洋留學,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他又喜愛吃些什麼?會否如江蘇人般嗜甜呢?告訴你,他最愛吃的是冰塘肘子,是不是與你對其觀感很匹配呢? 再看看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這樣一位從小在美國受教育,說得一口地道英語,生活作風十分洋化的貴婦,她又喜歡吃些什麼?原來她的飲食口味也十分吻合,每餐必吃的是青菜沙律,閒來也愛吃朱古力。 翻看本書,你會進一步發現,原來國父孫中山愛吃豆腐,蔣經國愛吃蛋炒飯,從中看到他們生活作風簡單,知慳識儉的性格。 除此之外,其實「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也可以進一步引伸,把它稍稍改成「You are how you eat」:你的吃相如何,亦最能顯示你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當你在本書看到周恩來吃木瓜和吃狗肉的故事,就更能體會到其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的一面。 食物除了能夠反映當事人的性格、為人和作風之外,餐桌之上,還有更多更高深的政治學問。 吃不吃飯、與誰吃飯(又或者不與誰吃飯)、如何吃飯、在哪裏吃飯、吃些什麼東西和菜式、吃相如何……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從來都不是簡單填飽肚子的問題,那更涉及更多微妙和含蓄的政治信息。 本書將通過一道又一道的菜式,一個又一個餐桌上的趣聞迭事,把一位又一位曾經改寫歷史的領袖,一幕又一幕機鋒處處的政治,更加立體的呈現在讀者跟前。 《餐桌上的領袖》,是一道美食和政治之旅。 作者簡介: 蔡子強,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 特價 SA190.jpg
    Dr. Ray,可能是網上最紅最火的年輕熱血醫生! 走過的戰場和煉獄,Dr. Ray繼續滿腔熱血的搶救生命、看顧病人,再累亦堅持揮筆寫下在醫院的所見所聞。他對工作的熱誠、對生命的愛惜、對病人的關心,透過一個又一個或溫馨感人或抵死好笑的小故事,深深感染着每位讀者。 「站在醫院的最前線,緊貼着社會的心跳,感受到的人情冷暖,猶如這個城市的寒暑表。每天上班都會遇上不同的人,他們有着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國籍、不同的背景,來到我面前,有着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痛苦、不同的理由。」 本書為Dr. Ray第四本作品,四大篇章: 第一章 我是Dr. Ray 第二章 醫生是這樣煉成的 第三章 轉戰ICU 第四章 繼續熱血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在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後,現正式成為急症室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特價 SA196.jpg
    我肯定在城市中,存在許多值得人傾聽的「感人至深小故事」。 生活在城市,你和我每天都和城市接觸。接觸可以是蜻蜓點水,接觸也可以扣人心弦,接觸更可以是因為細心了解聆聽這個城市的人、事、物、情而得到的每一點觸動。電台節目《Urban Touch》主持急急子為了捉緊城市裏細膩的人情味,在好奇心引領下遊走街巷屋邨、走訪老舖小店如印務店、秤號、手作店等,與店主和客人詳談交流,蒐集城市點滴,以醇淡的情感寫下急急子的Urban Touch。 「有聽眾跟我說:『這個節目影響我很多。』我不知道那個影響是怎樣的,他會理解我不是希望人趕去拍照嗎?會像我一樣不隨便用『人情味』這個詞語嗎?會去欣賞身邊的人嗎?作品完成了,就讓作品自行說話,讓人有不同的解讀,或者他有比我更深的體會,更精彩的想法。」 ──急急子 「急急很慢,她的被訪者說話也很慢,一個不屬於我城的節奏偏偏將我城的故事忠實地娓娓道來,聽她節目你得不到速食金句,只有雲淡風輕的戀人絮語,一個字粒一張板凳一針一線都慢慢地與我們扣得千絲萬縷,與我們的大街小巷形影不離,試問要活化要保存要記載的又豈止一個碼頭幾個古玩,這是急急靜靜的起義。」 ──商業電台叱咤903總監林若寧 作者簡介: 急急子 急急子是商業電台叱咤903 DJ,主持《Urban Touch》及《集雜志》。第一天開咪,獲得占奴賜名急急子,從此工作速度、生活步伐,照舊好慢。每星期落區考察香港有人味地方,每日研習趣美生活,大氣中深呼吸一口氣。
  • 特價 SA188.jpg
    成功的取決,不在於所謂聰明,任你天生異禀絕頂聰明又如何,沒有日夜苦練基本功,馬步都未紮穩,說穿了不就是花拳繡腿?中看都難何況中用?是命運?萬般皆是命,誰叫人家條命生得好?算他含着鑽石鎖匙出世又如何?誰能保證一帆風順一生都富貴還有條命有幾長?幾多座金山鑽礦都難買寸光陰!歸根究柢,不要捨本逐末把心機時間花在找捷徑上,找藉口推卸責無旁貸的責任,只需認真用心專注地朝着目標出發,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勤天下無難事,天道酬勤,唯勤是岸。 ──張慧敏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章 幼不學,老何為? 第二章 不為也?不能也? 第三章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第四章 生活就是腦袋的老師 作者簡介: 張慧敏,Alison Chang,人稱「Son 姐」,資深獵頭人、Career Doctor、培訓專家、職業諮詢顧問及教練、報章專欄作家。著作有《職場女王論》、《職場女王論II-教你如何步青雲》、《獵頭職場啟示錄》系列。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6.jpg

    香港政局思潮

    $82.00 $65.60
    內容簡介: 第一章 香港政局思潮 第二章 理想與事實 第三章 淺論教育 第四章 評析世界政局 第五章 旅歐有感 作者簡介: 葉劉淑儀,197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英文系,獲一級榮譽學士學位。她求知若渴,分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修讀了三個碩士學位課程: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主修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史丹福大學史隆管理課程碩士和較近期的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文學碩士。她在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並於2003年辭職。她從美國進修回來後,在2006年7月成立智庫「匯賢智庫政策研究中心」,2008年9月獲選為第四屆立法會議員,2012年成功連任,同年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2010年12月,葉劉淑儀女士創立「新民黨」,獲選為黨主席。 現時她把時間用於服務行會及立法會、管理「新民黨」和「匯賢智庫」、進行政策分析、撰寫專欄文章及參與各式各樣的無償公共服務。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3.jpg
    如果當年希特勒沒有被藝術學院拒收,也許二戰就不會發生了;如果當年毛澤東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薪水再高一點,也許世界就少了一個共產黨了……電影總是離不開歷史,而歷史又總與政治息息相關,蔡子強從光影大屏幕中看到的,不是拍攝技巧,也不是敘述風格,而是電影所處時代背景下的政治密碼。 例如「我們的香港,已經不存在」、「還我香港」,便是《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這套電影的主題。《玻璃之城》中舒淇和黎明飾演的情侶儲錢打長途電話是由於當時電訊商壟斷抬高通訊價格,而這一歷史鏡頭卻最終由王維基徹底改寫。對於受限甚多的國內電影,政治隱喻更是充滿了想像力,《讓子彈飛》中的一幕「民國筒帶領個弟兄幹掉了黃郎」原來是在隱喻「八九六四」……《王的盛宴》裏劉邦項羽的故事,則含沙射影中國的傳統政治權術。 在蔡子強對政治故事和歷史事件沾手就來的敘述中,你可能會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看過書內的每一部電影,因為每一部電影在他筆下,幾乎都是另一番充滿想像力的解讀。在政治局勢變化萬千的這個時代,蔡子強的這本書,也許能讓你通過光影看懂現實中的更多政治密碼。 本書內容簡介 第一章 被奪走的正義 第二章 歷史可以是因為陰差陽錯 第三章 穿透政治與世情況 第四章 玻璃之城的守望 第五章 那些年,我們為此沉迷過 作者簡介: 蔡子強,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本地著名公共知識份子,常常通過在報刊撰文,接受媒體訪問,針砭時政。對於他來說,政治不單只是發生在政府、議會、選舉、示威遊行這些場所之中,也存在於日常語言、大眾文化、電影,甚至足球之上,因此,以上這些意識形態的載體,往往也是極好的分析和批判素材。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1.jpg
    J-POP、K-POP,近十年來席捲全球的日韓流行文化,已經深深侵入香港。這兩個國家的流行文化,為什麼如此強勁?在日本度過六年的駐日記者Kitty,將多年來的日韓藝能界採訪軼事,逐一分享,包括SMAP、宮崎駿、蒼井空、BIGBANG、小田切讓、酒井法子、前田敦子等,背後折射出日韓流行文化的成功之道。 日本娛樂事務所對藝人的保護程度足以到變態程度!日本人對韓國流行文化的侵襲為何又愛又恨?背後竟然涉及政治經濟利益!韓流與日流究竟有什麼本質分別?日本民眾竟然妄想本土最大的娛樂事務所倒閉?日本AV女優在幕後的真實生活中原來比任何女大學生都清純! 作者簡介: 婁吉瓊,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日本研究。現時唯一長駐日本藝能界的香港記者,曾在當地採訪過千場活動、專訪上百位日韓及荷里活明星,報道主要見於香港有線電視。另兼職翻譯、製片及各種促進港日文化交流工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9.jpg

    死裏逃生

    $78.00 $62.40
    「0603170114」 一組數字! 一生逆轉! 2006年3月17日晚,發生在尖沙咀廣東道行人隧道的槍擊案,徐步高、曾國恆、冼家強(家菲)三位涉案當事人,只有冼家強警員負重傷生還。他的面頰和小腿受槍擊重創,之後一直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經歷着無數次手術,啃着無數藥物,每分每秒承受着從傷口傳來的撕心裂肺的痛楚。每晚夜幕低垂,腦海中不斷閃現的現場駁火片段…… 從此,一位年輕有為的警察,變成永久身負傷患的康復者。身心受創,痛苦得,無法照鏡!無法拍照!因為,實在無法回首!在家人、好友、警隊、醫務人員的關懷照料下,家菲終於戰勝了心魔,一字一淚地將他在醫院期間的康復經過,記錄下去,每一筆,都很痛! 在我警務生涯中最難忘的個案,要數2006年3月17日晚發生在尖沙咀廣東道行人隧道的槍擊案,而這個轟動的案件發生時我正是香港的警務處長。冼家強先生在維護社會治安中付出的代價之大,實在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他的面頰和小腿受槍擊重創,至今依然有後遺症,雖然他盡量以輕鬆的心態去面對,但痛苦和壓力對他做成的影響只有他自己才感受到,他選擇用紙筆記錄下來,淚中有笑(只是苦笑) ,但總算是心靈上的一種釋放和解脫。 ──李明逵 原警務處長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家菲在那天晚上成為了一個家傳戶曉的人物。他在事件中的英勇表現,為他嬴取了一枚應得的英勇勛章之餘,亦為他帶來了無盡的身心傷痛。事件發生後的每一天,他都要獨自英勇地面對事件帶來的各種身心後遺症。身心的痛,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亦只有他自己才能克服。這本書記敘了他那條崎嶇的康復路。我當了三十四年警察,閱人無數。家菲擁有悲天憫人的心腸,若說是世間罕有,絕不為太過。 ──鄧厚江 原警務處監管處處長 回想當天夜晚已有朋友傳出「家菲命不久已~~他頭部中槍,脚部又中一槍,應該捱不了多久~~恐怕返魂乏術~~」,更可笑的訊息是「家菲已死了」,大家都認為我頭部中槍多數撐不下去,加上傳媒張冠李戴的報道,友人忙亂間驟眼看到死者親友照片,心慌下沒留意當中錯漏。 經過了這七十一天的病院經歷,確實令我身體及心靈上有極大的轉變。由最初醫生說我很大機會「面癱」,到後期又多次表示我可能需要切去左腳!我就不時抱着「天天有希望,日日有奇蹟」的信念,明天可能不會怎樣,但有所冀盼總是好的!而事實上奇蹟的而且確發生在我身上,讓我更深信上天將會派給我更多任命,因此我必須積極裝備自己,面對未來,迎接更多、更艱辛的! ──冼家強(家菲) 尖沙咀槍擊案唯一生還者 作者簡介: 2006年3月17日,冼家強警員與同袍曾國恆於尖沙咀行人隧道與休班警員徐步高槍戰。冼家強事發時28歲,右邊面部鼻翼旁及左邊小腿中彈,為槍戰中的唯一生還者。事件引起香港社會廣泛關注。在2007年4月25日的徐步高槍擊案死因研訊中,陪審團一致裁定徐步高非法殺死3人包括警員梁成恩、巴基斯坦護衛及警員曾國恆,以及令冼家強受傷。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8.jpg
    不少理論或實證研究都認為,人力資源對企業動力和經濟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勞資關係及勞工政策,不但影響社會資源分配的有效性,更影響企業發展的動力。近年經濟持續增長使企業對勞力的需求不斷上升,香港雖然地少人多,但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港人已開始抗拒一些較厭惡的工作,勞工短缺問題已經浮現。可是,本港現時的教育及勞工政策未能有效增加勞力供應,勞工短缺現象日漸加深。在高樓價高租金的環境之下,勞資雙方於實施勞工政策的問題上亦出現分歧,影響原本互相配合的勞資關係,逐漸形成對立之勢,不利社會穩定。因此,透過與工商業界和社會各界的互動,我們嘗試建構一個屬於香港本土的勞工理論架構和論述,以解釋和評估勞工政策對商業、經濟和社會的衝擊、影響,並提出建議。 此書主要論述現時本港勞工政策和勞工短缺等熱門問題,難免有時間性的限制,但書中所提出的概念和理論,相信於長期亦有參考價值。不足之處是此書主要編入近期的評論文章,並非有系統的研究,難免偏向某些重點或有少許重複之處,筆者盼望能拋磚引玉,在不久的將來,見到更多更有系統地研究本地勞工及相關的公共政策。 我們也在此感謝歐陽家騏先生參與編寫部分文章,還有各方的鼓勵和支援,特別感激家人的默默支持,是我們堅持辛勤工作的動力。才疏學淺,文筆粗疏,如有舛誤之處,祈不吝指正。 ──李樹甘 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部分 勞資矛盾 第二部分 勞工政策 第一章  最低工資 第二章  標準工時 第三部分 勞工短缺 第一章 現時各行各業的情況 第二章 勞工及教育政策與勞工短缺 第三章 勞工短缺的解決辦法 第四部分 社會矛盾與解決 作者簡介: 李樹甘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特價 SA176.jpg
    「除非故步自封、因循守舊冇出色之流,否則誰在成長路上未曾迷失過?最緊要是跌倒不能賴地硬,要懂得爬起來,擦擦眼淚再出發!經一事長一智,經驗智慧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慢慢地累積起來。不論大小事情,沒有毅力決心堅持肯定一事無成!沒有付諸行動的夢想,通通只是空想!」──張慧敏 上一本《職場女王論》面世後,廣受讀者好評,更隨即於同月再版! 今次Alison再接再厲,教大家如何平步青雲! 問:如果一間公司個個都係老臣子、開國功臣,像我們這種新人妹,除了聽聽話話做「阿四」之外,如何招架? 張:機會要等人給才有的話,你可以安心等待被淘汰!既知自己經驗淺,怎會如此戇居用自己的弱,硬碰對方的強?你究竟有沒有分析了解過自己作為新人的優勢是什麼?正所謂初生之犢不怕苦,只要不怕吃虧,面皮夠厚,應該主動出擊積極地找事做,而不是等人吩咐。要用行動證明你肯學肯捱,做事認真有交帶。心頭高是好事,但不要妄想一步登天。想成功?必先要有不死心! 在這本書,資深職業諮詢顧問及教練張慧敏將告訴你如何求職、升職,職場的生存之道,教你如何平步青雲! 本書內容包括: 1. Chapter 1千金難買少年窮 2. Chapter 2 點只工作咁簡單 3. Chapter 3 教我如何做領導 作者簡介: 張慧敏,Alison Chang,人稱「Son 姐」,資深獵頭人、Career Doctor、培訓專家、職業諮詢顧問及教練、報章專欄作家。著作有《職場女王論》、《獵頭職場啟示錄》系列。 相關書籍: 職場女王論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4.jpg

    鐵屋吶喊

    $78.00 $62.40
    反國教轉眼一周年,2012年暑假,政府總部,公民廣場,黃之鋒和一眾學民思潮成員掀起反國教熱潮,帶領12萬人遊行、集會,最終成功迫使政府撤銷國民教育科。 這一驚動中國國務院的壯舉,究竟是怎樣促成的?學民思潮的成員又是怎樣看待反國教的?學民的日常生活,是否如鎂光燈下般閃閃發光?那些不為人知的心聲,經過一年沉澱,在本書中逐一呈現。反國教之後,學民思潮提出「全民提名 全民普選」的政改方案卻遭社會各界批評質疑,政改之路何去何從?面對香港警權無限大,示威集會遊行的自由愈遭侵犯,學民又有什麼話要對警方講? 本書首次輯錄學民思潮從未曝光的反國教相片、絕食行動的投票爭議,以及組織內部歷時兩年多的反國教時間表,更有學民思潮遊行前與警方代表馬耀祖之間的私密對話……點點滴滴中可見學民思潮從來都不止是一個只會反國教的學生組織,更是一股影響香港民主自由發展趨勢的重要力量。 作者簡介 學民思潮(Sholarism)是一個在2011年6月由90後組成的學生團隊,組織初期命名為「學民思潮 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聯盟」,直至2012年3月,學民思潮以「改變始於足下」為口號,透過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記招和街站,終令政府宣布把國民教育科延遲三年推行,而學民思潮也在大半年內組織了不少中學生參與社會行動,令學民思潮團隊加以壯大。 2012年3月起,組織會將名字簡化為「學民思潮」,以示團隊除了關心政府在國民教育的進展外,更會廣泛地關注教育、青年和政制議題。學民思潮的核心理念:「學民」表示學生也是社會公民的一部分,學生不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乃是現在社會公民,學生絕對有權力影響政府施政。 相關書籍: 我不是英雄──黃之鋒政論集
    試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3.jpg

    對話 X 佔領

    $80.00 $64.00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爭普選方案,在香港社會產生極大震撼力,引起坊間激烈討論。二○一三年三月,戴耀廷和、朱耀明、陳健民舉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首次記者會,並宣讀「和平佔中」信念書。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和平佔中」舉行記者會,宣布六月九日首場商討日(D-Day1)安排。一場政治盛大的政治商討大會即將在香港上演。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譚蕙芸邀請了十二個單位,共十五名人士與戴耀廷對話。文章富歷史意義,見證了佔中運動的重要發展,因此輯錄成書。 「對話x佔領」,邁向真普選之路,中港官民必須對話,然而沒有佔領的決心,對話實在難以展開。佔領是促進對話的一種方式,若對話成功,佔領亦未必需要進行。香港的現況,恍如處身十字路口,佔領中環是個未知之數。究竟事件發展下去,會為香港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相信每個香港人都關心並想進一步了解,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本書內容包括: 序(陳慧) 自序 戴耀廷:重思公民抗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大殺傷力武器 譚蕙芸:什麼人訪問什麼人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一:堵路不言勇 難在爭民心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二:激情回歸理性 重整人心的社運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三:呼喚中年人的良知 長毛:我們不做誰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四: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年 朱牧:我沒有代價的底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五:歷史變革一念之間 陳健民:「我悲觀,所以更要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六:黃洋達:民眾夠堅定,無所謂騎劫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七:漫漫民主路 只差一步 李柱銘要做第一被告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八:可望而不可即的普選夢 施永青:為民主我曾經好痛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九:如果命運能選擇 香港人心黑定白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特區普選對北大人的禁忌 寧可香港死也不放生你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一:是孩子迷失了被驕縱 還是家長太過「直升機」?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二:老竇教仔仔教老竇 教授爸爸遇上學生領袖 戴耀廷:走過「佔中」的三個月 佔領中環大事記 作者簡介: 戴耀廷,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提出十六字法治定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限權、以法達義」,被不少中學通識課程採納為教材。早年在英國修畢法律碩士後回港從事法律教育,喜歡把法律與其他學科如政治宗教結合研究,多年來鑽研《基本法》、《人權法》、憲政轉型、法治和宗教政治等;亦曾任李柱銘助理、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中策組非全職顧問。戴是虔誠基督徒,重視工作和信仰的整合,採取「以神學為起點,以法律為工具」的生活態度。 譚蕙芸,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獨立記者;本科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電影理論及心理學,再於中文大學修畢傳播學哲學碩士,曾擔任「明報」及「有線電視新聞部」港聞記者,採訪過二○○三年SARS及二○○八年四川大地震,先後奪得多個新聞報道獎項:二○○三年報業公會最佳年輕記者,二○○六及二○○七年消費新聞獎及二○一二年兩項人權新聞獎。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6.jpg

    走在醫院前線

    $60.00 $48.00
    為什麼要做醫生? 為什麼下午五時後在病房總找不到主診醫生? 為什麼是on call 36小時? 為什麼門診時病人大多未坐穩便被請出來? 為什麼有內外之分? 為什麼醫生畢業後還要讀書? 你想問醫生的問題,本書一一為你解答;你所不知道的醫療現場,本書統統為你記錄。在我們認知當中,醫生往往「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們說話像外星人,根本聽不懂他們口中的「專有名詞」;他們能冷酷地宣判死亡的到來……但我們都不知道,在白色房間中,他們都經歷了什麼;我們都不明白,在白袍的底下,他們都思考着什麼;也許我們都忘記了,在醫生成為醫生之前,醫生也是人。Dr S帶你走到醫院前線,看到他所看到的,聽到他所聽到的,感受到他所感受到的。看畢本書,在下次看到醫生之時,或許你能對他們展露一個鼓勵的微笑,醫生與病人也不是那麼遙遠。 作者簡介: Dr. S 一個走在醫院前線多年的大夫,歷盡幾許風雨,看透世態炎涼。希望透過文字,小叫一下,把醫院內外不平事,展現讀者眼前。 我是一間公立醫院的前線醫生,從醫已八載。自小我便喜愛寫作,喜歡表達自己想法,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自醫學生時代,我已深深被醫院工作所吸引,一直希望把所見所聞與人分享。自正式成為醫生後,接觸病人的經驗越來越多,累積的經歷也日益豐富。我希望能夠把自己親身見到的故事結集成書,與大眾分享。我以往曾在部落格以「大夫小叫」作分享,得到不少回應,覺得甚有滿足感。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2.jpg

    愛港,是咁的!

    $78.00 $62.40
    你愛不愛國?愛不愛港呢? 愛不能藏於心底,羅家英於《西遊記》都話「愛就要講啦!」 商台電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主持人陳聰,每天在電台發聲,坦白徹底,論盡社會時事,揭開高管語言偽術面具,現在把聲音化成文字,告訴你,《愛港,是咁的》! 愛港七大範疇: 1 愛國愛港 2 政治語言藝術 3 政黨議員真面目 4 立法會抗爭通識 5 國民教育風波 6 三司十二雜牌軍 7 普選最後直路 作者簡介: 陳聰 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 主持節目包括──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不平平則鳴 平上去入立法會 個個禮拜環遊世界 球迷集中贏 發現新大陸 小小西九音樂版圖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5.jpg

    拆穿官場語言偽術

    $80.00 $64.00
    當政治變成一種語言迷霧 人們需提防自己成為語言偽術操弄下而與之共舞的棋子 梁振英或許是香港政治史上,最懂得耍弄「語言偽術」,來達到政治目的之特首。 梁振英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在連串醜聞下,面對四方八面的尖銳提問,他永遠不會直接了當的清楚回答問題,而是搬出一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沒有實質內容的答案,把問題輕輕帶過,蒙混過關。他也不會乾脆否認指控,而是顧左右言而言它,迴避承認,就算日後東窗事發,也「咬佢唔入」。 典型的「梁振英技巧」,又或者「偽術」,包括以下三度板斧: 一)用看似很誠懇的表情、誠懇的眼神、誠懇的語氣,講出一大堆政治上的空廢說話,就像當年尼克遜所說一樣,只講自己想講、對自己有利的話; 二)口口聲聲說「開誠布公」,但實際上卻用盡各種方法限制以至封殺傳媒採訪實情; 三)你問他A,他就答B,過程中偷換概念,轉移視線,以至「捉字蝨」。到東窗事發,又會以「我沒有否認過A」,「我沒有否認過B」,這類雙重否定式(double negative)來為自己解圍。 梁班子的集體「風土病」 不幸的是,這種欺騙,就像一種傳染病一樣,不斷擴散,慢慢地,梁班子內一個又一個成員,都沾染了這種習氣,沾染了這種「風土病」。羅范椒芬、張震遠、陳茂波…… 本書作者蔡子強、黃潔慧,明察秋毫,將梁班子的在香港人面前所說的話,逐句抽出、拆解,套入思考方法、各種理論,並以古今中外的政治人物佐證,讓讀者了解整套語言偽術的荒謬。本書內容包括: 序言: 當政治變成一浸語言迷霧 第一章: 語言偽術家何其多 第二章: 偷、混、轉 - 偽術三兄弟 第三章: 語意曖昧、雙重否定式 第四章: 竊取論點 第五章: 非黑即白、斷章取義,與以偏概全 第六章: 訴諸論據的偽術(尤其是「外國都有」) 第七章: 訴諸人身攻擊 第八章: 官場廢話大全 作者簡介: 蔡子強 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著有 《新君王論》系列 黃潔慧 黃潔慧,現職商業電台時事烽煙節目《左右大局》主持、資深電視記者、辯論/通識教育工作者,先後為《星期二檔案》及《新聞透視》記者/編輯。 著有辯論書籍《快樂辯論》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7.jpg
    義無反顧 走上街頭 以卵擊石 抗爭到底 社運.情真 遊走在教會、社關和社運的學生自白 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 社會小說 「屈指一算,關心社會和參與社運已有一年之久。一年的時間,很多人覺得平平無奇,我卻經歷了很大的轉變。從與一般中學生無異般「食飯打機瞓覺讀書」,到在facebook上討論社會時事政治,更走上街頭參與社會運動,當中不少人不太了解我的動機和原因。 我將會在《我不是英雄──黃之鋒政論集》書內與各位分享一下我的經歷、理念和異象。」 ──黃之鋒 作者簡介 黃之鋒,16歲,中五學生。基督徒,學民思潮召集人,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特約嘉賓,AM730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