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5.jpg

    拆穿官場語言偽術

    $80.00 $64.00
    當政治變成一種語言迷霧 人們需提防自己成為語言偽術操弄下而與之共舞的棋子 梁振英或許是香港政治史上,最懂得耍弄「語言偽術」,來達到政治目的之特首。 梁振英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在連串醜聞下,面對四方八面的尖銳提問,他永遠不會直接了當的清楚回答問題,而是搬出一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沒有實質內容的答案,把問題輕輕帶過,蒙混過關。他也不會乾脆否認指控,而是顧左右言而言它,迴避承認,就算日後東窗事發,也「咬佢唔入」。 典型的「梁振英技巧」,又或者「偽術」,包括以下三度板斧: 一)用看似很誠懇的表情、誠懇的眼神、誠懇的語氣,講出一大堆政治上的空廢說話,就像當年尼克遜所說一樣,只講自己想講、對自己有利的話; 二)口口聲聲說「開誠布公」,但實際上卻用盡各種方法限制以至封殺傳媒採訪實情; 三)你問他A,他就答B,過程中偷換概念,轉移視線,以至「捉字蝨」。到東窗事發,又會以「我沒有否認過A」,「我沒有否認過B」,這類雙重否定式(double negative)來為自己解圍。 梁班子的集體「風土病」 不幸的是,這種欺騙,就像一種傳染病一樣,不斷擴散,慢慢地,梁班子內一個又一個成員,都沾染了這種習氣,沾染了這種「風土病」。羅范椒芬、張震遠、陳茂波…… 本書作者蔡子強、黃潔慧,明察秋毫,將梁班子的在香港人面前所說的話,逐句抽出、拆解,套入思考方法、各種理論,並以古今中外的政治人物佐證,讓讀者了解整套語言偽術的荒謬。本書內容包括: 序言: 當政治變成一浸語言迷霧 第一章: 語言偽術家何其多 第二章: 偷、混、轉 - 偽術三兄弟 第三章: 語意曖昧、雙重否定式 第四章: 竊取論點 第五章: 非黑即白、斷章取義,與以偏概全 第六章: 訴諸論據的偽術(尤其是「外國都有」) 第七章: 訴諸人身攻擊 第八章: 官場廢話大全 作者簡介: 蔡子強 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著有 《新君王論》系列 黃潔慧 黃潔慧,現職商業電台時事烽煙節目《左右大局》主持、資深電視記者、辯論/通識教育工作者,先後為《星期二檔案》及《新聞透視》記者/編輯。 著有辯論書籍《快樂辯論》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3.jpg

    對話 X 佔領

    $80.00 $64.00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爭普選方案,在香港社會產生極大震撼力,引起坊間激烈討論。二○一三年三月,戴耀廷和、朱耀明、陳健民舉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首次記者會,並宣讀「和平佔中」信念書。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和平佔中」舉行記者會,宣布六月九日首場商討日(D-Day1)安排。一場政治盛大的政治商討大會即將在香港上演。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譚蕙芸邀請了十二個單位,共十五名人士與戴耀廷對話。文章富歷史意義,見證了佔中運動的重要發展,因此輯錄成書。 「對話x佔領」,邁向真普選之路,中港官民必須對話,然而沒有佔領的決心,對話實在難以展開。佔領是促進對話的一種方式,若對話成功,佔領亦未必需要進行。香港的現況,恍如處身十字路口,佔領中環是個未知之數。究竟事件發展下去,會為香港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相信每個香港人都關心並想進一步了解,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本書內容包括: 序(陳慧) 自序 戴耀廷:重思公民抗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大殺傷力武器 譚蕙芸:什麼人訪問什麼人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一:堵路不言勇 難在爭民心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二:激情回歸理性 重整人心的社運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三:呼喚中年人的良知 長毛:我們不做誰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四: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年 朱牧:我沒有代價的底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五:歷史變革一念之間 陳健民:「我悲觀,所以更要做。」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六:黃洋達:民眾夠堅定,無所謂騎劫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七:漫漫民主路 只差一步 李柱銘要做第一被告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八:可望而不可即的普選夢 施永青:為民主我曾經好痛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九:如果命運能選擇 香港人心黑定白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特區普選對北大人的禁忌 寧可香港死也不放生你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一:是孩子迷失了被驕縱 還是家長太過「直升機」?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十二:老竇教仔仔教老竇 教授爸爸遇上學生領袖 戴耀廷:走過「佔中」的三個月 佔領中環大事記 作者簡介: 戴耀廷,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提出十六字法治定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限權、以法達義」,被不少中學通識課程採納為教材。早年在英國修畢法律碩士後回港從事法律教育,喜歡把法律與其他學科如政治宗教結合研究,多年來鑽研《基本法》、《人權法》、憲政轉型、法治和宗教政治等;亦曾任李柱銘助理、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中策組非全職顧問。戴是虔誠基督徒,重視工作和信仰的整合,採取「以神學為起點,以法律為工具」的生活態度。 譚蕙芸,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獨立記者;本科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電影理論及心理學,再於中文大學修畢傳播學哲學碩士,曾擔任「明報」及「有線電視新聞部」港聞記者,採訪過二○○三年SARS及二○○八年四川大地震,先後奪得多個新聞報道獎項:二○○三年報業公會最佳年輕記者,二○○六及二○○七年消費新聞獎及二○一二年兩項人權新聞獎。
  • 特價 SA176.jpg
    「除非故步自封、因循守舊冇出色之流,否則誰在成長路上未曾迷失過?最緊要是跌倒不能賴地硬,要懂得爬起來,擦擦眼淚再出發!經一事長一智,經驗智慧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慢慢地累積起來。不論大小事情,沒有毅力決心堅持肯定一事無成!沒有付諸行動的夢想,通通只是空想!」──張慧敏 上一本《職場女王論》面世後,廣受讀者好評,更隨即於同月再版! 今次Alison再接再厲,教大家如何平步青雲! 問:如果一間公司個個都係老臣子、開國功臣,像我們這種新人妹,除了聽聽話話做「阿四」之外,如何招架? 張:機會要等人給才有的話,你可以安心等待被淘汰!既知自己經驗淺,怎會如此戇居用自己的弱,硬碰對方的強?你究竟有沒有分析了解過自己作為新人的優勢是什麼?正所謂初生之犢不怕苦,只要不怕吃虧,面皮夠厚,應該主動出擊積極地找事做,而不是等人吩咐。要用行動證明你肯學肯捱,做事認真有交帶。心頭高是好事,但不要妄想一步登天。想成功?必先要有不死心! 在這本書,資深職業諮詢顧問及教練張慧敏將告訴你如何求職、升職,職場的生存之道,教你如何平步青雲! 本書內容包括: 1. Chapter 1千金難買少年窮 2. Chapter 2 點只工作咁簡單 3. Chapter 3 教我如何做領導 作者簡介: 張慧敏,Alison Chang,人稱「Son 姐」,資深獵頭人、Career Doctor、培訓專家、職業諮詢顧問及教練、報章專欄作家。著作有《職場女王論》、《獵頭職場啟示錄》系列。 相關書籍: 職場女王論
  • 特價 SA222cover
    印刷 : 四色 /平裝/直排 內容簡介: 細細老師,一位已經出櫃,勇敢地走進平權運動的雙性人。她一直很想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寫出來,這是一個有關一位雙性人尋找自己燦爛人生的故事,亦是一個蘊含痛苦、勵志、顛覆傳統觀念;甚至被視為把基督教翻轉的故事。 然而這本書,藏着一種深切的渴望。她渴望能讓世界正確認識雙性人,繼而接納雙性人也是人類的一員;她渴望讓大家對雙性人消除誤解,以致不再歧視和欺凌雙性人;她渴望讓雙性人重拾父母和家人的愛和支持,對每一個人來說家庭的愛和支持都很重要,雙性人也不例外;她渴望讓雙性人發現,我們也可以活得很好,活得有尊嚴,可以貢獻社會和社群;她渴望讓醫療專業看見他們的錯誤;讓政府反省他們的失職,一起去糾正和補救錯誤。 生命本來就不只有傷痛一面,每個人生都一定有快樂和成功,視乎你從什麼角度去看而已。多去尋找自己明亮可愛的一面,學着欣賞,去延續你的快樂、明亮和成功,你一定可以活得更好!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50_cover

    #1爸爸媽媽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每個有機會與親友同行老、病、死的人,都是有福的。 當中的日子有喜樂,也可能有失落。時間不知不覺在人生路途中溜走,但有機會細細留心同行的生命,就會發覺許多美麗的景象,善良的心,動人的情。 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在人生旅途裏有不同的感受。作者既是照顧者,也曾是被照顧者,經歷了生命裏的不同階段,深深體會照顧者需要支援和理解,也要接受被照顧者的正常退化,學習伴老病死,在此把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分享,也分享在路途中的得着。 人生旅程是豐富的,當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手緊握着,其實是愛的連繫,而我們仨的手也伸出來緊握其他人的手,是愛的連繫,令照顧者能夠迎接重擔和挑戰。 作者簡介: 陳海明 作者得到父母悉心的栽培,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畢業後,便遠赴英國修讀建築並取得專業建築師資格。學成後回港在建築界服務三十年,曾參與多項大型建設並獲香港行政長官嘉許。 近年退休後專心照顧年邁雙親,深深感受到作為照顧者的挑戰!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4.jpg

    鐵屋吶喊

    $78.00 $62.40
    反國教轉眼一周年,2012年暑假,政府總部,公民廣場,黃之鋒和一眾學民思潮成員掀起反國教熱潮,帶領12萬人遊行、集會,最終成功迫使政府撤銷國民教育科。 這一驚動中國國務院的壯舉,究竟是怎樣促成的?學民思潮的成員又是怎樣看待反國教的?學民的日常生活,是否如鎂光燈下般閃閃發光?那些不為人知的心聲,經過一年沉澱,在本書中逐一呈現。反國教之後,學民思潮提出「全民提名 全民普選」的政改方案卻遭社會各界批評質疑,政改之路何去何從?面對香港警權無限大,示威集會遊行的自由愈遭侵犯,學民又有什麼話要對警方講? 本書首次輯錄學民思潮從未曝光的反國教相片、絕食行動的投票爭議,以及組織內部歷時兩年多的反國教時間表,更有學民思潮遊行前與警方代表馬耀祖之間的私密對話……點點滴滴中可見學民思潮從來都不止是一個只會反國教的學生組織,更是一股影響香港民主自由發展趨勢的重要力量。 作者簡介 學民思潮(Sholarism)是一個在2011年6月由90後組成的學生團隊,組織初期命名為「學民思潮 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聯盟」,直至2012年3月,學民思潮以「改變始於足下」為口號,透過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記招和街站,終令政府宣布把國民教育科延遲三年推行,而學民思潮也在大半年內組織了不少中學生參與社會行動,令學民思潮團隊加以壯大。 2012年3月起,組織會將名字簡化為「學民思潮」,以示團隊除了關心政府在國民教育的進展外,更會廣泛地關注教育、青年和政制議題。學民思潮的核心理念:「學民」表示學生也是社會公民的一部分,學生不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乃是現在社會公民,學生絕對有權力影響政府施政。 相關書籍: 我不是英雄──黃之鋒政論集
    試閱
  • 特價 SA188.jpg
    成功的取決,不在於所謂聰明,任你天生異禀絕頂聰明又如何,沒有日夜苦練基本功,馬步都未紮穩,說穿了不就是花拳繡腿?中看都難何況中用?是命運?萬般皆是命,誰叫人家條命生得好?算他含着鑽石鎖匙出世又如何?誰能保證一帆風順一生都富貴還有條命有幾長?幾多座金山鑽礦都難買寸光陰!歸根究柢,不要捨本逐末把心機時間花在找捷徑上,找藉口推卸責無旁貸的責任,只需認真用心專注地朝着目標出發,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勤天下無難事,天道酬勤,唯勤是岸。 ──張慧敏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章 幼不學,老何為? 第二章 不為也?不能也? 第三章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第四章 生活就是腦袋的老師 作者簡介: 張慧敏,Alison Chang,人稱「Son 姐」,資深獵頭人、Career Doctor、培訓專家、職業諮詢顧問及教練、報章專欄作家。著作有《職場女王論》、《職場女王論II-教你如何步青雲》、《獵頭職場啟示錄》系列。
  • 特價 C-SA219_a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我們是香港真本土」,由十八位本地專業界、教育界、媒體界人士親自定義。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沒有人可以否定他們對香港本土的認同與貢獻。每一位都有自己本土故事,他們從自身說起,細訴當年成長經歷、生活點滴,往昔的起跌和轉折,是社會與他們之間的互相見證。 大半個世紀以來,香港從一個窮困的城市,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大都會,背後都是那些默默耕耘的民眾,在中華文化底蘊下,點燃香港不滅的理想火炬。有一股文化力量叫「民間中華」,貫穿每個人物的故事,每一個生活的環節。也許是一首唐詩,也許是一襲旗袍,也許就是儒家「忠孝信義」的生活方式,都展現民間中華的風采。 民間中華並不是狹窄的民族主義,恰恰相反,它是開放與包容的精神;本土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對這塊土地的責任,從香港出發,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有所承擔,要找出中國發展的最新路徑。 真正的「本土」究竟指什麼?「本土」一詞何時淪為激進人士的政治工具?「本土」話語權又為何始終為港獨分子所利用?這些都將是此書所講述的聚焦點。絕大部分土生港人不會抗拒自己是本土,但他們獨霸本土而自成一派,將本土跟所有從北面外來的人割裂。此書的宗旨,一是要為本土正名,維護本土跟胸懷祖國並不矛盾;二是要為爭奪本土的話語權,正如書名所說,我們是香港真本土。 十八位作者,驕傲地展示他們寬廣的視野,為香港的開放與國際化作出承擔,讓民間中華的理想火炬,照亮香港政治的夜空。
  • 特價 《十傑──十個傑出青年的故事》
    現代的香港年輕人常被指為脆弱,不堪一擊,對世界沒什好奇心,甚至選擇躲在電腦背後,損失了不少人生的可能性。在2014年當選十大傑青的他們,以自身經歷告訴你,人生必然會經過高低起跌,但風浪過後,縱使未必攀得更高,你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有不同的體會,練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訪談人物: ‧彭秀慧(舞台劇監製、導演、自由創作人) ‧羅靈傑(壹正企劃有限公司總監) ‧黃麗虹(中文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馬興文(MA.Design行政總裁兼藝術總監) ‧蔡曉慧(主持人兼評述員) ‧曾詠恒(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助理教授) ‧高鼎國(華明行集團執行董事) ‧陳嘉賢[德國寶(香港)副總裁副總裁] ‧方力申(藝人) ‧黎志偉(攀石教練)
  • 特價 SA237_cover
    內容簡介: 跳出單一角度,全方位兩岸三地最新觀察 身分認同是如何形成的?香港和台灣這兩個不同社會的歸屬意識,是在如何的歷史脈絡下,走到今天的階段?究竟「香港人」與「台灣人」這兩種身分認同是如何形塑?如何建構起來的?其中「中國」因素又扮演了何種角色? 英國殖民統治香港一個半世紀,英國有否在香港社會灌輸「大英子民」的意識?「九七回歸」對香港社會身分認同的建構有何影響?過去未曾出現的「港獨」思潮,爲何在回歸中國近二十年後突然浮現? 台灣人意識是如何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萌芽的?經歷了戰後「二二八事件」及國民黨的長期統治,台灣社會如何經歷「省籍矛盾」,又如何在1990年代伴隨着政治民主化而走向本土化的方向? 隨着「中國崛起」氣勢的推移,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力量對比愈來愈懸殊,大陸的發展紅利理應更吸引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的台灣社會,爲何現實卻是在台灣引發此起彼伏的戒心與擔憂? 當年漢唐盛世,萬邦來朝,如今「中國崛起」迎來高峰期之際,已「回歸」的香港與還沒「統一」的台灣社會對「中國」的向心力爲什麽出現不增反減的現象?對港台這兩個社會而言,「中國崛起」究竟意味着什麽? 回歸之前,香港市民的「祖國」是英國和中國嗎?大陸自稱是台灣人民的「祖國」,可爲何台灣人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自己祖國的只有百分之零點一?如何解讀「祖國」這個概念在兩岸三地所呈現的截然不同的語境與認知? 作者簡介: 林泉忠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歷任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日本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東京大學兼任副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明報》「筆陣」專欄作者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國際關係,側重兩岸三地關係、中日關係、琉球研究、釣魚台問題研究等。已出版專著《「邊陲東亞」之認同政治:沖繩、台灣、香港》、《誰是中國人︰透視台灣人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中日國力消長與東亞秩序重構》、《多元視野下的釣魚臺問題新論》、《二十一世紀視野下的琉球研究》、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包括〈中國崛起症候群〉、〈「中國崛起」對台灣社會國家認同之影響〉、〈試論蔣經國之「本土化政策」(1972-1991)〉、〈戰後台灣文化之建構:從「新中國文化」轉向「新台灣文化」之政治脈絡〉、〈何謂「香港人」?從戰後「香港共同體」之成立看新生身份認同之特徵〉、〈香港國籍與護照的多重性:兼論港人身份認同的流動性〉、〈哈日、親日、戀日:「邊陲東亞」的「日本情結」〉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5.jpg
    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 這是最壞的年代。 在過去一年,每發生一事,大家都認為已夠糟糕,但到了明天,卻發現更糟糕的還陸續有來,讓人氣餒。最初是「無形的手」,但如今卻變成了「有形的刀」;最初是烏雲蓋頂,但如今卻變成了腥風血雨。 但最壞的年代,也曾經成就過最好的年代。 張圭陽所著《金庸與報業》一書中,除了記述了這段歷史之外,更作出這樣的總結:「《明報》在1967年香港動亂期間,報社受到左派鬥委的攻擊,《明報》主事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反倒強化了《明報》站在大多數市民的立場,堅決反對左派的形象。《明報》社評強調以香港為家,支持港英政府,又進一步樹立了《明報》是一份香港報紙的形象。」 《明報》的金漆招牌,便是這樣建立,且得到不斷增加的銷量作為肯定,奠定了其報壇上的位置。這再一次說明,勇氣和堅持,可以把一個本來是最壞的年代,一改而成一個最好的年代。 我相信,最壞的年代,會有最好的記者。 今天香港的新聞界同樣是烏雲蔽日,開打的卻是一場縱然沒有硝煙,但卻一樣艱苦的戰爭。我希望每一位香港人都能支持我們的新聞工作者,讓他們不至於變得孤單,孤軍作戰。 縱然被抽廣告; 縱然被撤換節目主持; 縱然烏雲蓋頂; 縱然腥風血雨; 但如果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能克盡己責,好讓香港的新聞自由能夠浩氣長存的話,那麼很多、很多年之後,人們仍然會說——今天,是他們歷史上最美好的一刻。 謹在這些漫天風雨的日子,把本書獻給香港的新聞工作者。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章 我們的年代 第二章 人物 第三章 媒體 第四章 大時代 第五章 社會 作者簡介: 蔡子強──學者、時事評論員、《明報》專欄作家 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安 裕──資深評論員、《明報》名筆 傳媒人,啃書快過食叮噹麵包,醉心近代史,月旦時局似個講古佬,對中美日關係尤有深刻體會,每周專欄見《明報》「星期日生活」。
  • 特價
    Out of Stock
    SA69.jpg
    內容簡介: 近十年來,本港興建了很多樓宇,政府大力推廣成立業主立案法團,而市區內又有很多舊樓必須進行大規模維修。雖然政府印發了有關文件,使大廈的業主可以根據條例組織業主立案法團,但條例並不是容易理解的文件,市民往往不知從何着手。 本書作者過去幾年積極參與業主立案法團管理事宜,在屋苑大律師和事務律師悉心提供法律意見下,將過往的經驗輯錄成書,希望使有意組織法團的朋友能夠容易掌握組織法團的方法和步驟,及現任大廈法團的成員能深入認識處理法團事務的程序,達至優質管理。讀者閱讀此書後,必定能建立信心參與大廈的管理工作,輕而易舉地打造理想的居住環境。 本書獲得數位律師強烈推薦,相信讀者閱讀完此書後,必定能建立信心參與大廈的管理工作,輕而易舉地管理好自己的居住環境。 「本書的面世,正提供了實用及有效建議,促使法團可從中參考如何去處理日常事務,及增加小業主對大廈管理的認識,從而了解自己的權益。不管是對法團的管理委員會的委員,抑或是一般小業主來說,本書均是值得推介。」 ──龔靜儀 執業大律師 「鄭步雲──占美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寫成本書,但本書卻不局限於個人的經驗,是一本可讀性、實用性及參考價值都非常高的,關於業主立案法團的好書。此書之成,源於鄭先生的洞察力及分析經驗,以良好的文字,條理清晰地表述出來。」 ──鍾沛林律師 太平紳士 「我身為一位執業事務律師亦讚歎此書,書裏的內容是非常全面的,亦包含着不同層面。此書可適合不同階層人士參閱。」 ──黃國康律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鄭步雲 畢業於珠海書院新聞系 其後於沙田工業學院修畢物流證書課程 曾擔任業主立案法團委員(專責處理法律及合約事宜) 現擔任香港大廈優質管理協會主席,致力推廣大廈管理知識 及協助業主組織業主立案法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