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特價 HK32.jpg
    內容簡介: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百多年前,英國侵佔香港,社會起了巨變,街道地名當然也不例外。因此,不少街道既有中國色彩,也有英國特色。要認識香港歷史,除了查閱香港歷史專著外,研習街道地名起源也是另一途徑。 本書揭開了不少香港街道地名之謎。例如阿公岩的阿公是何許人?擺花街是否有很多的花擺在街上?大王東街及大王西街中的大王是誰?七姊妹道的鬼傳說、青蓮臺與中國詩仙之間的關係等,本書將會一一告訴你。 增訂版更加添多條街道及其歷史,更有詳盡地圖展示街道位置,資料豐富,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前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現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 和《追尋九龍古蹟》等。筆者更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接受報章及電視台訪問、擔任香港歷史講座之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李健信,廣東番禺人。從事特殊教育工作,並有豐富電腦系統工程及互聯網網站編寫經驗。閒時愛手執地圖,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四處遊歷搜影,並對研究香港巴士的 歷史演變有濃厚興趣。多年來,曾先後為《汽車雜誌》、《Hot Machine》、《Anycar》等多本汽車雜誌與《香港巴士年鑑》、《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 尋九龍古蹟》等撰寫專題文章及拍攝相片。
  • 特價 C-bh82_a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們要讓孩子讀歷史? 認識歷史不僅能幫助我們向做好事、存好心的古人學習,還能讓我們借古鑑今,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致不會重蹈覆轍做錯事。而孩子天生愛聽故事,因此我們特別編寫了這套《一天一個歷史小故事》,每個故事既是獨立的故事,但串連起來就成了一部通史。期望透過活潑有趣的文字和巧妙的編排,讓兒童能輕輕鬆鬆地一天看完一個歷史人物故事的同時,對我國四千年歷史脈絡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此外,每個故事後面都設有「歷史小百科」,提供詳盡的補充資料,讓兒童對中國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 我國史上第一個亡國之君是誰? 我們把做生意叫「商業」、做生意的人叫「商人」,這和商朝有關係嗎? 米芝蓮有三星廚師,中國史上第一名廚是誰?他可還是輔助五代君主處理朝政的宰相呢! 商朝的暴君——紂王,創設了自助餐,你相信嗎? 你想知道更多有趣的歷史人物故事嗎?現在就打開這本書,和許多歷史人物一起,在歷史的長河裏好好暢遊一番吧! 文章節錄: 第七個故事、此后羿不同彼后羿 這個故事的主角叫后羿。在此之前,我們再說說啟。雖然禹的兒子啟被擁護成為共主,但也有人很不服氣,有些部落就起來反抗。啟打了幾場仗,把反抗的人統統收拾掉。 由此可知,這時候的夏朝,作為一個部落聯邦國家,政權還沒鞏固。部落聯邦和部落聯盟的差異,除了禪讓制改成世襲制外,還有君主的權威大幅度提升。不過,君權需要長時間累積,夏朝才剛剛建立,受到其他部落的挑戰,也十分正常;尤其啟所以成功奪位,主要還是倚靠他的個人能力以及魅力。所以,當啟再傳位給兒子太康時,便出大問題了。 太康沒有聲望也沒有才能,他當上君主後胡作非為,引起許多部落不滿。有次太康出外狩獵,被部落「有窮族」的首領后羿抓住。后羿將太康放逐後,先是擁立太康的弟弟仲康做傀儡(扯線木偶),後來乾脆自己做了君主,國家的權力重心亦從夏后族轉移到有窮族這個部落裏。這就是歷史書記載的「太康失國」。 這個后羿不同於神話中那個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不過兩人皆以箭術見長,也有人說,這個后羿因為仰慕那個后羿,於是改了相同的名字——「羿」字本來就有箭術高明的意思。至於「后」字,前面已經說過了,夏朝的君主叫做「后」嘛。 后羿的好箭法是怎樣練回來的?原來他跟太康一樣,自小很喜歡打獵,慢慢就成了箭術高手。在那個久遠的年代,人們雖然學會了耕種,但打獵依舊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再加上部落之間總會發生衝突,一個強悍、勇猛的領袖,更加符合部落利益。 只不過,當一個部落聯邦的君主,要比當一個部落領袖兼顧更多事情,而后羿的表現卻很糟糕。他每天都跑到深山裏打獵,國事全丟給親信去做。他的親信難免會想:「反正事情都由我來處理,你憑甚麼當君主啊!」於是有一天,這親信趁后羿出外打獵時,預先埋伏人手,等到后羿回家便將他偷襲殺死。 可是,殺死后羿的親信,並沒得到人民和其他部落的信任,整個夏朝變得亂七八糟、四分五裂。直至仲康的孫子少康奪回政權,國家才終於穩定下來,重新發展。這段發展期,歷史書稱為「少康中興」。 后羿箭術高超又有個人魅力,他可以做到,也的確做到了一個部落英雄。但要管理許多部落組成的聯邦政府,這種英雄特質便不夠用了。社會上每一個位置,都有着不同的權利和義務。人們往上攀時,往往只看到上位者的好處,沒好好考慮相應的責任,結果可能要付上重大的代價。假如后羿一心只想狩獵,倒不如老老實實當一個部落領袖好了。 作者簡介: 桃默 香港青少年文學作家。荃灣官立中學畢業生,香港大學教育學士,教育工作者、出版編輯,擁有多年教育工作經驗,常到一些學校主持講座。中學時期,開始於網絡發表文章,包括小說、散文、詩詞等等,更曾於台灣出版「玄幻小說」。 二零零五年開始,桃默於香港發表青少年及兒童文學,擅長透過小說帶出反思空間,發人深省。 二零一零年,桃默憑《神探帶金》獲得書蟲榜十本好書獎項,同年《我要做影后》榮獲國內冰心兒童文學獎。
  • 特價 HK16.jpg

    趣談九龍街道

    $78.00 $62.40
    本書將為大家揭開不少九龍街道地名之謎。如佐敦道與疾病之關係、福佬村道中的福佬指的是甚麼、賈炳達道與木匠之間有何關係等,本書將為你一一介紹。 作者爾東,廣東番禺人。現任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著作有《中史會考預試問答80題》、《中史會考預試選擇題900題》、《歷史小偵探——疑問教學法》、《中國歷史》(第一冊至第五冊)、《會考中史綜合練習》、《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和《趣談香港街道》等。筆者更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以及多次擔任香港歷史講座之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攝影師李健信,廣東番禺人。從事電腦系統工程及互聯網網站編寫工作,閒時愛手執地圖走遍香港之大街小巷,四處遊歷搜影,並對研究香港巴士的歷史演變有濃厚興趣。多年來,曾先後為《汽車雜誌》、《Hot Machine》、《Anycar》等多本汽車雜誌與及《香港巴士年鑑》、《趣談香港街道》等撰寫專題文章及拍攝相片。
  • 特價 C225_cover

    時間擱淺

    $98.00 $78.40
    內容簡介: 只要懂得珍視,我們仍有愛上這地方的可能。 也不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面對自己的居處,只知道這裡一直不停地變化。曾幾何時,我們以變化的速度來衝量價值,後來卻又追求無聲無息的生活方式,原來我們一直只以潮流辨證,而從來沒有考究什麼才是珍貴不二的存在,直至有天我們張看周圍,發現某幢樓房已悄然蓋起來,某處山野已不如以往般繁茂,某個曾經珍惜的人物早已離開,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亦已變化出面目模糊的臉孔,從此我不認識你,你也記不起我。逐漸我們每個人也不存有任何記憶,無論對於這地方,或這地方的人也是如此。 香港以十八區劃分,也不只地域,就連地區之間的歷史、身分與價值也一同分割,然而,又是邊界模糊的。 書的第一部分是「塵土之外」,主要書寫十八區地景。文章與照片曾刊於《明報》「語文同樂」,以「尋找消失中的香港」為系列主題。 第二部分是「記憶的弦」,顧名思義,是個人對於一些地方的回顧,主要描寫其中曾與自己相關的人與事情,若無端勾起讀者對從前的想像,也算是意料之外。 作者簡介: 陳志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後於香港中文大學獲教育文憑、文學碩士、教育碩士。現職中學副校長、中國語文科主任、中國文學科主任。任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委員、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國文學科目委員會主席,曾任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兼任講師、寫作比賽評審、校際朗誦節評審等。 寫小說、散文、新詩,著有小說《離群者》、《紅豆糕的歲月》、《無法預知的遠方》,主編散文集《情味‧香港》,作品散見於報章專欄、文學雜誌等。
  • 特價 HK14.jpg
    香港昔日是一個小漁港,自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便割讓給英國……這段耳熟能詳的史料,你當然知曉,但你是否知道: ‧九龍本是租借並非割讓? ‧新界是怎樣誕生的? ‧屯門乃古代海防重鎮? ‧水警總部前身竟是鴉片船? ‧大海盜張保仔搖身變武官? ‧誰是首位華籍立法局議員? ‧世紀前的監獄生涯是怎樣的? 本書以「政海風雲」、「民生百態」、「人物千秋」三方面細述香港早期歷史,輔以大量資料圖片,將香港數百年來的演變娓娓道來,為你解開香港歷史之謎,是認識香港近代史必讀之物。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現任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和《趣談新界街道》等。筆者更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及多次擔任香港歷史講座之講者和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 特價 HK22.jpg

    趣談新界街道

    $59.00 $47.20
    繼香港、九龍街道後,爾東再一次以生動有趣的筆觸為你介紹新界街道,讓你在輕鬆的文字當中,認識新界、離島各街道名字的由來,以及關於當地的一些小歷史。 攝影師李健信,走遍新界各大小街道,以相機代替筆桿,將各區街道面貌攝入鏡頭中,如實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一段段簡潔活潑的文字,一幅幅極彌足珍貴的街道相片拼湊而成的新界相片集。不用外出,不用乘車,便可以暢遊新界,你還不趕快起行? 「新界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新界一名,是英國人給予的。之前,大家並不稱新界為新界。直至1898年,清朝和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新界一名從此誕生。意謂﹕這是新的租借地,有明確的界線。然而,我們是否真正認識這個表面上只有百多年歷史,實質上已有數千年文化的地方﹖ 我們也許會問,上水的水在何處﹖將軍澳的將軍是哪個朝代的人﹖紅梅谷為何沒有紅梅﹖大美督、大尾篤、大尾督、大美篤,哪個寫法才正確﹖關於這些問題,本書將一一為你解答。」 爾東 「出版本書,不僅讓我窺探了各個地方的現貌,還造就了我多次尋訪歷史遺蹟的機會,例如親身體會元朗天后寶誕的會景巡遊和長洲太平清醮傳統文化的經驗。在當中,我看到了一幕幕大時代、小城市的轉變。 相片,確是老來回憶的好工具,它將歷史遺產具體地勾畫出來,呈現人們眼前。」 李健信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現任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和《趣談九龍街道》等書。筆者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並多次擔任香港歷史講座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李健信,廣東番禺人。從事電腦系統工程及互聯網網站編寫工作,閒時愛手執地圖,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四處遊歷搜影,並對研究香港巴士的歷史演變有濃厚興趣。多年來,曾先後為《汽車雜誌》、《Hot Machine》、《Anycar》等多本汽車雜誌與《香港巴士年鑑》、《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等撰寫專題文章及拍攝相片。
  • 特價 壹街一個故事系列_small image-02
    內容簡介: 《壹街一個故事系列》共4冊, 連同贈品共5冊- 限時優惠
    HK48 壹街一個故事
    HK49 壹街一個故事——九龍篇
    HK51 壹街一個故事 九龍篇2——九龍街道與社會大事
    HK52 壹街一個故事——新界東篇
    作者簡介: 余震宇 消失中的風景系列叢書作者 紅白藍聯合創辦人 香港舊照片創辦人 專欄作家、博客 現職中學教師 1套4冊 (享免運費, 加送贈品一本) HK32         趣談香港街道–增訂版 原價: HK$312 震撼價: HK$230* *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只限一次免費本地送貨服務 (離島及香港以外地區送遞費另計) *不用選取配送方式, 只需輸入運送地址
  • 特價 BH18.jpg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大故事,這個大故事由無數的小故事所組成;而無數的人生故事,即便組成了歷史大故事。 歷史其實並不枯燥。我們的祖先不外與現代人一樣,面對着人生,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克服困難,開創事業,展開一個又一個新的局面。 作者吳羊璧先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深厚的認識。他繼《五千年大故事之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及《三國六朝》後,再以散文形式,俯仰古今,結合歷史史實與流行演義小說,把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和元朝時期的故事一口氣寫下來,包括隋煬帝開大運河、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唐三藏西遊、武則天掌權、安史之亂、五代十國藩鎮割據、陳橋兵變、王安石變法、秦檜與岳飛等等,寫成這部有血有肉、且富感性的《唐宋盛衰》歷史故事。書內叙述的故事都有典籍、傳說的根據,讀來彷彿聽到古人的聲音,感受到古人的呼吸氣息。
  • 特價 BH32.jpg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大故事,這個大故事由無數的小故事所組成﹔而無數的人生故事,即便組成了歷史大故事。 歷史其實並不枯燥。我們的祖先不外與現代人一樣,面對着心人生,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克服困難,開創事業,展開一個又一個新的局面。 作者吳羊璧先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深厚的認識和研究。他繼五千年大故事之《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及《明清近世》後,再以散文形式,俯仰古今,結合歷史史實、野史筆記與流行演義小說,把民國前後的故事一口氣寫下來,包括洋務運動、維新運動、戊戌政變、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軍閥混戰、國共分裂等等,寫成這部有血有肉、極富感性的《近代百年波濤》。書內敍述的歷史和故事,讀來彷彿能清晰聽到我們近世先人的呼吸聲息,感受到黃河長江的翻滾激盪。 作者吳羊璧,一九二九年七月廿五日生於廣東澄海縣,在汕頭市長大。一九四八年至香港謀生。 長期任職副刊編輯。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業餘時間與友人合辦《伴侶》半月刊(一九六三年)、《書譜》雙月刊(一九七四年)等刊物。 近著有散文集《香港五十秋》、《水滸傳之強者造時勢》、《水滸傳之逆境出英雄》、《龍蛇馬羊》、《書法長河》、《書家與書藝》、《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及《明清近世》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26-a
    內容簡介: 《官立英皇書院創校160週年紀念文獻圖片集》一書的重點簡介: (一)本書是政府自1857年開辦官立中英文書院發展史的正確史籍,是本港教育史重要的一頁。 (二)政府憲報、藍皮書及行政報告記錄英皇開辦至今160年,是為中英文雙語教學歷史中最悠久的官校。 (三)英皇亦是7間自1868年至2013年最早開辦男女生共讀的官校之一。至2013年合共有超過1700名女生肄業於英皇,力證英皇不是純男校。 (四)校長、家長及學長參與國父孫逸仙的建立新中國革命,國父長兄孫女入讀英皇書院及國父家族後人在北京建立孫中山文化基金會,使英皇達成另一光榮任務。。 (五)在抗日戰中,英皇有眾多學生、老師、家長是參與民事及軍事的愛國戰士,在國共戰中,英皇亦是唯一一間有香港學生參與作解放軍戰士的學校,在抗美援朝戰中亦是本港唯一一校有學生參與成為民事及軍事戰士。 (六)英皇培育了世界級的碗形液晶體發明家(Bowlics),現在北大培育物理博士生,亦有世界級有機二極發光體屏幕發明家(OLED),現在科大培訓研究生。亦有世界級儒,漢學人,亦有中國經濟評論專家,世界級的眼科醫生及造福全世界的乙型肝炎醫治指標的女醫生。 (七)英皇亦培育過過千醫生服務香港,亦有眾多工業家參與中國基建工程,及眾多慈善家改進同胞文化教育及環境改善工作。 (八)學長捐獻回饋學校,成立千萬元教育基金以改善學校教育環境及增進學弟學習資源,表達了人類的施與受及教育傳承的美德。 (九)英皇校舍包含了古羅馬希臘年代、哥德式、巴洛克式的建築結構,成為香港英式紅磚呈現新古典現代建典範的法定古蹟典範。 (十)本書亦詮釋了現代新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路向是源於二十世紀初的地理樞紐及地緣政治學的理論,推廣世界經濟發展,惠及全國國民及世界廣大市民,達成世界大同的夢想。 作者介紹: 梁植穎 本港出生公民,經歷日軍侵港及佔港三生零八個月的苦難,幸能存活。 一九四九年授學於紅磡九龍船塢官立小學,油麻地官立中學,一九五四年借讀於英皇書院,然後轉回伊利沙伯中學完成中學及預科班教育,六一年進人港大地理地質系。畢業後有七年時間出任地理地質系助教兼副舍監。一九六九年重回英皇書院出任地理科主任,兼任校舍保育主任,直至二○○○年退休。任教二十一年零五個月,是英皇書院年資最長的老師,並於一九九二至九七年間五次出任英皇署理校長一職。 作者從小參與童軍活動,曾為愛丁堡獎勵計劃最早期的野外訓練員,英皇愛丁堡及資深童軍 指導老師,並在英皇任教期間,協同創立家教會;創立英皇管弦樂團,統籌及建立每兩年一次的全校學生參與全能音樂會;更創立英皇書院教育基金,設立獎學金;又參與設計及促成建築署替英皇向政府申辦批出四千二百餘萬元建成新西翼大樓,改善全校設備,現代化教學,令在校學子得益。 一九八九年引導古蹟辦事處把英皇校舍列為二級古蹟,更使英皇書院能走向現代化教學,令在校學子得益。 一九八九年引導古蹟誘辦事處把英皇校舍列為二級古蹟,更而在九六至九七年間將英皇數 十年來報廢而儲下的教學器材,全部捐贈給古蹟辦事處。更於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促成古蹟辦事處提升英皇校舍為法定古蹟。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88_cover_op
    內容簡介: 昔日的掃管笏: 曾有軍人在村口守衛, 出產的白石比白色還要白, 它有一個標準的甲組足球場, 亦有比「青山」還老的「老青山」, 它有數條通往屯門、元朗、荃灣的古道, 還有40多個祖堂, 它的淺灘提供豐富海產, 村內的河涌經常可撿到新鮮鴨蛋, 它吸引了考古學家三度前來挖掘, 村內的含英書室及軍營內的啹喀廟和劇院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村口的龍珠島差點兒成為香港第一個合法賭場。 但不知不覺間,大都事過境遷了,只留下回憶。 內容節錄: 掃管笏昔日的美只有親眼看看、親身體會、親自呼吸才能感受。它有3條300多年歷史的古村。以前一派江南水鄉的風格已略改變。這些古村跟遠處的青山、藍天、碧海融合在一起,有一種古樸的美。 翠山、小溪、河涌、海灘是掃管笏的靈魂,亦是掃管笏的魅力所在。昔日的古村,有池水環繞、綠樹成蔭、紫藤綠蔓、舊式村屋以及河涌水鄉的情調;它有和西藏一樣明淨蔚藍的天空,更有青山綠水相伴。池水、倒影、人家、小河、藍天、白雲和陽光襯托着陳氏、李氏及程氏聚居的莊園。 筆者在1950年代開始居住在掃管笏近海的河邊,每日看到的是鴨鵝弄水,品的是清醇的、天然的井水,賞的是無敵日落海景以及河光山色,聽的是蟲鳥爭鳴,住的是鐵皮寮屋。到處都是林木葱鬱,晚上繁星絢麗,香風四溢。 童年看到的掃管笏是男耕女織以及漁獵農耕的場面。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掃管笏一直都是山清、水秀、人樸、情濃的宜居鄉郊。在青山公路旁邊,每天都看到壯麗日落景色,海水都鍍了一層黃金似的。掃管灘的夕陽曾是不少攝影發燒友捕捉美照的地點,和流浮山稔灣的日落景色同樣有名。退潮時,很多人都去撿拾貝殼、蛤蜊,捕捉魚、蝦及蟹。但現在沒有了。80年代填海之後,地圖上出現了填海而成的黃金海岸商場、酒店、泳灘等。   作者簡介: 莫世民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往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完成院舍工作深造課程,並獲北京大學法律學士及碩士學位。曾任職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福利署及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發「榮譽勳章」,退休後曾任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 著有《安老院舍與社會工作》、《新入職社工的十一項操練》、《新手社工主管的十一項操練》及《暢談飲食與社會變遷》等書。
  • 特價 BH64.jpg
    歷盡千艱萬苦、八年離亂,中國抗戰終於勝利了。 抗戰勝利,全國各階層渴望不要再有內戰,但是全面內戰仍然發生了。於是有了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戰役規模出人意料地龐大,也出人意料地迅速達到了高潮,出現了新中國。民心的向背,起了最根本的作用。 內戰之所以一定發生,人們容易看到的是:由於蔣介石的一貫堅決反共政策,加上國民黨管理國政腐敗,貪污、使物價高漲、更強行收兵,百姓苦不堪言,在這背景下,一九四七年十月,共產黨宣布大反攻,解放全中國。 本書以「百戰山河」為總題,分三個大階段叙述:國共合作篇、國難篇、解放篇。 《解放篇》包括了日本投降、重慶談判、雙十協定、國共內戰情況──東北戰場、遼瀋戰役、錦州之爭、長春解放、金圓券引發經濟崩潰、淮海戰役、傅作義引領北平起義、各地和平解放及新中國成立。 地經百戰山河壯,壯麗的山河上,應該建設起一個更富強、民主、自由以及和諧的社會。 作者簡介: 吳羊璧,一九二九年七月廿五日生於廣東澄海縣,在汕頭市長大。一九四八年至香港謀生。 長期任職副刊編輯。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業餘時間與友人合辦《伴侶》半月刊(一九六三年)、《書譜》雙月刊(一九七四年)等刊物。 近著有散文集《香港五十秋》、《水滸傳之強者造時勢》、《水滸傳之逆境出英雄》、《龍蛇馬羊》、《書法長河》、《書家與書藝》、《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明清近世》、《近代百年波濤》、《擺脫歷史的故事——五千年的審視與反思》、《百戰山河(一)國共合作篇》、《百戰山河(二)國難篇》及《百戰山河(三)解放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