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特價 BH63.jpg
    抗戰時期,人們常稱之為國難時期。 日本軍國主義者一片地域一片地域逐步蠶食中國,先有《何梅協定》,引使全國抗日氣氛升溫,繼有「一二九」運動及張學良策動的「西安事變」,兵諫後蔣介石終願意國共再度合作,共同抗日。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八年抗日戰爭正式爆發。 抗日戰爭的歷程是:一開始,日本軍隊迅速進華北,以為可以在幾個月內使中國屈服。後來受到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進入相持階段,此時,國共「摩擦」發展成「皖南事變」。抗日的戰場上,中日雙方一次又一次的掀起規模巨大的激戰。 本書以「百戰山河」為總題,分三個大階段叙述:國共合作篇、國難篇、解放篇。 《國難篇》包括了西安事變、國共再度合作抗日、八年抗戰的境況——淞滬劇戰、台兒莊大捷、武漢大會戰、百團大戰、皖南事變,國共雙方都以自己的方式,以血汗保衛國土與人民。 百戰山河的場景,繼續發展。 作者簡介: 吳羊璧,一九二九年七月廿五日生於廣東澄海縣,在汕頭市長大。一九四八年至香港謀生。 長期任職副刊編輯。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業餘時間與友人合辦《伴侶》半月刊(一九六三年)、《書譜》雙月刊(一九七四年)等刊物。 近著有散文集《香港五十秋》、《水滸傳之強者造時勢》、《水滸傳之逆境出英雄》、《龍蛇馬羊》、《書法長河》、《書家與書藝》、《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明清近世》、《近代百年波濤》、《擺脫歷史的故事——五千年的審視與反思》、《百戰山河(一)國共合作篇》、《百戰山河(二)國難篇》及《百戰山河(三)解放篇》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26-a
    內容簡介: 《官立英皇書院創校160週年紀念文獻圖片集》一書的重點簡介: (一)本書是政府自1857年開辦官立中英文書院發展史的正確史籍,是本港教育史重要的一頁。 (二)政府憲報、藍皮書及行政報告記錄英皇開辦至今160年,是為中英文雙語教學歷史中最悠久的官校。 (三)英皇亦是7間自1868年至2013年最早開辦男女生共讀的官校之一。至2013年合共有超過1700名女生肄業於英皇,力證英皇不是純男校。 (四)校長、家長及學長參與國父孫逸仙的建立新中國革命,國父長兄孫女入讀英皇書院及國父家族後人在北京建立孫中山文化基金會,使英皇達成另一光榮任務。。 (五)在抗日戰中,英皇有眾多學生、老師、家長是參與民事及軍事的愛國戰士,在國共戰中,英皇亦是唯一一間有香港學生參與作解放軍戰士的學校,在抗美援朝戰中亦是本港唯一一校有學生參與成為民事及軍事戰士。 (六)英皇培育了世界級的碗形液晶體發明家(Bowlics),現在北大培育物理博士生,亦有世界級有機二極發光體屏幕發明家(OLED),現在科大培訓研究生。亦有世界級儒,漢學人,亦有中國經濟評論專家,世界級的眼科醫生及造福全世界的乙型肝炎醫治指標的女醫生。 (七)英皇亦培育過過千醫生服務香港,亦有眾多工業家參與中國基建工程,及眾多慈善家改進同胞文化教育及環境改善工作。 (八)學長捐獻回饋學校,成立千萬元教育基金以改善學校教育環境及增進學弟學習資源,表達了人類的施與受及教育傳承的美德。 (九)英皇校舍包含了古羅馬希臘年代、哥德式、巴洛克式的建築結構,成為香港英式紅磚呈現新古典現代建典範的法定古蹟典範。 (十)本書亦詮釋了現代新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路向是源於二十世紀初的地理樞紐及地緣政治學的理論,推廣世界經濟發展,惠及全國國民及世界廣大市民,達成世界大同的夢想。 作者介紹: 梁植穎 本港出生公民,經歷日軍侵港及佔港三生零八個月的苦難,幸能存活。 一九四九年授學於紅磡九龍船塢官立小學,油麻地官立中學,一九五四年借讀於英皇書院,然後轉回伊利沙伯中學完成中學及預科班教育,六一年進人港大地理地質系。畢業後有七年時間出任地理地質系助教兼副舍監。一九六九年重回英皇書院出任地理科主任,兼任校舍保育主任,直至二○○○年退休。任教二十一年零五個月,是英皇書院年資最長的老師,並於一九九二至九七年間五次出任英皇署理校長一職。 作者從小參與童軍活動,曾為愛丁堡獎勵計劃最早期的野外訓練員,英皇愛丁堡及資深童軍 指導老師,並在英皇任教期間,協同創立家教會;創立英皇管弦樂團,統籌及建立每兩年一次的全校學生參與全能音樂會;更創立英皇書院教育基金,設立獎學金;又參與設計及促成建築署替英皇向政府申辦批出四千二百餘萬元建成新西翼大樓,改善全校設備,現代化教學,令在校學子得益。 一九八九年引導古蹟辦事處把英皇校舍列為二級古蹟,更使英皇書院能走向現代化教學,令在校學子得益。 一九八九年引導古蹟誘辦事處把英皇校舍列為二級古蹟,更而在九六至九七年間將英皇數 十年來報廢而儲下的教學器材,全部捐贈給古蹟辦事處。更於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促成古蹟辦事處提升英皇校舍為法定古蹟。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88_cover_op
    內容簡介: 昔日的掃管笏: 曾有軍人在村口守衛, 出產的白石比白色還要白, 它有一個標準的甲組足球場, 亦有比「青山」還老的「老青山」, 它有數條通往屯門、元朗、荃灣的古道, 還有40多個祖堂, 它的淺灘提供豐富海產, 村內的河涌經常可撿到新鮮鴨蛋, 它吸引了考古學家三度前來挖掘, 村內的含英書室及軍營內的啹喀廟和劇院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村口的龍珠島差點兒成為香港第一個合法賭場。 但不知不覺間,大都事過境遷了,只留下回憶。 內容節錄: 掃管笏昔日的美只有親眼看看、親身體會、親自呼吸才能感受。它有3條300多年歷史的古村。以前一派江南水鄉的風格已略改變。這些古村跟遠處的青山、藍天、碧海融合在一起,有一種古樸的美。 翠山、小溪、河涌、海灘是掃管笏的靈魂,亦是掃管笏的魅力所在。昔日的古村,有池水環繞、綠樹成蔭、紫藤綠蔓、舊式村屋以及河涌水鄉的情調;它有和西藏一樣明淨蔚藍的天空,更有青山綠水相伴。池水、倒影、人家、小河、藍天、白雲和陽光襯托着陳氏、李氏及程氏聚居的莊園。 筆者在1950年代開始居住在掃管笏近海的河邊,每日看到的是鴨鵝弄水,品的是清醇的、天然的井水,賞的是無敵日落海景以及河光山色,聽的是蟲鳥爭鳴,住的是鐵皮寮屋。到處都是林木葱鬱,晚上繁星絢麗,香風四溢。 童年看到的掃管笏是男耕女織以及漁獵農耕的場面。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掃管笏一直都是山清、水秀、人樸、情濃的宜居鄉郊。在青山公路旁邊,每天都看到壯麗日落景色,海水都鍍了一層黃金似的。掃管灘的夕陽曾是不少攝影發燒友捕捉美照的地點,和流浮山稔灣的日落景色同樣有名。退潮時,很多人都去撿拾貝殼、蛤蜊,捕捉魚、蝦及蟹。但現在沒有了。80年代填海之後,地圖上出現了填海而成的黃金海岸商場、酒店、泳灘等。   作者簡介: 莫世民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往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完成院舍工作深造課程,並獲北京大學法律學士及碩士學位。曾任職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福利署及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發「榮譽勳章」,退休後曾任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 著有《安老院舍與社會工作》、《新入職社工的十一項操練》、《新手社工主管的十一項操練》及《暢談飲食與社會變遷》等書。
  • 特價 BH64.jpg
    歷盡千艱萬苦、八年離亂,中國抗戰終於勝利了。 抗戰勝利,全國各階層渴望不要再有內戰,但是全面內戰仍然發生了。於是有了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戰役規模出人意料地龐大,也出人意料地迅速達到了高潮,出現了新中國。民心的向背,起了最根本的作用。 內戰之所以一定發生,人們容易看到的是:由於蔣介石的一貫堅決反共政策,加上國民黨管理國政腐敗,貪污、使物價高漲、更強行收兵,百姓苦不堪言,在這背景下,一九四七年十月,共產黨宣布大反攻,解放全中國。 本書以「百戰山河」為總題,分三個大階段叙述:國共合作篇、國難篇、解放篇。 《解放篇》包括了日本投降、重慶談判、雙十協定、國共內戰情況──東北戰場、遼瀋戰役、錦州之爭、長春解放、金圓券引發經濟崩潰、淮海戰役、傅作義引領北平起義、各地和平解放及新中國成立。 地經百戰山河壯,壯麗的山河上,應該建設起一個更富強、民主、自由以及和諧的社會。 作者簡介: 吳羊璧,一九二九年七月廿五日生於廣東澄海縣,在汕頭市長大。一九四八年至香港謀生。 長期任職副刊編輯。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業餘時間與友人合辦《伴侶》半月刊(一九六三年)、《書譜》雙月刊(一九七四年)等刊物。 近著有散文集《香港五十秋》、《水滸傳之強者造時勢》、《水滸傳之逆境出英雄》、《龍蛇馬羊》、《書法長河》、《書家與書藝》、《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明清近世》、《近代百年波濤》、《擺脫歷史的故事——五千年的審視與反思》、《百戰山河(一)國共合作篇》、《百戰山河(二)國難篇》及《百戰山河(三)解放篇》等。
  • 特價 HK34.jpg

    漫遊港島離島屋邨

    $68.00 $54.40
    香港公共屋邨的發展,見證着香港不同時代的變遷,不少香港島和離島的屋邨都因為地勢問題,有着跟九龍和新界截然不同的特色,例如:依山而建的住宅大廈、特別加建的升降機大樓、配合半島斜坡地形而設計的雙塔式大廈等。 資深香港歴史研究專家爾東,及專業攝影師李健信,均是在公共屋邨長大的「屋邨仔」,因着對屋邨的深厚感情,二人繼「追尋古蹟」系列、「趣談街道」系列,再度攜手合作,推出「漫遊屋邨」系列,將港島和離島的公共屋邨歷史精闢撰述,帶領讀者遊走包括華富邨、模範邨和龍田邨等地,分享各屋邨獨有的背景小故事,分析建築特色,感受今昔變化,深入認識和了解香港本土歷史文化。 資料豐富:羅列香港島和離島共三十多條公共屋邨(如鴨脷洲邨、柴灣邨、長貴邨等),包括屋邨設計特色、詳細建築資料,配以多張實地拍攝的珍貴圖片,圖文並茂,絕對值得珍藏 資訊情報站:介紹特色食肆、老店、事件 順道一遊:介紹特色景點 附錄: 居者有其屋計劃、自置居所貸款計劃、租者置其屋計劃、重建置業計劃等詳細資料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前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現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西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和《香港巴士九十年》等。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接受報章及電視台訪問,並擔任香港歷史講座之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攝影師簡介: 李健信,廣東番禺人。從事特殊教育工作,並有豐富電腦系統工程及互聯網網站編寫經驗。閒時愛手執地圖,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四處遊歷搜影,並對研究香港交通的歷史演變有濃厚興趣,著作有《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鐵路百年》等。多年來,曾先後為《汽車雜誌》、《Hot Machine》、《Anycar》等多本汽車雜誌與《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和《漫遊新界西屋邨》等撰寫專題文章及拍攝相片,並曾擔任香港歷史講座之講者。
  • 特價 Untitiled

    香港戰後風雲錄

    $80.00 $64.00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投降,中國抗戰勝利,香港光復。但英國拒絕交還香港主權並搶先接收,而當時中國政府無力抗爭,以致香港繼續成為英國殖民地超過五十年。 本書主要記述香港光復初期這段歷史,內容包括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其中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有中英對香港主權的爭拗;接受香港日軍投降的權力和儀式所引起的外交風波;中國軍隊大批進入九龍真相;《華僑日報》命運和《國民日報》被封事件等等。 本書初版於一九九六年,為《香港戰史系列叢書》的壓軸卷,亦是關心香港淪陷史者的必讀參考書。適逢二○一五年為抗戰勝利和香港重光七十週年,明報出版社現特予再版,以紀念抗戰勝利,並緬懷謝永光先生。 作者簡介: 謝永光,(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九八年),廣東東莞人,香港出生。香港史專家、資深報人、針灸學家、中醫教育家。 歷任香港報刊港聞版編輯、專欄作家、香港中國針灸協會會長、香港中醫學會學術顧問、廣州市中醫學會名譽顧問、美國針灸醫學會顧問、暨南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湖南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對文史及傳統醫學有湛深研究。曾在《明報》副刊主持「包教曉信箱」二十餘年。後專心研究香港抗戰史,著有《戰時日軍在香港暴行》、《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香港抗日風雲錄》、《香港淪陷 : 日軍攻港十八日戰爭紀實》、《香港戰後風雲錄》等,填補了香港淪陷前後歷史的空白。
  • 特價 HK26.jpg

    追尋九龍古蹟

    $88.00 $70.40
    近年來,香港興起本地遊,旅行社紛紛舉辦香港一天遊,發掘了不少值得遊覽的地方,市民的腳步重新踏足香港這片土地,讓我們明白到,原來除了外地,香港也有很多讓我們尋幽探秘的地方。別的地方有名勝古蹟,香港也有歷史建築,且與我們的生活、文化有緊密的連繫。在了解別國的風土民情前,是否應該先認識本土歷史及文化? 在書中,作者爾東選取九龍最具代表性的四十二幢古建築物作詳盡介紹。除此以外,還有攝影師李健信拍下的珍貴照片,以及地圖指引和「遊玩小貼士」,方便讀者實地遊覽,實是集歷史百科和遊玩指南於一身的必讀之作。 文字資料:詳盡介紹其歷史 珍貴照片:恍如親身遊覽 地圖指引:對所在地一目了然 遊玩小貼士:作者的遊玩心水推介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現任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和《趣談九龍街道》等書。筆者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並多次擔任香港歷史講座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李健信,廣東番禺人。從事電腦系統工程及互聯網網站編寫工作,閒時愛手執地圖,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四處遊歷搜影,並對研究香港巴士的歷史演變有濃厚興趣。多年來,曾先後為《汽車雜誌》、《Hot Machine》、《Anycar》等多本汽車雜誌與《香港巴士年鑑》、《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等撰寫專題文章及拍攝相片。
  • 特價 HK29.jpg

    漫遊九龍屋邨

    $68.00 $54.40
    內容簡介: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場石硤尾大火改變了本港的住屋歷史。自此之後,公共屋邨建立如雨後春筍,大小屋邨隨之誕生。過去,屋邨設計簡陋,但給人溫暖的感覺。大家的住所十分平實,並非不豪華,但鄰舍關係良好,大家互相照應、互相幫助,這正是本港文化的縮影。 資深香港歴史研究專家爾東,及專業攝影師李健信,均是於公共屋邨長大的「屋邨仔」,因着對屋邨的深厚感情,二人繼「追尋古蹟」(包括《追尋新界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香港古蹟》)及「趣談街道」(包括《趣談新界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香港街道》)系列,再度於《漫遊九龍屋邨》攜手合作,將香港獨有的公共屋邨歷史精闢撰述,帶領讀者遊走屋邨間,感受當中文化特色,緬懷過去時光。 時代在變,香港在變。 .資料豐富:羅列全九龍共33條公共屋邨,共200多頁,分量十足; .珍貴圖片:實地採攝,並附昔日照片片; .資訊情報站:介紹特色食肆、老店、事件; .順道一遊:特色景點介紹。 時代在變,香港在變,舊式公共屋邨愈拆愈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又何去何從?趁還能看見,快跟我們去《漫遊九龍屋邨》。 特別推介: 1.牛頭角下邨──即將清拆重建,迅即成為港人新旅遊熱點 2.秀茂坪邨(舊邨及新邨)──再述當年惡童燒屍案 3.已清拆石硤尾邨──全港第一條公共屋邨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前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現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和《追尋九龍古蹟》等。筆者更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接受報章及電視台訪問、擔任香港歷史講座之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李健信,廣東番禺人。從事特殊教育工作,並有豐富電腦系統工程及互聯網網站編寫經驗。閒時愛手執地圖,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四處遊歷搜影,並對研究香港巴士的歷史演變有濃厚興趣。多年來,曾先後為《汽車雜誌》、《Hot Machine》、《Anycar》等多本汽車雜誌與《香港巴士年鑑》、《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等撰寫專題文章及拍攝相片。
  • 特價 BH18.jpg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大故事,這個大故事由無數的小故事所組成;而無數的人生故事,即便組成了歷史大故事。 歷史其實並不枯燥。我們的祖先不外與現代人一樣,面對着人生,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克服困難,開創事業,展開一個又一個新的局面。 作者吳羊璧先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深厚的認識。他繼《五千年大故事之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及《三國六朝》後,再以散文形式,俯仰古今,結合歷史史實與流行演義小說,把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和元朝時期的故事一口氣寫下來,包括隋煬帝開大運河、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唐三藏西遊、武則天掌權、安史之亂、五代十國藩鎮割據、陳橋兵變、王安石變法、秦檜與岳飛等等,寫成這部有血有肉、且富感性的《唐宋盛衰》歷史故事。書內叙述的故事都有典籍、傳說的根據,讀來彷彿聽到古人的聲音,感受到古人的呼吸氣息。
  • 特價 BH32.jpg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個大故事,這個大故事由無數的小故事所組成﹔而無數的人生故事,即便組成了歷史大故事。 歷史其實並不枯燥。我們的祖先不外與現代人一樣,面對着心人生,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克服困難,開創事業,展開一個又一個新的局面。 作者吳羊璧先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深厚的認識和研究。他繼五千年大故事之《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及《明清近世》後,再以散文形式,俯仰古今,結合歷史史實、野史筆記與流行演義小說,把民國前後的故事一口氣寫下來,包括洋務運動、維新運動、戊戌政變、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軍閥混戰、國共分裂等等,寫成這部有血有肉、極富感性的《近代百年波濤》。書內敍述的歷史和故事,讀來彷彿能清晰聽到我們近世先人的呼吸聲息,感受到黃河長江的翻滾激盪。 作者吳羊璧,一九二九年七月廿五日生於廣東澄海縣,在汕頭市長大。一九四八年至香港謀生。 長期任職副刊編輯。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業餘時間與友人合辦《伴侶》半月刊(一九六三年)、《書譜》雙月刊(一九七四年)等刊物。 近著有散文集《香港五十秋》、《水滸傳之強者造時勢》、《水滸傳之逆境出英雄》、《龍蛇馬羊》、《書法長河》、《書家與書藝》、《堯舜春秋》、《戰國百家》、《秦漢一統山河》、《三國六朝》、《唐宋盛衰》及《明清近世》等。
  • 特價 HK22.jpg

    趣談新界街道

    $59.00 $47.20
    繼香港、九龍街道後,爾東再一次以生動有趣的筆觸為你介紹新界街道,讓你在輕鬆的文字當中,認識新界、離島各街道名字的由來,以及關於當地的一些小歷史。 攝影師李健信,走遍新界各大小街道,以相機代替筆桿,將各區街道面貌攝入鏡頭中,如實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一段段簡潔活潑的文字,一幅幅極彌足珍貴的街道相片拼湊而成的新界相片集。不用外出,不用乘車,便可以暢遊新界,你還不趕快起行? 「新界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新界一名,是英國人給予的。之前,大家並不稱新界為新界。直至1898年,清朝和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新界一名從此誕生。意謂﹕這是新的租借地,有明確的界線。然而,我們是否真正認識這個表面上只有百多年歷史,實質上已有數千年文化的地方﹖ 我們也許會問,上水的水在何處﹖將軍澳的將軍是哪個朝代的人﹖紅梅谷為何沒有紅梅﹖大美督、大尾篤、大尾督、大美篤,哪個寫法才正確﹖關於這些問題,本書將一一為你解答。」 爾東 「出版本書,不僅讓我窺探了各個地方的現貌,還造就了我多次尋訪歷史遺蹟的機會,例如親身體會元朗天后寶誕的會景巡遊和長洲太平清醮傳統文化的經驗。在當中,我看到了一幕幕大時代、小城市的轉變。 相片,確是老來回憶的好工具,它將歷史遺產具體地勾畫出來,呈現人們眼前。」 李健信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現任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和《趣談九龍街道》等書。筆者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並多次擔任香港歷史講座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 李健信,廣東番禺人。從事電腦系統工程及互聯網網站編寫工作,閒時愛手執地圖,走遍香港大街小巷,四處遊歷搜影,並對研究香港巴士的歷史演變有濃厚興趣。多年來,曾先後為《汽車雜誌》、《Hot Machine》、《Anycar》等多本汽車雜誌與《香港巴士年鑑》、《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等撰寫專題文章及拍攝相片。
  • 特價 HK14.jpg
    香港昔日是一個小漁港,自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便割讓給英國……這段耳熟能詳的史料,你當然知曉,但你是否知道: ‧九龍本是租借並非割讓? ‧新界是怎樣誕生的? ‧屯門乃古代海防重鎮? ‧水警總部前身竟是鴉片船? ‧大海盜張保仔搖身變武官? ‧誰是首位華籍立法局議員? ‧世紀前的監獄生涯是怎樣的? 本書以「政海風雲」、「民生百態」、「人物千秋」三方面細述香港早期歷史,輔以大量資料圖片,將香港數百年來的演變娓娓道來,為你解開香港歷史之謎,是認識香港近代史必讀之物。 作者簡介: 爾東,廣東番禺人。現任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副主席,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和《趣談新界街道》等。筆者更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及多次擔任香港歷史講座之講者和香港史古蹟考察之導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