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5.jpg
    中國新總理溫家寶是個什麼樣的人? 什麼緣故使他從地質技術員步入政壇?究竟哪些人為他一步步搭的升遷之梯?他到底是怎樣當上中央辦公廳主任的?他何以能够先後效勞三位中共總書記?他怎樣從排名末位的副總理贏得總理之職?他的行事風格與朱鎔基有什麽異同?他能够駕馭好中國快速行駛的經濟列車嗎?「胡溫體制」將會展示什麼新意和個性?「政治胡」與「經濟溫」的配合能相得益彰嗎?他們組合後當前的最大着眼點是什麼? 寫《溫家寶新傳》,作者仍然堅持寫《胡錦濤新傳》一書時所遵循的風格:親赴所寫對象出生、生活、工作過的地方,盡可能多地接觸訪問與其相知、相熟的故交、以掌握第一手資料,獲取獨家相片。 作者挖掘到不少有關溫家寶的獨家內幕:溫家寶的家族秘史、溫家寶的提拔過程、溫家寶的抗洪功勳等等,應該說具有相當價值。
  • 特價
    Out of Stock
    BK52.jpg

    失孤

    $88.00 $70.40
    此書是金獎影帝劉德華領銜主演的溫情暖心電影《失孤》的電影小說。 片中劉德華一改國民男神形象,樸素打扮演出騎著機車,風塵僕僕、全年無休的上山下海去尋找失蹤15年孩子的父親雷澤寬。 很多年前,雷澤寬(劉德華 飾) 兩歲的兒子丟了,於是,雷澤寬踏上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 一路上,歷經艱辛,雷澤寬卻始終沒有放棄,只為了再次看到那個不小心失落的兒子,再見到那個忘不了的笑容。 偶然間,雷澤寬遇到年輕人曾帥(井柏然 飾)。與雷澤寬相反,曾帥小時候被壞人綁架,從此再也沒見過自己的父親。天涯相遇的兩人,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於是,他們決定一起上路,要天涯海角去找到那個最親愛的家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61.jpg
    一本比被譽為八九年全球最暢銷的《喜福會》故事更真實動人,亦更具教育意義的書! 本書由百齡人瑞作者細說自己畢生如何自強不息,經歷重重困難,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的故事。童養媳在中國傳統舊社會是一個卑微的存在,但作者並不怨天尤人,她選擇了堅強面對,抓緊機會刻苦學習。 為了擺脫童養媳的命運枷鎖,作者更在通訊落後的舊時代憑著無比的勇氣遠赴異鄉讀書,其後更遠渡南洋擔起作育英才的重任,突破命運的缺口開展新生。作者在南洋創下輝煌事業,卻為了家庭毅然回到中國,因種種殘酷的現實而再次陷入困境。天性堅韌的她,一次又一次咬緊牙關,為人生譜下非凡的樂章。 《讀者文摘》執行編輯張青女士強烈推介! 「作者以血淚細說中國舊社會對婦女的不公平與殘酷,編者同時以凌厲筆鋒指出現今社會仍舊殘留的不文明制度,使人閱後倍感辛酸,熱血沸騰。書中間接提醒人們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傷痛,試圖喚醒新一代對孝道的反省與重視。」 香港大學教授趙麗霞博士強烈推介! 「一本由百齡人瑞親筆記錄她如何從中國舊社會的女奴,超越洪流勇闖高峰以重整人生,成為官立學校校長的動人事迹。故事彰顯了一個弱質女流如何憑她堅韌不拔的精神去對抗傳統社會不公平的制度。她也告訴了後人:中國人民是如何度過了歷史上的動盪和巨大的苦難。她動人的事迹證實了婦女在很多方面比男士更堅強,更嚴格,胸襟也更大。編者在書末以「懇求再見妳一面,叩頭謝妳千千遍!」作結,盡訴孝子戳心之痛,對母親的深深尊敬與懷念。」 為秉承作者遺願,出版本書所得將全數捐作慈善。 作者簡介 丘一琴,原籍廣東省梅縣。一九零二年出生於赤貧農村,未幾即被賣給人家作童養媳,身分形同女奴。她在百歲高齡時執筆完成這書,詳述她自小不甘向命運低頭的故事。她以三年時間完成了小學教育,並以全科滿分的優越成績獲學校聘用為「小老師」。為了逃避童養媳的束縛,她又不惜孤身遠走南洋,長大後並以單拳赤手去對抗男家的逼婚,又以全部積蓄贖回自由身。回國後,她憑個人力量,從三千眾申請人中脫穎而出,獲委任為官立學校校長。書中還記述了八年中日抗戰前後,她如何在物資嚴重短缺下為了逃避戰火南奔北跑,獨力肩負養兒育女成才的動人事迹。 編者簡介 陳銳麟先生在一九九八年退休時為房屋署高級助理署長,次年加入愉景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董事總經理。陳先生自一九九四年起先後兼任香港大學房屋管理文憑及碩士課程講師二十二年,並於二○○六年獲邀參與撰寫香港大學出版名為 Professional Housing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ong Kong的首本專業房屋管理教科書。為表揚陳先生在香港公屋發展史上的貢獻,特區政府於一九九八年頒發四十年優良服務獎給他,並把他列入香港回歸後第一批紫荊章獎的得獎者名單。陳先生正在撰寫的《房管實錄一百篇》,細述了他從事房管半世紀的經歷和心得,完成後當可成為行內明鏡!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43_cover

    節歌與董華強

    $88.00 $70.40
    内容簡介: 「大海洗耳,聽天籟。」 董華強,這位傾其所有去完成「節歌」事業的 藝術家,因天籟而頓悟,帶着感慨,窮畢生精力不斷探究,融天籟於創作。儘管現代文明沖洗着傳統的痕跡,卻洗不掉他血脈中的草根味民族情。 被中華民族風骨和神州純樸歌謠所震撼,他讓傳承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強烈地躍動在自己整個 生命的歷程:「抱着信念,創立『節歌』,耕耘『節 歌』,活在『節歌』裏,走自己的路」,並「一生一世,無悔本衷。」 要以「節歌」爐火純青地去表現中華民族的 內在美,是何等艱辛的歷程!可是,董華強卻選擇 了:「『節歌』之路,難行!雖然如此,別無選擇,這 是我的必經之路!」他憑着先天稟賦和後天努力, 立心另闢出一番「節歌」藝術新天地。他畢生潛心 創作,幾十年來艱辛堅持,把生命中的璀璨歲月, 傾注在民族音樂上。「以中華文采為靈魂、民族音 樂為營養,『水雲腔』為心聲、『水音鼓』為拍和」 意飄雲物外,詩入節歌中;將傳統曲藝神韻與民 族聲腔融為一爐,在傳承上力求創新,創建了「節 歌」完整的藝術理論體系|創立了民族聲樂新體裁。 他既是「節歌」的創立人,更是演唱「節歌」的佼佼者,凝聚着精湛的唱法和技法,將「節歌」 詮釋得魅力四射,用「節歌」唱出了中華民族一片天,令人心馳神往。 「節歌」藝術充滿對生命的讚頌,令人領悟人生的價值,發現潛能的用途。 本書內容涵蓋董華強生平、「節歌」的創立 及推廣、董華強在「節歌」及其他藝術領域中所 取得的成就。除選輯「墨海潘聲」之跡、「水雲花草」手稿及「節歌」文章和其他藝術作品及入典的 藏品,更節錄了董華強於各電子媒體及現場表演的錄影和錄音,以二維碼的形式附於書後,供網上觀賞。隨刊還可尋部分文獻之跡,從而洞察「節歌」創建的心路歷程。 本書資料大部分源於董華強生前已慨捐予 香港中央圖書館珍藏的文獻和藏品。承蒙該館 鼎力協助,提供仍在整理中的館藏文物作引用,使本書各階段的編輯工作能得以完成。 本書記錄着「節歌」創立者如 何在藝海裏默然耕耘一生。看着他的手稿、素材、習作,不能不驚嘆他所付出的巨大精神,感受到「彷彿在冷風寒雪中,爆滿出一樹梅花」的艱辛心路歷程之苦與樂,眼前再次呈現這位藝術家「抱宇宙無限之情懷,做世間之渺小事」的可敬身影。 在藝術的激海裏,如何去尋找自己的方位?在 藝術之生命樹上,怎樣使綠葉常青?「節歌」創立者董華強那炳恫的雙眸,回答了這一切。 作者簡介: 中華音樂研究院(香港)成立於1989年,由董華強先生創辦,成立後為傳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多次舉辦活動,培養新秀。本書編委成員大多是在研究院培養過的一眾師生,他們有的經歷了從青年到步入中年,有的從孩童成長為青年,對「節歌」的創立及傳播都曾有不同形式的參與。自董華強院長辭世後,他們主動承擔、各施所長、默默付出,組成編委會,為本書的撰寫共同努力,經歷了資料的搜集、整理、編撰等工作。因工作或學業的變動,各階段有新成員接力加入,堅持了七年之久。
  • 特價
    Out of Stock
    BK36.jpg

    我的夢想氫氣球

    $88.00 $70.40
    內容簡介: Chita,一個來自澳門的女生,三歲開始便愛上唱歌、常常幻想自己是仙女或公主。1998年為了追尋音樂夢想,隻身來港發展。經歷十年的堅持和奮鬥,被打沉過、放棄過、痛哭過。由誓要當歌手到退居幕後成為創作人,輾轉間終於在2006年簽約再成為歌手。但由於不被看好,苦候4年光陰終於豁出去在2009年自資製作了全創作專輯。勇敢地跳上了夢想氫氣球。本書是這十年經歷的紀錄。 如果你想知多點關於美容扮靚減肥的小貼士,對不起,這書並不適合你。但若然你曾經失意或正在失意,想在困境中尋找逆風而行的勇氣,請立即帶同此書到收銀處結帳吧! 相關視頻:Chita新書《我的夢想氫氣球》 作者簡介: 2009年推出第一隻唱片,同年得到該年的叱吒樂壇生力軍女歌手金獎及IFPI 2009最暢銷本地女新人。2010年2月代表澳門出席北京中央電視台之《春節晚會》與王力宏、孫楠、及容祖兒同台演唱歌曲<相親相愛>。
  • 特價
    Out of Stock
    BK45.jpg

    浮城

    $88.00 $70.40
    《浮城》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講述男主角郭富城的親生母親被水兵強姦後產子,並將城城送給漁民(何超儀)撫養成人,城城為了脫貧「上岸」,努力學習,終於成為香港首位太古洋行大班的奮鬥故事。此外,他與母親(鮑起靜)的母子情至為感人,他與原配夫人楊采妮及紅顏知己劉心悠的三角關係,也讓人忐忑。 這本文集,由電影導演嚴浩親自撰寫,記錄了拍攝期間的生活、工作點滴、花絮,及收錄了大量從未曝光的精彩劇照。 ---------------------------------------------------------------------------------------------------------- 《城城是一具名琴》 郭富城在《浮城》中從年輕演到老,拍攝的過程是跳拍的,不同年紀的戲會在同一天拍攝,這對演員和導演來說都是挑戰。演員不可以在角色已經六七十歲的時候,身體語言及眼神還與二十多歲一樣,在這方面,導演與演員都要保持清醒,時時相互提醒。 郭富城說,肢體語言的變化是最困難的。但這中間還有一個灰色地帶:演員到底能發揮到什麼程度?比如,即使導演與演員都很清醒,沒有忘記這一個鏡頭前角色的年紀,但是演員是否能演得出其中的變化?我與城城第一次合作,未曾知道他的底蘊,有時候我覺得他已經演得很好,但是他看了現場回放後,會搖頭說:「我演得太年輕了,這個人現在已經是個事業有成的中年人。」他又回到鏡頭前重拍,果然好像變戲法一樣,一個似曾相識但又陌生的中年人在他身體裏徐徐地冒了出來。看他演戲真是過癮,他自己也演得很過癮。有時候哭得太多,他可以把之前的滿臉淚水減到只從眼角滾下一滴。有時候角色的年紀把握到位了,火候也到位了,他看了回放,會說:「這個演法我以前在別的電影中試過,我想試一個另外的方法。之前的演法屬於表演,現在要演一個出自內心的真實的人。」 郭富城已經把自己練就成一具名琴,這具琴上下音階中間所隔的幅度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司琴的人也是他自己,音階高低隨心所欲自由彈奏。 ---------------------------------------------------------------------------------------------------------- 作者簡介: 嚴浩(1952年-),香港電影導演,八十年代初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力人物之一。最經典名作有《似水流年》,嚴浩亦憑此片得到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嚴浩香港出生,父親嚴慶澍,筆名「唐人」,即民國演義小說《金陵春夢》的作者。嚴浩中學時已發表小說及雜文。1973年,在英國倫敦電影學院畢業。1975年回香港,在香港無線電視任編劇及編導。其間1977年導演的國際刑警之冤獄,在美國紐約國際電視節獲銅牌。1978年嚴浩改投影圈,第一部電影為《茄喱啡》,該片被認為是香港第一部新浪潮電影。1984年替青鳥電影執導《似水流年》,以濃厚的鄉土情懷一新港產片耳目,並以此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1990年拍攝《滾滾紅塵》,獲得八項金馬獎。1996年的作品《太陽有耳》更獲德國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及國際影評人獎。
  • 特價
    Out of Stock
    BK46.jpg

    台星駕到1

    $78.00 $62.40
    《明報》娛樂版2008年作為第一家香港傳媒直闖台灣,貼身採訪台灣偶像派;而「台星潮」系列也漸漸成為《明報》娛樂版的一大特色。楊丞琳說:「在台灣,從未有報紙會替我做一大版專訪。」棒棒堂說:「《明報》是最早把我們帶到香港給觀眾認識的報紙。」鄭元暢說:「和《明報》做專訪,是我說得最暢所欲言的一次訪問。」四年來,《明報》娛樂版負起成為藝人與讀者之間橋樑的任務,用真誠熱誠為你帶來最快、最新、最貼身的訪問: 羅志祥頂得住韓流 堅信粉絲不變心 幸福在眼前 蔡依林願做黃金盛女 阮經天當兵實錄 小天王變孩子王 炎亞綸大個仔啦! 楊丞琳 愛不起 張孝全忙中偷閒 減壓忘憂 Ella 默默等待S.H.E重聚 JPM王子日夜趕劇 欠缺休息 林依晨 銀壇跨上幸福路 蕭敬騰 命運交響曲 陳柏霖挾人氣 銀幕求突破 Dream Girls姊妹情未變 彭于晏 苦盡甘來 高以翔 飛進荷李活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8.jpg
    內容簡介: 一九九八年四月第二次坐牢後,自北京給流放到美國至今,王丹之途,無論是命運使然還是自我挑戰,或者兩者皆備,客觀地看,他已是處於「打造政治犯家屬的歷史群像」(《歲月蒼茫——我與兒子王丹》王丹序文的題目)的高度來審視世情,在他的眼中,一切都別有一番風采。 早在第二次坐牢時,他已是「變刑期為學期」,除了不斷讀書,還孜孜地就祖父的自傳事,在家書裏(見本書)一再探討。本書隨後的大量篇幅,讓我們看到的,是王丹走進了更大的空間,也許就是歷史的空間來看待自身和他這一代人的厄困。他以觀察、學習和思考代替了自閉、忿憤與躁動。 這不是從人到神,不光是從物質到精神,而起碼是從平面到立體,人,就是這樣在歷史中站立起來的。 王丹以內斂的精神氣, 駕馭大時代的巨濤, 似是閒庭信步, 一覽眾山小。 本書共收以下五章: 祖孫情 懷逝者 說心情 英國居 記哈佛 王丹簡介 王丹,祖籍山東,一九六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生於北京。一九八九年參與組織八九民運,任「北大學生籌委會」常委、「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等,為絕食發起人之一。「六四」後在當局全國通緝二十一名學生領袖名單上排名首位,同年被捕,後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被判四年徒刑。獲釋後,發起公民上書運動等,再次被捕,於一九九六年十月三十日以「陰謀顛覆政府罪」被判刑十一年;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九日在國際輿論壓力下,遭直接流放到美國。曾三次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等多項獎項,並獲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詩歌首獎。 一九九八年七月進入哈佛大學,先後獲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出版有《王丹獄中回憶錄》、《王丹觀點》、《在夜雨中素描》、《Chine Le Defi》(法文)等政治及文學著作二十餘種。
  • 特價
    Out of Stock
    M075.jpg
    內容簡介: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原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和夫人梁麗娟近日設宴招待部分媒體記者,席間不可避免地談及原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新書中對他的攻擊,“其實我由始至終支持的都是羅格,他明明知道整個過程,所以我無法理解他為什麼還要那樣混淆視聽。” 袁偉民在本書對此有一個鮮明的說法。 中國有著怎樣的一種國情?在中國要辦成以至要辦好一件事情的難度在哪兒?得得失失面前該如何衡量?興奮劑的國際疑團、女排假球的震撼、足球的疲沓,「挪用」中國奧委會公款的指責、功成身退的考驗,一個又一個的大是大非,種種策略的運用、原則的把握以至人格的抵押,作者寫來,抽絲剝繭,深入事情的背後,實事求是,處處有著袁偉民的身影,一如現身說法,毫不含糊。一位中國男子漢的堂堂氣概,歷歷在目。 袁偉民大賽時運籌帷幄,成竹在胸,指揮若定,決勝千里;平素低調,對自我炫耀和牟私利等行為深痛惡絕,儘管自己就是一部大書,然而,到了退休之後,面對多家出版社出書的邀約,亦不見動心,直至為本書出版者等的誠意所感,期待已久的讀者才有捧讀之機。 中國是不是體育強國?這條路子該怎樣走?在面對國人的希望、體制與經費的問題和種種暗湧的情況下,身肩重擔是怎樣的一回事?大半生投身中國體壇的袁偉民,近五十年的歲月,從喜愛體育運動的學生到中國男排主力,從中國女排主教練到中國體育局局長,經歷了北京申辦奧運前後國內外的莫測風雲,榮譽與屈辱,家國進退間,成就了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關於袁偉民 袁偉民(1939年7月8日──),江蘇蘇州人,1958年畢業於蘇州中學,本希望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但由於排球技術出色,被選入江蘇男子排球隊,任二傳,同時進入南京體育學院學習。1962年,袁偉民入選中國男排,1974年退役。退役後,袁偉民被任命為中國女排主教練,1981年起率領女排,先後獲得1981年世界盃、1982年世界女排錦標賽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1984年,袁偉民被任命為國家體委副主任兼任中國排球協會主席。1992年,調任中國足球協會主席。1994年,當選亞洲武術聯合會主席,1996年當選亞洲排球聯合會主席。2000年,升任體育總局局長,於2004年退休。 為中共第十二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十四屆、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在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上獲最佳教練員獎。三次獲得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著作另有《我的執教之道》一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0.jpg

    笑容從家開始

    $68.00 $54.40
    內容簡介: 家,對你來說是什麼? 是甜?是苦?或許大家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改編自張笑容主持,香港電台第五台節目《笑容從家開始》, 十五個來自不同背景、職業的城中名人, 唐英年、沈祖堯、黃毓民、汪明荃、盧冠廷、施永青、鄭欣宜…… 跟你訴說他的家,他的故事。 從中或許有讓你共鳴的故事、或許也會有發人深省的經歷… 但說到底,還是希望大家明白:笑容從家開始。 「作為《笑容從家開始》節目主持,每天我接觸到無數獅子山下的家庭故事。人還是名人,都有一個成長故事。在家庭暴力中成長的黃毓民,教導兒子時也離不開體罰;自少與父母分開要自力更生的汪明荃,年幼的艱辛造就了她不屈不撓的性格;患有讀寫障礙,由後母養大的盧冠廷,談到成長的堪坷仍然語帶激動;受父親方心讓醫生的公益精神影響,令方敏生當上了為民請命的社工。嘉賓們在《笑容從家開始》節目中,打開心霏,剖白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長印記。本書是我與他們對談的見證實錄,看罷此書,你會發現他們鮮為人知的一面。家庭可以傷人,家庭也可以滋潤人,從別人的分享中,也許可以啟發我們多些「家庭智慧」吧!」 張笑容 香港電台第五台《笑容從家開始》主持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2.jpg

    明月幾見常圓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戰亂動盪日月興替.百味人生細說從頭 自日本侵華前的江蘇常州,輾轉南京、重慶、廣州、香港、卡加里,作者以珍貴的人生,見證種種悲歡離合…… 「花開自然花落,明月幾見常圓。盛筵無有不散,歡歡樂樂收場。」 筵席雖散卻不見傷感,這詩句,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結業的得雲茶樓。這茶樓見證了近百年的歷史蒼桑,而以這首詩「收場」,可說「得道」。 本書所寫所述,是作者八九十年的生命百味,聚聚散散,多見小處著墨,大處著眼,讓我們既可細味史實,又可感受箇中的一股不朽的力量,教人感奮。本書以「明月幾見常圓」作書名,還有其珍貴處與可讀處,也盡在此。 編者語, 如下: 那一場原非過眼煙雲 中國近百年史,大抵可用變和亂二字概括。朝代更迭,貨幣轉換,加上遭逢侵略之餘,內戰橫生,人命危淺,四處流離。不堪提,一提起珠淚滿江河。然而,其間牽動多方人情,豈可言休。內裏,自有我們的根,有我們的源,一旦捨棄,飄泊無定,試問誰想,誰要。 表面看,本書是「一家」之百年故事,然而,那種輾轉流徙,百般無奈,小民的唏噓苦痛,卻是一代接一代,多少人同受的煎熬。更重要的是,說慣了「前車可鑑」,卻同時氾濫着粗枝大葉的習性,不去細看,細數,細味,便大有可能是「重蹈覆轍」的因由。難得本書作者事事縷述,處處細節分明,也便筋肉豐滿,讀者牽藤摸瓜,結結實實的感受,都知道,那一場原非過眼煙雲。 「一年容易又中秋」,這裏的容易,其實是一步一步的經歷,不是一蹴即至,裏面有許多故事,值得聚在一起,對月訴說。天上從來月圓又月缺,一再啟示,人生的循環,大致有着這樣的一個軌迹,但到了自身,該如何溶融匯通,便是難處。說到這裏,便得多謝薛廸鈞先生,他以極大的勇氣與魄力,以一個又一個場景,猶如另一軸「清明上河圖」長卷,讓我們看得分明,卻不是只圖個嘆息,而是有了殷鑑,以平常心,好好走下去。 作者簡介: 薛迪鈞 薛廸鈞,學名薛佩璋,一九二五年五月初五生於江蘇常州。曾祖父於清朝時經營煤炭生意,後家道中落。念書至初中二,曾在四川省立紡織學校進修。成長於亂世,難於安居,屢受戰火煎熬,與家人輾轉多地。一九四九年落腳香港,於東南紡織公司服務四十一年。一九九四年正式入籍加拿大,居於卡加里,至今。 "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1.jpg
    內容簡介: .台灣讀書時追光了人家的女朋友? .「六四」時留守天安門的最後一位記者? .移民加國「香港專業精神」無往不利? .兩次中風,堅持發聲,視死如歸? 不要以為「城市論壇」紅起來便幸災樂禍,根本上這個節目愈紅火便愈危險,表示社會的矛盾太多,我可以告訴你,我很害怕!──謝志峰 本書正告我們,「曾是蠱惑男」的謝志峰,其「蠱惑」,縱使「曾經」之外,今天尚餘,亦是「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江城子》)的境界;更何況,如今的謝志峰,體內流淌着的,還是時代的熱血。 鄧翼群既是謝志峰的同行,也是同窗。兩人能夠合寫本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是擔當得起的鐵漢。寫過《飛龍在天──小故事,大易理》一書(內收一百個故事)的鄧翼群,自然知道,要寫好謝志峰的故事,離不開真與誠,而這正是新聞從業員發聲的其中兩條準則。本此,我們便不難明白,書內鄧翼群寫謝志峰的部分,為甚麼總有些「不留情面」的地方,而二人依然可以合作愉快。 作者簡介﹕ 鄧翼群 資深傳媒人,在《天天日報》、《今天日報》、《快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蘋果日報》、《太陽報》、《成報》、《快週刋》、《新報》,歷任港聞、體育、副刋、娛樂版編採要職。 獨家報導過郭阿女事件,當時的社會福利署署長陳方安生,緊急派人入屋強行將郭阿女帶走,盡顯香港第一代鐵娘子的強悍作風。亦處理過雨夜屠夫林過雲案、紙盒藏屍歐陽炳強案、徐步高殺警案、龔如心千億爭產案等。出版過《列火仁心──消防員的故事》、《大地飛鷹──飛行服務隊的故事》、《飛龍在天》等一系列書籍。 謝志峰 傳媒工作者,希望能做一個安貧樂道的人。 1981年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加入《東方日報》當記者,1988年轉職「亞洲電視」新聞部,1989年被派往北京採訪學運,是當年最後一位撤出天安門廣場的香港記者;隨後舉家移民加拿大,並曾先後在當地擔任《明報》加西版新聞部採訪主任及Fairchild TV溫哥華新聞總監。2002年回流,於「香港電台」電視部任職監製,擔任《城市論壇》監製及主持之外,還負責電視部的其他節目如《對策》及《左右紅藍綠》等監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