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3.jpg
    鏡頭前,鳳凰衛視女主播曾子墨那漂亮、大方、富涵養的形象植根在我們心中,但我們對鏡頭後的她卻一無所知。這次,她打破了電視節目裏那客觀、專業的框框,親述她的成長過程,讓我們看到一個全新的曾子墨: ‧堅執理想,放棄入讀莘莘學子趨之若騖的全國最頂尖學府; ‧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常春藤盟校之一的達特茅斯學院,跑到陌生的國度展開新生活; ‧投身全球頂級的投資銀行,曾參與BP(英國石油)和Amoco(阿莫科)合併、新浪上市等項目; ‧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猛然覺醒人應該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追尋,毅然放下一切; ‧因緣際會當上鳳凰衛視主播,曾採訪李鵬之女李小琳、中國富豪榜排名第二的楊斌; ‧探愛滋村、訪平壤,採訪中歷盡驚險艱辛,卻樂此不疲; 這一切一切,讓我們明白到,她那光輝璀璨的人生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憑着無比的勇氣與毅力,衝破重重障礙,成就了今天的曾子墨。 作者簡介: 曾子墨 畢業於「常春藤」盟校之一的達特茅斯學院。 畢業後任職於美國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參與完成大約700億美元的併購和融資項目,其中包括新浪上市。 2000年,加盟鳳凰衛視擔任主持人,先後主持過《股市直播室》、《財經點對點》、《財經今日談》和《鳳凰正點播報》。現擔任《社會能見度》及《世紀大講堂》主持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4.jpg
    我慶幸我終於長成了, 能夠無怨無悔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於我是心智成熟的標誌, 我成長得堅強而理智。 當我有機會挑戰世界時, 必須勇往直前,積極參與。 本書乃作者根據自身經歷改篇而成。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真切的感受,將她的經歷與1941至1989年香港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糅合在一起。 日本侵佔香港,作者與家人逃到家鄉,有幸避過一劫。戰爭不能擊倒她,但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徹底地打敗了她,使她終生與輪椅為伴。 為了醫治疾病,她隻身遠赴美國接受治療,無邊的世界,開闊了她的眼界與心胸。先後經歷了兩段畢生難忘的情緣,克服身有缺陷的自卑,排除萬難,創出一番事業,成為獨當一面的女強人。 「我慶幸我終於長成了,能夠無怨無悔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於我是心智成熟的標誌,我成長得堅強而理智。當我有機會挑戰世界時,必須勇往直前,積極參與。」 在此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那堅強不屈、永不言敗、充滿毅力的性格,這不也正正反映出香港那永垂不朽的精神? 本書版稅收益全數捐贈「香港大學特殊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5.jpg
    胡耀邦好友,原中紀委書記滄桑政治人生 揭開毛鄧時期中共高層傾軋內幕 並非題外話﹕在「文革」中的遭遇 劉冰上書和中央政治局「打招呼會」 「百日維新」流產,右傾翻案九大罪狀 鄧小平約見,「西山談話」有玄機 李昌,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清華學子,從民先總隊長到中紀委、中顧委,多年來不斷發出要求政治體制改革的呼聲,擔當着「黨內覺醒者」的角色,為國為民,心憂天下,1994年獲中央批准離休,正式告別風雲詭譎的中共政壇。 在任期間,李昌曾力排眾議,反對極左的鄧力群、王鶴壽當選中顧委常委;老友胡耀邦不敵保守派力量的圍攻黯然下台,他聞訊傷心失望之極,三天不發一言;被軟禁多年的趙紫陽去世,他不顧禁令,前往富強胡同六號趙家弔唁,後來更公開提出「為趙紫陽默哀」,作者熱烈頌揚這位改革志士的正直品格和錚錚鐵骨。為推動中國政治文明的變革,無論是胡耀邦、趙紫陽,其他幹部如任仲夷、阮銘…….,還是李昌本人,披瀝陷陣,殫精竭慮,都付出了沉甸甸的代價。此書讓讀者再次重溫毛鄧統治時期深刻的歷史教訓。 書中着力追述了李昌與胡耀邦的公私之誼,二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堅信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必應同步發展。在政壇惺惺相惜,互勵互勉,榮辱與共;然而隨着政治理想的幻滅,最終各自帶着永久的心靈傷痛離開中共權力核心。 此冊記錄自一九七五年下半年,李昌與胡耀邦等人奉命進入中科院整頓,推行鄧小平的政治路線,初演改革的「前奏」,後遭遇挫折;以及李昌二次復出政壇的緣由和經過。 作者簡介: 范泓,現居南京,供職新聞單位。2000年以來,在《隨筆》、《傳記文學》(台灣)、《溫故》、《社會科學論壇》、《大學人文》、《中國圖書評論》等報刊發表文章,其論著多次被《作家文摘》、《報刊文摘》、《讀書文摘》、《中外文摘》等報刊轉載,並入選《2004年人文中國》、《2004年最具閱讀價值人物印象》、《2005年中國隨筆年選》等多種選本,著有《風雨前行 —— 雷震的一生》(廣西師大出版社)、《與李敖打官司》(江蘇文藝出版社)、《隔代的聲音 —— 歷史勁流中的知識人》(廣西師大出版社)、《參政不知政 —— 大時代中的陶希聖》(與李楊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即出)、《亂局之中—— 民國從政學人個案考察》(待出)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6.jpg
    胡耀邦好友,原中紀委書記滄桑政治人生 披露「六四」前後中共高層角力內情 農村黨員僱工問題大爭論 中共十三大:鄧力群、王鶴壽落選內幕 中顧委「黨員緩登」,陳雲發話解圍 「六四」後女婿萬潤南被通緝 李昌,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清華學子,從民先總隊長到中紀委、中顧委,多年來不斷發出要求政治體制改革的呼聲,擔當着「黨內覺醒者」的角色,為國為民,心憂天下,1994年獲中央批准離休,正式告別風雲詭譎的中共政壇。 在任期間,李昌曾力排眾議,反對極左的鄧力群、王鶴壽當選中顧委常委;老友胡耀邦不敵保守派力量的圍攻黯然下台,他聞訊傷心失望之極,三天不發一言;被軟禁多年的趙紫陽去世,他不顧禁令,前往富強胡同六號趙家弔唁,後來更公開提出「為趙紫陽默哀」,作者熱烈頌揚這位改革志士的正直品格和錚錚鐵骨。為推動中國政治文明的變革,無論是胡耀邦、趙紫陽,其他幹部如任仲夷、阮銘…….,還是李昌本人,披瀝陷陣,殫精竭慮,都付出了沉甸甸的代價。此書讓讀者再次重溫毛鄧統治時期深刻的歷史教訓。 書中着力追述了李昌與胡耀邦的公私之誼,二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堅信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必應同步發展。在政壇惺惺相惜,互勵互勉,榮辱與共;然而隨着政治理想的幻滅,最終各自帶着永久的心靈傷痛離開中共權力核心。 此冊記錄一九八二年以後,李昌在中紀委書記、中顧委委員任上所遇的政治事件,包括中央黨校「阮銘事件」、老友胡耀邦下台、「六四」慘案、趙紫陽辭世等。李昌在「六四」事件上受到嚴厲批判,幾乎被開除黨籍;其女婿(前四通集團總裁)萬潤南在一夜間成為通緝犯。從李昌曲折的政途可見中國改革派艱難的命運。 作者簡介: 范泓,現居南京,供職新聞單位。2000年以來,在《隨筆》、《傳記文學》(台灣)、《溫故》、《社會科學論壇》、《大學人文》、《中國圖書評論》等報刊發表文章,其論著多次被《作家文摘》、《報刊文摘》、《讀書文摘》、《中外文摘》等報刊轉載,並入選《2004年人文中國》、《2004年最具閱讀價值人物印象》、《2005年中國隨筆年選》等多種選本,著有《風雨前行 —— 雷震的一生》(廣西師大出版社)、《與李敖打官司》(江蘇文藝出版社)、《隔代的聲音 —— 歷史勁流中的知識人》(廣西師大出版社)、《參政不知政 —— 大時代中的陶希聖》(與李楊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即出)、《亂局之中—— 民國從政學人個案考察》(待出)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7.jpg

    胡金銓電影傳奇

    $88.00 $70.40
    光影年華,追憶電影大師風範…… 誰曾為香港電影業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在香港電影史上,胡金銓是五六十年代的先行者,他執導的電影繼承了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為影壇開創嶄新局面,是中國武俠電影的一代宗師;面對現代科技與商業市場的嚴峻挑戰,他憑着信念和良心,在電影創作的崎嶇之途上踽踽獨行。 生前身後皆寂寞,這位「國寶級」導演的藝術創作資料,一直未獲有心人作系統性的整理。二○○七年正是胡導演逝世十周年。其侄女胡維堯女士走訪中港台三地,蒐集胡導演昔日生活和電影創作的點滴,編寫生平年譜,潛心整理其電影和文字創作等資料。此紀念集為熱愛電影、研究胡導演藝術創作的人士提供寶貴的史料。書中附有胡導演珍貴生活照、電影劇照和分鏡表、素描等,極具收藏價值。 董橋、倪匡、鍾玲、也斯、 瘂弦、羅卡、鄭佩佩、張錯…… 各方友好同行 暢敘胡金銓趣聞逸事, 集體緬懷一代電影巨匠風采。 逝者如斯 許多的他們都是瀕於滅絕的生物,需要保育照顧或栽培,不要讓胡金銓一個人走入他的傳奇。 ── 旅美教授張錯 遙想當年 我一直都為我老師叫屈,像他,像李翰祥導演,都應該是屬於國寶級的導演,可惜生不逢時,讓我們的國寶為生活漂泊着。 ── 香港電影演員鄭佩佩 前無古人 哲人日以遠,典型在夙昔。武俠片在世界影壇大放異彩的今日,我們不能忘記胡金銓,這位為中國武俠電影之崛起付出血汗的藝術先行者。 ── 台灣詩人瘂弦 編者簡介: 胡維堯,胡金銓侄女,語言學碩士,前嶺南大學高級語言導師(現退休)。曾發表多篇論文,出版多種普通話書籍,對普通話教學及測試極具經驗,被納入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名冊內。 梁秉鈞,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為嶺南大學比較文學講座教授,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詩集《蔬菜的政治》等十卷、散文集《在柏林走路》、小說集《剪紙》等。評論集《書與城市》、《香港文化》、《香港文學電影編目》及有關費穆、胡金銓、王家衛、關錦鵬、李安等人的電影論文。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8.jpg
    本書以事件為經,以人物為緯,對馬英九既有正面評價,亦有批評乃至批判,完全以客觀研判為其準繩。這本評傳,它有一個長遠的着眼點——通過分析台灣的演變過程與政治權力的運作,解剖台灣的社會階層與結構。 自近代以來,台灣走過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 郝柏村在《無愧》序言中寫道:「台灣近幾年來,在省籍情結與統獨情結的挑撥與爭論中,黑白可以被顛倒,是非可以被扭曲,原則可以被放棄,人物可以被抹黑,在這大是大非混沌不清的時局中必須留下真實的歷史紀錄。」 這在在不無道理。盱衡台灣2008總統大選走勢,一個能讓台灣振衰起弊的政治人物,一個可以讓兩岸局勢從僵持走向平和的政治家,在走向總統之路時,卻被對手絞盡腦汁搬弄的「特別費案」、「省籍情結」所纏繞。 事實上,作為國民黨的中生代,馬英九的政治經歷相當完整,恰是一個觀察台灣社會、政治發展的窗口。本書就以事件為經,以人物為緯,以客體的角度臧否馬英九,並分析台灣的演變過程與政治權力的運作、大小政黨的官僚習性,闡述台海政經態勢變化,解剖台灣的社會階層與結構,袒露台灣社會眾生相。 2008年台灣所面對的,其實不是一般的選舉,而是攸關民生興衰與歷史演變的轉捩點。閱讀本書,你會知道更多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聚焦、社會矛盾;你會更清楚馬英九的磨成、他的思考模式;你會更了解藍綠營對壘等種種政治生態。總之,你會更了解台灣和馬英九。 作者簡介: 蕭元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研究所畢業,曾先後在國家文化部外文局、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工作。由美國福特基金會贊助,曾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當訪問學者,並到德國、法國、芬蘭、葡萄牙、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進行短期學術交流,或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目前在加拿大從事研究撰述與傳媒工作。 自1997年以來,數度走訪台灣,其間包括對台灣政治大學等機構的學術訪問,與一些台灣政要和政黨組織進行座談。 本人長期從事中國政治、國際關係和社會問題的研究,台灣問題是特別關注的主要內容。與台灣問題相關的專著和合著有:《百年之結——美國與中國台灣地區關係的歷史透視》、《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西歐國家與台灣關係的歷史嬗遞》等。在海外,以「古言」等筆名對台灣時政發表專欄評論。 本人其他專著還有:《全球新座標——國際載體與權力轉移》、《世界的防線——歐洲安全與國際政治》;合著有《西方外交思想史》、《東方與西方的對話》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M069.jpg
    本書以事件為經,以人物為緯,對馬英九既有正面評價,亦有批評乃至批判,完全以客觀研判為其準繩。這本評傳,它有一個長遠的着眼點——通過分析台灣的演變過程與政治權力的運作,解剖台灣的社會階層與結構。 自近代以來,台灣走過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 郝柏村在《無愧》序言中寫道:「台灣近幾年來,在省籍情結與統獨情結的挑撥與爭論中,黑白可以被顛倒,是非可以被扭曲,原則可以被放棄,人物可以被抹黑,在這大是大非混沌不清的時局中必須留下真實的歷史紀錄。」 這在在不無道理。盱衡台灣2008總統大選走勢,一個能讓台灣振衰起弊的政治人物,一個可以讓兩岸局勢從僵持走向平和的政治家,在走向總統之路時,卻被對手絞盡腦汁搬弄的「特別費案」、「省籍情結」所纏繞。 事實上,作為國民黨的中生代,馬英九的政治經歷相當完整,恰是一個觀察台灣社會、政治發展的窗口。本書就以事件為經,以人物為緯,以客體的角度臧否馬英九,並分析台灣的演變過程與政治權力的運作、大小政黨的官僚習性,闡述台海政經態勢變化,解剖台灣的社會階層與結構,袒露台灣社會眾生相。 2008年台灣所面對的,其實不是一般的選舉,而是攸關民生興衰與歷史演變的轉捩點。閱讀本書,你會知道更多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聚焦、社會矛盾;你會更清楚馬英九的磨成、他的思考模式;你會更了解藍綠營對壘等種種政治生態。總之,你會更了解台灣和馬英九。 作者簡介: 蕭元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研究所畢業,曾先後在國家文化部外文局、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工作。由美國福特基金會贊助,曾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當訪問學者,並到德國、法國、芬蘭、葡萄牙、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進行短期學術交流,或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目前在加拿大從事研究撰述與傳媒工作。 自1997年以來,數度走訪台灣,其間包括對台灣政治大學等機構的學術訪問,與一些台灣政要和政黨組織進行座談。 本人長期從事中國政治、國際關係和社會問題的研究,台灣問題是特別關注的主要內容。與台灣問題相關的專著和合著有:《百年之結——美國與中國台灣地區關係的歷史透視》、《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西歐國家與台灣關係的歷史嬗遞》等。在海外,以「古言」等筆名對台灣時政發表專欄評論。 本人其他專著還有:《全球新座標——國際載體與權力轉移》、《世界的防線——歐洲安全與國際政治》;合著有《西方外交思想史》、《東方與西方的對話》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M071.jpg
    內容簡介: 回港兩年,我在街上和市民接觸多了。許多市民看見我後,說現實中的我比螢幕上的形象嬌小。大概因為我當保安局局長的時候,給人「女強人」的印象,所以大家都以為我很高大,才會覺得我的個子比想像中小。 與此同時,我和傳媒的交往也頻密了,多接受了關於個人生活的訪問。訪問經常都是環繞一個問題:「你到底是怎樣的人?」 這問題問得好。 我到底是誰?活了差不多五十八載,要概括自己的身分,我會說我是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國籍港人。我在殖民地時代度過了很多日子,有不少英國籍同事和朋友,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在英、美共居住了六年,自問相當了解和欣賞英國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美國,特別是加州這個種族、文化多元化的「大熔爐」,也有很多可愛之處。最近幾年,我旅居美國,享受讀書的樂趣,曾考慮在美國居住下去,過退休生活。不過,在彼岸生活了幾年後,我發覺自己不可能從此留在美國過新生活,因為我的根在香港,最關心的事是香港事,最熟絡的人是香港人,在困境中給我最大支持和鼓勵的,是來自香港和內地的朋友。這是推動我回港服務的最大力量…… 我和大家一同在香港成長,也希望繼續和大家一起創造未來。今次有幸得到馬家輝先生的鼓勵,執筆撰寫回憶錄,大家在看我的故事時,想必會發現你和我有不少交疊的足跡。
  • 特價
    Out of Stock
    M077.jpg

    寶貝寶貝

    $88.00 $70.40
    內容簡介: 周國平當年的《妞妞》,以哲學的大悲觸動了無數人,以死導生,淚中昇華。本書寫的啾啾,妞妞的妹妹,以童真啟悟權威,闖蕩禁區,大象無形;手不釋卷的魅力,散發無餘。 妞妞短暫的十八個月,閃耀在周國平的中年;啾啾的淋漓盡至,使老年的周國平得到更深層的思考積澱。父親對女兒之深情與哲學大師風範,全書交織。 一起深切領會一個最奇妙的精神境界 女兒是周國平的寶貝,但凡見過周國平與女兒相處的朋友都說,從沒見過像他那麼癡情的爸爸。書名中第一個「寶貝」,指的就是女兒。 周國平說:「和女兒一起度過的時光,是我生命中的寶貝。養育小生命其中有多少驚喜和歡笑,感悟和思考,給我的心靈倉庫增添了無價的珍寶。」在這位哲學家眼中,和小生命交輝的過程是最寶貴的人生經歷,特別是幼兒的心智成長是最奇妙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書名中的第二個「寶貝」。 孩子幼小的時候,我們天天就是忙這些事情。我們伺候嬰兒的小身體,給她餵食,替她洗澡,擦拭她沾上的屎尿,把她抱到戶外曬太陽。這基本是成年獸照料幼獸的狀態。嬰兒是幼獸,迫使我們也回歸為獸了。 由於我經常這樣和她逗樂,她就投桃報李,也經常尋我的開心。有一回,我倆正玩得高興,她突然爬上一張椅子,端坐在上面,讓我坐到另一張椅子上,然後,像個大人似的一本正經對我說:「爸爸,坐好,跟你說話。」我立即洗耳恭聽。她凑近我,壓低聲音說:「猪八蛋。」說畢放聲大笑,雙手使勁拍自己的膝蓋,越笑越瘋。 人世間真實的幸福原是極簡單的。有一回,紅對我說:「夜晚,我看書,看進去了,好像什麽都忘了。抬起頭,突然看見小床,那裏睡著啾啾,便感到一陣驚喜,心想怎麽會有這麽好的事情啊。」 作者簡介: 周國平,一九四五年生於上海。一九六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八一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捩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偶爾遠行》,以及《人生哲思錄》《周國平人文講演錄》等,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4.jpg
    「你加藤了沒有?」 內地的這一句流行語,蘊藉着一種年青人奮發向上的銳氣,你能不向本書了解、自甘落後嗎? 加藤的中小學階段交織着血淚,復在「沙士年」,因胸中一個期望的悸動,於既不懂中文又無甚背景的情況下獨自上路,成了北京大學的一員。 加藤立志從政,他獨立思考,披棘而行,又總以與深層結構相關的問題着手,深入剖析,這便使得他筆下的文字具有跨地域與跨時空的能力,無論說的是時弊抑或是民情,都不會有「明日黃花」之虞。 加藤眼中,今天的中國和日本,人才都很多,但精英很少。韓寒能夠堅持為公共空間發聲,是精英。他處身於大時代,世界的一個中心點,客觀上有着那麼一個獨特的位置,使他接觸面較為非一般,亦在在考驗着他的承受能力與反省能力。他不隨波逐流,穩穩地站着。 本書,不僅僅勵志。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8.jpg
    「你可以有不說出來的真話, 但決不可以說假話。」 ──黃文俞 (廣東報壇名人,曾任《南方日報》總編輯) 20世紀90年代,中國報業曾經出現過一種奇特的景觀:「周末版大戰」。在這場大戰中獨領風騷的是《南方周末》──就它當時的發行量和境內外廣泛的社會影響而言,曾被譽為:「中國第一周末」。 本書作者在1991年8月至1996年3月,曾任《南方周末》副主編、主編。作者通過個人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淋漓酣暢的筆調展示了「中國第一周末」在崛起、改革、轉型和發展進程中的輝煌與挫折、成就與失誤、經驗與教訓;包括內部有過什麼樣的探索、爭論、修正,留下過什麼樣的軌跡,以及作者親歷的一場又一場的是非風波,大量驚心動魄、鮮為人知的重要內幕。作者恍如在滔滔怒海中,孤帆獨懸,面對外部紛爭、內部暗鬥,乃至「宮廷政變」,歷盡風雨蒼桑,最終留下一部充滿成敗得失、酸甜苦辣、是非曲直、恩怨情仇的《南方周末》斷代史……這一切,應是《南方周末》的幾百萬讀者都有興趣了解的。 本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秉筆直書,大膽剖白,完全有別於某些含混其詞、藏頭隱尾的同類作品。讀來令人掩卷沉思,有所感悟和啟迪。 作者簡介: 游雁凌,祖籍閩南,生長于粵,大學畢業。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南方日報》記者,駐深圳記者站副站長,《南方週末》副主編、主編,《南方日報》社副總經理。在以往從事新聞採編和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業餘創作。主要有散文、報告文學、特寫、文藝評論、隨筆等作品,分別發表於境內外各種報刊。先後由中國新聞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出版了《闖浪集》、《來自深圳的報告》等著作,並主編出版了多套叢書。現供職於某中央企業集團。自稱處世心態是「千山萬水從容走過,是非恩怨任人評說」。
  • 特價
    Out of Stock
    P108.jpg

    三生影像

    $168.00 $134.40
    《三生影像》,逾六百頁的篇幅,近三百幀老照片,盛載着作家厚重而深情的回憶: 我這輩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陸,台灣,愛荷華,幾乎全是在水上度過的。長江,嘉陵江,愛荷華河。Paul和我各自經歷了人世滄桑,浮沉得失,在這鹿園的紅樓中,對失去的有深情的回憶,對眼前無限好的夕陽有說不盡的留戀。 回憶的小船從一九二五年開始前行。書中第一部寫出在動盪的戰火歲月中,聶華苓的家庭遭逢巨變,聶與母親相依為命,在艱苦掙扎下成長。第二部記敘聶輾轉漂流到台灣後的生活,在《自由中國》任編輯期間,遭遇政治壓迫、母親和弟弟離世的打擊,歷盡人世滄桑。第三部追述與第二任丈夫安格爾在美國從相知相愛到結合的半生情愛,多年後丈夫遽然離世,晚年竟不能與之同偕白首……一字一句,無不教人掩卷長嘆。回憶的小船,就此停留在一九九一年,也就是安格爾離世那一年,而對亡人的思念竟又綿長至今。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0.jpg

    先機-CEO在中國

    $98.00 $78.40
    內容簡介: 近年,內地成功創業和管理例子如雨後春筍,成績驕人。而香港人也愈來愈深信中港兩地唇齒相依,日後很大機會往內地發展事業。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專訪了一系列在內地大伸拳腳的CEO,當中包括: 艾默生電氣大中華區前總裁任錦漢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 迪士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張志忠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 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管仲連 天地數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呂品 時尚生活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黃瀚泓 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 王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白智生 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行政總裁潘慰 十位成功在內地打出一片天的CEO,在專訪中暢談品牌管理心得,分享國情奧秘,藉此刺激讀者探求成功之鑰,日後大展拳腳,盡展潛能。 作者簡介: 陳志輝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暨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並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接任逸夫書院院長一職。陳教授197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其後分別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中大頒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 陳教授對教學充滿熱誠,曾獲2001年及2009年校長模範教學獎,並先後於國際性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曾參與撰寫的著作包括《商亦有道: 商業倫理學與個案分析》、《香港經驗: 火鳳凰傳奇》、《管理新思維: 企業成功之道》、《EMBA論壇: 商管新智慧》、《CEO領導智慧》、《與CEO對話:變革年代》、《在中國當CEO》等。 盧榮俊博士,現為利俊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工商管理學士,後獲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哲學博士 (工商管理)、英國曼城大學法律學士、香港大學法律專業文憑、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 (現為非執業大律師)、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民商法專業課程進修結業證書,1979至1998年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工商管理學院教授,1992-93年出任國際企業學系系主任。 自1978年開始研究中國,研究興趣包括: 在中國創建品牌的策略及挑戰、跨國服務業公司在中國的營運、中國企業如何「全球化」。 謝冠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EMBA整理文稿,刊於《信報》、《信報月刊》、《明報》和《星島》等。著作包括二十多本EMBA叢書,如《在中國當CEO》、《與CEO對話:變革年代》、《讀易經.通管理》等;業餘製作四個網上字典,包括《東東錯別字詞典》和《東東同義詞詞典》等(網址:www.kwuntung.net)。
  • 特價
    Out of Stock
    SS18.jpg
    張國榮畢生獻身於演藝界事業,是一朵藝壇的奇葩,嬌嬈奪目,四月一日為張國榮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一本全面紀錄張國榮一生光輝業蹟的彩色大型畫冊《張國榮——美麗的回憶》即將誕生,好讓每位愛惜他的歌影迷重溫昔日的綽約風采。 ※近300多幀經精心挑選的圖片,大部分皆為首次發表 ※提供最齊全的個人檔案、作品年表及演藝生涯歷程等珍貴資料
  • 特價
    Out of Stock
    SS19.jpg

    蔣經國秘傳

    $79.00 $63.20
    江南因寫《蔣經國傳》,於一九八四年慘遭蔣家特務夥同黑道打手所刺殺喪命,釀成了震驚中外的「江南命案」。 隨着一九八八年蔣經國的壽終正寢,蔣家兩代在台灣的強權統治也宣告結束。然而蔣氏王朝的神秘帷幕,經過五O年代開始的一連串白色恐怖,呈現出一片真空。本書作者江南以史家超然的客觀態度,來看待這位蔣介石槍桿子政權的繼承者──蔣經國,從溪口童年、五卅慘案的激情少年,馬列忠誠信徒的青年,雷厲風行的虎崗、上海打虎主任,到極權一身的父親身邊的手杖,終至以民主憲政為名行共產手段統治為實的蔣經國時代。江南為歷史記上一大筆,並於一九八四年慘遭蔣家特務夥同黑道打手所刺殺喪命,釀成了震驚中外的「江南命案」。如今物換星移,當初置江南於死地的政權已是滄桑變幻,而歷史真相也一步步明朗浮現。 不論蔣經國有沒有下令或暗示汪希苓刺殺江南,也不論汪希苓是真的自己出主意或是堅不吐實,江南事件都把蔣經國搞慘了。 作者江南,本名劉宜良,江蘇靖江人,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七日出生,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在美國舊金山寓所被台灣國防部情報指派的竹聯幫殺手槍擊身亡。輿論界咸認其生前所撰《蔣經國傳》為被殺害誘因之一。 一九九六年五月,美國在華盛頓建碑紀念新聞從業人員殉職者,江南為此碑上列名之唯一華裔人士。《明報》健康版專欄作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0.jpg
    出版日期﹕2005年4月底。 鄧麗君的五弟鄧長禧先生﹕ 「終於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鄧麗君的著作問世了。」 2005年5月8日為樂壇世紀巨星鄧麗君逝世十周年的紀念,在這十年間她始終在全球華人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她在華語地區曾經引發經久不息的熱潮,她神秘的去世,以及許多關於她的未解之謎,使她一直成為華人心中的一個謎。 《鄧麗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紀念版》首次客觀而詳盡地記錄了鄧麗君短暫的四十二年的人生。 書內還收載了近百張鄧麗君的家藏私房照。 尺寸﹕大16開 21cm(闊) X 28cm(高) 裝訂﹕精裝 用色﹕4色 頁數:232-240頁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1.jpg

    胡錦濤新傳

    $73.00 $58.40
    中共新黨魁胡錦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主政前,他為什麼那麼低調?為什麼那麼神秘?他究竟是怎樣登上政治最高峰的?何為胡錦濤的真性情?他具有什麼樣的從政風格?未來的胡錦濤會是怎樣的一位領導者? 與坊間芸芸有關胡錦濤書籍不同的是,本書作者不是捕風捉影地寫胡錦濤,而是親赴胡錦濤出生、生活、工作過的地方,順着他的成長路徑一路追尋探訪,千方百計接觸到一批與胡錦濤相知的故交,挖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搜羅了一系列有關胡錦濤從未公開的珍貴照片。 作者憑藉對胡錦濤的多方了解,結合所採訪的諸位專家學者的看法,深入分析並預測了胡錦濤出任中共黨魁後的政治走向,以及中國在胡錦濤主政下可能面對的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等問題。 讀罷本書,你會對胡錦濤其人、其作風,有一個系統而真實的了解,破解出胡錦濤之前低調神秘的原因所在,也會對上述提及的關於胡錦濤的七個問題找出令你信服的答案。 作者簡介: 馬玲,北京人,資深記者,專欄作家。 李銘,北京人,資深記者。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2.jpg
    內容簡介: 我的回憶面對祖宗,面對父母師友,面對時代的、各方的恩德,也面對着歷史,面對未來,面對天地日月滄海江河山嶽,面對十萬百萬今天和明天的讀者﹔就算我說出了最真實最深入的東西了,仍然是不夠真實,不夠深刻的,我永遠做不到百分之百,我仍然感到對不起讀者和歷史。 王蒙以一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登上中國文壇。 因了這篇小說,他得到了毛澤東的特別眷顧,也為了這篇文字,他未得桂冠,卻戴上了一頂「荊」箍。 誰也說不清是毛澤東要王蒙脫胎換骨,還是「窮而後工」的宿命,王蒙前半生的文學之路,終於要沿着「右派」和「流放」的曲折走。 《半生多事 ── 從解放前夕到文革的王蒙》是王蒙的自傳,其所涵括的時間段,已經在本書的副題中指明,至於地域,則不過北京和新疆二地。 作者簡介: 王蒙,當代著名作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和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曾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共中央委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自1953年起創作至今,一直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丰碩、最具活力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蝴蝶》、《春之聲》、《季節三部曲》、《王蒙文集》10卷、《王蒙文存》23卷、《我的人生哲學》、《尷尬風流》等。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文學大獎。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3.jpg
    這個時間,我經歷了改革開放的發端、爭論、迅猛變化、前進與危機、各種起伏與調整。人們說的波瀾壯闊,人們說的創造與改變歷史,人們說的摸着石頭過河,人們說的新的一次革命,人們說的艱難險阻,波詭雲譎,都是事實。它充滿了戲劇性、奇妙性、智慧性、文化性、歷史性、預見性與非預見性。 有這樣的經歷,真是沒有白活一遭。 八十年代,中國的命運面臨巨大的轉折與希望,王蒙的命運也大浮大沉,似夢似戲,他新作疊出,才情噴湧,所有的不可能都忽然變成了可能,而所有的可能又都蘊藏着不可預測的風險。王蒙此時令人眼花繚亂地迅即成?文藝界的頭面人物:作協常務副主席、文化部長、中央委員。作?參加者也是見證者,作?應對者也是開創者,王蒙寫下了這一切摸着石頭(有人甚至說是摸着地雷)過河的過程,驚中有險,險中有景,景中有幻,幻中有真,從中央首長到名家大佬,從政府官員到文人騷客,從萬衆一心到爭執批判,王蒙都有親歷親聞親見,而且他見人之所未見,知人之所未知,想人之所未想,寫人之所未寫。引人深思,耐人尋味,弦外有音,話裏有話,似誠似迂,似巧似烈,似奮不顧身又似攻防有術,誠奇書奇人奇文奇事也。 作者簡介: 王蒙,當代著名作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和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曾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共中央委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自1953年起創作至今,一直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丰碩、最具活力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蝴蝶》、《春之聲》、《季節三部曲》、《王蒙文集》10卷、《王蒙文存》23卷、《我的人生哲學》、《尷尬風流》等。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文學大獎。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4.jpg

    楊憲益傳

    $98.00 $78.40
    一代中國譯匠口述歷史 首度公開出版 震撼文壇 每見是非當表態,偶遇得失莫關心。 百年恩怨須臾盡,作個堂堂正正人。 ── 楊憲益 《自勉》 楊憲益是當代中國最著名的翻譯家(中譯英),他與他的英籍妻子戴乃迭聯手翻譯了一千多萬字的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著作,在歐美漢學界有很大影響。相信上述都是人所共知的。 在本書裏,您看到的,將不僅是一頁頁楊氏滿有波折的成長經歷、他作為「學貫中西」代表的例證,甚或他的偉大成就與人生態度,更多的是他的「奇」: 他與戴乃迭的異國婚姻,歷經「刨祖墳、查三代、斷絕一切海外關係」的階級鬥爭年代居然巍然不動;他在「六四」事件後竟敢對外國記者指名道姓譴責最高當局,以及他在開懷暢飲後寫出的絕奇絕妙「打油詩」。還有的是,到了望九之年,他調皮如昔,對於一切美好的事物,仍懷着一顆熱烈開放的心去擁抱。 您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碩果僅存的、愛開玩笑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傳奇」。    作者簡介: 雷音,1945年生,1967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從事話劇導演工作十餘年,導演過《費加羅的婚禮》、《怒吼吧,黃河!》、《小雪和它的夥伴》等十餘部話劇。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服務於中國文化書院,曾擔任該院秘書處主任,後負責該院口述歷史資料工作。曾攝製《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電視記錄片並採訪季羨林、周一良、陳岱蓀、鄧廣銘等著名學者。而《楊憲益傳》是《當代中國著名學人口述歷史系列》之一。
  • 特價
    Out of Stock
    SS25.jpg
    中國新總理溫家寶是個什麼樣的人? 什麼緣故使他從地質技術員步入政壇?究竟哪些人為他一步步搭的升遷之梯?他到底是怎樣當上中央辦公廳主任的?他何以能够先後效勞三位中共總書記?他怎樣從排名末位的副總理贏得總理之職?他的行事風格與朱鎔基有什麽異同?他能够駕馭好中國快速行駛的經濟列車嗎?「胡溫體制」將會展示什麼新意和個性?「政治胡」與「經濟溫」的配合能相得益彰嗎?他們組合後當前的最大着眼點是什麼? 寫《溫家寶新傳》,作者仍然堅持寫《胡錦濤新傳》一書時所遵循的風格:親赴所寫對象出生、生活、工作過的地方,盡可能多地接觸訪問與其相知、相熟的故交、以掌握第一手資料,獲取獨家相片。 作者挖掘到不少有關溫家寶的獨家內幕:溫家寶的家族秘史、溫家寶的提拔過程、溫家寶的抗洪功勳等等,應該說具有相當價值。
  • 特價
    Out of Stock
    BK52.jpg

    失孤

    $88.00 $70.40
    此書是金獎影帝劉德華領銜主演的溫情暖心電影《失孤》的電影小說。 片中劉德華一改國民男神形象,樸素打扮演出騎著機車,風塵僕僕、全年無休的上山下海去尋找失蹤15年孩子的父親雷澤寬。 很多年前,雷澤寬(劉德華 飾) 兩歲的兒子丟了,於是,雷澤寬踏上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 一路上,歷經艱辛,雷澤寬卻始終沒有放棄,只為了再次看到那個不小心失落的兒子,再見到那個忘不了的笑容。 偶然間,雷澤寬遇到年輕人曾帥(井柏然 飾)。與雷澤寬相反,曾帥小時候被壞人綁架,從此再也沒見過自己的父親。天涯相遇的兩人,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於是,他們決定一起上路,要天涯海角去找到那個最親愛的家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61.jpg
    一本比被譽為八九年全球最暢銷的《喜福會》故事更真實動人,亦更具教育意義的書! 本書由百齡人瑞作者細說自己畢生如何自強不息,經歷重重困難,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的故事。童養媳在中國傳統舊社會是一個卑微的存在,但作者並不怨天尤人,她選擇了堅強面對,抓緊機會刻苦學習。 為了擺脫童養媳的命運枷鎖,作者更在通訊落後的舊時代憑著無比的勇氣遠赴異鄉讀書,其後更遠渡南洋擔起作育英才的重任,突破命運的缺口開展新生。作者在南洋創下輝煌事業,卻為了家庭毅然回到中國,因種種殘酷的現實而再次陷入困境。天性堅韌的她,一次又一次咬緊牙關,為人生譜下非凡的樂章。 《讀者文摘》執行編輯張青女士強烈推介! 「作者以血淚細說中國舊社會對婦女的不公平與殘酷,編者同時以凌厲筆鋒指出現今社會仍舊殘留的不文明制度,使人閱後倍感辛酸,熱血沸騰。書中間接提醒人們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傷痛,試圖喚醒新一代對孝道的反省與重視。」 香港大學教授趙麗霞博士強烈推介! 「一本由百齡人瑞親筆記錄她如何從中國舊社會的女奴,超越洪流勇闖高峰以重整人生,成為官立學校校長的動人事迹。故事彰顯了一個弱質女流如何憑她堅韌不拔的精神去對抗傳統社會不公平的制度。她也告訴了後人:中國人民是如何度過了歷史上的動盪和巨大的苦難。她動人的事迹證實了婦女在很多方面比男士更堅強,更嚴格,胸襟也更大。編者在書末以「懇求再見妳一面,叩頭謝妳千千遍!」作結,盡訴孝子戳心之痛,對母親的深深尊敬與懷念。」 為秉承作者遺願,出版本書所得將全數捐作慈善。 作者簡介 丘一琴,原籍廣東省梅縣。一九零二年出生於赤貧農村,未幾即被賣給人家作童養媳,身分形同女奴。她在百歲高齡時執筆完成這書,詳述她自小不甘向命運低頭的故事。她以三年時間完成了小學教育,並以全科滿分的優越成績獲學校聘用為「小老師」。為了逃避童養媳的束縛,她又不惜孤身遠走南洋,長大後並以單拳赤手去對抗男家的逼婚,又以全部積蓄贖回自由身。回國後,她憑個人力量,從三千眾申請人中脫穎而出,獲委任為官立學校校長。書中還記述了八年中日抗戰前後,她如何在物資嚴重短缺下為了逃避戰火南奔北跑,獨力肩負養兒育女成才的動人事迹。 編者簡介 陳銳麟先生在一九九八年退休時為房屋署高級助理署長,次年加入愉景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董事總經理。陳先生自一九九四年起先後兼任香港大學房屋管理文憑及碩士課程講師二十二年,並於二○○六年獲邀參與撰寫香港大學出版名為 Professional Housing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ong Kong的首本專業房屋管理教科書。為表揚陳先生在香港公屋發展史上的貢獻,特區政府於一九九八年頒發四十年優良服務獎給他,並把他列入香港回歸後第一批紫荊章獎的得獎者名單。陳先生正在撰寫的《房管實錄一百篇》,細述了他從事房管半世紀的經歷和心得,完成後當可成為行內明鏡!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43_cover

    節歌與董華強

    $88.00 $70.40
    内容簡介: 「大海洗耳,聽天籟。」 董華強,這位傾其所有去完成「節歌」事業的 藝術家,因天籟而頓悟,帶着感慨,窮畢生精力不斷探究,融天籟於創作。儘管現代文明沖洗着傳統的痕跡,卻洗不掉他血脈中的草根味民族情。 被中華民族風骨和神州純樸歌謠所震撼,他讓傳承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強烈地躍動在自己整個 生命的歷程:「抱着信念,創立『節歌』,耕耘『節 歌』,活在『節歌』裏,走自己的路」,並「一生一世,無悔本衷。」 要以「節歌」爐火純青地去表現中華民族的 內在美,是何等艱辛的歷程!可是,董華強卻選擇 了:「『節歌』之路,難行!雖然如此,別無選擇,這 是我的必經之路!」他憑着先天稟賦和後天努力, 立心另闢出一番「節歌」藝術新天地。他畢生潛心 創作,幾十年來艱辛堅持,把生命中的璀璨歲月, 傾注在民族音樂上。「以中華文采為靈魂、民族音 樂為營養,『水雲腔』為心聲、『水音鼓』為拍和」 意飄雲物外,詩入節歌中;將傳統曲藝神韻與民 族聲腔融為一爐,在傳承上力求創新,創建了「節 歌」完整的藝術理論體系|創立了民族聲樂新體裁。 他既是「節歌」的創立人,更是演唱「節歌」的佼佼者,凝聚着精湛的唱法和技法,將「節歌」 詮釋得魅力四射,用「節歌」唱出了中華民族一片天,令人心馳神往。 「節歌」藝術充滿對生命的讚頌,令人領悟人生的價值,發現潛能的用途。 本書內容涵蓋董華強生平、「節歌」的創立 及推廣、董華強在「節歌」及其他藝術領域中所 取得的成就。除選輯「墨海潘聲」之跡、「水雲花草」手稿及「節歌」文章和其他藝術作品及入典的 藏品,更節錄了董華強於各電子媒體及現場表演的錄影和錄音,以二維碼的形式附於書後,供網上觀賞。隨刊還可尋部分文獻之跡,從而洞察「節歌」創建的心路歷程。 本書資料大部分源於董華強生前已慨捐予 香港中央圖書館珍藏的文獻和藏品。承蒙該館 鼎力協助,提供仍在整理中的館藏文物作引用,使本書各階段的編輯工作能得以完成。 本書記錄着「節歌」創立者如 何在藝海裏默然耕耘一生。看着他的手稿、素材、習作,不能不驚嘆他所付出的巨大精神,感受到「彷彿在冷風寒雪中,爆滿出一樹梅花」的艱辛心路歷程之苦與樂,眼前再次呈現這位藝術家「抱宇宙無限之情懷,做世間之渺小事」的可敬身影。 在藝術的激海裏,如何去尋找自己的方位?在 藝術之生命樹上,怎樣使綠葉常青?「節歌」創立者董華強那炳恫的雙眸,回答了這一切。 作者簡介: 中華音樂研究院(香港)成立於1989年,由董華強先生創辦,成立後為傳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多次舉辦活動,培養新秀。本書編委成員大多是在研究院培養過的一眾師生,他們有的經歷了從青年到步入中年,有的從孩童成長為青年,對「節歌」的創立及傳播都曾有不同形式的參與。自董華強院長辭世後,他們主動承擔、各施所長、默默付出,組成編委會,為本書的撰寫共同努力,經歷了資料的搜集、整理、編撰等工作。因工作或學業的變動,各階段有新成員接力加入,堅持了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