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4.jpg

    2014通識全攻略

    $78.00 $62.40
    《2014通識全攻略》匯聚資深通識科教師及應屆通識科5**狀元的教與學心得,整理重點概念並結集2013年中外新聞大事,助考生於通識科考試奪星﹗ 內容包括︰ ‧通識5**考生秘笈 ‧跨單元時事議題 ‧概念解說及應用 ‧學習及答題指引 ‧I E S探究技巧 社會上很多討論的焦點都集中在通識教育,然而,要跟不曾接觸通識教育的人簡介通識為何物、它將如何影響學子升學,實在不容易。其實,同學要學好通識,除了需先認清通識的學習目標及理解課程內容外,更重要是鞏固基礎學科知識及語文能力,懂得活學活用,並培養閱讀新聞時事的習慣,關心社會的人與事。 明報編輯部製作的《2014通識全攻略》專為中學生而設,是一本運用時事議題作為探究範例、提供基礎知識及學習重點的參考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5.jpg

    IES通通識

    $78.00 $62.40
    本書內容涵蓋考試技巧分析及IES處理方法,每篇針對一個議題,例如「數據資料運用」、「概念運用」、「訂立IES題目法則」等,加插貼近生活及活潑生動的三格漫畫,有效提升同學閱讀興趣,同時容易理解議題內容。 內容: 1. 考試技巧分析內容包括如何分析考問詞、概念運用、時間控制、例子運用、審題及論證常犯毛病、熱門議題及應試要訣、分析多大程度題目等。 2. 有關IES方面的內容包括訂立題目法則、選擇表達形式、如何訂立有效的時間表及如何執行、資料蒐集的方法、實地考察注意事項、如何有系統地整理及分析資料、口頭匯報的技巧、回答提問的技巧等。 作者簡介: 陳志華,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學),香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碩士。現為香港通識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華文化研究計劃顧問。陳氏長期專注本土歷史、風俗文化研究、通識教育教學,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通識教育、香港歷史文化的文章,更曾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及擔任通識教育科講座講者及香港通識考察導賞員等。 較重要的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漫遊新界西屋邨》、《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百年》、《圖解香港手冊》、《通識博學會》、《通識博研社》、《高中通識實戰錦囊》、《陪太子讀通識》、《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6.jpg
    自通識科推出以來,不少同學對此科感到迷惑,不知探究方向。恆常議題常在公開試中出現,通識教學經驗豐富的陳志華老師年前撰寫《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引導同學們找出分析議題的法則。為了進一步協助同學們準備考試,再次執筆撰寫三十六個新的恆常議題。 通識學習除著重分析技巧外,同學們也要多留意時事新聞,關心身旁的大小事,絕不可以空槍上陣。這書介紹一些熱門的恆常議題,讓大家在試前有所準備,其中包括校園欺凌、偶像崇拜、兩性平等、親子關係、公民抗命、古蹟保育、司法覆核、市區重建、三農問題、中國威脅論、三座大山、留守兒童、醫療外交、韓流文化、網絡視訊、恐怖主義、保健食品、器官移植、中西醫學、醫學美容、核能發展、生態旅遊和捕鯨爭議等。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部分 六大單元三十六個恆常議題大拆解: 1. 議題簡介 2. 課程關連 3. 相關概念 4. 爭議重點 5. 思考角度 6. 考問方法(建議類題目、程度類題目、比較類題目、探究類題目) 第二部分 通識六大單元重點解讀(以圖表顯示)。 作者簡介: 陳志華,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學),香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碩士。現為香港通識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華文化研究計劃顧問。陳氏長期專注本土歷史、風俗文化研究、通識教育教學,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通識教育、香港歷史文化的文章,更曾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及擔任通識教育科講座講者及香港通識考察導賞員等。 較重要的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漫遊新界西屋邨》、《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百年》、《圖解香港手冊》、《通識博學會》、《通識博研社》、《高中通識實戰錦囊》、《陪太子讀通識》、《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8.jpg

    通識考試題型詳解

    $78.00 $62.40
    第一部 題型篇 卷一 資料回應題 第一型 解說型 第二型 引證型 第三型 詮釋型 第四型 參考型 第五型 程度型 第六型 是否型 第七型 暗比型 卷二 延伸回應題 第一型 分析型 第二型 探相型 第三型 暗比型 第四型 如何型 第五型 程度型 第六型 是否型 第七型 建議型 第八型 評估型 第二部 重點議題 單元一 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怪獸家長 重點議題(二)港孩現象 重點議題(三)網絡文化 重點議題(四)男女關係 時事議題 變性人爭議 單元二 今日香港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人口老化 重點議題(二)貧富懸殊 重點議題(三)房屋問題 重點議題(四)中港矛盾 時事議題 佔中與公民抗命 單元三 現代中國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三農問題 重點議題(二)城鄉差距 重點議題(三)農民工苦 重點議題(四)綜合國力 時事議題 中國食物安全 單元四 全球化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經濟擴展 重點議題(二)全球政治 重點議題(三)文化互動 時事議題 恐佈主義 單元五 公共衞生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傳染病 重點議題(二)飲食文化 重點議題(三)醫療制度 重點議題(四)中西醫學 時事議題 禽流感 單元六 能源科技與環境 議題簡介 重點議題(一)能源發展 重點議題(二)核能得失 重點議題(三)舊區重建 重點議題(四)綠色生活 時事議題 電動車
  • 特價
    Out of Stock
    M040.jpg
    "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寫的是「 水餃皇后 」臧健和的生活和創業的傳奇故事。從一個碼頭擺賣的小販到成為世界傑出的女企業家,一個平凡的女性創造出如此不平凡的偉績,實在令人讚嘆。 從她奮鬥的經歷 , 你既為她早年的遭遇而悲嘆,也為她堅韌不拔的意志所折服 , 既為她那種與人為善的處世態度而敬佩,也為她贏得崇高的的榮譽而喝采。她的經歷對於那些處於困境的女性來說,是一種激勵,是一種鼓舞。 "
  • 特價 M072.jpg

    松頭再來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洪松蔭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年幼時父親拋棄妻兒出走,一家七子由母親獨力撫育。少時寄人籬下,遭受白眼;學業成績欠佳,曾因與家人不和離家出走,其後組織單車隊,積極參與香港及國際單車比賽,獲獎無數。其後全身投入保險行業,成為他的事業和人生轉捩點。人生經歷無數成功和失敗,洪松蔭以坦誠的態度跟讀者分享他的人生歷程,希望年青讀者得到啟示,中年人得到共鳴,年紀比作者大的人可藉此教育下一代,讓每一個人都可走出精彩的人生路。 作者簡介: 洪松蔭(Hung Chung Yam;1963年12月19日),人稱「阿蔭」、「豹哥」,香港前首席單車運動員,現任美國友邦保險區域總監、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席。
  • 特價
    Out of Stock
    M078.jpg

    紅妝淚盡言慧珠

    $78.00 $62.40
    內容簡介: 上海是張愛玲、陸小曼的,更是言慧珠的 「我崇拜這樣的女人:活得美麗,死得漂亮!」 ──章詒和 本書由言慧珠的獨子言清卿親述母親起伏跌宕的一生,「京劇皇后」的遭遇以至京劇的「落難」、給「閹割」,讓我們知道,源遠流長的文化一旦給踩在腳下,那種慘況,更甚於民不聊生。 紅線女的女兒紅紅曾赴上海跟她學藝、後來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與享有文名的徐訏在上海時曾一再給她的演出提意見;她曾在香港掀起熱潮,好一個言慧珠! .梅蘭芳:你(言慧珠)演《巴黎聖母院》最合適了! .香港資深京崑名家楊明:百年京崑藝壇獨一無二的維納斯女神! .崑曲名家蔡瑤銑:有人說,上海是張愛玲的上海、陸小曼的上海,我覺得言慧珠更像上海:精緻、個性、張揚;正面是光彩奪目,背後是淡淡的憂愁。 .崑劇表演藝術家梁谷音:言慧珠似花如玉,藝色俱全,嬌媚艷麗,風流孤芳。 .梅派藝術研究家許姬傳:梅門子弟中,言慧珠是刻苦鑽研、造諧較高的佼佼者。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2.jpg

    明月幾見常圓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戰亂動盪日月興替.百味人生細說從頭 自日本侵華前的江蘇常州,輾轉南京、重慶、廣州、香港、卡加里,作者以珍貴的人生,見證種種悲歡離合…… 「花開自然花落,明月幾見常圓。盛筵無有不散,歡歡樂樂收場。」 筵席雖散卻不見傷感,這詩句,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結業的得雲茶樓。這茶樓見證了近百年的歷史蒼桑,而以這首詩「收場」,可說「得道」。 本書所寫所述,是作者八九十年的生命百味,聚聚散散,多見小處著墨,大處著眼,讓我們既可細味史實,又可感受箇中的一股不朽的力量,教人感奮。本書以「明月幾見常圓」作書名,還有其珍貴處與可讀處,也盡在此。 編者語, 如下: 那一場原非過眼煙雲 中國近百年史,大抵可用變和亂二字概括。朝代更迭,貨幣轉換,加上遭逢侵略之餘,內戰橫生,人命危淺,四處流離。不堪提,一提起珠淚滿江河。然而,其間牽動多方人情,豈可言休。內裏,自有我們的根,有我們的源,一旦捨棄,飄泊無定,試問誰想,誰要。 表面看,本書是「一家」之百年故事,然而,那種輾轉流徙,百般無奈,小民的唏噓苦痛,卻是一代接一代,多少人同受的煎熬。更重要的是,說慣了「前車可鑑」,卻同時氾濫着粗枝大葉的習性,不去細看,細數,細味,便大有可能是「重蹈覆轍」的因由。難得本書作者事事縷述,處處細節分明,也便筋肉豐滿,讀者牽藤摸瓜,結結實實的感受,都知道,那一場原非過眼煙雲。 「一年容易又中秋」,這裏的容易,其實是一步一步的經歷,不是一蹴即至,裏面有許多故事,值得聚在一起,對月訴說。天上從來月圓又月缺,一再啟示,人生的循環,大致有着這樣的一個軌迹,但到了自身,該如何溶融匯通,便是難處。說到這裏,便得多謝薛廸鈞先生,他以極大的勇氣與魄力,以一個又一個場景,猶如另一軸「清明上河圖」長卷,讓我們看得分明,卻不是只圖個嘆息,而是有了殷鑑,以平常心,好好走下去。 作者簡介: 薛迪鈞 薛廸鈞,學名薛佩璋,一九二五年五月初五生於江蘇常州。曾祖父於清朝時經營煤炭生意,後家道中落。念書至初中二,曾在四川省立紡織學校進修。成長於亂世,難於安居,屢受戰火煎熬,與家人輾轉多地。一九四九年落腳香港,於東南紡織公司服務四十一年。一九九四年正式入籍加拿大,居於卡加里,至今。 "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55.jpg
    《亂魂——回憶我的大半生》是一位年過七旬、小學尚未畢業的廣州老人,耗時四年所寫的十五萬字個人回憶錄。作者駱錦芬,出生於抗日戰爭爆發的一九三八年,幼時適逢土地改革浪潮,房產被沒收,家庭被評為地主,頂着「地主仔」這難以翻身的臭名,受盡迫害,大半生都在艱難中求存。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十年饑荒、文革人禍、改革開放……書中以平實的語言盡述了半個世紀來中國的種種混亂政策、當權者對平民百姓造成的磨難,以及人們如何保持堅韌的心靈及對未來的希望。 作者的大半生,幾乎就是大多數中國銀髮人的大半生,也是中國現當代讓人心痛的苦難史縮影。 作者簡介: 駱錦芬,廣東花都赤坑人,生於抗日戰爭爆發的一九三八年。一九五二年,家庭被評為地主,房屋財產遭沒收,一家六口住在七平米的豬舍裏,每日以番薯野菜充飢。十六歲藉機逃到廣州市區,歷盡坎坷,中年在街道工廠掙扎浮沉,又被當權者排擠,欣逢改革開放之機,艱苦創業,略有小成,得享晚年之福。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56.jpg

    我用一生尋知音

    $78.00 $62.40
    在生活的過程中,有着很多點滴,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可以是一個話題,可以隨心隨筆的描述。人生也有順有逆,經歷很多千奇百怪的事後,或許有很多已被我們遺忘,也有些被我們忽略,只有值得的,我們才把它們記載起來,最重要是我們抱着一顆善意及感恩的心,表白一切的事……並把這些記憶用文字鑲製出來。《我用一生尋知音》是作者葉麗卿就生活、遊歷和自身經歷而寫下所想所感,以及對人生的領悟,在感嘆歲月流逝的同時,回顧住事及經歷,分享和追憶箇中感受。 作者簡介: 葉麗卿,祖籍廣東省順德小鎮,80年代還是豆蔻年華的少女時期,踏足香港,從事金融業工作4、5年。婚後,是名母親、全職家庭主婦,每天忙碌於做不完的家務,起早貪黑的為孩子丈夫及整個家庭而圍着轉,一忙,就是20幾年。今天,看到整個家庭的祥和及兩個孩子負笈海外碩士畢業,有感當初的辛苦換得了此成果,感到安慰。文如其人,率真,豪爽、透亮、勇敢、果斷的性格,多年來操持家務和投資房地產。20多年來走遍了祖國大地,在世界各地也留下身影。因喜歡寫作,記錄了生活的點滴、家庭教育心得、投資體會和旅遊散記,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寫成《我用一生尋知音》這本書,所以與此書結緣。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57.jpg
    環保議題在現今社會愈來愈重要,亦更多人認同環保的重要性。環保業其實是一門專業,需要有專門的人才和知識,不少人有興趣入行,但對於環保其實是怎樣的工作、應怎樣入行、有甚麼課程可讀等等的問題,都未必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環保北斗星》是一本介紹香港環境保護工作者如何入門的天書,書中具體描述了這行業的背景、發展、有關的課程及出路等等,旨在成為有志從事本地環境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學生的引路北斗星。 作者簡介: 邱耀雄博士,香港註冊專業工程師,早年於英國南岸理工大學獲化學工程學士,期後於澳洲昆士蘭大學獲化學工程碩士和博士,及澳洲格里非斯大學環境管理碩士學位。邱博士現職香港公開大學環境及安全科學系助理教授、主任,亦為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化工界別顧問小組主席。2009年被《信報》「36周年報慶特稿」評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才俊。 邱博士曾為《信報》「污染解剖」專欄作家、《現代少年》「大自然漫漫遊」特約撰稿人、《教協報》「情歸自然」特約撰稿人,並著有《解剖污染》(明報出版社,2006)。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68.jpg

    梁特語錄

    $78.00 $62.40
    作者曾偉強寫這一系列文章的念頭,源於梁特的一句口頭禪:「落去」。 政府新聞處發出的談話全文,將之直譯為「下去」。而現場亦從沒有人追問梁特口中「落去」的意思。因為中文重「虛」,予人想像空間。而從語境推測,聰明的傳媒都明白其意思大概是「往後」、「今後」、「以後」、「跟住」、「接下來」、「日後」、「將來」等等,總之就不是「下去」。 根據台灣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落去」有三個意思,一是「下去」,即從上面到下面,例如「從那邊落去」、「走落去」。二是用在動詞後,強調從上往下的意思,例如「吞落去」。三是用在動詞後,表示事情繼續進行,例如「你別再說落去了」。 至於「下去」,則有六個意思:一、如前所述,由高處到低處,如「他從樓上下去。」二、指從較高的部門到較低的部門或基層,如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寫在前邊》:「我決心先下去參加平分土地工作。」三、表示事物從有到無,如「你的氣還沒下去。」四、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由高處到低處、由近處到遠處、由上層到下層等趨向,如《水滸傳》第一回便有「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五、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繼續進行,如毛澤東《反對投降活動》中便有「戰下去,團結下去,中國必存。」之語。六、用在形容詞後,表示某種狀態繼續發展,如張天翼《兒女們》:「漸漸地聲音變小了下去。」由此觀之,「下去」是沒有「接下來」或「往後」的意思的。 「落去」一詞,教人想起晏殊《浣溪沙》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名句。梁特口中的「落去」,不會是指眼前凋落的無奈罷!回到廣東話中的「落去」,卻又真的「似曾相識」。其實,「落去」是一個方向補語,附在謂詞後面,像「攞落去」、「跳落去」,表示動作行為繼續下去的意思。觀乎梁特口中的「落去,……」,不但混淆了其意義,而且語法也完全用錯了。語言是思維過程必須憑藉的物質材料,語焉不詳又豈能有清晰的思維,正確的邏輯?事實是,梁特「語言偽術」的本質,就是一個「偽」字。 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除了胡亂寫點東西,真的用處不大。但觀乎第四屆特區政府混亂的施政,經常說了才周章如何做,做了才思考後果和效果,不獨不重視程序,更沒有完整的政策,甚至可以說不懂政策為何物,正正是「以己出經式義度」也。加上梁特之「語言偽術」,顛倒的邏輯,實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言論自由是香港核心價值之一,但無奈的是,這種自由正在一點一滴地消失。在下是絕對不相信太陽會從西方升起的人,希望透過一支筆,由梁特的講話出發,以批判的角度,當個旁觀者,見證時代的某一個段落,完成一項「歷史任務」。 作者簡介: 曾偉強,1964年生於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行政學系榮譽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及哲學碩士。從事媒體工作廿多年,曾任職《經濟日報》、《信報》編輯,香港政府新聞網助理編輯(中文)等。著有《日落是甚麼顏色》、《想飛》、《藍巴勒隨筆》、《吐露港的星空》等。獲頒「第23屆世界詩人大會嘉許狀」、「第五屆大學文學獎散文組嘉許獎」、城市文學節2010「城市文學創作獎」散文組優異獎、「《2008感動中國詩詞文寶典》一等獎」,獲授予「2008感動中國經典詩詞藝術家」榮譽稱號。
    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