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生肖龍年運勢
- 十二生肖開運攻略
- 出生日柱運程預測
- 犯太歲化解錦囊
- 詳盡龍年每日通勝
-
特價
麥玲玲2024龍年運程
$78.00$62.40內容簡介: -
特價
Out of Stock
玩具(衛斯理故事珍藏版)
$68.00$54.40【衛斯理──親自演繹衛斯理】09《玩具》 https://youtu.be/GFRXyWpr95w 一對退休康夫婦在國際列車上,突然心臟病發猝死,死前才剛跟衛斯理分享人生樂事。 一個玩具推銷員突然失足跌死,死前恰巧向衛斯理訴說過踫上一個患了「玩具恐懼症」家庭的奇遇。 兩樁怪事,看似完全沒有關係,卻因為三位死者的遺言——「『他們』殺人﹗」,吸引到衛斯理竭力追查。 當「他們」的身分逐漸曝光之際,衛斯理卻不自覺地陷入「他們」的布局中,成為被玩弄的道具﹗ 玩具的關係,在人和人之間也存在着,一些人是一些人的玩具,怎麼也擺脫不了被玩的命運——倒不是富豪玩弄美女那麼簡單,有很多不同形式的表現,而且,在絕大多數情形下,作為玩具的,並不大有改變自己地位的想法。 ——倪匡(衛斯理) 作者簡介﹕ 倪匡(衛斯理)是個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 近年,也許現在還是,他宣布了「戒酒」,但定義是酒可照飲,不過不要飲醉。 倪匡不懂駕駛,但迷上研究汽車時,曾經獨個兒把一部汽車化整為零後再裝嵌為原狀。他又花上幾年收集及鑽研貝殼,雖然最後意興闌珊把心愛的收藏賣掉,但他對貝殼的認識已達專家境界。 倪匡的廣泛興趣、過目不忘的本領以及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來港後的各類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組織嚴謹又帶啟發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倪匡早年已移居美國,二○○五年重臨香港,颳起一陣「倪匡」旋風,風采依然。 -
特價
夢裏的信
$88.00$70.40倪匡絕版經典散文集,重新出版! 時間過得快,一星期兩篇的散文,一下子又積聚了百餘篇, 取了一百零六篇,三度結集出單行本, 第一本是《不寄的信》, 第二本是《心中的信》, 第三本,就叫它《夢裏的信》吧。 這樣,如果一直寫下去的話,會有多少本呢? 誰知道! -倪匡 -
特價
Out of Stock
吾鬱吾躁
$98.00$78.40內容簡介: 在甚麼情況下鬱躁症會「無得醫」? 只有在你放棄治療時,鬱躁症才會變成「無得醫」。 鬱躁症是雙向情緒病中最常見,但亦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種。患者情緒持續處於抑鬱狀態時,它類似抑鬱症,只是中間出現短期較難捉摸的躁症病徵,可說是「九鬱一躁而不狂」。鬱躁症患者發病年紀較早,對健康、學習、工作能力、家庭生活,以至人際關係,都可以做成重大傷害。不過,鬱躁症肯定可以醫治,尤其是及早發現,成功機會就更高。 驅動李誠教授寫《吾鬱吾躁》這書的力量只有一股,就是渴望更多鬱躁症患者可以獲得適時診斷及有效治療。 「我患上鬱躁症差不多二十年,深受折磨。如今我已經把敵人擊敗,踏上寬廣的大道。 《吾鬱吾躁》是李誠教授送給我們消滅鬱躁最好的祕笈,我深信這書可以造福不少人。」 徐楓女士 「我在四十歲開始,患上情緒病,纏繞到五十開外。結果,找到一種適當藥物,才免於墮入痛苦深淵。我深信《吾鬱吾躁》能為鬱躁症患者及其親友種下一棵苗,讓快樂、安慰及曙光能健康成長於大家心中。」 曾智華先生 「李教授致力提倡情緒健康,呼籲市民正視這個問題。所有人都應該對情緒病有一定了解, 這樣有病的人懂得去求醫,無病的人則懂得如何去包容他們。這樣家庭和社會問題就會減少,自殺率相對減低,社會也增添了和諧。」 林青霞女士 作者簡介: 李誠,精神科醫生,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講師,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及進食失調中心主管。 -
特價
殺悶思維(最終定本)
$98.00$78.40內容簡介: 「李天命作品集」這一版,有個名堂,叫:最終定本。 最終,到此為止。倘若明白,李天命的書總是會一版接一版地印下去,已成常規,便會曉得,他這裏用的「最終定本」這幾個字,力道有多大。 他所走的,是無遠弗屆的哲道,橫不限於地域,縱不囿於時間,下筆練字,總考慮恆久,取其變數最小的,也經受了時間淘汰的,目的在於盡可能減少意思上的偏歪,從而貼近原意,五百年後,光芒如昔。 這位手持思方劍、背負天人琴的哲俠,站在人類的前導之列,不住挑戰極限,讓思想的寶藏,不住出土。他不視為艱巨,險峰之上,抖擻精神,以此為樂,以此為榮;也是在接受挑戰時的碰撞之中,讓我們得見美麗的星空。 -
特價
時間擱淺
$98.00$78.40內容簡介: 只要懂得珍視,我們仍有愛上這地方的可能。 也不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面對自己的居處,只知道這裡一直不停地變化。曾幾何時,我們以變化的速度來衝量價值,後來卻又追求無聲無息的生活方式,原來我們一直只以潮流辨證,而從來沒有考究什麼才是珍貴不二的存在,直至有天我們張看周圍,發現某幢樓房已悄然蓋起來,某處山野已不如以往般繁茂,某個曾經珍惜的人物早已離開,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亦已變化出面目模糊的臉孔,從此我不認識你,你也記不起我。逐漸我們每個人也不存有任何記憶,無論對於這地方,或這地方的人也是如此。 香港以十八區劃分,也不只地域,就連地區之間的歷史、身分與價值也一同分割,然而,又是邊界模糊的。 書的第一部分是「塵土之外」,主要書寫十八區地景。文章與照片曾刊於《明報》「語文同樂」,以「尋找消失中的香港」為系列主題。 第二部分是「記憶的弦」,顧名思義,是個人對於一些地方的回顧,主要描寫其中曾與自己相關的人與事情,若無端勾起讀者對從前的想像,也算是意料之外。 作者簡介: 陳志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後於香港中文大學獲教育文憑、文學碩士、教育碩士。現職中學副校長、中國語文科主任、中國文學科主任。任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委員、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國文學科目委員會主席,曾任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兼任講師、寫作比賽評審、校際朗誦節評審等。 寫小說、散文、新詩,著有小說《離群者》、《紅豆糕的歲月》、《無法預知的遠方》,主編散文集《情味‧香港》,作品散見於報章專欄、文學雜誌等。 -
特價
佛系廢青都有火
$78.00$62.40內容簡介: 十年前,黃明樂寫了轟動香港社會的《港孩》,種種關於當代香港孩子的現象,引起了廣泛回響。 十年後,Z世代的孩子們,公主病不再,換上了「佛系」二字。家長、僱主、社會賢達認為「佛系」是不思進取、不事生產的代名詞,更把年輕人標籤為「廢青」。佛系青年卻深深相信,在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無慾無求、凡事隨心是唯一的生存之道。種種世代矛盾,由此而起。 作為資深教育工作者及自由創作人,黃明樂過去十多年跟不同年齡、背景、個性的年輕人朝夕相處,明白他們其實並不真的那麼「佛系」,只是不懂得用大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表達和建立自己。而大人也沒有能力,看通孩子們佛系表象背後的思考邏輯,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透過這一部《佛系廢青都有火》,作者以全新的眼光,加上親身經歷,分析Z世代與大人之間的矛盾,並希望兩代之間可以放下批判與標籤,逐步走上和解之路。 文章節錄: 《唔緊要病》 「明樂,我想出國讀書,你可替我寫推薦信嗎?」許久不見的學生,忽然給我發短訊。 「讓我看看。何時截止?」我回短訊。 「後天。」 「後天!即我只有兩天時間?」 「一天,因為明天已要回學校交文件。」短訊變了錄音口訊,語氣輕鬆得很。 一天!我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日程,掙扎着要不要答應。 「出國讀書這麼大的決定,你兩天前才來準備?」我不禁為他擔心。 「對啊!我一開始準備,就想到要找你了!」他興奮地說,我差點沒昏倒。 我嘆了口氣,索性撥電話給他,直言:「抱歉,這兩天我真的很忙。如果你早一點找我,我是很樂意幫忙的。」 「噢。」他一頓,「唔緊要。我再找人。」說罷便清脆地掛了線。 後來,我遇見他,問及申請進展。他在截止前一天成功另找老師作推薦。 「不過最後都衰左啦!」他若無其事的說。 「那你一定很失望了。」我不禁替他惋惜。如果準備充足一點,我深信他獲取錄的機會還是蠻大的。 「唔緊要~~~」 「那是你心儀的大學啊。」 「ok啦。」 「但……」 「無所謂喎,真係。」 轉眼,拙作《港孩》出版十年了。當年的孩子都變大人了。而今天的孩子,也變得大不同。 近年的前線教學,令我感受最深,也最心痛的,是孩子們由當年奄尖聲悶的「公主病」,忽然走進了另一極端,變成凡事不在乎的「唔緊要病」。 兩者有啥分別?前者以為「世界圍着自己來轉」,他們要得到一件事,一哭二鬧三上吊,不到黃河心不死。 後者恰恰相反——他們想要的,得不到,便爽快地作結:「這些幸福不屬於我。」他們認為「世界不會圍着我轉,因為世界看不見我。 」 今天的孩子,有種共同的行為模式:想要什麼,如參加比賽、申請出國留學、考獎學金,總是沒太多準備;落空了,失望瞬間消化掉,化成一句「唔緊要」。 大人們看得眼火爆,唔緊要唔緊要,這些後生什麼都不緊不要,唔嗲唔吊,想點? 但是,相信我,在孩子們的心底裏,這些事情其實他媽的緊要。因為,果真唔緊要,他們連踏出第一步都不會,遑論說出最後那句「唔緊要」。 「唔緊要病」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孩子們,有很多東西想要,同時有很多揮之不去的不安。為了避免不安,他們真心相信,凡事別付出太多,落空了就不那麼失望。 這個潛在邏輯,最後變成自我實現預言,期望真的一一落空,而最安全的下台階,就是那句萬能Key的「唔緊要」。 「唔緊要啦,我都沒有很努力。」「唔緊要啦,我都沒有太投入。」「唔緊要啦,我又不是付出了很多。」無希望,就無失望,自欺欺人。凡事唔緊要,久而久之,唔緊要的已不是那件事,而是當事人,即是——他們自己! 十年前後,孩子的問題——「公主病」和「唔緊要病」表癥一致,原因卻大不同。兩者同樣是未盡全力,但從前是「Hea」,是「老奉」要大人出手相救(而大人通常義不容辭)。今天的「佛系」,大多不是老奉,也從不期望大人出手相助;反而認定,無人幫是正常的,因為「我不值得」(I don’t matter, I don’t deserve, I am nothing)。 十年前,回應「老奉」,大人若狠下心撒手不管,孩子們自會死死氣地靠自己,最終還是會明白「No pain, no gain」。 今天面對「佛系」,大人倘若照板煮碗,孩子們「求仁得仁」後,就愈發認定:你看你看,我都不值得愛了吧。然後,他們便會掉進自憐自憫的惡性循環,更可能一死了之。 大人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的孩子,明明萬千寵愛在一身,我們對他們的溺愛,早就過晒籠了,怎麼可能令他們覺得「I don’t matter to anyone」? 孩子們從小到大,要什麼有什麼,只要大人能力範圍內做得到的,都會傾盡所有去滿足他們,竟反過來令孩子們有這麼嚴重的自我保護機制,認定「I don’t deserve what I want」? 作者簡介: 黃明樂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知性女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榮譽學士。 倫敦大學法律學士。 倫敦大學經濟及政治學院比較政治碩士。 Associate Certified Coach (ACC) by 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ICF). 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主任(AO)。2005年毅然拋下鐵飯碗,追尋自由創作人的夢想。至今無間斷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並出版十多部著作,包括暢銷書《港孩》。 遊走於傳媒、劇場、教育及文化界,主持香港電台節目SIK SI FUNG達8年之久。 曾為逾100家機構/企業出任策略顧問及提供培訓。 十多年來積極投入教育工作,是家長信任的傾訴對象、學生及年輕人愛戴的mentor。近年積極開拓人生導師(professional life coaching)的事業,協助成年人為自己的人生轉變尋找出路,最大願望是世上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 個性真誠、開朗、善感,容易走進別人心裡,相信生命影響生命。工餘興趣是有機耕作、閱讀、旅遊和禪修。 -
特價
復合聖經
$88.00$70.40內容簡介: 在電影《月光寶盒》裏,一句「波耶波羅蜜」可以帶主角返回過去,改寫歷史,但現實裏,當你事後發現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優秀、不夠危機意識,最後弄丟了一個很好的伴侶,又有沒有回頭的機會? 這是一本關於復合的工具書,李專將會首次公開如何運用各種具體、可行和完整的方式,幫助「被分手卻希望重新開始」的有心人盡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在幾乎不可能復合的情況下力挽狂瀾。 這次,是你可以為自己唸出「波耶波羅蜜」的機會,請好好把握。 作者簡介: 李專,1988年移民地球,2014年9月15日開始馬拉松式網路寫作。曾於室內設計界打滾,後覺得非自己理想生活,轉行做寫稿佬。寫作實力平平,因此決心走偶像派路線。STYLE-TIP.COM愛情專欄作家。愛情金句王,曾經在網上和鄺俊宇用文字正面交鋒,成為網絡一時熱話。Facebook及Instagram幾萬人追蹤讚好。- 香港討論區「星級嘉賓」
- Hkonlinetv Beauty 專欄作家
- Facebook專頁(每日18:45更新):
-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lee.chuen
- STYLE-TIP.COM愛情專欄: http://www.style-tips.com/insiders/leechuen
-
特價
無言老師給我們的21堂解剖課
$128.00$102.40內容簡介: 從醫科生必修的21堂解剖課為藍本,讓讀者認識人體結構,即使不是醫科生,亦能一探人體奧妙! 本書先以解剖學歷史作切入點,令讀者了解解剖學的起源與演變,接着通過21堂真實人體標本照片的解剖課,帶領讀者認識人體結構的基本概念,更會按器官功能加入生理學、病理學、法醫學、急救學及公共衛生等小知識,將看似複雜的醫學知識應用在生活層面中。 作者簡介: 陳新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教育),生物醫學學院副院長(本科教育),新亞書院副院長及通識教育主任,解剖實驗室及「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主管。年輕時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生物學,研究院碩士(解剖學),並於英國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於解剖學,神經科學和發育生物學,專注研究神經軸突生長和引導機制,眼睛退行性和炎症性疾病的防護。教學生涯曾多次獲得中大醫學院最佳教師奬項和校長模範教學獎。近年 積極於在社會不同階層推廣遺體捐贈和器官捐贈文化,打破市民對「死無全屍」的傳統忌諱。 伍桂麟 早年於香港藝術學院修讀應用藝術畢業,及後成為了英國註冊遺體防腐師和專業遺體修復師。現為「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解剖室經理。他在2011年發起「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為香港遺體捐贈之奠基者。平日以「生死教育」和「陪着你嘔」面書專頁宣揚生死議題及情緒關顧,並於D100音樂節目《生命21克》主持節目。著有《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者給我們的生死教育課》,並獲香港金閱獎2018「最佳醫療健康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自修室‧學界嘅蘭桂坊
$68.00$54.40"「老實講,我去自修室,唔係去溫書,係去溝女。」肥鈞好坦白。 「溝女…?」 「呀楠,中學時代唔溝女,你呢一世都會後悔,呢樣野係我阿哥話我知嘅。」 我識肥鈞阿哥,師兄嚟,佢依家讀緊大學,好似仲未拍過拖。 「我唔想當我第日大個諗返起自己中學嘅日子,淨係得打機;我想轟轟烈烈咁溝一次女。」 我聽到打咗個冷震,估唔到平時唔多講嘢既肥鈞今日竟然會講呢啲溝女宣言。睇黎肥鈞真係大個 仔,青春期。 「而且,我已經搵到鍾意嘅人,所以我先咁決斷戒打機,去自修室。」 肥鈞眼望住車窗外面,十足十鐵窗邊緣嗰啲剖白咁。 「好,我支持你。」既然佢已經心意已決,做兄弟嘅一定支持。 「阿楠,你都要。」肥鈞拍拍我膊頭,幽怨嘅眼神搞到我唔敢直視佢。 「乜自修室真係咁多女溝咩?」 「你去到就明。」 話口未完,車就到站,肥鈞帶我嚟到一間灣仔嘅自修室……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會有幾個難忘的片段,或愛情、或友情、或親情……尤其是中學最後的日子,公開考試壓力之大,真是「有苦自己知」;正因為有這些苦,當中的樂才可堪回味。高登人氣網絡小說《自修室‧學界嘅蘭桂坊》,三女 x 兩男 x 一個神秘司機 = 一個有血有肉有笑點的愛情故事。 青春就是要烙下回憶。 《自修室‧學界嘅蘭桂坊》特別收錄從未曝光的20,000字後記。 作者簡介: 少少肥,高登網路紅人。「完故」後仍有無數粉絲開Post「續故」,跪求外傳、番外篇、平行時空;更有巴打絲打改編歌詞創作主題曲、自作外傳,在高登風頭一時無兩。" -
特價
Out of Stock
死裏逃生
$78.00$62.40「0603170114」 一組數字! 一生逆轉! 2006年3月17日晚,發生在尖沙咀廣東道行人隧道的槍擊案,徐步高、曾國恆、冼家強(家菲)三位涉案當事人,只有冼家強警員負重傷生還。他的面頰和小腿受槍擊重創,之後一直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經歷着無數次手術,啃着無數藥物,每分每秒承受着從傷口傳來的撕心裂肺的痛楚。每晚夜幕低垂,腦海中不斷閃現的現場駁火片段…… 從此,一位年輕有為的警察,變成永久身負傷患的康復者。身心受創,痛苦得,無法照鏡!無法拍照!因為,實在無法回首!在家人、好友、警隊、醫務人員的關懷照料下,家菲終於戰勝了心魔,一字一淚地將他在醫院期間的康復經過,記錄下去,每一筆,都很痛! 在我警務生涯中最難忘的個案,要數2006年3月17日晚發生在尖沙咀廣東道行人隧道的槍擊案,而這個轟動的案件發生時我正是香港的警務處長。冼家強先生在維護社會治安中付出的代價之大,實在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他的面頰和小腿受槍擊重創,至今依然有後遺症,雖然他盡量以輕鬆的心態去面對,但痛苦和壓力對他做成的影響只有他自己才感受到,他選擇用紙筆記錄下來,淚中有笑(只是苦笑) ,但總算是心靈上的一種釋放和解脫。 ──李明逵 原警務處長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家菲在那天晚上成為了一個家傳戶曉的人物。他在事件中的英勇表現,為他嬴取了一枚應得的英勇勛章之餘,亦為他帶來了無盡的身心傷痛。事件發生後的每一天,他都要獨自英勇地面對事件帶來的各種身心後遺症。身心的痛,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亦只有他自己才能克服。這本書記敘了他那條崎嶇的康復路。我當了三十四年警察,閱人無數。家菲擁有悲天憫人的心腸,若說是世間罕有,絕不為太過。 ──鄧厚江 原警務處監管處處長 回想當天夜晚已有朋友傳出「家菲命不久已~~他頭部中槍,脚部又中一槍,應該捱不了多久~~恐怕返魂乏術~~」,更可笑的訊息是「家菲已死了」,大家都認為我頭部中槍多數撐不下去,加上傳媒張冠李戴的報道,友人忙亂間驟眼看到死者親友照片,心慌下沒留意當中錯漏。 經過了這七十一天的病院經歷,確實令我身體及心靈上有極大的轉變。由最初醫生說我很大機會「面癱」,到後期又多次表示我可能需要切去左腳!我就不時抱着「天天有希望,日日有奇蹟」的信念,明天可能不會怎樣,但有所冀盼總是好的!而事實上奇蹟的而且確發生在我身上,讓我更深信上天將會派給我更多任命,因此我必須積極裝備自己,面對未來,迎接更多、更艱辛的! ──冼家強(家菲) 尖沙咀槍擊案唯一生還者 作者簡介: 2006年3月17日,冼家強警員與同袍曾國恆於尖沙咀行人隧道與休班警員徐步高槍戰。冼家強事發時28歲,右邊面部鼻翼旁及左邊小腿中彈,為槍戰中的唯一生還者。事件引起香港社會廣泛關注。在2007年4月25日的徐步高槍擊案死因研訊中,陪審團一致裁定徐步高非法殺死3人包括警員梁成恩、巴基斯坦護衛及警員曾國恆,以及令冼家強受傷。 -
特價
Out of Stock
流浪紋身師
$78.00$62.40商台叱咤903《讀賣Sunday》「大寫鬥」比賽冠軍作者蘇花,繼冠軍作品《媚整形小姐》後,推出個人的第二部小說,主題依然與身體髮膚有關,但卻是更為神秘的紋身! 紋身師衛,喜歡四處流浪,每到一個城市便到當地的紋身店做客席紋身師。衛在浪遊旅途中遇到四個各有心結的人,她為這四個人紋身,給曾經割腕的同志少年紋身掩蓋傷疤,給喜歡自己的攝影師烙下愛的留念,給獨身的衝浪女人紋上曾經的愛戀,給已經成家的樂隊主唱繪出家庭溫情,看似互不相關的四個故事卻又環環相扣。紋身都痛,但衛卻能魔法般地將他們的內心之痛化為一個個印記,而衛自己身上的一處紋身,也是她的心結…… 多少人被神秘的紋身圖案吸引,多少紋身的人內心曾有不可磨滅的傷痛,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故事,請翻開書頁,感受紋身師給你的正能量。 作者簡介: 蘇花,商台叱咤903《讀賣Sunday》「大寫鬥」比賽首屆冠軍,正職記者,著有小說《媚整形小姐》,《流浪紋身師》為其第二本小說作品。 電郵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