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K212_cover_s
    內容簡介: 為什麼同一件事發生在不同人身上,總是會有如此不同的結果?其實一切也取決於你的心態! 《成長心態——成長心態的培養與日常應用》一書,教你如何培育成長心態! 心態決定看法,看法引發行動,而不同的行動則達致不同的結果,所以培養「成長心態」如此重要。 秉持這種心態的人,視失敗為學習的經驗,相信進步沒有盡頭,只要透過努力,定能令能力得以提昇。他們敢於接受挑戰,而且屢敗屢戰,聰明不是他們的信念,把潛能透過努力,轉化成能力,這就是成長心態。 漫漫人生路,傷痛、失望、苦澀、憤怒、失敗等不如意事總會突如其來,有人不懂招架,弄至身心都傷痕累累。面對可怕的事來襲,我們能做的最好準備,就是掌握自己的心態。   文章節錄: 1.4 都是心態惹的禍 終於輪到本書的主角Carol Dweck教授出場了,她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研究成長心態的始創者,當代心理學界殿堂級人物,當Martin Seligman發表「學得的無助」研究時,她還是個心理系的博士研究生,她被這個實驗深深地吸引,但心裡面卻存有一連串的疑問:
    • 為什麼在同一處境下,當遭遇到相同的困境,對差不多智商的人來說,有人沒有出現無助感,能堅持到底,但有人卻受到困擾中途放棄,有些人更深陷無助感的泥沼之中而無法自拔?
    • 為什麼有些人因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意志消沈,但另外的人卻能健康成長?
    • 在同等智商的小朋友中,為什麼有人能發展出樂觀的性格,但有人卻悲觀絕望?
    • 無助是因為受盡挫敗之後的結果,還是個人的核心信念所至?
    Carol Dweck把這一連串的問題,帶進自己博士研究的領域,她開始與學校、老師和教授心理學家合作進行一連串調查研究,當學生遇到困難情境而感到「無助」時,在心裡上是如何歸因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是自己的天賦不足,還是後天的努力不夠所至? 她的初步結論是,悲觀的孩子不單只是因為連續的失敗經驗所造成,而是他們的核心信念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個人的腦中都有一套世界觀,作為審視自己成功與否的基礎,關鍵的原因是,當悲劇或者失敗的事情發生了,我到底有沒有能力可以控制,如果判定了自己是沒有控制的能力,便會容易產生無助感。Carol Dweck補充,「習得的無助」通常在以下三個要素都齊備之下,是最容易出現:
    1. 當面臨失敗時,自覺無助者偏向放棄;
    2. 把失敗歸因於個人的責任,是因為那些我無法控制的原因,所以我失敗;
    3. 當責任確定時,失敗都是因為沒有足夠才智和能力,而能力這東西是先天已經決定了,我無法控制。
    換言之,出現「習得的無助」的人認為自己對事情的結果是無能為力的,而這往往是因為先天的因素已經決定了,例如智商、能力、家庭背景等等自己無法改變,也不可能去扭轉的處境,因為我沒有先天優勢,無論我做什麼都是無用的,此種長期消極的歸因心態是固定不變的,這也是日後人格成長的重大阻力。 隨後的30多年,Carol Dweck在這個領域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豐碩,她認為成功與失敗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於心態 (mindset)。   作者簡介: 劉遠章   英國萊斯特大學理學碩士,現為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經理,二○○四年獲選為「香港傑出培訓師」,名字曾經被美國WHO’S WHO Historical Society載入「專業管理世界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著作有:《團隊遊戲設計與計用》、《終身學習──教育改革的46種新概念》、《啟動創意潛能──潛意識創意工程》、《我選擇快樂──快樂心理學》、《贏一場人生──助人提升的42種教練規律》、《盲點心理學──看見看不見的智慧》。二○○九年編寫中學通識科教科書:《創意思考》及《批判思考》。   張瑋珮   現任聖雅各福群會陳廷驊基金會SOWGOOD!正向品格教育館館長,美國 Worldwid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Coaches 認可註冊企業教練(RCC) ,註冊檢定教員,從事小學、幼兒教育及藝術工作20年,致力發展以戲劇教育及多元智能學習方法提升學與教。曾修讀戲劇教育及幼兒(戲劇)教育、啟迪資優教育、繪本故事演說等相關課程。近年專注拓展正向教育及品格教育為核心工作,並主講多場相關的教師及家長講座,同時發展兒童的正向品格體驗活動,並聯繫志同道合的人士和機構團體為本地的正向品格發展創建合作平台。   謝家淇   現為聖雅各福群會陳廷驊基金會SOWGOOD!正向品格教育館項目主任,教育榮譽學士(特殊需要),註冊檢定教員,曾修讀理盧幼慈指導式遊戲治療及有關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教學課程,擁有超過十年兒童服務的經驗,堅持為兒童提供最大的空間讓他們能夠自由探索,著重於過程中認識自我,學習欣賞自己。近年積極發展有關正向教育的教師培訓、家長教育、義工培訓及前線幼兒教育工作,在不同領域播下正向種子,希望所有人都能活出真實的自我,正向的人生。
  • 特價
    Out of Stock
    CS37.jpg
    一盒三冊,全套書精選成語600多個,每個成語均用單句句式和複句句式各造一句子作例,並把所造句子的句式結構和句子成分一一標示出來。本書與眾不同的最大特點,是既能幫助大家學習如何運用成語,同時又幫助大家認識組詞成句的基本要素,以及句子寫作的基本規律。 其中在語法解釋方面,作者嘗試突破傳統,化繁為簡,強調從大量具體的實踐中認識各種名詞術語的抽象理論。 隨書附送:明窗電子互動成語600句光碟一隻 包括兩個不同難度的成語遊戲─GAME 1: 測試您對成語的認識、GAME 2: 讓您的成語知識更上一層樓,以及加插成語索引。 作者林達宏,五十年代自印尼北返求學,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來港前曾在內地任教中學語文科﹔自1977年來港後,一直從事文字審閱和各類書籍的編輯工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LL26.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LL27.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LL25.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K175.jpg
    日本人是個內歛的民族。他們在愛情觀上跟我們有什麼不同?在與日本人交往,有什麼要注意? .與日本人作以結婚為前提交往,要有放棄一切的心理準備? .與日本人曖昧但了無結果,但對方多年後仍會難以釋懷? .日本人對待愛情如對待案件一樣認真,有着與偵探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推理腦袋? .日本人戀愛時也清楚什麼時候應該抽身,但求日後有天仍然能夠以普通朋友的身分再會? .日本人沒有了戀愛,就失去了生存意志? 完全收錄日本研究專家藍秀朗在日本觀察或耳聞的戀愛故事,揭開我們與日本人的特性差異。
  • 特價
    Out of Stock
    B243.jpg
    內容簡介: 林苟安,父母取其名字的原意,是希望他可以安分守己的度過一生。 可是打從林苟安認識了嘉嘉和小胡的一天起,他的校園生活就沒有安分過。這兩隻小惡魔,整天吵吵鬧鬧、蹺課偷懶、拳來腳往、舌劍唇槍、戲弄訓導主任……什麼也幹,就是不肯乖乖坐在課室的椅子上,害得天生就是「文弱書生型」的他,竟無辜地被迫並稱「三獸」,那不是冤天下之大枉嗎?嗚……好了啦,朋友嘛,本就是物以類聚! 打從他偷吻了那絕色美少女的一刻起,他的感情世界就沒有安穩過。這位天生叫閻王也動容的美人胚子,竟然是隨手輕輕一拳,就足以令人麻痺整條胳臂的女魔頭!正當他認命栽在這女俠手上時,她身邊竟相繼發生一連多宗「神秘詭異離奇意外事件」。是蓄意?是意外?什麼?天煞斷魂桃花刧?唉……算了吧,戀愛嘛,本就是自討苦吃! 究竟要習多少年武藝,才能成為情場的強者? 編者話 周駿逸利用靈活的文字安排,令此作情節與前作《初戀口味的檸檬茶》的故事互相穿插滲透,無疑讓看過前作者錦上添花、大呼過癮。然,未看過前作者同時也能完整流暢地獨立閱讀此作,實是巧妙! 作者簡介: 周駿逸 1月20日誕生, 是寶瓶瓶口涮熟的山羊尾巴; 體內充斥着無數矛盾的細胞。 生於美國,卻熱愛中文; 主修商務,卻兩袖清風; 喜歡學習,卻討厭家課。 從小深信世界共同語言,不是國語英語法語手語, 而是發乎內心的笑容。 就算窮得只剩下十元身家, 也會買一個小鏟子去挖掘巴比倫塔遺跡── 把失落的世界共同語言盡可能帶回世上。 人類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我們會笑。
  • 特價
    Out of Stock
    B232.jpg
    內容簡介: 我承認──我的確是樣子俊美了一點、個性活潑了一點、頭腦聰明了一點、球技精湛了一點;但除此之外,我只是普通得再也不能更普通的男孩而已,還不至於就這樣吸引了籃球隊隊長「十不像」的青睞吧。天!堂堂一個獐頭鼠目、豬鼻兔唇、鶴髮猴腮、虎背熊腰、象腿麒麟臂的男子漢,居然以「研究籃球教學秘傳」這等爛藉口騙我到他家?別鬧了!我才沒那麼輕易上當呢。 她,才是我夢寐的仙子。 「戰神邱比特」比喻得真好!感情就是一場侵略戰,就看誰家的兵法,能無孔不入地進佔入侵。由「祂」來當我的軍師,可就無往而不利了吧?老爸給我取了一個這樣的名字,本人是無可奈何,但我才不要「人如其名」呢! 哼,走着瞧吧! 作者簡介: 周駿逸 1月20日誕生, 是寶瓶瓶口涮熟的山羊尾巴; 體內充斥着無數矛盾的細胞。 生於美國,卻熱愛中文; 主修商務,卻兩袖清風; 喜歡學習,卻討厭家課。 從小深信世界共同語言,不是國語英語法語手語, 而是發乎內心的笑容。 就算窮得只剩下十元身家, 也會買一個小鏟子去挖掘巴比倫塔遺跡── 把失落的世界共同語言盡可能帶回世上。 人類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我們會笑。
  • 特價
    Out of Stock
    BJ79.jpg

    懶人麵包

    $55.00 $44.00
    內容簡介: 懶人載譽歸來! 承《懶人甜品》之勢,今次要擊退的是懶人大敵──麵包!量麵粉搓炒糰控制入焗爐火力,加上失敗機率極高,「麵包」足以令眾懶人聞風色變。 幸而,懶人也自有一套自家生存之道!《懶人麵包》介紹另類麵包製作,以麵包作原材料,絕對輕鬆易做零失敗!懶人料理系列旨在「要吃的人吃得開心,先要做的人做得愉快」,就讓工作繁忙生活緊張身體疲累的你,重拾輕鬆自在歡愉的興趣吧! 作者簡介: Kannis Yeung 曾出版三十多本個人食譜 擔任食物造型及以食譜製作 現在於港燈家政中心,city super擔任客席導師、 香港寬頻宗教頻道客席烹飪主持
  • 特價
    Out of Stock
    BJ84.jpg

    懶人有餐食

    $68.00 $54.40
    懶人也可燒出一手好菜!懶人宴客不成問題! 套餐#1 旦夕狂歡 套餐#2 微酸午後 套餐#3 熱情招待 套餐#4 和食一番 套餐#5 田園明媚 套餐#6 格調夜色 套餐#7 情意結 七組套餐、七種飯宴氛圍,宴請家人、情人、朋友,一樣棒!恪守懶人最高宗旨──要吃的人吃得開心,先要做的人做得愉快,省掉繁複工序、複雜食材,簡單燒出一桌完美飯宴。
  • 特價
    Out of Stock
    BJ88.jpg

    懶人即食麵

    $68.00 $54.40
    「應該沒有什麼食物比即食麵更不花工夫了吧?」抱有這種想法的你,要革新了!懶不代表要味蕾妥協!簡單工序並不等於欠缺新意!如何用最少勞動力換取最大美味,才是懶人的最高宗旨! 《懶人即食麵》一貫以往作風,為日常生活中十分賣勁的你,締造慵散悠閒的料理過程,哪怕是即食麵,也能令你大快朵頤,愉悅滿足。本書介紹多款麵食料理,包括湯麵、炒麵、撈麵、冷麵、燴麵,變化多端,精彩可口。 作者簡介: Kannis Yeung -出版二十多本個人食譜 -擔任食物造型及以食譜製作 -現在於港燈家政中心,city super擔任客席導師 著作有:《懶人麵包》、《懶人甜品》、《懶人有餐食》
  • 特價 OUTPUT_M04_懲教小故事cover v11_flip_OL
    內容簡介: 因為子女曾經被判監,兩代之間便存在一道透明的圍牆,無法攀越修補關係? 為什麼在監獄時,長途跋涉探訪子女,隔着玻璃窗傾訴心事,但回到現實生活,大家又彷佛忘記了如何互相包容和理解? 本書作者曾擔任懲教主任十年之久,長期接觸邊緣青少年及其家人,作者希望身為家長的讀者透過這些邊緣孩子的故事,得到啟示,留意更多管教孩子的技巧,也希望大眾對更新人士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內容節錄︰ 山腳孤兒 工作壓力大時,最喜歡溜狗,可以接近大自然,又可以和毛孩跑步,放鬆自在。曾經監管過一個住新界大西北荒山野嶺裏的年輕人,由市中心轉小巴到她家的車程已經要半小時,每次家訪都像郊遊,要走一段自然教育徑,但過程一點都不放鬆不享受。 在人迹罕至的小村屋,阿妹和數條大唐狗一起生活。父母早年由國內定居香港,就是住在這鄉郊小屋,她與父母算是過了一個貧窮但心靈滿足的童年。十來歲爸爸病故,由於媽媽不想依賴綜援,但又需要增加收入,她索性「回流」大陸工作,一年會來香港探女兒幾次,平時只會靠電話聯絡報個平安,基本上阿妹大部分時間都是孤伶伶一個人。 我認識她時已經廿一歲,但這種生活已經過了幾年。沒有可能吧?我也覺得匪夷所思,香港都有「山區留守兒童」?她在獄時又真的沒有多少次探訪,母親只是出現過一次,之後都是拜託鄰居阿姨,勉強會去看望一下阿妹,看管打掃一下屋子。阿妹告訴我,這位鄰居阿姨收了媽媽的紅包,才願意照顧一下家中的狗,未入獄前根本不會打招呼。 這樣沒有人管教,不學壞不吸毒才怪!但其實阿妹又沒有想像中那麼壞,反而很單純。她是個「男仔頭」,不喜歡打扮,最喜歡小動物,在她的村屋小世界內,收養了兩隻貓和三隻狗,她有時會做動物義工,照顧狗場的動物清潔。有時媽媽給的生活費不足,她就做雜工、洗碗,不介意粗重工夫只求可以糊口。她說過最緊要有白米:「因為我家附近有山澗,我又會劈柴生火,所以每個月一有錢第一時間就是買一大包白米,那麼這個月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大抵壞人就是看上她老老實實,沒有什麼機心,用金錢引誘她「帶貨」販運毒品。我問她從中賺了多少,她說只做過三次運毒就被抓了,所以賺了才六百元。我怔住了,那毒品數量分六萬元花紅都不過分……「哈哈!彭主任是否覺得我很蠢?我坐監才知道毒品的市值,原來賺少很多!哈哈!」 監管期滿之前,最後一次見面時,她收留了一條剛剛誕下六隻小寶寶的母狗,我憂慮她未能提供適當的照顧,她說已經聯絡了動物機構,不過答應機構餵養小狗至牠們斷奶才送走。阿妹說:「附近很多流浪狗還有野豬,無瓦遮頭牠們就死定了!所以我要收留牠們多一陣子,最少有我在,有稀粥吃,牠們會快高長大,好像我一樣大大隻!」 離開時回頭望着這個傻孩子,用力地揮手着我保重,身旁有數條忠心的護家犬在擺尾巴,雖然我在風光明媚的郊區,但心裏充滿惆悵。 作者簡介: 彭梓雅 現為一子之母,專欄作家及社工學生實習督導老師。擔任懲教主任十年之久,負責推動在囚人士的更新工作,長期與邊緣青少年及其家人周旋,感慨年輕人缺乏家庭溫暖誤入歧途,而普通家長忙碌工作有心無力,社會亦未能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援。為了平衡家庭需要,毅然放棄穩定的收入轉為自由工作者,透過不同渠道喚起社會大眾對邊緣青少年的關心,分享提昇親子關係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