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B326.jpg

    心跳回憶

    $60.00 $48.00
    周潔是明報出版社新創文化品牌「CULT 1+1」統籌人王貽興極力推薦的新晉作家,繼《我們相愛》後,她再度以細膩敏銳的筆觸描寫都市男女的愛情故事。周潔筆下的主角沒有驚為天人的美貌,故事的場景和情節也並不是童話式的浪漫──她所寫的愛情故事平凡而真實,卻最令人心悸,因為那裏面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靈魂。 「現實中的愛情千瘡百孔,只是一時忍讓,一時想像,我們最終還是寧願有愛可戀。」──周潔 目錄參考 01  I Believe 02  舞孃@冷靜與熱情之間 03  心跳回憶 04  真天真 05  卸甲 06  我的愛情比一口氣長 07  一剎花火 08  情牽百子櫃 09  絕唱 10  結果……我們在一起 作者簡介: 周潔,山羊座,大愛周杰倫,喜歡收到明信片。中文大學畢業,現於會計師樓工作。本來就喜歡寫作,喜歡那每次寫完一個故事,都彷彿談完一場戀愛的感覺,可惜腦袋轉得快,手卻寫得慢,常常讓男女主角平空白等,有時候連自己也着急。(電郵/facebook/MSN/微博:[email protected])
  • 特價
    Out of Stock
    H062.jpg

    阿菇給力趴趴走

    $68.00 $54.40
    宅男阿菇 × 搞怪伙伴第一擊: 人說:「物以類聚」總是錯不了。本書主人公說他呆是呆,但卻腹黑異常,天天妙語刷版,與搞怪伙伴們一搭一唱絕妙演出,幽默感十足引發社交網絡大戰! 人家是諷刺入骨,他是入髓;人家只能入木三分,他是入土九分。 ──《四大名捕》武俠小說大師 溫瑞安 好癲!好笑!將黑色幽默玩得淋漓盡致,敢畫至好睇! ──《我的港女老婆》作者 Cuson 真的非常好看!! ──《百分百感覺》作者 劉雲傑 真的非常非常好看!! ──《百分百感覺》作者 劉雲傑 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看!! ──《百分百感覺》作者 劉雲傑 作者簡介: WAiHO,原名梁瑋豪,1993年加入漫畫界,跟隨著名漫畫家邱福龍學習,並於三個月後晉升為主筆,至今推出過多本個人漫畫作品。其後跑到香港大一設計學院修讀工商設計,並以金獎成績畢業。曾一度打算轉型為設計師,但最後發現,最愛仍然是漫畫。
  • 特價
    Out of Stock
    LS58.jpg

    潮人講古

    $68.00 $54.40
    你玩過荷蘭水蓋嗎? 你聽過複式教學嗎? 你見過木蚤棍嗎? 你試過在涼茶舖約會嗎? 潮人蘇真真化身「講古佬」,帶你回到老香港街頭,重溫五六十年代至今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由排排坐看連環圖、排隊拿教會救濟品、參加環島步行比賽,以至飲冰室文化的轉變和制水歷史,一一跟你細數。 古有榕樹頭阿伯講古,今有潮人蘇真真開講,以懷舊的插圖、生動有趣的文字,勾起五六十後的童年記趣,喚醒七八十後的模糊記憶,讓九十後了解香港歷史文化。 今日,一起撐起香港本土文化! 作者簡介 蘇真真,八十後香港人,香港理工大學雙語系畢業,主修翻譯,剛修畢語言學碩士。身兼中學教師、專欄作家、漫畫家、插畫家多職,作品散見於《明報》、《太陽報》、《中國新潮流雙周》。一直致力研究本土語言文化,著有《真中文──正確中文這樣寫》、《香港潮語學習字卡1》、《香港潮語學習字卡2》及《台灣潮語學習字卡》,並為港台節目《正斗中文》擔任主持。
  • 特價
    Out of Stock
    B325.jpg

    年華是無效信

    $80.00 $64.00
    誰說好朋友一定要單純地彼此喜歡? 雖然天天黏在一起,但總是忍不住暗暗較勁,從爭取成績的高下,到吸引喜歡的人的目光,好友的存在簡直如眼中釘。 但是,卻又那麼期待能夠被對方喜歡。 「無論怎樣的誤解和敵視,也同樣會在時間中慢慢沉澱出它的某種特定本質——也許當初是討厭你的也說不定,不過我又在這樣邊討厭你,邊依賴你的日子裏,發現回頭的路上一片流動的暖熱光芒。」 ——落落 知名作家落落擅寫青春小說,其詩意的筆觸,人物心情的細緻捕捉,讓她在內地獲得「校園女皇」之稱,所有單行本的均賣出超越三十萬冊,創造銷售奇蹟。《年華是無效信》以友情和愛情為主題,以兩個女孩既親密又疏離的關係,及模糊又動人的愛情故事,道出了成長中獨有的快樂與悲傷。書中充滿幻想力的語句和浪漫的風格,大受內地讀者追捧,開闢青春文學的新面貌。 作者簡介: 落落,1982年生於上海,曾擔任動漫雜誌的編輯,現為《文藝風象》雜誌主編,《最小說》元老級簽約作家,在青春文學領域常與暢銷作家郭敬明並列。作品有小說集《塵埃星球》、圖文隨筆集《須臾》、散文集《不朽》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BH70.jpg
    人類之痛 越南,前稱安南,魚米之鄉。 早於一八五八年九月,法國人在越南中部的峴港登陸,掀開了侵略的序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退讓予日本。日本潰敗時,法國亦已成強弩之末,越南權力真空,國家主權飄搖之際,政權爭奪四起,各股勢力從覬覦到搶佔,浴血連連;其後美軍長達十年的深陷,更是人類之痛。 陳加昌生命之花,就開在硝煙的越南。他以「第三隻眼」,記述戰場內外的兇險與柔情,人性的呼嘯,靈魂的燃燒。 作者簡介: 陳加昌 一九三一年新加坡出生。一九五零年韓戰爆發,開始從事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新、馬多家報社,長期駐越南。譯作有《新加坡淪陷三年半》(篠崎護著);著有《越南:麻煩的鄰居》、《柬埔寨:預言的祭品》與《學日本,看日本:日本第一的虛虛實實》等。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六年任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集團新聞獎評審。
  • 特價
    Out of Stock
    N072.jpg
    "尋龍點穴 香港陰宅新論 作者自戊子年(2008年)的夏天開始,風雨不改,差不多每個周末都會去探龍身察地穴。港九新界大大小小的山脈都留下了足迹,甚至曾前往馬來西亞、澳門、中國及台灣等地。堪輿風水有句話:「巒頭無假」,是需悟出來的。綜合這幾年的經歷,讓作者深深的體會到堪輿學的層次,不僅是風水那麽簡單,而是天地人三才之關係,所謂「堪者」天道,「輿者」地道也,並希望能與讀者共勉之。 本書正是這數年作者尋龍經歷的資料整理,為讓讀者更易明白當中的奧妙,所以本書採用了多圖少字的方式來表達,圖文並茂。希望讀者從相片和簡短的描述中,可以更易理解作者的研究心得。 作者簡介: 宏泓道者(郭翹峰) 郭翹峰,法號「宏泓道者」乃呂祖仙師所頒。苦研術數與道學多年,今有大成。曾接受國際知名的報刊訪問,如《英國廣播有限公司(BBC)》、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及香港英文《虎報》等;以英語撰寫術數文章,更於業餘時間參與服務社會活動,曾任香港獅子會副會長,為善不甘後人。近年著作包括《香港龍脈新論》(與劉銳山師父合著)及《堪輿道──與仙對話》。早年亦出版過英文風水書﹕Power of Feng Shui,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With the Power of Feng Shui, The One Minute Feng Shui。"
  • 特價 SA137.jpg
    《再來‧再試──我在亞視新聞部》,作者譚衛兒以事件當事人的身分,道出了「亞視新聞誤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死訊」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引起社會極大的討論及迴響。而當中〈那位女士(The Lady)──昂山素姬〉一章,更與楊紫瓊主演的大熱電影《昂山素姬》(The Lady),不謀而合,簡直是文字光映相輝映! 第二本著作《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譚衛兒退開一步,以其資深新聞工作者的身分、採訪中國新聞的多年經驗,揭開採訪中國新聞的神秘面紗,當中千絲萬縷的人脈關係、官方稿件用語的明藏暗語、中美關係的變幻莫測、兩岸局勢的持續繃緊、北京奧運的台前幕後……在她筆下,脈絡清晰,一覽無遺。 第一章 中國情,中國是…… 第二章 外交情,外交是…… 第三章 奧運情,奧運是…… 第四章 記者情,記者是…… 書名《這麼近‧那麼遠──中國新聞故事》,正正道出了此刻香港人面對中國的忐忑心情──「這麼近‧那麼遠」。書中所述的中國新聞故事、採訪點滴,更極具通識價值,與新高中通識科六大範疇中的「現代中國」環環緊扣,是新高中同學的必讀書籍! 作者簡介: 譚衛兒── 小時候,大人說:「你太害羞了,長大後要大膽點」。長大了,發現自己挺貪玩,「蒙查查」初入行時,也以為好玩,不旋踵發現當記者其實不是玩,更不好玩。至於膽子是否因為當記者訓練得大了點,不敢肯定,但這次真的膽粗粗,在朋友鼓勵下,在明報出版社的支持下,出書了。編輯讓我來段簡介,把我難倒了,採訪新聞寫稿也沒那麼難,想起前輩的教誨:做記者的,特別做電視記者,一時間別人認識你,不是因為你有多麼特別,只因你報道的新聞有價值,所以記者做好新聞才是本分,自我膨脹要不得。由是決定,既是簡介,便一切從簡,皆因讀者要讀的是這本書中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點滴,不是我本人。 但總得向讀者有點交代,於是回首,駭然發現自己真是萬二分的幸運:甫出道不久便能不時外出採訪,89年春夏之交在天安門廣場度過四十多個難忘的日與夜;亦見證香港過渡與回歸的風風雨雨;還有97後港人治港的起起伏伏;更有機會穿梭海峽兩岸,世界多國,採訪重大兩岸及國際新聞,既向市民報告香港最新脈搏;亦報道兩岸風雲變幻;全球化下的中國外交,及國際形勢;也因此意識到,做了記者,每天都有機會多學習一點,從一名青澀的新人,逐步成長,體驗從報紙到電視,再到今天迎接多媒體挑戰的時代進步。想當年怯生生走進《英文虎報》,三年多後加入亞洲電視,再到無線電視、有線電視,四年多年前回歸亞視,從記者到採訪主任,到新聞總監,到亞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一路走來,前輩同輩後輩的教導,扶持與支持不敢忘。 這些年來,也有幸到樹仁大學及浸會大學教導新聞課程,說是教,實則也被年青學子教,感愛香港年青人對新聞抱有的熱切的心。 短短四年多,亞視經歷幾許改變,但新聞部內,大家都有著不改的信念;做好新聞,輸器材也不能輸新聞。新人進來時,我會對他們說;「亞視未必能給你太好的待遇,但可以給你多些機會發揮。」我深信我沒有對他們講大話,這些年來,看著年輕的記者編輯成長,成熟,看著資深同事的不計教及無私的分享,我體會到,新聞部的「見步行步」,其實是「一步一腳印」,這每一步,台前幕後所有同事都出了力。我為「曾經擁有」這段與一眾好同事踏實認真地做新聞的日子而深感幸運。 正式離開亞視後,譚衛兒在2011年12月加入英文報章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華早報》任高級採訪主任,並旋即於2012年2月擢升為副總編輯。
  • 特價
    Out of Stock
    WS70.jpg

    一路走來2

    $68.00 $54.40
    我一直沒有忘記,人在路上,最重要的永遠是成長。 人生這條漫長的路呵,很多時候走到那裡才發現它不如預期,你總是走走停停,真正踏足,才發現之前一直設想的完全派不上用場,勉強亮出,恐怕糟蹋浪費,倒不如任它靜靜藏在口袋裡,輕輕拍它一下,靜待他日時機適合,再把折好的這張小紙條拿出來好了。 路走遠了,繞路迷路的經驗豐富了,慢慢就懂得,當你年輕不再,就不能隨便圖它一個悲壯轟烈,動輒扯下上衣拔出兵刃往前撲去。你要是動輒熱血,輕易犧牲,也只會落得空虛荒謬的下場,毫無價值地死在海巿蜃樓裡,連唐吉訶德的風車都撞不上,還落得傻瓜下場,犯不著。 以熱情替代熱血,以夢想代替空想,這樣,也許我們才能更踏實地感覺自己在路上,即使路途崎嶇,風向不適合,我們還是能夠繼續邁步,不輕易跌倒。只要一息尚存,我們就得一路走去,一心向前。只因為,前方有著我們嚮往期盼的未知,而探索未知,永遠是我們成長,並且活著的最珍貴証明。 - 王貽興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Out of Stock
    B327.jpg

    末日絮語

    $55.00 $44.00
    世界末日的話題,近年又熾熱起來。 我不禁想起一九九九年,世紀末的夏天。十九歲的我,感到時間在背後傳來的推力,只要向前踏出半步,就要告別我的少年時代了。 故事發生於一九九九年的夏天,西貢一個叫做塔門的小島上。一個人類學一年級生,逃離於他來說就像鳥籠一般的城市,到塔門外婆家中過暑假。躺身在草坡上,感受清風的吹拂,看着眼前一望無際的大海,遠方約隱約現的船隻,十九歲的他漸漸地對生命的真諦,形成一個概念雛形。人為了什麼而活着,死亡以後又是什麼? 在島上生活的這段日子,他跟前來探訪的大學好友阿木整天膩在一起,哥兒倆大啖着啤酒,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談諾斯卓達瑪斯的預言、恐怖大王的來臨、生與死的意義……。在這個末日的氛圍下,他和在島上新結識的女孩交織出一段淡淡的情誼,午後的陽光、颱風的狂嘯,還有女孩肩膀的溫度,為那個夏天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一九九九年,就這樣,過去了;末日,終於到來了嗎? 作者簡介: 梁偉洛 筆名可洛,基督徒。迷戀睡覺、新詩和小說,最愛馬蒂斯的畫、擅長錯過。 《月台》編委、獨立創作人和寫作班導師。 個人網站:sleepylok.com 著作: 小說系列《女媧之門1——時空的裂縫》、《女媧之門2——煙火少年》、《女媧之門3——神諭女孩》、《女媧之門4──約定之地》、《鯨魚之城》、《面書小說》 小說集《繪逃師》、《她和他的盛夏》 詩集《幻聽樹》 兒童故事《迴轉壽司選美大會》、《石巨人的心》 改編小說《夢想Seed》、《生命因愛動聽》、《愛是不保留》
  • 特價
    Out of Stock
    CH13.jpg

    鬱悶的中國人

    $92.00 $73.60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39.jpg

    遠見-CEO在中國II

    $98.00 $78.40
    香港和內地的經貿合作愈益緊繁,內地市場大,機遇多,愈來愈多香港集團在內地拓展業務,也有不少內地企業來港發展,甚至衝出國際。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舉行論壇,邀請中港兩地的CEO分享他們的創業和管理經驗: .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石 .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禮 .香港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及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謝錦添 .中國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長兼首席執行官馬蔚華 .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方方 .美國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地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念堅 .嘉里集團郭氏基金會總裁、南華早報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彭定中 .永隆銀行行政總裁朱琦 .富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杉中 .划堃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曾輝 十一位CEO在論壇上分享創業及品牌管理心得,分析中港融合契機,暢談企業責任,讓讀者學習他們的經營智慧。 作者簡介: 陳志輝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暨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並於2010年7月1日接任逸夫書院院長一職。陳教授對教學充滿熱誠,曾獲2001年及2009年校長模範教學獎。 陳教授一直積極參與公共及社會服務,1999至2005年連續六年出任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主席,2004至2010年間任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現時是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主席、及選舉管理委員會委員。為表揚陳教授對公共事務和社會服務的卓越貢獻,香港特區政府於2005年委任他為太平紳士,又於2007年頒授銀紫荊星章予陳教授。 盧古嘉利,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副秘書長,曾參與工業貿易、能源及房屋政策工作。2001年被選為全球反洗黑錢組織(FATF)主席,九一一事件後,制定及帶領各國反恐融資策略。 2007年,盧女士輔助董建華先生創立中美交流基金會,為首任CEO。2011年曾出任香港大新銀行執行董事。現為海內外非牟利與婦女組織擔任義務職位,並開始其創業旅程。 盧女士持有倫敦大學法律碩士、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學士學位等等。 謝冠東,2001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EMBA整理文稿,刊於《信報》、《信報月刊》、《明報》和《星島》。著作包括二十多本EMBA叢書,如《專業營銷第一課:與市務專家對話》、《與CEO對話:先知先覺》等,其他著作包括為郵政署編寫《香港郵政.卓越唯心》以及為楊鐵樑錄寫《品味英語》叢書。 此外,他成立了翻譯社「東東心思社」,業餘製作四個網上字典,包括《東東錯別字詞典》、《東東同義詞詞典》等(網址:www.kwuntung.net)。他熱衷素食和行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38.jpg

    都是童話

    $68.00 $54.40
    《都是童話》是一本關於香港明愛荃青及大嶼山社會工作服務的匯集,記載着一些受困苦人士的故事片段,闡述出他們的生老歷程,親友們如何支持他們、與他們並肩同行;明愛服務單位的同工如何發揮「明愛服務締造希望」的精神,幫助他們越過難關,內容感動、銘心,見證着在天主的愛和恩寵,縱然人生經歷不同程度的波折,只要懷着信心和希望,必可走出幽谷。 ──陳日君樞機 羅馬天主教樞機及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 ============================================= 書中主人翁所經歷的不僅是肉體的苦楚,亦有心靈的傷痛,但他們竟然還可以迎風帶笑面對生命的挑戰,細訴戰勝頑疾、死亡,以及心魔的經驗。感謝他們示範了一場精彩的生命演練,告訴我們鬥志、堅持和家人的愛,能給予我們希望,讓我們學懂愛惜自己、家庭和生活。平凡的人物,但絕不平凡的故事,很感動! ──方敏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 在香港這國際都會裏面,每一個人都有着一個不同的感人故事。看過書中的人物故事內容,我深深被感動。很多時一些社會問題,大家只能看見事件的表面,但如果由故事的主角深入道出,更能讓我們深入了解。從中我學會接納和包容,相信出版此書的目的也是希望讓更多人去了解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物故事,誠意推薦大家閱讀。 ──洪松蔭 香港單車手 ============================================ 作者簡介: 香港明愛(明愛)於一九五三年七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自一九五三年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香港明愛「希望傳人」計劃 「希望」是我們對未來的盼望,期望將來的境況會比現在好。憑着這個信念,人才能積極地生活。然而人生並非事事順境,每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往往靠着正向思維,以及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便能跨越困境,尋求出路,故此人與人之間互相支持是非常重要。 明愛是每一個人的同行者;明愛服務關心有需要的人,協助他們解決面對的困難,發揮個人才能,回饋社會,為無助的人帶來希望;明愛更鼓勵服務使用者成為「希望傳人」,透過關心和鼓勵他人,傳遞希望的信息。 為鼓勵個人、家庭及團體成為「希望傳人」,明愛社會工作服務於二○一一年開展「希望傳人」計劃。計劃旨在鼓勵人積極生活,發揮正能量,達到「正向思維、跨越困境、目標在望、常存感恩、回饋社會」,並與明愛一起推動人與人之間互相體諒和關懷的精神,建立一個共融和有希望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