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c-ED55-a
    內容簡介: 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又到了幼稚園選校的日子了,最近最多家長關心的疑問是Playgroup是否沒有用?因為勤有功,戲無益,Playgroup是遊戲班,是否不值得讀呢? 《2019-2020幼稚園選校一本通》書中將會有所解答:不是!因這幾天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才在網上刊物《非傳染病直擊》,引述美國在2006年一項針對一萬二千名青少年研究,指多參與運動的,於數學或英文科獲得『A』的比率,較不多參與運動的同輩高20%。這研究證明,運動或play遊戲是有用的! 家長們都希望知道一些原則來選遊戲班(Playgroup),學前班(N班)和幼稚園(Kindergarten)。書中除了收納以上資訊還設有不同的幼兒專題,指導家長們要照顧孩童的心理,遊戲時遊戲,不要過份吹谷! 內容節錄: 面試形式內容大解構 面試目的 觀察能力是否合乎年齡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 a r i o 兒童‧ 親職教育中心協調主任廖李耀群指一般學校面試目的是觀察和了解幼兒是否達到其年齡所及的能力。例如在溝通能力方面,很多家長會急着教孩子說自己的名字、年齡,甚至要他們學懂AB C、數1 2 3,然而她表示這些只是附加優勢,若孩子未能做到,亦毋須給他們壓力。「面試時孩子才1至2 歲,若對答能力不高也不要緊,最重要是跟發問者有眼神接觸,懂得接過物件和表示謝意。即使孩子因為害羞而不肯說話,有經驗的老師也會看得出他們是因為害羞而不願回應,而非不懂回答,最重要是家長能令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緒下從容面試。」 遊戲反映肌肉協調能力 其他方面,廖李耀群表示學校主要透過遊戲來觀察孩子,包括要他們玩桌面玩具如積木、拼圖;大肌肉遊戲如滑梯、三輪車,老師會藉小朋友對玩具的觀察及操作,看看他們的大小肌肉協調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只要家長平日給予孩子接觸這些玩具的機會,他們也自然會喜歡並懂得玩。簡單來說,多玩便是最好的預備,不用特別去訓練。」 觀察家長和小孩 有些學校會給小朋友進行小組面試,讓他們自由活動,家長在旁陪伴。看似沒有正式面試的過程,其實老師早已在觀察中。嵐天教室課程總監Mi s s B l u e(楊蔚嵐)說:「例如有4 至6 個小朋友和家長自由玩玩具,老師會從旁觀察小朋友有沒有爭玩具,或者被搶去玩具後的反應;此外,老師同時會觀察家長跟孩子玩耍的過程,家長的反應和說話應避免過於造作和浮誇,甚至不宜介入太多, 因為若小朋友在群體中能夠自己應付得來是十分理想的,也可讓老師看到他的獨立性,介入太多反而會給人怪獸家長的感覺。」
  • 特價
    Out of Stock
    c-ED56-a
    內容簡介:  趙Sir獨創優質小學分析圖表  全港逾500間小學資料一覽  官、津小學有用兼有趣的升學問題  小學面試成功的個案  獨家全港IB學校2017年IB公開試排名 為何「一本通」在手,選校永無憂?原因有兩個:一為「一本通」理論清晰易明,資料有根有據(Theory driven and Evidence based);二為資料完備,既有官立和資助小學,又有直資和私立小學的資料,資料包羅萬有,所以不用愁。 《2019-2020小學選校一本通》之第一部分教家長選校,除了保留去年那些有用文章,今年增加了四篇文章,包括〈「從10分到25分的選校策略」〉,這篇是家長替子女選官、津小學必讀之選;〈三個有趣的升學問題〉,這三條問題是家長百問不厭的;〈三個「無心插柳」小學面試成功的故事〉,三個都是考直資、私立小學的成功個案;〈從「全港IB成績排名」談選校方法〉,這篇文章有獨家全港IB學校2017年IB公開試排名,非常值得閱讀兼剪存。 第二部分是2019年「小學校網世襲收生數據分析」圖表。2018-2019年度適逢「龍年效應」,參加統一派位的適齡小一生大增,教育局設法在全港各區增加學額應付需求,結果在其中19個校網實施「加派」,每班派位人數介乎28至33人(比正常多了3-6個)。因此我們在「小學校網世襲收生數據分析圖表」中作出微調,加派校網的「世襲收生」人數全用黑色顯示;在非加派的17個校網,我們仍用綠色、黑色和紅色顯示其歡迎度。另外,今年仍刊出適合居於內地的學童加派校網資訊。 第三部分為「全港小港資料一覽」,在這部分,我們根據教育局在網站發放全港官立、津貼、直資小學所有資料整理兼「拾遺補漏」,一次過刊登出來,所以一書在手,選哪一類學校都無憂! 目錄 前言 導讀 怎樣使用這本書揀選心儀小學 一、趙Sir專業心得──選校秘笈(22篇精讀文章) 二、2018區域與小一學校網對照表 「小學校網世襲收生數據分析」圖表 額外加派10個校網 2018統一派位選校名單(適合居於內地的學童) 三、全港小學資料一覽 作者簡介: 趙榮德 喇沙書院前副校長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前主席 資深退休教育工作者 升學教育專家
  • 特價 cover copy_final
    內容簡介: 儒家、道家是中國思想兩大主流,一重開顯正命之剛毅精進,彰顯道德,成就人格;一主退斂安命之悠然愜意,無心自然,逍遙自在。兩者看似相對而實可相輔相成,為人開出一條踐仁行義,同時又安時處順之人生大道。這是一道富積極性,但又適然自在之生命哲學,是人生中之「進退得宜」、「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作者黎景鎏先生前年出版了《道論》,通論孔孟、老莊、佛陀、基督之道,闡釋中外聖哲的思想,希能助讀者通悟人生,不執迷物質的聲色世界,得享心境安寧。去年出版了《老莊哲學》,將道家之「無為而為,遊心天地」的人生智慧詳細闡明,以道家的老莊思想來使讀者心靈高遠清虛,灑脫放達,愉悅自適,超脫物累,達到逍遙自在的境界。今年寫成第三本書,將儒家與道家的人生智慧闡釋明白,並將兩者會通起來,為讀者提示儒家與道家合一之人生之道。 作者簡介 : 黎景鎏 終生從事教育工作。英國格洛斯特大學 (Gloucestershire University) 榮譽文學士,英國特許語言學會會員 (MCIL),英國雪斐爾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及洛丁漢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碩士。多年於專上學院任教哲學,課程包括「哲學概論」、「孟子至大至剛之人生哲學」、「莊子之逍遙人生哲學」、「老子之虛一而靜、無為而為之人生哲學」、 「宗教哲學──上帝之至善與人性之陷墮」等。著有《道論──通論孔‧孟‧老‧莊‧佛陀‧基督之道》及《老莊哲學——無為而為,遊心天地》。
  • 特價 C-BA137-c
    內容簡介: 什麼是西草藥師(Western Herbalist)? 西草藥師是指受過西方藥草應用醫理訓練的專門醫護人士。由於西藥草在不同地方,受着當地文化影響,有着不同的使用歷史,因此西草藥師在不同地方的醫療角色亦有不同;亦因為這個原因,西草藥師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稱號,例如,在英國,受過臨床訓練並已註冊的西草藥師會被稱為醫學西草藥師(Medical Herbalist);但在加拿大則有特許西草藥師(Chartered Herbalist)及註冊西草藥師(Registered Herbalist)兩種。而英國的醫學西草藥師則與加拿大的註冊西草藥師擁有相等的專業地位。   《Hea做西草師》並不是一本教科書,亦不是一本園藝興趣叢書,而是一本讓您安坐家中就能夠輕輕鬆鬆,領略一下做西草師樂趣的趣味指南。書中所提及的藥草製作及專業知識,都是西草師日常工作的一部份。目的是希望讀者能體驗西草師的專業工作,從而誘發應用西藥草的興趣。 作者簡介: 陳雅詩 為香港註冊心理學家(Registered Psychologist)、加拿大特許西草藥師(Chartered Herbalist),以及製藥技師(Pharmaceutical Technologist)。 自二○○一年開始,她在香港多間大學從事研究及擔任客席講師及相關教學工作。日常興趣廣泛,當中包括菲林攝影、看書、珠寶設計及鑑證、品酒及吹水。 陳德宜 為香港中文大學生化系博士,早在十多年前開始,對疾病機理產生濃厚興趣,具有營養學背景,近年則着重西藥草方面研究,並成為加拿大安大略省註冊西草藥師(Registered Herbalist),希望帶給大家另一個維持健康的「天然」選擇。着重觀察的她,興趣為菲林攝影、看書及繪畫。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43_cover

    節歌與董華強

    $88.00 $70.40
    内容簡介: 「大海洗耳,聽天籟。」 董華強,這位傾其所有去完成「節歌」事業的 藝術家,因天籟而頓悟,帶着感慨,窮畢生精力不斷探究,融天籟於創作。儘管現代文明沖洗着傳統的痕跡,卻洗不掉他血脈中的草根味民族情。 被中華民族風骨和神州純樸歌謠所震撼,他讓傳承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強烈地躍動在自己整個 生命的歷程:「抱着信念,創立『節歌』,耕耘『節 歌』,活在『節歌』裏,走自己的路」,並「一生一世,無悔本衷。」 要以「節歌」爐火純青地去表現中華民族的 內在美,是何等艱辛的歷程!可是,董華強卻選擇 了:「『節歌』之路,難行!雖然如此,別無選擇,這 是我的必經之路!」他憑着先天稟賦和後天努力, 立心另闢出一番「節歌」藝術新天地。他畢生潛心 創作,幾十年來艱辛堅持,把生命中的璀璨歲月, 傾注在民族音樂上。「以中華文采為靈魂、民族音 樂為營養,『水雲腔』為心聲、『水音鼓』為拍和」 意飄雲物外,詩入節歌中;將傳統曲藝神韻與民 族聲腔融為一爐,在傳承上力求創新,創建了「節 歌」完整的藝術理論體系|創立了民族聲樂新體裁。 他既是「節歌」的創立人,更是演唱「節歌」的佼佼者,凝聚着精湛的唱法和技法,將「節歌」 詮釋得魅力四射,用「節歌」唱出了中華民族一片天,令人心馳神往。 「節歌」藝術充滿對生命的讚頌,令人領悟人生的價值,發現潛能的用途。 本書內容涵蓋董華強生平、「節歌」的創立 及推廣、董華強在「節歌」及其他藝術領域中所 取得的成就。除選輯「墨海潘聲」之跡、「水雲花草」手稿及「節歌」文章和其他藝術作品及入典的 藏品,更節錄了董華強於各電子媒體及現場表演的錄影和錄音,以二維碼的形式附於書後,供網上觀賞。隨刊還可尋部分文獻之跡,從而洞察「節歌」創建的心路歷程。 本書資料大部分源於董華強生前已慨捐予 香港中央圖書館珍藏的文獻和藏品。承蒙該館 鼎力協助,提供仍在整理中的館藏文物作引用,使本書各階段的編輯工作能得以完成。 本書記錄着「節歌」創立者如 何在藝海裏默然耕耘一生。看着他的手稿、素材、習作,不能不驚嘆他所付出的巨大精神,感受到「彷彿在冷風寒雪中,爆滿出一樹梅花」的艱辛心路歷程之苦與樂,眼前再次呈現這位藝術家「抱宇宙無限之情懷,做世間之渺小事」的可敬身影。 在藝術的激海裏,如何去尋找自己的方位?在 藝術之生命樹上,怎樣使綠葉常青?「節歌」創立者董華強那炳恫的雙眸,回答了這一切。 作者簡介: 中華音樂研究院(香港)成立於1989年,由董華強先生創辦,成立後為傳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多次舉辦活動,培養新秀。本書編委成員大多是在研究院培養過的一眾師生,他們有的經歷了從青年到步入中年,有的從孩童成長為青年,對「節歌」的創立及傳播都曾有不同形式的參與。自董華強院長辭世後,他們主動承擔、各施所長、默默付出,組成編委會,為本書的撰寫共同努力,經歷了資料的搜集、整理、編撰等工作。因工作或學業的變動,各階段有新成員接力加入,堅持了七年之久。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40-a
    內容介紹: 隨着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與人之間距離日漸縮短,不論是現在他方的親友或是正在異地的愛侶,見面聊天已不是什麼難事,可是圍觀我們的週遭,科技沒有使我們的關係緊扣,反而讓我們變得更疏離,從前的社會充斥着封建思想,資訊科技落後,甚至戰亂,三餐不繼等問題,縱然如此,在過去婚姻卻能維繫得更緊密,今時今日的愛情量詞已不是一生一世,而是以年,月為單位。究竟什麼是愛情?相信每個人心裏的答案都不一樣,在筆者眼中,愛情除了是讓你有心如鹿撞,面紅耳熱的夢幻激情般感覺外,更需要歲月的沉澱及經歷的考驗,愛情最美麗的並不是擁有一個沉如落雁或家財萬貫的伴侶,而是有一個懂你,明白你的人緊握你雙手,伴你跨過所有。有如故事中的女主角陳桂兒為了找尋他的靈魂伴侶,而歷盡千百世的守候,經過錘煉的方是最可貴。若你和我一樣嚐盡了一切滄海桑田,仍未遇上命中注定的他/她不要氣餒,請相信我吧!他/她必定在某日,某地守候着那個已經成長的你過去的一切是為了鍛鍊今天的你,讓你碰見未來的他/她。 作者簡介: 周鉉喬 香港藝人、小說作家 周鉉喬於2012年被框格音樂發掘投身演藝行列,曾為多本潮流刊物撰寫專欄,擅長撰寫各類型超自然、愛情、勵志題材,現為編劇、作曲家、填詞人。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38-a

    美麗的文盲母親

    $68.00 $54.40
    內容簡介: 在沒有社會福利的年代,作為兩次新移民的阿蓬,赤手空拳為生活打拼,是上一代的典型楷模。 一個文盲女子——絕對不是虎媽——如何育出五位成材的子女? 其實,父母是否能教出名列前茅的子女真的不那麼重要,教導他們怎樣做人才是最要緊的事。做人處世的學問十分淵博,而不一定都能在書本上學得到。阿蓬在做人處世的學問上可以拿到博士學位。 充滿六十至八十年代港澳色彩,颱風溫黛、澳門的火柴業、香港的外判穿膠花、七三股災、電視黃金時代、八七股災……是「中古」的集體回憶。上一代有刻苦的一面,也有洋溢溫情的一面。貧窮時代的互助互愛﹕義餵人奶、為制止欺凌而結義金蘭、還有不賣墮胎藥的藥材舖老闆……一切一切都是濃濃的人情味。 如果沒有戰爭,如果沒有賭博,如果器官捐贈普及……故事可以改寫。又或者,根本就沒有這故事。 作者簡介: 河子蕊 自小酷愛寫作,曾任中學校報總編輯。礙於當時風氣,認為唸理科較容易升讀大學,決定扭曲意願,棄文從理。大學時,不想再接觸厭倦的理科,但因為沒有唸過中國或英國文學,加上本着「誓不從商」的偏執歪理,唸了文理商皆不是的社會科學。畢業後,卻一步一步地在商界工作三十年,做了從沒想過要做的行業。途中,再拿了三個與興趣不大相關的碩士學位。人過五十,終於在真愛——藝術、音樂和文學的世界中蘇醒,活出自己。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37-a

    香城六記

    $68.00 $54.40
    內容簡介: 香城蕩蕩,湖海有垠,中原蠻夷稱王,說什麼百年盛世,嘆什麼聯合聲明,塵煙已破。 世事茫茫,光陰有限,香江沐猴當政,誇什麼普世價值,許什麼一國兩制,百感不藏。 本書收錄作者刊於《信報》、《信博》之政論文章,視野放眼世界,見解貼地獨到。從文化、民主、經濟、管治等角度切入,貫穿本地、中國,以至世界層面。作者保持以一貫風格,以豐富的數據分析、辛辣幽默的文筆,寫盡香港大小事,引領讀者細看當今風雨。 作者簡介︰ 龔祖兒 香港仔,九龍上海街留產所(Maternity Home)生,先輩五百年前由滬遷粵,父母和平後 來港,國際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管理學會會員、特許詐騙審查師學會副會員。《信報》、《信博》作家,著作有《香港真是提款機》(2015)、《香江今非昔比》(2017)。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39_cover

    攝‧歷人生

    $118.00 $94.40
    內容簡介: 世界那麼大,我們可以怎樣去認識及探索這個美麗而獨特的星球? 歷奇、探索、樂助、文化、生態,作者用以上五個視野,背着相機攀山涉水,走遍世界各地去拍攝出精彩絕倫的作品,更配上細膩的文字,他看過冰川,又走過熱帶雨林,深入文化之地之餘,又不忘慈善工作。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旅遊攝影文集。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45_cover_layout
    內容簡介: 一個活躍健康的男子,兒女都已長大成人,與能幹體貼的妻子過着安逸的生活。他做人律已甚嚴,不沾煙酒,飲食均衡,恆常運動,起居有時,上教堂,當義工,閒來與友相聚,正在享受他的退休黃金十年。忽然,晴天霹靂,在沒有預兆下,被確診患上膽管癌,並且已到了末期,癌細胞已擴散到身體各處,沒法割除;此時化療亦已太遲不會起作用,醫生估計他剩下的日子只有六個月。 面對塌天的噩耗,他怎樣照顧他的精神和身體呢?怎樣渡過極度艱難的每一天呢?他又怎樣從絕望中找到希望,甚至掙脫死神的利爪而走上康復之路呢? 朋友,讓我與你們分享我親身的經歷。 獻給患有癌症而感到絕望的同行者,希望能藉着我經歷的神蹟,堅強你們的鬥志。願你們也獲得神的恩賜,重拾健康。 跟允中共同走過的抗癌路途之中,我體會到盼望的重要。一般人而言5%成功率是不值一提的數字。在癌症病人來說,卻是生存的動力,每天跟癌魔搏鬥。最後允中屬於5%的一份子,我心想,5%或10%都只是統計學上的數字,不勇於嘗試,機會從來都只是零。 中文大學腫瘤科副教授 陳林醫生 允中在面對自己的不幸時,他並不明白其所以然,但他沒去怨天尤人,他選擇了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這場看似打不贏的仗!這故事,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 關俊棠神父 我覺得這書不但為患癌的病人有正面意義,其實為一切願意真誠面對生命的人,也有不少啟迪;為有信仰的人,更是與生命之源的天主接觸的真實經驗。 張銀珊修女 作者簡介: 林允中, 退休工程師,信奉天主教。年輕時,積極爭先,嚮往成就,是完美主義者。現追求人生意義,學習多包容及愛鄰舍。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42-a
    內容簡介: 「我知道米雪是教琴老師,後來才知道她曾經是女強人,曾經在德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她德國的博士論文不是立法會某些議員的虛擬學位可比,嚴謹認真,非要七、八年才可畢業。但因她丈夫潘醫生動之以情,故中途退出成為潘太,再在IBM當高層,然後經禱告後成為全職母親,並利用空檔當鋼琴老師。性格使然,教授無比認真,又有愛心,學生成績當然出色。 她每賣一本書,就有人為此愛上音樂,或許一名暮年朋友因重新學習而讓日子過得更有意義而抖擻精神,八歲和八十歲不都一樣要過那一天廿四小時嗎? 音樂原來可以超越時間,跨過歲月。」 張堅庭(香港名導演) 作者簡介: 鄧佩芬 鄧佩芬老師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新聞傳理及音樂,後至美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並在德國進修市場學博士,曾在IBM和Xerox公司市場部工作達十年。其後轉職為鋼琴老師,授課二十多載,同時兼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級試、文憑試和教學證書課程之傳譯員,更獲邀在am730報章專欄撰寫教學心得,及在國際聯校音樂比賽和國際青少年音樂及藝術比賽中擔任評判。鄧老師綜合其在工商管理及音樂上的知識和經驗自創多個教師工作坊,包括「管理家長期望達至三贏」、「從市場學看招生策略」、「ABRSM Side Tests滿分的竅門」、「皇家鋼琴考試拔尖秘笈」、「金齡鋼琴導師證書課程」、「聽力逐級講」、「從啟蒙到五級及家長管理」等,協助老師開拓音樂事業和改善教學質素。近年在中港澳三地舉辦近四十場教師工作坊,好評如潮。並創辦金齡鋼琴教室,銳意將學琴的樂趣及好處推廣至金齡人士。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35-a
    內容簡介: 運用文字的巨大力量,將內心深處的情感赤裸道出,讓愛,不被遺忘…… 本書好像一本日記式的回憶錄,結集了無數人的感情世界。我看到的不單是別人的遭遇,我也看到自己,看到我一直忽略或遺忘了的情感關係,更看到我可以學習的地方。 ——資深教育人 馮志德 這書看似很苦,卻是一種良藥,提點正在醒着做夢的我們,人生是如此現實。世界不會因你而停止轉動,人生聚散離合,似乎都有着安排…… ——梁同學 有時候,幸福快樂的時間只是一瞬間。因此,當你感到喜悅時,是否應該學懂感恩和珍惜?過去固然美好,但更重要的是活好現在。這個世界除了悲傷,還有快樂等着我們去探索。 ——謝同學 作者簡介 : Adelaide 學歷:新聞學文憑、文學士、教育碩士、教育證書、中國語文學士後文憑 曾任電台新聞記者、中學教師 愛感性思考,隨心寫作 相信文字可引發共嗚,洗滌心靈,彼此療傷 相信愛,也追逐愛 相信愛裏沒有懼怕,愛能成就生命的完全 Facebook專頁:Adelaide - 你是如此的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