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M071.jpg
    內容簡介: 回港兩年,我在街上和市民接觸多了。許多市民看見我後,說現實中的我比螢幕上的形象嬌小。大概因為我當保安局局長的時候,給人「女強人」的印象,所以大家都以為我很高大,才會覺得我的個子比想像中小。 與此同時,我和傳媒的交往也頻密了,多接受了關於個人生活的訪問。訪問經常都是環繞一個問題:「你到底是怎樣的人?」 這問題問得好。 我到底是誰?活了差不多五十八載,要概括自己的身分,我會說我是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國籍港人。我在殖民地時代度過了很多日子,有不少英國籍同事和朋友,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在英、美共居住了六年,自問相當了解和欣賞英國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美國,特別是加州這個種族、文化多元化的「大熔爐」,也有很多可愛之處。最近幾年,我旅居美國,享受讀書的樂趣,曾考慮在美國居住下去,過退休生活。不過,在彼岸生活了幾年後,我發覺自己不可能從此留在美國過新生活,因為我的根在香港,最關心的事是香港事,最熟絡的人是香港人,在困境中給我最大支持和鼓勵的,是來自香港和內地的朋友。這是推動我回港服務的最大力量…… 我和大家一同在香港成長,也希望繼續和大家一起創造未來。今次有幸得到馬家輝先生的鼓勵,執筆撰寫回憶錄,大家在看我的故事時,想必會發現你和我有不少交疊的足跡。
  • 特價 ED16.jpg

    四季學園祭

    $60.00 $48.00
    老師拍拖被學生撞破,驚惶失措? 普通話周全班同學齊念「斯屎斯斯屎斯」? 英文日要用英語在小食部買fishballs? 專題研習探討《為什麼我們要做功課》? 拍拖要保持五十厘米距離? 校園生活多姿多彩,春夏秋冬,不同季節下的校園,一樣趣事多籮籮! 秋天,是開學的季節,新老師、新同學、新挑戰,令人充滿期待。 冬天,充滿節日氣氛,同學的友誼日益俱增。 春天,是高年級生考公開試的時間,考生緊張應戰之餘,老師也替他們揑一把汗。 夏天,是畢業、放暑期的日子,一個學年的完結,亦象徵着新學年的來臨。 校園是見證着同學身心成長、老師春風化雨的地方,大家都在這裏哭過笑過、付出過、跌倒過,資深通識科主任許承恩老師作出突破性嘗試,寫下四十四篇輕鬆有趣的校園故事,讓你分享校園內的喜怒哀樂! 「校園生活,正是一種人生幸福。」 作者簡介: 許承恩 職業: .2001年至今: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通識科主任 .2007-2009年: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組 借調老師 獎項: .2002–2012年:教育統籌局及敬師活動委員會「表揚教師獎」 (九度) .2002–2010年:教育統籌局及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家長也敬師」嘉許獎 (六度) .1999–2000年:尤德爵士基紀念基金獎學金 (兩度) .1998年: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黃梓林獎學金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就業獎勵計劃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葉元章獎學金 公職: .2009年至今:突破機構《Breakazine》編輯委員 .2007–2009年:「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新界東聯絡人) 其他: .現於《明報》及其他媒體定期撰寫通識專欄、分享通識教學心得 .長期參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通識研究計劃,現於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通識碩士課程講授通識教學技巧 .學生公開試屢獲佳績,2010年高考通識獲A學生佔全港一成
  • 特價
    Out of Stock
    B298.jpg

    四書

    $88.00 $70.40
    內容簡介: 「創世紀」的地獄版.淚乾情絕活路何處四書:《天的孩子》、《故道》、《罪人錄》、《新西西弗斯神話》 這部無法在內地出版的書,所走上的,是更為壯觀的旅程。這是國內無法出的小說,也是我說的一個在本土的中國作家應該一生不為了出版和發表進行一次寫作的嘗試。所以,這篇小說就特別「胡寫」。我說的胡寫不光是內容,也還有寫作的方式和對文學應該有那種破壞和建設的理解,所以,就有了這樣的「怪物」小說。 ──摘自閻連科給友人的電郵(2010.08.12) 這個小說寫的是一場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前蘇聯斯大林時期並列的二十世紀人類的大災難。儘管呼之欲出,小說所交代的,卻是一個既實指而又不確定的時空。 這些年來,關於那個大災難的書出版了不少,閻連科的這一本,站在人類歷史與命運的高度,不纏繞於一端,大氣磅礴,澟澟然揭示黑暗的地獄,讓它徹底地曝光,讓人類歷史的這一頁終於翻掀得過去。 教條,縱使那是神諭,決不能盲從攀附。一些災難能不能制止,還會不會變成更大的災難,就看我們的走向。 卷首語:「謹以此書獻給那被忘卻的歷史和成千上萬死去與活著的讀書人。」本書所負的作者的這個使命將會很好地達成。 作者簡介: 閻連科 最新作品(率先於香港出版) 《四書》(繁體字版)    2010年12月版 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1978年應徵入伍,1985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教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79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夏日落》、《情感慾》、《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為人民服務》、《丁莊夢》、《風雅頌》等;中、短篇小說集有《年月日》、《黃金洞》、《耙耬天歌》、《朝著東南走》等10餘部;散文、言論集有《我與父輩》等6部;另有《閻連科文集》12卷。其作品獲國內外小說獎20餘次,但也數次遭到封殺和查禁,是大陸最受爭議的作家。小說被譯為日、韓、越、法、英、德、意大利、荷蘭、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爾維亞等20種語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2004年退出軍界,現供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為教授和駐校作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O116.jpg

    四柱預測學

    $73.00 $58.40
    N/A
  • 特價
    Out of Stock
    N046.jpg
    術數經典《周易與預測學》自推出至今已十六版了,仍然廣受歡迎,現詢眾要求,術數專家及周易研究家邵偉華及夫人陳園對《周易與預測學》(現名為《周易與預測學講義》)、《周易預測例題解》、《四柱預測學》進行了增訂,與陳園女士的《周易預測學入門》、《四柱預測學入門》、《四柱預測學釋疑》配套推出。 《四柱預測學》 「四柱」即人的出生年、月、日、時之干支組合,共八個字,故俗稱「八字」。 四柱中儲存着人的一生命運的信息。因此,根據四柱干支組合情況來分析它興自然界信息的生、克、刑、沖等等複雜錯綜的關係,便可以推斷出人在某個時期的吉、凶、禍、福,從而預測其一生的命運。四柱預測提供人的命運的先天信息,若加上人的主觀能動性之作用,便可趨吉避凶,掌握與改做命運。 本書以淺顯易明的語言,由淺入深,向讀者講解四柱預測的基本原理及技巧,易學易用,為不可多得預測學材。
  • 特價
    Out of Stock
    N047.jpg
    術數經典《周易與預測學》自推出至今已十六版了,仍然廣受歡迎,現徇眾要求,術數專家及周易研究家邵偉華及夫人陳園對《周易與預測學》(現名為《周易與預測學講義》)、《周易預測例題解》、《四柱預測學》進行了增訂,與陳園女士的《周易預測學入門》、《四柱預測學入門》、《四柱預測學釋疑》配套推出。 《四柱預測學入門》 許多人對四柱預測學深感興趣,可惜缺少通俗易懂的入門書籍,故學習多年,尚未入門。 本書是當代著名預測大師邵偉華《四柱預測學》的配套入門指導用書,也是《周易預測學入門》的姐妹篇。書中按學習四柱預測的必經步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講解四柱預測的基本規律與運用方法,並提供完整的各類實用占算表格、口訣、圖解和運算實例,是初學四柱預測者的極實用的入門指導書。 本書稿成後,由邵偉華親自審訂,其中命理實例皆為實用的典範,值得細心揣摩。若能細讀本書,必能迅速入門並提高測算技巧。
  • 特價
    Out of Stock
    O121.jpg

    四柱預測學釋疑

    $69.00 $55.20
    N/A
  • 特價
    Out of Stock
    N048.jpg
    術數經典《周易與預測學》自推出至今已十六版了,仍然廣受歡迎,現詢眾要求,術數專家及周易研究家邵偉華及夫人陳園對《周易與預測學》(現名為《周易與預測學講義》)、《周易預測例題解》、《四柱預測學》進行了增訂,與陳園女士的《周易預測學入門》、《四柱預測學入門》、《四柱預測學釋疑》配套推出。 《四柱預測學釋疑》 本書是著名預學家邵偉華著《四柱預測學》的配套用書,作者係邵氏得意門生陳園。書中詳盡闡解《四柱預測學》中預測人的命運時所依據的信息標誌及吉凶斷語,並盡量以通俗淺顯的語言解釋,令讀者更易於掌握四柱預測的原理及用於實踐上。 本書第二部分輯錄了《三命通會》日時合看之吉凶斷語,是四柱預測初入門者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對尚未入門者而言,則可將之當為簡要的「命書」來查閱。
  • 特價 WS115_cover

    回不了去

    $88.00 $70.40
    內容簡介: 今時今日香港不是完全沒有人情味,但早已不是我們所想像那麼俯拾即是,要遇上也得講運氣。社會怨氣那麼重,人人壓力那麼大,上車無望,樓價高企,自身都顧不暇,誰還有餘力體裇別人?就連小店都只是媒體消費吹捧的販賣方式,人情味,就跟Common sense一樣,你以為還有,卻早已名存實亡。 王貽興一年一度以筆寫下生活,跟你看社會,說人事,看看我們,看看香港,我們真的回不了去了嗎?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75_cover

    回味.瞬間

    $78.00 $62.40
    內容簡介: 回味,是重新檢閱和領受生命旅程的一些感覺,也許是一些埋在心裏的瞬間回憶,也可能是舌頭曾享受過的味道或鼻子嗅過的氣味,又或許是看到一些景象或物品所勾起的往事,亦可以是聽到一些聲音或歌曲,而想起與親友和同行者一起經歷的日子。 在生命旅程中,發生的事情往往不在我們的計劃之內,一瞬間發生意想不到的事件,就會改變了路線圖。回想這些時刻,總有甜酸苦辣,這些片段令生命成長,而同行者的支持和支援,更是一生都會珍惜的回憶。 生命路途的經歷,也許就是我們放在豬仔錢箱的財富,在久違了的日子,要拿出來刷新,重新整理,享受生命路上曾經帶來的精彩,才更有力量向前迎接生命的挑戰。 文章節錄: 可以寄出的卡 明信片是一種可書寫和郵寄的硬卡紙,通常一面印有風景、人物、繪畫或漫畫,正面則可以寫上收件人的姓名、給收件人的訊息,貼上郵票便可以寄出。因為沒有信封,所以明信片訊息的內容是預設公開的。在電子化的今天,在個人手機隨時一按,便可傳發電子明信片給親友或群組。以前很容易買到的明信片,現在已不容易見到出售。 最近收拾爸爸媽媽的信件時,發現一袋明信片,原來是我以前離開香港去旅遊時發給他們的訊息。我每次去旅遊,都會寫下出發和回港的日期及行程表給爸媽,後來發覺如果我不是跟旅遊團去玩,而去的國家和地點比較偏遠,爸爸都會買一本那個國家的旅遊書閱讀,好像他也跟着我去一樣。 每次旅遊前,爸爸總會提我寄張卡回家,因此,我去旅遊,總記掛着要買一張明信片,通常在賣手信和紀念品的商店就可以找到。那時,很多賣明信片的商店都有郵票買,有時在酒店小賣部也會有明信片和郵票出售,並可以代寄郵件。 早期有很多種類的明信片可以選擇,我也會花一點時間,選一張我認為最美麗的明信片,貼上那個國家的郵票。有些國家的郵票設計和圖案是很別緻的,那時我很喜歡搜集郵票,我也希望收到明信片的爸爸媽媽會開心。後來到一些比較落後的地方,不容易找到明信片或郵票,我就會沿途不斷找這類商店和當地郵局,務必買到及寄出明信片才放心,這可說是我旅遊必做的一件事,那怕有時我都回到家,但明信片還未扺達,這時,爸爸媽媽見到我回家,都會笑笑口的告訴我︰「還未收到你的卡呢!」 「願你也在這裏」 那些年,在賣明信片的貨架上,總會找到一款明信片寫着一句「願你也在這裏」 (Wish You Were Here)。我第一次見到這句子,覺得真有意思,自己去遊玩開心,仍會想起記掛的人,會花時間去寫一張明信片給親友,讓大家都分享一點喜樂。 去旅遊時買明信片寄給爸媽這種做法,一做就做了三十多年。不過,隨着爸爸媽媽漸漸年邁,我去旅遊的時間就愈短,只會去四或五天,所以,東南亞是我最後期去旅遊的地點。到當上了全職照顧者後,就再沒有離港旅遊了。 翻看着這些明信片,覺得這些實物記錄了我以前走過的路、所到的城市和歷程,每寄出一張,就是報上平安,也代表和收件人分享一點一滴,包括當地的風土人情和一些感受。不過,我從來沒有想過爸爸媽媽怎樣處理這些明信片。這一疊明信片被保存得像新的一樣,而且是順時序排的,相信爸爸媽媽是把它們當成重要文件來保存,我很高興爸爸留着這些明信片,這讓我有機會重温我的足跡。 作者簡介: 陳海明 作者得到父母悉心的栽培,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畢業後,便遠赴英國修讀建築,並取得專業建築師資格。學成後回港,在建築界服務三十年,曾參與多項大型建設,並獲香港行政長官嘉許。 退休後專心照顧年邁雙親,深深感受到作為照顧者的挑戰!著有《#1爸爸媽媽》。
  • 特價 B415_Cover Jacket

    回憶終站

    $78.00 $62.40

    《保留回憶》《編織幻象》《心動痕跡》《復刻深情「回憶系列」 回憶終站》

    十之八九的感情, 一定會終止。 精準地停在彼此都眼紅紅的一刻, 是一種把戀情變追憶的藝術。

    因為, 人永遠不會珍惜擁有的東西。 所以, 必須持續失去, 才能永遠擁抱。

    在婚姻裏沒誰拯救得了誰的──任天堂、楚浮、霍品超; 意外發生的四角關係──郭抒瑤、張寶珠、Fanco、藍閱山; 從那些年起離離合合的一對──梁爽、梁粉; 各自屬於白晝和黑夜的──孔如紗、Juno; 這幾段糾纏不清的關係,迎來最後一章,等候他們的終站,到底會是怎樣呢? 作者簡介: 梁望峯,著名流行小說作家。十七歲開始成為全職作家,第一部小說《校方線人》是校園幽默小說。作品大多數是圍繞校園題材的愛情小說,作品曾經入選香港中學生十大好書龍虎榜。2015年是梁望峯出道25周年。
  • 特價
    Out of Stock
    CH02.jpg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輿論界曾經形成過兩個話語中心,一個以當年錯劃的右派分子和文革中受難的老幹部為訴說對象,一個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為訴說對象。但是,實際上,中國農民受傷害的烈度和普及度都遠遠大於此二者 —— 他們曾經三年餓死三千萬,他們現在還有幾千萬未脫離貧困。 從今以後,我們應該營造第三個話語中心,那就是以農民作為受難者的話語中心。 ……所謂受難者,是指中國農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未享受一個普通國民應該享有的待遇,國家的發展一直以犧牲農民利益為基點和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