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無標題-1
    內容簡介: 無言身教,無言感激 死亡是一個點,生命卻是一條線。在這條線上,遺體捐贈者選擇在離世後成為「無言老師」,延續生命的意義,帶領我們從死看生,活好當下。 我曾遇過一位病人,他的家人不多,當感到年齡大了,知道終有一日會離開人世,希望為社會做些事,例如貢獻在醫學教育上。他知道當「無言老師」能夠幫助醫學生,因這軀體能成為學生深入了解人體結構的重要教材,認識各個器官和人體奧妙。在整個過程中,希望讓學生明白如何尊敬一個人,無論是生是死,每個人都需要有尊嚴,需要受到重視。 如果各位正考慮或曾經考慮參加「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我想在此呼籲,這個捐軀的行動十分有意義,因為這不單讓醫學生在解剖教學上有學習樣本,並且在學習過程中,學懂如何尊敬別人的遺體,以至學習尊重人的一生。 ——沈祖堯教授
    試閱
    第一章 無言身教.知識永存 第二章 死後遺愛.捨身成仁 第三章 逝者永念.無言有愛 第四章 無言之友.生死之思 真誠推薦(以姓氏筆劃排名) 王賢誌 東華三院主席 吳兆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學習體驗),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教授 吳若希 著名藝人及流行歌手 胡令芳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梁顯利老年學及老年病學研究教授 陳日君樞機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 陳活彝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及副院長(研究生教育),逸夫書院副院長 陳家亮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系講座教授 陳偉儀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院長,生物醫學講座教授 陳智豪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贐明會董事會主席 黃民牧師 基督教靈實協會福音事工部長者院舍組前主任院牧 傳燈法師 大覺福行中心住持,佛教院侍部主管 鄭佩佩 資深華語演員,香港著名武俠女星 鄭振耀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資料)系主任,卓敏矯形外科及創傷學講座教授 蕭粵中 香港消防處消防及救護學院醫務總監,急症專科醫生 蘇振顯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外部事務委員會主席 *版稅收益將撥捐 「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 編著者簡介: 編者簡介 陳新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教育),生物醫學學院副院長(本科教育),新亞書院副院長及通識教育主任,解剖實驗室及「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主管。年輕時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生物學,研究院碩士(解剖學),並於英國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於解剖學,神經科學和發育生物學,專注研究神經軸突生長和引導機制,眼睛退行性和炎症性疾病的防護。教學生涯曾多次獲得中大醫學院最佳教師奬項和校長模範教學獎。近年積極於在社會不同階層推廣遺體捐贈和器官捐贈文化,打破市民對「死無全屍」的傳統忌諱。 伍桂麟先生 英國註冊遺體防腐師,跨媒體創作人及生死教育倡議者。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解剖室經理。生死教育學會前會長。「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生死教育」和「陪着你嘔」Facebook專頁版主。數碼電台D100節目《生命21克》主持。年青時於藝術學院畢業後,從事設計及藝術教育工作,兼職學習遺體防腐和禮儀師工作,具有數千個遺體防腐和復修個案經驗。近年成功於本港推動「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公餘致力向公眾推廣生死教育,生命教育及情緒關顧文化,宣揚「從死看生,活好當下」。
  • 特價 SA242_cover

    生死教育講呢啲

    $118.00 $94.40
    內容簡介: 死亡是生命必經階段,但人類的天性及傳統文化對死亡常存忌諱,所以此書一眾「唔識死」的作者希望與各位「講呢啲」。 生死教育﹝Life and Death Education﹞是以死亡和生命為主題的教育,旨在啟發大眾正視對死亡的恐懼,讓自身或他者能過渡從死亡所帶來的悲傷,並提高全人「身、心、社、靈」的發展,達致「從死看生,活好當下」,齊齊活好啲。 第一章「眾觀生死」 生死學看、中西哲學、人類學看生死、社會學、生命倫理、公共衞生、民間信俗、佛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的角度看生死 。 第二章「生死相安」 老年醫學與基層醫療、醫社合作與社區連結、晚期護理與照顧者支援、紓緩治療與預設醫療指示、臨終關懷技巧與道別、喪親者的哀慟、特殊需要人士的哀慟、兒童的悲傷輔導、遺物處理與心靈重建、生死工作的自我調適 第三章「生死熱話」 從死亡,靈異到信仰、鬼怪與喪屍的社會符號、法醫研究與屍骨尋踪、生物科技與基因編輯、從高錕離世再思臨終照顧、生若能安,死亦能樂、假如Bingo成為無言老師、動物和人的連繫與哀傷、廿四週以下流產胎、青年自殺與香港教育 第四章「生死之旅」 走出去,為了更親近自己、殯葬,死亡體驗與送行者、 “1995”,隔著電話的溫度、歷史洪流中的犧牲者們、與宗教來一場心靈的交流、繪本文學與生死教育、從教育哲學到生命教育、藝文青的生死教育課、給女兒的生命教育課、與同學來一場生死之交   作者簡介: 伍桂麟,早年於香港藝術學院修讀應用藝術畢業,及後成為了英國註冊遺體防腐師和專業遺體修復師。現為「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解剖室經理。他在2011年發起「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為香港遺體捐贈之奠基者。平日以【生死教育】和【陪着你嘔】面書專頁宣揚生死議題及情緒關顧,並於D100音樂節目《生命21克》主持節目。著有《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者給我們的生死教育課》,並獲香港金閱獎2018「最佳醫療健康書」。 鍾一諾,香港著名公共衛生學者及音樂人,現為香港生死學協會副會長。在學術發展方面,他是一位公共衛生學者,現任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範疇為社會與健康關係、弱勢社群健康、健康倫理及公義、晚期與臨終護理政策。研究論文在多本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刊登。在藝術發展方面,他是歌手、監製、作曲人、填詞人、電台主持及旁白配音員;與其兄鍾一匡組成的鍾氏兄弟是香港一個非主流音樂組合,並獲得一些華語樂壇獎項。 梁梓敦,本港註冊社工、宗教研究碩士、美國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的認可死亡學院士(Fellow in Thanatology) ,以及DEAtHFEST創辦人。由2007年開始,一直從事臨終關懷、喪親輔導、殯儀支援、生死教育推廣及義工培訓。多年來,共服務接近700個喪親家庭及臨終病人,亦曾經為公立醫院、非政府機構、學校及宗教團體等主講超過300場生死教育講座和專業培訓。2015年6月創辦全球第一次大型生死教育活動DEAtHFEST,共有接近10,000人次參與。2016和2017年分別獲選優秀社工獎項及第四屆青年夢想實踐家獎項。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83_cover_name
    內容簡介: 倘若你在書店拿起這本書,正在猶疑的時候,就已經有可能成為它的讀者,不過,且慢,我想先做個溫馨提示:這不是一本給小朋友看的兒童故事書,千萬不要買錯。 你也許會問,那這是什麼書?我只能簡單地說,這是一本人文類題材的小說。 王德威教授有言;「我想文學有力量以虛構的方式抵抗虛無。」作家王安憶說:「小說的基因是故事。」兩位名家的見解,提示了本書創作上的意圖和方向。 「兒童戲」一詞出自一首民間佛偈,它在故事中發揮了多重的用意。 頁首的「說明」或可提供多一點對它的認識。至於進一步的解讀,作者本人不宜也無能為力,唯盼你一旦有緣接觸,能夠心生共鳴和感謝。 作者謹此 內容節錄: 媽和小哥帶我們走向飯桌,遠遠就聽見二姐哈哈哈哈大笑不止的聲音,接着看到爸也在苦笑搖頭,大哥好像也偷笑了一下,我知道我們的樣子很可笑,剛才媽替我們洗了澡,和小哥一齊替我們在臉上、身上擦傷的地方用雙氧水、紅藥水、紫藥水消毒和塗抹,有幾塊地方還貼上了膠布,小寶的一隻眼睛腫了,我的嘴張不開,實在不想面對他們,可是肚子太餓了。 二姐幸災樂禍地說:「人家小女孩,都是愈大愈斯文,妳們兩個寶貝,就愈來愈沒個樣子,小乖妳都十歲了,大年底下,不幫着大人做事情,竟帶着妹妹爬樹爬到鄰居家去摘芭樂—我沒說『偷』芭樂啊,把人家車棚壓扁了不說,沒讓狗咬到算是祖上有德—」 我衝口而出,「不是去摘芭樂——啊——」我用手摀着嘴,忍着疼,突然看到桌子上一盆芭樂,又黃又大,香味四散。 二姐搖頭苦笑:「那是什麼?我真想知道這事是怎麼發生的!」我很想講清楚給她聽,我們是要給防空洞貼春聯,不是去摘芭樂,可是張不開口,心裏也很亂,愈想愈冤枉。肚子更是餓,只好忍住氣。 大家吃着大鹵麵,勞動了一天,都又累又餓的樣子。 我的嘴張不大,媽用小匙把麵送進我嘴裏,小寶瞇着一隻眼,吃得很快,爸往她碗裏添麵,又用嘴吹涼,不時用手摸我們兩個的額頭。 二姐:「二老,我看你們還真挺享受老來得女的樂趣,這兩個寶貝,實在讓你們慣得太不像樣了,闖了禍,要是我,一定不給飯吃,叫她們好好反省!」 作者簡介: 陳方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主修哲學(Hons),後於香港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M.phil)。 曾於香港無綫電視、香港電台電視部、台灣公共電視任高級編劇、編審、製作人。文字出版有《徐渭及其「四聲猿」研究》、《我愛香港》、《方寸之間》、《我家的肥仔》等。
  • 特價 SA252_cover_full

    聯合國實習手記

    $118.00 $94.40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了三十一名聯合國實習生的故事和成長經歷,為你揭開「聯合國實習」的神秘面紗!他們當中有些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緊急救援工作,有些在實習結束後繼續留在了聯合國系統,為各項社會議題努力,更多的在實習結束後,帶着當天的初心,加入了不同企業或機構,恍如那場難忘經歷的延續…… 謹以此書慶賀和平發展基金會十五周年,更以此書感謝過去十五年以來每位支持和平發展基金會的聯合國機構實習計劃及其他工作的人們。 願你我能在這條人類發展的道路上相遇、同行、共勉。 作者介紹: 和平發展基金會(PDF)於2005年成立,一直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中國的重要合作伙伴。PDF在不同領域提供了關鍵支援,包括項目推廣及倡議等等。在過去15年,和平發展基金會更贊助了過百名聯合國實習生出國在不同崗位上為整個聯合國系統作出貢獻,也為他們提供不一樣的實習體驗,PDF在可見的未來也會繼續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攜手應對未來的發展挑戰。
  • 特價 C249_Cover_s
    內容簡介: 疫症時代,我們嘗試留下一份文學備忘錄的可能—— 結合二十一位文學創作者,在這個特殊時代,從不同創作者身上收集細碎、微小、甚至暗啞的聲音,製作另一條記憶聲帶——非官方的,民間的,我們的。 這本文學合集或多或少記錄了一些人在疫病蔓延時的生存狀態,或者對空間的思考。你/我/他/她可能都是時代的某個縮影——活在其中,身陷其中。秩序如何分崩離析,我們仍然活着、親歷着、見證着一切的發生,各種特殊的境遇。 如卡爾維諾所言,「因為我知道有些東西是唯獨文學才能提供給我們的」。 因此形成了這本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MM416__cover_s

    教育自閉症小孩

    $118.00 $94.40
    內容簡介: 行為分析 教養方法 真實故事 資深行為治療師,為你架起連接星星的橋樑 馮耀文博士(Raymond)20多年來教導患有不同程度自閉症的小孩、青少年及成年人,深深了解星孩與他們的父母、老師所承受的壓力與困擾。Raymond專研「漸進應用行為分析」(Progressive ABA)及自閉症教學,他在本書分享自己的寶貴經驗,並聚焦星孩照顧者最關心的成長教育問題——改善行為問題、提升情緒管理、自理和社交能力等,提出具體的訓練方法,讓星星的孩子在陪伴下可以閃閃發光! 「20多年來,為遠至非洲、俄羅斯,近至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星孩父母和治療師,提供諮詢和培訓,獲益良多,體會甚深。 我不是自閉症患者,亦不是家長,不能完全明白他們的『勁辛苦、超感動』。但我一次又一次,跟教育團隊和家長們合作,拆解星孩面對很久的生活及學習困難,突破盲點,對症下藥,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慶幸親眼目睹很多星孩奮發努力,不斷衝破學習瓶頸!」 作者簡介: 馮耀文博士 教育博士、應用行為分析碩士、文學士(哲學) 2000年加入國際自閉症治療機構,進修及實習行為治療多年後擔任治療顧問、培訓總監、臨床總監。專研漸進應用行為分析及自閉症教學20多年來,培訓出500多位行為治療師,受邀公開演講過100場,並定期前往世界各地10多個國家提供培訓及諮詢服務。 2007年為自閉症學校編寫課程。 2013年為香港電影擔任自閉症顧問。 2014年開發了6個為星孩而設的互動學習應用程式。 2016年設計了一個專為中學生的到校社交課程。 2018年與幾位自閉症成年朋友製作廣播節目於香港電台廣播。 2019年兼任自閉症碩士課程講師。
  • 特價 2023年12月份新書推介——H110《我的憂傷應該放哪裏?》_interior1Print
    內容簡介: 當憂傷放大到無法視而不見, 開始盼望某個誰來一起面對—— 不想要具體的應對方案, 只管浪費時間無聊一下。 這一場暖心的旅行,默默走過了春夏秋冬陰晴雨晦。 願意走下去的人,也能消化你的傷痛,溫柔地接受這令人手足無措的一切。 ★ 隨書附送:精美書衣海報 ★ H110書衣正面⇦(書衣正面) H110書衣反面⇦(書衣反面) 本書特色:
    1. 香港插畫家阿莉為香港知名原創文具品牌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創辧人之一,過去曾舉辦展覽及工作坊。
    2. 翻開隨書附送的精美書衣海報,會發現憂傷背後還是有陽光,讓讀者感受作品的玩味。
    3. 這本書以溫柔的文字及溫暖的手繪圖畫,撫平人們內心大大小小的傷口,獲得支撐下去的力量。
      作者簡介: 阿莉 文具品牌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創辧人之一。主要用木顏色筆畫畫,尤其喜歡畫樹、動物和森林。
  • 特價
    Out of Stock
    BJ90.jpg

    味道上海

    $108.00 $86.40
    上海好吃!吃好上海! 歐陽應霽與多位上海好友嚴選一百二十個上海吃喝地標,與嘴饞為食的你一同從早到晚從粗到細從輕到重從新到舊由始至終,吃出上海歷史文化真材實料最最滋味! 書內並有十款上海家常菜的食譜,讀者心慕手追,可自行依法炮製,是為樂事。 「還是那一句,獨食易肥,吃到底的目的和意義,都在於分享。所以我由衷感謝身邊這些在上海認識的在上海生活的以及跟我一樣路過上海短暫勾留的新朋舊友,在手機屏幕一看到是我打來的電話,按通了一開口劈頭就問我要吃什麼?要去哪裡吃?要跟誰一起去吃?吃完之後又再去哪裡吃?他們她們的依賴、信任、支持、器重、義無反顧不離不棄,是因為我平日早午晚宵夜都在努力鑽研如何點菜如何讓大夥吃得健康平衡快樂盡興──以此為志業,旨在分享,讓敏感味蕾引領我們認識了解這個吃不完的大世界。同檯吃飯,集體修行,如果說我們在低頭吃喝中悟到一點什麼?該就是趁熱起筷,吃在當下。」 ——歐陽應霽 作者簡介: 歐陽應霽 香港出生,積極進取型閒散退休人士。專欄作家。以貪威識食練精學懶為下半生做人宗旨。 一覺醒來向天發誓,要把自己從來喜歡和嚮往的城市,一直熱愛尊重的食物,和始終惦念和牽掛的人,有組織有預謀地,一直吃下去。
  • 特價
    Out of Stock
    NULL
  • 特價
    Out of Stock
    N064.jpg

    超準萬年曆

    $108.00 $86.40
    內容簡介: 經本書兩位作者的核對,發覺一般坊間的《萬年曆》所列出的一九八一年以後的節氣時間,均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首先是節氣的交節時間與北京時間有幾分鐘至二十幾分鐘的相差。確實的原因已無法考證,因為坊間的有關著作,多是輾轉相抄,再找多幾本同類書核對而成,致使登載的節氣交節時間有甚至二十幾分鐘的誤差。當中更有的,似乎是抄錄自其他省份的地區時間,表面上看起來很值得參考,實際上不適合玄學上使用。 此外,更離譜的,就是每年四月至十月這段期間的節氣交節時間,與真實的黃經計算相差最少有一個小時。本書作者一致認為,主要是因為坊間的作者採用的資料把夏令時間也考慮其中,卻沒有考慮過,香港、澳門、台灣以及中國內地早已停止實施夏令時間的政策,當年所列一九八二年至二○三○年為止的節氣交節時間,一律錯誤地假設了夏令時間的實施,這些「錯上錯」的資料,刊載於坊間的諸本《萬年曆》中,一直沿用至今。 有感於如此麻煩混亂的情況,本書作者乾脆將天文數學公式寫入電腦,直接計算出黃經的準確位置,重新校正二十四節氣的交節時間,而本書所列出的,一律是北京時間,不加入夏令時間,以免再次制造混亂。經過準確的重新計算,我們終於使這本《超準萬年曆》誕生,令全國的玄學家及愛好受惠。 本書另涵蓋更多有關玄學及歷史的趣味資訊,包括:  紫微斗數的安星起例說明 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起至二○五○年中國歷朝紀元詳細表  西曆與農曆的分別在哪裏?  閏年怎樣決定?  朔望日與陰曆有什麼關係?  閏年究竟是閏哪一個月份?  二十四節氣與星座有什麼關連?  怎樣知道自己出生那天是星期幾? 作者簡介: 麥玲玲自幼跟隨名師學習術數,對手相、面相、子平八字及紫微斗數等術數均甚有研究,尤其精於推算姻緣。麥玲玲除了為多間著名機構擔任風水顧問,也時常應邀到國內及東南亞各地作風水勘察,乃全國最受歡迎堪輿學家之一。 麥玲玲多年來在各大報章雜誌先後撰寫過不同的風水命理專欄,包括《忽然一周》、《U Magazine》、《TVB周刊》、《東周刊》、《頭條日報》及《南方都市報》等,更多次獲邀擔任各大電視台及電台的節目嘉賓。 麥玲玲著作甚豐,除一年一度、讀者翹首以待的流年運程書外,其他已出版的著作還包括《緣來有理》、《踏上青雲路》、《家擇好風水》、《面相天書(歲數篇)》、《置業風水天書》、《女人都是這樣談情的》、《愛情自救》及《家居開運》等。 相館地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7.jpg

    餐桌上的領袖

    $108.00 $86.40
    英文有一句諺語,叫「You are what you eat」,譯作中文的意思就是「人如其食」。 有時我們看看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喜歡吃些什麼,對於了解他們的性格、為人、作風,會有一些有趣的啟示。 例如,毛澤東嗜好吃辣,每餐飯都無辣不歡,就是小小幾顆辣椒,已經可以足夠讓他吃掉一大碗飯。他的名言是:「能吃辣的人革命性較強」。「辣」與「革命」一樣,都是洋溢着一種火熱澎湃的能量。嗜好吃辣的人,常常吃得面紅耳熱,那就像革命的熾熱激情。 如果毛澤東這個湖南人,無辣不歡,最愛吃紅燒肉這類農家菜,並反映了其包拗頸、愛搞對立和鬥爭的性格,那麼周恩來這位江蘇人,曾經放洋留學,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他又喜愛吃些什麼?會否如江蘇人般嗜甜呢?告訴你,他最愛吃的是冰塘肘子,是不是與你對其觀感很匹配呢? 再看看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這樣一位從小在美國受教育,說得一口地道英語,生活作風十分洋化的貴婦,她又喜歡吃些什麼?原來她的飲食口味也十分吻合,每餐必吃的是青菜沙律,閒來也愛吃朱古力。 翻看本書,你會進一步發現,原來國父孫中山愛吃豆腐,蔣經國愛吃蛋炒飯,從中看到他們生活作風簡單,知慳識儉的性格。 除此之外,其實「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也可以進一步引伸,把它稍稍改成「You are how you eat」:你的吃相如何,亦最能顯示你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當你在本書看到周恩來吃木瓜和吃狗肉的故事,就更能體會到其性格隨和,最愛與人為善的一面。 食物除了能夠反映當事人的性格、為人和作風之外,餐桌之上,還有更多更高深的政治學問。 吃不吃飯、與誰吃飯(又或者不與誰吃飯)、如何吃飯、在哪裏吃飯、吃些什麼東西和菜式、吃相如何……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從來都不是簡單填飽肚子的問題,那更涉及更多微妙和含蓄的政治信息。 本書將通過一道又一道的菜式,一個又一個餐桌上的趣聞迭事,把一位又一位曾經改寫歷史的領袖,一幕又一幕機鋒處處的政治,更加立體的呈現在讀者跟前。 《餐桌上的領袖》,是一道美食和政治之旅。 作者簡介: 蔡子強,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他專門研究香港的選舉、政黨及議會發展,並有於香港各大報章發表文章。
  • 特價 WS76.jpg

    今日阿婆金句

    $108.00 $86.40
    卓韻芝阿婆又潮又好玩,玩微博、看韓劇,最叻吹水,天天大爆搞鬼精句,跟卓韻芝妙問妙答,你串我一句時,我又串你一句,笑得人眼淚直流! 卓韻芝將她跟阿婆相處的點滴,好笑好嬲好感動的每一刻都記下,寫成這本阿婆全紀錄!翻開本書,你將被這位出格阿婆大嚇一跳:拿Christophe Lemaire裙子當地布;晚上十一時仍在吃西餅、跟老友煲電話粥,久久不去睡覺…… 這對潮爆婆孫的互動不只抵死好笑,更充滿覑溫情和愛! ----------------------------------- 今日我決定突擊問阿婆一條難題! 我:婆婆,做人係為鰦咩? 婆:(搶答)生仔啦,有鱓後代啦,要好啦! 我:咁如果唔生仔,無後代,做人係為鰦咩? 婆:無後代,家纒唔緊要鮁!家纒新潮派啦!唔洗驚鮁!最緊要有朋友! -卓韻芝 作者簡介: 卓韻芝 電台節目主持人、導演、編劇、企劃監製、作家、stand up comedian。 既然只能活一次,不如多做怪事。 導演作品: 電影《戀愛起義》(2001)、短片《Homo Sapiens》(2007)、《Lost & Found》(2007)、《一分鐘》(2011)、《打錯》(2011)。 電影編劇作品: 《初戀鮍喳麵》(影評人協會最佳編劇/2001)、 《20‧30‧40》(柏林金熊獎最佳電影提名/2004)、 《出埃及記》(香港電影金紫荊最佳編劇提名/2007)等。 報章專欄見於《明報周刊》及《新假期》等。現居香港。 卓韻芝作品 《生活全套》、《生活好好過》、《難得面紅》、《還可愛》、《男上女下》(與林海峰合著)、《孔子的敵人》、《是有點狡猾》、《蘋果的中文是什麼?》、《低胸裙戰爭》、《走光再走光》、《推推推推推推推》、《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 ?!?)》、《你的心不是公廁》、《卓韻芝奇遇記——最冷的冬天》、《卓韻芝奇遇記——最熱的夏天》、《卓韻芝奇遇記——忽冷忽熱》、《誰有下次誰沒有下次》及《活得像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