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62.jpg
    精神病在香港很普遍,亦最為人誤解。大眾以為精神病等同「瘋癲、發狂」,避之則吉,患者亦怕受歧視而諱疾忌醫。然而近年中港婚姻、單親家庭日多,加上濫藥成風,這些家庭都屬於情緒病高危一群。有些不幸受情緒病折磨的家長,自己困在死胡同裏無法走出來,更將負面情緒發泄在子女身上,令病情跨代延續下去。 書中收錄了十個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有經歷中港婚姻破裂的、受婆媳關係折磨的、面對工作低潮和子女患病的,每一個主角均遇上家庭和婚姻上的各種難關,陷於情緒病中,幸而及時得到醫生和社工的幫忙,並抱堅毅的態度面對,最終走出了情緒風暴,活出彩虹,並與家人重修關係。 書中亦有計劃社工、精神科醫生及臨牀心理學家的分享,讓在患難中的人得到鼓勵和支持,亦讓讀者多了解情緒病以及與患者相處的方法。 情緒病只是心理上的「感冒」,只要得到適當的治療和輔導,患者是可以康復的。得精神病與否,在於以什麼心態面對難關。轉轉心境,珍惜已擁有的東西,自能找到出路。 作者簡介: 香港小童群益會創立於1936年,以關懷兒童及青少年的福祉為核心,曾策劃出版暢銷書《我們的同志孩子》。 由該會成立的「活出彩虹」精神病康復者家庭支援計劃,旨在運用社區資源,支援精神病康復者及其家人。服務對象為居住東九龍區並有子女就讀小五或以下的精神病康復者及其家庭。 「活出彩虹」計劃透過家長小組、兒童小組、義工服務、親子工作坊及家庭活動等途徑作介入,幫助參加者擴闊社交圈子,提升他們的家庭功能,改善親子關係,並且促進他們的個人成長,包括學習解決問題、情緒管理、育兒方法及提升自信心,同時亦推動區內青年服務弱勢社群,關注精神健康的重要。此計劃獲「思健」及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贊助。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64.jpg

    羊城三月暮

    $75.00 $60.00
    當年羊城起義,一去百年有餘,事關朝代更替重要一頁,儘管屢有著述,但一來各有切入點,二來人事紛紜,三來因為未能一擧成功而倍多顧忌,所以當中脈絡每有難以釐清之處。 作者以小說形式詳細描述1911年廣州(羊城)三二九黃花崗起義的籌備過程及起義經過,並以黃興和徐宗漢二人從相識到成為革命伴侶之「戀情」連貫整個故事。在描述故事過程中,作者對不少歷史上羅生門事件,都提出自己獨特的意見。 作者簡介: 一九七○年代畢業於香港大學,後加入香港政府工作,獲資助往英國利物浦大學攻讀城市設計碩士。從事城市規劃工作三十二年,曾在香港大學授課及擔任導師。喜歡閱讀歷史書籍包括中國近代史、香港地區發展史及世界軍事歷史,聽七零年代前衛搖滾音樂,收藏模型士兵及製作軍事人物模型等。
  • 特價 SA203.jpg
    2015年,香港似乎仍在困局中。政治上,佔領運動後,政府繼續呼籲政改方案要「袋住先」,卻遭民主派議員和不少年輕市民反對;相對地,南韓經歷四十年抗爭,最終爭取到民主。經濟上,樓市繼續熾熱,售價屢屢破頂,冠絕全球,但人均居住面積只等同三隻豬享有的空間,十年竟無寸進;各地政府卻透過實施各種措施,穩定樓價和租金,讓市民安居樂業。關心周邊各國和地區,或許能為香港找到出路。 香港以外,中日兩國關係亦趨緊張,特別是參拜靖國神社和東海界線的劃分,兩國戰事會否一觸即發?而中國本身亦有不少社會民生的問題,部分如十年前的大頭娃娃毒奶粉等更激發中港矛盾。 《明報》專輯組以銳利而專業的眼光,針對關乎香港以至東亞地區的熱點議題,深入發掘和報道,更邀得不少舉足輕重的中日政經界人物接受專訪。本書為這些珍貴的訪問和調查內容的結集,讓讀者一氣呵成,深入了解香港以至周邊的國際關係情勢,更是讀者分析時局的重要工具。 作者簡介: 《明報》專輯組於2014年年中全新成立,旨在直擊新聞現場,對熱點新聞以客觀中立的方式作深度報道。《明報》編採組相信,新媒體出現無疑令閱讀習慣改變,而短平快的快餐式新聞、預設立場的報道近年的確盛行,不過無論新媒體還是舊媒體,內容始終「為王」。客觀具公信力的資訊,深度分析、宏觀視野的內容,在香港仍大有生存空間。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76_cover

    靈魂

    $118.00 $94.40
    一個政權,在正常的狀態下,即使沒有任何導師的提示或教導,也應能發現自身的錯誤,及時更正,絕不應被這樣的錯誤所綁架,更不應長期地為這樣的綁架埋單,而不能自拔。但是,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問題,也成了政權的禁區。所以,把這樣的錯誤,都歸罪於「主義」也是片面的,它更應是政權自身的問題。自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至今大約近百年左右時間,人們為驗證這一錯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歷史已經證明:「主義」和「主義社會」是不成功的。這種不成功的最致命之處,就是將一種思想定型,成為唯一化的模式,並拒絕對他的任何批判和修正。 民議政論國悲,不懼位卑報太危,花甲之年悟天道,煙雲籠罩判是非,如何開創新天地,切莫再把舊暗黑,熱血靈魂生探索,冰心明鏡斬輪迴。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說的是關乎國家盛衰,身為國人者皆責無旁貸。本書作者胸懷赤子之心,就內地建政以來的歷程,以切身的觀察與體會為基礎,上到宏觀的層面,展述當今家國該何去何從,把個人榮辱拋諸腦後,希望一得之見能起到探幽發微之功。 本書觀點,皆有血肉實例為輔,堪稱字字跳動着神州脈搏,無一空談。 作者簡介: 王鎮生,天津市人,1966年15歲時支邊,先到西北兵團,後轉入東北兵團。「上山下鄉」結束後返城,長期從事圖書館工作,任圖書館員、館長助理、副館長等職。1989年「64」後,對政治深感失望,棄文下海經商。現為自由職業者,從事工程技術領域的專項研究和實踐,為高級工程師。曾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擁有10多項專利技術,其中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美國發明專利。 作者父親系早年參加革命老幹部,1957年打成右派,全家歸入「另冊」。受家庭和自身經曆影響,作者熱衷於研究政治理論,後改從事工程技術。薄熙來事件後,對國家前途深感憂慮,深感晚清的危險,故撰寫本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79_cover
    本書分為五部分:樂評、劇評、書評、視覺藝術評論以及舞評。作者從獨特的切入點展開探索,從問題之中,「發現」答案,又或「發現」更多新問題。 一問一答,把陌生的人變成熟悉的人,解除消極的待人態度。 從幼稚園、小學、中學,以至大學的考試卷上,到畢業後處身茫茫人海中,一問一答之間,既可產生互動交流,又可帶來無數思維衝擊,擦出數不盡的新點子、新發現,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作者簡介: 作品體裁多樣化,包括新詩、小說、散文、戲劇、評論等。新詩見《秋螢詩刊》、小說見《香港作家》、《作家月刊》、《小說風》。樂評、影評、舞評、書評等見《澳門日報》。2015年獲青年文學獎文學評論公開組優異獎(得獎作品:黃碧雲《烈佬傳》的「真情」)、2008年獲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組優異獎(得獎作品:《詠恩》)、2007年獲大學文學獎小說組優異獎(得獎作品:《明珠劍俠傳》)、2003年獲青年文學獎小小說初級組優異獎(得獎作品:《雨巷》)。 電郵:[email protected]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0cover

    尋找天平的愛情

    $58.00 $46.40
    經過如落葉般逝去的愛情,方發現世界沒有對等的愛,那可以如何愛下去? 倫永亮 深情推介:「從第一章開始,便被作者的文字深深吸引,一口氣就把這作品讀完了。作者用最平易近人的筆法,道出一個最語重深長的故事。作者的心思,很值得所有喜愛閱讀的人去支持。」 為甚麼明明期待戀愛,卻往往交上失戀?是你不懂珍惜我,還是我不認識自己?如果愛令人傷痛,我們應該放手,但人卻往往選擇繼續痛下去,因為害怕分手帶來的即時性崩潰。但當看清楚一段感情的真面目後才「被」分手,那可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痛和崩潰。 愛過並不等如被愛過,在感情的世界,究竟有沒有對等的天平?為甚麼明明追求被愛,但往往只有自己去愛?當愛你過於你愛我,我還可以愛下去嗎? 失戀很痛?但最痛的不是失戀,而是不明所以,最後只落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重複又重複的失敗。愛究竟是甚麼?愛情又是甚麼?以為懂了愛情,卻原來卻從未認識愛。 昨日的愛已逝,我們又可以怎樣等待明天的情?如果世界根本沒有對等天平的愛情,我們又可以如何去愛? 作者簡介: 洛顏 多愁善感,對一切事物充滿了感覺。人生中又經歷了許多,發覺感情的世界實在複雜得像土丘下螞蟻的家。四通八達的地道千變萬化,令每個人的感情世界都成為了獨一的故事。作為都市的上班族,不怕孤獨卻又害怕孤獨。可以享受一個人的獨處,卻很害怕內心的寂寞。一直很喜歡寫作,把人的感情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展現紙上。覺得現今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很疏離,唯有在寫作的創作世界裡從來不感到孤獨。有一天當你發現車廂裡有人在天空的湛藍裡沉思,那個可能是我──洛顏。
  • 特價 B412cover

    愛上不存在的他

    $78.00 $62.40
    愛情無色無味, 但你還是感覺到它。 同樣地, 由於愛上了, 它,慢慢變成了她…… 梁望峯寫下全新懸疑愛情系列,超越「人與人之間」的愛情,就算只能有萬分之一的期待,他們還是會去追求。「雖說徒勞無功,但你會有一絲希望,說不定真會成功呢?不用太多,只要有那麼一次成功便可以了!」 ˙子軒失去女友Victoria後,開始了一段異常關係,被「她」救了性命,最後將何去何從? ˙浩男用七年時間到處去尋找「消失」了的戀人同心;靈媒款冬會為他帶來什麼答案? 什麼是開始, 怎樣才算結束? 真正的愛情, 往往不知不覺便跨逾了生死。 作者簡介: 梁望峯,著名流行小說作家。十七歲開始成為全職作家,第一部小說《校方線人》是校園幽默小說。作品大多數是圍繞校園題材的愛情小說,作品曾經入選香港中學生十大好書龍虎榜。2015年是梁望峯出道25周年。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1cover

    愛理不理

    $58.00 $46.40
    也許,人的一生不講求邏輯,也可以幸福愉快地生活。但對於活在雜亂無章的世界感到難以名狀的人,思考的技巧和聯想力,則是必不可少,這也是本書的主題。期望閣下能從書中得到啟發和愉悅。 「假客觀,是以為不走向兩極,而以為中庸或中間的觀點,便是最好或正確的觀點。」 「資訊的自由,即是民主自由,又即是生存空間。」 「無限延伸,是依着一個因素不斷放大,推演到會發生極嚴重的後果。」 「一個人所能關注的範圍,擴充則是全宇宙,縮小則是自己的內心。」 人生有限,人總不能每一件事情也知道、也關心、也理解,而更多的時候只是愛理不理,只能關注與自己有關或感興趣的事。《愛理不理》期望能在討論和理解世事的時候,作一點簡化的梳理,以便省回一點時間。並且讓人在困感之中,能聯想到不同層面和範疇的關係,使得講道理,有更大發揮,甚至改善生活。 作者簡介: 韋琪 喜愛哲學、寫作、重金屬音樂。曾修讀社會科學學士、學位教師中國語文深造文憑、學位教師教育文憑(主修通識)。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3cover
    「飄洋過海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有歌如斯。是的,八年前,當我在南方七月的濡濕天氣裏,從北京飛至深圳,又從蛇口坐船踏浪而來,既為了一個家庭久別的團聚,為了孩子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也為了追隨你--香港,今生無法躲過的宿命之地。 小小彈丸之地,卻是熠熠閃光的「東方之珠」,每次短暫的相見,都對它依依不捨,期盼着下一次的再會。但是真的有一天,當我忍痛告別北京的父母老友、放棄小有成績的工作,融入其中成為一名「港漂」後,卻漸漸陷入五味陳雜的矛盾心態中。 在矛盾中經歷,在矛盾中掙扎,入港前兩年,多次崩潰到準備捲起家當棄她而去;直到三年後,離開她的時候,終於有些掛念;而現在,每當出行歸來,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真好」的感慨。正如當年一位「資深港漂」大姐所言:香港這個地方,住得愈久,就愈覺得她的好…… 儘管經歷過「夾縫中生存」的苦悶,也依然慶幸:作為一名「港漂」、一個新移民,在幾年亦中亦港的雙城生活中,能夠親身感受和比較中港文化的差異,親眼見證中港融合的特殊歷史時期,所呈現的碰撞摩擦、愛恨交織的生活實景。 作者簡介: 筱梅 筱梅,歷任北京《中華工商時報》版面主編、香港《經濟導報》編輯部主任。現供職於中國建設銀行(亞洲)。 曾為多家媒體及網站的專欄作者,新聞作品曾榮獲「全國經濟好新聞」一等獎,發表過詩歌、散文作品多篇。 業餘愛好:寫作、繪畫、旅行。 「港漂」們,我們一路同行吧!只為讓眼界變得更寬、讓思想走得更遠。  
  • 特價 C181cover

    思想的流螢

    $88.00 $70.40
    互聯網就像一部強大的加速器,使社會的運轉愈來愈快,落後於周遭的訊息,不啻等同落後於命運指向,失諸交臂也便與迷失於蠻荒無異。說到現代人心的惶惑,也許這正是根源所在。

    報紙上近年的「偵查報道」或「深度報道」,每受讀者歡迎,江迅的這本書,可說兼備二者之長而側重於人文,也就是精繪社會底蘊,給我們梳理大脈絡,心明眼亮,知所取捨,把路走好。

    本書部份篇目:

    .網紅:新經濟物種

    A4腰、i6腿和Papi

    .甜甜女聲勸你別闖紅燈

    .傾聽傘裏傘外聲音

    .如果我小船沉沒,它是到另一海上

    .「匹凸匹」、「壺聯網」是什麼東東?

    .變了味的微信群

    .不再說「人民生活」,而說「民生福祉」

    .網絡流行「神翻譯」

    .移動視頻直播成「圈粉神器」

    .風姿綽約傅瑩和「骷髏女孩」麗茲

    .張曉卿:吾生一何幸

    .讀星雲大師:空,才最豐富

    江迅

    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零傳媒國際有限公司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獲20多項中國和香港、上海、北京等地文學獎和新聞獎。在上海、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多家傳媒撰寫專欄文章。已出版的作品集有:《崛立雷州》、《1998中國病》、《行筆香港》、《跨越2000年》、《聚焦洋紫荊》、《漣漪香江》、《香港的七情六慾》、《色香是杯雞尾酒》、《香港,一個城市的密碼》、《干物女與草食男》、《朝鮮是個謎》、《時代你慢些走》、《亞洲城市微表情》、《觸摸時代潮汐》、《世情微痕》等24部。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4cover
    歷史記錄着無數的故事,故事也盛載着人類記下的歷史。中國歷史線長,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閃耀着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故事。有些故事或教人發人深省,或令人掩卷嘆息,或讓人擊節歎賞,或使人悠然神往……祇要踏進史海,我們彷彿置身於歷史的洪流,在平靜的流水中與古人對話,在拍岸的驚濤裏感受千古風流人物的傳奇人生。愛不釋卷,流連忘返往往是我們愛史之人共同的經歷。 本故事書記錄了明、清兩朝的人物。雄才偉略的君王如明太祖、明成祖固然津津樂道,擒拿鰲拜的康熙盡見膽識與智慧。即便人臣的事蹟也光彩奪目。不懼酷吏紀綱的解縉有勇氣,不怕瓦剌入侵的于謙有韜略。平定倭寇的戚繼光是英雄,抗清不屈的史可法有氣節。鄧世昌殉國光緒揮淚,譚嗣同成仁維新扼腕。成功是英雄,失敗也能留名青史。讓我們毋忘廣東名將袁崇煥,退守台灣的鄭成功,震撼清廷的洪秀全。 作者簡介: 蔡岳凌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喜歡中國歷史及文化,希望盡一己之綿力推廣歷史及文化,讓其融入生活,用於生活。 蕭流志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一年),從事社會服務及普及教育多年,乃「暢達教育」出版的「中華五千年益智砌圖」的創作者,該產品寓學習歷史於遊戲,曾獲得香港貿易發展局頒發「年度推介精品獎」。
  • 特價
    Out of Stock
    mm285cover

    商藝之間

    $58.00 $46.40
    作者林炳深從事公關、廣告與媒體行業多年,奔波於香港、中國內地與海外市場。飄泊的職業生活,讓他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與事,也使他在旅途上有很多獨處的時間。 「我喜歡看書,平常也有看商業的書,多年以來,因工作需要,也因為獨處的時間較多,逐漸開始有系統的學習,輾轉我就拿到我的商業碩士與博士學位,這一切都像流水般自然。這幾年回到香港,延續了年輕時的興趣,修習藝術,也看了一些藝術的書,修習了一些藝術的文憑與碩士學位的課程,也展出了一些藝術的作品,憑着自己親身的經歷,也常常聯想到商業與藝術的概念,它們的相關性,它們與我的經歷之間所產生的一些個人的感覺與想法。 本書就是根據我這些直觀的感覺與想法書寫而成的,裏面沒有很多的數據支持,也沒有很多的資料蒐集。這是個大數據的時代,只要在網絡上瀏覽,就可以得到很多資料與數據,但這不是我寫這本書的原意,我只想追隨我內心真實的感受,隨着我的思維自然流動,而寫成此書,我想這才能真正地表達我的想法。」 作者簡介: 林炳深 從事公關、廣告與媒體行業二十多年,90年代進入博雅公關公司,從事體育推廣活動,後進入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及達彼思廣告公司,從事廣告客戶服務工作及戶外媒體策劃與管理工作,並被達彼思廣告公司派出成立實力媒體中國有限公司成為創始人員,後進入歐洲最大型戶外廣告策劃與購買公司波特蘭公司(Portland),成為亞太區總經理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此外,林氏亦酷愛藝術,擁有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西方藝術文憑、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攝影深造文憑與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學位。曾於2013年12月於西九藝術文化區「自由野」展覽雕塑「紅與紫的世界」。 林氏曾任教於各大學、大專院校、政府機構及商業團體,主講管理學、領導學及營銷課程,包括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國商業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