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04.jpg

    光明女樂

    $60.00 $48.00
    內容簡介: 《港孩》作者黃明樂今次推出散文結集《光明女樂》,以乾脆俐落的筆鋒,寫社會大事,寫港女心事,正如她的自序中所言,是大事大非,也是小情小趣。 本書分為兩部分,<光明>收錄了作者寫關於香港政制,社會現象的文章,字字珠璣、針針見血,盡顯大我精神;<女樂>部分則以個人情懷出發,作者摒下前AO的強捍身分,細數香港單身適婚女人的心事,女強人的外表下,藏一顆少女的心。 「大概每個人也如是,有如一個銅錢的兩面,有大我和小我,兩者既不相衝,復可相容。」──黃明樂 相關視頻:黃明樂談《港孩》、《光明女樂》 作者簡介: 黃明樂,在香港土生土長,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榮譽學士、倫敦大學法律學士、倫敦大學經濟及政治學院(LSE)比較政治碩士。現為專欄作家,定期文章見《明報》、《信報》和《ELLE》雜誌,身兼香港電台客席主持、樹仁大學客席講師和自由身教育工作者。 曾任特區政府政務主任(AO)、梁家傑特首選舉競選經理。相信人生最緊要好玩,但玩也應該玩得很認真。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0.jpg
    內容簡介: 沖天火海、特大車禍、樓宇坍塌、山泥滑坡,每當地獄搬上人間,人人都想遠離危機的核心,消防員偏要撲向危險的漩渦,在絕望的關頭拯救生命,與死神的血手拉鋸。 消防員要面對的真是人間煉獄,生人勿近。普通人可能一生也不會碰見的災場,卻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烈焰沖霄的高溫,或許已經揉入他們的血脈。 他們怕不怕死? 他們的心腸是否與眾不同? 他們如何面對家人?妻兒子女對這份職業又如何看待? 他們冒險救人,出於一份英雄主義?為了職業需求?抑或有崇高的使命感? 他們彷彿有一顆虎膽,有勇氣成為火裏來、水裏去的異類,游走在生死線的邊緣。其實,在堅強的背後,有更深層的故事,這裏有消防六壯士,解下盔甲,和你交心,同樣有凡人的煩擾,經歷過凡人的掙扎和軟弱。 作者簡介﹕ 鄧翼群 資深傳媒人,在《天天日報》、《今天日報》、《快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蘋果日報》、《太陽報》、《成報》、《快週刋》、《新報》,歷任港聞、體育、副刋、娛樂版編採要職。 獨家報導過郭阿女事件,當時的社會福利署署長陳方安生,緊急派人入屋強行將郭阿女帶走,盡顯香港第一代鐵娘子的強悍作風。亦處理過雨夜屠夫林過雲案、紙盒藏屍歐陽炳強案、徐步高殺警案、龔如心千億爭產案等。出版過易經《飛龍在天》、《火海豪情》、《新聞最前線》、《不許歷史說謊》、《浩園》、《緣‧罪犯》、《樂在當下》和《都市奇情實錄》一系列書籍。今次《消防員的故事》是面對面,最真情的心語,將救火英雄講不出的心結,雕塑為見得到的動人說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8.jpg

    港爸港媽

    $60.00 $48.00
    內容簡介: 港孩當道,因為他們的父母,是港爸港媽!港孩製造者是為港爸與港媽! 我們都想教好下一代,但下一代卻愈來愈難教! 是社會變了?是下一代的本質變了?抑或我們還未掌握有效教育子女的方法? 本書作者丁寶臣為資深教育工作者,執教鞭二十多年,耳聞目睹近年港孩的出現,深深覺得港父港媽本身就是造就港孩的原因! 「家長」是一份終身職業。一旦入行,無法轉工,最痛苦的是長期聘用,從無工資,苦無辭任機制(你不會被炒魷魚,也不能炒阿仔魷魚);然而,家長們都心甘情願地當上這份永不言悔的工作,而且逐漸轉型,由「家長」變成「港爸港媽」! 望子成龍,人心所向!港爸港媽所有期望、寵愛、注意力,均集於子女身上,不惜落重本栽培、全方位照料。一方面慨嘆港孩當道,問題重重,殊不發覺,自己就是港孩的製造者! 本書作者丁寶臣,既是家長也為人師,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雙重身分雙重體會,切身感受社會環境的轉變、教育政策的扭曲,深入觀察各種港爸港媽的不同形態特徵,更藉此書,將親歷、耳聞、目睹的港爸港媽真實個案徹底剖析,務使各位家長汲取教訓,有所啟發,學習成長。 家長與子女,誰是寶誰是臣?教育子女,要教得其法、教得其樂,作為孩子在成長道路的啟蒙老師,家長要教得更好,就要先了解自己。 家長們,任重道遠。 港爸港媽,特徵、真實個案大剖析: 催谷型 緊張型 直升機型 投訴型 無理取鬧型 偏袒縱容型 其身不正型 阿爺型 搵着數型 扮專家型 放棄型 搵着數型 扮專家 放棄型 內容更包含港爸港媽成因及培育子女心得大分享 作者簡介: 丁寶臣 資深教育工作者 做了四十多年人家的兒子,也做了十四年人家的父親,加上二十多年從事教育的體驗,感受最深刻的是:教育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因人因時因地,教法各有不同,當中縕含的學問和智慧,確實不少。要教得其法、教得其樂,家長們就要與時並進,努力裝備。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9.jpg
    內容簡介: 是香港七百海里範圍內張開的一個無形的救護網。 不分晝夜,無論海陸空發生的特殊事故,都會隨時候命待發。 每逢噬人山火、颱風倒海、山崖遇險……便會出現大地飛鷹的澟澟雄姿。 前身是皇家輔助空軍的飛行服務隊,在一九九三年成立以來,不管日夜,所有發生在海陸空的特殊事故,在最最危急的關頭,常人向後退,這支「飛常部隊」有「飛法行為」,每每衝向前隨時侯命。 所以特大的災難,包括八仙嶺圍困師生的殺人烈焰、嘉利大廈奪去四十多條寶貴生命的沖天大火、四川大地震、颱風襲港吹翻船艦、登山人士被困在懸崖等等,大家都會見到大地飛鷹的雄姿,與疾風鬥快,與烈火比拼,與雷霆較勁。 除了救人救災的驚險事蹟,飛行服務隊亦有許多值得了解的通識教材,例如: 甚麼叫做掟水彈? 為何直昇機不准去水塘取水? 水彈是否含有化學劑?水彈是否有大小之分? 此外,直昇機為何經常要變色?髹上不同顏色的油,名副其實是變色龍。 為什麼有些直昇機落水會浮起,有些即時沉沒? 為了救人,直昇機可否在馬路上降落? 反走私,反偷渡,何以飛行服務隊要做無名英雄? 本書所寫的GFS故事,多位男女「飛鷹」(包括地面的後勤人員)低調而大氣的展述,說當中迴響着《正氣歌》的某些節拍,絕不為過。 GFS地面的後勤人員也是「飛鷹」,本書為此着力細述的這一筆,尤其重要。英雄豈要人前頌,無聲一隅不居功。香港,有着這樣的姿彩。 本書作者慧眼獨具,讓我們重新檢視也重新檢拾價值標準,在不覺之間也仿如展翅飛鷹,「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在大時代裏活得腰板挺直,活得快樂;自不能比文天祥,卻也相信可以一掃「港孩」的頹風,讓我們的頭上,也有一片美麗的天空。 作者簡介﹕ 鄧翼群 資深傳媒人,在《天天日報》、《今天日報》、《快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蘋果日報》、《太陽報》、《成報》、《快週刋》、《新報》,歷任港聞、體育、副刋、娛樂版編採要職。 獨家報導過郭阿女事件,當時的社會福利署署長陳方安生,緊急派人入屋強行將郭阿女帶走,盡顯香港第一代鐵娘子的強悍作風。亦處理過雨夜屠夫林過雲案、紙盒藏屍歐陽炳強案、徐步高殺警案、龔如心千億爭產案等。出版過《列火仁心──消防員的故事》、《飛龍在天》等一系列書籍。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6.jpg

    警觀時勢

    $60.00 $48.00
    林占士在警界三十年,擔任過不同的職位,處理過不少棘手事件,見盡社會光怪陸離,在《警觀時勢》一書中,他把在機動部隊擔任指揮官的事蹟、一宗把好人當賊辦的離奇案件、面對越南船民的種種事件……一五一十,詳盡道來。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35.jpg

    女子監獄

    $60.00 $48.00
  • 特價 SA136.jpg

    半個醫生ON CALL 中

    $60.00 $48.00
    "名人推薦 星屑醫生:「我衷心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新經典。」 《On Call 36小時》羅仲謙:「實習醫生熱血奮鬥史,幽默寫實,非常好看!」 「『你心中一邊哼着歌一邊搓,你就會搓得對拍子,也不會覺得累的了。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牀頭有個醫學生搓得汗流浹背,牀尾有個大醫生在唱Wonder Girls當啦啦隊……」 Dr. Ray從小的志願就是行醫救人,成功考入讀醫學院後,才發覺當醫生原來殊不簡單,頻繁的考試、學之不盡的醫學知識、繁重的工作量……簡直就是「一入醫門深似海」!學醫期間,他天天歷盡各式奇事,備受各種心理、精神上的衝擊,包括首次解剖死屍、首次接觸絕症病人、首次直擊女人十級痛的生仔過程、首次被護士欺負、首次在醫院上課中途暈倒變成病人、首次搶救病人失敗……最後,他成功闖關,由醫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半個醫生,遊走醫院各科。 實習醫生Dr. Ray以感性又幽默的筆觸回顧五年醫學生生涯的點點滴滴,帶你深入各個醫院重地,一窺堂奧,看盡人生百態,重點推介: -臭氣熏天的手術直擊 -七國混戰的生仔過程 -精神病房上演的四娘教仔 -急症室的奇難雜症大雜燴 同場加映:兩大醫學院面試實錄!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現正輪流於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 特價 SA141.jpg

    半個醫生ON CALL中2

    $60.00 $48.00
    "名人推薦 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這是一個醫科畢業生懷着衝勁與熱誠投入醫療服務的見證,當中蘊含着少年人活潑、輕鬆、不屈不撓和對生命熱愛的情懷,實為考慮投身醫護行業年輕人的參考。」 威爾斯親王醫院顧問醫生SFL:「就讓我們通過Ray的故事,去重新發掘醫者那份赤子之心!」 ======================================= 下一位病人,是一個很喜歡說話的大嬸。 嬸嬸:「唔好同我講中文,我要講英文!」 顧問醫生:“Ok, let’s talk in English! How are you today?” 嬸嬸:“I am a Chinese, you can talk with me in Mandarin!” 顧問醫生:「(國)那你今天如何了?」 嬸嬸:「我要唱大戲!一丫葉,輕丫舟……」 「阿Ray。」顧問醫生拍拍我膊頭說:「你口才了得,給你一個獎勵,麻煩你應付她,我們先巡下一位病人……」 ============================================== Dr. Ray剛從五年地獄般的醫學生生涯走出來,立即又走進另一個地獄──到各大公立醫院當實習醫生!骨科、內科、外科,統統涉獵,以為醫學院的經歷已夠刺激?更具挑戰性的事陸續有來:一天之內收三十二位病人、工作至凌晨五時仍然未能睡覺、跟X光部「講數」、被「魔鬼管家」教訓、安撫「怪獸家長」……面對種種挑戰,Dr. Ray維持其熱血本色,勢不向困難低頭,堅決迎難而上! 這一年有苦有淚實習生涯,是Dr. Ray以半個醫生身分在醫院出沒的最後日子,將最真實的On Call 36小時經歷,展現於你的眼前! 重點推介: 台灣美眉撒嬌記 當值房走火警事故 醫院管家婆訓練班 生命中的小天使特別篇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現正輪流於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42.jpg

    子唱父隨

    $60.00 $48.00
    由教育界、寫作界、親子界著名的「父子檔」林廣輝校長 x 林澤銘同學執筆的《明報》專欄《子唱父隨》,一直深受讀者歡迎,專欄一再續寫,閉關無期。 一改以往由父親以家長式指令主導一切的傳統,《子唱父隨》的文章由兒子林澤銘主導領寫,父親林廣輝揮筆回應,親子真心話是當頭棒喝也好,具無比共鳴更妙,成為家長、老師了解年輕人心思的重要導航。 現在我們將《子唱父隨》的文章結集成書,讓大家為這對父子檔喝采,也讓自己借機一窺現今年輕人的心底話。 第一章 港孩VS港爸港媽 港孩:「港孩的自理能理能力沒錯是低,但這或不是他們所想的,他們也許抗拒過、反對過,但家長可有聆聽?可有理解?」 港爸:「就讓孩子當家作主,即使受傷,家長也毋須緊張。」 第二章 好乖偽壞學生是這樣錬成的 港孩:「港孩沒夢想?端看有沒有一個適合的學習環境。」 港爸:「港孩不是沒有夢想。只是他們的夢,未必是成人世界裏預定的路。因此,成年人要放下既有包袱,方能體會港孩夢想的多姿多采! 第三章 考試,豈止求分數? 港孩:「始終,我們一眾莘莘學子讀書的目的,都是為了考試——說起來「好灰」,但卻又是那麼的真實。」 港爸:「學生沒有錯,他們的「功利」是現實情況下衍生的產品,學識的追求是另一層次,無助獲得高分。」 第四章 這些年,我們哭笑不得的日子 港孩:「我們在大街小巷的喧嘩嬉鬧,才是我們浪擲飛揚過後,散遍各處的青春痕跡。」 港爸:「不要以為少年人的世界很清閒,他們也有不少事務和計劃,需要時間處理開拓。將時間還給孩子,讓他們當時間的主人,好好善用時間……」 作者簡介: 林廣輝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校長 家有小說作家兒子林澤銘 父與子均喜寫作 林澤銘 九五年出生,今年十七歲,就讀中五,乃獨生子(不過沒有傭人),完全符合港孩條件。父母親戚有時都會說我的自理能力偏低,雙親不在身旁,就大叫救命,不懂這、不懂那;父母問問題,我通常回答「不知道」;最討厭PE堂,因為要動身跑步做運動,寧願留在課室伏在桌上……驟眼看來,本書作者確是典型港孩一名。 2011年書展,父子倆各自出版一書,父的是《港爸大戰虎媽媽》,子的是《港孩告白》,父子兵拍住子,是為佳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50.jpg
    NULL
  • 特價 SA160.jpg
    走過的戰場和煉獄,Dr. Ray終於由半個醫生升級成為正式的急症室註冊醫生!一句「急症室好玩好多!」,Dr. Ray繼續滿腔熱血的搶救生命、看顧病人,再累亦堅持揮筆寫下急症室的所見所聞。他對工作的熱誠、對生命的愛惜、對病人的關心,透過一個又一個或溫馨感人或抵死好笑的小故事,深深感染着每位讀者。 「站在醫院的最前線,緊貼着社會的心跳,在急症室感受到的人情冷暖,猶如這個城市的寒暑表。每天上班都會遇上不同的人,他們有着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國籍、不同的背景,來到我面前,有着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痛苦、不同的理由。」 一篇講述內地孕婦非法入境以求在香港分娩的《強國人要生仔》更在網上瘋傳,令Dr. Ray一時之間成為報紙爭相報道採訪的主角。本書為Dr. Ray第三本作品, 大力推介:  《強國人要生仔》  《超聲波機會爆炸》  《割腕的女孩(一)》  《疤痕痛》  特別加送「Dr. Ray的facebook單元」 「這幾年來Dr. Ray除了醫術專精之外,行文亦漸見洗鍊;所以我在推介本書以外,更祝他在寫作的領域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 作者簡介: Dr. Ray 從小的志願就是當醫生,畢業於山區大學醫學院,在某大公立醫院做實習醫生後,現正式成為急症室醫生。雖然疲於拚命,但相當樂於救人。期望以小醫生的角色,去描寫大醫院內的人生百態,分享從醫生成長的心路歷程。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66.jpg

    走在醫院前線

    $60.00 $48.00
    為什麼要做醫生? 為什麼下午五時後在病房總找不到主診醫生? 為什麼是on call 36小時? 為什麼門診時病人大多未坐穩便被請出來? 為什麼有內外之分? 為什麼醫生畢業後還要讀書? 你想問醫生的問題,本書一一為你解答;你所不知道的醫療現場,本書統統為你記錄。在我們認知當中,醫生往往「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們說話像外星人,根本聽不懂他們口中的「專有名詞」;他們能冷酷地宣判死亡的到來……但我們都不知道,在白色房間中,他們都經歷了什麼;我們都不明白,在白袍的底下,他們都思考着什麼;也許我們都忘記了,在醫生成為醫生之前,醫生也是人。Dr S帶你走到醫院前線,看到他所看到的,聽到他所聽到的,感受到他所感受到的。看畢本書,在下次看到醫生之時,或許你能對他們展露一個鼓勵的微笑,醫生與病人也不是那麼遙遠。 作者簡介: Dr. S 一個走在醫院前線多年的大夫,歷盡幾許風雨,看透世態炎涼。希望透過文字,小叫一下,把醫院內外不平事,展現讀者眼前。 我是一間公立醫院的前線醫生,從醫已八載。自小我便喜愛寫作,喜歡表達自己想法,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自醫學生時代,我已深深被醫院工作所吸引,一直希望把所見所聞與人分享。自正式成為醫生後,接觸病人的經驗越來越多,累積的經歷也日益豐富。我希望能夠把自己親身見到的故事結集成書,與大眾分享。我以往曾在部落格以「大夫小叫」作分享,得到不少回應,覺得甚有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