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B279.jpg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郁秋為資深作家、報人。另有筆名余過。著有「四人夜話」系列,暢銷多年。本系列「司馬卓傳奇」為其另一力作。兩個系列都曾在《明報》連載,備受好評。 .司馬卓是一位青年俠士,江湖獨行,以鋤強扶弱為己任;由此招惹不少強敵,歷劫重重,波瀾迭起;連番磿煉,更使他一劍縱橫,名滿天下。 本書內有四幅插圖,收以下兩個故事: .逃情記 江南奇俠司馬卓為一雙塞外武學高人看上,欲招為女婿。新娘子美若天仙,他卻偷偷逃跑。面對連環追截之餘,更惹上叫人聞風喪膽的風雷幫,兇險頻生,最奇妙的是,和他共同逃亡的人竟是他意想不到的……故事結局,令人掩卷低迴。 玉腕神偷 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竊賊,頻頻做案,令城中富戶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有人認為,只有司馬卓才能對付她。其間,武功怪異的饞道人和懶道人教司馬卓窮於應付。他遇上特大難題,一波三折,就看如何闖出一片天。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2.jpg

    台灣與文明對話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潘漢唐的對話錄,對話者包括馬英九、楊振寧、單國壐(樞機主教)、陳長文(前海基會秘書長)、余光中(中國當代作家、詩人)、朱經武(物理學家,香港科技大學前任校長)、高希均(經濟學家、「天下文化」創辦人)、李遠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等,內容包括:兩岸在關鍵時刻的正確選擇、從科學和文明再思五四真諦、如何活出愛與面對人生、從中華文明到世界體系與從人道關懷看兩岸發展、中華文化在台灣的未來路向、談科技與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跨界整合、從軟性實力看台灣的未來、一個諾貝爾得主對科技人文社會經濟的面面觀等。 潘漢唐 美國紐約大學企管碩士,有漢企業集團董事長,亞太台商聯合總會創會總會長,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十屆總會長,香港台灣工商協會第四、五屆會長,中山學會第三、四屆會長。著作有:《世紀之初》、《台灣與未來對話》、《台灣與世界對話》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BK46.jpg

    台星駕到1

    $78.00 $62.40
    《明報》娛樂版2008年作為第一家香港傳媒直闖台灣,貼身採訪台灣偶像派;而「台星潮」系列也漸漸成為《明報》娛樂版的一大特色。楊丞琳說:「在台灣,從未有報紙會替我做一大版專訪。」棒棒堂說:「《明報》是最早把我們帶到香港給觀眾認識的報紙。」鄭元暢說:「和《明報》做專訪,是我說得最暢所欲言的一次訪問。」四年來,《明報》娛樂版負起成為藝人與讀者之間橋樑的任務,用真誠熱誠為你帶來最快、最新、最貼身的訪問: 羅志祥頂得住韓流 堅信粉絲不變心 幸福在眼前 蔡依林願做黃金盛女 阮經天當兵實錄 小天王變孩子王 炎亞綸大個仔啦! 楊丞琳 愛不起 張孝全忙中偷閒 減壓忘憂 Ella 默默等待S.H.E重聚 JPM王子日夜趕劇 欠缺休息 林依晨 銀壇跨上幸福路 蕭敬騰 命運交響曲 陳柏霖挾人氣 銀幕求突破 Dream Girls姊妹情未變 彭于晏 苦盡甘來 高以翔 飛進荷李活
  • 特價
    Out of Stock
    BK30.jpg

    台星潮4

    $68.00 $54.40
    內容簡介: 五月天 燃燒音樂 棒棒堂的秘密基地 蔡依林 隨時引退 汪東城 收成期 可愛情人 楊丞琳 賀軍翔 邁向天王路 鄭元暢 侵略樂壇 F.I.R.飛兒樂團 合久不分 明道一哥回歸  吳亞馨 破格模 王若琳 台北新音標 星光 繼續燦爛 梁文音 唱好愛 阮經天告別偶像歲月 楊謹華樂做敗犬 尋找 范逸臣
  • 特價
    Out of Stock
    BK29.jpg

    台星潮3

    $68.00 $54.40
    內容簡介: 隨書附送全套台星八達通貼紙,一套共四張。 阮經天.陳喬欣 夢幻情侶 想入非非 飛輪海 吳尊 最愛孝順女 炎亞綸 走出弱者陰霾 汪東城.楊丞琳 愛就宅一起  梁靜茹 丘比特煩惱 羅志祥 屹立「殘酷舞台」 蕭敬騰 省話一哥遇上西多士 棒棒堂 畢業啦 HEY GIRL! 蛻變出彩色美眉 棒棒堂 二軍突起 S.H.E 台灣目前最受歡迎的女子組合 林依晨.鄭元暢 《我的億萬麵包》兩個窮光蛋 林宥嘉.陳小春 20夾40 明道 遊樂長假 張鈞甯 律師大明星 陳楚河 拍《命中注定我愛你》一炮而紅靚仔 盧廣仲 台灣最騎呢新歌手
  • 特價
    Out of Stock
    BK28.jpg

    台星潮2

    $68.00 $54.40
    內容簡介: 尋找羅志祥真身 蔡依林 女王愛香江 完美情人 飛輪海 棒棒堂 鎖定目標 黑人 笑着行 鄭元暢 林依晨 小別勝新婚 惡男 賀軍翔 楊丞琳的夢 唐禹哲 蠢豬蛻變 桂綸鎂 內在美 響噹噹 星光四少 直闖直樹湘琴 愛的小屋 阿信 東瀛浪漫
  • 特價
    Out of Stock
    BK27.jpg

    台星潮1

    $68.00 $54.40
    內容簡介: 飛輪海熱爆 寂寞蔡依林怕嫁唔出 棒棒堂年代的誕生 黑澀會 美眉巨星夢 賀軍翔 小天王.大夢想 楊丞琳來了 我係鄭元暢 Ella 喪狗之痛 完美 郭品超 「鬥牛」勇士 賀軍翔  李威 天生演戲狂 周渝民 銀色公路 183Club 打不散 楊宗緯 蕭敬騰 星光大道
  • 特價
    Out of Stock
    BK33.jpg

    台星書仔-飛輪海

    $20.00 $16.00
    內容簡介: 記錄 飛輪海筆記簿,內附大量飛輪海珍貴相片。
  • 特價
    Out of Stock
    BK34.jpg

    台星書仔-棒棒堂

    $20.00 $16.00
    內容簡介: 記錄 棒棒堂筆記簿,內附大量棒棒堂珍貴相片。
  • 特價
    Out of Stock
    u096cover

    台北玩到盡

    $98.00 $78.40
    香港人遊台北必買旅遊天書! 輕巧易攜、指示清晰、詳細交通路線、豪華附送特大地圖! 沿捷運線趴趴走!一本盡覽,台北好食好玩好買! 本書獨有8大必讀 Feature:
    • 買平機票訂廉住精讀
    • 主題式汽車旅館特集
    • 夜蒲大全
    • CAFE特集
    • 手作二手市集特集
    • MADE IN TAIWAN特集
    • 地上最強路線
    • 上網攻略
    作者簡介: Airin Tse 喜歡一人出走,四處遊歷,尋幽探秘,曾到訪烏克蘭的切爾諾貝爾。第一次出走經驗──三歲。喜歡結識世界各地朋友,文化交流,語言交換,欣賞這個世界。現全職寫作,兼職教語言。
  • 特價
    Out of Stock
    mm353_cover
    內容簡介: 這本小書收集三十多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初為人師的種種經歷,其中所思所感,雖經歲月洗禮,仍歷久彌新。 有談抱負:「新入職的教師,總有理想,總有抱負,總相信孩子一定受教,而學生也會一天比一天進步。憑着這信念,我們便充滿力量,投入每天艱辛的拚搏中,身心俱疲也感覺不倦,因為教好學生那份成功感,可以彌補一切。」 有說經歷:「全班同學立即交頭接耳,有些在望着幾位同學倖倖然站起來,步向校長跟前;有些在看着我的表情變化,似乎寫在我面上的,是「難堪」二字。我看到有些同情的目光,也看到一些嬉笑的臉孔。」 也有抒懷:「哪一個年青時,沒有嚐試過初戀的甘美?只是,如詩如夢般的愛戀,容易驚破、驟然醒覺。孩子都是在這些起跌失衡中學習,在這些破碎重組的氛圍中成長。跌過了,碰傷了,站起來,繼續前行,瘀傷的部位會隨時日推移而消褪。」 這本書中,或許有你的名字,你的影子。若我們有天相遇,可會想起那段與你 一起走過的青蔥歲月? 作者簡介: 龍潔齡 作者大學畢業,執起教鞭,學生愛稱龍老師。後感校園圈子太小,廣袤世界在外呼喚,遂毅然引退;從此徜徉書山,泅泳墨池,足跡方外,潛心樂藝。愛旅遊,愛攝影,愛寫詩,愛山水,愛自然,愛美!愛上帝,也愛人。
  • 特價 HK44.jpg
    電車,穿梭港島北岸超過一個世紀的交通工具,每天從堅尼地城出發,以筲箕灣為終點站。 每當經過繁華的中環、金鐘一帶,聽到那「叮叮」聲,總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不管是由於它那根本談不上速度的車速,又或是那多年不變的車資和欠缺空調設備的車廂。 叮叮,叮叮,彷彿帶領我們穿梭到另一個時空,細看香港繁華背後獨特的另一面。 電車,最能代表香港的交通工具,亦是世界上現存唯一仍在服務的雙層電車車隊。在的懷舊氣息,軟化了現代都會的冷漠。就讓我們一起隨「叮叮」聲,從堅尼地城出發,途經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跑馬地、北角到筲箕灣,穿街過巷,深入各個社區,從不同視角去觀賞我們這個城市的佈局、文化、歷史、藝術、消費、生活…… 一段香港集體回憶之旅,你準備好沒有﹖ 作者簡介: 何耀生,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人,致力推廣保育工作和通識文化教育。先後為多間中小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嶺南大學」舉辦通識文化教育活動。近年更策劃多個保育古蹟文化活動和展覽。此外,何先生曾先後倡議香港政府成立「香港歷史舊城區」,及重新規劃「前荷李活道警察宿舍」。 筆者於八十年代中,曾任職美國最大服裝公司LIZ CLAIBORNE INC.,並派駐上海,負責離岸加工生產的工作。到九十年代轉職日本機構,經常到海外和國內負責產品和市塲開發。對於香港製造業的歴史及發展一直進行研究和蒐集有關資料,此外,更關注工業轉型升級,和製造業結合創意產業的發展等……就香港今後如何保育歴史文化和城市發展,他曾先後在《明報》、《南華早報》、《蘋果日報》、《香港經濟日報》、香港電台、 亞洲電視發表不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