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PP07.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PP08.jpg

    高潮之後還有什麼

    $40.00 $32.00
  • 特價
    Out of Stock
    PP09.jpg
  • 特價
    Out of Stock
    PS04.jpg
    章詒和:清風明月,落日朝露。不錯,個人記憶不能與寫史書相提並論。但它能留給世界一種誠實的聲音,抗拒着無知與健忘的精神潮流。「你是怎樣熬過來的﹖」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屬於個人,也屬於民族。 作者杜高,著名戲劇影視評論家,1955年牽涉入「胡風案」。1958年4 月18日被劃為右派分子。1979年,錯案終得到平反,歸還了杜高一個真實的「我」。 「杜高檔案」是在二十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杜高個人政治命運的的真實記錄,像一個跟隨了杜高二十四年(1955-1979)的陰影,目睹了杜高從活潑的青年變成衰頹的老人,見證了杜高作為一個人的最美好的歲月的毀滅。此檔案理應「付之一炬,化為灰燼」。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杜高檔案」竟沒有灰飛煙滅﹗十八年後的1998年,於北京潘家園文物市場奇蹟般地「出土」,並被李輝發現及購下它,因而衍生了本書。 本書由一部厚達六冊、中國當代散落於民間最為完整的個人檔案、飽經政治磨難的原始文本說起,杜高以平實而毫不激越的文筆,將那不堪回首的故人往事娓娓道來,解讀着本屬「文物」的私人絕密檔案。歷史與回憶互為對照,展現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遭遇 —— 我不再是「我」﹔檢視了一個大時代中眾多如作者般的菁英為國家民族的民主進程所作出的犧牲。冷峻的筆觸反襯那火紅的年代,二十四年的青春與生命就在那一頁頁的檔案文件中流逝、浪擲,讀來不免掩卷欷歔,一種無以名狀的沉重感更突顯本書恢宏的歷史感。杜高以其個人歷史作明鑑,給予後人不少昭示。
  • 特價
    Out of Stock
    PS05.jpg
    N/A
  • 特價
    Out of Stock
    PS06.jpg

    北大一九五七

    $68.00 $54.40
    清風明月,落日朝露。不錯,個人記憶不能與寫史書相提並論。但它能留給世界一種誠實的聲音,抗拒着無知與健忘的精神潮流。「你是怎樣熬過來的﹖」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屬於個人,也屬於民族。 上一個世紀的一場「風雨」把一個特殊的數字銘於史冊,這就是「一九五七」。誕生於那個著名的戊戌年的北京大學 (前身京師大學堂) ,在經歷了一甲子的風風雨雨之後,偏偏又在一個戊戌年裏遭逢了另一場空前慘酷的劫殺﹕一九五七年的大鳴、大放、大字報,成了「反右」的序章。人們驚悸回神,才發現原來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太「陽」之「謀」。 「陽謀」之下的「一九五七」,成了中國的忌日,成了北京大學的忌日,它對中國的戕害,對北大的戕害,對「北大人」的戕害與虐殺,是「史無前例」的﹗ 《北大一九五七》正是這場時代悲劇的揭秘與表述。這個諱莫如久的往事,一定會讓今天的人們想得很多,很久──「往事並不如煙」。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0.jpg

    先機-CEO在中國

    $98.00 $78.40
    內容簡介: 近年,內地成功創業和管理例子如雨後春筍,成績驕人。而香港人也愈來愈深信中港兩地唇齒相依,日後很大機會往內地發展事業。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專訪了一系列在內地大伸拳腳的CEO,當中包括: 艾默生電氣大中華區前總裁任錦漢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 迪士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張志忠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 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管仲連 天地數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呂品 時尚生活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黃瀚泓 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 王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白智生 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行政總裁潘慰 十位成功在內地打出一片天的CEO,在專訪中暢談品牌管理心得,分享國情奧秘,藉此刺激讀者探求成功之鑰,日後大展拳腳,盡展潛能。 作者簡介: 陳志輝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暨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並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接任逸夫書院院長一職。陳教授197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其後分別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中大頒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 陳教授對教學充滿熱誠,曾獲2001年及2009年校長模範教學獎,並先後於國際性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曾參與撰寫的著作包括《商亦有道: 商業倫理學與個案分析》、《香港經驗: 火鳳凰傳奇》、《管理新思維: 企業成功之道》、《EMBA論壇: 商管新智慧》、《CEO領導智慧》、《與CEO對話:變革年代》、《在中國當CEO》等。 盧榮俊博士,現為利俊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工商管理學士,後獲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哲學博士 (工商管理)、英國曼城大學法律學士、香港大學法律專業文憑、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 (現為非執業大律師)、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民商法專業課程進修結業證書,1979至1998年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工商管理學院教授,1992-93年出任國際企業學系系主任。 自1978年開始研究中國,研究興趣包括: 在中國創建品牌的策略及挑戰、跨國服務業公司在中國的營運、中國企業如何「全球化」。 謝冠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EMBA整理文稿,刊於《信報》、《信報月刊》、《明報》和《星島》等。著作包括二十多本EMBA叢書,如《在中國當CEO》、《與CEO對話:變革年代》、《讀易經.通管理》等;業餘製作四個網上字典,包括《東東錯別字詞典》和《東東同義詞詞典》等(網址:www.kwuntung.net)。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46.jpg

    黑紙百科

    $68.00 $54.40
    黑紙白科無聊100問! 比黑紙辭典更經典、更玩№、更驚世駭俗、更值得收藏! 去年「黑紙」推出文學鉅著《黑紙辭典》後,今年書展又一惡搞作——《黑紙百科》。 一本黑色的生活工具書。 生活難題足足一百科,分門別類用簡明文字敘述,指引大家走向黑暗的路。 十句應付親戚問你拍拖未的說話 十句比較有學識地鬧爆一套電視劇的說話 十個在Facebook瀟灑地宣布分手的Status 十個叫老細加人工的方法 十個以後不用打工的方法 十句恭維老細的說話 十個90後死了之後於靈堂上出現的四個大字 十句在演唱會上成功博得偶像注意的狂呼 十個忘記買生日禮物的藉口 十種沒才能卻能升職加薪的員工的隱性才能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2.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陳漢森談中文教學與課程改革,有系統而且全面,儼如一張清單。他有不同的視野和思路,敢於「越軌」向中文科的傳統說不,給中文科全盤算賬。作者對學生中文根基薄、學習動機低的情況深切了解,這正是現在相當部分同學學習中文的現況,他提供的教學法都曾在課堂試行,且行之有效,並非紙上談兵。 今天的中文課仍以串講為主,陳漢森很早便倡議「影音入饌」。把影音材料引進語文教學,提升教學效益以外,還可以解決部分學生秩序問題。這方面,他堪稱高手,從設計到完成都自作業,不求人。 陳漢森的文章單刀直入,不灑狗血,不說廢話,比較一些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評論」痛快得多,也節省了讀者寶貴的時間,功德無量。 「我認為,香港五十年來,中文科課程轉了幾次,但課堂教學的情況變化不大,新入行的教師大都沿用以前老師的教學法,串講為主輔以提問。公開試只考閱讀和寫作時,中文堂八成是閱讀課,其餘是寫作;公開試有聆聽和說話之後,堂上寫作情況不變,閱讀課時間被大量侵佔;沒有範文之後,多數教師以教科書的設計施教,但由於課文沒趣味和挑戰,教學目標以語文知識主導,教師和學生都苦。教學成效很少以課堂上的表現為依據,只憑若干次測驗和考試。一年二十篇精讀課文,八篇作文,份量遠不足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陳漢森 本書針對中文科課程而設,包容包括: 【1.閱讀】 【2.寫作】 【3.聆聽、綜合】 【4.口語】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 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1.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森、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早年我和陳漢森兄曾經在同一中學教書,及後我離開,他卻留下來,一留就是三十載。朋友問他:「這地方有甚麼東西吸引?」他總是答:「這裡有學生。」但哪裡沒有學生呢?至讀到他在「教育心語」欄的第一篇稿《開學了》,我們才稍為明白他的想法。他以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 (Sisyphus)作喻,薛西弗斯被罰每天把大石從山腳下推到山頂,石頭滾下山,他要再推石上山,周而復始。漢森兄這樣說: 校舍不能改動,我可以決定怎樣運用校舍;人事不能變,我可以決定怎樣待人處事。學生的來源不能自主,但我們可以決定怎樣施教;每天都要上班返學不能自主,但我可以賦予自己的教學生活不同的意義,同時協助學生賦予自己校園生活有積極的內涵。 三十年間,我們每次見面,他總愛談他和學生的交往和教學心得。別的老師怕教爛班、差生,他不怕;別的老師怕教新課程,他迎難而上,不辱使命;三十年來不放過可教的學生,也不放過任何一點改進教學的線索和機會。三十年來的摸索嘗試,他積下大量自製教材,卻毫不吝嗇,經常跟「行家」討論分享。從任何角度看,他都稱得上是個「教學發燒友」。 《有效教學》記錄了這個發燒友幾十年來「推石上山」的種種嘗試,想法,總結。 第一章「教好每一課」,內容說明了教師要建立有效的教學常規,背後需要如何經營和準備。 第二章「學習動機」,他談到不少針對差生弱生的教學策略,極富洞悉力。 第三章「教學迷途」,他拒絕「有形無實」的教學,指出課堂組織形式,如小組教學,圍坐等措施,本身並非目的,而是為學習服務的手段。 第四章「照顧差異」,顯示他不但重視差異,思考差異,還認為適當地運用差異有助教學。他的這種想法我衷心支持。 第五章「觀課評課」,記錄了他近年經常到各處學校觀課的經驗,從一個旁觀者的角色思考課堂教學的種種問題。 第六章「教學修練」,他指出老師要改善教學,除了要明白一己之長短外,還要先學會享受教學,把喜悅建立在真確的學習成效之上。 漢森兄的文章平易近人,生動有趣,講道理不用太多詞語,誠然令人佩服,難怪明報的前總編張健波兄囑我多向他學習。讀罷本書的讀者將明白,這個謙稱每天推石上山的人,工作絕非徒勞,恰恰相反,他的經驗富饒意義,值得教育同工深思和借鏡。 ──龐永欣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 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SA33.jpg
    一個個小故事,寫得趣味盎然。故事中的空姐聰明、機靈、仁愛、富同情心和幽默感,是一個內外都美麗可愛的人物。難得有這樣可愛的人,難得新一代能寫這麼好的文字。--阿濃(著名作家) 本書的文字輕鬆,內容真實,值得出版及閱讀,一定能使讀者得益匪淺。--胡鴻烈大律師(香港樹仁學院校監) 是否真的要樣貌出眾才可當空姐﹖她們的工作只是打扮漂亮地在機上送餐而已﹖…… 作者譚文慧(Shirley)從小的志願就是成為空姐,夢想成真的她,與大家分享其入行經驗及實際工作的喜怒哀樂﹔作為女兒的她,常跟母親楊樂常細說工作趣事和各地見聞,興味盎然,母女更合著記下這些有趣的「空中故事」。誠意邀請你一起飛翔,體驗乘着翅膀的飛行滋味。 作者楊樂常,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曾任教於香港中、小學、柏立基及葛量洪教育學院。移民加國前,為香港教育署督學。 譚文慧,現職空姐,於香港出生,初中時代移居加國,畢業於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
  • 特價
    Out of Stock
    SA39.jpg
    內容簡介: 這本書結集了「新希望行動」同工、前線醫護人員,以及服務對象的經歷和心聲,讓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彼此關懷和互相支持可以帶來溫暖,令人克服內心的懼怕,重新面對新生活。 周一嶽醫生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 「彷彿整個人飄在空中,不相信自己最親的人竟會如此對待自己,有如做了一場噩夢……」 家,對我們來說,是安樂窩的代名詞,但原來,也可以是暴力的溫牀。被至親的人虐打,那種傷痛往往比被不相干的人責打來得更深,除了身體上可見的傷痕,還有心底裏難以磨滅的陰影。如何可以減少家庭暴力的發生,正是和諧之家社工們的使命。本書除了有社工將親身目睹的家暴行為娓娓道來外,最特別之處,還有受家庭暴力影響的人,包括受虐者與施虐者的心底話,讓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暴力為家庭帶來的摧毀性。 作者簡介: 和諧之家 「和諧之家」於一九八五年成立首間專為受虐婦女而設的庇護中心,致力為她們提供保護及關懷。經過二十一年的努力,我們不斷作出創新的嘗試,為受到家庭暴力困擾的人士,提供適切及優質的服務,並於二○○六年成立「香港賽馬會?狺和諧一心——家暴防治中心」。本機構現時提供的服務包括﹕庇護中心、新家庭社區教育及資源服務、第三線男士服務、新希望行動——家庭暴力危機處理小組、天水圍鄰里「守望星計劃」和兒童及青少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