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1.jpg
    內容簡介: .台灣讀書時追光了人家的女朋友? .「六四」時留守天安門的最後一位記者? .移民加國「香港專業精神」無往不利? .兩次中風,堅持發聲,視死如歸? 不要以為「城市論壇」紅起來便幸災樂禍,根本上這個節目愈紅火便愈危險,表示社會的矛盾太多,我可以告訴你,我很害怕!──謝志峰 本書正告我們,「曾是蠱惑男」的謝志峰,其「蠱惑」,縱使「曾經」之外,今天尚餘,亦是「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江城子》)的境界;更何況,如今的謝志峰,體內流淌着的,還是時代的熱血。 鄧翼群既是謝志峰的同行,也是同窗。兩人能夠合寫本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是擔當得起的鐵漢。寫過《飛龍在天──小故事,大易理》一書(內收一百個故事)的鄧翼群,自然知道,要寫好謝志峰的故事,離不開真與誠,而這正是新聞從業員發聲的其中兩條準則。本此,我們便不難明白,書內鄧翼群寫謝志峰的部分,為甚麼總有些「不留情面」的地方,而二人依然可以合作愉快。 作者簡介﹕ 鄧翼群 資深傳媒人,在《天天日報》、《今天日報》、《快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蘋果日報》、《太陽報》、《成報》、《快週刋》、《新報》,歷任港聞、體育、副刋、娛樂版編採要職。 獨家報導過郭阿女事件,當時的社會福利署署長陳方安生,緊急派人入屋強行將郭阿女帶走,盡顯香港第一代鐵娘子的強悍作風。亦處理過雨夜屠夫林過雲案、紙盒藏屍歐陽炳強案、徐步高殺警案、龔如心千億爭產案等。出版過《列火仁心──消防員的故事》、《大地飛鷹──飛行服務隊的故事》、《飛龍在天》等一系列書籍。 謝志峰 傳媒工作者,希望能做一個安貧樂道的人。 1981年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加入《東方日報》當記者,1988年轉職「亞洲電視」新聞部,1989年被派往北京採訪學運,是當年最後一位撤出天安門廣場的香港記者;隨後舉家移民加拿大,並曾先後在當地擔任《明報》加西版新聞部採訪主任及Fairchild TV溫哥華新聞總監。2002年回流,於「香港電台」電視部任職監製,擔任《城市論壇》監製及主持之外,還負責電視部的其他節目如《對策》及《左右紅藍綠》等監製工作。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20.jpg

    先機-CEO在中國

    $98.00 $78.40
    內容簡介: 近年,內地成功創業和管理例子如雨後春筍,成績驕人。而香港人也愈來愈深信中港兩地唇齒相依,日後很大機會往內地發展事業。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專訪了一系列在內地大伸拳腳的CEO,當中包括: 艾默生電氣大中華區前總裁任錦漢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 迪士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張志忠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 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管仲連 天地數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呂品 時尚生活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黃瀚泓 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 王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白智生 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行政總裁潘慰 十位成功在內地打出一片天的CEO,在專訪中暢談品牌管理心得,分享國情奧秘,藉此刺激讀者探求成功之鑰,日後大展拳腳,盡展潛能。 作者簡介: 陳志輝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暨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並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接任逸夫書院院長一職。陳教授197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其後分別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中大頒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 陳教授對教學充滿熱誠,曾獲2001年及2009年校長模範教學獎,並先後於國際性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曾參與撰寫的著作包括《商亦有道: 商業倫理學與個案分析》、《香港經驗: 火鳳凰傳奇》、《管理新思維: 企業成功之道》、《EMBA論壇: 商管新智慧》、《CEO領導智慧》、《與CEO對話:變革年代》、《在中國當CEO》等。 盧榮俊博士,現為利俊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工商管理學士,後獲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哲學博士 (工商管理)、英國曼城大學法律學士、香港大學法律專業文憑、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 (現為非執業大律師)、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民商法專業課程進修結業證書,1979至1998年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工商管理學院教授,1992-93年出任國際企業學系系主任。 自1978年開始研究中國,研究興趣包括: 在中國創建品牌的策略及挑戰、跨國服務業公司在中國的營運、中國企業如何「全球化」。 謝冠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EMBA整理文稿,刊於《信報》、《信報月刊》、《明報》和《星島》等。著作包括二十多本EMBA叢書,如《在中國當CEO》、《與CEO對話:變革年代》、《讀易經.通管理》等;業餘製作四個網上字典,包括《東東錯別字詞典》和《東東同義詞詞典》等(網址:www.kwuntung.net)。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7.jpg

    我愛‧啤酒小姐

    $55.00 $44.00
    "內容簡介: 我,唔煙唔酒唔蒲唔主動, 但我愛制服,愛男人。 視覺傳意畢業,幸運找到相關工作, 當上滿足男人視覺的啤酒小姐。 甜美的啤酒小姐拿起筆,寫寫畫畫,文字精簡幽默,繪圖出色有風格,為你掀開短裙子……和白長靴的生活──除了分享啤酒小姐入行途徑、面試內容大踢爆和無泡倒酒秘技等實用資訊外,還帶給大家一堆惹人發噱的麻甩佬眾生相小故事。各位客官,你可會是其中一位? 「當上啤酒小姐,真正體驗一樣米養百樣人的道理。 不論怎樣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更了解自己。 這裏我敢用白靴抵押, 這本書肯定是令你意想不到的首本啤酒小姐繪本。」 作者簡介: Mui, 視覺傳意畢業,自由人, 終日遊走於針筆與稿紙之間, 不怕辛苦,學會苦中作樂, 用可愛的手繪為生活加甜,讓人間多點快樂。 深愛日本插畫、飲食、風景、文化、文字,現正修讀日本語 半個庶務組花樽、半個自由作家, 日間畫畫、寫作、看書、攝影、漫遊香港。 努力尋找合適的工作,希望一生人不用跟插畫分開。 對於未來,雖然不知道修讀或在做的這些東西有何用, 卻深深相信能讓別人和自己感染快樂的事, 便即管鼓起勇氣,放膽去做吧! "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6.jpg

    樂善情緣

    $68.00 $54.40
    內容簡介: 早在十八世紀中期,當年中國官員前赴九龍城寨視察時均會於石板碼頭登岸,碼頭附近有一墟集,設有「公秤」,附近市民貨商交易均須先行在此公秤處秤量貨物再行交易,每次秤量所得款項則全數用作贈醫、施藥、助殮之用,直至1880年,這個辦理善業之組織始正式成為一個慈善機構,並名為樂善堂。 隨著社會進步,樂善堂先後開設男女子義學、學校、診所及安老院,以服務各階層市民為己任,並以「救災紓困、贈醫施藥、興學育才、安老培幼」為宗旨。現時已有數十間轄屬機構,包括十八間學校、四間醫療所、兩部流動中醫診所及四所長者服務單位,遍佈港九新界,為香港市民服務。 踏入一百三十周年,我們找來十位在不同範疇與樂善堂結緣的人士,娓娓道來他們的樂善情緣。當中包括安居於樂善堂老人中心的長者、受助於樂善關懷基金的受助人、於畢業於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的香港傑青、與樂善堂診所服務的中醫生等等。 本書四大章節包括:安老培幼、救災紓困、興學育才、贈醫施藥。
  • 特價
    Out of Stock
    M082.jpg

    明月幾見常圓

    $78.00 $62.40
    "內容簡介: 戰亂動盪日月興替.百味人生細說從頭 自日本侵華前的江蘇常州,輾轉南京、重慶、廣州、香港、卡加里,作者以珍貴的人生,見證種種悲歡離合…… 「花開自然花落,明月幾見常圓。盛筵無有不散,歡歡樂樂收場。」 筵席雖散卻不見傷感,這詩句,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結業的得雲茶樓。這茶樓見證了近百年的歷史蒼桑,而以這首詩「收場」,可說「得道」。 本書所寫所述,是作者八九十年的生命百味,聚聚散散,多見小處著墨,大處著眼,讓我們既可細味史實,又可感受箇中的一股不朽的力量,教人感奮。本書以「明月幾見常圓」作書名,還有其珍貴處與可讀處,也盡在此。 編者語, 如下: 那一場原非過眼煙雲 中國近百年史,大抵可用變和亂二字概括。朝代更迭,貨幣轉換,加上遭逢侵略之餘,內戰橫生,人命危淺,四處流離。不堪提,一提起珠淚滿江河。然而,其間牽動多方人情,豈可言休。內裏,自有我們的根,有我們的源,一旦捨棄,飄泊無定,試問誰想,誰要。 表面看,本書是「一家」之百年故事,然而,那種輾轉流徙,百般無奈,小民的唏噓苦痛,卻是一代接一代,多少人同受的煎熬。更重要的是,說慣了「前車可鑑」,卻同時氾濫着粗枝大葉的習性,不去細看,細數,細味,便大有可能是「重蹈覆轍」的因由。難得本書作者事事縷述,處處細節分明,也便筋肉豐滿,讀者牽藤摸瓜,結結實實的感受,都知道,那一場原非過眼煙雲。 「一年容易又中秋」,這裏的容易,其實是一步一步的經歷,不是一蹴即至,裏面有許多故事,值得聚在一起,對月訴說。天上從來月圓又月缺,一再啟示,人生的循環,大致有着這樣的一個軌迹,但到了自身,該如何溶融匯通,便是難處。說到這裏,便得多謝薛廸鈞先生,他以極大的勇氣與魄力,以一個又一個場景,猶如另一軸「清明上河圖」長卷,讓我們看得分明,卻不是只圖個嘆息,而是有了殷鑑,以平常心,好好走下去。 作者簡介: 薛迪鈞 薛廸鈞,學名薛佩璋,一九二五年五月初五生於江蘇常州。曾祖父於清朝時經營煤炭生意,後家道中落。念書至初中二,曾在四川省立紡織學校進修。成長於亂世,難於安居,屢受戰火煎熬,與家人輾轉多地。一九四九年落腳香港,於東南紡織公司服務四十一年。一九九四年正式入籍加拿大,居於卡加里,至今。 "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8.jpg

    港爸港媽

    $60.00 $48.00
    內容簡介: 港孩當道,因為他們的父母,是港爸港媽!港孩製造者是為港爸與港媽! 我們都想教好下一代,但下一代卻愈來愈難教! 是社會變了?是下一代的本質變了?抑或我們還未掌握有效教育子女的方法? 本書作者丁寶臣為資深教育工作者,執教鞭二十多年,耳聞目睹近年港孩的出現,深深覺得港父港媽本身就是造就港孩的原因! 「家長」是一份終身職業。一旦入行,無法轉工,最痛苦的是長期聘用,從無工資,苦無辭任機制(你不會被炒魷魚,也不能炒阿仔魷魚);然而,家長們都心甘情願地當上這份永不言悔的工作,而且逐漸轉型,由「家長」變成「港爸港媽」! 望子成龍,人心所向!港爸港媽所有期望、寵愛、注意力,均集於子女身上,不惜落重本栽培、全方位照料。一方面慨嘆港孩當道,問題重重,殊不發覺,自己就是港孩的製造者! 本書作者丁寶臣,既是家長也為人師,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雙重身分雙重體會,切身感受社會環境的轉變、教育政策的扭曲,深入觀察各種港爸港媽的不同形態特徵,更藉此書,將親歷、耳聞、目睹的港爸港媽真實個案徹底剖析,務使各位家長汲取教訓,有所啟發,學習成長。 家長與子女,誰是寶誰是臣?教育子女,要教得其法、教得其樂,作為孩子在成長道路的啟蒙老師,家長要教得更好,就要先了解自己。 家長們,任重道遠。 港爸港媽,特徵、真實個案大剖析: 催谷型 緊張型 直升機型 投訴型 無理取鬧型 偏袒縱容型 其身不正型 阿爺型 搵着數型 扮專家型 放棄型 搵着數型 扮專家 放棄型 內容更包含港爸港媽成因及培育子女心得大分享 作者簡介: 丁寶臣 資深教育工作者 做了四十多年人家的兒子,也做了十四年人家的父親,加上二十多年從事教育的體驗,感受最深刻的是:教育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因人因時因地,教法各有不同,當中縕含的學問和智慧,確實不少。要教得其法、教得其樂,家長們就要與時並進,努力裝備。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19.jpg
    內容簡介: 是香港七百海里範圍內張開的一個無形的救護網。 不分晝夜,無論海陸空發生的特殊事故,都會隨時候命待發。 每逢噬人山火、颱風倒海、山崖遇險……便會出現大地飛鷹的澟澟雄姿。 前身是皇家輔助空軍的飛行服務隊,在一九九三年成立以來,不管日夜,所有發生在海陸空的特殊事故,在最最危急的關頭,常人向後退,這支「飛常部隊」有「飛法行為」,每每衝向前隨時侯命。 所以特大的災難,包括八仙嶺圍困師生的殺人烈焰、嘉利大廈奪去四十多條寶貴生命的沖天大火、四川大地震、颱風襲港吹翻船艦、登山人士被困在懸崖等等,大家都會見到大地飛鷹的雄姿,與疾風鬥快,與烈火比拼,與雷霆較勁。 除了救人救災的驚險事蹟,飛行服務隊亦有許多值得了解的通識教材,例如: 甚麼叫做掟水彈? 為何直昇機不准去水塘取水? 水彈是否含有化學劑?水彈是否有大小之分? 此外,直昇機為何經常要變色?髹上不同顏色的油,名副其實是變色龍。 為什麼有些直昇機落水會浮起,有些即時沉沒? 為了救人,直昇機可否在馬路上降落? 反走私,反偷渡,何以飛行服務隊要做無名英雄? 本書所寫的GFS故事,多位男女「飛鷹」(包括地面的後勤人員)低調而大氣的展述,說當中迴響着《正氣歌》的某些節拍,絕不為過。 GFS地面的後勤人員也是「飛鷹」,本書為此着力細述的這一筆,尤其重要。英雄豈要人前頌,無聲一隅不居功。香港,有着這樣的姿彩。 本書作者慧眼獨具,讓我們重新檢視也重新檢拾價值標準,在不覺之間也仿如展翅飛鷹,「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在大時代裏活得腰板挺直,活得快樂;自不能比文天祥,卻也相信可以一掃「港孩」的頹風,讓我們的頭上,也有一片美麗的天空。 作者簡介﹕ 鄧翼群 資深傳媒人,在《天天日報》、《今天日報》、《快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蘋果日報》、《太陽報》、《成報》、《快週刋》、《新報》,歷任港聞、體育、副刋、娛樂版編採要職。 獨家報導過郭阿女事件,當時的社會福利署署長陳方安生,緊急派人入屋強行將郭阿女帶走,盡顯香港第一代鐵娘子的強悍作風。亦處理過雨夜屠夫林過雲案、紙盒藏屍歐陽炳強案、徐步高殺警案、龔如心千億爭產案等。出版過《列火仁心──消防員的故事》、《飛龍在天》等一系列書籍。
  • 特價
    Out of Stock
    N064.jpg

    超準萬年曆

    $108.00 $86.40
    內容簡介: 經本書兩位作者的核對,發覺一般坊間的《萬年曆》所列出的一九八一年以後的節氣時間,均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首先是節氣的交節時間與北京時間有幾分鐘至二十幾分鐘的相差。確實的原因已無法考證,因為坊間的有關著作,多是輾轉相抄,再找多幾本同類書核對而成,致使登載的節氣交節時間有甚至二十幾分鐘的誤差。當中更有的,似乎是抄錄自其他省份的地區時間,表面上看起來很值得參考,實際上不適合玄學上使用。 此外,更離譜的,就是每年四月至十月這段期間的節氣交節時間,與真實的黃經計算相差最少有一個小時。本書作者一致認為,主要是因為坊間的作者採用的資料把夏令時間也考慮其中,卻沒有考慮過,香港、澳門、台灣以及中國內地早已停止實施夏令時間的政策,當年所列一九八二年至二○三○年為止的節氣交節時間,一律錯誤地假設了夏令時間的實施,這些「錯上錯」的資料,刊載於坊間的諸本《萬年曆》中,一直沿用至今。 有感於如此麻煩混亂的情況,本書作者乾脆將天文數學公式寫入電腦,直接計算出黃經的準確位置,重新校正二十四節氣的交節時間,而本書所列出的,一律是北京時間,不加入夏令時間,以免再次制造混亂。經過準確的重新計算,我們終於使這本《超準萬年曆》誕生,令全國的玄學家及愛好受惠。 本書另涵蓋更多有關玄學及歷史的趣味資訊,包括:  紫微斗數的安星起例說明 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起至二○五○年中國歷朝紀元詳細表  西曆與農曆的分別在哪裏?  閏年怎樣決定?  朔望日與陰曆有什麼關係?  閏年究竟是閏哪一個月份?  二十四節氣與星座有什麼關連?  怎樣知道自己出生那天是星期幾? 作者簡介: 麥玲玲自幼跟隨名師學習術數,對手相、面相、子平八字及紫微斗數等術數均甚有研究,尤其精於推算姻緣。麥玲玲除了為多間著名機構擔任風水顧問,也時常應邀到國內及東南亞各地作風水勘察,乃全國最受歡迎堪輿學家之一。 麥玲玲多年來在各大報章雜誌先後撰寫過不同的風水命理專欄,包括《忽然一周》、《U Magazine》、《TVB周刊》、《東周刊》、《頭條日報》及《南方都市報》等,更多次獲邀擔任各大電視台及電台的節目嘉賓。 麥玲玲著作甚豐,除一年一度、讀者翹首以待的流年運程書外,其他已出版的著作還包括《緣來有理》、《踏上青雲路》、《家擇好風水》、《面相天書(歲數篇)》、《置業風水天書》、《女人都是這樣談情的》、《愛情自救》及《家居開運》等。 相館地
  • 特價
    Out of Stock
    WS61.jpg

    原來戀愛4

    $68.00 $54.40
    內容簡介: 是時候說另一個聳人聽聞的愛情述異了:一晚,Y世代年輕男生跟女友在家中吵架。男的髒話罵盡,女的朝男友亂摑亂扔,最後,女的衝進房間,的一聲關上了門。 最初男人也在廳外抽煙看電視。冷靜過後,卻奇怪房間怎麼這麼安靜,女友怎麼不像以往亂扔東西然後出來借機破冰求和,她一向無法忍着不說話多於十五分鐘的。難道……她幹了什麼傻事?不可能吧……我可不希望成了新聞人物,被討論區的人恥笑起底啊。 終於,男的強忍擔憂,放下尊嚴,躡手躡腳踱到房門偷聽。只聽得一聲又一聲奇怪的細微聲響,男的忍不住打開門縫,詭異的暗光閃了又閃,卻看到房裏正有一個熟悉的背影,正抱着布偶,高舉數碼相機,拍下自己楚楚可憐、眼角帶淚的樣子,放到部落格上,接受網友的安慰、祝福與關愛,留言瞬間破百…… 多少路人,把戀愛中的自己當成藝人。 多少凡人,搞不清楚自己的另一半究竟是哪人,不去取悅自己真正重要的愛人,卻往往着緊那群無關痛癢的路人。 這樣的愛情……真的嚇死人。 - 王貽興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Out of Stock
    B297.jpg

    風語2

    $88.00 $70.40
    內容簡介: 倪匡:麥家的小說好看,人人皆知。看《風語2》,忘了呼吸,看完之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掩卷吁」!)雖知好看,卻也料不到可以好看到這種程度。 「全書以明寫的方式寫一宗大陰謀:作者將陰謀的謀劃、實施的過程,清楚明白地寫出來,讀者完全明白陰謀的全部過程。作者不吊胃口賣關子,沒有拖延的懸疑,不故作神秘,將讀者放在明處,將陰謀受害者放在暗處,這是最難寫得好看的創作方法,只有絕頂高手才能控制自如。麥家在這部書中安排之巧妙,手段之精奇,經過之驚險,意外之疊起,以極高超的寫作功力,將一部好看之極的小說呈現在讀者面前。」──摘自倪匡序文 本書獨立成篇之餘,又與第一部互為呼應,綿密融溶。 全書血肉豐滿,處處見姿采;男女愛戀裏靈性的橫空出世,黨國利益的拔地而起,戰火逼迫中的善惡交纏,既聚於密碼的破譯,又自這一點散發出耀目光華。 小說屬宏篇巨製而又實有藍本所據,麥家出入自如,舉重若輕,無論細挑慢拈或「引刀成一快」,皆熟路輕車,轉折處每每叫人眼前一亮,豈不又是佳景。 陳家鵠,一位熱血的數學天才,其「執迷」的特質,繼《風語》的第一部,在本書隨着命運的跌宕加劇而更為突出,亦因此而使他的遭遇似是越出了常軌而又有著冥冥中的必然,箇中的耦合,意味深長。 麥家簡介 麥家是新世紀來中國大陸最當紅的作家,一系列以「解密」為主題的作品,既解「大陸軍情之秘」,又解「人生世相之秘」,受到廣大讀者捧讀。本書更是盡顯功力,無論大氣、鬥智、謀略、佈局、心理、欲慾、情書、夢迴、悟道、家國襟懷,皆與一部部密碼的破譯,渾然天成,淋漓盡致,拍案驚奇。 作者簡介: 第七屆(2008年)茅盾文學獎得主 2011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風語2》 (與內地版同步推出)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風語》(與內地版同步推出)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解密》(增訂本) 2010年出版香港繁體字版《暗算》(增訂本) 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 1983年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綫電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任成都電視台編劇;2008年調任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 從軍17年,輾轉六省市。 1986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風語》《解密》《暗算》《風聲》。 被評為2003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第三届風尚中國榜2007年度作家、第六届華語傳媒文學大獎2007年度小說家、第十三届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編劇、第三届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編劇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B298.jpg

    四書

    $88.00 $70.40
    內容簡介: 「創世紀」的地獄版.淚乾情絕活路何處四書:《天的孩子》、《故道》、《罪人錄》、《新西西弗斯神話》 這部無法在內地出版的書,所走上的,是更為壯觀的旅程。這是國內無法出的小說,也是我說的一個在本土的中國作家應該一生不為了出版和發表進行一次寫作的嘗試。所以,這篇小說就特別「胡寫」。我說的胡寫不光是內容,也還有寫作的方式和對文學應該有那種破壞和建設的理解,所以,就有了這樣的「怪物」小說。 ──摘自閻連科給友人的電郵(2010.08.12) 這個小說寫的是一場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前蘇聯斯大林時期並列的二十世紀人類的大災難。儘管呼之欲出,小說所交代的,卻是一個既實指而又不確定的時空。 這些年來,關於那個大災難的書出版了不少,閻連科的這一本,站在人類歷史與命運的高度,不纏繞於一端,大氣磅礴,澟澟然揭示黑暗的地獄,讓它徹底地曝光,讓人類歷史的這一頁終於翻掀得過去。 教條,縱使那是神諭,決不能盲從攀附。一些災難能不能制止,還會不會變成更大的災難,就看我們的走向。 卷首語:「謹以此書獻給那被忘卻的歷史和成千上萬死去與活著的讀書人。」本書所負的作者的這個使命將會很好地達成。 作者簡介: 閻連科 最新作品(率先於香港出版) 《四書》(繁體字版)    2010年12月版 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1978年應徵入伍,1985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教系、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79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夏日落》、《情感慾》、《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為人民服務》、《丁莊夢》、《風雅頌》等;中、短篇小說集有《年月日》、《黃金洞》、《耙耬天歌》、《朝著東南走》等10餘部;散文、言論集有《我與父輩》等6部;另有《閻連科文集》12卷。其作品獲國內外小說獎20餘次,但也數次遭到封殺和查禁,是大陸最受爭議的作家。小說被譯為日、韓、越、法、英、德、意大利、荷蘭、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爾維亞等20種語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2004年退出軍界,現供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為教授和駐校作家。
  • 特價
    Out of Stock
    BH67.jpg
    內容簡介: 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了兩輯的「香港歷史系列」節目,現把節目內容輯錄成書,重新編寫,增添更多資料,讓讀者從現存歷史地標中了解香港歷史,在穿梭今昔之間,重拾對歷史的記憶。此外,在翻閱本書之餘,還可到香港電台網站重溫電視節目,在文字與影像的互相配合下,增加對本地歷史的興趣。 對於你生長的這個城市,你的了解有多少? 新一代對香港回歸前的歷史的認識,大概只限於百多年前的小漁港、如何淪為殖民地、三年零八個月的痛苦日子(到底有多痛苦,你又清不清楚?)及工業的起飛與沒落。再深入些?考試又用不著,哪有人願意花工夫去研究?然而,清楚本土歷史,才不枉生為香港人! 本書將香港電台電視部的同名製作《香港歷史系列──穿梭今昔 重拾記憶》部分精彩內容結集成書,輔以珍貴的歷史圖片及現代相片作出陳述,帶領讀者穿梭今昔,了解香港百多年來的點點滴滴。內容分為五大範疇,包括西方文化的輸入、中外衝突引發的事件、華商的崛起、中國巨變下的香港和中國文化的傳播,當中論及十七個歷史課題,令人閱後思潮澎湃!〈淪陷前後〉提及港人、英軍及加拿大士兵的悲壯抗日事迹;〈反蓄婢運動〉使我們了解到舊社會的「妹仔」現象;〈華商與善行〉將令香港引以為傲的華人慈善事業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的歷史故事紛呈眼前,使人欲罷不能。 此為了解香港歷史必讀之作,不可錯過! 我們深信節目要增加接觸面,以跨媒體的方式播放,透過多種渠道去接觸大眾,是方法之一。本節目除電台、網頁等全面配合以外,電視節目內更嘗試利用電腦特技,糅合歷史地標及事件,務求為觀眾帶來新的視野、新的感受,使觀賞歷史的同時,穿梭時空,遊走於今昔之間,真正做到「穿梭今昔,重拾記憶」。 ── 廣播處長 黃華麒先生 除製作紀錄片外,港台更邀得資深傳媒工作者及對香港歷史文物素有研究的陳天權先生就每一集之專題撰寫文字介紹,結集成書以作配合。是書文筆暢達,內容翔實,正好與電子版互相補足,收牡丹綠葉之效,值得向大家推薦。 ── 節目顧問 丁新豹博士 二○ ○ 八年, 香港電台電視部利用先進的電腦特技, 以「重組式紀錄片」形式,重現了香港歷史面貌,這是從今天的「無」,回到從前的「有」,對歷史感淺薄的香港,貢獻極大。二○一○年,他們再接再厲,繼續追迹,完成另一輯《香港歷史系列》。歷史研究者深知這工作艱難,但為香港故事存真,他們都不辭勞苦做了。 ── 節目顧問 盧瑋鑾教授 本書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