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服務:
[email protected]
2595 3214
2898 2646
搜尋書目
我的帳號
購物車
結帳
首頁
出版社簡介
「出版同行」計劃
合作詳情
出版流程
常見問題
計劃申請表
活動資訊
學校講座
最新活動
書目
人物
小說
心靈
文化
文學
玄學
生活
投資
兒童
知識
社會
保健
哲學
套裝書
旅遊
神州
教育
散文
飲食
傳記
漫畫
管理
語言
影視
歷史
親子
藝術
靈異
驚慄
其他
優惠套裝
衛斯理少年版
訂購優惠表格
衛斯理典藏版
優品共享
武俠金庸
金庸武俠小說套裝訂購表格
解謎「童」闖關
「雷頓教授」系列套裝訂購表格 ($260一套@3本)
「世界歷史探險」系列套裝訂購表格 ($280一套@3本)
「科學實驗王」系列套裝訂購表格 ($300@3本)
訂購須知
服務承諾
會員制度
付款方式
郵遞及收費
客戶服務
書目
排序方式
名稱
排序方式
默認排序
排序方式
名稱
排序方式
價格
排序方式
日期
排序方式
熱門
排序方式
評分
顯示
12 商品
顯示
12 商品
顯示
24 商品
顯示
36 商品
特價
比丘戒研究 第七冊 九十波逸提(二)
$138.00
$110.40
內容簡介:
和食物相關的戒條中,「非時食戒」主要為了遮止比丘非時乞食,損惱俗眾。古印度的宗教修行實踐有較濃厚的苦行色彩,其中即包括嚴格地限制飲食。在這樣的宗教背景下,很多不同教派的修行者都過午不食。另外由於地理、氣候等原因,不少普通民眾都有不非時食的習慣。現代比丘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和古印度比丘不同,因此應該根據團體和個人具體情況來抉擇。「殘宿食戒」是為了防止比丘因貪欲蓄積食物。從食品衛生角度看,印度氣候炎熱,食物經夜容易腐壞變質,故印度人歷來視殘食為不淨。中國的民眾則講究勤儉節約,對於過夜而未壞的食物,輕易丟棄會被視為浪費。因此現代比丘在持守「殘宿食戒」時應兼顧制戒意趣和現實因緣,一方面個人不應由於貪欲而儲蓄食物,另一方面僧團留存多餘食物則可以開許,但應注意食品衛生。「不受食戒」是為了防止比丘自取而食,避免被別人譏嫌,功能上也起到對大盜戒的外圍防護作用。現代生活中常見的自助餐,等同於律典中的「置地受」。主人已經作意授食,比丘自取不犯本戒。「別眾食戒」是為了防止四個或以上的比丘形成小團體共同受食,主要意趣在於保證僧團內部和合,故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內頁試閱: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加入購物車
詳情
特價
比丘戒研究 第三冊 十三僧殘
$138.00
$110.40
內容簡介:
僧殘篇共十三條戒:漏失戒、摩觸戒、粗語戒、歎身索供戒、媒嫁戒、無主房戒、有主房戒、無根謗戒、假根謗戒、破僧戒、助破僧戒、汙家擯謗戒、惡性不受諫戒。 前四條戒所防護的行為與破大淫戒只差一步之遙,通常也是發生男女關係的前奏,因此被視為重要的防線。 現代社會,比丘參加佛化婚禮,容易引發是否違犯媒嫁戒的爭議。實際上,男女雙方結合為夫婦已經是事實。比丘參與婚禮,只是起出席或見證的作用,因此,比丘參加佛化婚禮乃至給予證婚不犯「媒嫁戒」。不過婚禮上,比丘如果受請致辭,不適合說世間祝讚和合的話語,也不適合說「無常、苦、空」一類不符合婚禮場合的話,可以勉勵雙方和睦相處、共同修行、踐行菩薩道等。 關於「破僧戒」,有觀點認為,只有破法輪僧才會正犯「破僧戒」,而破法輪僧只有在佛世時才有可能發生。如果承許這種觀點,那麼關於破僧的兩條戒,就成了後世比丘永遠不會正犯的戒條。經過梳理發現,「破僧戒」之「僧」,在所有的律典及部分論典中都記載為「和合僧」。「和合僧」的條件為同一羯磨,同一說戒。只有少數論典中提到「法輪僧」的概念。此外,從制戒精神考量,「和合僧」的記載也更為可取。因此,不同傳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比丘,必須互相尊重彼此的身分和權益,否則依然會觸犯此戒。
內頁試閱: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加入購物車
詳情
特價
比丘戒研究 第二冊 殺盜淫妄的禁令:四根本戒
$138.00
$110.40
內容簡介:
比丘戒的波羅夷篇共有四條戒,在諸律中的排列順序相同,分別為「大淫戒」、「大盜戒」、「大殺戒」及「大妄語戒」。四條戒均為性戒,比丘正犯其中之一,則喪失比丘身分,而且會對僧團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大殺戒」中,比丘實施相關危害行為之後,到被害人真正死亡,中間可能介入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其他因素。要判定比丘是否正犯「大殺戒」,必須確認其行為是否為導致被害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按照主要責任歸屬來確定比丘方便加行和相關結果的因果關係,是所有類似戒條在判罰時都需要考慮的隱含前提。 「大盜戒」中對於《四分律》所載「五種賊心」中的「黑暗心」,道宣律師借用《僧祇律》中「摩摩帝互用三寶物」的案例進行了說明,其本意是指對戒法無知的情況下起盜心。不過一般人容易誤解南山律的內涵,將「黑暗心」理解成無知而不小心互用三寶物就犯盜。通過分析《僧祇律》文本可知,「摩摩帝」比丘互用三寶物是有盜心的。從「大盜戒」的判罰原理來看,也要求比丘具足盜心才會犯波羅夷。
加入購物車
詳情
特價
比丘戒研究 第五冊 三十捨墮(下)
$138.00
$110.40
內容簡介:
捨墮篇共三十條戒,本冊接續第四冊的前十四戒,包含了後十六條戒的研究。 依據「貿寶戒」的內涵,現代的金融投資即屬該戒所攝。現代比丘參與投資、理財、基金等現代金融交易,若是為己私利,即犯此戒;個人為了方便保管而將錢存入銀行而得利息,則不犯本戒。寺院在三寶物管理過程中,合理的保值和交易等行為,是律中所許。不過寺院的財務管理應該本着安全、保值的原則,不宜冒險追求厚利。比如以銀行儲蓄的方式獲得合理的利息,這樣既可靠,也不會受到譏嫌。同理,現代比丘進行物品交易,也當以發起心判斷其是否犯「販賣戒」。若為私利則正犯此戒,若為三寶則不犯。寺院管理的一些運營機構如流通處,應當避免商業化,多從提供服務的角度出發,如此和本戒精神才不相違。 「迴僧物入己戒」中,比丘迴「已許僧物」入己犯本戒,而「已與僧物」屬僧團所有物,比丘「迴己」犯盜。因此施主的供養物何時成為「已許僧物」和「已與僧物」,是決定比丘犯什麼戒的兩個關鍵時間點。傳統觀點認為,居士發心供養但還沒有明確決定是供養僧還是供養個人時,供養物即為「已許僧物」;如果居士內心決定要供養僧,即為「已與僧物」。不過這樣的理解在具體實踐中存在一定困難,而且從律典各方面的記載來看也沒有有力的理論支持;更合理的界定方式為:如果施主發心施僧並且已經向僧團或者僧團中的比丘說明,則為「已許僧物」;如果居士已經轉交所有權給僧團(實物或者契約),則為「已與僧物」。
內頁試閱: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加入購物車
詳情
特價
比丘戒研究 第八冊 九十波逸提(三)
$148.00
$118.40
內容簡介:
「飲酒戒」中,「能醉人」基本是諸律對酒的共同定義。比丘有病必須以酒為藥內服,或者酒作外用等,一切無犯。如果不是酒,即使有酒色、酒香、酒味,若不醉人,飲之不犯。如果用料酒、醋酒等調味料,煮熟後無酒性的,食用不犯。現代社會中有用水果等含糖物質發酵製成的乙醇飲料,比丘要小心鑑別。如果沒有生病等因緣,哪怕一滴酒都不能飲用。作為本戒的外延,比丘要遠離導致人上癮的各種興奮劑、抑制劑和迷幻藥物;另外,比丘抽煙在漢地容易被譏嫌,也不宜為之。 「斷畜生命戒」、「用蟲水戒」、「飲蟲水戒」,這三條戒和「大殺戒」一起,集中體現了佛教「不害」的原則。「用蟲水戒」、「飲蟲水戒」似乎可以包含在「斷畜生命戒」中,但發起心與之有所不同:「斷畜生命戒」的發起心是故意殺畜生之心,即主觀的希望心;而兩條蟲水戒的發起心不是故意的殺心,而是一種輕忽懈怠、對蟲子死亡無所謂的態度,即放任心。比丘的傷生行為具體犯哪條戒,要看其主觀意志屬於哪種情況。如果比丘以殺心用蟲水或者飲蟲水,則犯「斷畜生命戒」。兩條蟲水戒中的蟲是指肉眼能夠看到的蟲,肉眼不可見的不犯。有持戒護生意識的比丘一般不會犯「斷畜生命戒」,但在一些情境中仍應小心防護,比如可能會被詢問是否可以給流浪狗安樂死或畜生墮胎等問題,若對戒相不明,給予肯定答覆,也會正犯此戒。
內頁試閱: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加入購物車
詳情
特價
比丘戒研究 第四冊 二不定法與三十捨墮(上)
$138.00
$110.40
內容簡介:
二不定法本質上是處理居士對比丘舉罪的審罪程序法,其本身沒有特定的罪性,具體的判罰要等確定實際罪行後才能歸屬相應的篇聚進行判罰。 從二不定法可以看出,佛陀和僧團接受信眾對比丘行為的監督。這種外部監督對於促進比丘精嚴持戒以及僧團的清淨都是有利的。 在審罪和調查的具體操作上,僧團應向舉罪人、被舉比丘以及各方的證人等,詳細詢問舉報內容的時間、地點、情節等各種細節。僧團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判罪處理。如果被舉比丘確實可疑,舉罪人的舉報可信度很高,可以對當事比丘作「覓罪羯磨」,促使其認罪;如果發現比丘無罪,就應當撤銷對比丘的指控,並以羯磨或公告的形式還其清白。 捨墮篇共三十條戒,本冊包括了前十四條戒的研究,主要是衣和卧具的規定。比丘持守好本篇戒條,一方面可以防止貪慾、保護道業,另一方面可避免因這方面的不當行為遭世人譏嫌。 捨墮戒條的具體內涵,和佛陀制戒時古印度的社會經濟、文化習俗和地理氣候等因素相關性很大。現代比丘在實際行持時一方面應秉持原有的戒律精神,另一方面在具體做法上可更多地考慮時代、環境和社會背景的不同,進行適當的調整。
內頁試閱: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
加入購物車
詳情
特價
Out of Stock
民主理情
$68.00
$54.40
內容簡介: 作者盧子健說,民主運動、社會公義、良好管治是個人關注香港政治的焦點,也可以說是個人對香港政治發展的理想期望。因此,本書共分為五個主題:民主運動、社會公義、良好管治、現實政治、國家情懷。從字裏行間,盧子健充分流露關心香港社會民生、民主發展、政府管治等的心聲。 本書內有關社會公義的文章多是盧子健因應一些社會事件和現象而撰寫,借機提出政府應該關注社會公義。這些事件包括保護維港、文物文化保育運動、香港電台與公共廣播機構、紮鐵工潮等。 本書其中一篇文章的題目——「現實確無奈、民主夢仍存」是盧子健過去三十多年間,對政治的興趣、參與和觀察的心情演變的恰當概括。他在文章中坦承,人是應該有夢想的,即使因為未能實現而帶着夢想百年歸老,總比從來沒有夢想過那麼貧乏。因此他寧願無奈,總好過無心。他希望本書出版,除了為他在過去兩年對香港政治發展作個人見證,也是為自己的夢想留下一點痕迹。 作者簡介: 盧子健 博士、太平紳士 盧子健林乃仁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資深公共事務顧問、政策分析員和傳訊專才。 從事時事評論二十多年,工作經驗包括新聞工作、經濟研究和工業管理。 1994年1月,與林乃仁合作成立公共事務諮詢和游說服務顧問公司。其後與其他合夥人創辦了多家聲譽卓越的顧問公司。 積極參與公共服務,目前是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樂施會董事局、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局等機構的成員。過去曾出任策略發展委員會、消費者委員會、中央政策組、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警監會及公開大學校董會等機構的成員。 取得倫敦經濟學院博士學位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定期在本地主要報章發表文章,並曾出版多本關於香港和中國政治的著作。 2005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 2004年獲頒香港公開大學榮譽院士。 1990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詳情
特價
氣貫動靜功(法式精裝版)
$98.00
$78.40
本書分為五章,包括太極拳、氣功、養生、針灸及中國功夫共六十篇文章,圖文並茂。本書是袁康就博士的新作,其中對道家氣功、功夫技擊及中醫養生等的獨到見解。對於坊間一些常見的練功謬誤釋疑解難,每每有真知灼見。對中國功夫等國學有興趣的讀者不容錯過,其中練功心得更需細讀才能得到體會! 作者簡介 袁康就,1957年生於香港。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內丹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畢業後轉研中醫針灸,從事針灸近30年。90年代投入道教研究,先後任職國際道聯會秘書,香港道教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道教研究中心兼任講師。業餘教授道家養生、老莊思想、中醫針灸、功夫、太極拳、泰拳及內丹氣功。曾多次受訪於報章、雜誌、電台及電視台,2004年香港寛頻電視主持及示範《養生修談》及《道教武術》共24集,2010年香港電台電視《功夫傳奇》出任武當功夫顧問及師父角色。著作有《觀天之道》、《道海言微》、《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論文數十篇,部分刋載於《武當》(中國)、《恆道》(中國)、《中國道教》(中國)、《道教月刋》(台灣)、《溫暖人間》(香港)、《資本雜誌》(香港)、《道心》(香港)等。
加入購物車
詳情
特價
Out of Stock
水滸人物 (精裝)
$480.00
$384.00
畫畫的人,永遠是個孤獨行者。 他要對付自身、身旁、世界、所有的驚濤駭浪的人情世故;用極大克制力維持創作環境的寧靜、安詳。 文化極品,誰也沒資格任意臧否,但有權坦白喜愛。因斬釘截鐵的武松、林沖、宋江,包括愛惹閒事的石秀這幫跟我情投意合的人物,我喜歡「水滸」。
詳情
特價
Out of Stock
水滸傳 — 三打祝家庄
$33.00
$26.40
NULL
詳情
特價
Out of Stock
水滸傳 — 對峙朝廷
$33.00
$26.40
NULL
詳情
特價
Out of Stock
水滸傳 — 打虎英雄
$33.00
$26.40
NULL
詳情
上一頁
1
2
3
…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
225
226
227
下一頁
購物車
瀏覽記錄
查看購物車
結 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