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H074.jpg
    這個世上存在着一班人,現實世界中的他們也許平平無奇,在網網世界中,卻憑著日常的帖文、漫畫、教學短片等,在不同博客平台上馳騁,出盡風頭!他們的名字,叫做「博客」。當中,熱中於撰寫烹飪、飲食評論而吸引眾多網友追隨的,叫做「食家」!他們可以試盡不同餐廳的美食,寫下食評,在飲食指南或自家部落平台發佈。 有一天,頂着「知名博客」頭銜的港女老婆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班「食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偏食到冇人有的港女老婆,竟然在大家的慫恿下……成為了「食家」,踏上搵食之途!這條「食家」之路,對於港女老婆來說,到底會幫助她戒掉偏食的不良習慣,還是會令她痛苦萬分,對食物變得更為挑剔呢? http://www.facebook.com/myHKwife 作者簡介 筆名 Cuson(咳神) 自由插畫師、漫畫家,近數年活躍於網絡世界,主力以blog、facebook 及微博作為發表自己作品的平台。五區公投漫畫版作者,《am730》駐報漫畫家,《milk》雜誌隔週漫畫連載,於2007年聯同數位志同道合者自資出版CG插圖畫集《drawin9 life》,2010年7月推出首本個人繪本作品《我的港女老婆》,至今陸續推出多本著作。 Cuson(咳神)作品 《我的港女老婆》、《我的港女老婆2——貓奴老婆奴》、《毒男手記》、《我的港女老婆3——死都要去旅行》、《我的港女老婆4——御女僕大人》、《港女老婆前傳》、《我的港女老婆5——戀愛人妻》及《我的港女老婆6──Running Wife首爾初體驗!》。
  • 特價 K186.jpg
    有些人贏了事業,但輸了家庭; 有些人贏了金錢,但輸了健康; 有些人贏了自尊,但輸了親情; 有些人贏了掌聲,但輸了自我; 有些人贏了名譽,但輸了自由; 有些人…… 可曾問過自己,到底贏了什麼? 本書所指出的觀點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題目,可能您已經聽過無數次只是忘記了或者還未實行到而己。但這旅程是奇妙的,因為世界上的偉大思想和發明,絕大部分都是重新審視那些「老生常談」的事物而啟發出來的。 在這個旅程中,您可以重新審視和發現你自己,亦可以學習如何幫助別人發現和成長。牽引出您自己儲存心內的記憶,再次發現這些您可能早已遺忘了的規律。希望本書的每一個章節、每一段文字和故事都可以引發出您自己的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然後繼續思考。 作者簡介: 劉遠章,英國萊斯特大學理學碩士,現為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經理,2004年獲選「香港傑出培訓師」,名字曾被美國WHO’s WHO Historical Society載入「專業管理世界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著有《盲點心理學》、《團隊遊戲設計與運用》、《終身學習——教育改革的46種新概念》、《啟動創意潛能——潛意識創意工程》、《人生教練——Life Coaching》、《贏一場人生——助人提升的42種教練規律》、《藝術家的思考方法》及《繪造快樂人生——畫公仔的人生哲學》,2009年編寫中學通識科教科書《創意思考》及《批判思考》。 陶兆輝博士,國際認可身心語言程序學(NLP)導師、註冊催眠治療導師、認可專業企業教練導師;國際企業教練協會(WABC)會員操守及誠信委員會成員,英國催眠治療標準委員會及加拿大專業催眠治療協會諮詢委員。現任企業教練,曾出任多家知名企業高級行政人員及執行董事。著有《盲點心理學》、《終身學習——教育改革的46種新概念》、《啟動創意潛能——潛意識創意工程》、《人生教練——Life Coaching》、《贏一場人生——助人提升的42種教練規律》。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81.jpg
    內容簡介: 孩子自理能力差? 孩子欠學習動機? 孩子懶惰怎麼辦? 孩子遲到怎麼教? 教育始於家庭,家庭是兒童成長的基地,是孩子獲得安全感、愛和從屬感的源頭。 可是,沒有人是天生便懂得做父母,天生便懂得怎樣教好子女,人人摸着石頭過河,若教不得其法,遇到問題,會感到迷惘,甚至不知所措。本書作者伍家珍校長,把二十多年輔導及教育孩子的經驗,歸納為五十條教育孩子的黃金法則,輔以真實個案分享,理論與實踐並重,希望可以幫助家長,珍惜教好孩子的黃金機會,以有愛、正確、有效的方法,培養孩子,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潛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開心自信地成長。 作者簡介: 伍家珍,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碩士。亞洲心理及輔導協會註冊心理諮詢師及臨牀心理輔導督導。從事兒童和家長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經常主講親子教育及兒童心理健康專題。
  • 特價 HK39.jpg
    港島九龍區歷史悠久,歷史建築幾乎隨處可見,新界及離島地處多山或隔海的地域,但其實也有不少極具趣味性和歷史文化性的建築物。其中不乏與政治有關的沙頭角中英街,與革命志士有關的葉定仕故居,再到頗具殖民地風格的舊大澳警署…… 建築文物研究者陳天權,繼暢銷書《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港島九龍篇》之後,再推出《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新界離島篇》,帶你探索新界東、新界西、離島三個地區的多處歷史建築,逐一深入認識歷史建築背後的歷史故事。除了精美實地照片及作者的專業講解,本書還探討了近年熱話——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從保育的角度尋找香港歷史建築的未來走向。 本書介紹的主要歷史建築: 曾大屋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大埔舊墟 沙頭角墟 葉定仕故居 西貢鹽田梓 馬灣村 龍圃 舊達德學院 青山寺 東涌炮台 舊大澳警署 作者簡介: 陳天權,曾從事新聞工作,現為專欄作家和自由撰稿人。經常穿梭城市舊區和大小村落,尋訪被大眾遺忘的地方歷史、傳統風俗和建築文物,以文字和照片記錄香港的文化遺產。二○○六年修畢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曾出版十多本書籍,包括《香港節慶風俗》、《香港歷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記憶》、《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港島九龍篇》等。
  • 特價 MM254.jpg
    內容簡介: 資深廣東話及日語老師Susanna出版專為成年人設計的廣東話學習書籍系列《有趣廣東話》1至3冊後,再推出全新繪本風格,輕鬆易讀的《Interesting Cantonese for Kids and Adults》。 本書承繼以往簡明、實用的風格,全書使用活潑生動的圖畫輔以教學,為大小讀者介紹日常生活會話中常用的詞語,並包括時下流行的潮語。每個詞語均附有範例句子,中、英語及羅馬拼音並列。隨書更附有英語及廣東話對照CD,讓讀者邊看邊聽邊說,要學好廣東話完全沒難度! 作者簡介: Susanna,資深廣東話及日文老師,具備20年的教學經驗。 曾出版的著作包括《日本留學手記》(1995年)、《流浪小花貓的故事》(2000年)、《有趣廣東話》(2005年)、《淌下第一滴淚——抗乳癌日記》(2008年)、《南丫島流浪小花貓的一生》(2009年)、《有趣廣東話2》(2010年)及《有趣廣東話3》(2012年)。"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7.jpg
    內容簡介: 「把課本和筆記內容都背得滾瓜爛熟,但到了考試就慘遭滑鐵盧」──這是不少同學讀通識科的寫照。其實,很多同學鬥志不缺,只是答題技巧欠佳,才常常出現「離題」、「解說不足」或「結構散亂」等致命錯誤。 有見及此,《通識應試技巧及模擬試題》一書為同學詳細分析過去兩年公開試中曾出現的題型及其特點,並分享一些上「戰場」必備的答題技巧,希望為徬徨的考生提供方向,迎向通識科公開試的挑戰。 這本書分為「題型技巧逐個捉」及「模擬考卷」兩大部分。前者以協助學生分辨各題目類型、掌握答題技巧為目標。後者參照考評局最新的練習卷及文憑試試題編寫,讓同學在學習題型及答題技巧後,有實踐和操練的機會。 題型技巧逐個捉 本章節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題型篇」和「技巧篇」。題型篇根據歷屆練習卷及文憑試試題的題型進行分類,教授不同題型的答題要求,並輔以答題示例作參考之用。技巧篇則以答題步驟為骨幹,並提供優劣樣本,完整闡述答題時必須具備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模擬考卷 模擬考卷則為學生提供實戰經驗,將「題型技巧逐個捉」章節內教授的技巧學以致用。本章節包含三份試卷,它們一概參照公開試的樣式撰寫,並具備歷屆考卷的五大特色:今日香港單元為主導、恆常議題主導、跨單元議題,以及分別有最少一題與性別議題和社會政治參與相關。盼望同學從實踐中接觸到最新的試題,及早為公開試作準備。 期望同學在閱畢此書後,能掌握分析題目類型和答題的技巧,在公開試中勇往直前,無往而不利! 本書目錄 序言 「題型技巧逐個捉」‧題型篇 (一)數據題 (二)漫畫題 (三)建議題 (四)立場題 (五)資料印證題 (六)持分者衝突題 「題型技巧逐個捉」‧技巧篇 (一)審題 (二)引言及總結 (三)段落建構 (四)駁論 「模擬考卷」 ‧模擬考卷(一) ‧模擬考卷(二) ‧模擬考卷(三) 作者簡介 陳詠欣--通識科老師,曾主持教育局舉辦之通識科講座及協助編寫《陪太子讀通識》一書,現時亦參與撰寫本地報章的通識專欄。 陳宇皓--通識科老師,曾參與編寫《陪太子讀通識》一書,現時亦參與撰寫本地報章的通識版專欄。
  • 特價 O228.jpg

    聰明人看樓市

    $98.00 $78.40
    李嘉誠撤資香港對樓市有何啟示? 李兆基為何說買股票好過買磚頭? 政府推出各大辣招對樓市打擊如何? 少年股神是如何組合投資買樓的? 大球場爛地事件啟示公營房屋的什麼隱憂? 「佔領中環」等同於「綁架」買樓人權益? 政府推出辣招抑制樓市,香港樓盤交投受挫甚重,2014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稱會再增建房屋滿足日漸增長的住屋需求,經歷過2013年政府的種種樓市政策,2014年香港的樓市會呈現怎樣的狀況?隨着全球經濟的低迷,中國樓市的發展對香港的樓市投資者有什麼啟示呢?面對種種挑戰,你夠聰明嗎?陸振球新書《聰明人看樓市》,集中各著名樓市投資專家的意見,教你如何在樓市保持冷靜、把握良機! 本書共分五大章: 第一章 高手看市 第二章 智者拆局 第三章 駕馭趨勢 第四章 博弈有道 第五章 政策剖析 第六章 第六章樓市解碼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十多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陸振球先生著有《樓市明燈》、《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及《樓市拆局》,並經常主持或被邀請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Out of Stock
    WS88.jpg

    原來戀愛9

    $72.00 $57.60
    二月,是戀愛的季節。有人單身,有人愛得甜蜜,有人細水長流,也有人陷於苦戀,愛情的滋味總是如此飄忽,讓人難以捉摸。 現代社會愈來愈複雜,都會男女生活愈來愈艱難,莫名其妙一堆剩女敗犬屌絲之類的標籤,搞得每個人都自慚形穢,跟幸福兩字愈距愈遠。說好的幸福,總是說時容易做時難。男人跟女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所以男人跟女人的幸福感以至獲得幸福的難易度,都有着我們難以想像的差距。 男人之所以容易感到幸福,是因為男人普遍比女人想得少。所謂幸福,根本就不該跟安全感有關,更加不必在幸福圓滿的狀態居安思危、奢求永遠,只要心存幸福的渴望,跟適合的那個人執子之手,一同朝着它進發,當中不止甜美快樂,卻充滿回憶的甜酸苦辣過程,就是我們一輩子最珍惜的幸福了。 你幸福嗎?我幸福ing。 ──王貽興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LL57.jpg
    "DSE同學自小上作文課,大多數是聽老師講授後就操練,很少有機會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同學的作文問題,我們究竟知道多少呢? 就作文卷而言,審題、立意、取材是基礎,掌握好基礎後,才談得上撰寫星級文章。究竟如何抓緊基礎,繼而漸進往上攀至星級文章呢? 這本書大部分模擬試題篇章均以師生對話形式作講解,務求說中同學的作文問題、難處及心聲,把上、中、下品文章作立體式比較,即下品與中品比較,中品與上品比較,讓同學有層次地扣緊審題、立意、取材三大要領,掌握考評局的評分準則。 就老師教學而言,這個立體式講解比較能避免一味提供星級範文分析的盲點,重視同學的個人作文差異。 為完成上述工程,歐陽偉豪博士特意邀請了三位在DSE作文卷考獲5* / 5**的中大商學院學生撰寫篇章,用文憑試考生的角度,盡量簡化和直接指出得分的重要條件。目的就是帶出「不論你主修什麼,學好中文是常識」這個道理,希望同學閱讀此書後,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要點、得分準則,不再迷惘。 本書結構 第一章  如何滿足考評局的評分標準──審題、立意、取材? 第二章  上、中、下品文章評語差異 第三章  模擬試題(一)「愛護動物,你我有責……」 第四章  模擬試題(二)「凡事應該要適可而止……」 第五章  模擬試題(三)「旅途中的所見所聞,的確讓我煩惱盡消……」 第六章  模擬試題(四)「人們不要老是埋怨社會……」 第七章  模擬試題(五)「為何社會總是把機會留給已經有準備的人……」 第八章  模擬試題(六)「幸福,不應該由別人所賦予……」 第九章  模擬試題(七)「失敗,不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障礙……」 第十章  重溫作文的重要準則 第十一章 溫馨提示:作文常見的謬誤 第十二章 模擬練習試題 作者簡介 歐陽偉豪: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香港科技大學語言學博士,研究興趣為「句法對比」和「語言習得」;曾擔任多個電台及電視台講者及嘉賓,講解語言知識,如擔任無線電視節目《最緊要正字》、《學是學非》嘉賓主持,亦參與《辛亥足跡》、《霎時感動》、《電視廣告醒字派》等無線電視節目,並曾於《信報》、《明報》、《星島日報》、《東方日報》撰寫專欄,曾為廣東電台擔任電台主持培訓班導師,著有《撑廣東話》、《粵講粵法》、《中英大不同──語法解密》、《中英大不同2》等書。 著作 1. "A note on Caa in Cantonese and its grammatical catego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33,2:123(2012) 2. 《撐廣東話》,249頁,香港:明窗出版社,2012年。 3. 《粵講粵法》,197頁,香港:明窗出版社,2008年。 4. Multiplication basis of emergence of classifier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8, 4 (2007): 835-861. 陳栩婷、吳穎、劉亦敏: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學生,文憑試作文卷5* / **得主。"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5.jpg

    IES通通識

    $78.00 $62.40
    本書內容涵蓋考試技巧分析及IES處理方法,每篇針對一個議題,例如「數據資料運用」、「概念運用」、「訂立IES題目法則」等,加插貼近生活及活潑生動的三格漫畫,有效提升同學閱讀興趣,同時容易理解議題內容。 內容: 1. 考試技巧分析內容包括如何分析考問詞、概念運用、時間控制、例子運用、審題及論證常犯毛病、熱門議題及應試要訣、分析多大程度題目等。 2. 有關IES方面的內容包括訂立題目法則、選擇表達形式、如何訂立有效的時間表及如何執行、資料蒐集的方法、實地考察注意事項、如何有系統地整理及分析資料、口頭匯報的技巧、回答提問的技巧等。 作者簡介: 陳志華,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學),香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碩士。現為香港通識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華文化研究計劃顧問。陳氏長期專注本土歷史、風俗文化研究、通識教育教學,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通識教育、香港歷史文化的文章,更曾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及擔任通識教育科講座講者及香港通識考察導賞員等。 較重要的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漫遊新界西屋邨》、《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百年》、《圖解香港手冊》、《通識博學會》、《通識博研社》、《高中通識實戰錦囊》、《陪太子讀通識》、《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LS66.jpg
    自通識科推出以來,不少同學對此科感到迷惑,不知探究方向。恆常議題常在公開試中出現,通識教學經驗豐富的陳志華老師年前撰寫《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引導同學們找出分析議題的法則。為了進一步協助同學們準備考試,再次執筆撰寫三十六個新的恆常議題。 通識學習除著重分析技巧外,同學們也要多留意時事新聞,關心身旁的大小事,絕不可以空槍上陣。這書介紹一些熱門的恆常議題,讓大家在試前有所準備,其中包括校園欺凌、偶像崇拜、兩性平等、親子關係、公民抗命、古蹟保育、司法覆核、市區重建、三農問題、中國威脅論、三座大山、留守兒童、醫療外交、韓流文化、網絡視訊、恐怖主義、保健食品、器官移植、中西醫學、醫學美容、核能發展、生態旅遊和捕鯨爭議等。 本書內容包括: 第一部分 六大單元三十六個恆常議題大拆解: 1. 議題簡介 2. 課程關連 3. 相關概念 4. 爭議重點 5. 思考角度 6. 考問方法(建議類題目、程度類題目、比較類題目、探究類題目) 第二部分 通識六大單元重點解讀(以圖表顯示)。 作者簡介: 陳志華,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學),香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碩士。現為香港通識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華文化研究計劃顧問。陳氏長期專注本土歷史、風俗文化研究、通識教育教學,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通識教育、香港歷史文化的文章,更曾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及擔任通識教育科講座講者及香港通識考察導賞員等。 較重要的著作有《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趣談九龍街道》、《趣談新界街道》、《追尋香港古蹟》、《追尋九龍古蹟》、《追尋新界古蹟》、《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漫遊新界西屋邨》、《香港巴士九十年》、《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百年》、《圖解香港手冊》、《通識博學會》、《通識博研社》、《高中通識實戰錦囊》、《陪太子讀通識》、《通識恆常議題大攻略》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71.jpg
    J-POP、K-POP,近十年來席捲全球的日韓流行文化,已經深深侵入香港。這兩個國家的流行文化,為什麼如此強勁?在日本度過六年的駐日記者Kitty,將多年來的日韓藝能界採訪軼事,逐一分享,包括SMAP、宮崎駿、蒼井空、BIGBANG、小田切讓、酒井法子、前田敦子等,背後折射出日韓流行文化的成功之道。 日本娛樂事務所對藝人的保護程度足以到變態程度!日本人對韓國流行文化的侵襲為何又愛又恨?背後竟然涉及政治經濟利益!韓流與日流究竟有什麼本質分別?日本民眾竟然妄想本土最大的娛樂事務所倒閉?日本AV女優在幕後的真實生活中原來比任何女大學生都清純! 作者簡介: 婁吉瓊,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日本研究。現時唯一長駐日本藝能界的香港記者,曾在當地採訪過千場活動、專訪上百位日韓及荷里活明星,報道主要見於香港有線電視。另兼職翻譯、製片及各種促進港日文化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