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 特價
    Out of Stock
    LL62.jpg
    《文言文應試實戰全攻略》參考近年中國語文科會考和文憑試試卷編寫,旨在為中四至中六學生提供實用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和應試練習,讓他們為中國語文科文憑試作充分的準備,考好文言文閱讀理解部分。 本書分為三冊,特色如下: 1. 分析公開考試試卷 詳細分析最近八年公開考試文言文閱題理解部分的考材、考核能力和重點,讓學生熟悉考試題型,掌握最新試題趨勢。 2. 解說文言基礎知識 從文言詞彙和文言句式兩部分,深入淺出介紹基礎文言知識。每項重點知識都設有「學習重點」「能力測試」兩部分,理論和實踐並重,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內容。所有例子都附有白話語譯,方便學生理解各項重點。 3. 說明閱讀答題策略 說明文言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步驟,並以歷屆公開考試文言文篇章設題,詳細分析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每項重點都設有「示例」「能力測試」兩部分,解說和訓練並重,讓學生熟習答題竅門。 4. 介紹文學文化常識 附錄部分介紹文言文常識,包括句子成分、常用修辭和寫作手法。鑑於先秦文學和哲學是中國文化的精華所在,公開考試也多取材於先秦篇章,因此特別介紹先秦學說思想和各家名言;另外簡介古代著名作家和作品,既可幫助學生應試,也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5. 設計多個應試練習 根據公開考試試卷形式,由淺入深,設計多個應試練習。練習篇章取材自不同年代的著名作品,題材多樣;題型參照公開考試試卷,讓學生作試前訓練。練習內特設不同項目,例如「作者簡介」「作品簡介」,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的寫作背景;部分題目設有「作答指引」,幫助學生解題,掌握答題方向。 6. 提供詳盡答案分析 答案冊提供各部分練習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準則,讓學生了解個人能力和水平。關鍵處部分題目的答案提供分析和解說,幫助學生掌握答題重點。所有篇章都附有白話語譯,幫助學生理解。
  • 特價
    Out of Stock
    LL99cover
    提供大量例子,指導同學如何運用相同例子作答不同試卷 深入分析例子,拆解中文寫作、通識答題技巧 列舉下上品作品範例對照,清晰點評;模擬師生對答,啟發思考 本書為同學擬訂多個作文題及範文,指導同學如何運用同樣的事例作答通識答題和中文作文題,以及如何應用不同的寫作技巧來闡明立場和立論。 作者簡介: 歐陽偉豪,香港語言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師承著名語言學家張洪年教授,其研究範疇包括中國語言學、粵語語法、句法對比及語言習得。 馬子雄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生。
  • 特價
    Out of Stock
    M058.jpg

    數風流人物

    $69.00 $55.20
    內容簡介: 風流,不止是一種生活表現,更可以是生命的形態;未必都是處事從容不迫,行雲流水,但既舉手投足,不刻意處,自見社會事功,而從彼一言一行中,自顯光采;旁人觀之,禁不住歎一句:盡得風流。 他們眼中的「風流」…… 風流的定義很多,現在該是指風行的,有餘韻的,對社會有影響力,今天有些人只取之來談男女關係,其實那只不過是風流意義的一部分。 倪匡 我覺得風流的定義很廣泛,和男女無關吧。 顧媚 一個有抱負,有自己想法,遇上種種困境和障礙而仍能一一擊破,實現自我的人,大抵便是不錯的風流人物了。 杜琪峯 風流便是八個字:「好色不淫,怨誹不亂」。 蔡炎培 風流人物不必有文采,更不必有名士氣;如何能享受生命,並且能成為一個無用的人,可能才算得上風流。 毛俊輝 風流只是一個表象。你回去後,也要吃飯上廁所,做很實在的事情。 曹誠淵 我想風流就是想做什麼便做什麼,並不會理會其他人的看法呢。 胡恩威 我覺得這個字本身是個很好玩的字,因為夠曖昧,好像讚你又像笑你。 陳冠中 筆者簡介: 朗 天 文化策劃人,寫過影評、劇評、書評、時論、政論、文化評論、小說和散文專欄;做過報章、雜誌的編輯和記者;當過電台節目主持、電影及劇場編劇,出任過大學客席講師。著有《噪音》、《後九七與香港電影》等。 霍驚覺 早知大劫,曾遊走於各媒體做文化打手,近年大徹大悟,皈依老子,著有《殺死會考的人》、《金學大沉澱》等。 林綸詩 畢業於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於傳媒界工作。最喜歡文字,但主要做電視,因為覺得名字在公仔箱出現較有動感。 麥繼安 香港電台編導,以宇無名筆名創作科幻小說,作品包括《無名咒》、《烈火》等。
  • 特價
    Out of Stock
    MM416__cover_s

    教育自閉症小孩

    $118.00 $94.40
    內容簡介: 行為分析 教養方法 真實故事 資深行為治療師,為你架起連接星星的橋樑 馮耀文博士(Raymond)20多年來教導患有不同程度自閉症的小孩、青少年及成年人,深深了解星孩與他們的父母、老師所承受的壓力與困擾。Raymond專研「漸進應用行為分析」(Progressive ABA)及自閉症教學,他在本書分享自己的寶貴經驗,並聚焦星孩照顧者最關心的成長教育問題——改善行為問題、提升情緒管理、自理和社交能力等,提出具體的訓練方法,讓星星的孩子在陪伴下可以閃閃發光! 「20多年來,為遠至非洲、俄羅斯,近至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星孩父母和治療師,提供諮詢和培訓,獲益良多,體會甚深。 我不是自閉症患者,亦不是家長,不能完全明白他們的『勁辛苦、超感動』。但我一次又一次,跟教育團隊和家長們合作,拆解星孩面對很久的生活及學習困難,突破盲點,對症下藥,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慶幸親眼目睹很多星孩奮發努力,不斷衝破學習瓶頸!」 作者簡介: 馮耀文博士 教育博士、應用行為分析碩士、文學士(哲學) 2000年加入國際自閉症治療機構,進修及實習行為治療多年後擔任治療顧問、培訓總監、臨床總監。專研漸進應用行為分析及自閉症教學20多年來,培訓出500多位行為治療師,受邀公開演講過100場,並定期前往世界各地10多個國家提供培訓及諮詢服務。 2007年為自閉症學校編寫課程。 2013年為香港電影擔任自閉症顧問。 2014年開發了6個為星孩而設的互動學習應用程式。 2016年設計了一個專為中學生的到校社交課程。 2018年與幾位自閉症成年朋友製作廣播節目於香港電台廣播。 2019年兼任自閉症碩士課程講師。
  • 特價 SA202.jpg
    《教育時評》分七大章,篇篇寫來嚴謹認真,有理有據,言之有物,又有趣味事例,引導思考,可讀性極高。 在「教育政策及改革」篇章,龐永欣不止提出個人意見,而是認真分析各項政策的利弊,引述研究資科以闡釋空泛的改革名詞,說來擲地有聲,眼前一亮。有關「語文學習」的十多篇,對妄推語文改革的推手,是當頭棒喝,亦是教育家長的好題材。在「愛國教育」、「平等與精英」及「哲學討論」等篇章,更透出龐永欣對教育核心價值如平等、自由及助貧等的堅持,以及理性與證據的重要。 「欣兄學識淵博,撰寫的文章,題材豐富而多元,具真知卓見,每次讀完,都感到豐豐足足,是我的知識泉源。」——趙志成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Out of Stock
    SA200.jpg
    課室管理治標,解決教學困難,班級經營治本,是教育目標。 老師要有效教學,只備課充足必不足夠,因為若不能讓班中學生能進入學習情緒,你說什麼也是徒然,所以第一步要做好的是──班級經營。 面對頑劣學生挑釁教師,上課搗蛋,令教學難以進行;學生之間的語言暴力、毆鬥、欺凌等行為時,原來,最有效的方法是團結班上全部學生,一起營造和諧愉悅的班團隊,令少數學生的頑劣行為影響減輕,甚至消弭。這,就是班級經營。 本書作者陳漢森老師著作包括《失控教室》和《愉快教室》,兩書內容有趣而實際,不是講乾枯的大道理,乃是談身邊的小故事;是實戰的經驗,而非泛泛空談。他的書,不乏鼓舞人心的成功故事,也不避失敗的實例,讓教師認識到教導學生,既要努力堅持,也要懂得放開心懷,張弛有道。教師有他的書座右,將會獲益良多。 本書分為五大範疇,分別是: 「班級經營」 「情緒管理」 「態度語氣」 「激勵獎懲」 「教學反思」 先從什麼是班級經營、課程應如何配合,以至經營的方法及對象,都非常全面及實用;有關情緒及態度的兩個環節,更有洞見,不但對年輕教師有提點作用,亦適合資深教師理解時代不斷演變下,如何調適教學以照顧學生。 教師閱讀本書會有莫大禆益,不單可以作者為榜樣,更有大量點子策略,應用在教學上。尤為重要的,是師生的感情,並不止建立在良好的友伴關係,而是在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身心成長的互動上。 家長及有機會接觸青少年的朋友亦絕不能錯過這本書,它能讓你們從中體會到教與教的用心。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 科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SA201.jpg
    有人說教師就像守着一個小島。教室裏大家有說有笑,但鐘聲一響,課室門關上後,就是單打獨鬥了。 常說老師要仔細觀察、關愛學生,但這些觀察關愛還必須體驗在瞭解學習的難點、盲點、疑點之上。學生能克服合理的困難,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寫給教師》由資深教育工作者龐永欣撰寫,就教師發展、教學內容、知識與共通能力、情意學習與關懷及對通識課程的質疑六大方面提出探討,並分享了多年來的觀課體驗,就所見所聞提出一針見血的見解;同時亦分享國際教育重聞及專家提案,並細心分析其應用於香港課堂上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9.jpg
    教導差生艱難,容易氣餒。 艱苦仍進,靠的是信念;困乏而不棄,倚仗的是相濡以沫的情。 過來人相似的經歷和迎難而上的掙扎體會,是同路人怠倦時的心靈雞湯。 《課室管理》此書提到的校園經歷,不光是實戰技巧,也有論及怎樣面對不盡人意的人生。旨在給在艱辛路上鬥的良師一點指引,正是要改變學校,首要改變老師的心智思維,增其裝備,也就是提升教師的專業實力。 本書作者陳漢森老師著作包括《失控教室》和《愉快教室》,兩書內容有趣而實際,不是講乾枯的大道理,乃是談身邊的小故事;是實戰的經驗,而非泛泛空談。他的書,不乏鼓舞人心的成功故事,也不避失敗的實例,讓教師認識到教導學生,既要努力堅持,也要懂得放開心懷,張弛有道。教師有他的書座右,將會獲益良多。 本書分為五大範疇,分別是: 「學生挑釁和生生衝突」 「課室秩序管理」 「班風與師生關係」 「轉換角度看學生」 「課室管理誤區」 以課室中發生的實際個案,剖析老師如何去管理好當中會發生的多種情況,如學生經常會測試老師、推倒枱凳或伏在桌上;又會談論到教師在課室中的權力及管理秩序的武器;以及如何建立師生情及輔導的重要性等,全部均為十分實用的課室管理技巧。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4.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恒、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由龐永欣執筆的《寫給家長》,以香港家長的角度出發,論及香港教育界的種種現象,諸如家長教育、政策短評、時事感想……等等。 作者簡介: 龐永欣 曾任中學教師5年、大學講師18年、中學校長5年,現已退休。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3.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淼、陳德恒、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課室以外》由人稱「德叔」的教育界前輩陳德恒執筆,書如其名,走筆疾書,道出課室以外的種種教育大小道理。 得思量──大家都明白,患上公主病或太子病的「港童」,源自其父母過份照顧。父母以為孩子不諳世途險惡而呵護有加。然而你可知道:孩子自幼跟你一起看《金枝慾孽》和《宮心計》,跟柴九等人學會了多少人心險惡、偷呃欺騙、殺人放火?孩子們從來不是生活在溫室,他們需要的,是實際生活的經歷磨煉而已。這樣「安全的保護」是否造成今天「港孩」驕生慣養,沒有判斷和處理危機的訓練、怕苦怕累、經不起風浪和挑戰;遇事時只會等待或退縮、號哭和徬徨。 作者簡介: 陳德恒 人稱德叔。當學生57年,任職中學34年,兼任大學講師22年。乃教育界老兵,曾任教中學,為地理科教師、活動主任、訓導、副校長及校長等職務。退任校長後,猶熱心教育,仍游走於大中小學校園,發揮餘熱。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2.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由趙志成執筆的《學習點點心》,延續前作《教學小品》的精神──小事件,往往蘊含處世大道理,正如教育孩子,應從細微之處着手,由內而外,給予諄諄善誘。 作者簡介: 趙志成,資深教育工作者,教育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小學教師、教育學院講師。研究範圍包括普及教育、教育評鑑、教師教育及學校改進等。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計劃執行總監。
  • 特價
    Out of Stock
    SA191.jpg
    《教育心語》為《明報》非常受歡迎的教育專欄,四位作者陳漢森、陳德恆、趙志成及龐永欣,均為香港殿堂級的教育專家,現由他們執筆,以不同的角度,詮釋、拆解香港教育的種種毛病,提出各種可行的方案,實在家長、老師及同學必讀之選。 早年我和陳漢森兄曾經在同一中學教書,及後我離開,他卻留下來,一留就是三十載。朋友問他:「這地方有甚麼東西吸引?」他總是答:「這裡有學生。」但哪裡沒有學生呢?至讀到他在「教育心語」欄的第一篇稿《開學了》,我們才稍為明白他的想法。他以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 (Sisyphus)作喻,薛西弗斯被罰每天把大石從山腳下推到山頂,石頭滾下山,他要再推石上山,周而復始。漢森兄這樣說: 校舍不能改動,我可以決定怎樣運用校舍;人事不能變,我可以決定怎樣待人處事。學生的來源不能自主,但我們可以決定怎樣施教;每天都要上班返學不能自主,但我可以賦予自己的教學生活不同的意義,同時協助學生賦予自己校園生活有積極的內涵。 三十年間,我們每次見面,他總愛談他和學生的交往和教學心得。別的老師怕教爛班、差生,他不怕;別的老師怕教新課程,他迎難而上,不辱使命;三十年來不放過可教的學生,也不放過任何一點改進教學的線索和機會。三十年來的摸索嘗試,他積下大量自製教材,卻毫不吝嗇,經常跟「行家」討論分享。從任何角度看,他都稱得上是個「教學發燒友」。 《有效教學》記錄了這個發燒友幾十年來「推石上山」的種種嘗試,想法,總結。 第一章「教好每一課」,內容說明了教師要建立有效的教學常規,背後需要如何經營和準備。 第二章「學習動機」,他談到不少針對差生弱生的教學策略,極富洞悉力。 第三章「教學迷途」,他拒絕「有形無實」的教學,指出課堂組織形式,如小組教學,圍坐等措施,本身並非目的,而是為學習服務的手段。 第四章「照顧差異」,顯示他不但重視差異,思考差異,還認為適當地運用差異有助教學。他的這種想法我衷心支持。 第五章「觀課評課」,記錄了他近年經常到各處學校觀課的經驗,從一個旁觀者的角色思考課堂教學的種種問題。 第六章「教學修練」,他指出老師要改善教學,除了要明白一己之長短外,還要先學會享受教學,把喜悅建立在真確的學習成效之上。 漢森兄的文章平易近人,生動有趣,講道理不用太多詞語,誠然令人佩服,難怪明報的前總編張健波兄囑我多向他學習。讀罷本書的讀者將明白,這個謙稱每天推石上山的人,工作絕非徒勞,恰恰相反,他的經驗富饒意義,值得教育同工深思和借鏡。 ──龐永欣 作者簡介: 陳漢森,香港中文大學畢業,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2010年起轉到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任學校發展主任。長期在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負責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喜歡學生、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 作指導》、《語法修辭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