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和食物相關的戒條中,「非時食戒」主要為了遮止比丘非時乞食,損惱俗眾。古印度的宗教修行實踐有較濃厚的苦行色彩,其中即包括嚴格地限制飲食。在這樣的宗教背景下,很多不同教派的修行者都過午不食。另外由於地理、氣候等原因,不少普通民眾都有不非時食的習慣。現代比丘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和古印度比丘不同,因此應該根據團體和個人具體情況來抉擇。「殘宿食戒」是為了防止比丘因貪欲蓄積食物。從食品衛生角度看,印度氣候炎熱,食物經夜容易腐壞變質,故印度人歷來視殘食為不淨。中國的民眾則講究勤儉節約,對於過夜而未壞的食物,輕易丟棄會被視為浪費。因此現代比丘在持守「殘宿食戒」時應兼顧制戒意趣和現實因緣,一方面個人不應由於貪欲而儲蓄食物,另一方面僧團留存多餘食物則可以開許,但應注意食品衛生。「不受食戒」是為了防止比丘自取而食,避免被別人譏嫌,功能上也起到對大盜戒的外圍防護作用。現代生活中常見的自助餐,等同於律典中的「置地受」。主人已經作意授食,比丘自取不犯本戒。「別眾食戒」是為了防止四個或以上的比丘形成小團體共同受食,主要意趣在於保證僧團內部和合,故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特色:
- 本書深入比較諸部律典的同異,力求闡明和解決現代比丘戒律行持中的實際問題,將律學和實踐結合。
- 本書採用傳統和現代結合、信仰和學術互補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優化教界與學界的溝通渠道,更有利於理解戒律的深刻內涵。